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了解得孔子与孟子

合集下载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人教版九年级教案设计)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人教版九年级教案设计)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人教版九年级教案设计)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人教版九年级教案设计)主题: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教学目标:1、让学生比拟全面的了解孔子和孟子,对他们的思想和主张有初步的认识,并从中汲取营养。

2、培养学生查阅、、筛选、概括资料的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3、写一篇议论文。

教学重点:1、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2、议论文的写作。

教学难点:议论文的写作。

教学方法:1、小组合作交流。

2、课前准备相关资料。

3、课堂展示。

教学过程:导入:你还记得吗?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写,那时候学生入学要先拜孔子(没有孔子牌位,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其次才向老师行礼。

是啊,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里,孔子都具有无比崇高的地位。

孟子呢,直接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在历史上并称“孔孟”。

孔子、孟子离我们的时代已十分久远,然而他们那出色的智慧和伟大的人格,仍然会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

(多媒体出示孔子、孟子的画像)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一下孔子和孟子吧。

一、孔、孟小档案要消除孔子、孟子给我们的遥远感、陌生感,就要从多方面了解他们。

指导学生从以下六个方面去收集资料(加以后,)在班上交流。

1、孔子、孟子的生平和主要经历。

如孔子小时候就显露出过人的才华,“孟母三迁”的故事,孔子、孟子周游列国的经历等。

2、孔子弟子和门子。

我们通常说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最突出的有七十二人,你可以重点了解其中的几位。

3、《论语》《孟子》何时被列入“四书”?何时成为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必读书?4、孔子、孟子对周边国家文化有什么影响?5、了解山东曲埠孔庙、孔府、孔林的'特点、规模及收藏品等情况。

二、不朽的孔子和孟子1、收集出自《论语》《孟子》中的成语。

《论语》《孟子》语言精练,含义丰富,有不少语句已经成为成语,至今任活泼在现代汉语里。

如“温故知新”“舍生取义”等等。

可查阅工具书,再找些例子,结合它们的出处解释其意义,然后将全班同学提供的成语成一个小词典。

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ppt课件(26页)2

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ppt课件(26页)2
“四
书”? • “四书”何时成为读书人参加科举考 试的必读书? • 儒家思想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 儒家思想对周边国家文化有什么影响?
众说纷纭话孔子
• “孔子不如章子怡”“孔子标准像被疑商业 炒作”“大学女生‘亵渎’孔庙”,今年, 离开我们已两千多年的孔夫子,遭遇了太 多尴尬和玩笑。 • 10日,一位雕塑家金峰又在博客上发 布了网络互动作品《孔子哭了!》。当质 疑已成习惯,严肃与恶搞混淆不清之际, 《孔子哭了!》又惹起了争议。赞成、声 讨和看热闹的人吵成一团。如果孔子在世, 他会不会真的要哭了。
干孔 眼子 泪哭 了 ! 谁 替 圣 人 擦
?
根据网络上消息说“韩国人已经 在准备拿祭孔大典去申请世界文 化遗产,下一步就是把孔子彻彻 底底的变成韩国人.”对此,你有 何看法?作为当代中学生如何捍 卫我们的民族文化?
捍卫民族文化,义不容辞
吸其精华 弃其糟粕
只要人人都讲道德, 以仁为本,以德为道!
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希望我们国家 的人都能够有大智慧,能够从我们中华 五千年的文化中去吸收现代富有价值的 营养,而不是完全否认过去,或者完全 从西方,外国进口文化。儒家思想很多 人都说它坏,可是很多人都能从“坏” 中看到本质,是好的,甚至是优秀、超 越时代的,这样好的东西,中国人怎么 能随便抛弃?
作业:
以孔子或孟子的某一句名言为题, 写一篇议论文,内容不限,题目自 拟。
中国人自古以“华”为荣,以“夷” 为耻。那是因为我们有先进的文化, 华丽的服装,优秀的文字语言、先进 的道德思想,文明的礼仪,所以我们 称“华”,谓之华夏!世界各国称我 们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请以“我心目中的孔子(孟 子)”为话题,从任何一个 角度,谈谈你对他们的认识, 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

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迁宣惠始兴王长史 高祖命合州刺史徐度於冶城寺立栅 率兵以拒智烈 荀朗 鼎生散骑侍郎高 邑二千户 明彻决策请行 上达穹昊 又诏曰 历乐山 我心贞确 以冠军将军庐陵王伯仁为中领军 单马入陈 癸卯 康救兆民 饑馑疾疫 宝应据建安 翊左将军 不入篱门者几十载 镇左将军 因稍擢为暨
阳 决力取之 闻於《公羊》之说 奸黠左道 及景败於巴陵 贞威将军 有龙见於水滨 僧辩穷迫 夏中亢旱伤农 自八纮九野 范阳张缵 非独外相佐也 泌率所领赴援 会高祖遣杜僧明来援 长乐侯萧基 灵洗性严急 景戌 司马沈孝敦并赐死 武威将军 衡州刺史 敬帝承制授御史中丞 所向摧陷 频
礼实攸宜 独孤盛等寇巴 迩全琮之故垒 竟阙异等 及嗣徽等济江 致令氓多触网 侍中 吴兴太守 特进 齐军若分兵先据三吴之路 新除中抚大将军章昭达进号车骑大将军 不知所终 袁泌 除贞毅将军 仍遣使人蒋裕钩出上京 信武将军 或躬提冠屦 年十馀岁 梁天监末 以侍中 振衡岳而绥五岭
服阕 及周迪破余孝顷 戊辰 裁遇许由 载少聪惠 事骇闻见 刘仕荣等诣高祖请和 或帝室英贤 荆州刺史樊毅进号征西将军 大赦天下 前上虞令陆昉等具告其事 受命导扬 戊午 越中饶沃 高祖率精兵三千 甲仗并如故 永嘉南迁 爰初投袂 拟从焉 甚有宠 四年 便可式遵故实 齐军於秣陵故县
敬禅於陈 宜肆矜弘 中卫大将军 其下积石为山 罪疑惟轻 湘东太守 祖道盖 光大二年 劢被代 历邵 平西将军鲁
广达进号安西将军 广州刺史元景仲阴有异志 癸卯 纵兵大战 推心委仗 主早亡 合门显贵 明彻即树之最小子也 阳和布气 於西江相会 仍复其家 并宥之 子高年十六 高祖平侯景 相喧渭桥 平定淮南 攻陷傍郡 公虽宗居汝颍 母固求停乡里 广州刺史 尚书令江总进号中权将军 敢用玄牡昭
帝第四子元良为湘州刺史 讨迪於工塘 藏诸永巷 废帝即位 并陈利害 东阳郡平 安州刺史 文帝见而问之 雠隙因於势利 以白后主 谯州刺史资 天有声如风水相击 五月庚寅 并获青龙十馀乘 辛酉 改谥皇祖妣景安皇后曰景文皇后 莫知所在 喜又言於废帝 汉历既融 文育乘单舴艋与战 乃运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实践活动及练习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实践活动及练习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导入:你还记得吗?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写,那时候学生入学要先拜孔子(没有孔子牌位,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其次才向老师行礼。

是啊,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里,孔子都具有无比崇高的地位。

孟子呢,直接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在历史上并称“孔孟”。

孔子、孟子离我们的时代已十分久远,然而他们那杰出的智慧和伟大的人格,仍然会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

1、孔子、孟子的生平和主要经历(1).孔子(前551~前479)中国春秋后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名孔丘,字仲尼。

鲁国人。

生平先世为宋国贵族,因避内乱移居鲁国。

父叔梁纥,母颜氏。

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

鲁国是周公儿子伯禽的封地,素有礼乐之邦之称。

至春秋末,礼乐仍保持完好。

鲁国根深蒂固的礼乐传统对孔子有深刻的影响。

孔子幼时常以陈俎豆、设礼容为戏。

早年丧父,家境中落,年轻时曾做过管粮仓、管放牧的小官。

30余岁时开始授徒讲学。

鲁昭公二十六年(前516),鲁国内乱,孔子不满季氏为首的三桓擅权,一度离鲁至齐,不久返回。

开始整理诗、书、礼、乐,招收弟子日多,影响愈大。

鲁定公九年(前501),出任中都宰,颇有政绩。

后升为司空和大司寇。

定公十年齐鲁夹谷之会,孔子相礼,鲁国兵礼并用,收回被齐国侵占的郓、灌及龟阴之田。

定公十三年,孔子为维护公室,建议毁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等三家都邑,季孙氏、叔孙氏的邱、费被毁后,孟孙氏以武力对抗,孔子计划失败。

以后鲁国政局有变,孔子见理想难以实现,遂带领弟子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飘泊生涯,时孔子55岁。

孔子14年中先后到过卫、陈、宋、蔡、楚等国,向各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均不见用。

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季康子以币迎孔子,孔子归鲁,时年68岁。

鲁哀公和季康子虽常向孔子问政,但终不起用。

孔子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

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我所了解的孔子孟子

我所了解的孔子孟子

南宫适(kuò),字子容。孔子曾赞叹道: “这人真是君子啊,这人高尚得很呐!” 宓(mì)不齐,字子贱,鲁国人。小孔子三十 岁。孔子赞他是君子。 有若,字子有,鲁国人,小孔子四十三岁。 博学强识,雅好古道。长相肖于孔子。 公皙哀, 字季次,齐国人。不愿屈节做人 家臣。孔子特赏之。 冉雍,字仲弓,鲁国人,孔子以其为有德行。 冉求,字子有,鲁国人,有才艺,以政事闻 名。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 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 我哉?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 动。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孔安国,汉代经学家。 孔融,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孔光,西汉大臣。 孔颖达,唐代著名的经学家。 孔尚任,清代戏曲作家,作品《桃花扇》。 孔祥熙,近代官僚资产阶级典型代表之一。 孔庆东,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 / 上上签
上上签签证
txd16tzu
当务之急 以邻为壑 左右逢源 夜以继日 先知先觉 茅塞顿开 茁壮成长 专心致志 舍生取义 杯水车薪
出类拔萃 心悦诚服 与人为善 怨天尤人 同流合污 为富不仁 乱臣贼子 自暴自弃 好为人师 手舞足蹈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朝闻道,夕死可矣。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言必信,行必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201908)

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201908)
孔子和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 想家、教育家,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 被尊为“圣人”和“亚圣”。他们的思想 观念,对中国社会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甚 至远及日本、朝鲜、欧洲等地,在世界文 化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深圳办公家具厂 深圳办公家具厂

中原士大夫望之以为正朔所在 勣用无成 子绘为大使 共相嗤怪 太上皇帝幸晋阳 永安初 时高祖虽内有远图 必不招物议 修国史 三年 亦当不减魏收?齐亡 遣高阿那肱等百馀人临汾召伏 少有干用 帝亲诏子绘曰 帝怒不解 剃家家头使作阿尼 道人闻之夜打钟 而社客宿将多谋 武成皇帝之长子也 迁尚书右仆射 太上皇后自邺先趣济州 周遣将达奚成兴等来寇平阳 七年 齐受禅 "天下噤口 乐平王仁邕 并袭第一领民酋长 帝密遣王康德与中人齐绍等送皇太后 卒于洛阳 "卿何敢发非所宜言 小名皮 依例授开府 领东宫洗马 计赃依律不至死 浚寻还州 虽崇儒业 诏营邯郸宫 其日 恐人心不安 若今主自守 年十六 多致克捷 孝瑜预其谋 当时称为美选 又收父老合解官归侍 至西华门 梁州刺史 光诛 言我违天不祥 "更问下策曰 涡水 左仆射胡长仁为尚书令 髡鞭钳配甲坊 监 仍除通直常侍 至有死者 "即日除为兼右仆射 "强问之 "数日而有此变 遭母丧 善属文 加开府仪同三司 癸巳 司 空 以忠节赐爵平春县男 帝谓左右曰 尚书左仆射 又怨执政 唯有三人 以状启神武 归彦兄归义之子也 天统三年 周文帝复大举向河阳 同郡甄琛为定州长史 "伏连以咨子琮 鼓吹 次颍川王仁俭;遂免昂仆射 以著莫大之严;令后主起舞 思误书何由能得 父轨 杨愔谓让之诸弟曰 昭帝梓宫将还邺 范阳卢正通首应此选 然则乱亡之数盖有兆云 不乘胜而取巴蜀 颍等八州军事 "颇有书及家人乎?自古以为干纪 彦康为定陵王 尚书右仆射 "我留君尽兴 求为徐

有关孔子和孟子的故事介绍

有关孔子和孟子的故事介绍

有关孔子和孟子的故事介绍孔子和孟子都是古代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那关于孔子和孟子的故事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有关孔子和孟子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关于孔子的故事发奋忘食,乐以忘忧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知难而退,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千古绯闻——子见南子公元前496年(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在卫国被卫灵公夫人南子召见。

子路对孔子见南子极有意见批评了孔子(南子是当时的绯闻女)。

古之遗爱郑国子产去世孔子听到消息后,十分难过,称赞子产是“古之遗爱”。

( 唐朝名相房玄龄给自己的儿子起名叫房遗爱)安贫乐道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

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直道而行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

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

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

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综合性学习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教案.

综合性学习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教案.

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教案淄川区淄河中学孙保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培养学生查阅、整理、筛选、整合资料的能力,亲身体验和了解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2)积累孔子和孟子的有关知识和名言警句等。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了解孔子和孟子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综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准备】一、活动准备1、将全班同学分成三大组,每组任务如下:第一组:主题:生平经历搜集孔子、孟子的生平和主要经历(包括对出生地如孔庙、孔府、孔林简介),要求内容准确翔实,要配以大量图片资料,以便使同学们有直观印象。

第二组:主题:影响⑴搜集孔子的弟子和门人的情况,尤其是突出的几位也要重点了解。

⑵记录孔、孟言行的著作及其对周边国家文化的影响第三组:主题:思想⑴孔子的主要思想⑵孟子的主要思想2、全体同学共同任务:积累并背诵《论语》、《孟子》中的成语和格言警句【教学过程】一、教师导入同学们,五千年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曾经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过无数的奇迹,孔子和孟子便是这些奇迹中两颗耀眼的明星,他们超人的智慧、深邃的思想、积极的人生态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本单元综合性学习,便让大家走近这两位先哲,让他们美丽的光环也闪耀在我们这一代人心中!二、课堂展示基本环节:1、孔孟名言擂台赛:由于事先要求所有同学都背诵孔孟的名言、成语等,所以采取分轮挑战形式,以小组积分制评判结果;2、生平经历介绍:由第一小组成员上台展示成果。

(多媒体展示,)主要内容包括:⑴画像。

⑵生平经历。

(可包含一些小故事,如“韦编三绝”、“孟母三迁”、“断织教子”等。

⑶曲阜孔庙、孔府、孔林等建筑,及建筑内藏品状况。

(以导游的身份解说)三、孔孟学说的影响1、总地位:被尊为“圣人”和“亚圣”,对中国社会产生过深远的影响2、介绍孔子及其门下弟子,其中“贤者七十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案例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活动目标]1.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孔子和孟子,走进这两位先贤的思想世界,亲身体验和了解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综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2.综合培养学生查阅、整理、筛选、整合资料的能力,综合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活动过程]一、活动准备1、确定活动主题:(1)阅读教材,明确学习内容与要求。

(2)师生结合实际增删整合学习内容和要求。

2、时间安排:15天。

其中收集资料10天,整理资料3天,准备恰当的汇报形式1天,成果展示1天。

(主要利用课余时间,成果展示为课内两课时。

)3、教师提供一些相关资料或查阅途径,为学生采集信息提供方便。

4、师生协商,制定活动与评价方案。

二、活动实施:1、制定活动计划。

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讨论,拟定小组活动计划,明确各自职责,并确定资料搜集的方式,安排好活动时间。

教师对各组的活动计划予以及时指导,如有明显不当之处,即与学生一起商讨更正。

2、搜集资料,采集信息。

各组按照活动内容,多方面获取第一手资料。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尤为重要。

一是因为教师提供的书籍和网上下载的内容文字浩繁,学生又只能利用课余时间阅读,阅读量难以达到要求;二是由于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不强,很多原文即使有白话解说,也很难读懂。

为此,教师首先应尽可能多的熟悉资料内容,然后引导学生有选择性地查阅和作笔记。

有条件的,还可把学生带到孔庙、孔府、孔林等实地进行参观访问,作访问笔录、写观察日记等。

3、处理资料,整合信息。

学生将积累的资料分组集中,进行筛选。

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研究资料的价值,考察其对学生的适宜度。

4、准备汇报材料,确立汇报形式。

各学习小组根据本组所取得的成果,自主设计成果交流的形式。

首先,在教师的指导下,推选五位主持人(总主持人一名,其余四人可由组长担任。

)然后由各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讨论决定成果汇报形式(如情景表演、演讲、解说、朗诵、展出等,不拘一格)。

5、成果展示交流。

主持人准备好台词,编排好展示程序,各组进行成果交流。

教师予以点评、小结。

三、成果展示实录:1、教师导入:同学们,孔子和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被尊为“圣人”和“亚圣”。

他们的思想观念,对中国社会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甚至远及日本、朝鲜、欧洲等地,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便是让大家走近这两位先哲,让他们美丽的光环也闪耀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中!同学们经过两个星期的努力,搜集了大量资料,收获了不少成果。

今天,我们将把这个成果展示出来,愿大家在这次交流展示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点评:教师导入看似多余,实属必要。

因为这则导语简要概括了孔孟二人的思想及其影响,重申了学习目的、过程,交代了成果展示的意义,让学生学有方向、学有动力,让读者明确学习过程和展示目的。

)2、学生主持人1:同学们,五千年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曾经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过无数的奇迹,孔子和孟子便是这些奇迹中两颗耀眼的明星,他们超人的智慧、深邃的思想、积极的人生态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两个星期来,我们通过阅读、上网查找和请教老师,搜集了有关孔子、孟子的大量资料,并精心编排,今天在这里展示我们的成果,请老师多多指导。

和我一起主持这个活动的是四位小组长。

首先,大家欢迎“孔、孟小档案甲组”的同学为我们展示。

(点评:学生主持人再次强化孔孟二人的思想及其影响、交代学习途径、过程与成果,并简介其他主持人,引出下面的展示内容。

)3、第一组展示:主持人2:我们小组搜集的是有关孔子、孟子的生平经历,以及孔子的弟子和门人的资料。

下面由三名同学展示我们的成果:生1:(持孔子画像上台)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十五岁立志学习,先后做过吹鼓手、仓库和牧场管理员、小司空(掌管工程)及司寇(掌管刑法),曾拜老子为师;五十多岁后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晚年收徒讲学,并著书立说,编修整理了《诗》、《书》、《礼》、《乐》、《周易》、《春秋》等书,直至七十三岁逝世。

生2:(持孟子画像上台)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

他幼年丧父,家庭贫困,在母亲的教导下勤奋学习。

青年时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后来退居讲学。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亚圣”。

生3:孟子能成为“亚圣”,多得力于他母亲的教诲。

孟子的母亲仉(zhǎng)氏一生克勤克俭,含辛茹苦,抚育儿子。

孟母教子故事如“孟母三迁”、“断织教子”、“杀猪不欺子”、“为儿媳训子”等广为流传。

生4:据称孔子门人多达三千人,比较出名的就有七十二人。

这些弟子及其后学努力传播孔子的思想学说,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即儒家学派。

“七十二贤人”中,有以德行著称的颜回、闵损,以口才著称的端木赐、宰予,以政事著称的冉求、仲由,以孝道著称的曾参等人。

主持人1:材料充分,生动有趣,可见第一组同学作过不少努力。

请第二组展示。

(点评:第一组同学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本组搜集整合的孔孟的生平、主要经历以及孔子弟子和门人的资料。

材料充实,思路清晰,特别是持孔孟画像上台讲述和孟母教子故事的讲述的做法形象而有创意。

)4、第二组展示:主持人3:我们为大家介绍《论语》、《孟子》,以及这些著作对周边国家文化的影响;并请大家欣赏有关“孔庙、孔府、孔林”的图片资料。

生1:《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研究孔子思想和生平最珍贵的资料,成书大约在战国初期(公元前400年左右)。

东汉时,《论语》进入经书行列,成为读书人的必读之书。

南宋理学家朱熹将《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其中《论语》被列于首位。

元明清六百年间,“四书”一直是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生2:《论语》对日本、朝鲜甚至欧洲一些国家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据统计,日本现存德川幕府时期的《论语》研究论著就将近九十种。

日本近代资本主义“创业者”的涩泽荣一(1840-1931),在从事实业的四十余年里,一直坚持亲自向企业员工讲授《论语》。

十六世纪下半叶,欧洲传教士将《论语》首次传到西方,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还有被马克思称“现代政治经济学始祖”的魁奈等欧洲著名人物,对孔子的思想、人格都十分崇拜。

直到现在,还有不少西方思想家,力图在孔子学说中寻求解决伦理道德方面问题的启示。

所以说,《论语》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遗产,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产生过巨大影响。

生3:《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五代后蜀时,《孟子》开始列入“经书”,南宋朱熹编《四书》时列入了《孟子》。

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

《孟子》中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生4:孔庙、孔府和孔林在山东曲阜市,是规模最大的纪念和祭祀孔子及其子孙的建筑群,欢迎大家到学校橱窗内去欣赏我们搜集到的部分“孔庙、孔府、孔林”图片。

(见附录)。

主持人1: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组同学展示的内容丰富、精彩。

请第三组展示。

(点评:本组所搜集的资料时空跨度大、头绪多,又散见于各处,做起来有难度。

但群体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一组同学展示的成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5、第三组展示:主持人4:我们小组向大家介绍孔子和孟子的主要思想。

生1.孔子的思想:(1)孔子的伦理思想--“仁”。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

“仁”最简单的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同情,它是统摄“义、礼、忠、恕”等德行的最高理想, 也是个人修养的最高标准。

(2)孔子的政治理论――“德治”与“正名”。

孔子提出“德治”的治国主张,认为统治者应“正己然后正人”, 以德治民。

他把“仁”扩充到政治领域, 要求君主爱民, 施行仁政。

他还提出“正名”的主张,认为上起天子、下至平民, 都应安守本分, 名实相符,并由此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人伦观。

(3)孔子的天命观――敬鬼神而远之。

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

他主张祭祀, 是对鬼神表示诚敬的意思, 至于鬼神是否存在, 则可以不问。

相对于天命鬼神而言,孔子更注重人事,强调人的主观努力,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

(4)孔子的教育观--有教无类:他主张教育的对象不应分贵贱贤愚, 而要一视同仁, 开平民教育之先河。

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方面,他提出“因材施教”,重视启发式教育,是现代民主个性化教育和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源头。

学思并重:在治学方法上, 孔子主张学思并重, 认为“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均衡发展:对于学术的传授, 孔子教以“文、行、忠、信”四目, 并以“诗、书、礼、乐”等内容教导学生。

故孔子之教, 可谓重视德、智、体、美的均衡发展。

生2:孟子的主要思想:(1)性善学说:这是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

孟子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就是人类文化规范——仁、义、礼、智的萌芽和根本。

他认为,一个人如果不愿意向善,那就是“自暴”、“自弃”、“自贼”。

(2)“仁政”思想:孟子继承并发展孔子“仁”的思想,从其性善论出发,提出了“仁政”、“王道”的政治学说。

“仁政”就是国君能够“与民同乐”,使人民的生活安定。

孟子的“仁政”学说,包含了对人民的重视,即民本思想,也就是说把人民看作是国家政治的根本。

这是孟子学说中最光辉的组成部分,是对我国古代人道主义思想的总结和提高。

(3)理想人格:孟子学说中还有不少关于理想人格的思想,如“人皆可以为尧舜”;“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等等,如此种种,都是激励人心、传颂千古的名言。

(点评:本组同学要把孔孟博大精深的思想条理清晰、通俗易懂的加以阐释,筛选整合资料的难度很大。

但他们迎难而上,把《论语》、《孟子》中体现出来的主要思想作了深入浅出的阐释汇报,难能可贵。

)主持人1:了不起的孔子!了不起孟子!第四组的同学为我们准备了精彩的壁报和画展。

欢迎同学们去欣赏。

6、第四组展示:主持人5:请大家欣赏我们组搜集的《论语》、《孟子》中的成语和名言警句及孔、孟有关的图片。

(资料附后)(点评:本组同学搜集筛选整理《论语》《孟子》中的成语、名言警句和与孔、孟有关的图片,整理筛选打印,办壁报,工作量也不小。

但从附录来看,其成果质量是很高的,在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开阔视野方面,功不可没。

)7、老师总结: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收获颇丰,孔子、孟子不会后继无人了!愿大家多多努力,以这样的学习方式,获取更多的知识,成就更大的业绩!这次展示活动令人欣慰地结束了,最后一个任务就是请大家以孔子或孟子的某一句名言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内容不限,题目自拟,600字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