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孟子荀子教育名言
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名言

《孟子》名言选读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的历史任务交给这个人,一定要首先磨难他的心志,劳累他的筋络骨骼,饥饿他的肉体皮肤,空匮疲乏他的身体,所作所为总是被干扰搅乱,借以撼动他的心志使他性情更加坚韧,以增加他原来不具备的能力。
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译:孔子登上东山便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也变小了。
3、独乐(yüè)乐(lè),与人乐乐,孰乐?译:一个人独自欣赏乐音快乐,和别人一道欣赏音乐也快乐,到底哪一个更快乐呢?4、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译:您老人家这么一说,使我的思想豁然开朗也.(戚戚:感动的样子)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译:贫穷时就搞好品德的修养,得志时就帮助天下人民都走善道.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尊敬自己的父母,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父母身上,爱护自己的儿女,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儿女身上。
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译:得到天时还不如得到地形便利好,得了地形便利还不如得到和顺的人心好。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获得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译:人民是最重要的,江山国土次于人民,而君主应该在最次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译:在忧患中生存,在安乐中死亡。
1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译: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
得志的时候,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
富贵不能使我放纵享乐,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我卑躬屈膝,这样的人才够叫大丈夫。
12、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译:完全相信《书》(指《尚书》),那就还不如没有《书》为好。
有关儒家思想的名言名句

儒家思想的名言名句儒家经典名言摘录国学十六句1、《论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孟子》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4、《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5、《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6、《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7、《孝经》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8、《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9、《老子》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10、《庄子》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11、《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12、《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13、《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4、《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15、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16、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道德篇:1、德者事业之基。
《菜根潭》道德是事业的基础。
2、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周易.坤》做好事的家庭必给后代流下幸福,贯做恶事的家庭必给后代留下祸殃。
3、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4、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尚书.周官》讲道德,心安理得;做坏事,心劳日拙。
5、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尚书.周官》财富可以修饰房子,道德可以滋润人身,使人心宽体胖。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尊敬我的长辈,继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我的子女,继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子女。
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爱别人的人,别人永远爱他;尊重别人的人,别人永远尊重他。
关于中国传统美德善良的名人名言_善良的简短句子

关于中国传统美德善良的名人名言_善良的简短句子
1. 孔子:君子善假于物,不善则鲜。
2. 孟子:仁者爱人,惠者助人。
3. 荀子:人以善则静,静而不失其正,不失其正则灵,灵则久。
4. 韩愈: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5. 文天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6. 王安石:关山月近半,风火夜迎人。
7. 欧阳修:楼船已经过,斜阳里又一村。
8. 林则徐:以德治国,以礼守仁。
9. 钱钟书: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0. 纪昀: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11. 周恩来:爱人者,人恒爱之。
12.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
13. 朱德:人民对我们的信任,我们应该珍惜。
14. 周总理:团结统一是共和国的命根子。
15. 邓小平:古往今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16. 胡锦涛:和谐社会是一个科学的社会。
17. 清华陈嘉庚:尚德修业,以立己达人。
18. 徐悲鸿:良心和良知,是使人心灵美好的最重要的因素。
19. 冰心:超越善恶的境界,到达人性的境界。
20. 傅雷:用爱来管教孩子,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100句关于教育的古代经典名言

教育的古代经典名言【教育】中国古代百句经典名言(上)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
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孔子春秋名言名句

孔子春秋名言名句1.春秋战国时期的名人名言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易经》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10: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2.春秋时期有哪些名言警句太多了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易经》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10: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爱国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S226;牧民》2.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S226;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S226;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葛洪《抱朴子&S226;外篇&S226;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8.位卑未敢忘忧国。
孟子的名言_1

孟子的名言孟子的名言11、恶之者众则危。
《荀子正论》2、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荀子劝学》3、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
《荀子荣辱》4、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荀子劝学》5、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6、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7、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于黼黻__;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
8、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
故圣者众之所积也。
9、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
10、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12、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于黼黻__;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
13、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14、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荀子儒效》15、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16、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
《荀子议兵》17、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18、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19、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
20、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21、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22、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23、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荀子劝学》24、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25、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孟子的名言2(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教育类古代名言名句精选

教育类古代名言名句精选1.君子能长育人材,则天下喜乐之矣。
——《诗经·小雅·菁菁者莪·序》2.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尽心上》3.礼者,所以正身也。
师者,所以正礼也。
——《荀子·修身》4.君师者,治之本也。
——《荀子·礼论》5.人有师法而知,则速通。
——《荀子·儒效》6.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无法者,人之大殃也。
——《荀子·儒效》7.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
——《荀子·修身》8.凡探险明珠,不于合浦之渊,不得骊龙之夜光也;美玉,不于荆山之岫,不得连城之譬也。
——晋·葛洪《抱朴子·祛惑》9.猎者,必之山林;渔者,必之江湖;而学者,必游于贤人君子之域。
——明·高启《审游赠陆彦远》10.教也者,义之大者也;学也者,知之盛者也。
——《吕氏春秋·尊师》11.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
——《吕氏春秋·尊师》12.疾学在于尊师。
——《吕氏春秋·劝学》13.经师易求,人师难得。
——《北周书·卢诞传》14.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材,成天下之材者在教化,职教化者在师儒。
——宋·胡瑗《松滋县学记》15.教者必以正。
——《孟子·离娄上》16.教以言相感,化以神相感。
——清·魏源《默觚·治篇》17.身教亲于言教。
——清·魏源《默觚·治篇》18.立教有本,躬行为起化之原。
——清·王夫之《四书训义·孟子》19.宽而不畏,严而见爱。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20.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礼记·大学》21.小孩怀子三月,出居别宫。
目不邪视,耳不妄听。
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22.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严于律己的古代名言

严于律己的古代名言摘要:一、引言二、古代名言的背景及意义1.自律的重要性2.古代名人的自律实践三、古代名言列举1.孔子:“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孟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荀子:“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予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4.古人云:“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四、名言的现实意义1.个人成长与自我提升2.社会风气的引导五、结论正文:严于律己的古代名言自古以来,我国文化底蕴丰厚,诸多名人志士都重视个人修养与自律。
在这里,我们通过对一些古代名言的解读,以期启发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践行自律,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
一、引言严于律己,是古代名人追求道德品质的一种表现。
他们通过自我约束,努力提升自身修养,为社会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在我国古代文化中,自律被视为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因素。
二、古代名言的背景及意义1.自律的重要性古代名人深知自律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在道德、学术、事业等方面取得优异的成绩。
自律不仅关乎个人品质,还影响到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
2.古代名人的自律实践许多古代名人把自律贯穿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他们勤奋好学,克己奉公,力求做到言行一致。
如孔子提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强调人要不断反省,以达到道德高尚的境界。
三、古代名言列举1.孔子:“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要不断学习、反省,才能做到行为无过失。
通过自省,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改正错误,提升个人品质。
2.孟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孟子主张人要学会自我反省,每天都要思考自己在为人处世、交友、学习等方面是否做到了忠诚、诚信和勤奋。
这种习惯有助于我们及时发现问题,改进自己的行为。
3.荀子:“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予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孟子荀子教育名言
孔子教育名言
1、子曰:“成人之行,达乎情性之理,通乎物类之变,知幽
明之故,睹游气之源。
若此,可谓成人。
既知天道,行躬以
作义,饬身以礼乐,成人之行也。
”(《说苑》卷十八)
2、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
而改之。
”《述而》)
5、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
焉瘦哉!”《为政》)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
复也。
”述而》)
8、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为文也。
”(《公治长》)
9、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10、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
从。
”(《子路》)
荀子教育名言
1、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大略》)
则粪本,弟子通利则思师 。
”( 《致仕》)
2、“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今人之性, 生而好利焉,
顺是, 故争夺王,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 而忠信亡焉; 生而有耳目之欲, 有好色焉, 顺是,故淫乱生, 而礼仪文理亡焉。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 合于反纷乱里,而归于暴。
故必将有师法文化,礼仪之道, 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由此观之,然则人之
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 《性恶》)
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 《儒效》)
4、“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不乎四体,行乎动
静。
” 《劝学》)
也。
蟹六跪而二鳌, 非蛇鳝之穴, 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
也。
《劝学》) 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 可以为师。
故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
水深而回,树树落
3、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
5、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 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 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 ;驽马十驾, 功在不 舍。
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劝学》)
6、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用心
7、 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
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老
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师君,是礼之三本
也。
”
吾贼也。
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
好善无厌,受谏
而能诫,随虽欲无进,得乎哉?”( 《修身》)
孟子教育名言
敬人者,人恒敬之。
”
5、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
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增益其所不能。
” ( 《告子》)
6、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自得之则居
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源。
故君子欲 其自得之也。
” ( 《离娄下》)。
8、“ 9、 今之人性恶,必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
今之人 无师法, 则偏险而不正; 无礼义, 则悖乱而不治。
”(《性恶》) 10、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 是我而当者, 吾友也;
谄谀我者, 1、孟子曰: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
”《(公孙丑上》 ) 2、孟子曰: 学问之道无他,
求其放心而已矣。
”《(告子上》 ) 3、孟子曰: 的得天下有道:
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得其民 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 ( 《离娄上》)
4、孟子曰:“仁者爱人,有礼 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
7、孟子曰:“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
日寒之,
未有能生者也。
” ( 《告子上》) 8、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
求在
我者也。
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
10、孟子曰: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 乐莫大
焉。
”(《尽 心上》)
也。
” ( 《尽心上》)
9、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 ( 《离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