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十大名言,警句迭出耐人寻味

合集下载

荀子名言名句,荀子的思想

荀子名言名句,荀子的思想

荀子名言名句,荀子的思想荀子名言名句:1、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

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2、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3、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

——荀子名言4、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

5、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荀子·劝学》6、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7、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8、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

——荀子9、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10、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11、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12、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13、良医之门多病人。

——《荀子·法行》14、长幼有序。

——《荀子·君子篇》15、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荀子·成相》16、怒不过夺,喜不过予。

——《荀子·修身》17、天不为人之器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之匈匈也,辍行。

——《荀子·天论》18、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天论》19、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荀子·劝学》20、学无止境。

21、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荀子·修身》2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23、道虽迩,不行不至。

事虽小,不为不成。

——《荀子·修身》24、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25、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2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篇》27、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

28、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

友者,所以相有也。

荀子的名言名句大全

荀子的名言名句大全

荀⼦的名⾔名句⼤全1.荀⼦名⾔名句⼤全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劝学》⽊受绳则直,⾦就砺则利,君⼦博学⽽⽇参省乎⼰,则知明⽽⾏⽆过矣。

——《劝学》不登⾼⼭,不知天之⾼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不知学问之⼤也。

——《劝学》神莫⼤于化道,福莫⼤于⽆祸。

——《劝学》君⼦居必择乡,游必就⼠,所以防邪僻⽽近中正也。

——《劝学》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劝学》⾁腐⽣⾍,鱼枯⽣蠹。

怠慢忘⾝,祸灾乃作。

——《劝学》⾔有召祸也,⾏有招辱也。

君⼦慎其所⽴乎!——《劝学》积⼟成⼭,风⾬兴焉;积⽔成渊,蛟龙⽣焉;积善成德,⽽神明⾃得,圣⼼备焉。

——《劝学》不积跬步,⽆以⾄千⾥;不积⼩流,⽆以成江海。

——《劝学》锲⽽舍之,朽⽊不折;锲⽽不舍,⾦⽯可镂。

——《劝学》跬步⽽不休,跛鳖千⾥;累⼟⽽不辍,丘⼭崇成。

——《劝学》⽆冥冥之志者,⽆昭昭之明;⽆惛惛之事者,⽆赫赫之功。

——《劝学》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劝学》君⼦之学业,以美其⾝;⼩⼈之学业,以为禽犊。

——《劝学》⾮我⽽当者,吾师也;是我⽽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劝学》谄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忠为贼,虽欲⽆灭亡,得乎哉?——《劝学》⼈⽆礼则不⽣,事⽆礼则不成,国家⽆礼则不宁。

——《劝学》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

——《劝学》君⼦役物,⼩⼈役于物。

——《劝学》道虽迩,不⾏不⾄;事虽⼩,不为不成。

——《劝学》礼者,所以正⾝也……⽆礼,何以正⾝?——《劝学》⼩⼈能,则倨傲僻违以骄溢⼈;不能,则妒嫉怨诽以倾覆⼈。

——《不苟》诚者,君⼦之所守业,⽽政事之本也。

——《不苟》⾔⽆常信,⾏⽆常贞,唯利所在,⽆所不倾,若是则可谓⼩⼈矣。

——《不苟》公升明,偏⽣暗;端悫⽣通,诈伪⽣塞;诚信⽣神,夸诞⽣盛。

此六⽣者,君⼦慎之,⽽禹、桀所以分也。

——《不苟》骄泄者,⼈之殃也;恭俭者,摒五兵也。

虽有⼽⽭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

《荀子》里的10句金言,道理深刻,一生至少要读一次!

《荀子》里的10句金言,道理深刻,一生至少要读一次!

《荀子》里的10句金言,道理深刻,一生至少要读一次!《荀子》里的10句金言,道理深刻,一生至少要读一次。

1. 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

——《荀子·大略》柳下惠害怕从后门进来的女子受到寒冷,于是便用自己的衣服将她包裹在怀中。

因为他为人正派,因此诶呦人怀疑他。

2.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荀子·修身》。

愀然:严肃的样子。

看到善良的行为,便会定要严正地对照自己。

看到不善的行为,一定要严肃地反省自己。

3.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懒散的人,雕刻几下木头便停止了,就连朽木都可能可短。

如果发愤图强,即便是金石也能雕刻成器具。

4. 公生明,偏生暗。

——《荀子·不苟》。

暗:愚昧。

公正便会生成智慧,偏私便会生出愚昧。

5.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

——《荀子·荣辱》。

具有自知之明的人,不会去抱怨别人,知天命的人不会去埋怨上天。

6. 流言止于智者。

——《荀子·大略》没有根据的言语,传到有智慧的人那里,便不会再传了。

7.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荀子·劝学》眼睛不能同时看清两个不同的目标,耳朵也不能够同时听清楚两种不同的声音。

8. 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

——《荀子·非十二子》君子会将自身的品德低下为耻辱,而不会将被人侮辱而看作耻辱。

君子会将自己不守信当做耻辱,而不会将没有得到信任视作耻辱。

9. 无不爱也,无不敬也,无与人争也,恢然如天地之苞万物。

如是,则贤者贵之,不肖者亲之。

——《荀子·非十二子》没有不爱的,也没有不敬重的,从来不和别人争执,心胸宽广如同天地一样包容万物。

如果能够做到这样,贤能的人就会尊重你,不贤能的人也会去亲近你。

10. 夫富贵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

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暗世者也,险莫大焉。

——《荀子·不苟》对于富贵的人都傲视,对于贫困的人都去起迁就。

《荀子》中的10句经典名句

《荀子》中的10句经典名句

《荀子》中的10句经典名句1、刻死而附生谓之墨,刻生而附死谓之惑,杀生而送死谓之贼。

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使死生终始莫不称宜而好善,是礼义之法式也,儒者是矣。

《荀子·礼论篇》释:不管死者而厚待活着的人,持这种主张的是墨家的主张,不管活人而厚葬死者的人,这是迷惑,杀死活人去陪葬死者,这是害人。

大致按一个人活着时候的情形去为他送死,使得生死始终无不合宜完善,是礼义的法则仪式,这是儒家的主张。

义:这是荀子论礼总要。

还是应当持中庸态度。

生命是最宝贵的,生死都是合宜是最好的。

2、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

《荀子·乐论篇》释:人不可能没有快乐,有快乐就会表达出来,有所表达时若没有人去引导,就不可能不出乱子。

先王憎恶这种乱杂,所以制作了雅、颂的音乐以引导它。

义:荀子论音乐并不否定音乐的娱乐性价值,能够导人以快乐,使人们释放压抑情绪,不会使社会出乱子。

正是先王认识到杂乱音乐的危害性,所以制订了《雅》、《颂》音乐。

3、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

乐则必发於声音,形於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

《荀子·乐论篇》释:音乐就是快乐,喜爱音乐是人无可避免的情绪爱好,所以人不能没有音乐。

快乐就一定会咏叹歌唱,发出声音,表现于动作,而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在咏叹歌唱、手舞足蹈中,喜怒哀乐的情感全部都表现出来了。

义:荀子指出音乐是通过声音和舞蹈动作表现出人的喜怒哀乐情感的艺术形式。

4、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

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以臧害所将受谓之虚。

《荀子·解蔽篇》释:人天生有认识的能力,有认识能力就有记忆。

有记忆就是贮藏,然而也有所谓虚。

所谓虚,就是不因为已经获得的去妨碍将要接受的。

义:荀子指出人的认识能力是因为人有记忆,是一系列的观念印象集合。

所以它具有局限性。

5、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

荀子名言名句大全

荀子名言名句大全

荀子名言名句大全1.荀子的名言(1)锲而不舍(《荀子·劝学》):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2)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荀子·劝学》):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名言(1)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荀子·修身》)(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天论》)(3)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荀子·劝学》)(4)道虽迩,不行不至。

事虽小,不为不成。

(《荀子·修身》)(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8)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1)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荀子·修身》)(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天论》)(3)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荀子·劝学》)(4)道虽迩,不行不至。

事虽小,不为不成。

(《荀子·修身》)(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8)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荀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荀子》:公生明,偏生暗。

《荀子》: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荀子》20句励志经典语录,句句蕴含深意,耐人寻味

《荀子》20句励志经典语录,句句蕴含深意,耐人寻味

《荀子》20句励志经典语录,句句蕴含深意,耐人寻味《荀子》为战国末年著名思想家荀况的著作。

《汉书·艺文志》著录“《孙卿子》三十三篇”。

班固注曰:荀子“名况,赵人,为齐稷下祭酒。

”1. 大巧在所不为。

出自战国·荀况《荀子·天论》。

最高的智慧在于不做不能做和不该做的事。

2. 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

出自战国·荀卿《荀子·荣辱》。

欢乐平易的人常能长寿,忧愁而担惊受怕的人往往短命。

3.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出自战国·荀况《荀子·修身》。

看见别人的优点,就要反观自身是否也具备那些优点,看见别人的缺点,就要引起警惕,从而深刻反省自己。

4.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出自战国·荀况《荀子·大略》。

天不冷,就无从知道松柏耐寒的节操。

事情不艰难,就无从知道君子的高贵品质。

5.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出自战国·荀况《劝学》。

不积累小的步伐,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汇集小的河流,也无法形成江河湖海。

城都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是一个需要不断积累的过程。

6. 是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

出自战国·荀况《荀子·修身》。

因此君子能够尊重他们的老师,亲近自己的朋友,而十分痛恨那些谄媚自己的人。

7.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

出自战国·荀况《荀子·修身》。

用美好言行来引导他人,这便叫做教导,用美好的言行来附和别人,这便叫做顺应;用不善的言行来引导别人,这就叫做谄媚,用不善的言行来附和别人,这就叫做阿谀奉迎。

8. 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

出自战国·荀况《荀子·王制》。

没有道德的人不能尊贵,没有才能的人不能做官,没有功劳的人不能受赏,没有罪过的人不能惩罚。

荀子名言名句

荀子名言名句

荀⼦名⾔名句 荀⼦名⾔名句: 1、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

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不知,虽识不妄;知之⽽不⾏,虽敦必困。

2、君⼦敬其在⼰者,⽽不慕其在天者,是以⽇进也。

3、君⼦崇⼈之德,扬⼈之美,⾮谄谀也。

——荀⼦名⾔ 4、君⼦耻不修,不耻见污。

5、声⽆⼩⽽不闻,⾏⽆隐⽽不形。

《荀⼦·劝学》 6、善学者尽其理,善⾏者究其难。

7、仁义礼善之于⼈也,辟之若货财粟⽶之于家也。

8、⼈知贵⽣乐安⽽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刎颈也。

——荀⼦ 9、君⼦之学也以美其⾝,⼩⼈之学也以为禽犊。

10、⼈之于⽂学也,犹⽟之于琢磨也。

11、以善先⼈者,谓之教。

12、尊严⽽惮,可以为师。

13、良医之门多病⼈。

——《荀⼦·法⾏》 14、长幼有序。

——《荀⼦·君⼦篇》 15、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荀⼦·成相》 16、怒不过夺,喜不过予。

——《荀⼦·修⾝》 17、天不为⼈之器寒也,辍冬;地不为⼈之恶辽远也.辍⼴;君⼦不为⼩之匈匈也,辍⾏。

——《荀⼦·天论》 18、天⾏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天论》 19、⽬不能两视⽽明,⽿不能两听⽽聪。

——《荀⼦·劝学》 20、学⽆⽌境。

21、⾮我⽽当者,吾师也;是我⽽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荀⼦·修⾝》 22、蓬⽣⿇中,不扶⽽直;⽩沙在涅,与之俱⿊。

——《荀⼦·劝学》 23、道虽迩,不⾏不⾄。

事虽⼩,不为不成。

——《荀⼦·修⾝》 24、得百姓之⼒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25、⼝能⾔之,⾝能⾏之,国宝也;⼝不能⾔,⾝能⾏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26、积⼟成⼭,风⾬兴焉;积⽔成渊,蛟龙⽣焉。

积善成德,⽽神明⾃得,圣⼼备焉。

——《荀⼦·劝学篇》 27、⼈主不公,⼈⾂不忠也。

荀子名言名句

荀子名言名句

荀子名言名句荀子名言名句:1、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

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2、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3、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

——荀子名言4、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

5、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荀子·劝学》6、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7、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8、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

——荀子9、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10、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11、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12、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13、良医之门多病人。

——《荀子·法行》14、长幼有序。

——《荀子·君子篇》15、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荀子·成相》16、怒不过夺,喜不过予。

——《荀子·修身》17、天不为人之器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之匈匈也,辍行。

——《荀子·天论》18、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天论》19、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荀子·劝学》20、学无止境。

21、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荀子·修身》2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23、道虽迩,不行不至。

事虽小,不为不成。

——《荀子·修身》24、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25、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2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篇》27、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

28、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

友者,所以相有也。

——《荀子·大略》29、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荀子》十大名言,警句迭出耐人寻味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

荀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与孔子、孟子一起,被称为是先秦儒学最重要的三个人物。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


译文:老天不会因为人仍讨厌寒冷而将冬天终止;大地也不会因为人们讨厌它太远而将废弃了它的广大无边;君子不因为一些卑劣之人的无理喧嚷和无谓的干扰就停止自己的行动,放弃个人的伟大志向。

“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


译文:一个好的农民,并不因为遇到水、旱等自然灾害,就不去耕种土地;一个好的商人,并不因为一时的亏损,就不再搞经营;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并不因为贫穷,就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松懈自己的斗志,放弃自己的理想追求。

“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


译文:即使有些事情干起来很辛劳、很劳累,但只要符合自己的理想,只要是发自于内心,也要坚持去干;即使有些事情没有什么利益可图,但只要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也要千方百计把它干好。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


译文:意志坚定,志向远大,就会傲视富贵,对名利不屑一顾,遵循为人的准则,以道义为重,就会藐视那些王公贵人,对权势看得很轻。

注重思想修养,经常不断地省察自己的内心,就能支配外界的事物而不为外界的事物所左右。

“厚者,礼之积也;大者,礼之广也;高者,礼之隆也;明者,礼之尽也。


译文:一个人能具备敦厚的品德,在于他日积月累,坚持不断地按照礼的原则行事;一个人能具备豁达大度的品德,在于他普遍地推行礼的原则,处处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一个人能具备高尚的品德,在于他真正把礼的原则发扬光大;一个人能具备明察秋毫的品德,在于他切实把礼的原则融化在自己心中了。

“君子能为可贵,不能使人必贵己;能为可信,不能使人必信己;能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己。


译文:品德高尚的人自珍自重,但不要求别人一定要尊重自己,把自己推举得很高;自己能做到诚实笃信,但不要求别人一定要百分之百地信任自己,非得一味向别人表白;自己能够成为有用之材,但不要求别人一定要任用自己,以致去投机钻营。

“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

是以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为物倾侧,夫是之谓诚君子。

”——(《非十二子》)
译文:士君子以自己的修养不好为耻,不以被别人诬蔑为耻;以自己不守信用为耻,不以被别人不信任为耻;以自己缺德少才为耻,不以不被人重用为耻。

品德高尚的人不被虚荣所引诱,不被诽谤所吓倒,不被外物所动摇,而是遵循正道,严于律己,这才叫名副其实的君子。

“能小而事大,辟之是犹力之少而任重也,舍粹折无适也。

身不肖而诬贤,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


译文:能力本来就达不到却非要干惊天动地的大事,就好象力气小非要挑重担一样,除了伤筋断骨,又能有什么结果呢?对自己的品行和为人也要实事求是,正确对待。

本来自己的品德恶劣却一味吹嘘自己是贤人,就好象是个驼背的人硬充高个子,别人看到后,只能指着他的脑袋讥笑他。

“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

”(《儒效》)
译文:人要不断地求索才能有所收获,不断地实践才能有所成就,不断地积累才能有所提高,能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才会成为圣人。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译文:路程虽近,不走是到不了的;事情虽小,不做是不能完成的。

高尚的道德必须去追求,道德境界是在不断修养中才能走向崇高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