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正确考量油气回收装置的设计规模(PDF X页)
油库油气回收工艺设计及探讨

油库油气回收工艺设计及探讨油库油气回收是指对油库中产生的废气进行回收利用,以达到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排放的目的。
油库油气回收工艺设计是对该过程进行详细规划和操作流程的设计,以确保回收效率和安全性。
油库油气回收工艺设计的主要步骤包括:确定回收目标、分析废气成分、选择适合的回收技术、设计回收装置、优化工艺参数、制定操作规程。
确定回收目标是设计的基础,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回收废气的成分、浓度、流量等参数。
通常,油库中主要产生的废气成分包括烃类化合物、硫化氢、苯、甲苯等有机物,以及二氧化碳、氮气等无机物。
根据这些参数,可以确定目标是回收某种特定成分,或者回收废气的总体量。
分析废气成分对选择适合的回收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高浓度的烃类化合物废气,可以采用吸附法、冷凝法等技术进行回收;对于低浓度的无机废气,可以采用吸附浓缩法、分子筛吸附法等技术进行回收。
然后,根据回收目标和废气成分,选择适合的回收技术。
吸附法是指利用吸附剂吸附废气中的有害气体,然后再通过脱附等操作将吸附剂中的气体释放出来。
冷凝法是指通过降温将废气中的有害气体冷凝成液体,然后再进行分离和回收。
吸附浓缩法是指利用吸附剂将低浓度废气中的有害气体吸附,并通过脱附操作将有害气体集中,达到提高回收效率的目的。
在设计回收装置时,需要考虑到实际生产环境的要求和限制。
首先要考虑装置的结构和材料的选择,以确保装置能够承受废气的流量和压力。
要考虑装置的保温和隔热能力,以减少能量损失。
还需要考虑装置的操作和维护方便性,以提高生产效率。
在优化工艺参数时,可以通过工程实践和模拟计算等方法,调整回收装置的操作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以获得最佳的回收效果。
通过不断的优化,可以提高回收率和回收纯度,减少能源损失和废气排放。
制定操作规程是保证回收工艺正常运行的关键。
操作规程应包括装置的启停操作、安全防护措施、操作注意事项等。
操作人员应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并定期检查和维护装置,确保回收工艺的持续稳定运行。
储罐呼吸排放量计算SH3002(2018)

储罐呼吸排放量的计算----设计VOCs治理设备-估算排放量的计算一、SH/T3002—2000《石油库节能设计导则》中关于拱顶罐、内浮顶罐“大呼吸”“小呼吸”排放量计算公式(第2.2.1)1,拱顶罐的“大呼吸”“小呼吸”呼吸排放量“大呼吸”排放量见公式(4)(5)(6)(7)(8)式中:LDW:拱顶罐“大呼吸”排放量m³/a;K T为周转系数,无量纲;K1油品系数,汽油=1、原油=0.75,无量纲;P Y 为油品平均温度下蒸气压KPa;μy油蒸气相对分子量,无量纲;K为单位换算常数51.6,无量纲;V1为泵送液体输入量m³;N油罐周转次数,无量纲;Q为油罐周转量,m³/a;V为油罐体积,m³;P为油罐内液面最低温度对应的蒸气压KPa;Y1P为油罐内液面最高温度对应的蒸气压KPaY2“小呼吸”排放量计算公式(9)式中:L拱顶罐“小呼吸”排放量m³/a;K2为单位换算系数3.05,无量纲;DS:K油品系数,汽油=1、原油=0.58,无量纲;3P为油罐内油品本体温度下蒸气压KPa;P为当地大气压,KPa;aD为罐直径m;H为油罐内气体空间高度m;ΔT大气温度的平均日温差,℃;F为涂料吸收,无量纲;C1为小直径修正系数,无量纲。
P2内浮顶油罐的“大呼吸”“小呼吸”呼吸排放量“大呼吸”排放量见公式(10)式中:L为内浮顶罐“大呼吸”排放量kg/a;Q1为油罐周转量,103m³/a;WF:C为油罐壁的黏附系数,10-3m³/㎡;P y为油品密度,kg/m³;N为支柱个数,无量纲;F C为支柱有效直径。
C“小呼吸”排放量见公式(11)(12)(13)式中:L内浮顶罐“小呼吸”排放量kg/a;K8为单位换算系数0.45,无量纲;SF:K为边缘密封排放系数,无量纲;F M为浮盘附件总排放系数,无量纲;eF为顶板接缝长度系数,无量纲;dK为顶板接缝排放系数,焊接顶板=0、非焊接顶板=3.66,无量纲;dP*为蒸气压函数,无量纲;m V为油气相对分子量,无量纲;K为油品系数,汽油=1、原油=0.4,无量纲;cN为某种附件个数;K mj为某种附件排放系数,无量纲。
油气回收技术规格

技术规格及要求1总体要求1.1油气回收处理系统应同时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储油库气体污染排放标准》(GB- 20950-2007)、《汽油运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1-2007)。
1.2油气回收处理系统应适用于石脑油及芳烃油气回收处理要求。
1.3石脑油及芳烃装车量:20万吨/年,油气回收装置处理能力300m3/h。
1.4装置要求有防爆认证,同时符合各种规范,保证使用安全可靠、配套合理、不影响正常生产、使用寿命长,整机使用寿命约10年。
1.5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工艺简单、技术先进、能耗低、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达到国外先进设备技术水平。
1.6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在初期、中期和后期的相应参数均应稳定一致,油气回收效率,油气排放浓度达标。
1.7油气回收装置处理系统应配有故障报警、联锁保护、真空泵(含电机)保护,且均被PLC 控制。
.1.8适应环境要求:温度:-20℃~+60℃。
1.9整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要求不超过60dB。
1.10投标人应就知识产权情况进行说明(专利、获奖等),同时投标人应保证招标人在使用投标人所提供的油气回收装置或设备的任何一部分时,免受第三方提出的侵犯其专利、商标权、著作权或其他知识产权的起诉。
1.11投标人要求提供类似产品的应用业绩。
2、自控系统技术要求2.1自控系统功能①全自动运行,并与现有装车系统联动运行②自动控制电动切断阀的开关状态,电动切断阀断电时为安全状态,保证装置安全③实时监测装置压力及温度信号,具有装置压力、温度报警连锁停车功④具有故障自动诊断功能⑤系统采用组态软件以多幅动态模拟画面显示并将册油气回收全过程及运行状态,实时动态监测、显示各种参数,并自动生成管理报表⑥装置现场具有应急停车保护操作及机泵手动启停操作2.2技术指标要求:①自控系统环境温度:0~60℃②现场仪表环境要求:-20~60℃③PLC作为核心控制器④现场仪表设备具有中国国家级安全认证,防爆等级不低于dⅡBT4,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3、电气系统技术要求3.1供配电系统低压供配电系统3.2低压设备选址原则装置区内的低压用电设备,选用户外隔爆型,防爆等级不低于dIIBT4,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 4、介质及装车、选址相关信息介质:石脑油及芳烃,馏程30℃~205℃。
地下水封石洞原油库油气回收装置处理能力的确定

地下水封石洞原油库油气回收装置处理能力的确定杨森【摘要】介绍了地下水封洞库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分析了国家石油储备库的运行模式,提出在水封洞库有一定承压能力和储备库进油作业不连续的条件下,油气回收的设计规模可适当缩小的理念.通过对进油操作的合理假设和油气状态的适当简化,推导出了有一定承压能力储备库油气回收规模的工程计算方法,并在国内某储备库应用.对3 000 dam3的地下水封洞库,在操作压力弹性为0.01~0.1 MPa的情况下,油气回收处理能力可减少约1/3,投资可降低约400万元.【期刊名称】《炼油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5(045)005【总页数】4页(P47-50)【关键词】水封洞库;原油库;油气回收装置;处理能力【作者】杨森【作者单位】海工英派尔工程有限公司,山东省青岛市266101【正文语种】中文随着石油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为保证石油供应安全,我国正在加速进行国家石油储备工程建设。
与地面油库相比,地下水封石洞油库(简称水封洞库)具有安全、环保、节能、占地小等显著优点,因此当前在建和规划建设的国家原油储备库大多为水封洞库。
水封洞库进油过程中所排出气体的非甲烷烃质量浓度在400~500g/m3内,远高于25 g/m3的允许排放值,必须对其进行油气回收才能排放到大气中。
与水封洞库配套的油气回收装置的处理能力应根据油库进油流量确定,通常还要留有裕量。
然而,考虑到水封洞库设计压力较高、气相空间有一定缓冲能力以及储备库原油进出不频繁等特点,建议适当降低其油气回收系统的处理能力,从而节省投资和土地。
基于这一理念,本文提出了一套合理确定水封洞库油气回收装置处理能力的计算方法。
地下水封石洞储油是指利用在稳定地下水位以下的岩体中人工挖掘的洞室(组)储存石油及其产品。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地下水压力在洞室周边形成水封,从而将储存介质封闭在洞室内。
在地下岩层中,当岩体裂隙中地下水的渗透压力大于储存介质压力时,介质不会从裂隙中渗出。
储油罐用油气回收装置的设计与研究

储油罐用油气回收装置的设计与研究摘要:现有的储油罐油气回收装置一般体型较大且笨重,在经济指标及技术性能方面都不理想,运行成本高,更多的只能体现在环保效益上,经济效益不明显,远远无法满足当前人们对该种产品的需求,而且给人们带来的帮助较少。
在此背景下,本文介绍了一种储油罐用油气回收装置,解决了上述存在的问题,提高储油罐用油气回收装置的实用性,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储油罐;油气回收装置;设计1 概述由于汽油中的有机物非常容易挥发,所以加油站很容易充满着汽油味。
这些油气大量蒸发并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不仅造成严重的浪费,而且严重地污染了大气环境及留下重大的火灾隐患,因此加油站必须要进行油气回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油气回收装置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功能也越来越强大,给人们带来的帮助也越来越多,其中回收装置的安全性和效率尤为重要。
但现有的油气回收装置,一般体型较大且笨重,在经济指标及技术性能方面都不理想,运行成本高,更多的只能体现在环保效益上,经济效益不明显,远远无法满足当前人们对该种产品的需求,而且给人们带来的帮助较少。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储油罐用油气回收装置,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图 1 储油罐用油气回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 冷凝器局部结构示意图2 储油罐用油气回收装置的设计与研究请参阅图1-2,图1是储油罐用油气回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冷凝器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板;2-液体出口管;3-油气液体储罐;4-防倒流器;5-加速器;6-电机;7-固定螺母;8-支撑架;9-冷凝液储罐;10-回收装置主体;11-冷凝管;12-真空泵;13-油气入口管;14-过滤器;15-冷凝器;16-输送管;17-搅拌器;18-循环泵。
本文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储油罐用油气回收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回收装置主体由设置在该回收装置主体的一侧的支撑架及设置在该回收装置主体顶部的冷凝器构成,且支撑架与冷凝器紧密焊接,支撑架的一侧设有固定板和固定螺母,固定螺母贯穿设置于支撑架中,且固定板与支撑架通过固定螺母固定连接,固定板的顶部设有油气液体储罐和液体出口管,油气液体储罐嵌入设置于固定板中,且液体出口管贯穿设置于油气液体储罐中,固定板的一侧设有电机,且电机与固定板紧密焊接,固定板的底部设有真空泵和油气进入管,油气进入管贯穿设置于固定板中,且真空泵嵌入设置于油气进入管中,冷凝器的一侧设有冷凝管和冷凝液储罐,冷凝管贯穿设置于冷凝器中,且冷凝液储罐焊接于冷凝管的一端,冷凝器的顶部设有输送管,且输送管贯穿设置于冷凝器中,冷凝器的内部设有搅拌器,且搅拌器与冷凝器紧密焊接。
油气回收装置标准

油气回收装置标准
一、装置设计
油气回收装置的设计应科学、合理,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装置的安全性、稳定性、环保性及经济效益。
二、制造材料
制造油气回收装置的材料应具备足够的强度、耐腐蚀性、耐高温性等特性,以确保装置在复杂的环境条件下能稳定运行。
三、安全性要求
油气回收装置应符合相关安全规范,具备完善的安全保护措施,防止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
四、油气处理效率
油气回收装置应具备高效的处理能力,能够将油气进行有效的分离和处理,达到预定的排放标准。
五、排放标准
油气回收装置的排放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规和标准,保证排放的废气中油气含量符合环保要求。
六、运行稳定性
油气回收装置应具备较高的运行稳定性,能够保证长期、稳定运行,降低停机维修的频率和费用。
七、油气回收率
油气回收装置应能够有效地回收油气,提高油气的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回收率应达到设计要求。
八、检测与认证
油气回收装置应经过专业机构的检测和认证,证明其性能和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检测和认证过程中应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评估。
九、操作与维护
油气回收装置的操作和维护应简单、方便,使用者应经过专业培训,了解装置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装置的维护和保养应按照制造商的说明进行。
十、环保要求
油气回收装置应充分考虑环保要求,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装置的设计和运行应符合环保法规,采用环保技术,降低能耗和资源消耗。
油气回收技术规格

技术规格及要求1 总体要求1.1 油气回收处理系统应同时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储油库气体污染排放标准》(GB-20950-2007、《汽油运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1- 2007)。
1.2 油气回收处理系统应适用于石脑油及芳烃油气回收处理要求。
1 .3石脑油及芳烃装车量:20万吨/年,油气回收装置处理能力300m3/h。
1.4 装置要求有防爆认证,同时符合各种规范,保证使用安全可靠、配套合理、不影响正常生产、使用寿命长,整机使用寿命约10 年。
1.5 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工艺简单、技术先进、能耗低、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达到国外先进设备技术水平。
1.6 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在初期、中期和后期的相应参数均应稳定一致,油气回收效率,油气排放浓度达标。
1.7 油气回收装置处理系统应配有故障报警、联锁保护、真空泵(含电机)保护,且均被PLC控制。
.1.8 适应环境要求:温度:-20C 〜+60Co1 .9整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要求不超过60dB。
1.10投标人应就知识产权情况进行说明(专利、获奖等),同时投标人应保证招标人在使用投标人所提供的油气回收装置或设备的任何一部分时,免受第三方提出的侵犯其专利、商标权、著作权或其他知识产权的起诉。
1.11 投标人要求提供类似产品的应用业绩。
2、自控系统技术要求2.1 自控系统功能①全自动运行,并与现有装车系统联动运行②自动控制电动切断阀的开关状态,电动切断阀断电时为安全状态,保证装置安全③ 实时监测装置压力及温度信号,具有装置压力、温度报警连锁停车功④具有故障自动诊断功能⑤系统采用组态软件以多幅动态模拟画面显示并将册油气回收全过程及运行状态,实时动态监测、显示各种参数,并自动生成管理报表⑥装置现场具有应急停车保护操作及机泵手动启停操作2.2 技术指标要求:①自控系统环境温度:0〜60C②现场仪表环境要求:-20 〜60 C③PLC作为核心控制器④现场仪表设备具有中国国家级安全认证,防爆等级不低于d n BT4,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3、电气系统技术要求3.1 供配电系统低压供配电系统3.2 低压设备选址原则装置区内的低压用电设备,选用户外隔爆型,防爆等级不低于dllBT4,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4、介质及装车、选址相关信息介质:石脑油及芳烃,馏程30C〜205C。
油气回收采样标准

油气回收采样标准1. 简介在石油工业中,油气回收是指将石油生产过程中的废气进行采样、处理和回收利用的工作。
油气回收采样标准是制定用于指导油气回收采样工作的一套规范和指导原则。
本文将就油气回收采样标准的制定、采样方法、采样设备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全面详细的探讨。
2. 油气回收采样标准的制定过程制定油气回收采样标准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环境保护、安全性、可行性以及经济效益等。
以下是油气回收采样标准的制定过程的重要步骤:2.1 确定目标首先,需要确定制定油气回收采样标准的目标和要求。
这通常涉及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利用的考虑,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2 收集相关资料收集和整理与油气回收采样相关的资料,包括相关法规、行业标准、技术规范以及国内外的经验和研究成果等。
2.3 制定标准草案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制定一份初步的油气回收采样标准草案。
这个草案应包含采样方法、采样设备、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要求和指导。
2.4 合作与讨论将制定的标准草案提交给相关专家和行业从业者,进行合作与讨论。
通过专家的意见和经验,对标准草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2.5 发布和推广经过反复修改和完善,最终确定成为油气回收采样标准,并进行发布和推广。
标准的推广可以通过组织培训、宣传推广以及行业展会等方式进行。
3. 油气回收采样方法油气回收采样是指将石油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进行采集和处理,以达到减少污染和回收资源的目的。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油气回收采样方法:3.1 直接排放法直接排放法是指将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不进行采集和回收处理。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规模石油生产过程,对环境污染较小,但资源回收效率较低。
3.2 采样罐法采样罐法是指将废气采集到密闭的罐中,通过密闭容器材料的选择与处理达到延缓挥发的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中小规模的石油生产过程,对废气的采集和回收效果比较理想。
3.3 吸附剂法吸附剂法是指将废气通过吸附剂吸附物质,使得有机物质被吸附,然后再进行脱附以回收有机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