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福建地理会考卷及参考答案

.6福建地理会考卷及参考答案
.6福建地理会考卷及参考答案

2017.6福建地理会考卷及参考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017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

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非选择题。

注意事项:

1.第I卷共4页。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第I卷 (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图1是太阳大气层结构示意图,①②③依次是()

A.日冕、光球、色球

B.光球、色球、日冕

C.色球、日冕、光球

D.色球、光球、日冕

图2是某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2—3题。

2.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A.终年炎热干燥

B.终年寒冷干燥

C.终年温和湿润

D.终年高温多雨

3.该气候特征的形成,是因为全年受()

A.西风带影响

B.信风带影响

C.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D.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图3是某海域洋流模式图,读图回答4—5题。

4.该海域位于()

A.南半球中低纬度

B.南半球中高纬度

C.北半球中低纬度

D.北半球中高纬度

5.a洋流对大陆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A.降温增湿

B.增温减湿

C.增温增湿

D.降温减湿

图4是河流某一地貌景观图,图5是某河流水系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图4地貌是()

A.沙丘

B.冲积扇

C.河漫滩平原

D.三角洲

7.图5中出现图4地貌的河段是()

A.M上游

B.M、N之间

C.N、P之间

D.P下游

2017年5月5日15时19分,中国自主研发设计的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首飞成功,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水平显著提升。C919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其数百万零部件由国内外优势企业协同制作生产。据此回答8—9题。

8.首飞成功时,纽约的王先生在当地凌晨2时左右收看直播。形成两地时差的原因是()

A.跨纬度大,与地球自转有关

B.跨经度大,与地球自转有关

C.跨纬度大,与地球公转有关

D.跨经度大,与地球公转有关

9.C919许多精密零部件由国内外优势企业制造生产,其主要目的是()

A.发挥各地企业技术优势

B.抢占全球飞机市场

C.减少环境污染物的排放

D.与各地企业共享利润

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到或超过7%。图6是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统计与预测图,2016年1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全面二孩”人口政策,它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人口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据此回答10—11题。

10.我国达到人口老龄化的年份大致为()

A.1995年

B.2003年

C.2010年

D.2025年

11.我国全面实施二孩政策有利于()

A.减少人口数量

B.降低人口出生率

C.减缓人口增长速度

D.减缓人口老龄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主要是从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省区流向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省区。图7是我国某两省区净人口流动示意图,且人口流动规模较大。据此回答12—13题。

12.甲乙代表的省区分别是()

A.湖南、广东

B.山东、河南

C.北京、福建

D.青海、西藏

13两省区人口流动的原因可能是()

A.甲地工资待遇提高

B.乙地大量企业外迁

C.甲地环境质量改善

D.乙地就业机会更多

图8是美国“硅谷”示意图,读图回答时是14—15题。

14.美国“硅谷”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其工业区位选择是

()

A.原料导向型工业

B.技术导向型工业

C.动力导向型工业

D.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15.微电子工业的特点是()

A.研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较低

B.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长

C.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慢

D.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地广人稀。图9是该自治区主要城镇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16—17题。

16.该省区环境人口容量的资源“短板”是()

A.光热资源

B.水资源

C.矿产资源

D.土地资源

17.该省区服务范围最大的城市是()

A.喀什

B.和田

C.乌鲁木齐

D.博乐

18.今年来,网络购物风靡全球,促进了快递物流业迅

猛发展,快递哥的身影随处可见。快递哥将快件包裹送货上门,采用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水路运输。

图10是我国东部某地区气候对农业生产影响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该地可能是()

A.洞庭湖平原

B.松嫩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20.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不利气候条件是()

A.热量不足

B.降水稀少

C.光照不足

D.炎热干燥

红水河是珠江水系干流西江的上游,该河段多峡谷、险滩,水流湍急,不利船只航行,但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水电梯级开发、防洪及航运规划中的重点河流,据此回答21—22题。

21.红水河梯级开发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①水位季节变化大②水量大③海拔高④落差大

22.红水河梯级开发对中下游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A.减轻旱涝灾害

B.增加年径流量

C.提高地下水位

D.提高土壤肥力。

图11是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模式属于()

A.①

B.②

C.③

D.④

24.目前,珠江三角洲部分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向粤东、粤西、粤北转移,对粤东等地的有利影响是()

A.减少就业机会

B.加重环境污染

C.降低城市化水平

D.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25.现在智能手机不仅提供出行最佳路线查询服务功能,还提供导航功能。实现这两种功能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分别是()

A.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

B.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

C.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

D.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第II卷 (非选择题50分)

26.图12是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6分)

(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时,北半球

的节气是,此日,北极圈

(填“有”或“无”)极昼现象。

(2)当直射点位于B时,我国的季节

是;直射点从C移至D过程中,地球的公转速度越来越(填“快”或“慢”)。

(3)当直射点从D移至A过程中,太阳直射点

所在的纬线离北京越来越,(填“远”或

“近”),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越来越

(填“大”或“小”)。

27.图13是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

位:百帕),读图回答问题。(5分)

(1)从气压分布状况而言,甲天气系统是,受其控制常出现天气(填“阴雨”或“晴朗”)。

(2)甲、乙控制下的地区,昼夜温差较大的是。

(3)北京与东京相比,的风力较大的是,理由

是。

28.图14是某地水循环及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6分)

(1)①②③④环节构成的水循环类型是

循环,①环节是。

(2)若该地滥伐树木,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填图中数码)。这说明自然地理环境中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发生改变,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填“整体性”或“差异性”)。

(3)甲处的地貌形态是,地质构造是(填“背斜”或“向斜”)。

29.图15是某城市规划简图。该城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回答问题。

(1)该城市主要功能区有住宅区、工业区、

商业区和文化区。图中①②③④代表商业区

的是。其区位选择的原因

是、

(2)甲、乙、丙三地中最适宜建钢铁厂的是

地。其布局的有利条件有、

、等。

30.澳大利亚地广人稀,是世界主要农牧产品出口国。图16是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阴影区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其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是和。

(2)该区农产品出口量大,是因为其生产过程中

具有和特点。

(3)该区已形成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农场

内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和休耕。是为了充分

保持土壤的。

(4)制约该区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是。

31.图17是“西欧人与巴西人争论”漫画图。图18是巴西雨林区朗多尼亚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的关系图。读图回答问题。

(1)巴西热带雨林大面积被毁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和贫困导致发展需求过大。

(2)根据地理事实的内在联系将相应序号填入方框内。

①淹没沿海低地②大气中CO2含量增加③海两极冰川融化

(3)目前,人们对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持有三种不同观点:开发、保护或保护性开发。谈谈你赞同的观点及理由。

3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带一路”建设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凝聚了沿线国家渴望

发展的最大共识。“一带一路”的建设使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实现了互联互通、利于加强经贸往来与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区域间人文交流等。

材料二:图19是“一带一路”线路示意图。

(1)“丝绸之路经济”在我国境内自东向西自然景观依次递变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这种变化体现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一带一路”建设秉承的原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中的原则(填“共同性”、“持续性”或“公平性”)。

(3)说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福建沿海地区发展的有利影响。(至少回答3点)

33.福建沿海地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同学对于“晚上到海边吹风,吹的风是海风还是陆风”产生了争执。为了证明各自的结论,在只考虑热力因素的情况下,他们用沙石代表陆地,水代表海洋,开展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探究活动,图20是探究活动实验结果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7分)

(1)由探究活动结果推断:夜晚,陆地降温较(填“快”或“慢”),近地面气压较(填“低”或“高”);海洋降温(填“快”或“慢”),近地面气压较(填“低”或“高”)。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因此,夜晚吹的是(填“海风”或“陆风”)。

(2)同学们在海陆风研究的基础上,将时空尺度放大,进一步探究了太平洋与亚欧大陆之间的季风环流,从而推测出:夏季海边吹,冬季海边吹

(填“海风”或“陆风”)。

34.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提出将原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地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可在中小学研学旅行中发挥重要作用。福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拟调查省内的旅游资源,并设计一项研学旅行活动方案。据此回答问题。

(1)将下列选项序号填入相应的方框内,补充完成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

①撰写旅游资源调查报告②分析、归类旅游资源资料③调查、搜集旅游资源资料

(2)调查、搜集旅游资源资料的途径有、、。

(3)请依据你收集到的旅游资源资料,写出研学旅行活动方案的标题及依托的旅游资源。

例如标题:《走进大西湖,探秘水上丹霞》

依托的旅游资源:大金湖是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自然遗产

(抄袭此条,不得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