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话题类范文学习资料
因材施教,点亮未来教师资格证作文

因材施教,点亮未来教师资格证作文《因材施教,点亮未来》一谈起教育,我就想起我小时候的一位邻居小伙伴,就叫他小明吧。
小明在我们那群孩子里,那可是个特立独行的存在。
记得那时候上学,课堂上老师总是按照同样的节奏和方式教学。
大多数同学也就跟着老师的思路亦步亦趋。
可小明不一样。
老师讲数学例题的时候,他的小眼珠就在那里滴溜溜乱转,不是不认真,是他的想法太多了。
比如说学四则运算的时候,老师按照书上的步骤来教,小明就会说为啥非得这么做呢,他自己琢磨出了一套很奇特的计算方法。
可是这种独特却没有得到老师的认可,老师说他哗众取宠,让他按照课本来,小明一下子就蔫儿了,对学习的热情也大打折扣。
从小明的事儿就能看出来,一样的教学方法真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孩子啊。
因材施教这四个字可太重要了。
如果当时老师能停下来,听听小明独特的思考路径,认可他的想法并且引导他,说不定小明就能在数学上有特别的成就呢。
因材施教就像是给每一个孩子特调的成长秘方。
每个孩子就像不同种类的花,有的是灿烂的向日葵,喜阳,就得让他在阳光多的地方生长;有的是淡雅的兰花,可能就需要更温润婉约的环境。
当我们用一样的方式对待所有孩子的时候,就像是把兰花放在太阳下暴晒,把向日葵放在阴暗处隔绝阳光,最后它们都长不好。
教育者就得像高明的花匠,细致观察每一朵花的特性。
挖掘出孩子的潜在能力,对不同孩子设定不同的教育策略。
把因材施教贯彻到底,才能真正点亮孩子们的未来。
就好像小明,如果能够因材施教,他也许就不会对学习失去信心,也许能靠着自己独特的思维,在数学或者其他学科上开出属于自己的小花,结出累累硕果呢。
《因材施教之我见》我有个表弟,这小子啊,特别让人头疼,但也是让我深刻理解因材施教的鲜活例子。
表弟在课堂上那可算得上是“知名人物”。
他不是调皮捣蛋纪律差,而是上课的时候思维太活跃。
语文老师讲课,念着那些古诗的注解,表弟就突然举手问老师,为啥古人要这么表达感情,为啥不能换一种说法呢。
那语文老师往往就被问得一愣一愣的。
因材施教范文

因材施教范文
因材施教是一种教学理念,它强调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能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因材施教的理念在教育界得到广泛认可,被认为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式。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因材施教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教学中贯彻这一理念。
首先,因材施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因此,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往往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因材施教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同时,因材施教也能够更好地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因材施教是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因材施教的理念呢?首先,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教学方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其次,教师应该注重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例如,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采用示范教学法,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后,教师应该注重因材施教的实施效果,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因材施教是一种科学的教学理念,它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因材施教的理念将会在教育界得到更好的贯彻和推广,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因材施教作文素材

因材施教作文素材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一种教育理念,它强调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材施教是一种针对性教学,它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特长和学习方式,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因材施教的核心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学习特点和需求。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方式等,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这样一来,学生们就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因材施教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
首先,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特点和需求。
其次,教师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方法,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最后,教师要有耐心和责任心,关心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取得进步。
因材施教的实施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因材施教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
其次,因材施教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使他们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最后,因材施教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在学习中不仅获得知识,还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因材施教是一种科学的教育理念,它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因材施教,积极探索和实践因材施教的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教育服务。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因材施教范文

因材施教范文
《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一种教育原则,指的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育。
这一原则强调教育者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能力和特长,量身定制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案,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首先,因材施教是因材施教是一种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体现。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各不相同。
因此,教育者应该全面了解学生的特点,找出他们的长处和短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个体差异的优势,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发展空间。
其次,因材施教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学效果往往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密切相关。
如果教育者能够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这样一来,教学效果也就会得到提高,学生成绩也会有所提升。
最后,因材施教的实施也需要教育者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和教育观念。
教育者应该熟悉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
同时,教育者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教育观念,能够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求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因材施教是一种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的教
育原则。
教育者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他们的特点量身定制教学方案,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成长。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因材施教,点亮未来教师资格证作文

因材施教,点亮未来教师资格证作文《因材施教,点亮未来》在我上学的时候,碰到过这样一位老师,他是我们的数学老师,叫李老师。
李老师个子不高,脸上总是带着笑容,那笑容有点像弥勒佛,让人感觉特别亲切。
我们班的同学数学水平参差不齐,就像一群高矮不一的小树苗。
有学霸型的同学,像小周,数学难题在他眼里就像游戏里的小怪兽,三下五除二就能解决;也有像我这样的中等生,数学题有时候一知半解,在及格线和优秀线之间晃悠;还有一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看到数学公式就像看到天书一样头大。
可是李老师从来不搞一刀切的教学。
对于小周这样的学霸,李老师在课堂上偶尔会给他出一些超纲但特别有趣的数学谜题。
我记得有一次,李老师专门花了半堂课的时间,给小周出了一道关于数论的超级难题,那道题光题目就用了大半黑板。
小周眼睛一亮,兴奋地投入到解题中。
这时候李老师就会在旁边偶尔提点一下思路,眼神中满是欣慰和期待。
对于我们中等生,李老师就会把更多注意力放在消灭知识短板上。
他会一个个检查我们的作业,只要发现某个知识点掌握不牢,就会单独把我们叫到办公室,耐心地重新讲解。
有一回我连续在函数的图像变换上犯错,李老师就拿着我的作业本,在办公室里拿着两支笔,很认真地模仿坐标轴和函数图像,一边画一边给我讲解,嘴里还念叨着规律,直到我彻底搞明白。
而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呢,李老师就重新拆解数学知识的基本概念。
他会用生活里的例子来讲那些难懂的数学知识。
比如有个同学总是搞不懂面积的计算,李老师就说:“你看咱教室的地,长是多少块地砖,宽是多少块地砖,整个教室地面就是长乘宽这么多块地砖,这就是面积呀。
”正是李老师这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让我们班的数学成绩在年级里一直名列前茅。
那些原本讨厌数学的同学也慢慢开始对数学有了兴趣,我们都像被点亮的星星。
这种教育方法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了每个同学走向未来的大门。
所以呀,因材施教真的可以点亮未来。
《因材施教之灯,照亮成长之路》我曾经在一个课外辅导班做助教,那真是让我深刻领会到因材施教有多么重要。
因材施教的案例范文

因材施教的案例范文因材施教,即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潜能。
这个方法旨在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优势,帮助他们实现全面发展。
下面是一个关于因材施教的案例。
在小学三年级的班级中,有一个叫小明的学生,他在数学方面一直遇到困难,成绩一直不尽如人意。
虽然小明努力学习,但他对于抽象的概念和逻辑推理都不太敏感,缺乏数学思维能力。
在班级中,他常常因为数学成绩不好而感到自卑和沮丧。
班主任老师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决定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来帮助小明。
他首先和小明的家长进行了沟通,了解到小明对数学没有太大的兴趣,并且从小在数学方面就存在一定的困扰。
于是,老师计划组织一个一对一的辅导班,帮助小明克服数学学习上的困难。
辅导班上,老师从小明最感兴趣的方面入手,选择了一些趣味性强的游戏来培养他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老师绘制了一个简单的数学作业习题图表,要求小明用足够的小玩具来填充每个格子,让小明通过实践感受数学中的加法和乘法运算。
这种情境化的学习方法,激发了小明的学习兴趣,也让他更加容易理解和消化数学概念。
另外,老师还挑选了一些与小明个体差异相适应的数学教材和练习题,帮助他逐步提高数学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发现小明对于图形和形状的理解相对较好,于是在几何学习中更多地引导他运用几何知识解决问题,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形特点来解决数学问题。
这种因材施教的方法让小明感到学习变得更加有趣,他在几何学习中表现出色,逐渐建立了自信心。
此外,老师还鼓励小明主动参与数学课堂上的讨论和互动,培养他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老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他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同时,老师也给予小明一定的充实练习的机会,鼓励他通过反复练习来巩固所学内容。
经过一段时间的因材施教,小明的数学成绩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他也渐渐从困惑和自卑中解脱出来,对数学产生了更大的兴趣和积极性。
他开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且在数学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最新教师资格证作文素材--- 因材施教资料

主题一因材施教(一)格言1. 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陶行知2. 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
——赞科夫3. 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4. 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
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
——苏霍姆林斯基5. 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开发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苏霍姆林斯基6. 如果教育学要在一切的关系上培养一个人,它就该首先了解人的一切关系。
——乌申斯基7.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8. 没有任何才能的人是不存在的,事实上,每一个人能做的,比他现在做和和相信自己能够做的要多得多。
------苏霍姆林斯基9. 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们的首条金科玉律。
------苏霍姆林斯基10.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二)案例1. 子路问孔子:“听到鼓励的话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你有父亲兄长在,你怎么能听到这些道理就去实行呢!”冉有也来问:“听到鼓励的话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应该听到后就去实行。
”公西华问道:“子路问是否闻而后行,先生说有父兄在。
冉有问是否闻而后行,先生说应该闻而即行。
我弄不明白,想请教先生一下。
”孔子说:“冉有为人懦弱,所以要激励他的勇气。
子路武勇过人,所以我让他谦退。
”2. 现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1891~1946),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方面,都做出了富有创造性的贡献。
他主张教师的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能力,“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反对不问实际的“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陋习。
说说因材施教(共5则范文)

说说因材施教(共5则范文)第一篇:说说因材施教(共)说说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因“才”施教,二是因“材”施教。
所谓因“才”施教,是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该尊重和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
这种差异不仅表现为先天的遗传因素上的差别,而且还表现为其身心成长、美育形成与智力发展的后天条件上的差别。
由于这样的差别,从而又导致了每个人在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及其最终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上都有所不同。
作为和学生直接打交道的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这一问题。
学生的个性差异不仅表现在德、智、体、美、劳等不同方面,而且在某一方面也都表现出不同的层次。
针对学生个性差异特征,教师要采取相应措施,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自己的某些特长。
首先,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各位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
这样做对学生提高自身素质无疑是有效的,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因而还必须寻找其他的方式;其次,安排有不同特长、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
这样做使学生在相互影响中各方面都得到长足发展,可谓省时、省力,又见效,同时也弥补了教师时间和精力有限的不足;再次,对于特殊学生(这里的特殊学生一般是指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较差的学生),教师和其他学生要专门对他们进行引导和帮助。
这样做,使他们感受温暖,从而树立信心,迎头赶上,取得良好成绩。
第二篇:因材施教我这次的讲解的主题是孔子《论语》当中的“因材施教”,我将从两个方面进行讲解,第一是因材施教的基础,第二是如何实施。
一、基础孔子近乎完美地实行“因材施教”,其基础就是对学生的充分了解。
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论语·学而》)他认识到“知人”的重要,因此他十分重视“知”学生,认真分析学生个性,甚至只用一个字即可准确地概括,足见其备学生之细致认真。
说道孔子因材施教有这样一个故事和大家分享: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材施教”话题类
范文
因材施教,发展自我
“因材施教”,这是一个大家普遍接受的思想。
成功需要汗水、需要付出,但更需要对学习主体客观的分析与了解。
只有扬长补短,发挥自身优势,我们才能更好地发展自我,实现人生价值。
兔子是短跑冠军却不会游泳,这是由它先天条件决定的。
而鸭子教练却逼着兔子、松鼠等学游泳,功夫费了不少,成效却不大。
它还不分缘由地而嚷嚷“成功的90%来自汗水。
加油!呷呷!”这是一个多么可悲的例子。
试想,如果那只兔子不但没有学会游泳,反而把跑步的本领也给忘了,那又该怎么办呢?
有一篇文章中写道:“不是任何竹子都能做成笛子,太嫩的竹子质地过于松软,无法吹出悠扬的笛声来。
但它们不是没有用了,它们还可以发挥柔性强的特点,用做编竹席的材料……”倘若非要用嫩竹做笛子,那想必是费力不讨好,别说像“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那样勾起客居者的思乡之情,恐怕是自娱自乐也会嫌它声音太艰涩难听了吧!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因材施教,辩证客观地看待人和物,而不是一个模板育人、办事,这样才能突出每个人的个性,使其成为自己领域中的“爱因斯坦”“毕加索”,而不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庸人。
“因材施教”、发展个性,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客观地分析我们的潜能,我们才能实现飞跃!最近一段时间,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是否该推行文理分科。
我想:作为一个学生当然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这是我们美好的愿望。
但实际上,每个人的先天条件不同,个人爱好不同,目标和愿望不同,因此很难实行一个模板的教育内容。
让热爱文学、醉心于诗词歌赋的文学少年整天沉浸在物理、化学艰涩难懂的公式中,让精于严密推理的明日科学家
整天吟诵“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古诗、散文,这是多么难以想象!就像非得让陈景润写抒情诗,让李白研究数学公式一样,最后只能一心期望,终归破灭!
发挥自己的优势,展现自己的个性,“因材施教”,让每一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扬长避短,让我们都成为自己领域里的“爱因斯坦”。
露巧藏拙取成就,扬长避短求发展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老子《道德经》
一、学习游泳的兔子
兔子在被狼追逐的过程中,被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
在动物管理局的安排下,兔子和其他几个小动物一起去学习游泳。
结果他和小松鼠都没学会。
野鸭教练先刺激他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接着又鼓励他们说“成功的90%来自汗水,加油”。
在教练的鼓励下,兔子继续坚持不懈地学游泳。
十天……二十天……
一个月……两个月……
也不知呛了多少次水,不知受了多少鼓励,不知产生了多少次重新再来的勇气后,兔子依然没有学会游泳……
在一次学完游泳回家的路上,又一次遇到狼的追捕,兔子又一次跑到河边……
结果兔子淹死在河里了。
二、锻炼长跑的兔子
兔子在学习失败后很感谢野鸭老师的鼓励,但他同时还认真听取了评论家青蛙的意见,决定放弃学游泳,加强自己的特长发展。
兔子一直是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青蛙也说“兔子擅长的是奔跑”,看来青蛙还是慧眼识才的。
兔子虽然对自己的短跑很有信心,但一说到长跑就……
于是兔子决定加强长跑锻炼,并找“专家”帮自己制定了一个锻炼计划,然后开始了每天的训练。
兔子很有毅力,也很坚强,每天坚持训练到精疲力竭。
还别说,兔子的奔跑能力真的提高了,平时和朋友们比赛时,一般的兔子真跑不过他。
兔子非常高兴,他决定找狼比赛一番……
草地上多了一小堆兔子的尸骨。
三、短跑挖洞的兔子
开始学游泳的时候,兔子就感觉到自己学不会游泳。
他看自己学游泳条件都不如野鸭、乌龟甚至小狗好。
于是并不认真学习,而是分析自己的情况,同时在学习结业时听了青蛙和仙鹤的评论,陷入了沉思……
兔子分析自己在被狼追赶的过程中虽然差点被抓住,但毕竟还是没被抓住。
没有被抓住的原因是什么?正如仙鹤所说的,自己在最后跑进了洞里,于是逃过一劫。
虽然人们常说什么“狡兔三窟”,但那毕竟是自己得以生存的本领啊。
兔子坚持短跑训练,还在自己可能经过的地方挖好可供逃生的洞窟……
尽管时不时有被追杀的危险,但每每有惊无险,兔子依然快乐地做着自己的短跑冠军。
人,不也应这样么?
西安的无奈
兔子弃长补短,以它的弱项代替擅长的奔跑,不禁令人哑然失笑。
可你又何尝不是呢?我的西安!
巍巍的城墙是你千年不变的沧桑容颜;淙淙的护城河是你历经千辛,却依然盈盈的眼波;葱葱的骊山是你一如既往的青丝。
周朝古拙的铜鼎是你坚硬的骨骼;秦朝耀眼的兵马是你卓尔不群的身姿;唐朝宏大的石经是你闪烁的思想。
是啊!这些都是你的长项,是你屹立于世界的基石,是你赶超历史的滚滚车轮。
而你却忽视了这世人眼中的长处,你拼命地用冰冷的水泥建成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用一块块玻璃反射着刺人眼睛的白光;用一辆辆飞驰而过的汽车嘈杂着人们的心。
你想像纽约一样成为国际化大都市,你想像雅典一样用裸体的雕塑营造地中海风情的幻想;你还想像巴黎一样用柔柔的艳波聚一份浪漫……
你用别人的东西装点自己,自己却埋没在了复制当中……
看看吧!我的西安,眼底尽是无奈。
满眼充斥着盒子一般的水泥大楼,偶尔冒出的两座古色建筑,似乎更像马戏团的小丑在舞台上取悦观众。
你是西安,十三朝的古都!秦汉的雄风,盛唐的繁华是你的长项,可你却邯郸学步,东施效颦般地丧失了自己的传统和个性。
还记得当年的你吗?丰镐的国风唱得你意气风发;阿房的宫灯照得你熠熠生辉;未央的歌舞漾得你柔波婉转;骊宫的清泉洗得你铅华尽去。
你的长恨歌舞朦胧了世人的双眼;你的太白诗赋涤荡着世人的胸膛;你的剑挥出无数边关意;你的酒酿出不尽离别情。
威武雄壮属于你,千娇百媚属于你。
即使那半轮明月在你这里也别有千年的醇厚风味。
西安,这才是真正的你,如一杯茶幽香沁脾,如一坛酒醇香永久。
西安,多么希望你能脱掉那不属于你的难看的水泥外衣,换上一件只有你才有的古色古香却又历久弥新的宽袍大袖!
这才是真正的你,西安!
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形状
青松伸开自己的臂膀,在山巅拥抱蓝天;小麦和同伴紧紧相偎,密密地铺满原野。
雄鹰张开翅膀,拍打着阳光,追着风翱翔;骏马伸颈嘶鸣,飘舞着鬣鬃在草原上奔跑。
我们年轻的心踩着阳光的节拍,在挥洒我们个性的风采。
我们的青春有自己倔强的形状。
普罗旺斯紫色的薰衣草让我魂牵梦萦,江南水乡盛开的荷花让我心无尘滓,乞力马扎罗山下静卧的雄狮让我心生敬畏,可可西里荒原奔跑的羚羊群让我泪水盈眶。
生命总是色彩斑斓,每一种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形状,把流光溢彩的生命展示给世界,那彼此不同的生命光辉是大自然最神奇的篇章。
村上春树说过,我们的心不是石头。
其实即使坚硬的石头也各有各的形状。
李白慷慨而言“天生我材必有用”,他坚信自己就是一块有用的石头,甚至是那始终会发出最夺目的光辉的宝石。
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无数可能,走一条自己独特的道路,即使崎岖不平,即使荆棘满布,那也是我们该有的魅力人生。
没有太平享乐,没有史学家称道的盛世强国,李煜“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失国破家之痛也是一段令人回味不尽的诗歌故事。
失去了平静的书斋生活,失去了琴瑟合鸣的幸福快乐,李易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惆怅悲苦也是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
没有了仕途的平顺,没有了匡扶危难的机会,李太白“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洒脱豪迈也是一道永久的人生风景。
人生不该受约束,不该被限制,每一个生命都要长出自己的形状,开一树灿烂的花。
是屈子纵身而下时衣袂掀起的风湿润了我的眼睛么?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愁感染了我么?是顾城“让所有习惯黑暗的人习惯光明”的坚强震撼了我么?当我看到他们卓尔不群的灵魂在清辉中起舞,当我看到那起舞的灵魂有与众不同的形状,我感到我的心也在生长。
一抹清辉洒下,朱自清消瘦的身影,那样坚决。
站在那月色下的荷塘边,心灵因此而空阔柔软,月光下他如水的眼神怎能不让人联想到带头拒领救济粮时那坚毅的目光?你只是你自己,长成倔强形状的你自己,这样的你让我泪流满面。
生命,该是阳光下一树树的繁花,该是明媚的人间四月天,该是舞在风中的精灵。
每一个生命有每一个生命的语言,每一个生命有每一个生命的精彩!
我们是神的孩子,上天眷顾,要我们的青春长出自己的形状,一路轻舞,舞出自己的旋律,舞出自己的一树花开!
青春,在自己的形状中绽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