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丹霞地貌的分布及成因分析
中国丹霞地貌的分布及成因分析

中国丹霞地貌的分布及成因分析【分布】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
中国丹霞地貌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区,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
可分为西北部高寒干旱山地型丹霞,西南部湿润―高原―山地―峡谷型丹霞以及东南部湿润低海拔峰丛―峰林型丹霞。
中国丹霞又以广东丹霞山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形态最丰富、风景最优美。
福建泰宁风景区、福建武夷山、连城、泰宁、永安,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鹰潭、弋阳、上饶、瑞金、宁都,青海坎布拉、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丹霞山(名称来源)、坪石镇金鸡岭、南雄县苍石寨、平远县南台石和五指石,浙江永康、新昌,广西桂平的白石山、容县的都峤山,四川江油的窦山、重庆綦江的老山、灌县的青城山,陕西凤县的赤龙山以及承德等地,是中国丹霞地貌的典型地质地貌。
北京时间2010年8月2日05:03分,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当地时间2010年8月1日18:03分)召开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以广东丹霞山为首申报的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成为中国的第8项世界自然遗产。
中国丹霞是一个系列提名的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包括广东丹霞山、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崀山、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等6个省的6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此次全部被正式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介绍】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平构造地貌。
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
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这种地貌以粤北地区韶关市内的丹霞山最为典型,所以称为丹霞地貌。
中国丹霞地貌以赤壁丹崖著称于世,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新增自然遗产之一。
这个新增自然遗产拥有包括天然柱、塔、溪谷、峡谷和瀑布在内的一系列侵蚀地貌。
丹霞地貌的形成

在砂岩中,因有交错层理所形成锦 绣般的地形,称为锦石。河流深切 的岩层,可形成顶部平齐、四壁陡 峭的方山,或被切割成各种各样的 奇峰,有直立的、堡垒状的、宝塔 状的等。在岩层倾角较大的地区, 则侵蚀形成起伏如龙的单斜山脊; 多个单斜山脊相邻,称为单斜峰群。 岩层沿垂直节理发生大面积崩塌, 则形成高大、壮观的陡崖坡;陡崖 坡沿某组主要节理的走向发育,形 成高大的石墙;石墙的蚀穿形成石 窗;石窗进一步扩大,变成石桥。 各岩块之间常形成狭陡的巷谷,其 岩壁因红色而名为“赤壁”,壁上 常发育有沿层面的岩洞。
在岩层倾角较大的地区, 则侵蚀形成起伏如龙的 单斜山脊;多个单斜山 脊相邻,称为单斜峰群。
谢谢观看!
淮阴师范学院 08汉语言x班
3308051xx
•
【简介】 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属于红层地貌, 是一种水平构造地貌。它 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 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 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 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 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 种丹霞奇峰的总称。主要 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 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 这种地形以广东北部韶关 的丹霞山最为典型,所以 称为丹霞地形。
丹霞地貌的形成
丹霞地貌在我国的分布区域
•
丹霞地貌是发育于中上、白垩系红色陆相砂砾岩地层中、由流水侵蚀、溶蚀、 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的赤壁丹崖及方山、石墙、石峰、石柱、嶂谷、石巷、岩 穴等造型地貌,以中国广东丹霞山为代表,是红层地貌的一种类型。 大约在一亿多年前,丹霞周围是一个低洼的山间盆地,由于洪水的作用,周 围山上被风化剥蚀的碎屑物质在低洼处沉积下来,形成厚达2000多米沉积层, 在漫长的年代里,沉积层中的铁质
【形成原因】 红层地貌中所谓“红层”是 指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 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 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 水平构造地貌指由铲状水平 或近于水平的第三纪厚层红 色砂砾岩为主组成的平坦高 地,受强烈侵蚀分割、溶蚀 和重力崩塌等综合作用而造 成平顶、陡崖、孤立突出的 塔状地形。
高考地理微专题丹霞地貌

Thank you!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东部湿润环境下的典型丹霞地貌区,山块拄往具有强烈的离散性·即山块之闻是分离的, 四壁陡立,没有山脊相连,形成一个个“孤岛”状山块。由于山体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较 小,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产生垂直分异的高差,但其小环境差异导致的自然分异却十分明 显,与一般山地显著不同,具有独特的微观自然分异图谱。
(1)分析辣椒峰顶铁皮石斛分布的原因。(6分)
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
辣椒峰顶,地势较高,气候较为凉爽;
与山麓相比,山顶光照充足,空气流通性好;
(2)指出当地铁皮石斛发展规模小的原因(4分)
丹霞地貌,地势险要,峭壁广布,开采难度大;
当地经济落后,加工技术不成熟,分布零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材料二: 芭蕉是属于热带的一种植物,它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并且生长速度 也很快。芭蕉适宜生长在温暖并且潮湿的环境下,但是不能忍受寒冷。 下图为某游客于崀山山麓地带拍摄到的野生芭蕉。 (3)说明该地芭蕉能够生长的自然条件。(6分)
(3)同一个山顶同类环带的植被稀疏程度存在阴坡与阳坡的差别,推测其 差别并筒述理由。(6分) 阴坡植被较稠密,阳坡较稀疏;由于丹霞山整体土层薄,水分不易保存, 阳坡光照强,蒸发旺盛,加剧了土壤的干旱程度,因而植被较稀疏;阴坡 光照弱,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相对较好,因此植被较稠密。
(4)与山坡顶部植被不同,山谷坡麓地带往往形成高大茂密的沟谷雨林, 简述其主要原因。(6分)
崀山风景名胜区是世界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湖南省 新宁县境内。南与桂林相连,北与张家界呼应,是国内最为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区。 下图为著名的辣椒峰景观。据此回答下题。
丹霞地貌简介

丹霞地貌简介
丹霞(Danxia)地貌
丹霞地貌是中国最著名的山地景观之一,分布在华南和西南地区的一些山区。
丹霞地貌主要是由红色砂砾岩构成,形成一系列的山峰、峡谷、洞穴和其他景观,因其红色而得名。
丹霞地貌是地质学家和地理学家研究中国山地景观形成的典型
地貌。
它以具有色彩鲜艳的砂砾岩和其他沉积岩类构造而著称,这些砂砾岩和沉积岩自千万年前便逐渐形成,其颜色丰富多彩,景观独特多样。
丹霞地貌最困难的地方就是在山脊上,这里通常被指为冰川冲积地貌,它具有很高的海拔,空气温度低,受湿气和云雾冲击的特性,使得这里的景观更加多样。
丹霞地貌是中国最受欢迎的地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许多游客来此参观。
每当旅行者来到这里,都会纵情于它独特的自然景观,令人惊叹不已。
- 1 -。
中国丹霞地貌的分布及成因分析 (3)

中国丹霞地貌的分布及成因分析丹霞地貌(Danxialandform)系指由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铁钙质混合不均匀胶结而成的红色碎屑岩(主要是砾岩和砂岩),受垂直或高角度解理切割,并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貌特征。
现在悬崖上可以看到的粗细相间的沉积层理,颗粒粗大(直径在2mm以上的碎屑的含量大于50%)的岩层叫“砾岩”,细密均匀(直径在2—0.05mm的碎屑含量大于50%)的岩层叫做“砂岩”。
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特点是“赤壁丹崖”广泛发育,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各异的山石形成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风景地貌,是名副其实的“红石公园”。
中国丹霞是一个由陡峭的悬崖、红色的山块、密集深切的峡谷、壮观的瀑布及碧绿的河溪构成的景观系统,整体为临水型峰丛-峰林景观,被天然森林广泛覆盖。
构成丹山-碧水-绿树-白云的最佳景观组合,是中国和世界上最美丽的丹霞景观的例证。
中国丹霞的盆地演化清楚地记载了白垩纪以来中国南方区域地壳演化的历史,发育了一种具有全球性突出普遍价值的特殊地貌景观,是地球上一种特殊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独特的自然区域。
中国丹霞突出而完整地代表了最具世界特色的由东南季风驱动下发育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物群落结构及演替的生理生态过程,是冰后期生态演替的典型区域。
中国丹霞是Udvardy(1975)世界生物地理系统中2个生物省生物多样性的系统代表。
位于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全球200个生物区的“中国东南部-海南潮湿林生态区”,具有区系的古老性和群落的原始性,栖息着近400种各级珍稀濒危生物物种,具有区域特有的生物物种40多种,有突出的保护价值。
中国目前已知的1003处丹霞地貌分布在28个省区,东北至黑龙江省宁安市的牡丹江凹岸的红石砬子,南至海南省琼海市白石岭,西至新疆乌恰县的柯孜勒苏河两岸,东到浙江象山沿海。
高中丹霞地貌知识点总结

高中丹霞地貌知识点总结一、丹霞地貌的形成和特点1. 丹霞地貌的形成丹霞地貌是由于地壳运动和风化作用的影响形成的一种特殊地貌。
通常来说,它的形成需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地壳运动导致岩层的抬升和分裂,然后再经过长期的风化、侵蚀和沉积,最终形成了充满了细密裂隙和洞穴的岩层。
在自然界中,丹霞地貌通常可以在山地、峡谷和河谷中找到。
2. 丹霞地貌的特点丹霞地貌以其独特的地形、地貌结构和多样的色彩而著称。
在丹霞地貌中,我们可以看到形态各异的石柱、峰林、峡谷、崖壁、溶洞等地貌景观。
而且,丹霞地貌的颜色也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包括了红、黄、白、灰等多种颜色,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二、丹霞地貌的分布丹霞地貌的分布范围非常广泛,它几乎可以在全世界各个大陆的不同地域中找到,尤其是在我国。
在中国,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贵州、广东、江西、湖南、云南等地方。
其中,贵州的丹霞地貌最为著名,例如贵州的赤水丹霞、荔波丹霞等都是国内外游客感兴趣的旅游胜地。
三、丹霞地貌的形态丹霞地貌有多种形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石柱地貌石柱地貌是丹霞地貌中最为典型和独特的一种形态。
在这种地貌中,我们可以看到成群的石柱峰林,有的是单根独立的,有的是成群聚集在一起的。
这些石柱峰林形态各异,有的似人似物,有的宛如云雾,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2. 峡谷地貌丹霞地貌中的峡谷地貌表现为一条狭长的裂缝,两侧是高耸的岩壁。
在这些峡谷中,常常有溪流或河流穿行其中,形成了壮观的峡谷景观。
3. 溶洞地貌溶洞地貌是由于地下水在长时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一种地貌形态。
在丹霞地貌中,有许多美丽的溶洞,有些还有一些钟乳石、石笋等独特的地貌景观。
4. 岩溶地貌岩溶地貌是由于石灰岩在地下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地貌。
在丹霞地貌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典型的岩溶地貌,包括了溶洞、溶湖、溶沟等。
四、丹霞地貌的成因1. 地质构造因素地质构造是丹霞地貌形成的首要因素。
通常来说,丹霞地貌所在的地区都有很强的地质构造活动,包括了断裂、褶皱等。
丹霞地貌高中地理知识点

丹霞地貌高中地理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丹霞地貌高中地理知识点地貌即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也能称为地形。
我国丹霞地貌的分布及成因分析

中国丹霞地貌的分布及成因分析【分布】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
中国丹霞地貌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区,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
可分为西北部高寒干旱山地型丹霞,西南部湿润―高原―山地―峡谷型丹霞以及东南部湿润低海拔峰丛―峰林型丹霞。
中国丹霞又以广东丹霞山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形态最丰富、风景最优美。
福建泰宁风景区、福建武夷山、连城、泰宁、永安,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鹰潭、弋阳、上饶、瑞金、宁都,青海坎布拉、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丹霞山(名称来源)、坪石镇金鸡岭、南雄县苍石寨、平远县南台石和五指石,浙江永康、新昌,广西桂平的白石山、容县的都峤山,四川江油的窦山、重庆綦江的老山、灌县的青城山,陕西凤县的赤龙山以及承德等地,是中国丹霞地貌的典型地质地貌。
北京时间2010年8月2日05:03分,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当地时间2010年8月1日18:03分)召开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以广东丹霞山为首申报的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成为中国的第8项世界自然遗产。
中国丹霞是一个系列提名的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包括广东丹霞山、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崀山、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等6个省的6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此次全部被正式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介绍】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平构造地貌。
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
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这种地貌以粤北地区韶关市内的丹霞山最为典型,所以称为丹霞地貌。
中国丹霞地貌以赤壁丹崖著称于世,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新增自然遗产之一。
这个新增自然遗产拥有包括天然柱、塔、溪谷、峡谷和瀑布在内的一系列侵蚀地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丹霞地貌的分布及成因分析【分布】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
中国丹霞地貌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区,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
可分为西北部高寒干旱山地型丹霞,西南部湿润―高原―山地―峡谷型丹霞以及东南部湿润低海拔峰丛―峰林型丹霞。
中国丹霞又以广东丹霞山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形态最丰富、风景最优美。
福建泰宁风景区、福建武夷山、连城、泰宁、永安,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鹰潭、弋阳、上饶、瑞金、宁都,青海坎布拉、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丹霞山(名称来源)、坪石镇金鸡岭、南雄县苍石寨、平远县南台石和五指石,浙江永康、新昌,广西桂平的白石山、容县的都峤山,四川江油的窦山、重庆綦江的老山、灌县的青城山,陕西凤县的赤龙山以及承德等地,是中国丹霞地貌的典型地质地貌。
北京时间2010年8月2日05:03分,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当地时间2010年8月1日18:03分)召开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以广东丹霞山为首申报的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成为中国的第8项世界自然遗产。
中国丹霞是一个系列提名的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包括广东丹霞山、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崀山、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等6个省的6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此次全部被正式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介绍】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平构造地貌。
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
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这种地貌以粤北地区韶关市内的丹霞山最为典型,所以称为丹霞地貌。
中国丹霞地貌以赤壁丹崖著称于世,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新增自然遗产之一。
这个新增自然遗产拥有包括天然柱、塔、溪谷、峡谷和瀑布在内的一系列侵蚀地貌。
世界遗产网站表示,这里的常绿森林生活着很多动植物,其中有400种被列为珍稀或濒危物种。
【地貌特点】现在悬崖上可以看到的粗细相间的沉积层理,颗粒粗大的岩层叫“砾岩”,细密均匀的岩层叫做“砂岩”。
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物点是“赤壁丹崖”广泛发育,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各异的山石形成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风景地貌,是名副其实的“红石公园”。
【形成原因】红层地貌中所谓“红层”是指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
水平构造地貌指由产状水平或近于水平的第三纪厚层红色砂砾岩为主组成的平坦高地,受强烈侵蚀分割、溶蚀和重力崩塌等综合作用而造成平顶、陡崖、孤立突出的塔状地形。
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
这次运动使部分红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曲,并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
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集中,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
巷谷崖麓的崩积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时,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锥。
随着沟壁的崩塌后退,崩积锥不断向上增长,覆盖基岩面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崩积锥下部基岩形成一个和崩积锥倾斜方向一致的缓坡。
崖面的崩塌后退还使山顶面范围逐渐缩小,形成堡状残峰、石墙或石柱等地貌。
随着进一步的侵蚀,残峰、石墙和石柱也将消失,形成缓坡丘陵。
在红色砂砾岩层中有不少石灰岩砾石和碳酸钙胶结物,碳酸钙被水溶解后常形成一些溶沟、石芽和溶洞,或者形成薄层的钙化沉积,甚至发育有石钟乳。
沿节理交汇处还发育漏斗。
在砂岩中,因有交错层理所形成锦绣般的地形,称为锦石。
河流深切的岩层,可形成顶部平齐、四壁陡峭的方山,或被切割成各种各样的奇峰,有直立的、堡垒状的、宝塔状的等。
在岩层倾角较大的地区,则侵蚀形成起伏如龙的单斜山脊;多个单斜山脊相邻,称为单斜峰群。
岩层沿垂直节理发生大面积崩塌,则形成高大、壮观的陡崖坡;陡崖坡沿某组主要节理的走向发育,形成高大的石墙;石墙的蚀穿形成石窗;石窗进一步扩大,变成石桥。
各岩块之间常形成狭陡的巷谷,其岩壁因红色而名为“赤壁”,壁上常发育有沿层面的岩洞。
【形成说明】以坎布拉丹霞地貌景观为例,其演化过程如下①第一阶段:红尘堆积阶段(距今18.5亿年吕梁运动和距今0.65亿年燕山运动)②第二阶段:红层盆地构造抬升阶段③第三阶段:“丹霞”地貌发育“幼年期”④第四阶段:“丹霞”地貌发育“青年期”丹霞地貌形成示意图【中国六大丹霞地貌介绍】贵州赤水(青年早期)福建泰宁(青年期)湖南崀山(壮年早期,青壮晚年丹霞地貌均有发育)广东丹霞山(壮年期)江西龙虎山(老年早期)浙江江郎山(老年期)①贵州赤水赤水丹霞地貌以其艳丽鲜红的丹霞赤壁,拔地而起。
孤峰窄脊,仪态万千的奇山异石,巨大的岩廊洞穴和优美的丹霞峡谷与绿色森林、飞瀑流泉相映成趣,形成很高的旅游观赏价值,令游人倾倒。
在赤水,最为独特,最受游人称誉的丹霞景观有金沙沟赤壁神州、香溪湖万年灵芝、四洞沟渡仙桥、丙安天生桥、天台山红岩绝壁、石鼎山奇观、复兴转石奇观、长嵌沟丹霞峡谷、十洞丹霞岩穴、金沙沟甘沟峡谷和硝岩洞穴等十多处。
雨过天晴,金色的阳光照在丹岩上,把红色的岩石映衬得格外艳丽,形成红岩、绿树、银瀑、清泉相映成趣美丽风,人行其间,感到精神振奋,心旷神怡。
我国著名的丹霞地貌专家,广东中山大学地理系主任黄进教授专程到赤水考察后得出这样的结论:“赤水丹霞地貌面积之大,发育之成熟典型,壮观美丽之程度,当属全国第一。
赤水丹霞②福建泰宁泰宁丹霞是中国亚热带湿润区青年期低海拔山原-- 峡谷型丹霞的唯一代表,是中国丹霞从青年期--壮年期--老年期地貌演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被国内外地学界称为“中国丹霞故事开始的地方”。
泰宁丹霞位于福建省著名旅游县——泰宁县境内,由金湖和上清溪南北两大片区组成,总面积234.88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区110.87平方千米,缓冲区124.01平方千米。
以“最密集的网状谷地、最发育的崖壁洞穴、最完好的古夷平面、最丰富的岩穴文化、最宏大的水上丹霞”等特色在“中国丹霞”项目中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
泰宁丹霞③湖南崀山崀山丹霞地貌有如下特点 1 、类型齐全,品质高贵,发育完整。
丹霞地貌共有石崖、石门、石寨、石墙、石柱、石梁、石峰、一线天、天生桥、单面山、峰丛、峰林、峡谷、岩槽、崩积岩块、天然壁画,造型地貌,穿洞、扁平洞、额状洞、蜂窝状洞、溶洞、水蚀洞穴、竖状洞穴、堆积洞穴、崩塌洞穴等26种结构和类型,崀山丹霞发育一应俱全。
2、奇特的丹霞—喀斯特混合地貌。
崀山丹霞地质的紫红色砂砾岩胶结物,普遍含有碳酸钙和石灰岩砾石,岩溶作用显著,形成了以溶蚀漏斗、溶蚀洼地、溶洞为标志的丹霞喀斯特。
或者在上部的白垩纪红层砾岩发育成丹霞,下部石灰岩发育成喀斯特。
3、丰富多样的生物和独特的生态系统。
崀山丹霞④广东丹霞山丹霞山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境内,面积290平方千米,是广东省面积最大、景色最美的风景区。
在距今1.4亿年至7000万年间,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四周山地强烈隆起,盆地内接受大量碎屑沉积,形成了巨厚的红色地层;在距今7000年前后,地壳上升而逐渐受侵蚀。
距今600万年以来,盆地又发生多次间歇上升,平均大约每万年上升1米,同时流水下切侵蚀,丹霞红层被切割成一片红色山群,也就是现在的丹霞山区。
丹霞山在地层、构造、地貌表现、发育过程、营力作用以及自然环境、生态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在全国丹霞地貌区最为详细和深入,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丹霞地貌的研究基地以及科普教育和教学实习基地。
广东丹霞山⑤江西龙虎山龙虎山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程度最好的地区之一,地质构造上属于信江断陷盆地。
该盆地在三迭纪晚期开始形成,在晚侏罗纪(1.5~1.4亿年)至早白垩世(1.4~0.9亿年)时盆地中有活火山喷发并沉积了河湖相泥砂质岩石,为形成本区火山地貌奠定了物质基础。
到晚白垩纪(0.9~0.67亿年)时盆地扩大并沉积了一套厚层紫红色河湖相碎屑岩(砾岩、砂岩)为形成本区丹霞地貌提供了物质条件。
后期的地壳运动使本区变成陆地,流水等外力地质作用沿岩层裂隙冲刷,侵蚀切割,加上重力崩落等,逐渐形成了本区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观。
其成因类型有:水流冲刷侵蚀型、崩塌残余型、崩塌堆积型、溶蚀风化型、溶蚀风化崩塌型。
在形态上有:石寨、石墙、石梁、石崖、石柱、石峰、峰丛、峰林、一线天、单面山、猪背山、蜂窝状洞穴、竖状洞穴、天生桥、石门等,并有各种拟人似物优美绝伦的造型地貌。
龙虎山⑥浙江江郎山江郎山以三爿石著名,三爿石是一处绝妙的自然奇观。
其四周陡崖环绕,从500米海拔高耸至819米,高达268至319米。
两峰之间的巷谷仅3-5米宽,长度与高度都超过了200米。
作为典型的丹霞地貌,江郎山为系列提名地提供了最高大的孤峰与巷谷景观,在审美上给人无以伦比的雄伟气势。
不仅如此,三爿石是全球迄今所知最高大的陡崖环绕的砾岩孤峰。
其次,江郎山保留了独特的高位残留孤峰与低丘平原,是中国丹霞景观演化到老年期并进一步继承演化的最后环节。
代表了处于构造盆地边缘的丹霞景观的演化模式。
第三,江郎山白垩纪以来的古生物、地层、侵入岩与地质构造,以及新生代的地貌变动,为系列提名地反映大陆演化过程提供了中国大陆东部强烈的板块俯冲与地壳伸展的连续地史事件。
三爿石【丹霞地貌价值】丹霞地貌的发现和研究具有多重意义,首先极具景观价值,红色的山块与河流组合,形成丹山碧水景观;与植被组合则形成绿树丹崖景观,这些看似零星的组合却成了丹霞地貌的一大亮点,动静相生,摇曳多姿。
其次,丹霞地貌还蕴含着浓厚的古文化价值。
丹霞地貌最突出的形态要素是赤壁丹崖,紫红色调,给人庄重和神圣之感,同中国传统文化表现权威、富贵、吉祥的色彩一致,也是中国宗教崇尚的主色调,从环境角度加强了宗教场所的威严感和神秘感。
再者,中国丹霞地貌还具有全球性的科研价值。
【说明】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搜狗百科图片来源:百度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