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兴边富民”建设项目

合集下载

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方案

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方案

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方案
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方案是一项旨在加强边疆地区经济建设、改善民生、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计划。

该方案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目标:
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边疆地区的交通、通信、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水平,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创造良好条件。

例如,加大投入支持边疆地区的高速公路、铁路、民航等项目建设,提高网络覆盖率和宽带接入速度。

2. 优化产业结构:根据边疆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增加就业岗位。

例如,发展绿色农业、生态旅游、民族文化产业等,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3. 提升教育水平:加大对边疆地区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和覆盖面,培养更多具有现代知识和技能的人才。

例如,加强边疆地区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建设,实施免费教育政策,提供助学金和奖学金。

4. 保障民生福祉:加大对边疆地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例如,完善养老、医疗、住房、就业等社会保障政策,确保边疆地区人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

5. 促进民族团结: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例如,举办各类民族文化交流活动,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事业发展。

6. 维护社会稳定:加强边疆地区的社会治理,预防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例如,加强边防力量建设,提高边防部队的战备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通过实施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方案,有望进一步推动边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温泉县兴边富民行动项目工作汇报材料

温泉县兴边富民行动项目工作汇报材料

温泉县2012年兴边富民行动项目工作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温泉县位于新疆西北边陲,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边境线长276公里,县域总面积5881平方公里,辖2镇、3乡、2场,境内驻有兵团农五师所属87、88团。

全县居住着汉、蒙古、哈萨克、维吾尔等24个民族、7.6万人口,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41.4%,是一个以农牧业经济为主多民族聚居的边境县。

2012年,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项目13个,投入项目资金690万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养殖等“兴边富民”等内容,2011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11.57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085元,较上年增收790元。

对改善边境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兴边富民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推动“兴边富民行动”顺利开展温泉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兴边富民工作,坚持把兴边富民工程作为促进边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的重大举措,精心部署,狠抓落实,有力推动了“兴边富民行动”的顺利开展。

我县成立了以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任组长、相关部门第一责任人为成员的“兴边富民行动”领导小组,制定“兴边富民行动”十二五实施方案,并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安排部署兴边富民各项工作,为行动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加强调查研究,抓好项目规划,做好兴边富民项目储备工作“兴边富民行动”项目布局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实际、能否适应发展需要对加快边境地区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县结合上级有关规划和建设项目,按照“统筹安排、注重民生”的原则,认真做好兴边富民项目调研,建立项目库,选准兴边富民资金整合的切入点,以规划统领项目,以项目引导资金,重点放在改善民生、促进就业、助民增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带动性强、效益性明显的项目上,特别是注意选择一些投资少、见效快的富民项目,全力加快边境农牧民增收致富步伐。

怒江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怒江州“兴边富民工程”管理办法的通知

怒江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怒江州“兴边富民工程”管理办法的通知

怒江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怒江州“兴边富民工程”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9.26•【字号】怒政发[2008]152号•【施行日期】2008.09.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怒江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怒江州“兴边富民工程”管理办法的通知(怒政发〔2008〕152号)各县人民政府,州直各委、办、局:现将《怒江州“兴边富民工程”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具体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九月二十六日怒江州“兴边富民工程”管理办法一、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新三年“兴边富民工程”的决定》(云发〔2008〕12号)与《云南省“兴边富民工程”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规定,为进一步做好我州“兴边富民工程”工作,保障我州“兴边富民工程”的顺利实施,取得实效,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兴边富民工程”是指省委、省政府针对我省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定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民生保障、生态建设等工程和项目。

第三条我州“兴边富民工程”实施的范围包括泸水县、福贡县、贡山县3个边境县。

二、组织机构第四条为加强“兴边富民工程”的组织领导,成立怒江州“兴边富民工程”领导小组,组长由州长担任,副组长由州政府常务副州长担任,成员由各部委办局主要领导组成。

主要职责是:(一)领导小组对“兴边富民工程”统一组织、领导和协调。

定期不定期召开“兴边富民工程”领导小组会议,对“兴边富民工程”的总体规划、年度项目资金计划、实施步骤、内容和范围、考核奖惩等重大事项进行审查,做出决策、决定;(二)协调解决“兴边富民工程”实施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第五条“兴边富民工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要职责是:(一)负责对领导小组做出的决策决定的贯彻落实,做好综合、协调、服务工作;(二)负责组织边三县编制“兴边富民工程”总体规划、编制年度项目、资金计划方案,对“兴边富民工程”的实施情况组织督促、检查;(三)做好“兴边富民工程”有关情况和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上传下达,做好“兴边富民工程”具体事务的综合、协调,做好“兴边富民工程”实施的相关服务工作;第六条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监察等部门要充分发挥工作职能,配合“兴边富民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兴边富民工程”的方案制定、审核,实施的监督、检查、考核等综合管理工作。

云南兴边富民实施方案

云南兴边富民实施方案

云南兴边富民实施方案云南兴边富民实施方案是为了解决云南省兴边富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而制定的一项具体行动计划。

该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和项目计划,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乡村振兴和脱贫致富目标。

首先,云南兴边富民实施方案将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发展。

通过加强农业科技支持,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牌效应,增强农民增收能力。

同时,加强农村土地整治和流转,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推动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其次,云南兴边富民实施方案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重点推进农村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

此外,云南兴边富民实施方案将加强就业扶贫和技能培训。

通过拓展就业岗位,支持农民外出务工,提高农民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

同时,加强农民职业培训,提升其就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实现可持续脱贫致富。

另外,云南兴边富民实施方案将强化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加强农村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服务,保障农民基本生活需求,提高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最后,云南兴边富民实施方案将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

通过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农田水利建设、林果业发展等项目,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总之,云南兴边富民实施方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真正实现云南兴边富民实施方案的各项目标,为兴边富民工作注入新的动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

苗家卫生路正在延伸——河口县实施“兴边富民工程”侧记

苗家卫生路正在延伸——河口县实施“兴边富民工程”侧记

境 地 区 全 面 展 开 ,河 口 县 民 族 事 务 局 作 为 室 7 平 方 米 。 0
组 织 实 施 单 位 , 为 切 实 解 决 大 寨 一 组 的 生 活 困 难 ,局 长 王 家 强 带 领 干 部 职 工 , 不 畏

大 寨 一 组 项 目2 程 的 建 成 ,改 善 了 大 寨 1 2
不 到 一 间 像 样 的 瓦 房 , 通 向 这 座 村 庄 的 路 是 利 开 展 。 三 是 全 村 苗 族 同 胞 g, 配 合 ,形 成 t极
坑 坑 洼 洼 的 羊 肠 小 道 ,机 动 车 辆 无 法 通 行 。 项 目工 程 建 设 的 主 力 。 2 0 1 2 01  ̄ 月 5日 , 大 寨
苗家 卫生路 正在延伸
河 口县 实 施 “ 边 富 民工 程 "侧 记 兴
文/张 贵 云
红 河 哈 尼 族 彝 族 自治 州 河 口瑶 族 自治 县
老 范 寨 乡 桂 良村 大 寨 一 组 是 一 个 典 型 的 山 区
领 导 ,做 到 机 构 落 实 ,措 施 到 位 ,人 员 到 位 ,
下取 得 的建 设 成果 ,不 断 发 展 经 济 ! ”圜
{ E幽 翌 j 翌 必
工 作 到 位 。 二 是 加 强 项 目建 设 的 督 促 ,提 高
苗 族 聚 居 村 ,现 有 农 户 5 7户 2 5 。 2 0 5人 0 5年 项 目建 设 的 工 作 效 率 和 质 量 。 在 项 目建 设 中 , 前 , 大 寨 一 组 的 基 础 设 施 极 为 落 后 , 这 里 的 苗 族 群 众 住 的 是 破 破 烂 烂 的 茅 草 房 ,全 村 看 5 作 领 导 小 组 成 员 定 期 深 入 项 目 点 ,对 项 目 1 2 建 设 情 况 进 行 督 促 检 查 , 确 保 项 目建 设 的 顺

云南兴边富民实施方案

云南兴边富民实施方案

云南兴边富民实施方案云南兴边富民实施方案是为了推动云南省兴边富民工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 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农村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二、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1. 组织农民开展农业生产,推广高效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2. 加强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

三、推动农村金融服务。

1. 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支持农民创业和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金融服务水平。

2. 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农民的能力和水平。

四、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

1. 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水平,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2. 加强对农村社会组织的支持,促进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

五、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1. 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2. 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的管理,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增加农民收入。

六、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1. 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提高农民生活环境。

2. 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和治理,预防和控制农村环境污染,保护农民生态环境。

七、加强农村社会治理。

1. 加强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农村社会管理水平,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2. 加强对农村社会组织的引导和管理,促进农村社会治理的规范化和法治化。

在云南兴边富民实施方案的指导下,我们将全力以赴,积极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努力为云南兴边富民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而努力奋斗!。

新三年“兴边富民工程”行动计划实施细则

新三年“兴边富民工程”行动计划实施细则

新三年“兴边富民工程”行动计划实施细则新三年“兴边富民工程”行动计划实施细则根据《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新三年“兴边富民工程”的决定》(云发〔〕12号),我县新三年“兴边富民工程”计划经州人民政府西政发〔〕37号文批准,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计划时间和总体目标:-,重点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温饱安居工程、产业培育工程、素质提高工程、社会保障和社会稳定工程、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等六大工程,办好30件惠民实事。

项目计划实施需建设资金250598万元,按年度计划:投资25734万元,投资116675万元,投资108189万元。

具体计划安排和要求如下:一、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一)沿边三级以上公路网建设项目1.建沿边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主干线总长66.2长公里,资金82756万元。

其中:投资1000万元,投资49054万元,投资32702万元。

2.建设沿边三级以上公路总长30公里,资金27007万元,其中:投资1000万元,投资10407万元,投资15600万元。

3.改建农村公路323.6公里,资金24602万元,其中:投资1330万元,投资11081万元,投资12191万元。

以上3项资金共计134365万元。

其中:投资3330 万元,投资70542万元,投资60493万元。

由县交通局负责实施。

(二)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解决1.66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使边境地区群众能够喝上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资金624万元。

其中,投资208 万元,投资208万元,投资208万元。

由县水利局负责实施。

(三)水利建设项目新建小(一)型水库、实施“五小水利”建设,资金4638 万元,其中,投资2638万元,投资1000万元,投资1000万元。

由县水利局负责实施。

(四)农村电网完善项目建设和改造农村电网,提高一户一表完成率,实现城乡电网同价,减轻农民负担。

改造35kv变电站3座,低压线208千米,配变1台。

资金8079万元,其中,投资5226万元,投资2853万元。

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兴边富民工程取得实效

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兴边富民工程取得实效

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兴边富民工程取得实效张锦彬2004至2010年的两轮“兴边富民”工程建设,沧源县共启动6大工程(即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温饱安居工程、产业培育工程、素质提高工程、社会保障和稳定工程、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27件惠民实事253个项目,共完成投资21.2亿元(上级补助11.25亿元,地方自筹9.95亿元),其中:第一轮完成投资4.32亿元,新一轮完成投资16.88亿元。

工程实施后,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沧源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一是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与2004年比,2010年末,全县生产总值达13.3亿元,增长8亿元,增151%;财政收入 1.32亿元,增长1.05亿元,增388.9%;社会消费品总额完成4.67亿元,增长2.9亿元,增163.8%;外贸进出口总额3.36亿元,增长256亿元,增32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2099元,增长5245元,增76.5%;农民人均纯收入2768元,增长1925元,增228.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6%以内。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得到改善。

2010年末,固定资产投资15.8亿元,比2004年增11.8亿元,增295%,基础设施滞后的“瓶颈”得到有效缓解,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一是交通建设跨越发展:全县公路总里程1885.88公里,建成沥青混泥土路面266.2公里,通达工程655公里,建成新农村硬板路425条410公里,农村通路率达98%。

勐省至岩帅、勐董至芒卡、甘勐至班老油路建成通车;完成10个乡镇客运站(点)建设;耿沧二级公路、小澜二级路(沧源段)及勐省至单甲至立新油路开工建设,佤山机场前期工作稳步推进。

二是农田水利建设成效显著:水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作用,水利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共完成8件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实施中低产田改造6.1万亩;解决5.87万人的安全饮水工程,初步形成了乡镇供水网络和农灌渠系网络,基本解决了农村安全饮水和工农业用水,水利化程度达24.2%;建成一级4座水电站,新增装机容量3.1万千瓦;垃圾处理场建成并投入使用,污水处理工程开工建设,县城亮化、美化、绿化建设步伐加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兴边富民行动育肥羊基地建设项目1.2.2项目法人:****************法人代表:****************1.1.3项目地址:********************************1.1.4建设规模及内容:****************兴边富民行动育肥羊基地建设项目主要结合该团实际情况,在****************新建连队四连,兴建育肥羊棚圈100栋,每栋棚圈建筑面积57.85㎡,棚圈总建筑面积5785㎡,以及围墙、大门等基础设施。

项目建成后以承包方式承包给团场少数民族。

使少数民族摆脱贫困实现生活、生产自理,走上致富道路。

1.1.5投资规模:计划总投资316.37万元1.1.6资金来源:项目计划总投资316.37万元,全部申请国家兴边富民行动项目补助资金。

1.1.7建设周期:2013年7月—2014年7月,一年1.1.8项目建设管理单位:****************第二章项目编制的主要依据编制依据1、《国家民委财政部关于继续推进兴边富民的意见》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兴边富民行动“十二五”规划的通知》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4、《****************推进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工程五年规划(2010-2014年)。

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6、****************团城镇总体规划7、《****************兴边富民行动项目管理办法》第三章项目需求及目标分析3.1项目背景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会议精神,贯彻中央“巩固边防、睦邻友好、兴边富民、维护稳定”的战略方针,加快团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决策。

兴边富民行动的实施,对经济较为落后的团场而言,无疑是摆脱贫穷落后面貌,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机遇。

为执行好关于实施‘兴边富民工程’的决定,把兴边富民工作落到实处,努力实现提高我团场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2013年****************兴建育肥羊基地项目,以典型引路、市场调节、科技推广为主线,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发展畜牧养殖工程。

通过实施项目,树立养殖示范户,引导各族职工尤其是少数民族职工群众科学规模发展育肥羊养殖,以推动团场育肥羊产业化发展和养殖效益的提高,起到富民强团的作用,促进团场经济发展和职工致富。

“十二五”期间,团场在整个产业结构调整中,把畜牧养殖作为今后团场发展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发展步伐,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畜牧养殖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全面带动农场经济发展,致富职工群众。

为了切实抓好团场兴边富民育肥羊养殖建设项目,结合团场畜牧养殖业实际现状,特申报本项目。

3.2项目单位基本情况****************地处新疆西部伊犁河谷,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最西缘,东与该县爱新舍里镇为邻,南抵中天山克特敏山脊与昭苏相连,西与哈萨克斯坦接壤(边境线长72.5公里),北临伊犁河与六十三团隔河相望。

团部驻地裴新哈莎镇位于东经80045',北纬43048',距国家一级口岸--都拉塔17公里,距****************市52.9公里。

团场东西宽3-19公里,南北长62公里、地形南高北低且东南向西北倾斜,从南至北地貌依次为山区、山前倾斜平原、阶地和伊犁河漫滩地。

最高海拔3713米,最低536米。

全团总面积91.13万亩(607.5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5万亩,林地8.3万亩,草场地40.9万亩,待垦荒地30.43万亩。

团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和甜菜。

全团总人口8106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3239人,占总人口的40% 。

少数民族人口中哈萨克族占90% ,主要分布在五连、七连、八连和畜牧场四个少数民族单位,距团部10公里以上,最远牧区达57公里。

****************始建于1959年8月,原址在****************团南端。

1962年“5·29”伊塔边民外逃事件发生后,响应党中央指示,为防止边民外逃,巩固国家边防于1963年迁至目前地址,开始了团场屯垦戍边的历史。

初建时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在完全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的荒滩上建起了团场,当时仅有水浇地3000亩,旱地2万亩,因水源缺乏、土地贫瘠、气候条件恶劣,经济发展十分缓慢。

1963年至1991年建团近三十年间,全团累计亏损1773万元,1991年被国家列为扶贫团场,1992年又列为特困边境团场。

自此国家、兵团和农****************给予大力支持,经济状况稍有好转。

但1998年至2008年间连续六年遭受大风、大雪、霜冻等自然灾害,损失惨重,累计财务歉收1000多万元,职工收入锐减。

2009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7916万元,人均收入8000元,职均收入18486元(含庭院收入),是一个特困的少数民族边境团场。

3.3团场畜牧现状****************是一个少数民族特困边境团场,2006年,全团生产总值6369万元,其中第一产业4050万元,第二产业676万元,第三产业1643万元,营业盈余1283万元。

现有人口7400余人,其中少数民族占41.3%,75%的少数民族为牧业人口,畜牧业能否快速、高效、持续的发展是关系团场少数民族职工增收和团场稳定的头等大事,团场党委从全团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制定牧业发展政策,谋划牧业发展措施。

近年来,该团陆续实施了塑膜暖圈建设、春羔改产冬羔、饲草“三贮一化”、羊只融资承包经营、疫病防疫统一收费等一系列牧业政策改革和新科技推广应用,相继建立了2万多亩苜蓿饲草基地,500余栋塑膜暖圈,使该团牲畜存栏由1998年的3.5万头只,迅速增长到2006年的10.32万头只。

兴边富民行动项目实施后,将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提高边境团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促进边境团场的协调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效益,对提高团场居民收入奠定了基础。

当前,由于人们的思想观念没有更新、改革没有充分到位等诸多方面因素,没有充分发挥牧业优势,影响了团场经济发展。

团场的畜牧养殖模式仍然处于粗放性的放养模式,整体上科技含量低、效益不高、生产规模化及产业化率低、产品缺乏竞争力等问题,导致职工收入和生活水平不高。

开展兴边富民行动新疆建设兵团****************育肥羊基地建设项目工程,这将对团场和周边地区起示范带动作用,主要依托团畜牧中心做技术指导。

大力发展育肥羊产业,实现以产业化为核心,依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农牧互补,协调发展。

为促进牲畜的品种改良、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加快我团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做出应有的贡献。

3.4帮扶对象及目标****************场将结合兴边富民行动继续大力实施扶持少数民族职工群众经济发展工作,重点扶持纳入帮扶范围的团场****************100户少数民族职工群众,使其当年户均收入达 2.5万元以上。

3.5建设必要性1、项目的实施是促进团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及更好地履行屯垦戍边历史使命的需要。

********************************少数民族占全团总人口的12.1%,长期以来为建设边疆、保卫边疆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扩大少数民族就业渠道,有效改善少数民族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并最终摆脱贫困,可使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有力促进团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及更好地履行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

2、项目的实施是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的需要。

党的十六大以来为我们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要求,并明确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搞建设的立足点,也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

因此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消灭贫困,既是广大贫困户的强烈要求,也是时代发展全面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的需要。

3、项目的实施是少数民族职工早日实现脱贫致富的需要。

****************少数民族贫困职工因其贫困已影响到其生产生活及子女上学,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帮助少数民族职工恢复正常的生产,增加收入,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拔除穷根子,实现早日脱贫致富。

第四章项目建设选址4.1 项目区概况4.1.1自然概况1.地理位置及范围项目建设地点拟建在********************************,为新建连队,对附近居民区的生活服务设施等个人、集体福利不会产生负面影响,不会改变周围居民生活方式。

通过项目建设,能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绿化美化了边疆,改善项目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

示范区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必然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

2.水文、气象****************团域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团域自南至北分别为山区、倾斜平原、阶地、河滩地,因地形地貌差异较大,因而气候条件也不相同。

南北气温年温差、日温差均较大。

春季气候多变,夏季炎热干燥,秋季多雨降温迅速,冬季寒冷漫长而积雪稳定。

整个团域大气干旱而大风多,降水量少而蒸发大,无霜期短且变化较大,热量丰富且光照充足,四季分明且春秋时间较短,夏热冬寒且时间漫长。

年均气温9.3℃,极端最高气温37℃,极端最低气温-31℃,年际变化8.9—9.7℃;≥10℃的年均积温3912℃;无霜期130—199天;年均降水量154.7毫米,旱年只有88毫米;年均日照数2943小时,日均日照为8—12小时;春秋大风频繁,最大风速可达16m/s,风向以西北风为主,年内可发生六级以上大风12次左右;冻土深度为87cm。

3.工程地质条件****************海拔高度为789.20 ~822.46m,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高差33.26m,坡降18‰左右。

为伊犁河冲积平原,地貌属伊犁河Ⅱ—Ⅲ级阶地。

场地地层自上而下分为杂填土、粉土夹薄层细砂、粉砂等层,其特性分述如下:①层:杂填土(Q4ml),杂色;稍密;稍湿;包含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

层厚0.5~1.2m。

②层:粉土(Q4al+pl),夹薄层粉质粘土;中黄至暗黄色;稍密至中密;稍湿~很湿;不均;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肉眼可见的大孔隙,上部具垂直节理;水位附近含钙质结核,最大揭露厚度10.50m。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风荷载为0.6KN/㎡,雪荷载为1.4KN/㎡。

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约为130Kp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