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万古霉素药物简介

合集下载

万古霉素说明书

万古霉素说明书

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英文名:Vancomycin Hydrochloride for Intravenous【性状】本品为白色粉末或冻干之块状物。

【药理毒理】抗菌作用:在体外药敏实验中,万古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有效,与其他种类的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另外用MRSA在试管内进行传代培养试验其对万古霉素的诱导耐药性也很低。

在体外药敏实验中,万古霉素对革兰阴性菌无效。

作用机制:万古霉素能够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具有杀菌作用,另外还可以改变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阻碍细菌RNA的合成。

【药代动力学】血中浓度监测:为确保药物有效性,避免副作用的产生,对长期使用本药患者、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和幼儿、与可引起肾、听力损害的药物(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联用的患者最好能够监测其血药浓度。

静滴结束1-2小时后血中浓度为25-40卩g/mL,最低血药浓度(谷间值,下次给药前值)不要超过10卩g/mL,有报道指出静滴结束1-2小时后血中浓度为60-80卩g/mL以上,最低血药浓度持续超过30卩g/mL以上,可出现肾、听力损害等副作用。

肾功能损害患者的给药:肾功能损害患者同健康人相比。

血中药物浓度的半衰期延长,有必要对其用药量加以修正,从图1根据肌酐清除率可计算出给药量的修正值。

0.10.2 0J0.40.50,6 0.7030.9 to 1.11^ 1.31 41.51.61.7181.92,0 肌冏馀率ml minkg图1给药虽的匸常图表血中浓度:1)健康成年人(静滴时血浆中药物浓度和药代动力参数)农I 妁物动力参牧(健爆应人*和分钟静滴)图2血浆叩浓度(健康成人円60分钟肆滴)(2)儿童患者(静滴时血浆中药物浓度和药代动力参数)W3血浆中浓度{儿虫患着,60分钟静謫)给药量:(效价),每日次,分钟静滴[测定法:FPIA (荧光偏振测定法)](3)低出生体重儿患者(药代动力参数)低出生体重儿,特别是体重lOOOg以下的超低出生体重儿其半衰期明显延长。

外科用“来可信”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要领课件

外科用“来可信”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要领课件

保管方法与注意事项
01
专人保管
应由专人负责保管,并建立严格的 领用和归还制度。
防止污染
应确保药品不受污染,避免与其他 物质混放。
03
02
定期检查
应定期检查药品的包装和有效期, 确保药品质量。
防止破损
应确保药品包装完好无损,避免破 损或泄露。
04
有效期与过期处理
有效期
药品的有效期一般为24个月,应 在有效期内使用。
04
类别:抗生素
处方药/非处方药:处方药
05
06
品牌:来可信
药物成分与作用机制
成分
盐酸万古霉素
作用机制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细胞壁缺损,水分由外环境不断渗入高渗的 菌体内,致细菌膨胀变形死亡。
适用人群与适用症
适用人群
适用于成人和儿童,但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适用症
用于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其他敏感葡萄球菌所致的严重 感染,如肺炎、心内膜炎、败血症、脓胸等。也可用于对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 抗生素过敏的患者。
不良反应的预防与监测
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在使用“来可信”前,应充分了解患 者的病情和用药史,严格掌握适应症 和禁忌症。
密切观察不良反应
定期监测相关指标
在使用“来可信”前和用药过程中, 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 血常规等相关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和 处理不良反应。
在使用“来可信”过程中,应密切观 察患者的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不良反 应,应及时处理。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外科用“来可信”注 射用盐酸万古霉素要 领课件

万古霉素给药方案简介

万古霉素给药方案简介

2020/11/14
7
万古霉素吸收、分布、代谢、消除过程
代谢 • 体内基本不代谢
消除 • 肾清除率为1.09~1.37 mL/(kg•min) • 90%以原型经肾清除,微量经胆汁消除 • 普通血透与腹透均不能清除
消除 半衰期 (h) 2020/11/14
正常肾功能 4-6
儿童 5-11
早产儿 4.3-21.6
和最实用的方法。
•Therapeutic Drug Mornitoring,TDM
单次剂量超过1g(1.5g或2g时)输液时间应延长到
1.5h-2h.
2020/11/14
4
万古霉素概述
在输液过程中,溶液每毫升的滴数(滴/毫升)称为该 输液器的滴系数,一般记录在输液器的外包装上。 每小时输入量100ml,滴系数15滴/ml,计算 每分钟滴数=100/4=25滴
2020/11/14
10
万古霉素在不同人群中给药剂量
1
肾功能减退患者
2
透析患者
3
老年患者
4
儿童
2020/11/14
11
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应用: 一般采用单次给药剂量不变而延长给药间歇
的给药方案。 采用15 mg/kg的单次给药剂量,给药间隔时
间的推荐方案如下表
2020/11/14
12
肾功不全
肌酐清除率 (ml/min)
–每24h追加500mg或者每48h追加
1500mg维持。 2020/11/14
15
•由于血液透析方式、透析时间、透 析剂量、透析器膜的特性存在差异, 药物浓度监测是指导万古霉素给药方 案及调整剂量的主要方法,尽量使血 药谷浓度维持在15mg/L以上。

万古霉素指南解读演示文稿

万古霉素指南解读演示文稿

万古霉素指南解读演示文稿万古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其使用指南的解读对临床医生非常重要。

本文稿将对万古霉素使用指南进行解读,并详细介绍该指南的主要内容和临床应用。

一、简介:二、指南内容解读:1.适应症:万古霉素适用于由MRSA引起的感染,如肺炎、败血症、骨髓炎等。

对于其他细菌引起的感染,应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2.给药途径:万古霉素可以口服或静脉注射。

对于严重感染或无法口服的患者,静脉注射是首选给药途径。

3.剂量调整:万古霉素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肾功能进行调整。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通常需要减少剂量,以避免药物过量积累。

4.疗程:治疗时间应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临床反应来决定。

通常情况下,治疗时间为7-14天。

5.调整方案:如果患者的感染病原体对万古霉素产生耐药性,应及时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并进行药敏试验。

三、临床应用解读:1.MRSA感染:万古霉素是一线治疗MRSA感染的药物。

对于轻度感染,可考虑口服给药;对于重度感染或无法口服的患者,静脉注射是首选。

2.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调整万古霉素的剂量,以避免药物过量积累。

通常情况下,需要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来调整剂量。

3.耐药性监测:由于耐药性的出现,应定期进行耐药性监测,以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

如果病原体对万古霉素产生耐药性,应及时切换至其他合适的抗生素。

四、临床实践建议:1.慎用:在使用万古霉素时应遵循临床实践指南,确保正确使用。

过度使用万古霉素可能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2.药物监测:对于危重患者或服药后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测定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以确保达到治疗的有效浓度。

3.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在开始万古霉素治疗之前,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明确感染病原体的类型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

总结:万古霉素使用指南的解读对临床医生来说至关重要。

正确使用万古霉素可以有效治疗MRSA感染,但过度使用可能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因此,在使用万古霉素时,应遵循指南中的建议,注意剂量调整、疗程管理以及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指导,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万古霉素说明

万古霉素说明

【药品名称】注射用盐酸去甲万古霉素【英文名】Norvancomycin Hydrochloride for Injection【汉语拼音】Zhusheyong Y ansuanqujiawangumeisu【主要成分】盐酸去甲万古霉素【化学名】化学名称:(Sa)-(3S,6R,7R,22R,23S,26S,36R,38aR)-44-[[2-O-(3-氨基-2,3,6-三脱氧-3-C-甲基-α-L-来苏-己吡喃糖基)-β-D-葡吡喃糖基]氧]-3-(氨基甲酰基甲基)-10,19-二氯-2,3,4,5,6,7,23,24,25,26,36,37,38,38α-十四氢-7,22,28,30,32-五羟基-6-[(2R)-4-甲基-2-(氨基)戊酰氨基-2,5,24,38,39-五氧代-22H-8,11:18,21-二亚乙烯基-23,36-(亚氨基亚甲基)-13,16:31,35-二亚甲基-1H-16H-[1,6,9]噁二氮杂环十六基[4,5-m][10,2,16]-苯并氧杂二氮杂环二十四素-26-羧酸盐酸盐。

【结构式】【分子式】C65H73Cl2N9O24·HCl【分子量】1471.71【性状】本品为淡棕色粉末。

【药理毒理】本品对多数革兰阳性菌包括球菌和杆菌具有杀菌作用,包括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

可抑制肠球菌属生长,对厌氧链球菌、梭状芽孢杆菌、炭疽杆菌、防线菌、白喉杆菌、淋球菌也有一定抗菌作用。

对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分歧杆菌、衣原体及真菌均无效。

本品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其作用部位与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不同。

本品与细胞壁前体D-丙氨酰-D-丙氨酸紧密结合,导致细菌细胞溶解;也可能改变细菌细胞膜渗透性,并选择性地抑制RNA的合成;本品不与青霉素类竞争结合部位。

【药代动力学】本品口服不吸收,静脉给药后可广泛分布于全身大多数组织和体液内,在血清、胸膜、心包、腹膜、腹水和滑膜液中可达有效浓度,尿中浓度高,胆汁中不能达有效浓度,不能迅速穿过正常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中,但脑膜发炎时可渗入脑脊液中并可达有效治疗浓度。

注射用万古霉素药物简介

注射用万古霉素药物简介
注射用万古霉素药物简介 ——鞘内注射的临床应用
万古霉素的说明书回顾
适应症:MRSA以及其他细菌引发的感染,败血症, 感染性心内膜炎,骨髓炎,关节炎,灼伤,手术创伤 等浅表既发感染,肺炎,肺脓肿,脓胸,腹膜炎,脑 膜炎。
用法用量:每日2g, Q6h,每次0.5g, 或者Q12h, 每次1g , 静脉滴注,根据年龄,体重,症状适当增减剂量。老 年人用一半剂量,Q12h, 0.5g,或者QD,1g
不同肾功能状态,给药剂量 调整
肾功能不全 正常 轻度 中度 重度 间歇血液透析 血液滤过
肌酐清除率
万古霉素给药间歇
>=50%
1g Q12h 或者 0.5g,Q6h
20-50%
0.5g Q12-24h
10-19%
0.5g Q24-Q48h
<10%
0.5g Q48-Q96h
一般4-7天给药1g, 并结合血药浓度调整给药方案
儿童,婴儿按照体重走,总剂量是40mg/kg, 分2-4次 静脉滴注。
新生儿每次给药量是10-15mg/kg , 出生一周内的新生 儿Q12h , 出生1周到1个月的新生儿Q8h 给药1次。
临床使用的配制方法
(1)在含有本品0.5g的小瓶中,先加10ml 注射用水溶 解,再用至少100ml的盐水或者5%的葡萄糖注射液稀 释,每次静脉滴注时间在60分钟以上。
而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研究组的实验显示万古霉素对常见葡 萄球菌的MIC90为2-4mg/l , 所以推算,万古霉素的最 杀菌浓度为10-40mg/l, 并且应该以此浓度延长药物与受 感染组织的接触时间。
万古霉素难以通过血脑屏障
理论上,万古霉素在血脑屏障受破坏如脑膜炎时可部分 透过,透过率是无法预测的。有学者使用万古霉素治疗 成人肺炎球菌脑膜炎时发现2例病例在静脉给药48 h后仍 然在CSF无法检测出谷浓度。另有学者发现,重型颅脑损 伤患者静脉使用万古霉素后,其CSF中药物浓度仍与正常 人相似,最高浓度仅为1.2 mg/L

万古霉素说明书

万古霉素说明书

万古霉素说明书万古霉素盐酸盐 Vancomycin HCl 适应症对甲氧西林具有抗药性之葡萄球菌所引起的严重或致命感染。

万古霉素说明书是怎样的呢?本文是店铺整理的万古霉素说明书资料,仅供参考。

稳可信(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说明书正文【稳可信药物名称】商品名称:稳可信/ Vancocin通用名称: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英文名称:Vancomycin Hydrochloride for Injection汉语拼音:Zhu She Yong Yan Suan Wan Gu Mei Su【稳可信成份】主要成份:万古霉素化学名称:(1S ,2R,18R,19R,22S,25R,40S)-50-[2-O-(3-氨基-2,3,6-三去氧-3-C-甲基-α-L-吡喃来苏糖基)-β-D-吡喃葡萄糖氧基]-22-氨基甲酰甲基-5,15-二氯-2,8,32,35,37-五羟基-19-{(2R)-4-甲基-2-(甲氨基)戊酰胺基}-20,23,26,42,44-五氧代-7,13-二氧杂-21,24,27,41,43-五氮杂八环[26.14.2.23,6.214,17.18,12.129,33.010,25.034,39] 五十(碳)-3,5,8,10,12 (50) ,14,16,29,31,33 (49) ,34,36,38,45,47-十五烯-40-羧酸单盐酸盐化学结构式:分子式:C66H75Cl2N9O24 HCl分子量:1486辅料:甘露醇、盐酸、注射用水、氮气。

【稳可信性状】本品为白色粉末或冻干块状物。

【稳可信适应症】本品适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它细菌所致的感染: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骨髓炎、关节炎、灼伤、手术创伤等浅表性继发感染、肺炎、肺脓肿、脓胸、腹膜炎、脑膜炎。

【稳可信用法用量】通常用盐酸万古霉素每天2g(效价),可分为每6小时500mg或每12小时1g,每次静滴在60分钟以上,可根据年龄、体重、症状适量增减。

注射用万古霉素说明书

注射用万古霉素说明书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英文名称:Vancomycin Hydrochloride for Injection【成份】万古霉素盐酸盐分子式为C66H75Cl2N9O24HCl【适应症】本品适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细菌所致的感染: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骨髓炎、关节炎、灼伤、手术创伤等浅表性激发感染、肺炎、肺脓肿、脓胸、腹膜炎、脑膜炎。

【用法用量】通常用盐酸万古霉素每天2g(效价),可分为每6小时500mg或每12小时1g,每次静滴在60分钟以上,可根据年龄、体重、症状适量增减。

老年人每12小时500mg或每24小时1g,每次静滴在60分钟以上。

新生儿每次给药量10-15mg/kg,出生一周内的新生儿每12小时给药一次,出生一周至一月新生儿每8小时给药一次,每次静滴在60分钟以上。

配药方法为在含有本品0.5g的小瓶中加入10mL注射用水溶解,在以至少10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静滴时间在60分钟以上。

【不良反应】静滴引起的副作用:快速静滴万古霉素时或之后,可能发生类过敏性反应,包括低血压、喘息、呼吸困难、荨麻疹或瘙痒。

快速静滴亦可能引起身体上部的潮红(“红颈”)或疼痛及胸部和背部的肌肉抽搐。

这些反应通常在20分钟内即可解除,但亦有可能持续数小时。

若万古霉素采用60分钟以上的缓慢静滴,此类情况罕见发生。

在健康受试者中,若以10mg/min或更低速度滴注,较少会发生不良反应。

肾毒性:在使用本品病人中,很少有血清肌酐或BUN浓度增加的情况或间质肾炎发生。

此等情况,通常发生在病人合并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或原本患者有肾功能不全者,当停用万古霉素,大部分病人的氮质血症可恢复正常。

耳毒性:有报道使用万古霉素伴有听觉丧失的情况,这类病人大部分为肾功能失调、预先已有听觉丧失者、或同时与其他耳毒性药品并用。

头晕、目眩、耳鸣则罕有报告。

造血机能:经万古霉素治疗1周后或数周,或总剂量多于25g后,有发生可逆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报道,当停用本品,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多可迅速恢复正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术后葡萄 球菌所致颅内感染
试验组:万古霉素50mg以生理盐水稀释至5ml,
鞘内注射1次/ 天。
对照组:静脉滴注万古霉素500mg,12小时1

结果:染疗效显著,无并发症,操作简便,是临床治
疗颅内葡萄球菌感染切实有效的方法
鞘内注射方法:
每天上午快速静滴甘露醇125ml,致血 脑屏障 暂时开放后,立即行500mg万古霉素静脉滴注。 同时 行腰椎穿刺,一般选择L3~4或L4~5椎间 隙作为穿刺点,行 常规腰椎穿刺术,穿刺成功后,先 测量颅内压。 每次鞘注前分 别取3~5ml脑脊液进 行常规及生化检查,放出脑脊液10~ 20ml后, 将万古霉素50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ml后,以 1ml/分钟的速度先向蛛网膜下腔注入1ml,再 缓慢回抽脑脊液 0.5ml,再次注入1ml,如此反 复9次后全部注入,拔除穿刺针 嘱患者去枕平卧4~ 6小时[1],每日1次。
临床使用的配制方法
(1)在含有本品0.5g的小瓶中,先加10ml 注射用水溶
解,再用至少100ml的盐水或者5%的葡萄糖注射液稀 释,每次静脉滴注时间在60分钟以上。 (2)输注速度的要求:5mg/ml 静脉输注至少滴注1h, 或者最大输注速率应<10mg/ml,即输注时间至少要 >30min (3)稳定性:室温(1-30度)下保存,配制后的溶液 应该尽早使用,若必须保存,则可保存于室温,冰箱 内,在24小时内使用。
药代动力学
A: 口服几乎不吸收,腹腔注射吸收38%
D:蛋白结合率30%-55%,除脑脊液外体内分布广泛
M:在体内基本不代谢 E: 90%以原型经过肾脏清除,微量经过胆汁消除,普
通的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均不能清除。
不良反应
(1)红人综合征:与药物纯度和输液速度有关,目前
药物的纯度已经提高了,如果1g的药物输液的速度不 短于60min, 一般不会发生这种反应。 (2)肾毒性和耳毒性已经非常罕见,肾毒性发生率 1%-5% ,单药治疗的患者不推荐检测耳毒性。
颅内感染的诊断标准 (主要是革兰氏阳性菌)
颅内感染的诊断标准: (1)高热,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 (2)脑脊液的白细胞在10*10^6以上 (3)脑脊液的糖定量在2.5mmol/l以下,蛋白定量在
0.45g/l以上 (4)颅内引流管细菌培养阳性,其中脑脊液培养阳性 结果,即可诊断为颅内感染,培养阴性则需要同时满 足前3条。
万古霉素难以通过血脑屏障
理论上,万古霉素在血脑屏障受破坏如脑膜炎时可部分
透过,透过率是无法预测的。有学者使用万古霉素治疗 成人肺炎球菌脑膜炎时发现2例病例在静脉给药48 h后仍 然在CSF无法检测出谷浓度。另有学者发现,重型颅脑损 伤患者静脉使用万古霉素后,其CSF中药物浓度仍与正常 人相似,最高浓度仅为1.2 mg/L 以上数据均说明,单纯通过静脉给药,在csF中远远不能 达到最佳杀菌浓度。
可以推测,受炎症破坏的血脑屏障,随着炎症的控制而
逐渐恢复时,药物在CsF中的透过浓度和杀菌力必然会相 应下降,此时,药物与病原菌进入僵持阶段,这就是临 床上c+菌脑膜炎迁延不愈,死亡率高的重受原因,所以 只有通过局部用药才能提高药物浓度。
支持性意见
学者 使用万古霉素50 mg/d脑室内持续灌洗治愈4例颅

结论分析:
神经外科术后血脑屏障受到破坏,而使用甘露醇 等药
物能使血脑屏障暂时开放,使部分万古霉素进入脑室 系 统,但仅万古霉素静脉给药远远不能达到有效药物 浓度。 万 古霉素鞘内注射则绕开血脑屏障,直接进入脑室系 统,达到有 效的药物浓度。 鞘内注射联合静脉滴入万 古霉素操作简单, 治疗周期短,毒副作用小,是治疗 葡萄球菌颅内感染的有效
万古霉素的说明书回顾
适应症:MRSA以及其他细菌引发的感染,败血症,
感染性心内膜炎,骨髓炎,关节炎,灼伤,手术创伤 等浅表既发感染,肺炎,肺脓肿,脓胸,腹膜炎,脑 膜炎。 用法用量:每日2g, Q6h,每次0.5g, 或者Q12h, 每次1g , 静脉滴注,根据年龄,体重,症状适当增减剂量。老 年人用一半剂量,Q12h, 0.5g,或者QD,1g 儿童,婴儿按照体重走,总剂量是40mg/kg, 分2-4次 静脉滴注。 新生儿每次给药量是10-15mg/kg , 出生一周内的新生 儿Q12h , 出生1周到1个月的新生儿Q8h 给药1次。
不能单纯以血药浓度为分析基础,应将感染部位药物浓度
结合最小抑菌浓度(MIc)进行分析,其最佳杀菌浓度为5~ 10倍MIC,增加给药剂量一般不改善疗效,用药目标是 延长药物的接触时间。
而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研究组的实验显示万古霉素对常见葡
萄球菌的MIC90为2-4mg/l , 所以推算,万古霉素的最佳 杀菌浓度为10-40mg/l, 并且应该以此浓度延长药物与受 感染组织的接触时间。
药物相互作用
不得混合使用的有: (1)碱性药物:氨茶碱,磷酸地塞米松,苯巴比妥钠


以及碱性溶液 (2)具有肾损害的其他药物:利尿剂,氨基糖苷类等 (3)经肾小管排泄的阳离子药物:二甲双胍,曲司氯 铵 (4)由于万古霉素能够增强神经肌肉阻断作用,故当 与雷库溴铵等阻断剂合用时应该调整阻断剂的用量。 (6)与华法林合用会影响凝血酶原的时间,增大出 血的危险,万古霉素会使华法林的作用增对革兰氏阳性菌,抗菌谱没有问题。 但是,静脉注射万古霉素仅在发生脑膜炎时才会部分
透过血脑屏障,因此治疗颅内感染时需要通过鞘内注 射给药。
万古霉素文献信息
神经外科病情重、开放性损伤、手术操作、脑脊液分流、
使用呼吸机等因素,阳性菌感染的比例高。 万古霉素专门治疗G+菌感染,属于时间依赖性且抗生素 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s,PAE)时间较长的抗菌药物。
内葡萄球菌感染未见不良反应。万古霉素的局部用药目 前只有零星的引起耳聋和嗜红细胞增多的报道。
本研究也证实了万古霉索安全而有效,并且经鞘内给药
后,谷浓度为(28.Ol±14.12)mg/L,最低16.4l mg/L,
整个用药过程中均达到数倍至百倍的MIV,获得了最佳
杀菌浓度之上的最长药物接触时间。本研究还观察到到1 例经CT证实无脑积水的病例在静脉和鞘内停止使用万古 霉素后第5、7天测定csF中药物浓度仍达2.88 mg/L、 2.05 mg/L,可见其作用时间极长。
不同肾功能状态,给药剂量调整
肾功能不全 正常 轻度 中度 重度 间歇血液透析 血液滤过 肌酐清除率 >=50% 20-50% 10-19% <10% 万古霉素给药间歇 1g Q12h 或者 0.5g,Q6h 0.5g Q12-24h 0.5g Q24-Q48h 0.5g Q48-Q96h
一般4-7天给药1g, 并结合血药浓度调整给药方案 一般Q24-Q48h, 结合血药浓度调整给药方案
静脉以及鞘内联合应用万古霉素 对脑室出血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 疗效
病理病机:脑室出血——侧脑室穿刺引流术——术后
颅内感染 疗效显著,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