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石膏头像知识讲解
石膏头像素描入门ppt分析解析

七、凹凸骨点及体面转折线
要加强骨点的理解,头部的 主要几个骨点的名称、位置、 形状要牢记,有凹下骨点跟 凸起来的骨点。 凹下骨点:眉间、犬齿窝、 颞窝。 凸起来骨点:额结节、眉弓、 额颧凸、颧骨结节、鼻骨、 上颌隆凸、下颌角、颏隆凸、 颏结节、顶结节、眶下缘、 颧弓、颞骨乳突。 体面转折线:颞线、下颌斜 线、下颌底。(明暗交界线)
注意的问题
在素描实践中,要学会灵活运用一般的比例规 律,提高观察分析能力,而不应把一般规律当 做框框生搬硬套。 从始至终贯穿整体意识,切忌钻牛角尖。
七、作业要求
1、头骨素描两张,正面侧面各一。 2、结构、比例要正确。 3、要注明骨点名称。 4、明暗层次清晰,明暗交界线要明确。 5、注意整体空间虚实处理。
二、头骨的结构分析
头骨基本结构知识
素描示意图
注意:骨骼的细节特点,骨骼 之间的链接与位置。
三、头部比例特征
头部的基本比例可以从以 下几个方面掌握: 发际至眉、眉至鼻底、鼻底 至下巴三段基本相同,即所 谓的“三庭”; 脸部正面最宽处为五个眼睛 的宽度,即两眼间距为一眼, 两眼外至两耳分别为一眼, 此谓“五眼”; 眼通常位于面部正中二分之 一处。
一、头部的构 成和造型规律
1、结构特征 头部的骨骼是 由呈球状的脑颅骨、 额骨、颧骨、眼眶 凹穴、以及连接牙 齿的上下颌骨所构 成。头及其各部分 造型的几何特点如 图所示。
四、头骨基本形演变
1、要把头骨 理解成一个立 方体。 2、头骨分脑 颅跟面颅。 3、面颅可分 颧骨方形体、 嘴型圆柱体下 颌骨梯形体。
头骨
——头骨形体与结构的理解
石膏头像素描ppt课件

结
重点需要掌握的技能
学生相互交流,谈谈自己的 感想。说说其他同学作品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点和缺点
47
如何整体观察:
首先概念上要有整体观念,懂得整体是由局部组成的,而局部是从属 于整体的。作画时要反复用整体的观察方法去检查深入细部时有否破坏整 体关系,同时要弄清楚画局部(即深入)应该是有目的的、有选择的去画 ,而不是平均的去抄录所有细部,把所有的东西都画上去。“深入”是为 了更好的充实整体,更好的表现整体。多比较是掌握整体关系的好办法。 作画时要上下左右做远距离的大比较,眼光要在画上来回跑。用笔时不要 一下画到最深,先画的轻淡一点,要在不停的比较后逐步确定,逐步加深 。整体是素描写生过程中必须掌握的方法,不仅要整体观察,还必须整体 的去检查画面。
【4】画面“发灰”。原因是中间灰部的明度无变化,应该用类比的方法,找出灰面与灰面的明 暗对比关系,或从整体的角度检查、修改灰部的亮度变化,有区别、有层次地表现灰部。
【5】形体“呆板”。这是因为头像缺乏虚实变化,应该加强体面结构的虚实对比。
13
高 乃 依 石 膏 像 写 生 基 本 步 骤
14
步骤一
耳朵
耳朵一般由这几个部分组成? 其耳朵形状可分为几种?
7
五 官 结 构
耳朵
嘴巴一般由这几个部分 组成?
其嘴巴形状可分为哪几 种?
8
亚 历 山
大 分 面
像
写生分析
石膏 块面像十分准确的把人的脸部概括成几何形体对于初学者来讲,画 这个块面像受益将是很大的,它不仅引导学生大胆的分面进行造型,同时把人 的脸部形体的转折关系也作了精练的概括,通过写生将为以后的石膏人像和真 人写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级标题2 正文
石膏像素描

如图所示是朱历亚诺 • 美第奇石 膏像的写生作品,也被业内称作“小 卫”,这个石膏像造型优美,样貌俊 朗,神态安详,其卷曲的头发充满浪 漫气息。由于它的头部运动幅度较大, 导致脖子处的肌肉异常突出,动感十 分强烈。另外,由于它的面庞过于圆 滑,结构不太明显,在塑造时不要浮 于表面,应多注意对脸部结构的刻画。
5
光的强弱、光源方向及角度的改变, 均会使得观看者对所观察对象的认识发生 变化。
在传统的审美意识中,常将主光源放 置在石膏像的左前上方或右前上方,使其 呈三分之二面受光的状态,这样容易表现 出最佳的绘画效果,如图1所示。
也可将光源方向设置在石膏像的左上 偏左或右上偏右的位置,使它的正面朝向 观看者的正左前方或者正右前方,这种状 态下的石膏像最有利于突出表现其五官部 位,如图2所示。
1122
三、深入刻画
图1 图2
逐渐丰富细节,刻画形体的转折,使形体结构更加紧凑,头、颈、肩的造型关系更加明确具体。深入刻画的 阶段要注意,每画上一笔都必须表现的是形体结构与转折,若只是加深调子便失去了绘画的意义。
这一阶段应该通过对形体结构的认识与理解,运用素描的造型手段,注意明暗与虚实的对比,主观地去把想 要表现的东西表现出来,而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对象,如图2所示。
如图所示为格达梅拉塔石膏像的明暗素描作品。在绘制石膏像明暗素 描的过程中,应始终以整体作画的思想来进行观察,通过不断地比较,找 准局部形体在整个形体中的结构、空间和明暗调子关系,以使得形象表现 具有整体性。
进行石膏像明暗素描的练习是为了培养整体地观察、理解及塑造形象 的方法,较全面地表现对象的结构、体积、空间、质感、光感等,画面的 背景也在表现之列。这种表现手法,其缺点是暗部容易被忽视,此外,由 于绘制中过多依赖固定光源,比较容易形成被动摹仿的习惯。
素描石膏人像全方位解析与写生

素描石膏人像全方位解析与写生
一一、素描写生步骤:
三小时完成稿
一二、局部解析:
眼的结构解析眼的造型解析
鼻的结构解析鼻的造型解析
胡须的造型解析
一三、摄影与整体解析:
《马赛曲》战士右¾侧面像
体块
石膏座像可概括为球体(头部)、圆柱体(颈部)、斜面体(胸部)和圆柱体(底座)四大体块。
明暗交界线的节奏
由于骨点的影响,处于骨点部分的明暗交界线就“硬”,调子深;处于肌肉部分的明暗交界线就“柔”,调子稍浅。
这样明暗交界线从上到下就呈现柔→硬→柔→硬……的节奏变化。
骨骼
切面
根据骨骼、肌肉结构,可将石膏座像分解为大小不同的块面,便于理解和塑造。
美术课件(石膏像)

(1)光影与明暗 (2)明暗与结构 (3)物象结构与空间构造
3、作品的整体感 (1)、画面因素自身的整体性 (2)、造形本身的整体感
五、石膏像写生的画法步骤
(全因素素描)
1.画前准备 观察思考 2.构图、比例、基本形 3、基本结构 4、画出大体明暗关系 5、深入分析反复调整 6、回到整体、概括完成
二、有关石膏像素描的几个 重要 概念
1、基本形:大基本形——头、颈、胸 小基本形——头发、五官、面部、下巴等
2、形体结构:石膏像多个不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状的体块间的 相互结合与构造方式称之为形体结构
形的转折:或方、或圆、或方圆间的相互转换
3、形体尖端
三、石膏像素描的三种表现手段
1、光影素描(全因素素
描、调子素描)
六.结构素描的表现
深入的步骤一般是从一个地方推着走,每个地方都 不做虚化的处理,允许有部分相同的调子出现,每个部 位调子的深浅由画面的节奏决定,而不是由光源和阴影 决定的。
七.作业设置与要求
1.石膏五官写生:共四张 每张四课时 共16课时。 2.石膏半面像(分面像)写生:一张作业 10课时。 3.石膏头像写生:一张作业 10课时 4.石膏胸像写生:一张作业 20课时
优秀作业欣赏
优秀作业欣赏
优秀作业欣赏
优秀作业欣赏
优秀作业欣赏
以明暗、调子表现体积、 结构、空间、光感之感等 全因素。
强调客观,适合长期作 业。
缺点:暗部易被忽视, 依赖固定光源,易形成被 动摹仿。
2、结构素描
以线和简略的明暗突出表现结构。 重主观、重本质、重理解,适合短期作业。 缺点:不能表现充足的空间及丰富的色调。
3、半光影、半结构素描
素描石膏头骨知识点总结

素描石膏头骨知识点总结第一,石膏头骨的特点和用途。
石膏头骨通常是以人类头骨为样本,通过3D打印或者模具制作成型,具有逼真的外观和结构。
它主要用于解剖学教学、医学实践、医学研究等领域。
学生可以通过对石膏头骨的观察和研究,更好地理解头部骨骼结构和解剖学知识。
第二,石膏头骨的结构和部位。
石膏头骨包括颅骨和面骨两部分,颅骨包括颅顶骨、颞骨、枕骨、额骨、蝶骨、筛骨等;面骨包括上颌骨、下颌骨、鼻骨、颧骨、眶骨等。
每个部位都具有特定的形状和特征,通过仔细观察和比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头骨的结构和功能。
第三,石膏头骨的制作工艺和材质。
石膏头骨通常是通过模具制作成型,然后进行精细的修饰和涂漆,使其更加逼真。
材质方面,通常采用高强度的石膏或者环氧树脂等材料,具有耐磨、耐腐蚀、易清洁等特点。
第四,石膏头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使用石膏头骨进行解剖学教学或者医学实践时,需要注意保持其清洁和完整,避免损坏和污染。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摔落或者碰撞。
第五,石膏头骨的保养和存放。
石膏头骨在不使用时需要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潮湿和受潮;同时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在存放过程中可以适当涂抹防水涂层或者保鲜膜,延长其使用寿命。
第六,石膏头骨的维修和保养。
在使用过程中,石膏头骨可能会出现磨损、脱漆等情况,需要定期进行维修和保养。
可以使用石膏粉末或者特制的修复漆进行修补,保持其完好的外观和结构。
总的来说,石膏头骨是一种非常常用的解剖学教学模型,通过对其结构和特点进行认真观察和研究,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头部骨骼结构和解剖学知识。
同时,在使用和保养过程中需要注意细节,保持其完好的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
希望以上总结对你有所帮助。
石膏头像素描入门课件

结构分类:1.头骨;2.肌肉。
熟练掌握头部骨骼的链接和头部肌肉的穿插有助于 更好的理解头像的体面。
第13页/共28页
头部基本形体
八: 头部关键骨 点变化及规
律
第14页/共28页
第15页/共28页
第16页/共28页
头 骨 图
二、头骨的结构分析
第2页/共28页
素描示意图
头骨基本结构知识
注意:骨骼的细节特点,骨骼 之间的链接与位置。
第3页/共28页
三、头部比例特征
头部的基本比例可以从 以 下几个方面掌握: ➢发际至眉、眉至鼻底、鼻底 至下巴三段基本相同,即所 谓的“三庭”; ➢脸部正面最宽处为五个眼睛 的宽度,即两眼间距为一眼, 两眼外至两耳分别为一眼, 此谓“五眼”; ➢眼通常位于面部正中二分之 一处。
第4页/共28页
• 一、头部的构 成和造型规律
1、结构特征
头部的骨 骼是由呈球状的 脑颅骨、额骨、 颧骨、眼眶凹穴、 以及连接牙齿的 上下颌骨所构成。 头及其各部分造 型的几何特点如 图所示。
第5页/共28页
四、头骨基本形演变
• 1、要把头骨理解成一个立 方体。
• 2、头骨分脑颅跟面颅。 • 3、面颅可分颧骨方形体、
第17页/共28页
头 骨 图
第18页/共28页
第19页/共28页
九 : 头 部 整 体 概 括 归 纳 感 受
第20页/共28页
谢谢大家!
罗甸新向画室艺术培训中心
第21页/共28页
张时友 2014.4.15
十:头的透视:
头
部
整
体
六
素描石膏头像知识讲解

素描石膏头像知识讲解(一)一、学习素描石膏头像写生的意义素描石膏头像写生,是了解人物头部的解剖及形体结构的必修课,它使绘者在开始真人写生之前,对人物的内在结构关系有清楚的认识,并通过石膏头像写生获得对黑白灰关系更进一步的分辨能力和表现能力,同时也起到培养审美能力和画面处理能力的作用。
基础素描的表现形式大致有线、线面结合和明暗调子三种。
前二种一般重点放在表现对象的形体结构上,后者往往更强调丰富的黑白灰关系,表现出强烈的虚实感、空间感。
但不管怎样,这些表现形式都必须建立在严谨、准确的结构关系上。
找准结构关系,是完成好一幅作品的基础与前提。
在一般情况下,总是从线造型的方式开始绘画,这是因为线比面更简捷和直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出对象的经构关系。
所以,有人把以线为主要表现方式,并把表现重点放在分析对象结构方面的素描叫结构素描。
而把注重寻找黑白灰关系的丰富变化、强调光与影的关系的素描叫调子素描。
但两者并不存在一个层次高低的差别,只不过侧重点不同而已。
结构素描也好,光影素描也罢,前提都是对象的结构,光影也必须依据结构而存在。
初学者自然是要先从对象的结构认识开始的,也就是说先要学会用线。
初学者非常容易进入“钻局部”的误区。
长而直的线条能帮助其减少这种失误,并增强对对象的体积意识。
在初学时,对物象的认识应该更理性一些,分析对象的体、面关系,找准各个关键的“点”,还有点像是在记一些人物头部上的公式”。
但这很重要,因为人的头部结构是一样的,只存在不同的比例关系。
这些“公式”能帮助初学者更清楚地认识整个形体的结构及各个与块面的转折但绘画最终应落脚到感性这一层面上来。
初学者首先跟着老师科学地认识分析对象,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但最后呈现给观者的应是包含着物象本质,经过作者的归纳、处理的现象。
从理性到感性这是初学者应遵循的从认识到表现的过程。
二、了解头部的结构、五官、肌肉的走向。
注意黑白灰还有空间感线条要跟肌肉的走向来画,背景一定要虚,头像要跳这样空间感就出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学习素描石膏头像写生的意义素描石膏头像写生,是了解人物头部的解剖及形体结构的必修课,它使绘者在开始真人写生之前,对人物的内在结构关系有清楚的认识,并通过石膏头像写生获得对黑白灰关系更进一步的分辨能力和表现能力,同时也起到培养审美能力和画面处理能力的作用。
基础素描的表现形式大致有线、线面结合和明暗调子三种。
前二种一般重点放在表现对象的形体结构上,后者往往更强调丰富的黑白灰关系,表现出强烈的虚实感、空间感。
但不管怎样,这些表现形式都必须建立在严谨、准确的结构关系上。
找准结构关系,是完成好一幅作品的基础与前提。
在一般情况下,总是从线造型的方式开始绘画,这是因为线比面更简捷和直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出对象的经构关系。
所以,有人把以线为主要表现方式,并把表现重点放在分析对象结构方面的素描叫结构素描。
而把注重寻找黑白灰关系的丰富变化、强调光与影的关系的素描叫调子素描。
但两者并不存在一个层次高低的差别,只不过侧重点不同而已。
结构素描也好,光影素描也罢,前提都是对象的结构,光影也必须依据结构而存在。
初学者自然是要先从对象的结构认识开始的,也就是说先要学会用线。
初学者非常容易进入“钻局部”的误区。
长而直的线条能帮助其减少这种失误,并增强对对象的体积意识。
在初学时,对物象的认识应该更理性一些,分析对象的体、面关系,找准各个关键的“点”,还有点像是在记一些人物头部上的公式”。
但这很重要,因为人的头部结构是一样的,只存在不同的比例关系。
这些“公式”能帮助初学者更清楚地认识整个形体的结构及各个与块面的转折但绘画终应落脚到感性这一层面上来。
初学者首先跟着老师科学地认识分析对象,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但后呈现给观者的应是包含着物象本质,经过作者的归纳、处理的现象。
从理性到感性这是初学者应遵循的从认识到表现的过程。
二、了解头部的结构、五官、肌肉的走向。
注意黑白灰还有空间感线条要跟肌肉的走向来画,背景一定要虚,头像要跳这样空间感就出来了。
过度时明暗交界线画的不要太死放松,心要海阔天空,收放自如,大气,又不是严谨,拿得起,放得下。
处理好石膏的结构特点和质地比较细腻的特性。
画石膏像相对于画头像是比较简单的,但是也有一定的难度,它是抛开固有色的去绘画,在画头像的过程中会有固有色的干扰,并且是高不会动,你可以去享受观察,。
在画石膏时需要知道的是不要去在乎石膏像的什么技术手法去表示,这是很重要的,有些人一开始就想我该用什么手法去画石膏,如用结构性比较强的或是明暗比较强的,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用信去体会这个石膏像是怎么样的造型,艺术家在创作这个石膏时,是怎样的一种思路,如头发、练五官等在头像中这么样去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这是关键所在,当然这些都建立在造型准确的基础之上。
素描石膏头像知识讲解(二)(一)观察石膏头像的方法要正确。
从整体出发是科学观察方法的核心。
任何客观存在的形体形象都是由各个局部组成的一个整体。
整体包含着局部、局部受整体制约。
画不准整体特征、局部特征即使再准确也会失去存在的意义;局部特征失调,也会影响整体形象。
任何形体的根本特征首先来自于它的整体与全貌,局部特征只是处于从属地位。
画好每一个局部比较容易,画好整体则比较困难。
其次要对比观察。
在观察物象时,我们不仅仅要从整体出发进行观察,还要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
拿石膏头像来说,其形体结构不取决于人的解剖关系和运动规律。
石膏头像不等于自然形象,这就需要我们对石膏头像加以概括提练,赋于它艺术的美感。
进行这种概括提练和赋于它艺术处理时,必须是在认识形象本质的基础上进行。
(二)了解石膏头像的比例关系。
比例是指事物的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数量关系。
达•芬奇说:“美感应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的神圣的比例关系上。
”素描石膏头像的比例是相对灵活的,是指画面形体之间所形成的一种视觉上舒服的关系,而把握比例关系的方法就是:“相互比较”。
所以画素描石膏头像时所讲的比例是指——在写生中运用“比较的方法”找线与线之间、形与形之间、明与暗之间、宽与窄面积之间的大小关系。
(三)了解石膏头像的透视关系。
透视是研究物质在一定视域内产生远近、大小等变形的规律,宗旨就是为了正确地描摹对象而提供的一套科学的标准。
无论是焦点透视,还是散点透视;也无论是平视,还是仰视、俯视;都是画家组织画面空间的手段。
在造型训练过程中,认识与表现透视现象是一个不可避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透视现象受以下两点的制约:首先,人的视线从视点起,呈直线放射状,被视物为物体遮挡部分则无法看到。
因此,对某一形象而言,视点位置不同(如正面观、侧面观、背面观以及仰视、平视、俯视等),其视觉形象各有不同。
其次,以点为准,物体由近及远呈现由大到小,由长到短,由宽到窄的视觉变化,从而产生一系列不同形体的不同透视现象。
(四)掌握素描石膏头像所要求的三大面五大调的关系。
三大面是指黑、白、灰;五大调是指高光、明暗交接线、反光、灰色带、投影。
不同的石膏头像呈现出的三大面、五大调的关系也不同,所以在处理时要因物而异;同时,必须认识到画面整体控制的重要性,一张完整的石膏头像其要求应该构图恰当,形体准确,有立体感、质量感。
整个画面应达到认识与表现的统一、形与神的统一,这样画面才能给人一种完美和谐的效果。
(五)应了解石膏头像有两大结构关系。
其一、石膏头像的解剖结构关系。
解剖结构——指人体内部骨胳与肌肉的构成关系。
研究头部造型首先要研究头骨。
头部形体转折是由头骨上各“支撑点”构成的,这些支撑点都是对称的。
影响头骨正面、侧面、顶面和底面的各转折点分别是:额结节、眉颧骨和下颌结构;另外还有颅顶结节、下颌角、眉弓上一对眉结节;面部的眉结节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颈部的三块肌肉、胸销乳突肌、举肩胛肌、叙方肌等肌肉在石膏头像中也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二、石膏头像几何结构块面关系:无论石膏像多么复杂,都要首先把它看成是由头、颈、胸及几个不同形状的基本几何图形组合的。
头发、面部、五官及细节不过是依附在这些基本形体上的局部形体。
用“基本形”的观念去分析、归纳、便会在捉摸不定的形体变化幻中找到造型的关系。
画起来也就不困难了。
画石膏头像时还应该注意两个问题:1 、打轮廓阶段常出现比例、透视上的错误。
产生的原因有三:一是由于感觉和判断能力较差;二是由于视觉上存在着误差;三是由于从局部出发的观察和作画方法。
所以,必须培养和提高发现比例、透视错误和纠正错误的能力,不能总是依靠别人替自己纠正错误。
并且还要做到:一旦发现错误应下决心一改到底,决不能迁就凑合,哪怕是改脏了画面也在所不惜。
2 、在对素描造型的新观念、新形态、新空间、新方法有了接触后,也达到了一定的写生水平时,要防止一种新的片面性。
例如:认为契斯恰柯夫素描教学体系是过时了,而素描结构画法才是精华、才是新的方法;写实具象太低级;而变形抽象才高级等等,这些看法显然是幼稚的和武断的。
在艺术上写实与抽象、明暗与线描、古典画法与直接画法、固有画法与写生等等都不能简单地加以替代,它们都有各自特点和局限,都有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都各有可表现的潜力和艺术魅力,它们之间是相互借鉴和并存的而不是相互排斥的。
总之,在石膏头像素描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到“动心、动脑、动手”才能牢固地掌握其造型规律及知识技能。
只有这样才能画出无论从构图、还是审美、甚至是创新等方面看都能使赏欣者满意的作品。
要想达到这种水平急于一口饭就填饱肚子是不行的,只有勤学苦练、循序渐进才能得心应手地画好每一幅石膏头像。
素描石膏头像临摹(一)一、画石膏头像的方法石膏像,首先要型准,把型起好了在上调子,上调子的方法和画静物时的方法是一样的。
先整体上吊子再局部,三大面五大调子要时刻注意,打的线条要两边细不要出现钉子头。
水分上颜色首先要用符合色(2种以上4种以下的调和色)这样颜色会丰富,上色前要观察物体,除了物体的固色外,注意环境色的变化,和根据人的眼球而出现的一些对比色的变化。
要根据颜色的变化不断的加入颜色,注意画法的虚实人物不是全实的,亮部会比较实,其他部分相对就虚一些,外廓线也有虚有实。
注意平时多观察,多临摹完美教程的书是很不错,但有的地方很深奥。
要画像就要把形打准。
从结构开始,然后在跟石膏像进行对比。
画画时要经常退后看看楼主我也是学素描的。
画石膏画不像可能是的透视没有画好。
画的黑的话、就用稍微硬一点的铅笔:5-7B边缘线画死了、就向内(或外)过渡,这样会好一点。
关于上调子总是磨、可以把小拇指按在画板上作支撑、这样画会好一点要空间感。
就擦擦画、再细细的整理画画是要用心的,越是心烦气躁,越不可能画出满意的作品!画画是靠积累和勤奋的,是需要时间去慢慢体会!一幅完整的,好的作品,是要反复反复的修改和造型的!往往几个星期才能完成。
画石膏头像,必须学会一面代线,用面的过渡来代替线的存在。
但是必须注意的是,面的存在也是有空间感的,不能刻画的太死板,应注意光线的影响,用线多柔和一些,至于背光的地方,可以用3B或者以上的铅笔平铺,靠近边缘的地方改用2B细描一下,一个石膏头像,可以把它细分为好几块,一块一块处理,同时注意各个面积的协调关系。
二、石膏头像的结构要抓住石膏像的结构,找准五官的位置,整体的大小。
铺色时要整体排,找石膏像的背光面的暗的地方开始入手,慢慢提亮,然后深入,把人的面部的一些面部肌肉和细节处理,把高光处用橡皮擦亮,暗处用8B加深,把过度不自然的地方用45°线条来排,可以拉出立体感,画时要大胆。
如果上调时慢,说明的基本功不扎实,要多加练习排线,熟能生巧。
颜色并不重要,要注意笔触,切记不要图。
一笔就是一笔,不然一幅作品,就没艺术感了。
要结合自己的想法(觉得怎么画更漂亮,就怎么画,不要担心会画错,不然没进步)打型的时候灵活一点。
别把线条画得太死。
后期基本是靠调子来修复。
找准明暗关系。
上调子的时候要整体性的去上。
边画边看整体,不过重要的还是多练习。
有头部解剖的基础的话就简单很多了,起轮廓一般都是用3~4B用轻一点去画,注意每一条线的斜度和长度都要很仔细的把握好,人像的话稍微偏差一点感觉就很不舒服。
基本形状出来了以后就将亮面和按面用很浅的灰区别开来,特别要注意分界的地方,一般都是颧骨为突出。
一定要注意整体感,观察能力要很强,能区别出很微弱的明暗变化,虚实结合,然后用比较硬一点的笔2B以下的都可以,把笔头削尖,刻画出细节,做好明暗之间的过度,特别是眼睛和面部的过度尤为重要。
面部基本上完成以后,头发之类的小细节可以不必太仔细的刻画。
然后用B数大一点的笔织网状的背景,轮廓线周围深,然后慢慢向外扩散,织的时候可以粗鲁一点,能粗的尽量粗,与主体的细形成对比,这样子就会非常的好看。
素描石膏头像临摹(二)初学头像绘画,应当讲究方法,有了正确方法,就能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