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高中作文第二篇

合集下载

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与创新-高中作文800字

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与创新-高中作文800字

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与创新-高中作文800字标题: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与创新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交融和创新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融合,既能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又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我们民族历史的记忆和精神的寄托。

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元素,如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都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因此,我们应该珍视和保护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努力将其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去。

然而,我们也不能盲目地照搬传统的形式,而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地进行创新。

因为只有通过创新,才能使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社会。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虚拟现实等,来传播和展示传统文化;也可以借鉴西方文化的优点,如个人主义、民主自由等,来丰富和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

同时,我们也应该鼓励和支持那些勇于探索和实践的人们。

他们可能是艺术家、设计师、教育家等等,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用他们的智慧和才华,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与创新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总的来说,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与创新,是一种动态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探索和实践。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尊重传统,但不能拘泥于传统;我们需要接受新事物,但不能盲目追求新奇。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和谐共生,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最后,我想引用一句名言作为结尾:“唯有深入理解和热爱自己的文化,一个国家和民族才会有真正的自尊和自信。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传统与创新的高考优秀作文800字左右(优秀4篇)

传统与创新的高考优秀作文800字左右(优秀4篇)

传统与创新的高考优秀作文800字左右(优秀4篇)传统与创新作文篇一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对待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当继承与发展,守正与创新。

如何处理二者关系,则成为其传承路上的矛盾。

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其发展的前提基础。

《唐宫夜宴》中舞者的体态、纱衣与妆容,都是对唐三彩乐俑的展现,而唐三彩乐俑则作为唐代文化的载体被一代代人民继承下来。

如果不对其进行继承,现在就不会有如此包容的、具有与民族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没有文化谈何发展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传统文化应推陈出新,与时俱进。

传统文化借助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创新并传播,国家博物馆网上展厅、故宫博物院的数字技术……都是将传统文化以当代形式展现,民族舞蹈中虚拟场景与现实舞台的结合,呈现着视觉盛宴。

对传统文化进行内容、形式、体制、机制的创新,使其成为优秀的且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增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守正与创新传统文化都要立足于实践。

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反映当时的社会存在。

优秀传统文化要贴近生活,同时需高于生活,体现着中华民族精神。

传承下来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我们继承和发展的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民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应当将所见所闻所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树立我们的文化自信,增强我们的文化认同感,自觉接受其熏陶。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应当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让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我们既要有新生的雀跃,又要有坚守的泰然,在继承中发展,在交流中传播,做中华文化小使者,学好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传统与创新作文篇二互联网时代,如一头巨大的鲸鱼搅动着时代的大江大河,使之营养充足、血氧充分。

有些人曾经担忧,传统会不会被互联网时代的激流冲垮,远离人们的视野?但事实果真如他们想像的那样吗?且看溢满传统元素的美食让李子柒广受欢迎;且听配上现代曲调的古诗《琵琶行》如何引领传统的热潮;且看用3D打印技术设计的传统建筑高高伫立,透着传统的古朴和厚重……互联网时代,传统并没有退出我们的视野,而是被新方法创新传承着!互联网时代,创新让传统立稳根基。

中华传统文化与新时代发展联系作文

中华传统文化与新时代发展联系作文

中华传统文化与新时代发展联系作文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中华传统文化与新时代发展联系作文篇1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的文明古国。

我想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与内存的活力。

前不久,有两件事情引起了格外关注。

先是孔子、老子两位古人画像被穿上西装,打上了领带,或为商家推出衣服的品牌代言人;再就是韩国人宣称孔子、西施、李时珍是韩国人。

这两件事都有些可笑,却也促使我们反思自己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传统文化是民族内在的灵魂和血脉,是古人对民族的身份证明,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统一的纽带,是中华儿女和睦相处共同繁荣的家园,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发源地,是中华民族的动力。

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不怎么尊重。

在20世纪中后期,文化革命使得中国文化元气大伤。

固然传统文化有缺陷,它的封建专制思想,纲常名教和等级尊卑观念,它保留了。

然而世界上又有哪个民族文化是完美无缺,无懈可击的呢又有哪个民族对自己传统文化的鞭挞、摧残得如此绝情呢恰恰相反,我们到处可见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爱惜和保护。

它包括一片街区,一栋楼宇,一所宫殿,都可能保存其原物风貌,尽可能给后人留下曾经的情感记忆和历史文化。

有缺点我们不是不可批评。

我们大家一贯主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们一再强调立足时代,推陈出新。

只是我们这样做的时候一定要非常慎重,致力于挖掘其永不糜灭的精神力量,弘扬高贵的精神品格,以此丰富我们的时代精神突现民族个性。

实际上,彻底否定传统文化是不可能做到的是事情。

既然他不能像包袱一样仍掉,就不如好好的对待它、尊重它、改变它、更新它,使之注入新的精神活力和血液,让他焕发神采。

激发他的活力、清理、挖掘、弘扬其中有价值的因素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当年梁启超曾说:“我们希望我们的青年,第一要做一个尊重爱护本国传统文化的诚意。

第二要用那西洋人研究学问的方法研究它,得它的真相。

第三把自己的传统文化综合起来,还拿时代文化补助它,使它成为一个新的文化系统。

有关中华文化与现代创新性发展的作文

有关中华文化与现代创新性发展的作文

有关中华文化与现代创新性发展的作文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有关中华文化与现代创新性发展的作文篇1中国,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源远流长达年之久,从远古的孔孟思想到当今的社会主义文明,从甲骨文到简体汉字,华夏人民的千古智慧筑造了一个辉煌的中国。

首先,不得不说,现今中国发展迅速,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但在这背后,中华文化却陷入了一个难堪的境地:如中国某些大学自主招生不考语文,语文即中文,中国人的母语,却糟的如此待遇,何尝不让人痛惜。

再者,中国向来以“礼仪之邦”为著名,而现金各国有几人会去注重所谓的礼仪:公交车上,许多中年人坐在座位上老年人只能瞅着上方的“老弱病残孕坐席”而叹息,抑或破口大骂,打架斗殴,聚众闹事。

中国人如此“注重”礼仪,还有何脸面打着“礼仪之邦”的名号去面向世界。

再次,中华大门对外开放本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西方文明涌入中国,中国人喜欢过圣诞节宁愿弃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于不顾,韩国江陵申请端午节传统节日,这难道还不够点醒中国人吗?还有,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本来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好政策,却造成了家长溺爱孩子之风,家长说不愿让孩子过以前的苦日子,但中国有句古话“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历风雨的锤击怎练得一身正气。

最后,日本作为一个小小岛国,二战后,经济迅速崛起远超中国,日本人大力发展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弟子规”、“三字经”,日本很多人都会背,中国人呢?日本人不仅会背,而且还会时间在生活中,中国人能知道就很不错了。

当今世界经济竞争激烈,很多人都在试图寻找解决方法,一位博士在上世纪70年代曾经说过:挽救21实际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思想和大乘佛法。

中华文化以和为贵,确实为当今实用典范,可中国人却做出了一个让人惊奇的事情:捧着金子在大街上乞讨流浪。

这让中国如何迅速发展经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世人眼中的宝藏,却成了中国人眼中的垃圾,这让听着不得不捧腹大笑,但这是事实,是不可更改的事实。

传统文化与现代相结合创新的作文

传统文化与现代相结合创新的作文

传统文化与现代相结合创新的作文咱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那可真是个宝!但有时候,咱也得让这宝贝跟上时代的步伐,跟现代来个激情碰撞,搞点创新,才能让它继续大放异彩。

你瞧,以前过年的时候,咱们就贴个春联,放放鞭炮,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顿年夜饭。

这是传统,没错!但现在呢,有人把传统的春联印在了手机壳上,又潮又有年味;还有人搞起了线上烟花秀,既环保又能让大家感受到节日的热闹。

这就是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巧妙结合,是不是很妙?
再说说咱们的传统戏曲。

以前,大家都是在戏台下,嗑着瓜子,听着那咿咿呀呀的唱腔。

现在可不一样啦,有动漫版的戏曲,把那些个角色画得活灵活现,让小朋友们也能喜欢上;还有把戏曲和流行音乐融合在一起的,那旋律,简直让人上头!传统戏曲穿上了现代的新衣,一下子就变得魅力四射。

还有咱的传统美食。

饺子、汤圆,那是多少年的传承。

可现在,有商家把饺子做成了彩色的,还弄出了各种奇特的馅料;汤圆也不再只是芝麻馅、花生馅,水果馅、巧克力馅纷纷登场。

这不仅满足了大家的味蕾,还让传统美食变得更加有趣。

传统文化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而现代元素就是个充满活力的年轻人。

当老者和年轻人手拉手,那就能走出一条全新的道路。

既能让我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能体验到现代的新奇和便捷。

所以说,别老是把传统文化供在神坛上,得让它走进咱们的日常生活,和
现代来个大拥抱,这样才能让它一直鲜活,一直被咱们喜爱。

让咱们一起努力,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结合的创新之路走得更宽、更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结合作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结合作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结合作文
哎呀呀,大家知道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科技创新,这两个听起来好像不搭边的东西,其实可以结合得超级棒呢!
就说咱们的传统文化吧,那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呀!像漂亮的剪纸、神奇的皮影戏,还有那韵味十足的京剧,多有意思呀!每次看到这些,我都觉得好神奇,好像穿越到了古代一样。

但是呢,如果只是一直守着这些传统文化,不加点新东西进去,那多没意思呀!这时候科技创新就来啦!就好比说,以前的人们看戏只能去戏园子,现在呢,有了电视、电脑,我们在家就能看到各种各样的表演,这多方便呀!这就是科技创新给传统文化带来的变化呀!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去参观一个科技展览。

哇,那里有好多好玩的东西!有会跳舞的机器人,还有能和人对话的智能音箱。

突然,我看到一个展位上展示着用 3D 打印技术做出来的传统工艺品,那可太酷啦!原来科技还能这样和传统文化结合呀!
我们几个小伙伴就在那里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

我说:“这也太神奇了吧,科技让传统文化变得更有意思啦!”小明接着说:“是呀是呀,以后说不定还会有更多好玩的呢!”小红也点头说:“对呀,这样传统文化就能被更多人知道和喜欢啦!”
可不是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像一棵大树,它有着深深的根基和粗壮的树干。

而科技创新就像是阳光和雨水,能让这棵大树长出更茂盛的枝叶,开出更美丽的花朵,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所以呀,我们可不能小瞧了这两者的结合,它们能给我们带来好多好多惊喜呢!我们要好好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同时也要积极地拥抱科技创新,让它们一起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和乐趣!。

传统当传统文化遇到现代科技的融合作文

传统当传统文化遇到现代科技的融合作文

传统当传统文化遇到现代科技的融合作文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传统当传统文化遇到现代科技的融合作文篇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场围绕家书兴替的讨论就此展开。

学生甲认为家书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学生乙认为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当然不用写信……说到底,这是一场有关科技与传统争论的问题。

其实,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是可以完美融合的。

日本的京都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

京都已有多年的历史,它最初的设计是模仿中国隋唐的长安和洛阳而建的。

其中,洛中最显京都街道棋盘式的布局,这里是传统与现代的交织,既有千年古刹,也有西式建筑。

城中心大多店面和住宅,仍是低矮的两层楼木层,充满古香古色的古都风味。

在京都市区,6公尺以上的建筑甚至都被为破坏景观,极易引起市民反对,所以没有高层建筑,也没有高架桥。

走在京都的街道,你还会真正领略到“吃在大阪,穿在京都”的古训。

你会看到很多的手工纺织的展示,正宗的日本茶道表演等充满传统味道表演。

同样,你也能在这里领略到现代气息。

京都最新的车站,你能感受到21世纪的“高速”,它结合了五大特点:交通,停车场,文化,饭店,百货公司等全球数一数二的各类设施,尤其是车站内高11层的手扶梯,可直通百货公司商场及科技游乐中心,更有空中走廊和咖啡座,是一座多元化的建筑。

站在这个多元化车站的顶楼眺望,看到高台寺周边的庭院,低矮的两层楼木屋,你才会真正惊诧于京都的魅力,绝不是精彩绝伦的现代建筑,更多的是千年传统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又是另外一个很好的例子。

比如,中国馆内用高科技投影技术制作的《清明河上图》;上海馆中由声光电影演绎的多媒体影片《永远的新天地》;日本馆内会用小提琴拉《茉莉花》的智能机器人,等等,都是传统文化与现代高科技完美结合的展点。

京都的灿烂和世博的成功证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并不矛盾,我们既不能以传统文化消亡的代价来推进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不能无视现代科技的发展来保护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高中作文第二篇

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高中作文第二篇

文化不可啃老胡斐然若问代表中国的文化符号是什么?汉语、长城、孔子……的确,五千年文明如同古人编织的一条流光溢彩的繁华锦缎。

后人撷取任一片都美不胜收。

然而,在璀璨夺目的古文化背后,却藏着一个瘦弱不堪的身躯。

现代文化的贫瘠寡淡,是缘于我们创新头脑的缺失,源于我们的懒惰自大。

文化不可啃老,文化贵在创新。

与美国文化比肩而立,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这当然是我们喜闻乐见的。

然而繁华中却孕育着隐忧:中国的文化符号竟无一个是当代创造的!这是民族的遗憾,也是敲响的警钟。

传统文化并不是百试百灵的灵丹妙药,待到失效之时,就是民族的悲伤之日。

因此,文化创新应从现在开始,只有文化创新,才能为我们中华文化注入奔涌不息的活水。

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朱熹说得好:“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伟大的祖先用一双勤劳灵巧的手和智慧的大脑,为我们埋下了肥沃的文化土壤。

文化不可抛弃传统,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是难能可贵的。

曾记得前些年《舌尖上的中国》火遍大江南北,究其原因,在于该节目立足于传统风情的美食,运用现代传媒手段进行包装改造;谭维维将华阴老腔与现代流行音乐融合在一起。

在春晚上带给我们视听盛宴。

传统文化是一笔宝贵财富,创新才能使它熠熠生辉,夺人眼球。

文化创新更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美国文化被称为“鸡尾酒文化”,它之所以屹立不倒,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兼容并蓄,开放并包。

而我国文化要想勇立潮头就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汲取各国优秀营养。

莫言的笔下,是传统笔法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结合,助他赢得世界的认可。

中华文化若要走向世界,切不可闭门造车,固步自封,走了老祖宗的旧路。

习总书记曾谆谆告诫过文艺工作者,“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

文化既要挖掘传统文化遗产,更应在这片土壤上种上树种,待到它长成之际荫庇后人。

我们不可做文化啃老族。

只有创新,才是进步的灵魂,也是中华文化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文化创新,从我们开始,为灿烂文明注入不息的活水,让她焕发新的生机,实现由文化大国迈进文化强国的梦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不可啃老胡斐然
若问代表中国的文化符号是什么?汉语、长城、孔子……的确,五千年文明如同古人编织的一条流光溢彩的繁华锦缎。

后人撷取任一片都美不胜收。

然而,在璀璨夺目的古文化背后,却藏着一个瘦弱不堪的身躯。

现代文化的贫瘠寡淡,是缘于我们创新头脑的缺失,源于我们的懒惰自大。

文化不可啃老,文化贵在创新。

与美国文化比肩而立,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这当然是我们喜闻乐见的。

然而繁华中却孕育着隐忧:中国的文化符号竟无一个是当代创造的!这是民族的遗憾,也是敲响的警钟。

传统文化并不是百试百灵的灵丹妙药,待到失效之时,就是民族的悲伤之日。

因此,文化创新应从现在开始,只有文化创新,才能为我们中华文化注入奔涌不息的活水。

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出新。

朱熹说得好:“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
水来。

”伟大的祖先用一双勤劳灵巧的手和智慧的大脑,为我们埋下了肥沃的文化土壤。

文化不可抛弃传统,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是难能可贵的。

曾记得前些年《舌尖上的中国》火遍大江南北,究其原因,在于该节目立足于传统风情的美食,运用现代手段进行包装改造;谭维维将华阴老腔与现代流行音乐融合在一起。

在春晚上带给我们视听盛宴。

传统文化是一笔宝贵财富,创新才能使它熠熠生辉,夺人眼球。

文化创新更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美国文化被称为“鸡尾酒文化”,它之所以屹立不倒,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兼容并蓄,开放并包。

而我国文化要想勇立潮头就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汲取各国优秀营养。

莫言的笔下,是传统笔法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结合,助他赢得世界的认可。

中华文化若要走向世界,切不可闭门造车,固步自封,走了老祖宗的旧路。

习总书记曾谆谆告诫过文艺工作者,
“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

文化既要挖掘传统文化遗产,更应在这片土壤上种上树种,待到它长成之际荫庇后人。

我们不可做文化啃老族。

只有创新,才是进步的灵魂,也是中华文化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文化创新,从我们开始,为灿烂文明注入不息的活水,让她焕发新的生机,实现由文化大国迈进文化强国的梦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