技术经济学概论

技术经济学概论
技术经济学概论

技术经济学概论

1、技术与经济的关系(选择):即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

(技术与经济有内在、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技术(手段)?经济(目的、出发点)

2、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研究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技术领域的经济现象和规律,即在一定社会、自然环境条件下,技术与经济如何协调发展、最佳结合,以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增长。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体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理念)

3、技术创新的主题(简答)(无)

4、机会成本的名词解释:

指由于将有限资源使用于某种特定的用途而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的最高收益,并非实际发生的成本,而是由于方案决策时所产生的观念上的成本,对决策非常重要。

5、资金时间价值名词解释:指资金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的增值。它也可被看成是资金的使用成本。资金不会自动随时间变化而增值,只有在投资过程中才会有收益,所以这个时间价值一般用无风险的投资收益率来代替,因为理性个体不会将资金闲置不用。它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时间的函数,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价值的变化,变化的那部分价值就是原有的资金时间价值。只有和劳动结合才有意义,不同于通货膨胀。

6、资金等值概念:是指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后,不同时点上数额不等的资金在一定利率条件下具有相等的价值。

(收益率可能改成10%)

7、某人从25岁起参加工作至59岁,每年存入养老金5000元,若利率为6%,则他在60~74岁间每年可以等额领到多少钱?

答:他在60岁-74岁之间每年可以领到

5000×(F/A,6%,35)×(A/P,6%,15)

=5000×111.435×0.10296 = 57399.738 ≈57370 (元)

8、某公司欲引进一项专利,对方提出有两种付款方式可供选择。一种是:一笔总算售价25万美元,一次支付;另一种是:总算与提成相结合,其具体条件是,签约时付费5万元,2年建成投产后,按产品每年销售收入60万元的6%的提成(从第3年末开始至第12年末)。若资金利率为10%,问从经济角度该公司应选择哪种付款方式?

答:一次支付付款方式的限值:P1=25

总算与提成相结合付款方式的限值:P2=5+60×6%×(P/A, 10%, 10)×(P/F, 10%, 2)

=5+3.6×6.144×0.8264 =23.28 比较:p1>p2,所以应该选择总算与提成相结合付款方式

9、什么是独立方案及互斥方案(选择)

互斥方案:在若干备选方案中,彼此是相互替代的关系,具有互不相容性(互相排斥性)特点的备选方案。在其中选择了任何一个方案,则其他方案必然被排斥,不能同时被选中。独立方案:方案之间相互不干扰,经济上互不相关的备选方案。它的特点是项目之间具有相容性,只要条件允许,就可以任意选择备选方案中的合理项目,选择或放弃该方案,并不影响对其他方案的选择。这些方案可以共存,而且投资经营成本与收益都具有可加性。

11、收益期不相等的方案比较的时候哪种方案最好

方案重复法(最小公倍数法、净年值法)、研究期法

10、投资回收期方法的优缺点(简答)

静态投资回收期

优点:

1. 经济意义直观易于理解,计算简便,考察了建设项目在财务上的投资回收能力;

2. 降低风险。由于未来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是项目存在风险,回收期越短,投资项目在未来所冒风险越小;技术进步,需求变化,资金回收快就会减少决策时所选设备、产品的“过时”所带来的风险。

缺点:

1. 没有考虑投资回收期以后的收益,即它舍弃了回收期以后的现金流量数据。因此,不能全面反映项目在整个寿命期内的真实效益,对不同的投资项目进行评价时可能会出现偏差,

2. 有利于早期收益高的项目,而具有战略意义的长期项目可能被拒绝,以使投资者产生短期行为。

动态投资回收期

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即设定的基准收益率条件下,以项目的净现金流量收回项目全部投资所需的时间。它克服了静态投资回收期末考虑时间因素的缺点。

12、某项目各年净现金流量如表所示

1)试用净现值指标判断项目的经济性

2)试计算该项目的净限值率 (ic=10%)

答:

1)

2)

13、某厂可以用40000元购置一台旧机床,年费用估计为32000元,当该机床在第4年更新时残值为7000元。该厂也可以60000元购置一台新机床,其年运行费用为26000元,当它在第4年更新时残值为9000元。两种机床收益相同。若基准收益率为10%,问应该选择哪个方案?

答:购置旧机床:PC=40000+32000×(P/A ,10%,4)-7000×(P/F ,10%,4)

=40000+32000×3.170-7000×0.6830 =136659

AC 旧=PC ×(A/P,10%,4)=136659×0.31547= 43111

购置新机床:PC=60000+26000×(P/A ,10%,4)-9000×(P/F ,10%,4)

=60000+26000×3.170-9000×0.6830 = 136273

AC 新=PC ×(A/P,10%,4)=136273×0.31547= 42990 应该选择购置新机床方案。

750 84.079.83528.704)

2%,10,/(150)1%,10,/(7503028

.704==++==

F P F P I NPV NPVR p 接受。项目在经济上可以考虑

,∴>=++---=028

.704)

3%,10,/)(7%,10,/(375)3%,10,/(225)

2%,10,/(150)1%,10,/(75030NPV F P A P F P F P F P NPV

14、某工业公司可以用分期付款来购买一台标价22000美元的专用机器,定金为2500美元,余额在以后五年末均匀地分期支付,并加上余额8%的利息。但现在也可以用一次支付现金19000美元来购买这台机器。如果这家公司的基准收益率为10%,试问应该选择哪个方案? 答: 分期付款偿还表

NPV=2500+4963.67+4254.31+3633.29+3089.89+2615.23 =21056.39(美元)

而一次支付需要支付19000

美元。

因此应采用一次支付方式。

15、某市可以花费2950万元设置一种新的交通格局。这种格局每年需要50万元的维护费,但每年可节省支付给交警的费用为200万元。驾驶汽车的人每年可节约相当于价值为350万元的时间,但是汽油费与运行费每年要增加80万元。基准收益率定为8%,项目经济寿命期为20年,残值为零。试用B-C 法判断该市是否应采用新的交通格局。

答:若采用新的交通格局,则时间费用可节约350000,运输费用可节约200000。

因此效益年值为550000。

而费用年值=2950000×(A/P ,8%,20)+50000+80000

=2950000×0.10185+130000 =430457.5

B-C 比==1.28>1 所以应该选择新的交通格局。

16、表中为两个互斥方案的初始投资、年净收益及寿命期年限,是在基准贴现率为10%的条件下选择最佳方案。

答:年值法:NA V A = -100×(A/P, 10%, 4)+40=8.46

NA V B = -200×(A/P, 10%, 6)+53=7.078

最小公倍法:NPV A = -100×[1+(P/F, 10%, 4)+(P/F, 10%, 8)]+40×(P/A, 10%, 12)

= -100×2.1495+40×6.814 =57.61

NPV B = -200×[1+(P/F, 10%, 6)]+53×(P/A, 15%, 12)

=-200×1.5645+53×6.814 =48.242

故设备选A

2)基准折现率在什么范围时,B方案在经济上最佳?

答:1)NPV A=-2000+500×(P/A,10%,7)=434.0NPV B=-3000+900×(P/A,10%,7)=1381.2 NPV C=-4000+1100×(P/A,10%,7)=1355.0 NPV D=-5000+1380×(P/A,10%,7)=1718.0 所以,NPV D最大,应该选择方案D.

2) IRR A=16.33%IRR B=22.93%IRR C=20.0%IRR D=20.0%

所以,折现率在15%—23%范围内取值,B方案在经济上最佳。

18、某制造厂考虑三个投资计划。在5年计划期中,这三个投资方案的现金流量情况如表所示,该厂的最低希望收益率为10%。

限制,那么应选择哪个方案或哪些方案?

2)在(1)中假定资金限制在16000元,试

选出最好的方案。

3)假设计划A、B、C是互斥的,试用增量内部收益率法来选出最合适的投资计划。

答:1) NPV A=-65000+18000×(P/A,10%,5)+12000×(P/F,10%,5)

=-65000+18000×3.791+12000×0.6209=10688.8

NPV B=-58000+15000×(P/A,10%,5)+10000×(P/F,10%,5)

=-58000+15000×3.791+10000×0.6209=5074

NPV C=-93000+23000×(P/A,10%,5)+15000×(P/F,10%,5)

=-93000+23000×3.791+15000×0.6209=3506.5

因为没有资金限制,则三个方案都应该选择。

2)由于资金限制在160000元内,所以只能选择两项投资。应选择两两组合的总NPV最大的。NPV A+B=15762.8 NPV B+C=8580.5 NPV A+C=14195.3 所以应该选择A+B项目。3) 首先应该计算投资额最小的方案B内部收益率。

令 58000=15000×(P/A,i,5)+10000×(P/F,i,5)IRR B=11.75%

再计算A、B项目的增量内部收益率。

令 7000=3000×(P/A,ΔIRR A-B ,5)+2000×(P/F,ΔIRR A-B ,5)

ΔIRR A-B=33.82%>10% 因此A项目优于B项目。

再计算A、C项目的增量内部收益率。

令 -28000=5000×(P/A,ΔIRR C-A ,5)+3000×(P/F,ΔIRR C-A ,5)

ΔIRR C-A=0%<10% 因此X项目优于C项目。所以应该选择A项目。

19 、投资风险不确定性的区别是什么(简答)

区别1主观概率客观概率

风险:未来事件发生的概率是客观的,这种客观性或者来源于事物自身的规律(如硬币实验),或者来源与以往的经验(如各类抽样投机概率)

不确定性:未来事件发生的概率未知,但投资者可以为每一种可能发生的状态赋予一个概率,这种人为赋予的概率称为主观概率(如未来股票价格涨跌的概率)

区别2是否可以保险

风险:是一种商品,具有一定的价格,可以进行交易(转移)。保险是常见的一种交易形式不确定性:不可交易,不可保险

20、什么是盈亏平衡分析(名词解释)、怎样确定盈亏平衡点

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以盈利额或者亏损额为零作为基点,揭示产品或者劳务的销售量、成本和利润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分析方法是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平衡点可以通过图解法和代数计算法确定

22、某公司生产和销售A、B两种产品,单位售价A产品为5元,B产品2.50元,A产品贡献边际率为40%,B产品贡献边际率为30%,全月固定成本72 000元。要求:

(1)设本月份各产品的预计销售量A产品30 000件,B产品40 000件,请计算以下指标:盈亏平衡点销售额;A、B两种产品的盈亏平衡点销售量;用金额表示的安全边际;本月的预计利润;

(2)设本月增加广告费9 700元,可使A的销售量增加到40 000件,而B的销售量下降到32 000件,请具体分析采取这一措施是否合算;

解(1)全部产品的销售总额=30 000╳5+40 000╳2.50=250 000元

A产品的销售比重=150000

250000=60%,B产品的销售比重=100000

250000

=40%

加权贡献边际率=40%╳60%+ 30%╳40%=24%+ 12%=36%

盈亏平衡点销售额=72000

36%

=200 000元

A产品的盈亏平衡点销售量=20000060%

5

?=24 000件

B产品的盈亏平衡点销售量=20000040%

2.50

?=32 000件

安全边际额=250 000-200 000=50 000元

本月预计利润=30 000╳5╳40%+40 000 ╳2.50╳30%-72 000=18 000元(2)增加广告费后的预计利润

=40 000╳5╳40%+32 000 ╳2.50 ╳30%-(72 000+9 700)=22 300元可见,增加广告费后的预计利润比未增加广告费时的预计利润增加了4 300元所以,采取这一措施是合算的。

2Q 2Q 2Q 2Q 2Q 2Q 2Q 2Q 22/dQ E d 5550066000

9000279000

0015.0660********.022=-?+?-=-+-=Q Q 21、某项目预计建成投产后所生产的产品售价为55元/件,年固定成本为66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8元,考虑到随产量的扩大、原材料利用率提高、采购费用节约、劳动工时下降等因素,其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会随产量增加而递减0.001元/件,单位产品价格亦会随产销量增加而递减0.0025元/件,试求:1)非线性盈亏平衡点2)最大利润的产销量和利润额 答:1)单位产品成本变动成本:C V =28 – 0.001Q

总成本:TC(Q)=66000+(28 - 0.001Q)Q=66000+28Q – 0.001

单位产品售价:P=55 – 0.0025Q

销售收入:TR(Q)=(55 – 0.0025Q)Q=55Q – 0.0025

TC(Q)=TR(Q)

66000+28Q-0.001 =55Q - 0.0025

即0.0015 - 27Q+66000=0

解此二次方程得:Q1=2917(件/年) Q2=15083(件/年)

2)利润=收入—成本,即:

E(Q)=TR(Q) – TC(Q)=55Q – 0.0025 - 66000 – 28Q+ 0.001

= - 0.0015 +27Q – 66000

令dE/dQ= - 0.003Q+27=0

= - 0.003<0 故E(Q)存在极大值,有:- 0.003Q+27=0

最大利润产量:Q R =27/0.003=9000 (件)

当利润产量为9000件时,最大利润为:Emax (元) 23、设备磨损每种都是什么意思(2种)

一:机器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发生的实体磨损或损失,称为有形磨损或物质磨损。

(1)第一种有形磨损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外力的作用使零部件发生摩擦、振动和疲劳等现象,导致机器设备的实体发生磨损,叫做第一种有形磨损。它通常表现为

a.机器设备零部件的原始尺寸改变,甚至形状也发生变化;

b.公差配合性质改变,精度降低;

c.零部件损坏。

(2)第二种有形磨损

设备在闲置过程中,由于自然力的作用而使其丧失了工作精度和使用价值,叫做第二种有形磨损。设备闲置或封存也同样产生有形磨损,这是由于机器生锈、金属腐蚀、橡胶和塑料老化等原因造成,时间长了会丧失精度和工作能力。

二:由于科学技术进步而不断出现性能更加完善,生产效率更高的设备,使原有设备的价值降低,或者是生产同样结构设备的价值不断降低而使原有设备贬值叫做无形磨损。

(1)第一种无形磨损

由于相同结构设备再生产价值的降低而产生原有设备价值的贬低,称第一种无形磨损。 第一种无形磨损不改变设备的结构性能,但由于技术的进步,工艺的改善,成本的降低,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使生产这种设备的劳动耗费相应降低,而使原有设备贬值。

(2)第二种无形磨损

由于不断出现技术上更加完善,经济上更加合理的设备,使原设备显得陈旧落后,因此产生经济磨损,叫做第二种无形磨损。第二种无形磨损的出现,不仅使原设备的价值相对贬值,而且使用价值也受到严重的冲击,如果继续使用原设备,会相对降低经济效益,这就需要用技术更先进的设备来代替原有设备,但是否更换,取决于是否有更新的设备,及原设备贬值的程度。

24、设备寿命分类(四种)含义、及哪种决定设备是否更新

设备更新的依据是经济寿命。

1)自然寿命:是指设备从开始使用,直到报废所延续的全部时间。它是由有形磨损决定的一种寿命。正确使用,维护保养可以延长设备的自然寿命,但不能从根本上避免有形磨损。2)技术寿命:是指设备在开始使用后持续地能够满足使用者需要功能的时间,具体来说即设备从开始使用到技术落后而被淘汰的时间。它主要是与无形磨损直接联系的。

3)经济寿命:是指从投入使用开始,到设备因继续使用不经济而被更新的时间。设备使用年限越长,每年所分摊的设备购置费越少。但是,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设备的维修费或运行成本会增加。这就存在着设备使用到某一年份,其平均综合成本最低,或经济效益最好。设备从开始试用到期等值年成本最低的使用年限为设备的经济寿命。

4)折旧寿命:是指根据财会制度,按规定的设备耐用年数,将设备的原值通过折旧的形式转入产品成本,直到使设备净值接近于零的全部时间。它主要与设备折旧提取的方法有关。

25、设备更新的含义和原则、形式(简答)

含义:所谓设备更新,是指为了完善设备性能和提高生产效率,对设备进行技术上的更新和结构上的改进,用比较经济和比较完善的设备来替换技术经济上不宜继续使用的设备。原则:第一,不考虑沉没成本。第二,保持客观介入角度。

形式:一种使用相同的设备去更换有形磨损严重、不能继续使用或使用已不经济的旧设备;另一种是用较为先进、生产效率更高的设备替换现有的设备。

26、机器A在5年前以原始费用400000元购置,估计可以使用10年,第10年末估计净残值为20000元,年使用费为75000元,目前相同型号相同损耗程度的机器市场售价是60000元。现在市场同类机器B的原始费用为240000元,估计可以使用10年,第10年末的净残值为30000元,年使用费为40000元。现有两个方案:方案一继续使用机器A,方案二把机器A出售,然后购买机器B。若基准折现率为15%,问应该选择哪个方案?

答:方案一:AC(A)=(60000 - 20000) ×(A/P, 15%, 5)+20000×15%+75000

=40000×0.29832+20000×0.15+75000= 89932.8元

方案二:AC(B)=(240000 - 30000) ×(A/P, 15%, 10)+30000×15%+40000

=210000×0.19925+30000×0.15+40000= 86342.5元

AC(A)=89932.8>AC(B)=86342.5

采纳方案二比采纳方案一优,平均每年可以节约费用3590.3元

技术经济学习题解答..

技术经济习题参考解法: 第二章 5、某企业1996年生产A产品1万件,生产成本150万元,当年销售8000件,销售单价220元/件,全年发生管理费用10万元,财务费用6万元,销售费用为销售收入的3%,若销售税金及附加相当于销售收入的5%,所得税率为33%,企业无其它收入,求该企业1996年的利润总额、税后利润是多少? 150万 ⑴销售利润=800×220- ————×8000-8000×220×5%-100000-60000-8000×220×3% 1万 =259200=25.92万元 ⑵利润总额=销售利润-0=259200 ⑶税后利润=销售利润-应交所得税 =259200×(1-33%) =173664 =17.37(万元) 6、图2-10中,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后,总现金流出等于总现金流入。试利用各种资金等值计算系数,用已知项表示未知项。 (1)已知A1,A2,P1,i,求P2; (2)已知P1,P2,A1,i,求A2; (3)已知P1,P2,A2,i,求A1; ⑴已知A1,A2,P1,i,求P2=? P2=A2(P/A,i,5)+A1(F/A,i,4)(F/P,i,1)-P1(F/P,i,5) ⑵已知P1,P2,A1,i,求A2=? A2= P1(F/P,i,5)+P2-A1(F/A,i,4)(F/P,i,1)(A/P,i,5) ⑶已知P1,P2,A2,i,求A1 A1= P1+P2(P/F,i,5)-A2(P/A,i,5)(P/F,i,5)(A/P,i,4) 7、某企业一年前买了1万张面额为100元、年利率为10%(单利)、3年后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国库券。现在有一机

2012+年套本技术经济学概论的复习重点

2012年7月份套本技术经济学概论的复习重点 第一章导论 总要求:掌握概念性的观点。 1、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技术具有强烈的应用性和明显的经济目的性,没有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的技术是没有生命力的。而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技术手段,世界上不存在没有技术基础的经济发展。技术与经济的这种特性使得它们之间有着紧密而不可分割的联系。 任何新技术的产生与应用都需要经济的支持,受到经济的制约。 综观世界、国家与企业的兴衰交替可以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一方面,发展经济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另一方面,技术的进步要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技术与经济这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联系,使任何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都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同时又是一个经济问题。 2、技术经济学 技术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理论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研究技术领域内资源的最佳配置,寻找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以求可持续发展的科学。 3、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任务 一是研究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寻找具有最隹经济效果的方案;二是研究技术与经济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三是研究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 4、经济效果 是指实现技术方案的产出与投入比。所谓产出是指技术方案实施后的一切效果,包括可以用经济指标度量的和不能用经济指标度量的产品和服务。 5、技术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的含义 第一层意思是技术选择要视经济实力而行,不能脱离实际,不能好高骛远。第二层意思是协调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所以在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时,发展是中心问题,要创造条件去争取可能条件下的发展速度。

技术经济学概论(第三版)(吴添祖)习题答案

技术经济学概论(第三版)(吴 添祖)习题答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一章导论 1.为什么说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请举例说明。 答:发展经济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P2)。例如工业革命使生产效率提高到手工劳动的100倍以上,极大的推动了经济的高涨。 2、什么是技术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任务主要是什么 答:技术经济学是应用理论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研究技术领域内资源最佳配置,寻找技术与经济最佳组合以求的科学。(P3)技术经济学是在技术领域内,应用理论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经济问题,经济规律和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寻求技术与经济最佳组合,资源最佳配置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 主要任务:一、研究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寻找具有最佳经济效果的方案;二、研究技术与经济的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三、研究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 3、企业在技术选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 答:一、技术选择要视经济实力而行(P5),不能脱离实际,不能好高骛远。因为不切实际的技术路线不但无法获得良好的经济效果,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二、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时,发展是中心问题。要创造条件去争取发展速度。因为选择技术路线时如果没有超前意识就可能走入开发(引进)--落后—再开发(引进)--再落后的死胡同,永远摆脱不了落后。 4.为什么工程技术人员要学习一些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知识 答(P9)因为工程师具有三大使命:技术使命、经济使命和社会使命。而技术经济学有三个主要研究任务: 1、技术创新,可以创造具有潜在超额利润的技术方案,帮助工程师完成技术使命;2、技术方案的经济评价可以确保技术方案的最佳性价比,帮助工程师完成经济使命;3、技术方案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可以确保技术方案的生态、社会效益,确保工程师完成社会使命。 第二章技术创新 1、什么是创新熊彼得提出的创新有几种分类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方法、元素、路径、环境等等),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技术经济学概论习题答案

第一章导论 1.为什么说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请举例说明。 答:发展经济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P2)。例如工业革命使生产效率提高到手工劳动的100倍以上,极大的推动了经济的高涨。 2、什么是技术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任务主要是什么? 答:技术经济学是应用理论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研究技术领域内资源最佳配置,寻找技术与经济最佳组合以求的科学。(P3)技术经济学是在技术领域内,应用理论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经济问题,经济规律和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寻求技术与经济最佳组合,资源最佳配置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 主要任务:一、研究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寻找具有最佳经济效果的方案;二、研究技术与经济的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三、研究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 3、企业在技术选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 答:一、技术选择要视经济实力而行(P5),不能脱离实际,不能好高骛远。因为不切实际的技术路线不但无法获得良好的经济效果,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二、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时,发展是中心问题。要创造条件去争取发展速度。因为选择技术路线时如果没有超前意识就可能走入开发(引进)--落后—再开发(引进)--再落后的死胡同,永远摆脱不了落后。 4.为什么工程技术人员要学习一些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知识? 答(P9)因为工程师具有三大使命:技术使命、经济使命和社会使命。而技术经济学有三个主要研究任务: 1、技术创新,可以创造具有潜在超额利润的技术方案,帮助工程师完成技术使命;2、技术方案的经济评价可以确保技术方案的最佳性价比,帮助工程师完成经济使命;3、技术方案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可以确保技术方案的生态、社会效益,确保工程师完成社会使命。 第二章技术创新 1、什么是创新?熊彼得提出的创新有几种分类?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方法、元素、路径、环境等等),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种类:①、生产新的产品;②引入新的生产方式,新的工艺过程;③开辟新的市场;④开拓并利用新的原料获半制成品的供应来源;⑤采用新的生产组织方法。

技术经济学概论(第三版)(吴添祖)习题答案

技术经济学概论(第三 版)(吴添祖)习题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一章导论 1.为什么说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请举例说明。 答:发展经济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P2)。例如工业革命使生产效率提高到手工劳动的100倍以上,极大的推动了经济的高涨。 2、什么是技术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任务主要是什么? 答:技术经济学是应用理论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研究技术领域内资源最佳配置,寻找技术与经济最佳组合以求的科学。(P3)技术经济学是在技术领域内,应用理论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经济问题,经济规律和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寻求技术与经济最佳组合,资源最佳配置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 主要任务:一、研究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寻找具有最佳经济效果的方案;二、研究技术与经济的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三、研究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 3、企业在技术选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 答:一、技术选择要视经济实力而行(P5),不能脱离实际,不能好高骛远。因为不切实际的技术路线不但无法获得良好的经济效果,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二、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时,发展是中心问题。要创造条件去争取发展速度。因为选择技术路线时如果没有超前意识就可能走入开发(引进)--落后—再开发(引进)--再落后的死胡同,永远摆脱不了落后。 4.为什么工程技术人员要学习一些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知识? 答(P9)因为工程师具有三大使命:技术使命、经济使命和社会使命。而技术经济学有三个主要研究任务: 1、技术创新,可以创造具有潜在超额利润的技术方案,帮助工程师完成技术使命;2、技术方案的经济评价可以确保技术方案的最佳性价比,帮助工程师完成经济使命;3、技术方案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可以确保技术方案的生态、社会效益,确保工程师完成社会使命。 第二章技术创新 1、什么是创新熊彼得提出的创新有几种分类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方法、元素、路径、环境等等),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技术经济学概论概念辨析与简答(期末考试)

概念辨析 1、科学与技术 科学:科学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人们实践经验的的结晶。它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技术:广义:科学知识、技术能力和物质手段等要素结合起来所形成的能改造自然的运动系统,是知识、能力和物质在解决特定问题中体现出的有机整体。 狭义:技术的表现形态。狭义技术是人们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活动中,根据科学原理和实践经验创造出的各种手段、技巧。 区别:①内容差别。科学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属性和规律的知识体系;而技术则是人类改变或控制客观世界的手段、方法、技能等。②任务差别。科学的任务是认识客观世界,回答客观世界“是什么”和“为什么”等问题;而技术的主要任务是改造客观世界,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③作用差别。技术是科学和生产的中介,科学的研究成果必须经过向技术层次的转化,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学是潜在的生产力,技术是现实产生力。 2、经济效果与经济效益 经济效果:人们在使用技术的社会实践中效果与费用及损失的比较。它反映的是生产过程中劳动耗费转化为劳动成果的程度。经济效益:指社会实践活动中,劳动耗费和劳动占用与所取得的被市场所认可或接受的有用效果的比较。通常指盈利或亏损。 区别:①概念和内涵不同。经济效果强调的是有用的生产效果,而经济效益强调的是为市场认可或接受的有用效果。②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只要投入的劳动没有完全报废,总会有一定的产品产出,总会有经济效果,但不一有经济效益。③经济效果强调经济效率,而经济效益强调市场的认同度,它涉及市场、流通、分配等许多领域。 联系:经济效果是经济效益的基础,经济效益是经济效果的延伸与扩张。有经济效益一定有经济效果,但有经济效果不一定有经济效益。 3、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年利率的计息周期等于计算周期。 名义利率:年利率的计息周期不等于等于计算周期。 两者关系: 当计息周期为一年时,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相等,计息周期短于一年时,实际利率大于名义利率 4、影子价格与商品价格 (1)影子价格:影子价格是稀缺资源的边际价值。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的价格。 (2)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3)影子价格与商品价格联系相同点:影子价格和商品价格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生产资源的供求关系。 (4不同点:①影子价格是稀缺资源的边际价值,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 资源所引起的收益的改变量,反映的是资源最优利用的经济效果,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②所有的生产资源(资金、劳动力、劳动产品等)都依据一定的约束条件而具有影子价格,但生产资源并不一定具有商品价格,商品价格产生的条件是:只有劳动产品作为商品是,才有商品价格;③某一生产资源发生剩余时,影子价格为零,商品的价格一般都大于

技术经济学概论(第二版)答案

技术经济学概论(第二版) 习题答案 第二章经济性评价基本要素 1、下列哪些指标属于经济效果指标? 投资、资金利润率、销售收入、劳动生产率、利率、物资消耗定额 答:资金利润率、利率。 2、固定资产投资与流动成本投资的主要区别? 答: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都是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二者的区别在于:(1)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果形成劳动手段,对企业未来的生产有着决定性影响,而流动资产投资的结果是劳动对象,而且流动资产投资的数量其结构是由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及结构所决定的。(2)固定资产投资从项目动工上马到建成交付使用,常常要经历较长的时间。在这期间,只投入,不产出,投入的资金好像被冻结。而流动资产投资,一半时间较短,只要流动资产投资的规模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相适应,产品适销对路,流动资产投资可很快收回。 3、什么是机会成本、经济成本、沉没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试举例说明 答:机会成本、经济成本、沉没成本都是投资决策过程中常用到的一些成本概念。 机会成本:指由于将有限资源使用于某种特定的用途而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的最高收益,并非实际发生的成本,而是由于方案决策时所产生的观念上的成本,对决策非常重要。例如:某企业有一台多用机床,将其出租则获得7000元的年净收益,自用则获得6000元的年净收益。若采用出租方案,则机会成本为自用方案的年净收益6000元;若采用自用方案,则机会成本为出租方案的年净收益7000元。 经济成本:是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之和。显性成本是企业所发生的看得见的实际成本,例如企业购买原材料、设备、劳动力支付借款利息等;隐性成本是企业的自有资源,是实际上已投入,但形式上没有支付报酬的那部分成本,例如:某人利用自己的地产和建筑物开了一个企业,那么此人就放弃了向别的厂商出租土地和房子的租金收入,也放弃了受雇于别的企业而可赚得的工资,这就是隐性成本。 沉没成本:指过去已经支出而现在已经无法得到补偿的成本,对决策没有影响。例如:某企业一个月前以3300元/吨的购入价格钢材5000吨,而现在钢材价格已降为3000元/吨,则企业在决策是否出售这批钢材时,则不应受3300元/吨购入价格这一沉没成本的影响。 4、增值税、资源税、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什么? 答:增值税的征税对象是商品生产、流通和加工、修理修配等各种环节的增值额。 资源税的征税对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开采应税矿产品和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开采或生产应税产品的销售数量或自用数量。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对我境内企业(不包括外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 5、企业1996年生产A产品1万件,生产成本150万件,当年销售8000件,销售单价200元每件,全年发生管理费用10万元,财务费用6万元,销售费用为销售收入的3%。若销售税金及附加相当于销售收入的5%,所得税率为33%,企业无其他收入,求该企业1996年的利润总额、税后利润是多少? 答:销售利润=产品销售净额-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220*8000-1500000*8000/10000-100000-60000-8000*220*(3%+5%) =560000-160000-140800 =25.92(元) 利润总额=销售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技术经济学概论

技术经济学概论 1、技术与经济的关系(选择):即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 (技术与经济有内在、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技术(手段)?经济(目的、出发点) 2、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研究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技术领域的经济现象和规律,即在一定社会、自然环境条件下,技术与经济如何协调发展、最佳结合,以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增长。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体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理念) 3、技术创新的主题(简答)(无) 4、机会成本的名词解释: 指由于将有限资源使用于某种特定的用途而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的最高收益,并非实际发生的成本,而是由于方案决策时所产生的观念上的成本,对决策非常重要。 5、资金时间价值名词解释:指资金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的增值。它也可被看成是资金的使用成本。资金不会自动随时间变化而增值,只有在投资过程中才会有收益,所以这个时间价值一般用无风险的投资收益率来代替,因为理性个体不会将资金闲置不用。它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时间的函数,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价值的变化,变化的那部分价值就是原有的资金时间价值。只有和劳动结合才有意义,不同于通货膨胀。 6、资金等值概念:是指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后,不同时点上数额不等的资金在一定利率条件下具有相等的价值。 (收益率可能改成10%) 7、某人从25岁起参加工作至59岁,每年存入养老金5000元,若利率为6%,则他在60~74岁间每年可以等额领到多少钱? 答:他在60岁-74岁之间每年可以领到 5000×(F/A,6%,35)×(A/P,6%,15) =5000×111.435×0.10296 = 57399.738 ≈57370 (元) 8、某公司欲引进一项专利,对方提出有两种付款方式可供选择。一种是:一笔总算售价25万美元,一次支付;另一种是:总算与提成相结合,其具体条件是,签约时付费5万元,2年建成投产后,按产品每年销售收入60万元的6%的提成(从第3年末开始至第12年末)。若资金利率为10%,问从经济角度该公司应选择哪种付款方式? 答:一次支付付款方式的限值:P1=25 总算与提成相结合付款方式的限值:P2=5+60×6%×(P/A, 10%, 10)×(P/F, 10%, 2) =5+3.6×6.144×0.8264 =23.28 比较:p1>p2,所以应该选择总算与提成相结合付款方式 9、什么是独立方案及互斥方案(选择) 互斥方案:在若干备选方案中,彼此是相互替代的关系,具有互不相容性(互相排斥性)特点的备选方案。在其中选择了任何一个方案,则其他方案必然被排斥,不能同时被选中。独立方案:方案之间相互不干扰,经济上互不相关的备选方案。它的特点是项目之间具有相容性,只要条件允许,就可以任意选择备选方案中的合理项目,选择或放弃该方案,并不影响对其他方案的选择。这些方案可以共存,而且投资经营成本与收益都具有可加性。 11、收益期不相等的方案比较的时候哪种方案最好 方案重复法(最小公倍数法、净年值法)、研究期法

技术经济学概论模拟试题E及参考答案

模拟试题5及参考答案 本试卷共80题,其中1-40每题1分,41-80每题1.5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答 案涂在答题卡上。 1. 在寿命期相同的互斥方案比选时,按照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的指标计算得出的结论产生矛盾时,应该采 用()最大准则作为方案比选的决策依据。 A.内部收益率 B.净现值 C.净现值率 D.投资收益率 2. 常规项目的净现值随折现率i的增大而( )。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3. 某项目第4年的累计净现金流量为零,即该项目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 A.大于4年 B.小于4年 C.等于4年 D.不能确定 4. 在多方案比选时,若某一方案的采用与否会影响其他方案的采用或拒绝,则表明这几个方案之间存在( )。A.互斥关系 B.互联关系 C.独立关系 D.相关关系 5. ()是指各个方案之间具有排他性,()是指各个方案之间不具有排他性。( ) A.互斥关系,独立关系。 B.互斥关系,相关关系。 C.相关关系,独立关系。 D.独立关系,相关关系。 6. 某企业有四个独立的投资方案A、B、C、D,可以构成()个互斥方案。 A.8 B.12 C.16 D.32 7. 在进行投资方案的比较和选择时,首先应明确()。 A.适宜的评价指标 B.投资方案间的关系 C.适宜的评价方法 D.其他 8. 已知A、B、C三方案独立,投资分别为200万元、300万元、450万元,且其净现值分别为100万元、150万元、260万元,寿命相同,若只有可用资金650万元,则选择( )项目投资组合。 A.方案A和B B.方案A和C C.方案B和C D.方案C 9. 盈亏平衡分析是研究建设项目投产后正常年份的()之间的关系。 A.产量、利润 B.产量、成本、利润 C.产量、投资。 D.产量、价格、利润 10. 下列不属于项目不确定性分析的指标有()。 A.盈亏平衡产量 B.敏感度 C.盈亏平衡生产能力利用率 D.借款偿还期 11. 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指标是()。 A.净现值 B.静态投资回收期 C.费用效益率 D.内部收益率 12. 对某个特定的技术方案来说,下面哪个指标值可能是不存在的。( ) A. 内部收益率 B.净现值 C. 投资利润率 D.投资回收期

技术经济学概论重点

技术经济学概论 ★一、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1、技术和经济在人类进行物质生产、交换活动中始终并存,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发展经济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另一方面,技术的进步要收到经济条件的制约;两者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二、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任务 1、研究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寻找具有最佳经济效果的方案; 2、研究技术与经济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 1)第一层意思是技术选择要视经济实力而行,不能脱离实际,不能好高骛远; 2)第二层意思是协调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所以在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时,发展是中心问题,要创造条件去争取可能条件下的发展速度。 3、研究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 ★三、技术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 1、要确定目标功能,这是建立方案的基础; 2、提出备选方案; 3、方案评价; 4、选择最优方案。 四、技术创新概念的理解需要强调的几点 1、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关键是企业家; 1)企业家是创新的关键,是因为他是技术创新全过程的决策者与组织者。 2、技术创新的核心是将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应用在生产中,应用在商业化的生产系统中,所以它是一个经济上的概念; 3、科技人员在技术创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4、技术创新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超额潜在利润。 五、技术创新过程的主要模式 1、技术推动模式; 2、需求拉动模式; 3、耦合模式; 4、整合模式; 5、系统集成及网络化模式。 六、技术创新战略的概念及类型 概念:技术创新战略就是要充分利用企业的机会和威胁去评价企业现在和未来的环境,用其技术优势和劣势去评级企业的内部条件,进而选择和确定适当的技术目标,并制定和选择实现目标的谋划。 1、自主创新的战略模式; 2、模仿创新战略模式; 3、合作创新战略模式。 ★七、经济效果是指: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的所从事的实践活动的成果和劳动消耗的比较。 1、反映产出的指标 1)数量指标,如产量、销量、销售收入、总产值、净产值等; 2)质量指标,如产品寿命、可靠性、精度、合格率、品种、优等品等; 3)时间指标,如产品设计和制造周期、工程项目建设期、工程项目达产期等。 八、经济效果表达式

技术经济学概论 复习提纲

技术经济复习提纲 第一章技术经济学概述 1.技术经济学研究对象:投资项目的经济效果 2.技术经济学主要内容:经济分析的理论、方法及应用 3.基本概念 项目=预付投资以取得收益的活动 项目评估=对项目的技术、财务、经济、市场、环境、社会方面的合理性进行评价; 经济效果=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关系 4.经济效果可比性问题 第二章经济分析的预备知识 投资、成本、收益、税金 第三章传统投资分析工具 1.特征:依赖会计信息,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 2.主要标准 (1)投资回收期:概念、计算、比较(标准投资回收期、追加投资回收期) (2)投资收益率:概念、计算、比较(标准投资收益率) 3. 静态分析工具的优点、缺点 第四章资金的时间价值 1、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 2、单利与复利、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第五章投资效果的动态分析工具 1.特点:依赖现金流量,考虑时间价值 2.净现值: (1)定义、计算步骤、比较(独立项目、互斥项目)(净现值≥0) (2)净现值的经济意义:反映净收益额(剩余额),即投资收益达到预期标准后的余额。(3)优点:唯一解,体现追求目标,计算简便。 缺点:不易确定适当的基准收益率。 (4)不等周期比较问题方法:最小公倍数、永久年限法、等年值(年金)、截断法(5)净现值的扩展:成本现值、净现值比率等。

3.内部收益率 (1)定义——使NPV=0的折现率(IRR≥SRR) (2)计算——试算,内插 (3)无等周期换算问题 (4)增量内部收益率:两方案差额现金流量的内部收益率,用于投资差额较大时,方案排队。 (5)经济意义=项目占用资金最大获利能力 (6)内部收益率的优点:表明资金获利能力,引导资金的最优分配 缺点:相对意义不明确,多解或无解问题,开采项目问题 第六章不确定性分析 1.不确定性=项目收益的变动性、现金流量的波动性(客观条件变动、资料不祥、计算误差……)2.不确定性分析的目的:显示项目的风险程度,为决策提供更多的参考。 3.方法: (1)损益点分析: ●简单BEP计算——线性假设 ●NPV=0的产量、收益水平计算(例:现金流量的下限) (2)敏感分析:寻求关键因素,以及计算敏感弹性(=NPV 变动率/关键因素变动率) ●单因素分析(影响因素之间独立) (3)概率分析:计算现金流量的期望值,方差,以及NPV≥0的可能性;决策——风险一定,期望值最大。 (4)定性分析 经营风险分析(市场容量、产品价格、竞争风险等论证) 管理风险分析(经营人员素质、原材料、能源供应、生产管理、成本控制等风险论证) 财务金融风险分析(通货膨胀、利率、汇率风险论证) 政策风险分析(对市场、进出口等国内外政策可能的变化分析) 第七章典型技术经济问题分析 1,BEP分析 2,优劣平衡分析 3,设备经济分析 设备的经济寿命:含义,研究意义、影响因素,确定方法(低劣数值法、最小年成本) 设备选择的基本问题:何时更新、如何更新 4,价值工程 第八章可行性研究(上)——项目方案设计及项目财务评价 1.概述:可行性研究的含义、类型、项目管理程序 2.全面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及作用 3.可行性研究的方案设计 ●品种选择:资本限制、市场需求、竞争程度、原料要求、能源及污染问题、产品的附加值、其他●工艺设备选择:功能、匹配性、发展潜力、经济性、其他 ●项目规模:规模的经济性、经济规模、项目规模 ●厂址选择:区域——城市——厂址| ——厂址:工程地质、经济运距、基础设施、土地成本、环境保护与安全问题、技术协作 ——研究方法:最小运输费用、总费用最低、综合评分法 4.投资估算 ●投资构成 ●固定资金估算方法:建设期利息计算

技术经济学概论习题答案.doc

第一章导论 1. 为什么说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请举例说明。 答:发展经济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科学技术 效率提高到手工劳动的100 倍以上,极大的推是第一生产力(P2)。例如工业革命使生产动了经济的高涨。 2、什么是技术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任务主要是什么? 答:技术经济学是应用理论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 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研究技术领域内资源最佳配置,寻找技术与经济最佳组合以求的科学。(P3)技术经济学是在技术领域内,应用理论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经济问题,经济规律和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寻求技术与经济最佳组合,资源 最佳配置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 主要任务 : 一、研究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寻找具有最佳经济效果的方案;二、研究技术与经济的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三、研究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 3、企业在技术选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 答:一、技术选择要视经济实力而行( P5),不能脱离实际,不能好高骛远。因为不切实际的技术路线不但无法获得良好的经济效果,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二、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时,发展是中心问题。要创造条件去争取发展速度。因为选择技术路线时如果没有超前意识就可能走入开发(引进) -- 落后—再开发(引进) -- 再落后的死胡同,永远摆脱不了落后。 4.为什么工程技术人员要学习一些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知识? 答(P9) 因为工程师具有三大使命:技术使命、经济使命和社会使命。而技术经济学有三个主要研究任务: 1 、技术创新,可以创造具有潜在超额利润的技术方案,帮助工程师完成技术使命; 2、技 术方案的经济评价可以确保技术方案的最佳性价比,帮助工程师完成经济使命; 3、技术方案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可以确保技术方案的生态、社会效益,确保工程师完成社会使命。 第二章技术创新 1、什么是创新?熊彼得提出的创新有几种分类?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各 种方法、元素、路径、环境等等),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种类:①、生产新的产品;②引入新的生产方式,新的工艺过程;③开辟新的市场;④开拓 并利用新的原料获半制成品的供应来源;⑤采用新的生产组织方法。

技术经济学作业案例分析

技术经济学概论项目报告书 班级: 小组成员: 111145A

项目介绍 一、项目名称 某新建电子配件厂 二、基础数据 1.生产规模该项目建成后拟生产目前市场上所需的计算机配件,设计生产规模为年产100 万件。 2.实施进度 该项目拟二年建成,第三年投产,当年生产负荷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70%,第四年达到90%,第五年达到100%。生产期按12 年计算,计算期为14 年。 3.建设投资估算经估算,该项目建设投资总额为5700 万元(不含建设期利息),其中:预计形成固定资产4910 万元,无形资产490万元,其他资产300万元。 4.流动资金估算该项目的流动资金估算总额为1150 万元。 5.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来源建设投资分年使用计划按第一年投入2000 万元,第二年投入3700 万元;流动资金从投产第一年开始按生产负荷进行安排。 该项目的资本金为2110 万元,其中用于建设投资1700万元,其余用于流动资金。建设投资缺口部分由中国建设银行贷款解决,年利率为6%;流动资金缺口部分由中国工商银行贷款解决,年利率为4%。 6.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根据市场分析,预计产品的市场售价(不含税)为80 元/件。本产品采用价外计税,增值税税率为17%,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税率分别为7%和3%。 7.产品总成本估算 (1)该项目正常年份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不含税)为5000 万元; (2)据测算,该项目的年工资及福利费估算为150 万元; (3)固定资产折旧费按平均年限法计算,折旧年限为12 年,残值率为5%; (4)无形资产按10 年摊销,其他资产按5年摊销; (5)修理费按折旧费的40%计取; (6)年其他费用为320 万元; (7)项目在生产经营期间的应计利息全部计入财务费用。建设投资借款在生产经营期按全年计息;流动资金当年借款按全年计息。 8.利润测算(1)所得税率按33%考虑;(2)盈余公积金按税后利润的10%计取。 9.评价参数 设基准收益率为15%;基准投资利润率和资本金净利润率分别为20%和30%;基准的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动态投资回收期分别为7年和10年;中国建设银行对这类项目所要求的借款偿还期不能超过6 年。 三、设计内容 1.对该项目进行财务评价 (1)编制基本财务报表 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资本金财务现金流量表、及利润分配表(后两项可选择)。(2)计算财务评价指标,分别进行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分析包括:财务净现值、内部收益率、静态和动态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资本金净利润率;借款偿还期等指标。 2.对项目进行风险分析(1)盈亏平衡分析通过计算产量、生产能力利用率、单位产品售价的盈 亏平衡点进行分析。 (2)敏感性分析分别就建设投资、经营成本和销售收入变动(假设变动范围为± 10%,变动幅

技术经济学概论模拟试题I及参考答案

模拟试题9及参考答案 本试卷共80题,1-40题每题1分,41-80题每题1.5分,均为单项选择,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经济效益概念中的劳动消耗包括( )。 A.直接劳动消耗 B.劳动占用 C.间接劳动消耗投资 D.以上三个都是 2.关于经济效益的理解正确的是() A企业产量大、产值高就是经济效益好。 B 把“快”和“速度”视作经济效益好。 C 企业利润高就是经济效果好。 D 成果和消耗相联系的原则确定经济效益。 3.价值工程中的总成本是指()。 A.生产成本 B.产品寿命周期成本 C.使用成本 D.使用和维修费用 4.资金的数额不等,发生的时间也不同,其价值却可能相等,这是()的特点。 A资金等值B资金相等C资金等额D资金相同 5.相关项目的比较和其他项目的比选遵循同样的原则,常用的相关项目的比选方法为()。 A净现值法B净现值率排序法C差额内部收益率法D组合互斥方案法 6.()是作为工程项目财务分析与国民经济分析的必要补充。 A盈亏平衡分析 B敏感性分析C概率分析 D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 7.经营成本是从投资项目本身考察,其在一定期间(通常为一年)内由于生产和销售产品及提供劳务而实际 发生的现金支出。下列属于经营成本是( )。 A折旧B利息支出C工资及福利费D摊销费 8.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全投资现金流量组成要素的是( )。 A销售收入B贷款利息C投资D经营成本 9.若A、B方案互斥,则应选择A方案,因为()。 A NPVR A>NPVR B>0 B P t(A)

NAV B>O D IRR A>IRR B>i0 10. 下面的分析方法中属于静态分析的是()。 A盈亏平衡分析 B敏感性分析C概率分析 D不确定性分析 11. 盈亏平衡分析是研究建设项目投产后正常年份的()之间的关系。 A产量、利润 B、价格、利润 C产量、投资D产量、成本、利润产量 12. 下列()不能用来表示盈亏平衡点。 A. 销售价格 B.产量 C.生产能力利用率 D.生产能力 13. 下列关于盈亏平衡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盈亏平衡价格表示项目可以接受的最低价格。 B.盈亏平衡产量越大,项目抗风险能力越强。 C.在项目可行的前提下,盈亏平衡产量与项目正常生产能力差距越大,项目越安全。 D.可变成本率越低,项目抗风险能力越强。 14. 甲乙两个互斥方案寿命期相同,甲方案的内部收益率为18%,乙方案的内部收益率为15%,两个方案的增量(甲 方案投资高于乙方案)内部收益率11%,当基准收益率为10%时,( )。 A.保留甲方案 B.保留乙方案 C.两个方案都是可行的,并且保留下来 D.无法确定 15. 为考虑投资的利用效率,常用净现值率作为净现值的辅助评价指标,净现值率是( )。 A.项目的净现值与项目全部投资额的比值 B.项目的净现值与项目全部投资现值的比值 C.项目的净利润与项目全部投资现值的比值 D.项目的净利润与项目自有资金的比值 16. 已知两个互斥投资方案的内部收益率IRR1和IRR2均大于基准收益率ic,且增量内部收益率为△IRR,则( )。 A.IRR1>IRR2时,说明方案1优于方案2 B.IRRlic时,投资额大的方案为优选方案 17. 敏感性分析中,如果主要分析产品价格波动对方案净收益的影响,可选用的分析指标为( )。

建筑工程技术经济学概论概念辨析与简答(期末考试)

概念辨析 3、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年利率的计息周期等于计算周期。 名义利率:年利率的计息周期不等于等于计算周期。 两者关系: 当计息周期为一年时,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相等,计息周期短于一年时,实际利率大于名义利率 4、影子价格与商品价格 (1)影子价格:影子价格是稀缺资源的边际价值。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的价格。 (2)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3)影子价格与商品价格联系相同点:影子价格和商品价格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生产资源的供求关系。 (4不同点:①影子价格是稀缺资源的边际价值,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 资源所引起的收益的改变量,反映的是资源最优利用的经济效果,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②所有的生产资源(资金、劳动力、劳动产品等)都依据一定的约束条件而具有影子价格,但生产资源并不一定具有商品价格,商品价格产生的条件是:只有劳动产品作为商品是,才有商品价格;③某一生产资源发生剩余时,影子价格为零,商品的价格一般都大于零,不会等于零。 5、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 (1)技术进步:为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导致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不断进化、提高、完善的动态过程。 (2)技术创新:创新主体(企业家)抓住潜在的盈利机会,重新组合生产要素,获得商业利润的过程。 (3)联系:技术进步是提高生产率的活动,是一个技术渐进和积累的连续过程。技术创新是技术进步的手段,但技术进步并不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技术进步的根源,技术进步是各种创新积淀性的经济表现。 6、技术寿命、经济寿命和自然寿命自然寿命 (1)自然寿命:也称物质寿命,是由有形磨损所决定的设备的使用寿命,指一台设备从全新状态开始使用,产生有形磨损,造成设备逐渐老化、损坏、直至报废所经历的全部时间。(2)技术寿命:又称有效寿命,指设备在市场上维持其价值的时间。即设备从开始使用到因技术落后而被淘汰所延续的时间。设备的技术寿命即从技术角度分析设备的最合理使用期限,它主要由设备的无形磨损决定,与技术进步的速度有关。 (3)经济寿命:指从设备安置投入使用开始,到因继续使用在经济上已不合理而被更新所经历的时间。一般是指由设备开始使用到其年平均使用成本最低年份的延续时间长短。 7、技术与经济 (1)技术:广义:科学知识、技术能力和物质手段等要素结合起来所形成的能改造自然的运动系统,是知识、能力和物质在解决特定问题中体现出的有机整体。 狭义:技术的表现形态。狭义技术是人们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活动中,根据

(完整版)技术经济学概论复习资料

技术经济学概论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技术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理论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研究技术领域内资源的 最佳配置,寻找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以求可持续发展的科学。 2, 经营成本:是为了分析的需要从产品总成本费用中分离出来的一部分费用,是在一定期间内由于生产和销售产品及提供劳务而实际发生的现金支出。 3, 固定成本:指在一定产量变动范围内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费用。 4, 变动成本:指总成本中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费用。它与产量成正比。 5, 资金时间价值:不同时间发生的等额资金在价值上的差别称为资金的时间价值。从投资者的角度看,资产的增值特性使资金具有时间价值,从消费者的角度看, 资金时间价值体现为对放弃现期消费的损失所应给予的必要补偿。 6, 投资回收期:指投资回收的期限,也就是用投资方案所产生的净现金收入回收初始全部投资所需的时间。 7, 内部收益率:就是净现值为零时的折现率,也是最大收益率。 8, 净现值率:是项目净现值与项目投资总量现值之比,是一种效率型指标。 9, 盈亏平衡分析法:是通过分析产品产量、成本和盈利之间的关系,找出方案盈利和亏损 在产量、单价、成本等方面的临界点,以判断不确定性因数对方案经 济效果的影响程度,说明方案实施的风险大小的分析方法。 10,敏感性分析法:是分析各种不确定因数变化一定幅度时,对方案经济效果的影响程度的方法。 11,可行性研究:是以市场为前提,以技术为手段,以经济效益为最终目标,对拟建的投资项目,在投资前期全面、系统地论证其必要性、可能性、有效性和合理性, 做出对项目可行或不可行的评价。 12,资金成本:是企业为筹措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包括筹资过程中发生的筹资费用,使用资金过程中支付的利息。 13,价值工程:是指以产品或作业的功能分析为核心,以提高产品或作业的价值为目的,力求以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或作业使用所要求的必要功能的一项有组织 的创造性活动。 14,有形损耗:设备在正常使用下,受到摩擦、冲击、振动、或疲劳,是设备的实体受到损伤,这种损耗称为第一种损耗;设备在闲置中受到自然力的作用产生锈蚀, 或由于缺乏必要的保护、保养而自然丧失精度和工作能力,产生物质损耗, 这种损耗称为第二种损耗。 15,无形损耗:是指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其他经济性原因而造成的机器设备的非实体性损耗。 16,设备自然寿命:又称物质寿命。设备从投入使用开始,直到因为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物质损耗而不能继续使用、报废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17,设备技术寿命:又称有效寿命。是指设备在市场上维持其价值的时期。 18,设备经济寿命:设备从开始使用到其等值年成本最小(或年盈利最高)的使用年限称为设备的经济寿命。 19,“成果与消耗之比”、“产出与投入之比”称为经济效果,经济效果中取得的有效劳动成果与劳动耗费的比较称为经济效益。 选择 1, 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维简费-摊销费-财务费用 2, 净现值NPV ≥ 0时方案经济合理;NPV < 0时方案不可行。

技术经济学自学考试最新最全考前复习题

《技术经济学》复习提纲(2011-6-12) 教材:《技术经济学概论》高教出版社吴添祖主编 一、单选:(每题1分) 第一章 1、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的核心问题是(C)。P 6 A、技术问题 B、经济问题 C、技术选择问题 D、经济选择问题 2、技术经济分析基本程序中,建立方案的基础是(B)。P9 A、提出备选方案 B、确立目标功能 C、方案评价 D、选择最优方案 3、关于技术和经济不正确的描述是(D)P1-9 A、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手段和方法 B、经济是指人、财、物等资源的节约和有效使用。 C、经济是技术进步的目的和动力,技术是则是经济发展的手段和方法。 D、在技术和经济的关系中,技术占了支配地位。 第二章 1、以下哪些指标体现了经济效果(B)。P12 A、产量 B、劳动生产率 C、利润 D、投资 2、投资利润率是用__C_________表示的经济效果指标.P14 A、差额表示法 B、比值表示法 C、差额-比值表示法 D、效率表示法 3、土地使用权属于_____C___________。P17 A、固定资产 B、流动资产 C、无形资产 D、递延资产 4、固定资产使用一段时间后,根据市场情况对固定资产重新估价,估得的价值为(D),这一数值可以做为更新设备方案评价的旧设备投资额。P16-17 A、原值 B、净值 C、残值 D、重估值 5、以下哪些说法是错误的____D__________。P23 A、固定成本的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产量内不随产量增加而变动 B、就单位产品成本而言,其中的固定成本与产量的增减成反比 C、产量增加时,单位产品固定成本减少 D、产量增加时,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减少 6、资本金利润率的计算公式是_____B______。P27 A、利润总额/资本总额 B、利润总额/注册资金总额 C、销售利润/资本总额B、销售利润/注册资金总额 7、以下哪个不是影响资金等值的因素____D_______。P31 A、资金额大小 B、资金发生的时间 C、利率 D、资金发生的次数 第三章 1、下列哪个指标属于动态指标_____D__________. P42 A、投资利润率 B、投资利税率 C、资本金利润率 D、净现值率 2、以下哪些说法是错误的___B________P49 A、一般情况下,同一净现金流量的净现值随着折现率i的增大而减小。 B、基准折现率i0定得越高,能被接受的方案越多。 C、令净现值为零的折现率就是内部收益率 D、寿命相同的方案可以用净现值等指标来评定优劣,净现值最大且大于零的方案为最优。 3、净现值率的计算公式中,分母是 C 。P55 A、项目净现值 B、项目投资总量的代数和 C、项目投资总量的现值 D、单位投资现值所带来的净现值。 4、成本上升20%时,内部收益率下降5%,投资额会上升8%,则说明____B_____。P78 A、内部收益率对成本最敏感 B、投资额对成本最敏感 C、三个指标中成本最敏感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第四章 1、初步可行性研究的估算精度是_____B______。P89表4-1中相关内容均要掌握。 A、±30% B、±20% C、±10% D、±5% 2、以下哪个不是厂址选择的原则___C_______P109 A、符合国家政策 B、满足生产技术的要求 C、生产成本最低 D、综合成本最低 3、下列关于股票与债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D_______。P115-116 A、都是有价证券 B、股票价格与股利成正比,债券的价格与存款利率成正比 C、股票价格与面值没有直接关系 D、投资债券的风险小于投资股票,报酬率也低于股票 4、____B____是指企业各种资金来源的相互关系及其数量比例。P116 A、资产结构 B、资金结构 C、流动比率 D、速动比率 5、当全部资金利润率大于自有资金利润率时,对于投资人而言______B_______。P121 A、债务比重越大越好 B、债务比重越小越好 C、利率越大越好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以下哪个指标不属于国民经济评价参数中的通用参数____D_________。P138 A、社会折现率 B、影子汇率 C、影子工资 D、货物影子价格 7、以下哪个内容是项目对自然资源的影响分析和评价内容______C_________。P145 A、对当地人口的影响 B、破坏森林植被的情况 C、国土开发效益 D、项目的技术进步效益 8、保险是以下风险防范对策中的(C)P143 A、风险回避 B、风险控制 C、风险转移 D、风险自担 第五章 1、可持续发展的涵义中三个最基本的要点,其中不包括_____B________。P157 A、公平性原则 B、公正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共同性原则 2、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 D 。P157 A、经济发展 B、社会发展 C、生态环境 D、人的全面发展 3、以下哪个是后评价指标_____C_________。P172 A、静态投资回收期 B、动态投资回收期 C、实际投资回收期 D、以上三个都不是 第六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