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化学 第10章 媒染染料

合集下载

染料化学重点

染料化学重点

1.染料:有色的有机化合物,能溶于水或其他介质以制成溶液或分散液,并能直接或经媒染剂作用使纤维着色,染后具有一定坚牢度及鲜艳度的物质。

2.力份:是指染料厂选择某一浓度的染料为标准,而将同种类不同批次的染料产品与它相比较而言,用百分数表示。

即同种染料,在相同条件下用相同用量,染出颜色的浓淡程度比较。

3.染色牢度:是指染色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或染色以后的加工过程中,在各种外界因素的作用下,能保持其原来色泽的能力。

4.颜料:是不溶于水和一般的有机溶剂的有机或无机有色化合物。

颜料本身对纤维没有染着能力,使用时主要靠高分子粘合剂的作用,将颜料的微小颗粒黏着在纤维表面或内部。

5.光敏脆损:某些色系如黄色、橙色、红色等的还原染料染色织物在穿着过程中,经日光照射后染料颜色并没有褪去,但织物却逐渐脆化损坏,这种现象称为光敏脆损。

6.中料:将不具备染料特性的芳烃衍生物叫做染料中间体,简称中料。

7.重氮化反应:芳伯胺与亚硝酸作用生成重氮盐的反应称为重氮化反应。

因亚硝酸不稳定,通常使用亚硝酸钠和盐酸或硫酸,使反应生成的亚硝酸立即与芳伯胺反应。

8.顺式重氮化:重氮化时先将芳胺溶于稀酸中,然后在冷却条件下加入亚硝酸钠溶液。

9.反式:等相对分子质量的芳胺与亚硝酸钠混合,加入到盐酸或硫酸和冰的混合物中重氮化。

10.偶合反应:芳香族重氮盐浴酚类和芳胺作用,生成偶氮化合物的反应。

11.直接染料:绝大多数是含磺酸基的偶氮染料,能溶于水,分子结构中含水溶性基团(—SO3H),能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上染纤维素纤维;在弱酸及中性介质中上染蛋白质纤维。

染色方便,色谱齐全,价格便宜,但各项牢度较差,尤其是湿处理牢度。

较少用于棉织物染色,多用于粘胶、蚕丝及锦纶丝的染色。

12.活性染料:分子结构中带有反应性基团,染色时与纤维素纤维中的—OH和蛋白质纤维中的—NH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共价键,故又称反应性染料。

主要用于棉、麻、蚕丝等,也能用于羊毛、粘胶及聚酰胺纤维的染色,颜色鲜艳,色牢度好。

染料PPT课件

染料PPT课件

第一章 染 料 概 述
二、染料和颜料 1、颜料的概念 ➢颜料也是一类有色物质。与染料一样,它们也具有较高
的发色强度和化学稳定性。 2、染料与颜料的对比
第一章 染 料 概 述
染料与颜料的对比
特点
染料
颜料
相 同 点 强烈的发色能力,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可溶于水或有机溶
溶 解 性 剂或通过某种途径 不溶性
变为可溶
结 合 力 与纤维有结合力
与纤维不能结合,借助黏 合剂黏着于纤维表面
化 学 组 成 有机芳香化合物 有机或无机化合物
应用


纺织品、纸张、皮 革、食品
纺织品、油墨、油漆、 涂料
第一章 染 料 概 述
三、 染料的发展历史 1、天然染料 种类 矿物性染料:泥土、矿石 植物性染料:板兰根、大青叶、茜草 动物性染料:古代紫(紫螺);胭脂红(胭脂虫)

程度:数字表示程度,只是相对的,不表示级别。例: B表示蓝光,3B表示有较强的蓝光。
第一章 染 料 概 述
分散藏青H-GL H:耐热;G:带绿光;L:耐光牢度好。 活性艳红X-3B X:冷染型;B:带蓝光;3:蓝光较强。
第一章 染 料 概 述
四、《染料索引》简介
➢《染料索引》(Colour Index,缩写为C.I.)是由英国染 色和印染工作者协会(SDC)和美国纺织化学家和染色 家协会(AATCC)合编的国际性染料、颜料品种汇编。
离子染料有保护作用。
第一章 染 料 概 述
3、染色工艺 ➢湿处理牢度:染料能染深染透,深入纤维织物内部,比
没有染透,染料浮在纤维表面的牢度好。
➢耐光牢度:染料在纤维上成聚集状态,则耐光牢度可以 得到提高。

(完整版)《染料化学》习题参考答案

(完整版)《染料化学》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名词2分)1、染料(本题2分);(1)溶解性(Soluable):染料溶于水或一般的有机溶剂,或者是在染色的过程中转变成溶于水的状态;而颜料不溶于水或一般的溶解溶剂。

(2)染着性或亲和力(Affinity):染料对被染物具有染着性或亲和力;而颜料对于被染物没有染着性或亲和力,它必须借助于粘合剂机械地固着于织物的表面或者内部。

(3)适用的对象:染料适用于纺织品的染色和印花,也可以适用于皮革和纸张等广范围的领域。

2、硫化还原染料(本题2分)有一类硫化染料,化学性质很稳定,硫化钠或多硫化钠不能使其还原,需要借助于还原染料还原时所用的还原剂即碱性保险粉才能将其还原成溶于水的、对纤维具有亲和力的隐色体的钠盐,上到纤维上去后,再经氧化成原来的不溶性的硫化染料母体而固着在纤维上去。

我们把这种硫化染料叫硫化还原染料。

3、偶合反应(本题2分)答:芳香族的重氮盐与酚类、胺类、氨基萘酚磺酸类以及活泼的亚甲基相互作用,生成偶氮染料的反应叫偶合反应。

4、染料力份(本题2分)答:指的是将一定浓度的染料作为标准,将它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染色,定该染料的力份100%,其它浓度的染料与标准染样进行比较,而定出其力份。

如果的色浓一倍,该染料的力份就为200%,如果的色浅一倍,则该染料的力份就为50%。

染料的力份是一个相对的浓度而不是一个绝对的浓度。

5、蓝移(本题2分)答: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染料的颜色变浅,叫浅色效应,又叫蓝移。

6、克分子消光系数(本题2分)答:表示的溶质对某一单色光吸收强度特性的物理量,当溶质固定时,ε只随着入射光的波长的变化而变化,当波长一定时,ε也是一个常数。

7、重氮化反应(本题2分)答:我们把芳伯胺与亚硝酸作用生成重氮盐的反应,叫重氮化反应。

可以表示成;ArNH2 + NaNO2+HCl→Ar—N=N+Cl―+NaCl+2H2O+Q8、阳离子染料(本题2分)答:分子中具有四价胺盐正离子,与小分子的酸根形成分子内盐,溶于水,电离出染料的色素阳离子。

染整工艺原理课件酸性染料,酸性媒介染料,酸性含媒染料染色

染整工艺原理课件酸性染料,酸性媒介染料,酸性含媒染料染色
着色。 结构特点——结构简单,多数是单偶氮,少数为双偶氮,
缺乏较长的共轭双建体系。
酸性媒介染料——是一类能与金属媒染剂形成螯合结构 的酸性染料。需要媒染处理。
应用特点 ① 价格便宜 ② 色泽暗淡 ③ 较高的湿处理牢度和耐晒牢度 ④ 需经两个工序,过程长,化学损伤严重,影响纤维的手
感及纺纱性能 ⑤ 染色废液含有重金属离子(Cr6+),易造成环境污染。 ⑥ 主要用于羊毛。极少用于蚕丝、锦纶。
假设羊毛的氨基和羧基含量基本相等,则:
o HD
RT
ln( ) 2 RT 1
ln[ H ] S [ D ] S
o HD
RT
ln(
1
)2
ln[
H
]S[D
]S
( 1
)2
[H
]S[D
]S
exp
o HD
RT
K exp
o HD
RT
1
[S ]
K
1
[H
]f
1
([ H
]S
[D
]S
)
1 2
1
K
1
• 1:2型酸性含媒染料虽然亲和力高、湿牢度更好, 但匀染性差,色泽鲜艳度亦差。由于该类染料具 有较好的日晒和耐洗牢度,现广泛被应用于羊毛、 蚕丝、锦纶等纤维的染色。
• 1:2型酸性含媒染料分子复杂,分子量大,对纤维 的亲和力高,初染速度快,在纤维内的扩散速度 慢,染料的移染性差,对纤维微细结构差别引起 的染色病疵的遮盖性差。当温度低于某一范围时, 在染料的聚集程度较高。 因此,如何使染料上染 均匀和透染是制订染色工艺的关键。
二、蚕丝
• 要求具有较高的水洗牢度,一般不采用强 酸性染料染色,而选用弱酸性染料染色。

染料化学教学大纲

染料化学教学大纲
(一)知识目标
通过染料化学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掌握染料的基本知识(染料的分类、命名、牢度、商品化等),了解染料合成的基本反应和方法(偶氮染料的制备原理、各类染料合成的基本途径和常用反应),掌握染料结构与颜色的关系,以及外界因素对染料结构和颜色的影响,掌握染料结构与性能、牢度(上染速率、上染率、匀染性、色牢度等)的关系,初步具有按纤维性质和染整要求合理选择染料,并能从染料结构角度分析染整加工中的一些基本问题的能力,对新型染料、功能性染料有所了解。
4.用于蛋白质纤维染色用的活性染料有何要求?宜选用哪些类型?它们的结构特征如何?
5.试写出α—溴丙烯酰胺活性基的染料与蛋白质纤维的成键过程。
知识单元11:分散染料
参考学时:4学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分散染料的结构特点、基本合成方法;
2.理解分散染料结构与颜色、染色性能和染色牢度的关系。
教学内容:
1.分散染料简介
(三)素质目标
通过《染料化学》课程教学,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作风,注意培养学生善于分析、总结、归纳的科学学习方法,为以后走上染料生产与应用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生产技术管理等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知识单元1:染料基本知识
参考学时:2学时
学习目标:
1.理解《染料化学》在专业知识结构中的重要地位;
4.偶合反应
知识要点:偶合反应机理;耦合剂;影响偶合反应的因素。
5.偶氮染料的性质
重点:
重氮化反应和偶合反应的机理、基本方法。
分析思考讨论题:
1.试述重氮化反应机理,并讨论影响重氮化反应的因素。
2.试述偶合反应的pH值对偶合反应速率的影响。
知识单元3:染料结构与颜色

第一章概述、第二章单元反应

第一章概述、第二章单元反应
退出
5、不溶性偶氮染料(Azoic 在染色过程中于纤维上所生成的不溶 于水的偶氮染料。它由两部分组成,即重氮组 分色基和偶氮组分色酚。将重氮化了的色基和 色酚在纤维上发生偶合,生成不溶于水的偶氮 染料而固着在纤维上。 • 由于色基的重氮化及染色过程(偶合过程)均 需在低温(可用冰控制)条件下进行,所以也 叫做冰染料。 • 这类染料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的染色和印花。
退出
6、分散染料(Disperse dyes)
• 在染料分子中不含有水溶性基团,是一 类水溶性很小的非离子型染料。在染色 时用分散剂将染料分散成极细颗粒,在 染浴中呈分散状态对纤维染色,所以称 为分散染料。 • 这类染料最初用于醋酸纤维染色,目前 主要用于涤纶、锦纶、醋酸纤维等疏水 性纤维的染色。
退出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染料出口国,但在染料品 种和产品质量上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高档染 料仍需进口。 染料行业的发展重点:高品质染料商品化技术 和生态友好的染料合成工艺。 有机颜料发展趋势:大力开发大分子、耐高温、 易分散、无毒性的高档有机颜料新品种,努力 发展颜料商品化技术。


退出
§3 染料的分类与命名
退出
4、活性染料(反应性染料) (Reactive dyes)
• 染料分子中具有能与纤维分子中的羟基、 氨基发生化学结合的反应基团(称为活 性基团),染色时与纤维发生共价结合 而牢固地染着再纤维上,故应叫反应性 染料。 • 染色对象主要是纤维素纤维,也可用于 羊毛、锦纶等的染色,由于形成共价键, 故湿处理牢度很好。
退出
可溶性还原染料(Soluble vat dyes)
• 把还原染料在染料厂制成可溶于水的染料(接 上硫酸酯基-OSO3Na),染到纤维上后,经氧化 脱去水溶性基团而成为不溶性还原染料固着在 纤维上,这种染料称可溶性还原染料,又称为 印地素染料。 • 这类染料较之还原染料省去了还原的过程,故 染色方法简便,但成本较高(比还原染料贵一 倍),一般用于高档织物的中、浅色染色。

染料化学

染料化学

1、染料(Definition of dyes):能将纤维或其它基质染成一定颜色的有色物质。

2,、颜料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藉粘合剂能将纤维或其他基质着色的有色物质。

3、共轭效应(conjugation):在一个简单的双键分子中,如乙烯,π键的一对π电子的运动范围局限在两个C原子之间,这叫做定域运动。

在单双键交替出现的分子中,如丁二烯,π电子的运动不再局限在两个C原子,而扩充到4个C原子之间,这叫做离域现象。

这种具有离域现象的分子结构体系叫做共轭体系。

这种电子通过共轭体系传递的现象叫做共轭效应。

染料的命名:冠称,表示染料的应用类别,又称属名;色称,表示染料色泽的名称;词尾,以拉丁字母或符号表示染料的色光、形态及特殊性能和用途4、力份:也称着色强度,是生产厂家比照标准品染料所测定的染料的相对浓度。

5、染色牢度:染物上的染料经受各种外界因素的作用后而保持原有色泽的能力6、中间体——合成特定目标产物的专用原料。

中间体亦称中料,是生产过程中的在制品染料中间体——用以合成染料共轭结构的特定原料。

其主要特征是结构中具有多个不饱和的双键,且不饱和键在合成反应中相对较为稳定。

如苯、萘、蒽、苊、芘等。

起始物——某一特定合成反应的初始反应发色团——分子结构中能吸收可见光波的吸电子基团。

主要提升λmax。

助色团——分子结构中接在π共轭体系上的供电子基团。

如—NH2、—OH等。

7、全色——连续光谱依自然比例混合的颜色。

白光(380~780nm)通过色散可得到一段连续光谱(红橙、黄、绿、青、蓝、紫等七色)。

补色——可见光波经选择吸收后所剩余的光波。

也可以理解为剩色和残色,吸收的光波和剩余的光波互为补色0、单色光:在光谱上看到的颜色叫光谱色,不能分解的光谱色称为单色光9、加法混色:加法混色指的是不同颜色的光的混合。

在人眼视网膜的同一点上同时。

射入两束或两束以上颜色的光,产生与这些光的颜色不同的另一个颜色的感觉,它是把色光叠加起来的混色方法。

染料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染料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染料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一. 何谓染料以及构成染料的条件是什么?试述染料与颜料的异同点。

答:染料是能将纤维或其他基质染成一定颜色的有色有机化合物。

成为染料需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1)可溶于水,或者可在染色时转变成可溶状态,对纤维有一定的亲合力。

(2)能够使纤维着色,且上染后具有一定的染色牢度。

染料与颜料的相同点:都可以用于纤维或基质的着色不同点:染料主要用于纺织物的染色和印花,它们大多可溶于水,有的可在染色时转变成可溶状态。

染料可直接或通过某些媒介物质与纤维发生物理的和化学的结合而染着在纤维上。

染料主要的应用领域是各种纺织纤维的着色,同时也广泛地应用于塑料、橡胶、油墨、皮革、食品、造纸等工业。

颜料是不溶于水和一般有机溶剂的有机或无机有色化合物。

它们主要用于油漆、油墨、橡胶、塑料以及合成纤维原液的着色,也可用于纺织物的染色及印花。

颜料本身对纤维没有染着能力,使用时是通过高分子粘合剂的作用,将颜料的微小颗粒粘着在纤维的表面或内部。

二.试述染料和颜料的分类方法;写出各类纺织纤维染色适用的染料(按应用分类)。

答:染料分类:1.按化学结构分类分为:偶氮染料、蒽醌染料、芳甲烷染料、靛族染料、硫化染料、酞菁染料、硝基和亚硝基染料,此外还有其他结构类型的染料,如甲川和多甲川类染料、二苯乙烯类染料以及各种杂环类染料等。

2. 按应用性能分为:直接染料、酸性染料、阳离子染料、活性染料、不溶性偶氮染料、分散染料、还原染料、硫化染料、缩聚染料、荧光增白剂,此外,还有用于纺织品的氧化染料(如苯胺黑)、溶剂染料、丙纶染料以及用于食品的食用色素等。

颜料分类:颜料可根据所含的化合物的类别来分类:无机颜料可细分为氧化物、铬酸盐、硫酸盐、碳酸盐、硅酸盐、硼酸盐、钼酸盐、磷酸盐、钒酸盐、铁氰酸盐、氢氧化物、硫化物、金属等。

有机颜料可按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分为偶氮颜料、酞菁颜料、蒽醌、靛族、喹吖啶酮等多环颜料、芳甲烷系颜料等。

从生产制造角度来分类可分为钛系颜料、铁系颜料、铬系颜料、橡胶用颜料、陶瓷及搪瓷用颜料、医药化学品用颜料、美术颜料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cwang©: 3
§10.1 媒介染料的由来
总之,“媒染染料”是一类结构中含有可络合基团或者已经 形成了络合物的水溶性染料,上染纤维后藉金属络合或者络合 转化而固色。
二、品种区别
染色条件 1、酸性媒染染料 2、酸性含媒染料 pH<7 pH=7 国产冠称 “酸性媒染” “酸性含媒” C.I. 冠称 “C.I. Mordant” “C.I. Acid” 染色对象 羊毛 蚕丝和羊毛
NH2 O O SO3+
C
O
NH3
O3S
酸性媒染蓝 GGN与羊毛的结合力
Tcwang©: 16
最后归纳—— 媒介染料的特征:
• • • • • 1、溶于水,含有水溶性基团; 2、具有酸性和络合两种功能基团,能与纤维发生双重作用; 3、由金属离子作媒介,络合及其转化成了上染的主导过程; 4、主要用于蛋白质纤维和锦纶的染色,品种繁多,色谱齐全; 5、因为染料与纤维间的多重作用,其染色牢度比普通酸性染料大大提高。
NaO3S OH HO N N OH HO 酸性媒染橙 RL OH O2 N N N NaO3S 酸性媒介绿 G OH NHCOCH3 O2N SO3Na Cl OH N N SO3Na 酸性媒介黑 2BX OH N N CH3 COONa HO N N 酸性媒染红 B
SO3Na
OH H2N N N
这里将其它含二齿及以上络合结构的酸性媒染染全部归为此类,包括 三芳甲烷母体、氧蒽母体等类型。如[1]P178-180中之6例:酸性媒染紫 CG;酸性媒染紫R;酸性媒染红29;酸性媒染紫17;酸性媒染蓝1;酸性 媒染桃红3BM。
HO NaOOC 酸性媒染紫 CG OH HO HOOC 酸性媒染紫 17 HOOC OH CH3 C C O HO NaOOC COONa OH O COOH NaOOC HO CH3 H3C O C CH3 H3C C O COONa 酸性媒染紫 R H3 C COOOH C CH3 N CH3 酸性媒染红 29
度更好。
Tcwang©: 15
§10.3 媒介染料的染色机理
有了上述分子之间各种微观上的相互作用,染料与纤维之间的作用范 畴大大增加,所以,酸性媒介染料比普通酸性染料的染色牢度得以大大提 高。上述媒介染料与纤维之间的各种作用力,可由下式综合表达:
Wool
O C O Cr+ O N N H3N+
-
Wool
Tcwang©: 12
§10.3 媒介染料的染色机理
1、酸性媒介染料能形成不同比例的络合物
构成颜色与染色牢度上的差异。对于Cr离子而言,与水杨酸结构的酸 性媒染染料可形成1:1、1:2、1:3的络合物。如[1]P180中之例,当染浴pH值 降低时,络合物的比数也随之降低。
B N N O Cr B
+
N N 通式
OH COOH
NaO3S
N N
OH
酸性媒介黄 GG COONa C.I. Mordant Yellow 10 C.I. 14010 SO3Na N N N N OH COONa
HO
NaOOC 酸性媒介黄 A COONa NaOOC 酸性媒介橙 R C.I. Mordant Orange 2 C.I. Mordant Yellow 12 C.I. 14031 C.I. 14016
H3C N CH3 O O COONa COONa
(C2H5)2N COONa
Cl
Cl
酸性媒染蓝 1#
酸性媒染桃红 3BM
Tcwang©: 9
§10.2 媒介染料的结构
5、含媒染料以固定比例与金属络合 (1:1、1:2型)
1:1型。如:[1]P181-182中之2例,酸性含媒红R、酸性含媒蓝GGN。
Tcwang©: 20
第10章 媒介染料(C.I. Mordant Dyes)习题
▲ 名词解释
1、金属络合染料 2、酸性媒介染料
▲ 单项选择
1、下列酸性媒介染料的可染纤维是( )。 A 纤维素纤维 B蚕丝 C 羊毛 D B和C 2、1:1金属络合染料主要在pH( )的条件下形成。 A >10 B <4 C 6~8 D 8
1、酸性媒染染料
——易溶于水,结构中含有能与金属离子络合的基团,上染后需经金 属盐进行络合处理而固着在纤维上的一类染料。 因为它与金属的络合要酸性介质进行,也称为“酸性络合染料”。用于 蛋白质纤维特别是羊毛的染色,沿用了“染料→媒介→纤维”的模型。
2、酸性含媒染料
——指已经与金属形成了络合物的水溶性染料,在纤维上不再加入金 属盐处理,而是藉络合转化而固着在纤维上的一类染料。 染料的络合转化如可在中性介质中完成,则称为“中性染料”,则此时 可用于蚕丝的染色,沿用了“染料+媒介→纤维”的模型。
请大家注意 “C.I. Mordant” 的仔细甄别…
Tcwang©: 4
§10.2 媒介染料的结构
媒介染料的母体结构类别与酸性染料一样 有偶氮类、蒽醌类、三芳甲烷类和杂环类4种 这里不再重复叙述—— 下面再按络合官能团进行归纳:
——有4+1种络合结构…
Tcwang©: 5
§10.2 媒介染料的结构
Tcwang©: 19
第10章 媒介染料(C.I. Mordant Dyes)习题
◆ 简答:
1、由下面给出的3个结构通式,说明它们代表的染料和结构类别,并 用通式表达其上染羊毛的过程。
通式 I:
N N OH COOH OH HO
通式 II:
N N
B
B Cr O N N
B
通式 III: O
2、为什么媒染染料比一般酸性染料的牢度要好? 3、媒染染料结构中的酸性基团和络合基团各起什么作用?
NH2
N N 通式
O2 N SO3Na SO3Na 酸性媒染红光棕 RH COONa OH N N 酸性媒染紫 RE SO3Na
Tcwang©: 7
§10.2 媒介染料的结构
3、茜素络合结构 (二齿络合结构)
该类染料以蒽醌为母体,在蒽醌的2,3位上含有两个-OH基(茜素)而构 成二齿络合结构。如[1]P178中之2例:酸性媒染红SW;酸性媒染蓝黑B。
Tcwang©: 18
第10章 媒介染料(C.I. Mordant Dyes)思考题
1、按络合结构,怎样划分全部媒染染料? 2、媒染染料的两个品种“媒介染料”和“含媒染料”是如何区分的? 3、怎样用通式来表达媒介染料的上染过程? 4、具备络合能力的最重要的基团是谁?为何? 5、为什么媒染染料总比同类型酸性染料的牢度要好?
N N O
B C O O C B O O 1:2 型:有 2个其它配位体 B
3
O N N
Cr
C O B B O 1:1 型:有 4个其它配位体 B O N N C O O N N O C O O Cr O O C O N N
1:3 型:没有其§10.3 媒介染料的染色机理
Tcwang©: 21
第10章 媒介染料(C.I. Mordant Dyes)习题
▲ 判断改错
1、1:2含媒染料具有比1:1含媒染料更加鲜艳的色泽和较好的色牢度。 2 、偶氮基参与金属络合的媒介染料具有优良的色牢度,但媒染后色 变较大,不利于仿色。
1、以端基参与络合的 (二齿络合结构)
主要为偶氮结构中末端含有水杨酸分子片段的一类媒染染料。 端基 为-OH、-COOH等。如[1]P175-中之4例:黄2G、黄GG、黄A、橙R。
O2 N N N OH 酸性媒介黄 2G COONa C.I. Mordant Yellow 8 C.I. 14009 N N OH HO
2、含媒染料的络合比是固定的,它通过络合转化而固色
以[1]P182中酸性含媒红R对羊毛的染色为例,写出反应通式如下:
H2O H2 O +
-
O H2 O O O N N
Wool + Wool
C OH
pH<7 -H3O+
C O O Cr N N
H2O H2 O O N N
O3 S Cl
O
Cr N N
NaO3S Cl
H3 C 酸性含媒红 R与羊毛在染浴中 H2 O H2O H2 O O
H3C 染着状态 O
通式:
O
Cr O
+ Wool
染浴中
C OH
pH<7 -H3O+
Wool
C O O Cr N N
H2 O H2 O O 染着状态
Tcwang©: 14
N N
§10.3 媒介染料的染色机理
3、媒介染料与纤维的结合力 (1)范氏力——当染料分子量较大时,会表现得比较突出; (2)氢键力——结构中的-NH2和-OH之间可以形成氢键; (3)库仑力——可由磺酸基团Dye—SO3ˉ与金属离子的作用表现出来; (4)络合力——媒染和含媒染料由金属离子与染料和纤维同时络合,其牢
同学们好!
今天课程 《染料化学》之 第10章 媒介染料(Mordant Dye)
请准备…
Tcwang©: 1
媒介染料介绍三个方面:
§10.1 媒介染料的由来 §10.2 媒介染料的结构 §10.3 媒介染料的染色机理
Tcwang©: 2
§10.1 媒染染料的由来 一、由来
媒介染料最初始于天然色素的染色过程。即:“染料→媒介→纤维”的 模型。根据这一模型,迄今为止发展的媒染染料有2种类型。
▲ 多项选择
1、酸性媒介染料常用的染色方法有:( )。 A 同浴法 B 后媒法 C 交替法 D 预媒法 2、1:1金属络合染料与蛋白质纤维的结合方式有:( )。 A 配位键 B 氢键 C 离子键 D 分子间力 3、影响染料络合稳定性的因素包括:( ) A 金属离子半径 B 配位体电负性 C 螯合环结构 D p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