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亚里士多德
合集下载
人教版选修四第二单元第3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共23张PPT)

说,为文明的传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社会环境(决定因素)——时势为其提供经济和文化基础 教育条件(主导作用)——师从名师,宽松的学术环境 个人因素(主体作用)——勤奋好学,科学探索,广泛游历
勤奋好学、不盲从,敢于独立思考,探索真知的精神、严谨 的科学态度、高尚的人品……
史说先哲
马克思: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恩格斯:古代最博学的人物 黑格尔:人类的导师 罗 素:第一个像教授一地著书立说的人
他的科学探求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精神永远激励着后 人积极进取、探求新知
亚里士多德对人类的本质曾经有下列三个论断: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人是理性的政治动物”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你对以上三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这三句话体现了亚里士多德对知识、人与政治的理 解。人应该以政治为己任,但人必须理性的实施政治, 而达到这个层次必须掌握知识。
“教师 生涯”
-----亚里士多德
条件出发推出合理结论的规律。
前384 亚里士多德的一生就是思考的一生;
重金受聘,开始教师生涯
北方小驹,出生御医家庭
前323-前322 63岁
前367年17岁 亚里士多德的一生就是思考的一生;
并且所有的C是B(小前提) 材料一 : 柏拉图认为,国家应该由哲学家来统治 。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
逻辑,英语 logic 的音译。逻辑学是研究人的思维 形式和规律的学科。通常指人们思考问题,从某些已知 条件出发推出合理结论的规律。
亚里士多德被公认是逻辑学创始人,后人把他的逻 辑学定名为“形式逻辑”。他把论证分为两种过程: 归纳 逻辑---“从个别到普遍”; 演绎逻辑---“从普遍到个别”。
亚里士多德着重研究和总结了演绎逻辑的一般原则 ---三段论。这种三段论式的推理由大前提、小前提和 结论三个判断构成,其中包含三个概念。下面是三段论 的一种基本的模式:
社会环境(决定因素)——时势为其提供经济和文化基础 教育条件(主导作用)——师从名师,宽松的学术环境 个人因素(主体作用)——勤奋好学,科学探索,广泛游历
勤奋好学、不盲从,敢于独立思考,探索真知的精神、严谨 的科学态度、高尚的人品……
史说先哲
马克思: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恩格斯:古代最博学的人物 黑格尔:人类的导师 罗 素:第一个像教授一地著书立说的人
他的科学探求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精神永远激励着后 人积极进取、探求新知
亚里士多德对人类的本质曾经有下列三个论断: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人是理性的政治动物”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你对以上三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这三句话体现了亚里士多德对知识、人与政治的理 解。人应该以政治为己任,但人必须理性的实施政治, 而达到这个层次必须掌握知识。
“教师 生涯”
-----亚里士多德
条件出发推出合理结论的规律。
前384 亚里士多德的一生就是思考的一生;
重金受聘,开始教师生涯
北方小驹,出生御医家庭
前323-前322 63岁
前367年17岁 亚里士多德的一生就是思考的一生;
并且所有的C是B(小前提) 材料一 : 柏拉图认为,国家应该由哲学家来统治 。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
逻辑,英语 logic 的音译。逻辑学是研究人的思维 形式和规律的学科。通常指人们思考问题,从某些已知 条件出发推出合理结论的规律。
亚里士多德被公认是逻辑学创始人,后人把他的逻 辑学定名为“形式逻辑”。他把论证分为两种过程: 归纳 逻辑---“从个别到普遍”; 演绎逻辑---“从普遍到个别”。
亚里士多德着重研究和总结了演绎逻辑的一般原则 ---三段论。这种三段论式的推理由大前提、小前提和 结论三个判断构成,其中包含三个概念。下面是三段论 的一种基本的模式:
2024-2025学年学年高中历史2.3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土多德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4

举例:形而上学中的“四因说”涉及哲学的基本问题,学生需要通过实例来加深理解。
(2)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中庸之道:这一观念与现代价值观有所不同,学生需要理解其内涵。
举例: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美德是一种适度,而不是极端,学生需要了解这一观点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3)亚里士多德在东西方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理解亚里士多德对后世的影响。
2024-2025学年学年高中历史 2.3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土多德教案2 新人教版选修4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2.3节,主题为“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使用新人教版位;
2.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形而上学、伦理学和政治学;
1. 对难点知识进行更加详细的讲解,通过举例、对比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2. 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展开,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提问和交流。
3. 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提高教学效果。
4.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案例研究:选择亚里士多德在教育、科学、艺术等领域的影响案例,让学生深入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深度。
(4)项目导向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以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为主题,开展项目研究,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2. 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1)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古希腊时期的学者,模拟亚里士多德与其他哲学家的辩论,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2. 亚里士多德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亚里士多德的基本概念、哲学思想及其影响。
过程:
(2)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中庸之道:这一观念与现代价值观有所不同,学生需要理解其内涵。
举例: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美德是一种适度,而不是极端,学生需要了解这一观点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3)亚里士多德在东西方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理解亚里士多德对后世的影响。
2024-2025学年学年高中历史 2.3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土多德教案2 新人教版选修4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2.3节,主题为“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使用新人教版位;
2.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形而上学、伦理学和政治学;
1. 对难点知识进行更加详细的讲解,通过举例、对比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2. 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展开,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提问和交流。
3. 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提高教学效果。
4.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案例研究:选择亚里士多德在教育、科学、艺术等领域的影响案例,让学生深入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深度。
(4)项目导向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以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为主题,开展项目研究,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2. 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1)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古希腊时期的学者,模拟亚里士多德与其他哲学家的辩论,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2. 亚里士多德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亚里士多德的基本概念、哲学思想及其影响。
过程:
高二人教版历史选修四精选课件:2.3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共31张PPT)

对柏拉图思想的继承与突破: ① 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但不要放 弃现实幸福; ② 指出柏拉图理念论的最大弱点在于不 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 ③ 肯定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而且是人类 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 评价:亚里斯多德的哲学思想“接近唯物 主义”,但其唯物论并不彻底,常动摇于唯物 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
异:前者出于礼法,后者 出于哲学思考;前者主张 有度,“过犹不及”;后 者主张舍两端而取其中
项 目 治 学、 教 育 思 想
孔子 因材施教、有 教无类、启发 式教学、当仁 不让于师等
柏拉图 即重视政治的 研究,又重视 自然科学知识, 既培养政治家, 又培养科学家
亚里士多德 1、教学方法 别具一格逍遥 学派 2、吾爱吾师, 吾尤爱真理
“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 如果彼此交换,还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 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有另一种思想,而彼 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就各有两种思 想。”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出生,思考,而后死去。”—海德格尔
问题:如果说孔子的一生是追求礼乐的一生,那么上 述言论使你领悟到亚里士多德的一生是怎样的一生?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有什 么相同之初?并分别概述其哲学思想的意义。
相同 都注重对人类社会的研究和认识;突出人文精神 苏的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的这一命题上, 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一 门研究人的学问。 柏是欧洲哲学史上建立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第 一人。提出理念论,颠倒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亚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 书式的学者”。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 学科,给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
亚里士多德
1、思想来源于具 体事物,物质世界 和精神世界不可分 割 2、物质世界值得 研究,尽管认识中 有错误,但也有真 理成分
高三一轮复习课件:亚里士多德(人教版选修4)

一、亚里士多德生平
1、17岁时在雅典阿卡德米学园学习,师从柏拉 图,对柏拉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被称“学 园的灵魂” 。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 这句话表明:亚里士多德尊师但不盲从。
一、亚里士多德生平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这句话给我们今天建立 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了怎样的启示? 良师益友,勇于创新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 ——亚里士多德
【课标要求】 简述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 平事迹。 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 索精神。 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 贡献。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出生,思考,而后死去。” ——德国著名学者海德格尔评述亚里士多德的生平 上面两句话表明:亚里士多德的一生是思考的 一生,追求真理的一生。
领
域 哲学
思 想
政治
亚里士多德 孔 子 思想来源于具体事物, 物质、精神世界不可 敬鬼神而远之 分割 革命的原因在于不平 以礼治国,为政以德, 等、法治优于人治 反对苛政、人治
伦理
中庸之道
中庸理论
因材施教、有教无 类、启发式教学 春秋时期的社会变革 创立的儒学成为中国 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 至亚洲、世界
穿壹下 时候已经别早咯 ”他再有好些时间也禁别住那么无休止の消耗 毕竟皇上今天就要到京城咯 他还要赶到宫里再逐壹检查和落实接驾事宜 虽然昨天已经早早做好咯部 署 他仍是别放心 生怕有啥啊差池或是突变事项 只有亲眼所见他才能完全踏实下来 反正也是中衣 藏在里面看别出来 为咯节约时间 他只能是破天荒地穿着那么壹件破衣裳 出咯府 第壹卷 第867章 婆家第八百六十七章 婆家王爷在秦顺儿の悉心服侍下出咯府 水清却是自责之情无以复加 当她和月影将他恭送到院门口之后回到房里 水清先是拉 起月影の手看咯看 心疼地问道:“还疼别疼?”“别疼 仆役 真の别疼?”“记得抹药 将来千万别能落咯疤 就别好别看咯 ”“仆役 奴婢那手从来都是皮糙肉厚の 别碍 事 ”“谁说别碍事!诸人最怕破咯相 破咯相 将来就找别到好婆家咯 ”“仆役!奴婢别嫁人!”“别嫁人?别嫁人您做啥啊?”“奴婢就壹辈子服侍您!”“真是傻丫 头!”水清别再跟她继续纠缠那各话题 别过既然话赶话地说到那里 她更是坚定咯要为月影找壹各好婆家の念头 月影今年都二十岁咯 在那各年龄壹各大姑娘再别找婆家 将 来真是要被她那各仆役耽误咯终身 吟雪已经是没什么办法の事情 成为咯他们矛盾冲突の牺牲品 对此 水清别晓得暗地里伤心咯好些回 又哭过好些回 更是自责咯好些回 别 晓得她现在过得怎么样?嫁咯壹各啥啊样の夫君 对她好别好 那壹辈子 水清自觉最是愧对吟雪 欠咯那各丫环壹生の幸福 所以她要将那份愧疚之情双倍地偿还到月影の身上 壹定要趁自己还有壹些能力の情况下 壹定要为她寻壹各可以托付终身の好夫君 也别枉她们将近十年の主仆壹场、影找婆家の心愿就壹天天地增强 她别求别の 只希望趁着他现在对她还有些夫妻情分の时候 能够点头认可她为月影所找寻の坚固可托の婆家 咯却她壹生の夙愿 否则万壹 将来哪壹天他们再闹掰咯 月影の好婆家怕是又别能遂咯她の愿 假设两各丫环都别能有各好の归宿 水清会为此而背上沉重の心理负责 痛苦壹生 虽然月影坚决地表示咯壹辈 子服侍她の决心 水清当然也别会就此答应 反正现在还没什么寻到合适の人家 于是她暂时放下为月影找婆家话题 而是郑重地说起咯另外壹件事情:“月影 您也看到咯 爷壹 连在咱们院子歇咯两天 破咯那么大の规矩 可是我却壹次都没什么将爷服侍好 昨天の事情就别提咯 今天竟然还是让秦顺儿代劳服侍 我那心里壹直非常别安 虽然爷今天晚上 别会再过来咯 可是咱们总得有备无患 万壹哪天爷过来咯 咱们别能还像今天那样手忙脚乱 我是那么想の 咱们得有各分工 各负其责 就别至于再发生两各人抢壹件差事 而其 它の差事又没什么人做の情况 那样吧 以后爷穿衣の事情由我来负责 洗漱呢 您负责打水收拾啥啊の 其它の由我来做 另外摆膳の事情 您负责盯紧咯厨房 我负责给爷布菜 ……哎 月影 您怎么咯?您哭啥啊啊?”第壹卷 第868章 穿戴 月影壹边别停地流泪 壹边说道:“仆役 仆役 奴婢那是高兴 高兴啊!您终于 终于对爷上心咯 ”“说您傻 您就真是傻 爷是您家仆役の夫君 我能别上心吗?以后您若有咯夫君 也会对他那么上心の ”“仆役 奴婢说咯 奴婢别要啥啊夫君 奴婢只要壹辈子服侍您 ”壹听到月影又在 跟她信誓旦旦地表示忠心 水清实在是别想再跟她纠缠那件事情 因为那件事情既别是今天需要立即解决の 毕竟是替月影找婆家 那可是要千挑万选 确保万无壹失;另外那件 事情也别是她月影想别同意就能别同意の 水清早早就下定咯决心 无论如何也别能误咯月影の终身大事 另外 水清今天还有壹件更为重要の事情要做 也就无心与她恋战 于是 在跟月影落实咯服侍王爷相关事项の责任分工之后 她就赶快将蒋嬷嬷请咯进来 她要好好地询问咯解 并努力学习掌握男式の衣裳是如何壹层壹层地正确穿戴完毕の问题 蒋嬷 嬷壹听侧福晋有请 好生奇怪 那都侍寝两天咯 怎么现在才来请教她?待她进得屋来 请过安之后 壹听水清询问
2024-2025学年学年高中历史2.3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4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1)讲授法:结合学生的知识层面,教师采用系统讲授的方式,对亚里士多德的生平、思想及其影响进行梳理,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讨论法:针对学生的能力层面,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就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展开深入探讨。通过分组讨论、代表发言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馈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的积极性和准确性,以及学生对亚里士多德思想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互动交流、思维拓展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估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的合作程度、分析问题的深度和创新性想法的提出。关注学生在展示环节的表达能力、逻辑性和对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准确把握。
本节课将以上核心素养融入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掌握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同时,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向的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具备以下特点:
1.知识层面:
(1)学生已经掌握了古希腊文明的基本知识,如古希腊历史、地理、政治制度等,为学习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奠定了基础。
(1)实物展示:展示古希腊文物、亚里士多德著作等实物,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古希腊文化,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
(2)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古希腊时期的学术辩论,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入理解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3)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参加与古希腊文化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参加学术讲座等,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
3.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思想探讨:学生可以从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理论出发,分析其对现代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等方面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论述。
1.教学方法:
(1)讲授法:结合学生的知识层面,教师采用系统讲授的方式,对亚里士多德的生平、思想及其影响进行梳理,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讨论法:针对学生的能力层面,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就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展开深入探讨。通过分组讨论、代表发言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馈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的积极性和准确性,以及学生对亚里士多德思想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互动交流、思维拓展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估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的合作程度、分析问题的深度和创新性想法的提出。关注学生在展示环节的表达能力、逻辑性和对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准确把握。
本节课将以上核心素养融入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掌握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同时,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向的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具备以下特点:
1.知识层面:
(1)学生已经掌握了古希腊文明的基本知识,如古希腊历史、地理、政治制度等,为学习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奠定了基础。
(1)实物展示:展示古希腊文物、亚里士多德著作等实物,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古希腊文化,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
(2)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古希腊时期的学术辩论,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入理解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3)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参加与古希腊文化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参加学术讲座等,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
3.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思想探讨:学生可以从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理论出发,分析其对现代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等方面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论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三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教学设计

3.提问:“古希腊是哲学的发源地,那么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哲学史上有什么特殊地位?”引发学生思考;
4.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古希腊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教师将采用以下方式为学生讲授亚里士多德的相关知识:
1.讲解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伦理、哲学、生物学等领域的观点,如:他的中庸之道、对生物分类的研究等;
2.分析亚里士多德与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哲学家的关系,以及他如何继承和发展前人的思想;
3.结合教材,详细解读亚里士多德的4.举例说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在古希腊及后世的影响,如:对罗马法的影响、对基督教哲学的影响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在掌握亚里士多德的基本知识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强调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引导学生关注教育问题;
3.总结学生在讨论、练习中的表现,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思考;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小论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教材内容,整理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思想,以思维导图形式呈现,要求结构清晰、内容准确;
(3)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4)结合现代教育现状,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将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付诸实践。
2.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让学生了解亚里士多德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尊重并传承古希腊文化,认识到亚里士多德等先哲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2.崇尚知识,追求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4.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古希腊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教师将采用以下方式为学生讲授亚里士多德的相关知识:
1.讲解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伦理、哲学、生物学等领域的观点,如:他的中庸之道、对生物分类的研究等;
2.分析亚里士多德与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哲学家的关系,以及他如何继承和发展前人的思想;
3.结合教材,详细解读亚里士多德的4.举例说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在古希腊及后世的影响,如:对罗马法的影响、对基督教哲学的影响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在掌握亚里士多德的基本知识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强调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引导学生关注教育问题;
3.总结学生在讨论、练习中的表现,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思考;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小论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教材内容,整理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思想,以思维导图形式呈现,要求结构清晰、内容准确;
(3)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4)结合现代教育现状,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将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付诸实践。
2.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让学生了解亚里士多德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尊重并传承古希腊文化,认识到亚里士多德等先哲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2.崇尚知识,追求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2024-2025学年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3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

- 伦理学:道德德行可教,中庸之道,幸福是道德德行的终极目标。
- 政治哲学:君主制最理想,法律重要。
- 逻辑学:演绎逻辑,三段论。
3. 科学成就
- 生物学:动植物观察分类,生物分类学基础。
- 物理学:物体运动力学,重力概念。
- 天文学:地球圆形,宇宙中心。
4. 亚里士多德的影响
- 古希腊哲学集大成者。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亚里士多德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亚里士多德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3. 随堂测试:学生在随堂测试中表现出较好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他们能够准确回答关于亚里士多德的基本概念、哲学思想和科学成就的问题,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课后作业:学生能够认真完成课后作业,撰写关于亚里士多德的短文或报告。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全面、准确地描述亚里士多德的生平、哲学思想和科学成就,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4. 亚里士多德的影响:对后世哲学、科学、文化的影响和 legacy。
详细知识点梳理如下:
1. 亚里士多德的生平背景:
- 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古希腊的斯吉塔拉,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 他的家庭背景优越,父亲是马其顿国王的御医,使他得以接触到当时的王室和学术圈。
- 亚里士odore educated at Plato's Academy in Athens, where he studied philosophy, mathematics, and astronomy.
- 政治哲学:君主制最理想,法律重要。
- 逻辑学:演绎逻辑,三段论。
3. 科学成就
- 生物学:动植物观察分类,生物分类学基础。
- 物理学:物体运动力学,重力概念。
- 天文学:地球圆形,宇宙中心。
4. 亚里士多德的影响
- 古希腊哲学集大成者。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亚里士多德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亚里士多德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3. 随堂测试:学生在随堂测试中表现出较好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他们能够准确回答关于亚里士多德的基本概念、哲学思想和科学成就的问题,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课后作业:学生能够认真完成课后作业,撰写关于亚里士多德的短文或报告。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全面、准确地描述亚里士多德的生平、哲学思想和科学成就,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4. 亚里士多德的影响:对后世哲学、科学、文化的影响和 legacy。
详细知识点梳理如下:
1. 亚里士多德的生平背景:
- 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古希腊的斯吉塔拉,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 他的家庭背景优越,父亲是马其顿国王的御医,使他得以接触到当时的王室和学术圈。
- 亚里士odore educated at Plato's Academy in Athens, where he studied philosophy, mathematics, and astronomy.
高中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人民版) 2.3亚里士多德(完整版)课件

特点:接近了唯物主义, 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
探索·真知
思考:
1.这句话说明了亚里士多德的什么精神?
尊师而不盲从 2. 这句话给我们今天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了 怎样的启示? 良师益友 勇于创新
博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后人简直将他奉若神明。 在他之后的千多年中,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像皇帝一样统治着欧洲的科学界。 两个科学家在争论问题时, 只要其中一个说“亚里士多德就是这样认为的”, 另一个科学家立刻就闭上了嘴巴。
拉斐尔 《雅典学院》
马克思: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恩格斯:古代最博学的人物 黑格尔:人类的导师 罗 素:第一个像教授一样地著书立说的人
一、生平
前384 前367
前347
前343
前335
前322
御 医 之 子
学求 园学 精雅 英典
阿 专塔 注尔 科尼 研亚 城
王 子 之 师
创逍 立遥 学学 园派
落 寞 离 世
解读·学思之窗
两位先哲的比较之一:中庸之道
孔子 亚里士多德
“中庸之道” 是伦理观的一个方面, 与其政治观、认识观一体。
项目
哲学 思考 角度 度
“中庸之道”的思考 更多出于礼法;
不
同
主要是从圣人角度出发 强调有 “度”—— “中庸之道” 强调相对 ; Vs “过犹不及”“和而不 主张舍两端而取其中。 相 同”; 孔子没有否认两端 对 是不好的。
对亚里士多德的评价
1、伟人的评价
马克思:“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恩格斯:“古代最博学的人” 黑格尔:“人类的导师”
2、对世界思想文化贡献的评价
1)建立多个学科的学科体系:
在逻辑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中留下许多开创性著作, 留下丰富遗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领域 哲学 生物学 物理学 逻辑学 成 就
继承又突破了柏拉图的思想,“接近了唯物主义”;确定 了哲学的研究对象(《形而上学》)。 对五百多种动物进行了分类,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 剖研究,指出鲸是胎生的,并考察了小鸡胚胎的发育过程。 在《物理学》一书中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
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构成的简单演绎推理(“三段论”) 创办“吕克昂”学园和逍遥学派 提出中庸之道(过度、不及和中间)
●
“吕克昂”学园“散步的哲学家”(逍遥学派)
公元前355年亚里士多德回到了雅典, 建立了吕克昂学园(即“Lyceum”,光明 之神)。吕克昂学园占有阿波罗吕克昂神 庙及其附近广大的运动场和园林地区,这 里有当时最好的图书馆和动植物园,亚里 士多德现存的全部著作几乎都是在这一时 期写成的。亚里士多德在学园里每天上午 给高级班学生讲授科学技术,下午对一般 听众发表常识性讲演。老师和学生们习惯 在花园里边散步边讨论问题,人们称亚里 士多德为“散步的哲学家”,而以他为核 心形成的派别被称为“逍遥学派”。
大前提:任何人都是一种二足动物 小前提:柏拉图是人
结
论:柏拉图是一种二足动物
大前提:中国的大学是分布于全国各地的; 小前提:清华大学是中国的大学; 结论:清华大学是分布于全国各地的。
(2000年上海题)
大前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 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而产生的 小前提:罗斯福新政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义推向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 结论: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这个三段式的推理属于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
亚历山大大帝
亚历山大大帝,亚里士多德的学生, 青年军事奇才,从波斯帝国,一直打 到叙利亚、腓尼基、埃及,直到印度 传播希腊文化,缔造了历史上的希腊 化时期 重视学术事业,地理学家绘图,博物 学家收集标本,工程师帮助攻城 有意识的搞欧亚文化融合,建都巴比 伦,与波斯人通婚 亚历山大死后,帝国一分为三
教育思想
社会环境 影响
“散步的哲学家”
奴隶制城邦民主体制 成为西方思想文化的 重要奠基人
美国《世界名人辞典》和英国《人民年鉴 手册》(1985年)所列世界十大思想家
孔子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托马斯· 阿奎那 哥白尼
培根
牛顿 达尔文 伏尔泰 康德
马克思: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恩格斯:古代最博学的人物 黑格尔:人类的导师 罗 素:第一个像教授一地著书立说的人
Alexander the Great
亚里斯多德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渊博 学者,哲学是他最擅长的领域,哲学到他手里才真正成 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的哲学认识论就是从批判柏拉图 的理念论开始。他在《形而上学》中认为自然界是客观 的、真实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 觉,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识。他 把柏拉图的理念比作一种拟人 的神灵,正如神是神化了的人 一样,理念则不过是永恒化了 的自然物体。
孔氏:“过犹不及”,就是过头和不及同样不 好,恰到好处才是中庸,达到这种恰到好处的 方法,是“和而不同”。对立因素的统一与和 谐才形成完美的事物。 亚氏:任何事物都有三种状态,即过度、不及和 中间。任何行为和感受都有一个中间性问题,过 度与不及产生失误,中间往往能够获得成功并受 称赞。“中庸之道”是一种明智的态度和方法,一 种人生境界.
亚里士多德把论证分为“从个别到普遍”和“从普遍到个 别”两种过程,前者是归纳法,后者是演绎法。 他对归纳法的作用是肯定的,但他着重研究和总结了演绎 推理的一般原则——三段论法。他把推理步骤表示为包含字母 符号在内的一些三段论图式,下面就是一种基本的图式: 如果所有的B是A(大前提) 并且所有的C是B(小前提) 则所有的C是A(结论) 这种三段论式的推理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个判断构 成,其中包含A、B、C 三个概念。
37岁 41岁 49岁
前347 前343 前335 进赴 行阿 广塔 泛尔 研尼 究亚 子受 亚聘 历为 山马 大其 老顿 师王
61岁 62岁
前323 前322 再 次 离 开 雅 典 逝 世
出 生 于 斯 塔 吉 拉
德求 米学 学于 园雅 典 阿 卡
吕重 克返 昂雅 学典 园创 立
二、亚里士多德的伟大贡献
◇对知识的不懈追求(“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不畏权威(“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
◇追求人的理性(“人是理性的政治动物”)
◇参与政治、服务社会(“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如 果彼此交换,还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 你有一种思想,我有另一种思想,而彼此交流 这些思想,那么,我们就各有两种思想。
第2课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基本要求: 知道亚里士多德的生平事迹:师从柏 拉图、从事科学研究、教育亚历山大、 在雅典讲学; 感受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 发展要求: 认识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 献。 课外阅读:
前384—前322
一、亚里士多的生平
17岁
前384 前367
教育学
伦理学
东、西方两位先哲
领 域 亚里士多德
思想来源于具体事物, 物质、精神世界不可分 割(接近唯物主义) 略 中庸之道
孔子
略 治国以礼,为政以德,反对 苛政和刑杀;中庸 礼、仁和中庸思想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启发 式教学 春秋时期的社会变革 其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 主流,并影响至亚洲、世界
哲学思想 思 想 政治思想 伦理思想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
北 方 小 驹 ” 和 “ 学 园 之 魂 ”
“
●
阿塔尔尼亚的博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亚里士多德的许多观察使后来的研究者大为 敬佩。例如,他认识到鲸类动物的哺乳类特点, 这一事实直到16世纪才得到重视。他区别了软骨 鱼和硬骨鱼,并且非常准确地描述了它们。他细 心地描写了小鸡胚体的发展,发觉在鸡蛋生下的 第四天,鸡心像蛋白中的一滴血液,跳动着和运 动着,宛如充满了生命。他出色地描述了反刍动 物胃室的四壁。……他对蜂的习性(尽管不是对 其结构)有绝妙的描述。他对哺乳动物的脉管系 统描述得很好,尽管包含着一些至今不可思议的 特点。” ——W· D· 罗斯《亚里士多德》
继承又突破了柏拉图的思想,“接近了唯物主义”;确定 了哲学的研究对象(《形而上学》)。 对五百多种动物进行了分类,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 剖研究,指出鲸是胎生的,并考察了小鸡胚胎的发育过程。 在《物理学》一书中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
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构成的简单演绎推理(“三段论”) 创办“吕克昂”学园和逍遥学派 提出中庸之道(过度、不及和中间)
●
“吕克昂”学园“散步的哲学家”(逍遥学派)
公元前355年亚里士多德回到了雅典, 建立了吕克昂学园(即“Lyceum”,光明 之神)。吕克昂学园占有阿波罗吕克昂神 庙及其附近广大的运动场和园林地区,这 里有当时最好的图书馆和动植物园,亚里 士多德现存的全部著作几乎都是在这一时 期写成的。亚里士多德在学园里每天上午 给高级班学生讲授科学技术,下午对一般 听众发表常识性讲演。老师和学生们习惯 在花园里边散步边讨论问题,人们称亚里 士多德为“散步的哲学家”,而以他为核 心形成的派别被称为“逍遥学派”。
大前提:任何人都是一种二足动物 小前提:柏拉图是人
结
论:柏拉图是一种二足动物
大前提:中国的大学是分布于全国各地的; 小前提:清华大学是中国的大学; 结论:清华大学是分布于全国各地的。
(2000年上海题)
大前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 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而产生的 小前提:罗斯福新政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义推向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 结论: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这个三段式的推理属于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
亚历山大大帝
亚历山大大帝,亚里士多德的学生, 青年军事奇才,从波斯帝国,一直打 到叙利亚、腓尼基、埃及,直到印度 传播希腊文化,缔造了历史上的希腊 化时期 重视学术事业,地理学家绘图,博物 学家收集标本,工程师帮助攻城 有意识的搞欧亚文化融合,建都巴比 伦,与波斯人通婚 亚历山大死后,帝国一分为三
教育思想
社会环境 影响
“散步的哲学家”
奴隶制城邦民主体制 成为西方思想文化的 重要奠基人
美国《世界名人辞典》和英国《人民年鉴 手册》(1985年)所列世界十大思想家
孔子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托马斯· 阿奎那 哥白尼
培根
牛顿 达尔文 伏尔泰 康德
马克思: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恩格斯:古代最博学的人物 黑格尔:人类的导师 罗 素:第一个像教授一地著书立说的人
Alexander the Great
亚里斯多德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渊博 学者,哲学是他最擅长的领域,哲学到他手里才真正成 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的哲学认识论就是从批判柏拉图 的理念论开始。他在《形而上学》中认为自然界是客观 的、真实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 觉,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识。他 把柏拉图的理念比作一种拟人 的神灵,正如神是神化了的人 一样,理念则不过是永恒化了 的自然物体。
孔氏:“过犹不及”,就是过头和不及同样不 好,恰到好处才是中庸,达到这种恰到好处的 方法,是“和而不同”。对立因素的统一与和 谐才形成完美的事物。 亚氏:任何事物都有三种状态,即过度、不及和 中间。任何行为和感受都有一个中间性问题,过 度与不及产生失误,中间往往能够获得成功并受 称赞。“中庸之道”是一种明智的态度和方法,一 种人生境界.
亚里士多德把论证分为“从个别到普遍”和“从普遍到个 别”两种过程,前者是归纳法,后者是演绎法。 他对归纳法的作用是肯定的,但他着重研究和总结了演绎 推理的一般原则——三段论法。他把推理步骤表示为包含字母 符号在内的一些三段论图式,下面就是一种基本的图式: 如果所有的B是A(大前提) 并且所有的C是B(小前提) 则所有的C是A(结论) 这种三段论式的推理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个判断构 成,其中包含A、B、C 三个概念。
37岁 41岁 49岁
前347 前343 前335 进赴 行阿 广塔 泛尔 研尼 究亚 子受 亚聘 历为 山马 大其 老顿 师王
61岁 62岁
前323 前322 再 次 离 开 雅 典 逝 世
出 生 于 斯 塔 吉 拉
德求 米学 学于 园雅 典 阿 卡
吕重 克返 昂雅 学典 园创 立
二、亚里士多德的伟大贡献
◇对知识的不懈追求(“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不畏权威(“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
◇追求人的理性(“人是理性的政治动物”)
◇参与政治、服务社会(“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如 果彼此交换,还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 你有一种思想,我有另一种思想,而彼此交流 这些思想,那么,我们就各有两种思想。
第2课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基本要求: 知道亚里士多德的生平事迹:师从柏 拉图、从事科学研究、教育亚历山大、 在雅典讲学; 感受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 发展要求: 认识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 献。 课外阅读:
前384—前322
一、亚里士多的生平
17岁
前384 前367
教育学
伦理学
东、西方两位先哲
领 域 亚里士多德
思想来源于具体事物, 物质、精神世界不可分 割(接近唯物主义) 略 中庸之道
孔子
略 治国以礼,为政以德,反对 苛政和刑杀;中庸 礼、仁和中庸思想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启发 式教学 春秋时期的社会变革 其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 主流,并影响至亚洲、世界
哲学思想 思 想 政治思想 伦理思想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
北 方 小 驹 ” 和 “ 学 园 之 魂 ”
“
●
阿塔尔尼亚的博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亚里士多德的许多观察使后来的研究者大为 敬佩。例如,他认识到鲸类动物的哺乳类特点, 这一事实直到16世纪才得到重视。他区别了软骨 鱼和硬骨鱼,并且非常准确地描述了它们。他细 心地描写了小鸡胚体的发展,发觉在鸡蛋生下的 第四天,鸡心像蛋白中的一滴血液,跳动着和运 动着,宛如充满了生命。他出色地描述了反刍动 物胃室的四壁。……他对蜂的习性(尽管不是对 其结构)有绝妙的描述。他对哺乳动物的脉管系 统描述得很好,尽管包含着一些至今不可思议的 特点。” ——W· D· 罗斯《亚里士多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