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老子孟子名言

合集下载

有关儒家思想的名言名句

有关儒家思想的名言名句

儒家思想的名言名句儒家经典名言摘录国学十六句1、《论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孟子》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4、《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5、《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6、《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7、《孝经》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8、《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9、《老子》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10、《庄子》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11、《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12、《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13、《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4、《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15、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16、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道德篇:1、德者事业之基。

《菜根潭》道德是事业的基础。

2、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周易.坤》做好事的家庭必给后代流下幸福,贯做恶事的家庭必给后代留下祸殃。

3、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4、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尚书.周官》讲道德,心安理得;做坏事,心劳日拙。

5、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尚书.周官》财富可以修饰房子,道德可以滋润人身,使人心宽体胖。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尊敬我的长辈,继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我的子女,继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子女。

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爱别人的人,别人永远爱他;尊重别人的人,别人永远尊重他。

古代名人名言警句

古代名人名言警句

古代名人名言警句古代名人的智慧言辞传承至今,他们的叮咛与忠告成为我们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指引。

以下是一系列古代名人的名言警句,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示和思考。

1. 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是大家熟知的孔子名言,意为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无论是成功或失败,我们都应该从每个人身上汲取经验和智慧。

2. 张衡:“德胜财,智胜健。

”这句话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相比于财富和身体健康,道德更重要。

正直、诚实和善良的品质将永远超越物质与健康的影响。

3. 刘备:“劝人不如劝己。

”刘备是历史上有着高尚品质的领导者之一。

他的这句名言提醒我们首先要以身作则,自己先行,才能有资格去激励和影响他人。

4. 管仲:“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这句话意味着不仅仅要追求个人的优秀,还要尽力去帮助他人成长。

通过分享知识、经验和技能,我们能以一己之力影响和改变他人的命运。

5. 孟子:“仁者爱人,智者治人。

”孟子认为仁爱是维系社会稳定与和谐的核心。

而具备智慧的人则能运用自己的才能和智慧来管理和领导人们。

6. 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这句话告诉我们首先要了解和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他人。

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我们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7. 荀子:“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荀子强调人人都会犯错误,无人是完美的。

我们应该以宽容的心态面对他人的错误,并且从错误中学习,成为更好的人。

8. 曾子:“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强调我们每天应该反思和检讨自己的言行,不断提升自己的品质和能力。

只有不断改进自己,我们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取得更大的成就。

9. 朱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警句强调了对知识和智慧的谦虚态度。

我们要自信地知道自己掌握的知识,但也应该坦诚地承认自己的不足和无知。

10. 王阳明:“知行合一。

”这句名言强调了理论与行动的统一性。

单靠学习与思考是不够的,真正的智慧和成就来自于将知识付诸实践。

通过以上这些古代名人的名言警句,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智慧与深度思考。

古代的名言名句

古代的名言名句

古代的名言名句在古代,有许多哲人和文化名人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名言名句,这些名言名句不仅对当时的社会有着深刻的影响,也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下面是一些著名的古代名言名句,它们对我们的人生和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启示和反思。

1. 孔子的名言:“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这句话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强调了不断学习进取的态度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 孟子的名言:“人之初,性本善。

”这句话强调了人性的本善,批判了一些人对于人性的悲观看法,也提醒着我们要对别人保持善意和宽容。

3. 老子的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

”这句话借用烹饪的比喻,告诫统治者要以谨慎和平和的态度来治理国家,避免过度干预和控制。

4. 墨子的名言:“兼爱非攻。

”这句话强调了兼爱的重要性,提倡和平共处和互相理解,而非使用武力和攻击。

5. 韩非子的名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这句话强调了了解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性,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6. 荀子的名言:“人之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这句话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指出一个国家或社会的基石在于人们对于诚信的坚守和信任。

7. 孙子的名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这句话强调了了解自己和敌人的重要性,只有了解对手的实力和战略,才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这些古代名言名句不仅有着深远的思想内涵,也对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它们提醒我们要保持谦虚和自省的态度,注重学习和拓宽自己的视野,同时也强调了和平、诚信和互相理解的重要性。

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社会中,这些名言名句都值得我们深思和遵循。

孔子孟子读书名言

孔子孟子读书名言

孔子孟子读书名言1、钟不敲不鸣,人不学不灵。

2、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3、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5、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6、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7、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8、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9、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

眸子不能掩其恶。

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

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10、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

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1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1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1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5、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16、巧言令色,鲜矣仁!17、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18、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1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0、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21、不怕学不会,只怕不肯钻。

2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3、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24、学然后能行,思然后有得。

25、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

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6、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27、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免者往焉。

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2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9、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30、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3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2、欲得真学问,须下苦工夫。

孔子孟子的名言解释

孔子孟子的名言解释

孔子孟子的名言解释孟子的名言与赏析101、仁者无敌。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释义】奉行仁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赏析】孟子学说反对用刑杀来治理国家,他认为仁政是最好的治理方式。

有仁德的人无敌于天下,对国内能通过推广仁德来使百姓安定,对外以至仁伐不仁,决不至于让血流得把捣米的木槌都漂起来。

对于个人来说,如果能修养仁德,他就能使天下人心服口服;对国家来说,奉行仁政,对内对外都能成功治理。

孟子讲的治国之道是要统治者努力推行仁政,以德治国,反对刑罚杀戮。

0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释义】尊敬自己家里的老人,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护自己家里的子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

(一切政治措施都由这一原则出发)要统治天下就像在手心里转动东西一样容易了。

【赏析】孟子学说认为有仁德的人能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有德行的人当政,他能把自己的仁德推广到天下,这样就是推行仁政,由类似尊老爱幼的仁德美善出发去制定国家的政策,管理天下就是很轻松的事了。

03、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释义】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怎样对待你。

【赏析】这是孟子与邹穆公一段对话中的一句。

当时,邹国与鲁国边境发生械斗。

邹穆公问孟子:“我的地方官员死了33人,可是老百姓没有一个肯为长官效死的。

对这些可恶的百姓,要杀呢,杀不尽;不杀呢,这种瞪着眼睛看长官战死而不去救助的行为,太可恨了。

你说怎么办?”孟子回答说:“灾荒年,你的老百姓有的饿死在沟边路边,青壮年四散逃荒的就有几千人,而你的粮仓里、府库里却装得满满的。

地方官员却没有一个来向你汇报,对老百姓这种严重饥荒情况,还说形势大好。

这些地方官员的行为,就叫做对国君怠慢、对人民残忍呀!曾子说过‘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怎样对待你’。

人民在危难时得不到官府的救济,现在才有报复的机会。

所以只要你行仁政,关爱百姓,百姓自会爱护他们的长官,而愿为之效死了。

老子孔子孟子的人生哲理名言

老子孔子孟子的人生哲理名言

18、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19、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2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1、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2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4、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25、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26、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27、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28、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2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0、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3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2、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33、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34、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35、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3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3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38、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9、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40、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41、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42、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43、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4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45、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4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7、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48、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孟子的人生哲理名言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

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3、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4、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名言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名言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名言一、《老子》的名言:1、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来源:《道德经》第1章】翻译: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可以被认识,但是道却在不断的改变。

名字可以被命名,但是名字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来源:《道德经》,第2章】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是美丽,是因为有丑陋;世人皆知善,皆因有恶。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道德经》第2章【说明】有与无,相生相克,艰难与困难相辅相成,长短相比较,高低相依,音律相合,形成一首乐曲,前后连贯。

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来源:《道德经》。

译文:天地没有怜悯之心,它把一切都当作是草狗(古时用稻草做成的祭祀);圣人也不在乎什么怜悯之心,他把人民当成了一条稻草(古代用稻草做的祭祀),让他们自己去死。

5、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来源:《道德经》。

翻译:有些版本是“多言数穷”.这意味着:多说没有用,多说也没有用。

6、天长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来源:《道德经》,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存,是因为他们不会为自己的生存而运转,因此可以长存。

7、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来源:《道德经》,第8章。

最好的善应该像水,它善于滋养万物,与万物相溶,而不与万物相争;水只能停留在地势较低的地方,因此,水是最贴近大道的。

8、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来源:《道德经》,九章。

译文:过多的人会溢出来,应该适可而止;过多的人,不能保证持久。

9、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出处】《道德经》第九章。

译文:富贵不能长久;因为财富而骄纵,很可能会招来灾祸。

如果他能在关键时刻及时撤退,那就是最好的选择。

明人名言名句

明人名言名句

明人名言名句人类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人物,他们以其智慧和见解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名言名句。

这些名言名句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能够激励人们追求真理、追求进步。

下面是一些明人名言名句,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启发和思考。

1. 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孔子的名言,意思是说学习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够获得快乐和满足。

2. 孟子:人之初,性本善。

这是孟子的名言,意思是说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只是受到了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变得恶劣。

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和发扬自己的善良品质。

3. 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

这是老子的名言,意思是说治理一个大国就像烹饪一样,需要恰到好处的火候和调味。

只有合理地管理和调整,才能够使国家繁荣昌盛。

4. 孙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是孙子的名言,意思是说只有了解自己和了解对手,才能够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这也适用于其他方面的竞争,只有了解对手的优势和弱点,才能够制定出有效的策略。

5. 庄子: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这是庄子的名言,意思是说当社会价值观念混乱时,人们会追求仁义道德;当智慧和知识普及时,也会出现伪装和虚伪。

这提醒我们要保持真实和纯粹的内心。

6. 荀子: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这是荀子的名言,意思是说人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信念和自信是成功的关键。

7. 墨子:兼爱非攻。

这是墨子的名言,意思是说我们应该兼爱所有的人,而不是攻击和伤害他人。

只有和平与友爱,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8. 韩非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这是韩非子的名言,意思是说了解别人是智慧的表现,了解自己是明智的表现。

只有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才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

9. 荆轲: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这是荆轲的名言,意思是说我们应该用对方的方法对待对方,以对方的方式回应对方。

这是一种智慧和策略,能够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10. 王阳明:知行合一。

这是王阳明的名言,意思是说知识和行动应该相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1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0、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2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22、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2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4、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25、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26、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8、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0、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31、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32、不迁怒,不二过。

33、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3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

35、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36、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3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8、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39、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40、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41、小不忍则乱大谋。

42、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43、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4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5、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46、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47、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48、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49、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5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5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5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老子名言1、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3、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4、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6、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8、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9、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10、静胜躁,寒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

11、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12、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13、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慾,绝学无忧。

14、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5、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16、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7、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18、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19、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20、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21、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2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23、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24、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5、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2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7、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2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29、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30、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31、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32、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33、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34、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35、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36、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3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38、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39、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40、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41、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42、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43、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44、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45、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

恒也。

46、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47、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48、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49、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50、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51、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52、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

故为天下贵。

孟子名言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2、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3、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4、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父母;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仇寇。

5、尽信书,不如无书。

6、孟子曰: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7、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8、惟仁者宜在高位。

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9、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10、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11、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2、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13、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14、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15、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

16、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17、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18、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19、生有淑质,夙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长师孔子之孙子思,治儒述之道。

20、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2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2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3、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24、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25、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26、孟子言且令臣庶皆後去其仁义,而先且以自利,则不交相杀夺,故不足自饱餍。

言必杀夺。

27、如千乘夺取万乘,百乘夺取千乘,然後为饱足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