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诊断和治疗
重度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

重度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抑郁症是指患者长期存在心境低落、兴趣减退、抑郁无力、自卑、自责、无助感及睡眠和食欲改变等多种临床表现的疾病。
其中,重度抑郁症是指病程较长、症状严重、对生活影响大、治疗困难的一种抑郁症。
一、诊断标准重度抑郁症的诊断需要满足以下几种标准:1. 心境低落、悲伤、消极或失落等情况超过2周,且符合DSM-5或CID-10的诊断标准。
2. 多数情况下出现以下两个或两个以上症状:食欲改变、体重改变、睡眠质量下降、精力不足、注意力和思维能力下降、自我价值感降低、自杀念头或行为等。
3. 症状严重影响个人社会生活和工作生产能力,超过6个月以上,且不受其他药物或治疗方法的改善。
二、治疗方法治疗重度抑郁症主要有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两种手段,同时针对患者个体情况提供综合治疗方案。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重度抑郁症的常用手段,可以帮助患者平稳情绪,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抑郁药物、镇静药、抗焦虑药等等。
但是药物治疗需要谨慎使用,需要听从医生建议,按照给定剂量和时间服用药物,不能自行调节药量。
此外,药物治疗也存在副作用,如出现头晕、乏力、恶心、失眠等不适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2.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通过心理咨询师或临床心理医生的指导,通过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症状、了解疾病的机理和治疗方案,减轻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转移注意力,改善心理状态的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主要包括认知行为治疗、解决问题方案短期治疗、心理动力治疗、人际关系治疗等多种形式,可以针对患者个体特点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
三、预防措施重度抑郁症是一种长期影响生活的疾病,因此预防与积极治疗同等重要。
以下是预防措施:1. 適當的體育运动,促进身体健康,保持健康的心态。
2. 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合理的作息时间和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预防和缓解抑郁症。
3. 增加社交活动,与朋友沟通交流,避免孤单和独处。
4. 避免进食喝酒等不良习惯,珍惜生命。
最新抑郁症基层诊疗指南最全版

最新抑郁症基层诊疗指南最全版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和生理负担。
为了更好地指导基层医护人员对抑郁症患者的诊疗,最新的抑郁症基层诊疗指南已经发布,本文将对最全版的指南进行详细介绍和解读。
一、抑郁症的定义与病因抑郁症是一种以心境低落、兴趣丧失、精力减退、自我评价下降等症状为特征的心理障碍。
其病因多种多样,包括遗传因素、生化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
因此,对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二、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失眠或嗜睡、食欲改变、体重变化、注意力障碍、自杀观念等。
患者往往感到压抑、无助和绝望,对生活失去兴趣。
三、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根据最新抑郁症基层诊疗指南,抑郁症的诊断需要符合DSM-5(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第五版)的标准。
主要包括心境低落和丧失兴趣或愉快感至少两周,且伴有其他典型的症状。
四、抑郁症的基层诊疗策略基层医护人员在面对抑郁症患者时,应采取全面的诊疗策略。
首先是进行全面详细的病史询问和心理评估,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况。
其次,根据患者的症状和诊断标准,进行疾病分级和评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
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是基层诊疗的重要手段,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五、抑郁症的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抑郁症的常用方法,常用的药物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三环类抗抑郁药(TCA)、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等。
在选择药物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副作用,避免不必要的药物过多。
六、抑郁症的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在抑郁症的基层诊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CBT)、支持性心理治疗、心理动力治疗等。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改变消极的认知方式、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七、抑郁症的基层干预与康复除了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基层医护人员还应开展抑郁症的基层干预和康复工作。
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给患者和其家属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本文将介绍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并面对这一问题。
一、抑郁症的诊断抑郁症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病史以及心理评估等多个因素。
下面是常用的诊断方法:1. 临床症状评估:医生根据患者的自述和观察,评估其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和类型。
常见的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失去兴趣、自我否定、睡眠障碍等。
2. 病史询问:医生会询问患者过去的心理健康状况、家族病史以及患病时间等信息,以了解抑郁症的病程和可能的诱因。
3. 辅助检查:在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后,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一些辅助检查,如血液检查等,以进一步确认抑郁症的诊断。
二、抑郁症的治疗方法抑郁症的治疗方法通常是综合性的,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日常生活习惯的调整。
下面分别介绍这些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抗抑郁药是抑郁症的常规治疗药物,可以提高脑内神经递质的水平,缓解抑郁情绪并改善睡眠和食欲等症状。
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并密切注意可能的副作用。
2.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抑郁症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态治疗等。
通过与专业心理咨询师的交流和辅导,患者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问题,并学习应对抑郁情绪的方法。
3. 日常生活调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作息、饮食、运动等方面的调整也是治疗抑郁症的重要手段。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均衡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有助于调节身心状态,缓解抑郁症状。
总结: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但通过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大多数患者可以得到缓解和改善。
诊断抑郁症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和病史,而治疗则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日常生活调整。
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也要寻求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共同度过难关,重拾健康和快乐的生活。
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它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近年来,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了社会心理健康的重要问题。
针对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医学界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本文将对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抑郁症的诊断抑郁症的诊断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
当前的诊断标准主要是根据DSM-5和ICD-11的标准来确定。
DSM-5和ICD-11均要求患者至少有五项症状表现出现,并且这些症状应该持续两周以上。
这些症状主要包括: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睡眠障碍、食欲障碍、疲乏感、自我评价下降、注意力缺陷、自杀意念等。
此外,还需要排除其他情绪障碍和器质性疾病。
由于抑郁症的的症状十分复杂,有时可能与一些其他的疾病混淆。
因此,诊断抑郁症需要医生进行详细的问诊、观察和检查。
除了主要的心理症状,医生还会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家族病史、药物历史和社会状况等。
为了更准确地诊断抑郁症,现代医学还采用了一些先进的技术,如脑磁共振成像等。
这些技术有助于研究抑郁症的生物学机制,并为治疗抑郁症提供更加精细的手段。
二、抑郁症的治疗目前,抑郁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在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法之前,需要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抗抑郁药是治疗抑郁症的主要药物。
这些药物通常可以通过改变神经递质的水平来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
常用的抗抑郁药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SSRI抗抑郁药、MAO抑制剂、松果体素受体激动剂等。
这些药物治疗的效果很好,但是它们也有一些副作用,如口干、恶心、失眠等。
2.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另一种治疗抑郁症的重要方法。
它通过改变患者的认知和情感状态,缓解抑郁症状。
主要的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治疗、人际治疗等。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调整思维和行为模式,提高疾病的应对能力。
心理治疗相对于药物治疗,其效果相对稳定但花费的时间更长,且需要对治疗师有比较高的专业能力要求。
焦虑与抑郁症的心理诊断与治疗分析报告

焦虑与抑郁症的心理诊断与治疗分析报告心理诊断焦虑与抑郁症是常见的心理问题,对患者及其家人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对焦虑与抑郁症的心理诊断与治疗进行分析。
一、焦虑症的心理诊断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表现为持续的、不合理的焦虑和担忧,伴随着身体症状,如心悸、头痛等。
一般而言,焦虑症的诊断需要符合以下几个标准:1. 过度焦虑和担心:患者需要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焦虑状态,持续担心各种事情的发生。
2. 控制困难:患者很难控制自己的焦虑情绪,尽管理智上明白自己的担忧是不合理的。
3. 身体症状:焦虑症患者还常伴随着一系列身体症状,如心悸、肌肉紧张等。
4. 影响日常功能:焦虑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明显的困扰和影响,无法正常工作、学习和社交。
根据以上诊断标准和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表现以及身体检查结果,我们可以初步确诊患者为焦虑症。
二、抑郁症的心理诊断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我评价下降等症状。
一般而言,抑郁症的诊断需要符合以下几个标准:1. 主观体验:患者感到情绪低落、悲伤,并且无法摆脱这种负面情绪。
2. 兴趣减退:患者对以往感兴趣的事物逐渐失去兴趣,无法体验到快乐。
3. 睡眠障碍:患者可能出现入睡困难、早醒等睡眠问题。
4. 自我评价下降:患者对自己的评价非常消极,常常觉得自己是无能、无用的。
5. 减少注意力和集中力:抑郁症会导致个体的注意力和集中力下降,无法完成日常任务。
根据以上诊断标准和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表现以及相关量表的评估结果,我们可以初步确诊患者为抑郁症。
治疗分析焦虑与抑郁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两个方面。
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焦虑与抑郁症的常用方法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焦虑药和抗抑郁药。
抗焦虑药主要用于缓解焦虑症患者的症状,如苯二氮䓬类药物;抗抑郁药主要用于缓解抑郁症患者的症状,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
药物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药物的选择和调整。
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ppt课件

治疗后:
症状消失或得到明显缓解的依次为 晕厥、肢体无力、慢性疼痛、气短、心悸 。 有约1/3的患者仍然存在易疲劳和失眠症状。
常见的抑郁所致躯体化症状
❖ 失眠等睡眠问题 ❖ 头痛、背痛等疼痛症状 ❖ 头晕 ❖ 心慌、胸痛等心脏症状——心脏神经症 ❖ 其他可能的症状: 胃肠功能紊乱(功能性消化不良等)
❖ 三环类抗抑郁药:米帕明、阿米替林、多 塞平、氯米帕明。不良反应多,严重的心 律失常。四环类:马普替林
❖ SSRIs:选择性抑制5-HT再摄取。氟西丁、 帕罗西丁、氟伏沙明、舍曲林、西酞普兰。 心血管系统的安全性高;对焦虑的疗效好; 老年患者有效。
常用的抗抑郁药
❖ 5-HT与NE再摄取抑制剂:文拉法新。特 点:疗效与剂量相关,起效快。
2.头晕持续时间差异很大, 有时仅数秒、数分钟,有 时可持续数天,每月头晕 次数不定,头晕时忐忑不 安,“心里”很难受。
治疗后
头晕症状基 本消失,仅 在情绪紧张 时偶然发生, 但经控制情 绪后即可得 到缓解。
结果
与头晕伴发的其它
躯体症状治疗前后变化
治疗前后的其他躯体症状 例(%) 症 状 气 短 心 悸 失 眠 易疲劳 慢性疼痛 肢体无力 晕 厥
*中国医学论坛报2005年3月10日
药理学特征与临床治疗息息相关
线性动力学
氟西汀 No
氟伏沙明 帕罗西汀
No
No
左洛复® Yes
西酞普兰 Yes
半衰期(天) 2-4 ( 7-15 )a 0.5-1
<1
1
1.5
达稳态血药
30-60
3-5
浓度时间
(天)
4-5
4-5
6-7
——陈彦方 《新编临床精神药物手册》
抑郁症诊疗指南

抑郁症诊疗指南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常常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疲倦无力、睡眠障碍等症状。
对于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下面为您提供一份抑郁症诊疗指南。
一、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抑郁症的诊断主要依据《国际分类精神疾病手册》(ICD-10)和《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所提供的诊断标准。
主要症状包括:持续的抑郁心情、兴趣和愉悦感的丧失、精力减退、注意力和集中力障碍、睡眠障碍、自罪感和自卑感、食欲改变、消极思维和意念、死亡观念等。
二、抑郁症的初步评估对于有抑郁症状的患者,医生需要进行初步的评估,以确定是否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病史采集、身体检查、心理评估等。
1. 病史采集:医生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持续时间、严重程度等,并了解患者的家族病史和药物使用情况。
2. 身体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导致的抑郁样症状,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贫血等。
3. 心理评估:通过临床评估工具,如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疲劳严重度量表(FAS)等,评估患者的抑郁程度和功能损害程度。
三、抑郁症的综合评估在初步评估的基础上,医生还需要进行综合评估,以了解患者的抑郁症状对其生活和功能的影响程度。
综合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心理-社会模型评估、伴随症状的评估、自杀风险评估等。
1. 生物-心理-社会模型评估:综合考虑患者的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因素,如遗传因素、神经递质的变化、人格特征、既往心理创伤以及现实生活的压力等。
2. 伴随症状的评估: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焦虑、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等伴随症状,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3. 自杀风险评估: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自杀念头、计划或行为。
对于有自杀风险的患者,应采取紧急措施,确保其安全。
四、抑郁症的治疗方法抑郁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
1.药物治疗:选择合适的抗抑郁药物,如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三环类抗抑郁药等。
抑郁症诊疗指南(1)

抑郁症诊疗指南(1)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要及时诊疗抑郁症,需要严格遵守“抑郁症诊疗指南”。
下面将从诊断、治疗和预防三方面讨论。
一、诊断1.了解患者的情况。
医生应该详细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家庭情况、心理状况等方面的内容,以建立患者的完整档案。
2.评估严重程度。
根据经验评估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以确定患者是否需要住院治疗。
3.摸清病因。
医生需要查明患者得抑郁症的病因,以便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二、治疗1.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抗抑郁药、镇静剂、催眠剂等。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指示定时定量服用药物,避免出现意外。
2.心理治疗。
可以采用心理疏导、认知行为治疗、人际交往治疗等多种方案,帮助患者调整自己的心态,提高其情绪状态。
3.辅助治疗。
可以采用中医理疗、瑜伽、音乐疗法、艺术疗法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三、预防1.生活方式。
患者需要有规律地生活、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睡眠和工作习惯,为自己的身体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家庭支持。
家庭成员应该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生活,提高其自信心和应对能力。
3.心理干预。
经常进行心理干预,如放松训练、呼吸训练、自我暗示等,提高患者的心理抗压能力,减少抑郁症发生的可能性。
以上所述即是“抑郁症诊疗指南”制定的主要内容。
患者和医生都应该遵照指南进行诊断和治疗,合理预防抑郁症的发生,尽早恢复健康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19
20
躯体症状
睡眠紊乱 食欲紊乱 性功能减退 精力丧失 晨重夜轻 非特异性躯体症状如疼痛、周身不适
2020/12/19
21
分型
临床常见 分型
轻度:具有核心症状至少2条,核心与附加症状共计至少4条。
中度:具有核心症状至少2条,核心与附加症状共计至少6条。
重度:具有全部3条核心症状,核心与附加症状共计8条。可分为不伴精神病性症状和伴有精神 病性症状两型。
2020/12/19
17
症状标准
核心症状 心理症状 躯体症状
2020/12/19
18
核心症状
情绪低落(无望、无助、无用) 兴趣缺乏 乐趣丧失(快感缺失)
2020/12/19
19
心理症状
焦虑 自责自罪 精神病性症状(妄想或幻觉) 认知症状(注意力和记忆力的下降,认知扭曲) 自杀观念和行为 精神运动性症状(精神运动性兴奋与精神运动性激越等) 自知力
在此2年期间的每次抑郁发作,没有或极少在严重度或持续时间上足以符合复发性轻度 抑郁障碍的标准。
2020/12/19
27
恶劣心境
在某些抑郁周期内至少应具有以下症状中的3条: 1、精力或活动减少; 2、失眠; 3、自信心丧失或感到自信心不足; 4、集中注意困难; 5、经常流泪; 6、在性生活或其他乐事中失去兴趣和乐趣; 7、无望感或绝望;
2020/12/19
8
? 抑郁障碍是什么
抑郁障碍被形象地称为“心灵感冒”,意思是说,抑郁障碍像伤风感冒一样,是一种常见 的心境障碍。
2020/12/19
9
何为心境障碍?
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为主要表现 常伴有相应的认知、行为、心理生理学和人际关系方面的改变或紊乱,躯体症状很
2020/12/19
25
复发性抑郁障碍 症状学诊断标准与单次抑郁发作相同 。
既往曾有至少1次抑郁发作,可为轻度、中度或重度,持续至少2周,与本次发作之间至 少有2个月的时间无任何明显的情感障碍。
2020/12/19
26
恶劣心境
至少2年内抑郁心境持续存在或反复出现,其间的正常心境很少持续几周,同时没有轻 躁狂发作期。
2020/12/19
28
恶劣心境
8、感到无能力承担日常生活中的的常规责任; 9、对前途悲观或沉湎于过去; 10、社会退缩; 11、言谈比平时减少。
2020/12/19
29
鉴别诊断
典型的抑郁障碍并不难识别, 但许多患者的表现形式常不易被察觉, 属于不典型抑郁 障碍的特殊类型。
常见类型和特殊类型。
常见 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间歇期可达到完全缓解
2020/12/19
10
情感活动与情感性精神障碍
正常的情感活动 情感活动每时每刻都在波动但幅度不大
情感症状 情感波动的幅度很大且持续一定的时间
情感性精神障碍 情感症状影响到本人或周围人的社会生活
2020/12/19
11
正常
2020/12/19
抑郁
躁狂
12
正常心境
躁狂
轻躁狂
混合发作
抑郁 5-5 2020/12/19
Stahl S M, Essentia1l3 Psychopharmacology (2000)
定义
抑郁发作是一种心境低落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情绪、兴趣、认知、思维和意志活动 的低下,以及生理功能的紊乱,严重时甚至发生木僵 ,或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 性症状;部分患者出现自杀,或伴发明显的焦虑 /激越、激惹,甚至发生攻击行为。
2020/12/19
22
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2020/12/19
23
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持续2周。 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
在分裂症状缓解后,满足抑郁发作标准至少2周。
2020/12/19
24
排除标准 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抑郁。
症状:核心症状2个+躯体症状3个+心理症状2个。 严重度:明显影响了她的正常生活。 病程:3个月以上。 既往无嗜酒史,无服药史,家族中无精神疾病。 诊断:抑郁障碍,中度。 抗抑郁治疗后病情缓解。
2020/12/19
15
我的抑郁障碍如何诊断?
2020/12/19
16
抑郁发作诊断标准
联合国《疾病及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分类》(ICD-10);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 ( DSM-Ⅳ) ;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 版(CCMD-3): 症状标准 严重标准 病程标准 排除标准
2020/12/19
14
病例一
赵女士,自述近3个月来心情不好,开心不起来。过去喜欢做的事情现在也没了劲头。不爱 交往,与亲人朋友走动越来越少,人也变懒了,身体乏力。常感觉上腹部不舒服,食欲差, 全身多处疼痛,经常失眠,总是胡思乱想,漫无边际没有主题。因过去瞒着丈夫炒股赔了 不少,觉得对不起家人,又不告诉丈夫,一直承受着这件事的心理压力。
1990年,抑郁障碍已成为全球第5大致残疾病 WHO预测,到2020年,抑郁障碍将成为仅次于冠心病后第2位致残疾病
2020/12/19
6
2020/12/19
7
抑郁障碍的生存质量远低于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等 抑郁障碍有65-85%的自杀风险 抑郁障碍至少80%会反复发作,需要长期治疗预防复发
关注心灵感冒 ——抑郁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2020/12/19
1
2020/12/19
2
内容
抑郁障碍 定义 诊断 治疗原则
2020/12/19
3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压力的增加,抑郁已经成了一个流行语 近几年几乎每年都会出现明星因抑郁障碍而自杀的新闻 韩国前总统卢武铉因为抑郁障碍跳崖自杀
2020/12/19
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流行病学
WHO统计全球发生率 3. 1%,而在发达国家接近6-10% 全球有抑郁障碍患者约1.2-2.0 亿,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1倍以上,老年期抑郁障碍占
老年人口7%~10% WHO(1996)在中国的调查发现抑郁障碍的患病率已经达到7%
2020/12/19
5
疾病负担
2020/12/19
30
常见类型
病因分类: 原发性抑郁与继发性抑郁, 内源性抑郁与反应性(心因性)抑郁。 症状分类: 精神病性抑郁与神经症性抑郁, 激越性抑郁与迟滞性抑郁。 病程分类: 单相与双相抑郁。 年龄分类: 儿童期、青春期、中年期、更年期或老年期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