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防震减灾实用常识

合集下载

防震减灾安全知识内容

防震减灾安全知识内容

防震减灾安全知识内容1. 地震的基本知识1.1 地震是什么哎呀,说到地震,大家脑海中是不是立刻浮现出电视上那些惊心动魄的画面?地震嘛,简单说,就是地球表层的岩石因为内部压力过大而发生的剧烈运动。

好比你家里那瓶饮料,摇晃得厉害,瓶盖一打开,喝一口就“嘭”地喷出来!不过,这个“嘭”可不是开玩笑的,震动能让地面抖得厉害,连坐着的椅子都能被抛起来,真是让人心慌慌的。

1.2 地震的种类说到地震,其实也有很多种类呢。

比如,最常见的就是“板块运动型”的地震,就是那些大地壳板块在挤压、碰撞、拉扯的过程中,突然“嗷”一声就爆发了。

还有一种是“人为型”,就像你在地下室搞搞挖掘,结果一不小心挖到了什么,这种情况也是会有震动的。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闯祸”的感觉?不过,地震发生的时候,咱可千万别慌,得学会应对才行。

2. 防震准备工作2.1 家庭防震措施好吧,咱们既然知道地震来袭的时候得小心,那平时的准备工作就得提上日程了。

你想啊,家里得有个“避震包”,里面装着水、干粮、手电筒、药品和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就像去远足之前,背上满满的装备,能让你心里踏实得很。

再说,家里的家具也得固定好,别让它们在地震中变成“飞行器”,给你造成二次伤害。

比如,把书架靠墙,尽量别把重物放在高处,要是那东西掉下来,嘿,那可真是“倒霉”的代名词。

2.2 地震演练防震准备不仅仅是备齐物资,还得通过演练来增强全家人的意识。

记得小时候,老师让我们在学校里演练火灾逃生,结果大家都在那儿嬉笑打闹,但其实这是为了让大家在紧急情况下知道怎么做。

同样的道理,咱也可以在家里搞个小“演习”,像地震来临时,先找个安全的地方,蜷缩下来,保护好头部。

这样的演练,就算真遇到情况,也不会手忙脚乱,像无头苍蝇一样乱转。

3. 地震时的应对措施3.1 地震发生时嘿,万一真遇上地震,别慌,心态要稳!首先,记得不要往外跑,这可不是“运动会”,外面有可能更危险。

你可以就近找个结实的桌子,趴在下面,用手护住头和脖子。

预防地震小常识

预防地震小常识

预防地震小常识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提高公众的地震防灾意识,减少地震灾害的损失,以下是一些预防地震的小常识。

1. 了解地震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是预防地震的第一步。

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造成地壳震动。

了解地震的成因、发生频率和地震带的分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地震。

2. 安全居住环境选择安全的居住环境是预防地震的重要措施之一。

避免在地震多发区建造房屋,选择坚固的建筑材料和结构,确保房屋的抗震能力。

3. 室内安全在室内时,要确保自己的安全。

找到安全的避难点,例如桌子下方或者墙角,躲避掉落物品的伤害。

避免站在窗户旁边或者靠近大型家具,以免被玻璃碎片或者家具压到。

4. 室外安全在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室外,要远离建筑物、树木、电线杆等可能倒塌的物体。

选择开阔的空地,保持距离,避免被掉落物砸伤。

5. 家庭应急准备地震发生时,家庭应该有一套应急准备措施。

准备应急包,里面包括食品、水、急救用品、应急灯等物品。

制定家庭应急计划,明确家庭成员的避难点和联系方式。

6. 安全疏散当地震发生时,如果需要疏散,要按照疏散路线和指示进行行动。

避免使用电梯,选择楼梯下楼。

在疏散途中,保持冷静,不要推挤,遵守秩序。

7. 学校和工作场所的防灾演练学校和工作场所应定期进行防灾演练,提高师生和员工的应对地震的能力。

演练内容可以包括室内避险、疏散逃生等,帮助人们熟悉应急措施。

8. 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可以提前预警地震的发生,给人们更多的时间做出应对措施。

公众应积极关注地震预警信息,并按照预警指示行动。

9. 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地震发生后,可能会有人员受伤。

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例如止血、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可以帮助救助伤员,减少伤亡。

10. 积极参与地震防灾宣传地震防灾宣传是预防地震的重要环节。

公众应积极参与地震防灾宣传活动,提高地震防灾意识。

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渠道了解地震防灾知识,参加相关培训和讲座。

防灾减灾小知识5条

防灾减灾小知识5条

防灾减灾小知识5条防灾减灾小知识5条自然灾害是无法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防灾减灾措施来降低其对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以下是五条防灾减灾小知识,帮助您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

一、地震1. 安装地震预警器地震预警器可以提前几秒钟到几十秒钟发出警报,让人们有足够时间采取逃生措施。

安装地震预警器可以有效降低地震带来的伤害。

2. 定期检查家居设施定期检查家居设施,如水电煤气管道、房屋结构等,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在地震发生时,这些设施可能会出现问题,导致更大的损失。

3. 学习正确的逃生技能学习正确的逃生技能非常重要。

在地震发生时,应立即躲到桌子或床下,并保持头部和颈部处于安全位置。

如果没有可躲避的物品,则应尽量躲在墙角或柱子旁边。

二、洪水1. 建造防洪堤在洪水频发的地区,可以建造防洪堤来减少洪水对居民和建筑物的影响。

防洪堤应该建在河流两侧,并且高度要足够高,以避免被淹没。

2. 安装闸门安装闸门可以有效地控制水流量,减少洪水带来的损失。

在河流上游安装闸门,可以控制水位,避免洪水泛滥。

3. 保持清洁保持周围环境的清洁非常重要。

垃圾和杂物会堵塞排水系统,导致积水和洪灾。

因此,在平时应该保持周围环境的清洁,并及时清理垃圾。

三、台风1. 加固房屋结构加固房屋结构可以有效地抵御台风带来的破坏。

在建房时应考虑到台风可能会带来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加固。

2. 储备食品和饮用水台风可能会导致停电和断水。

因此,在台风前应该储备足够的食品和饮用水,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

3. 避免外出在台风来临时,应尽量避免外出。

如果必须外出,应该选择安全的路线,并注意避开危险区域。

四、山火1. 种植防火植物有些植物具有较强的抗火能力,如松树、柏树等。

在山林中种植这些防火植物可以有效地减少山火的发生率。

2. 清理干枯草木干枯草木是山火的主要燃料,因此清理干枯草木非常重要。

在山林中定期清理干枯草木和落叶,可以有效地减少山火的发生率。

3. 建造防火带建造防火带可以有效地切断山火蔓延的路径。

防灾防震安全小知识

防灾防震安全小知识

防灾防震安全小知识防灾防震安全小知识汇总防灾防震安全小知识汇总:1.地震发生前通常会有些征兆,比如地光、地温异常,闻到一股熟悉的气味,听到一些怪声等,发现这些情况应立即采取防护措施。

2.地震发生时产生的碎石、灰尘等可能会阻塞家里的门窗,所以进入卫生间较为安全,因为卫生间较为狭窄,不易形成空气流通。

3.发生地震时,应远离高楼,跑到空旷的地方。

切忌乱跳楼。

4.地震发生后,把门打开,不要关门,以方便救援。

5.如果在超市内,人员不要慌张,重力避免过度消耗,并且推着购物车移动相对要快一些。

6.地震来临时,躲在坚固物体下,坚固的床、桌子下都可以,避免被掉落的物品砸伤。

7.地震过后,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受地震影响,造成二次伤害。

防灾防震安全小知识归纳防灾防震安全小知识归纳如下:1.平时要学习有关知识,了解地形,了解宿舍、教室、食堂、卫生间、紧急出口等的位置。

2.不要在教室、宿舍内乱蹦乱跳,打闹玩耍。

3.教室内不能靠近暖气片、炉子等取暖设施,防止爆炸、火灾。

4.发生地震,应及时躲避,或就近找个安全的地方躲避。

5.若在操场或室外,应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6.不要回到教室,应该在老师指挥下集体疏散。

7.撤离时,应听从指挥,服从命令,不要慌乱,不要拥挤,防止踩伤、挤伤、跌伤。

8.地震过后,不要进入和逗留于震区,以免发生余震。

9.发生地震时,不可采取的方法有:跳楼、乘电梯、到露天广场或露天广告牌、到玻璃幕墙、高架桥等处。

10.在公共场所,应听从工作人员指挥,防止拥挤,有序疏散。

11.在家里,应立即关闭燃气、电器开关,切勿贪恋财物,避免发生危险。

12.在野外,应避开高大建筑,远离高压线,到开阔、平坦的广场或平地避震。

13.在海上,应立即穿上救生衣,尽快远离近海区域。

14.在汽车里,应立即关闭发动机,远离危险地带,到开阔、平坦的广场或平地避震。

15.在商场或饭店,应就近躲在大柱子或者商场、饭店的内墙角,避开外墙、玻璃窗等危险物品。

地震抗灾小知识

地震抗灾小知识

地震抗灾小知识
一、迅速寻找避难所
在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寻找坚固的物体或避难所,如墙角、桌子下、床下等处,避免被掉落的物品砸伤。

如果无法找到避难所,应尽量保持身体低矮姿势,双手护好头部,寻找安全空间躲避。

二、保持冷静与警觉
在地震发生时,保持冷静和警觉非常重要。

不要惊慌失措,尽量避免混乱和拥挤,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同时,要密切关注周围环境的变化,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危险。

三、采取防护措施
在地震发生时,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例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减少灰尘和有害气体的吸入;用衣物或毛巾遮住眼睛,以防止因物品掉落造成伤害;如果可能的话,应尽快穿上鞋袜等防护物品,以减少脚部受伤的可能性。

四、遵循疏散指示
在地震发生后,应遵循疏散指示,尽快离开建筑物或危险区域。

在疏散过程中,要保持有序和稳定,避免因恐慌和混乱造成伤害。

同时,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发现和避开潜在的危险。

五、寻找安全区域
在疏散后,应尽快寻找安全区域,远离建筑物和危险物品。

在选择安全区域时,应考虑到地形、地质、气象等因素,避免因次生灾害造成伤害。

同时,要保持警觉和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危险。

总结:以上是地震抗灾小知识的主要内容,包括迅速寻找避难所、保持冷静与警觉、采取防护措施、遵循疏散指示和寻找安全区域。

在地震发生时,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灾害,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防震减灾安全知识

防震减灾安全知识

防震减灾安全知识防震减灾安全知识汇总防震减灾安全知识汇总:1.地震前兆:震前鸡鸣狗叫,驴鸣猪叫,燕子飞得低,老鼠搬家,蜜蜂离家,蚂蚁搬家,鸽子不飞,鱼儿吐泡。

2.震前准备的:收听广播、收看电视,确定震灾重点地区,准备有关常用急救物品,临时救护人员选配,经常检查和维修家庭周围和室内备用的应急救护工具和设备。

3.地震发生时:关闭电源,不要慌乱,不要向户外冲,最好用湿毛巾护住口鼻,躲在坚固的床下或桌下,不要乘坐电梯。

4.地震后:保护好自身安全,不要乘坐电梯,若无法出门,可用毛毯、衣服堵住门窗的缝隙,防止余震发生,同时可向外界呼救,等待救援。

防震减灾安全知识归纳防震减灾安全知识归纳1.地震前兆指地震前的些许异常迹象,并不一定就是因为地震,但这些异常发生地震的次数比较高。

2.地震预报是向社会公众提供的有关地震发生时间、地点、震级等预报信息。

3.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影响和波及到的程度范围。

4.地震逃生要点:找准震中,选对方向,迅速撤离。

5.地震灾害防范与应对方法:遇到地震,不要惊慌,选择开阔、安全的地方躲避;将身边的杂志或柔软物品垫在头上,避免砸伤;来不及跑出震区的,应双手护头,闭目蹲在两个结实的障碍物下。

6.震后自救:闻到异味,可呼吸;食物中毒,可呕吐;受伤出血,可包扎;气闷憋气,可通风。

7.地震发生时间:当地震灾害不可避免时,震前应力发生突然变化,引起地下岩层释放出一些能量,产生地震波。

当地震波释放出的能量相当大,而人们又无处躲避时,地震震中的烈度最高。

8.地震发生地点:地震发生地点即震中。

根据地震的成因,地震震中可分为天然地震震中和人工地震震中。

9.地震震级:地震震级是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时释放的能量多少来划分,用字母“震级”表示。

10.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影响和波及到的程度。

它决定于震害损失程度和人们的感觉程度。

防震减灾安全知识大全防震减灾安全知识大全如下:1.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如地震活动、地震波速度、地壳变形、地下水异常升降、生物征兆变化等。

防震减灾小常识10条

防震减灾小常识10条

防震减灾小常识10条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灾害风险日益增加,防震减灾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介绍防震减灾的10条小常识,帮助人们提高自身的防灾能力和应对能力。

1. 安全环境评估在购房时,我们应该优先选择安全性较高的房屋。

可以通过查看房屋的抗震等级和结构材料等信息,来评估房屋的抗震能力。

2. 定期检查房屋结构定期检查房屋的结构,包括墙体、梁柱、地基等部分。

发现有裂缝、变形等情况时,应及时修复,以保持房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灾害逃生规划制定灾害逃生规划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家庭成员在灾难发生时的逃生路径和集合地点,设计好逃生道路,确保能够及时安全地逃生。

4. 固定家居用品家居用品,在地震发生时可能会变成危险的物体。

我们需要将大型的家具固定在墙壁上,防止其倾倒和滚动,以减少伤害的可能性。

5. 储备应急物资在发生灾害时,应急物资的准备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应该储备足够的食品、水、医疗用品、应急工具等物资,以应对突发情况。

6. 注意室内安全地震发生时,室内的玻璃、石膏板等易于破碎。

我们需要迅速寻找安全的位置,避免靠近这些易碎物品,以保护自己的安全。

7.参与防震演习参与防震演习可以帮助我们熟悉应对地震的方法。

学习正确的防震避难姿势和逃生技巧,增强自己的应对能力,提高生存率。

8. 密切关注天气预警天气预警能够提前通知我们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

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天气预警,了解灾害的可能发生时间和地点,以便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9. 学习基本急救知识灾害发生时,伤者的数量往往很多。

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如止血、包扎等常见急救技能,可以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

10. 积极参与社区防灾工作积极参与社区的防灾工作,参加相关培训和活动,了解社区的灾害风险和防灾措施,与社区合作共同应对自然灾害。

以上是防震减灾的10条小常识,通过遵守这些规则和方法,我们可以在灾害中减少损失,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抗灾能力。

预防灾害始于日常,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安全的生活环境。

防震减灾 小知识

防震减灾 小知识

防震减灾小知识一、地震基础知识1. 地震的成因地震主要是由于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引起的。

地球的岩石圈由多个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不断地运动,当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或者拉伸时,就会在板块边界及其附近产生应力。

当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岩石就会突然破裂或者错动,从而释放出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引起地面的震动。

除了构造地震外,还有火山地震(由火山活动引发)、塌陷地震(如地下溶洞或矿坑塌陷引起)等,但构造地震是最常见、危害最大的地震类型。

2. 地震波的类型地震波分为体波和面波。

体波又包括纵波(P波)和横波(S波)。

纵波是一种压缩波,它的传播速度最快,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纵波使地面上下颠簸,它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

横波是一种剪切波,它只能在固体中传播,传播速度比纵波慢。

横波使地面水平摇晃,其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面波是体波到达地表后激发的次生波,它的传播速度最慢,但振幅较大,对地面建筑物的破坏作用最强。

二、地震预警与预报1. 地震预警地震预警不是地震预报。

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小于电波传播速度的特点,提前对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进行预警。

例如,地震发生时,震中附近的地震监测仪首先检测到地震波,然后迅速将信息通过电波(如无线电、网络等)传送给可能受到影响的地区。

这些地区在地震波到达之前,可以提前几秒到几十秒收到预警信息,从而有时间采取紧急避险措施,如紧急制动高速行驶的列车、关闭危险设施等。

2. 地震预报地震预报是对未来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进行预测。

目前,地震预报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虽然科学家们通过对地震活动规律、地质构造、地壳形变等多种因素的研究,能够做出一定程度的中长期地震趋势预测,但短期和临震预报的准确性还比较低。

三、地震避险与逃生1. 室内避险如果在室内遇到地震,要迅速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用坐垫、枕头等柔软物品保护好头部和颈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震减灾实用常识
1.震时是跑还是躲:目前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因为震时预警时间短,人又往往无法自主行动,加之门窗变形等,从室内跑出十分困难;如果是在高楼里,更不易跑出来.但若在平房里,发现预警现象早,室外空旷安全,力争跑出避震.
2.避震时应怎样保护自己:a.趴下,降低身体重心,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身体移位,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b.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上.c.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d.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3.什么是室内的避震空间:室内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三角空间,可称其为避震空间.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室内易于形成避震空间的地方:床、炕沿下,结实牢固的家具附近;内墙(特别是承重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地方.室内最不宜避震的地方:附近没有支撑物的床、炕上;周围无支撑物的地板上;外墙边、窗户旁.
4.公共场所避震要点:a.在影剧院、体育场馆,观众可趴在座椅旁、舞台脚下,震后在工作人员组织下有秩序地疏散;b.在商场、饭店等处,要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避开玻璃门窗、橱窗和柜台;避开高大不稳和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c.避震时用双手、书包或其他物品保护头部;d.震后疏散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指挥,不要慌乱拥挤,尽量避开人流;如被挤入人流,要防止摔倒;把双手交叉在胸前保护自己,用肩和背承受外部压力.
5.室外避震注意事项: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等.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避开其他危险场所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女儿墙、高门脸、雨棚;危险品如易燃、易爆
品仓库等.
6.在街上行走时如何避震: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霓红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7.野外避震要点:a.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不要在山脚下、陡崖边停留;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沟坎下;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b.避开水边的危险环境.河边、湖边、海边,以防河岸坍塌而落水,或上游水库坍塌下游涨水,或出现海啸;水坝、堤坝上,以防垮坝或发生洪水;桥面或桥下,以防桥梁坍塌时受伤.
8.车辆行驶中发生地震如何应对:司机应尽快减速,逐步刹闸,停到空旷处;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
9.自救方法:被阻隔在废墟下时,应想方设法寻找和挖掘出口,尽快脱离险境;被压埋后,如果手能动其他部位不能动,要逐步清除压物,尽量挣脱出来;不能脱险时,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掏出一定空间,保证呼吸;如有可能,注意用湿手巾、衣服或其他布料等捂住口鼻和头部,避免灰尘呛闷发生窒息;如受伤,想办法止血包扎;用砖块、木板、或其他可以挪动的物品等支撑残垣断壁,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注意听外边的动静,伺机呼救.可用喊话、敲击等方法呼救,有条件时利用手机等通讯工具呼救;尽量寻找水源和食物等,节约使用,延长生存时间,耐心等待救援.
10.互救方法:根据房屋居住情况判断,根据家庭、邻里提供信息,采取看、喊、听等方法寻找被埋压者;采用锹、镐、撬杠等工具,结合手扒方法挖掘被埋压者;对挖掘出的伤员进行呼吸、包扎、止血、镇痛等急救措施后迅速送医院;对暂时无力救出的伤员,要使废墟下面的空间保持通风,递送水和食品,寻求帮助再行营救;救人时要注意安全,防止方法不当和余震或次生灾害造成新的伤亡;挖掘时要分清哪些是支撑物,哪些是压埋阻挡物,应保护和增设必要的支撑物,清除压埋
阻挡物;不要轻易触动倒塌物,不要站在倒塌物上;挖掘接近人体时,最好用手一点点拨,不可用利器刨挖;应首先找到被压埋者的头部,并采取清理口腔、呼吸道异物等措施,并依次按胸、腹、腿的顺序将被压埋者挖出来;对不能自行出来的伤员,不得强拉硬拽,查明伤情,采取措施后,再行搬动;对营救出的伤员可给点水,但不能多喝;对长期处在黑暗中的伤员要注意保护眼睛;根据伤员的伤情采取正确的搬运方法.考虑伤员可能有脊柱骨折的情况,搬运要小心,防止脊柱弯曲和扭转.要用硬板担架搬运,严禁人架方式,以免加重骨折或损伤脊髓,造成终身瘫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