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验设计表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实验创新设计

初中物理实验创新设计

初中物理实验创新设计
一、用制作气球上升的物理实验
1、准备工具:钢丝线、瓶子、气球、塑料棒、碳粉等。

2、准备方法:将钢丝线垂直拉在桌面上,上面放置空瓶子,将气球塞
进瓶子里,然后使用塑料棒在气球口紧堵住。

3、实验方法:将碳粉放在瓶子外面,然后打开碳粉表面的包装,打开
碳粉表面的小孔,将气球上升。

4、结果解释:碳粉表面的小孔会迅速燃烧,燃烧出的气体大、温度高,会使周围气体压力升高,由于气球里的气体的压力低,气球被外面高
压的气体压挤上升。

二、用铁性棒和大号罐子一起实验
1、准备工具:密封罐、铁棒、干冰等。

2、准备实验:将潮湿的棉花放入罐子中,再把干冰放进去,然后将铁
棒封入罐子中。

3、实验方法:将干冰摇匀,使其与棉花混合,然后关上罐口,将铁性
棒放入水中浸泡,立即将棒推入罐子中。

4、结果解释:干冰会受热变为水,热能改变棉花周围空气的温度,这
时罐子的内空气的压力也会更大,而外面的压力却很低,铁棒会受到
很大的内部气压,从而能够被推上升。

机能学创新设计实验

机能学创新设计实验
研究方案
1、动物处理
1)取雄性小鼠数只,依次放入智能热板仪内,测定其痛阈值
,凡舔足时间在20~30s者入选后续实验,共选50只。
2)将入选的50只小鼠随机分成A、B、C、D、E五组,每组10只,分别编号为A1、A2、……、A10,B1、B2、……、B10,C1、C2、……、C10,D1、D2、……、D10,E1、E2、……、E10。
去甲肾上腺素是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似肾上腺素也可使血管收缩,尤以皮肤黏膜血管收缩最明显,所以与麻醉药物配伍皮下注射,也能延长麻醉时间。去甲肾上腺素收缩血管的作用比肾上腺素要强,根据推测用去甲肾上腺素的麻醉时间比肾上腺素长。
酚妥拉明是α肾上腺素受体的阻断药,酚妥拉明具有阻断血管平滑肌α1受体和直接扩张血管作用。使用酚妥拉明的可能结果有:
D组:含有1/250000酚妥拉明的0.5%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0.1ml/10g)腹腔注射。
E组:含有1/250000拉贝洛尔的0.5%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0.1ml/10g)腹腔注射。
2)于给药后第20min开始每间隔5min观察一次其状态,每次观察30s,直到其出现舔后足,记录给药后至舔后足这段的时间。依各组序号从小到大依次观察。将组别及序号填入相应时间后
3、实验操作
1)称重将分好组的小鼠放入天平中称出重量,以便给药。
2)将分好组的小鼠暴露其腹部,按如下剂量腹腔注射给药:
A组:0.5%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0.1ml/10g)腹腔注射。
B组:含有1/250000肾上腺素的0.5%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0.1ml/10g)腹腔注射。
C组:含有1/250000去甲肾上素的0.5%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普鲁卡因(0.1ml/10g)腹腔注射。
t2=(C1+C2+……+C15)/10,…………

《浮力实验》创新实验教学设计(全国获奖实验说课案例)

《浮力实验》创新实验教学设计(全国获奖实验说课案例)

《浮力实验》创新实验教学设计(全国获奖实验说课案例)《浮力实验》创新实验教学设计(全国获奖实验说课案例)概述本实验设计以浮力为主题,旨在通过创新的实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浮力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本实验已在全国范围内获奖,以下是实验说课案例。

实验背景浮力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它是由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液体而产生的。

通过浮力实验的设计,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更好地理解浮力的原理和作用。

实验目的- 了解浮力的概念和原理;- 探究物体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变化;-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实验材料- 透明玻璃- 不同密度的物体(如塑料、木块、铁球等)- 不同液体(如水、酒精、植物油等)- 纸张- 笔、尺子等文具实验步骤1. 准备透明玻璃,并添加不同液体;2. 分别找出不同密度的物体,并用纸张记录它们的密度;3. 将物体放入不同的液体中,并观察物体的漂浮情况;4. 根据观察结果,总结密度大的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大小;5. 给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讨论。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学生可以得到以下结果:- 密度大的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小;- 密度小的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大。

实验意义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浮力的原理和作用。

通过亲身实验操作,他们能够切实感受到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变化,并加深对密度和浮力关系的理解。

此外,实验还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科学素养。

教学设计思路- 引入:通过引发学生对浮力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思考并提出问题。

- 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 结果分析:帮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并引导他们总结、归纳浮力的规律。

-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思考其他与浮力相关的问题,如漂浮原理、浮力的应用等。

实验评价本实验设计创新,通过简单的实验操作和观察,引发学生对浮力的兴趣,并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浮力的原理和作用。

实验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科学实验计划表

科学实验计划表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生物的启示
研究蜂巢结构优势
2.蛋壳和拱形结构
二、仿 生 3.海豚和声呐
蛋壳和拱形 模拟海豚运动
4.我们来仿生
模拟手臂结构和功能
1.昼夜交替
三、地 球
2..昼夜交替
的运动
3.四季循环
1.撬重物的窍门
2.拧螺丝的学问
四、简 单
3.升旗的方法
机械 4、探究滑轮省力情况
5.斜坡的启示
昼夜交替成因
地球自转
科学实验教学计划
学年 单元
第 学期 课题
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五 年级
教师 :
年月
实验名称
演示 计划完 或分组 成周次
观察人的手背皮肤和洋葱
鳞片表皮
2.微小生命体
自制小水塘
3.微小生命体
一、显微镜
下的世界 4.发霉与防霉
一滴池塘水里有什么 观察比较不同物品上的霉
5.发霉与防霉 6.微生物的功与过
探究物品的发霉条件 做酸奶
探究地球倾斜与直射斜射 的关系以及对温度的影响 用平衡尺探究杠杆省力秘 密 研究轮轴在什么情况下省 力 认识滑轮结构和作用
定滑轮和动滑轮、钩码、 绳子、测力计 研究小车拉力与斜面坡度 大小的关系
Stem 学 立体小菜园 习
搭建立体小菜园

科学实验报告创新科学实验教具、作品设计、制作与测评

科学实验报告创新科学实验教具、作品设计、制作与测评
3.在7*7的木板上用直尺和铅笔绘好模型的底座。
4.将切割好的木板和木棒按照设计图用胶枪进行拼凑粘合。
5.适当进行模型的美化和创新,增添一些自创元素。
6.实验结束后收拾好实验用具和实验废料,并将模型放于阴凉处晾干使其定型。
(二)科学小实验(风力发电)演示
1.准备好以上材料。
2.将火山模型放到小盆里,放适量的小苏打在小杯子里。
2.小苏打和白醋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导致“火山喷发”
(三)作品图
六、拓展与反思
考核内容
评分
准备情况实验Biblioteka 况实验报告/成果总 分
教师(签名)
说明:双面打印
二、主要仪器工具、材料
教具模型材料:一块7*7的木板,小木棒,小木片,锯子,小刀,胶枪,直尺,教具设计图、铅笔。
小实验材料:火山模具、小盆一个、小苏打一包、醋一瓶、红墨水、小杯子、小勺子、洗手液。
四、实验过程与步骤
(一).教具模型制作
1.准备好以上材料
2.用直尺量好木棒和木板的长度,并用锯子和小刀进行切割。
组号: 同 组 人:
实验序号:实验九实验名称:创新科学实验教具、作品设计、制作与测评
一、实验内容和要求
(一)实验内容
1.制作教具模型
2.演示一个科学小实验(火山喷发小实验)
(二)实验要求
1.进行实验教具制作的讲解以及其运用
2.当堂进行科学小实验的演示并进行其原理的讲解,实验要清晰直观的表明实验原理,以及所运用到的科学知识。
3.杯子里放入适量的水和洗手液,加上两勺红墨水,并用筷子进行搅拌知道小苏打完全融化。
4.将得到的红色小苏打溶液倒入火山模具。
5倒适量的白醋在洗净的小杯子里。

《大气压强》实验创新设计

《大气压强》实验创新设计

大气压强实验创新设计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大气压强的理解,同时学习如何使用实验方法来测量大气压强。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不仅可以加深对物理学知识的了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

实验原理大气压强是指空气对地球表面的压力,一般用毫米水银柱测量。

大气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a)或者毫米汞柱(mmHg)。

在海平面上,大气压强的平均值为101325Pa或者760mmHg。

实验器材•一台气压计•一根密度适宜的软管•一盆水•一小瓶水实验步骤1.将气压计放置于桌面上,保证其稳定。

2.用软管连接气压计和水龙头,然后将水龙头打开,使水从软管中流出来并充满整个软管。

记住,气压计必须与水龙头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

3.在实验室的正常大气压条件下测量气压计读数,记录下来。

4.将气压计的读数调整为零,这就是实验开始时的零点。

5.将气压计浸入水中,确保它与水面相平。

记录下气压计的读数。

6.将气压计上提,使它与水面相隔5厘米左右,并记录下读数。

7.将气压计上提,使它与水面相隔10厘米左右,再记录一次读数。

8.最后,将气压计提到水面上,测量其读数以确认是否回到零点。

实验数据处理1.计算每个测量值与初始值的差异,得到相应高度的差异值($\\Deltah$)。

2.将差异值描绘成一张图表,垂直轴为高度差异值,水平轴为相应的高度值。

3.将各高度差异值除以测量所处的高度,得到大气压强的值。

4.将前面的结果绘制成另一张图表,垂直轴为大气压强值,水平轴为相应的高度值。

在此图表中,你应该能够看到大气压强与高度之间的关系。

结论根据实验数据和处理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 随着高度的上升,大气压强逐渐降低。

- 大气压强和高度的关系可以用公式$P=P_0 +\\rho gh$来表示,其中P0表示大气压强的初值,$\\rho$表示液体的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ℎ表示高度差异值。

-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大气压强和高度之间的变化是非常缓慢的,这是因为大气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系统,很难在短时间内就出现显著的变化。

《创新“模拟气体分子碰撞产生压力实验”》中学物理创意实验设计参评申报表

《创新“模拟气体分子碰撞产生压力实验”》中学物理创意实验设计参评申报表
(四)本装置的优点
1、实验中选用电子秤是示数变化更加明显,读数更加准确。
2、采用控制变量法通过列表比较使学生更容易得出结论进行类比
3、电子秤的表面扣一个碗,碗上放一个塑料伞面,这样大量的红豆打在伞面上不停留在秤盘上,这样秤盘示数就是压力的大小。
4、伞面的运用使学生更能将课本中的雨滴打在雨伞上的事例联系在一起,便于分析归纳。
主要解决的问题:运用类比的方法得出气体压强的大小与单位体积的分子个数有关(分子密度),还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
(二)实验方法(或实验过程)
实验一:(1)将小碗扣在电子秤的秤盘上,放好塑料伞面,打开电子秤进行调零。
(2)将开小孔的纸杯装满红豆,举到盒子的边缘高度处,松开手使红豆下落同时记录电子秤的示数。
电子秤、小碗与塑料伞面、两个底部开大小不一样孔的纸杯、鞋盒子、塑料挡板、红豆等
实验一:
将小碗扣在秤盘上,塑料伞面放在碗底上,调整电子秤的示数为零。用底部开小孔的纸杯装满红豆举到与塑料挡板等高处松手释放红豆,红豆打在伞面上,记录下秤的示数。
实验二:
重新调整电子秤的示数为零。用底部开大孔的纸杯装满红豆举到与塑料挡板等高处松手释放红豆,红豆打在伞面上,记录下秤的示数。
(2)用红豆代替钢珠等取材容易,用纸杯下面打大小不一的洞是为了便于控制单位体积的个数。
(3)伞面设计是模拟雨滴打在伞面上的效果,秤的周边用盒子是防止红豆下落后散落一地。
(4)电子秤下面放一个大盒子便于收集红豆为下一次实验做准备。
直接将钢珠打在秤面上,满地洒落且有些停留在秤面上
《创新“模拟气体分子碰撞产生压力实验”》中学物理创意实验设计参评申报表
作品全称
创新“模拟气体分子碰撞产生压力实验”
学校名称

1、互联网创新应用项目设计表 - 头脑风暴

1、互联网创新应用项目设计表 - 头脑风暴
学情分析
疫情期间,学生通过钉钉、腾讯会议等软件已经体验了在线学习为我们学习和生活带来的改变,学生适应良好。本节课将会采用协同写作的方式,来体验团队的力量,但是部分学生对于软件的使用不太精通,教师应该要引导其熟练使用。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金山文档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小组内写作主题的确定。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
项目化教学设计表
设计者
内容模块
互联网应用与创新
单元主题
互联网创新应用
活动名称
话历史人物,扬传统文化
项目名称
头脑风暴
素养目标
1、学会使用金山文档这个软件,体验在互联网+情境中体验协同在线写作的乐趣。
2、体会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为我们生活带来的改变
3、在小组合作中积极参与,感受头脑风暴带来的满足感。
教学环节
学习活动
学习支架
设计意图
激情导入
教师为学生播放金山文档使用方法的微课视频。
பைடு நூலகம்微课
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小组合作
教师为学生分配好小组,并且让小组讨论共同喜欢的历史人物,为写作打下基础。
小组合作,理解本单元的内容。
头脑风暴
教师指导学生利用金山文档将选择的主题写出来,小组成员在文档中畅所欲言,将自己关于本小组内作文儿的一切想法都写在文档。
金山文档
将小组内每个人的想法都写下来,创造更大的价值。
赏析评价
组长将本组头脑风暴的产物导出来,在班级内分享。
红蜘蛛软件
让学生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学习评价
作业设计
继续探索金山文档的使用方式,达到熟练使用。
板书设计
(思维导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