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及答案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线通过凹透镜一定不会相交B. 光线通过凸透镜一定能会聚于一点C.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D. 一个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2. 下列四种光学器件成像情况正确的是()A. 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B. 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C.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 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3. 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实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 看到实像时有光进入人眼,看到虚像时没有光进入人眼C. 实像是缩小或放大的,虚像都是放大的D. 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4. 小丽同学拍了一张1寸登记相后,又想拍一张2寸的登记相,摄影师应该采取的办法是()A. 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B. 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后缩C. 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D. 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后缩5. 小阳同学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观察到在距凸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呈现一个放大的像。
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 5cmB. 10cmC. 15cmD. 25cm6. 在凸透镜成像中,若得到一个与物体在镜同侧的像,则这个像一定是()A. 缩小、正立的虚像B. 放大、正立的虚像C. 缩小、倒立的实像D. 放大、倒立的实像7. 如图所示,小刚同学手握放大镜,隔着放大镜看物体,则看到的()A. 只能是正立放大的像B. 只能是倒立缩小的像C. 只能是倒立放大的像D. 这三种像都可以看到8. 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右侧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左侧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u所在的范围是()A. u<fB. f<u<2fC. u=2fD. u>2f9. 小明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真题训练(解析版)含答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真题训练(解析版)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1秋•伍家岗区期末)如图四种玻璃透镜中( )A.只有a是凸透镜B.只有b是凸透镜C.只有a和b是凹透镜D.只有d是凹透镜【答案】D。
【解答】解:由图可知,a、b、c都是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d是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故D正确。
故选:D。
2.(2021秋•江津区期末)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答案】C。
【解答】解: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C、幻灯片是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正确;D、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C。
3.(2021秋•兴山县期末)以下是显微镜和望远镜原理示意图,下面是关于它们的二次成像的说法:①显微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②显微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③望远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④望远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答案】B。
【解答】解:(1)显微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把标本放在物镜的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这样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那么这个放大的实像正好成在目镜焦点以内,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①正确,②错误;(2)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物体通过物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像通过靠近眼睛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③错误,④正确。
故选:B。
4.(2021秋•西峰区期末)透镜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远视眼镜的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B.望远镜的物镜将远处的物体成缩小的像,其口径越大越好C.用照相机照相时,物距应小于两倍焦距D.用放大镜看地图时,不可能看到缩小的像【答案】B。
初二物理透镜及其应用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透镜及其应用试题答案及解析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距透镜20cm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是 cm.增大蜡烛与透镜的距离,为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
【答案】10;靠近【解析】凸透镜成等大实像的条件是,所以该透镜的焦距;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所以此时应把光屏靠近透镜。
【考点】凸透镜成像2.(7分)某实验小组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实验时凸透镜与光屏的高度已调好,但烛焰在光屏上像的位置偏高,如下图所示,要想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蜡烛使烛焰向______(填“上”或“下”)移动。
(2)如下图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点中的____点,此成像规律应用在_______上(填一种器材名称)。
(3)小莉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凸透镜)之间,小莉移动透镜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将近视眼镜镜片取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
①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小莉应将光屏向_____(左/右)移动或将蜡烛向_____(左/右)移动②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是()(2分)A.乙甲B.丙甲C.乙丁D.丙丁【答案】(1)下;(2)c;投影仪;(3)①左;右;②B【解析】(1)凸透镜成的实像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图中像太靠上,说明蜡烛太靠下,应上移;(2)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的条件是,所以烛焰应在c点,这是投影仪的原理;(3)①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取下眼镜后,相当于透镜的折光能力增强,像的位置离透镜更近了,所以应向左移动光屏,才能再次看到清晰的像;若不移动光屏,可以向右移动蜡烛,使物距减小,则像距增大,像可重新成在光屏上;②近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丙图是近视眼的成因,近视眼要佩戴凹透镜矫正。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四幅图中,属于凹透镜的是()A.B.C.D.2.小明家安装了新的家用监控摄像头,小明对监控摄像头的镜片产生好奇,于是拆下旧监控摄像头的镜片进行观察。
关于监控摄像头的镜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B.中间薄、边缘厚的不透明镜片C.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D.中间厚、边缘薄的不透明镜片3.下列各图是小明所画的光经过透镜(图中未画出)后的折射光路,其中是凸透镜的是()A.B.C.D.4.关于透镜的焦点和焦距的说法,正确的是()A.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所以凹透镜没有焦点B.凸透镜有两个虚焦点C.凸透镜的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焦距D.透镜的光心位于它的主光轴上5.外出旅游,照相机是我们常用的工具,它能记录我们沿途所见的美丽风光,它相当于一个()A.反光镜B.凹面镜C.平面镜D.凸透镜6.如图所示将一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L。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是凸透镜,若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透镜的焦距一定小于L B.一定是凸透镜,若透镜靠近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L一定大于透镜的焦距C.由于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所以可能是凹透镜D.一定是凸透镜,若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透镜的焦距也随之变大7.关于透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束光射向凸透镜,通过凸透镜后一定经过焦点B.从焦点处射向凸透镜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一定平行主光轴C.经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D.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8.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A.B.C.D.9.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①平行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一定会聚于焦点①凸透镜的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焦距①经过凹透镜的光线有可能比原来更会聚了一些A.只有①正确B.只有①①正确C.只有①①正确D.只有①正确二、填空题10.如图所示,两条光线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b点,在虚线框内放入甲透镜后,光线将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在虚线框内放入乙透镜后,光线将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a点,则甲是透镜,乙是透镜。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检测题及参考答案

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检测题一、单选题1、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正确的是()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2、利用凸透镜在光屏上已得到烛焰清晰的实像,此时如果用黑纸遮住透镜的下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A.上半部分没有了B.下半部分没有了C.整个像缩小了D.整个像变暗了3、关于望远镜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镜、目镜都相当于一个放大镜B.一定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C.从目镜看到的像是放大的虚像D.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成的像都是实像4、《森林保护法》中规定,禁止在森林里丢弃空罐头和空瓶子,这主要是为了防止()A.污染环境B.行人受伤C.引起山火D.动物死亡5、下列关于眼睛和眼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眼睛里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B.近视眼的折光能力太强C.远视眼中的晶状体焦距变小D.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6、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A.凸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7、一个同学在观察凸透镜成像时,发现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比28厘米小一些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总成放大的像;距离大于28厘米时,屏上总成缩小的像,则这个凸透镜的焦距是()A.约28厘米B.约14厘米C.大于28厘米D.小于 28厘米二、填空题8、 ________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________,凸透镜的焦点有_______个,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叫________。
把光源放在凸透镜的________处,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会成为一束平行光线。
9、如图所示是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图。
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
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________(选填“顺着”或“倒着”)插入架上。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要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经某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A.凸透镜前任意位置 B.凹透镜前任意位置C.凹透镜的焦点上D.凸透镜的焦点上2、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线一定有会聚作用B.凹透镜对光线不一定有发散作用C.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是发散光线D.经过凹透镜的光线有可能比原来更会聚了一些3、下列光学作图中,错误的是()A.凹透镜聚光B.平面镜成像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D.光的色散4、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像不可能与物体等大B.实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射入人眼D.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5、在八年级物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的像;④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成的像。
下列关于上述“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④B.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像是①③C.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像是①②D.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像是③④6、以下有关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要使投影仪在屏幕上成的像更大一些,应让投影片离镜头更近一些C.照相机成像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D.放大镜只能成放大的像,不能成缩小的像7、芯片(如图甲所示)是电子设备的心脏和大脑,光刻机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装备。
某种光刻机的原理如图乙所示,先在硅片表面涂一层光刻胶,再用紫外线光束透过事先设计好集成电路图的镂空掩模,经过凸透镜去照射下面的硅片,被光线照射到的光刻胶会发生反应,硅片上就会出现缩小的电路图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掩膜在硅片上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掩膜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C.要想硅片上的像变小,需将掩膜和硅片向上移动D.将掩膜和硅片向下移动相同距离,硅片上还能成清晰的像8、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错误的是()A.凸透镜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B.凹透镜可以将平行光发散C.凸透镜可以将平行光会聚于一点D.凸透镜摔成两半,其中任何一块都会失去会聚作用2.“爱护眼睛,你我同行”。
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其成像原理与凸透镜类似,要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可位于图中的()A.A点B.B点C.C点D.D点3.生活中我们常通过眼睛直接判断物体的大小、长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图中的中心圆面积更大B.仅凭感觉去判断,不一定正确,更谈不上准确C.人们可以用仪器和工具帮助自己进行准确测量D.测量实际上是一个比较过程,就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测量标准进行比较4.如图所示,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将点光源放在A点时,像在B点;将点光源放在B点时,像在C点。
当将点光源放在C点时,则()A.一定在B点成一个实像B.一定在A点的左侧成一个虚像C.可能在B、C之间成一个实像D.可能在C点的右侧成一个虚像5.当物体距凸透镜16厘米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缩小的像。
固定物体和光屏的位置不动,若将凸透镜向远离光屏方向移动4厘米,则在光屏上又成一个清晰的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是()A.6厘米<f<12厘米B.8厘米<f<10厘米C.6厘米<f<8厘米D.12厘米<f<20厘米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红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教学中使用的投影仪就是利用了图中的成像规律B.换上焦距小一些的凸透镜,只将蜡烛向右适当移动就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C.如果使蜡烛向左移动,光屏需要向右移动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D.如果把蜡烛与光屏对调,光屏上将不会出现清晰的像7.如图是某人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示意图。
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A.近视眼凸透镜B.近视眼凹透镜C.远视眼凸透镜D.远视眼凹透镜8.观察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显微镜是常用的科学观察工具。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05透镜及其应用【过关测试】(解析版)含答案

单元05 透镜及其应用过关测试(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图所示,关于远视眼的形成和矫正方法,正确的是(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答案】D【分析】(1)近视眼: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
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2)远视眼:如果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导致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形成远视眼。
远视眼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解答】图①中光线在视网膜前汇聚,表示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表示的是近视眼;图②中光线在视网膜后方汇聚,表示成像落在视网膜后方,因此表示的是远视眼;图③中凸透镜表示远视眼的矫正;图④凹透镜表示近视眼的矫正。
因此,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的分别是①④;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的分别是②③。
故选:D。
【知识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2.在光具座上放置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蜡烛和透镜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图乙是蜡烛点燃后的火焰。
调整光屏,可以得到的清晰的像是( )A.B.C.D.【答案】C【分析】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解答】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由图可知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为27.0cm,大于20cm,即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所以可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图正确。
故选:C。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3.如图中成实像的是( )a用放大镜观察邮票 b用照相机拍摄景物c用投影仪在荧幕上投影 d用平面镜矫正姿势A.ab B.bc C.ac D.cd【答案】B【分析】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其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
一、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在各小题题号的前面
1.一凸透镜的焦点为F,一凹透镜的焦点为F’,让这两个透镜的一侧都正对着阳光,则在两透镜另一侧的焦点上,F和 F’的温度相比()A.F点的温度较高
B.F’点的温度较高
C.两点的温度一样高
D.无法判断
2.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虚像是人的幻觉,实像有实际光进入人眼
B.虚像就是影子,实像是由实际光形成的光斑
C.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虚像则不能
D.光经过折射后总成实像,经过平面镜反射后总成虚像
3.烛焰通过凸透镜后恰好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
A.光屏上仍能一个倒立放大的像
B.光屏上仍能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C.透过透镜可以观察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
D、光屏上没有像,需调节光屏的位置才能成像
4.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D.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5.物体距凸透镜30cm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透镜20cm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A.放大的B.缩小的C.等大的D.无法判断
6.电影放映机也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的机器,若放映的电影胶片距镜头28厘米时,银幕上可以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则镜头的焦距大约是()A.10 厘米B.20厘米C.30厘米D.56厘米
7.将物体放在焦距为f的凸透镜主轴上,分别离凸透镜20厘米、14厘米、6厘米时,各能得到缩小的实象、放大的实象和放大的虚象,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为()
A.10cm>f>6cm
B.10cm>f>7cm
C.14cm>f>10cm
D.20cm>f>14cm
8.如图是眼睛的成像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乙是远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
B.甲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乙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
C.甲是远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乙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
D.甲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乙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
9.如图容器水中有一个空气泡,则其对水平射入其中的光线有何作用()
A.会聚作用
B.发散作用
C.既不会聚也不发散
D.无法判断
10.关于望远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远处的物体透过物镜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B.远处的物体透过物镜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C.目镜起到了放大镜的作用
D.通过望远镜看远处物体视角变大
二、填空
1.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凸面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凹面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
2.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是:⑴实像是_______会聚成的,而虚像不是______而是______会聚成的;⑵实像_____呈在光屏上,虚像_______呈在光屏上;⑶实像是_____立的,而虚像是_____立的。
3.将凸透镜成像规律表格填写完整:
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像和物体在透
镜的同侧或两
侧
应用举
例倒或正
放大或
缩小
虚或实
u>2f
u =2f
f <u <2f
u=f
u<f
4.毕业班的同学在照毕业照时发现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为了使全班同学都进入镜头,应使照相机 _______学生,并调节镜头使镜头_______胶片;在使用投影仪要使银幕上的像比原来大一些,应使投影仪_________银幕,并调节镜头使镜头_______投影片。
(“远离”或“靠近”)
5.人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
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能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_______形成物体的像。
当睫状体_______时,晶状体比较薄,_______处的物体射来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当睫状体______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______,______处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6.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______,折光能力太______,或眼球在前后方向太_____,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______,人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近视眼应用________镜进行矫正。
7.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______,折光能力太______,或眼球在前后方向太_____,来自近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______,人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近视眼应用________镜进行矫正。
8.使用显微镜时,物体通过物镜成______立的_______实像,而目镜起到了_______镜的作用。
9.物体对眼睛的视角的大小,不仅和物体的___有关,而且还和物体到
______的距离有关。
三、作图
1.完成六个透镜光路图
2.在下列七个方框内填入合适的透镜和面镜
四、简答
1.写出两种测定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2.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用照相机照像时,若曝光太强相片会发白,若曝光太弱相片会发暗,所以必须恰当曝光。
为了曝光合适,相机上设置了快门和光圈。
快门是控制曝光时间的,可设置各种快门值,如1/3、1/60、1/100、1/200等等,快门1/100,意思是按下快门按钮后镜头的进光时间是1/100s。
照相机的镜头上还有一个类似于眼睛瞳孔的装置,叫光阑。
光阑的大小可调,它控制着镜头的进光面积。
光阑的口径越大,进光面积越大。
把镜头的焦距跟光阑的直径的比值叫光圈数,简称光圈。
如光圈8是指光阑的直径是镜头焦距的1/8,光圈的字数越大,光阑的直径就越小。
底片的曝光量跟曝光时间和进光面积有关。
如果拍摄的是静止或慢速的物体,我们所选择的快门时间可稍长一些,如果拍摄的是动态的景物,就必须选择较短时间的快门,否则照出的相片就会因物体的运动而不清晰。
⑴若只调节相机的光圈数,现有8和5两个光圈数,那末当光线较亮时拍摄,应选用光圈数是_____较好
⑵若只调节快门值,现有1/100、1/200两种,那么拍摄跳高运动员的英姿时,应选用_______值较好。
(人教版)初二物理3.2 生活中的透镜——习题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镜,被拍摄的物体应在距镜头____的位置。
在相当于____的胶片上得到____的____的____的像。
2.放幻灯时,银幕上出现了一面旗,它的形状如图中的A相似,则幻灯机上的旗应是图中
3.幻灯机的幻灯片要____在____透镜的后面比焦点略远些的地方,这时银幕上的像的性质是____、____的像。
4.关于放大镜,如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大镜就是凸透镜
B.用放大镜可得到物体倒立的像
C.物体放在任何位置都可以得到放大的像
D.只有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焦点以内,才能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5.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像
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像
C.投影仪成倒立缩小的像
D.幻灯机成正立缩小的像
6.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右图,其正
面呈圆弧形,这样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
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____,使我们能看到水
银柱放大后的____像。
透镜及其应用测验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
1.A2.C 3.B 4.C5.B6.B7.B
8.D 9.B10.B
二、填空
1.会聚、发散发散、会聚
2.实际光线、实际光线、实际光线的延长线
3.略
4.远离、靠近、远离、靠近
5.凸透镜、视网膜、放松、远、收缩、强、近
6.厚、强、长、前、凹透镜
7.薄、弱、短、厚、凸透
8.倒、放大、放大
9.大小、眼睛
三、作图
略
四、简答
1.方法一:用凸透镜正对着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放一张白纸,调节距离在白纸上找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测出光斑到透镜的距离就是透镜的焦距。
方法二:把凸透镜放在书上,透过透镜可以看到字的放大的虚像,让凸透镜慢慢地远离纸面,当透过透镜恰好看不清书上的字时,测出透镜到字的距离就是焦距。
28.1/200
(人教版)初二物理3.2 生活中的透镜——答案1.凸透前者光屏清晰倒立缩小
2.答案:D
解析:使用幻灯机时,应当在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这就需要将幻灯片倒置,还需要调节屏幕位置,镜头位置,使屏上的像清晰。
3.倒插凸倒立放大
4.答案:C
解析:放大镜是凸透镜,能成一个正立放大的像,不过必须在焦点以内.手持放大镜伸直胳膊看窗外的景物,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像,所以不是用放大镜在任何位置都可以得到放大的像,C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5.答案:A
解析:放大镜能成一个正立、放大的像;照相机能成倒立、缩小的像;投影仪能成倒立放大的像;幻灯机能成倒立、放大的像。
6.答案:凸透镜正立的虚
解析:体温计的表面为圆弧形,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凸透镜,能使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放大,成放大的虚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