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不同的翼型介绍
飞机翼型科普ppt课件

14
英国“闪电”、美国 F-100、苏联米格-19 则是第一代后掠翼的超声速战斗机15
三、三角翼
后掠翼的制造比平直翼要麻烦,翼根不仅要承受机身重量带来的应力, 还要机翼上扬造成的向前扭转的应力,需要大大加强结构,带来较大的 重量。但如果把后掠翼“镂空”的后半填起来,机翼后缘拉直,变成三 角翼,翼根的受力情况就接近于平直翼,容易处理多了。
斜激波的角度大于平面转角,这是两者的关系图
代价就是单位面积的翼面上产生的升力减小吧,同样重量的飞机相当于翼载荷变12大了
机翼后掠使速度分量在翼展和法向上分解,法向分量小于原来的速度,得 以推迟激波的产生。
13
后掠翼大量使用在跨声速(0.8-1.2 倍声速范围内)和高亚声速飞机上,像 歼-6 战斗机、各种波音和空客客机。
关于机翼翼型的科普
1
图95
2
俗话说,百人百态,千人千面。飞机和人一样,也是各式各
样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差别就是不同形状的机翼。说起来,
飞机的奥妙就在于机翼。
3
从莱特兄弟到现在,除了航空动力外,几乎每一次航空技术的重大突破 都离不开在机翼上作文章。
飞行者—1号
4
一、平直翼
最简单的机翼是平直翼,机翼前后缘和机身垂直,机翼从里到外一样 宽。这样的机翼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产生升力的效率较高,但阻力也 较大。升力的力臂使得翼根的受力很是不利。
亚声速到超声速飞行的区别在于压力波,压力波挤压到一起正好发生在声速 的时候,所以形成声障(解释本层上图)
8
这看不见的石墙也称激波。
在风洞里,激波的形成清晰可见
9
随着速度的增加,激波的锋面变成圆锥形,锥的后倾角度随速度增加而增加, 锋面背后的空气重新回到亚声速。如果平直的机翼像燕子的翅膀一样后掠, “躲”到机头引起的激波锋面的背后,就可以避免机翼本身引起的激波阻力。
飞机翼的工作原理

飞机翼的工作原理引言飞机翼是飞机结构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起着支撑、提供升力和稳定飞行的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飞机翼的工作原理,包括翼型、升力产生机制和稳定性控制。
翼型飞机翼的横截面形状称为翼型,不同的翼型对飞行特性产生重要影响。
常见的翼型有对称翼型和非对称翼型。
对称翼型适用于需要对称升力分布的飞行状态,如滑翔机。
而非对称翼型则适用于大部分常规飞机,因为它们需要在上表面产生更多的升力。
升力产生机制升力是飞机翼的重要功能,它使得飞机能够在空中保持悬浮状态。
升力的产生主要依靠翼型的形状和运动。
以下是升力产生的机制:1.挺身效应:当飞机在空气中前进时,空气在翼下流动速度大于上方,由于伯努利原理,上表面的气压要小于下表面的气压,从而形成向上的力,即挺身效应。
2.延迟分离:延迟分离现象是指在翼面上表面形成的高速气流延迟分离,从而使底面的气压降低,形成上升推力。
3.翼展:翼面的展开能够增加升力的产生。
翼展越大,飞机的升力越大,但也会增加阻力。
4.翼面扭曲:扭曲是指翼面在展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变形现象。
通过调整翼面的扭曲程度,可以实现升力的微调。
稳定性控制飞行稳定性是飞机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在翼的设计中,有几个关键要素可以用来控制和调节飞行的稳定性:1.矩尺:矩尺是指翼的前缘和后缘之间的距离。
通过调整矩尺的大小,可以改变飞机的稳定性特性。
2.上反角:上反角是指翼的后缘相对于前缘的上翘角度。
上反角可以提高飞机的稳定性和操纵性。
3.增升装置:增升装置如襟翼和襟翼带,可以在起降和低速飞行时增加升力和稳定性。
总结飞机翼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翼型的设计来产生升力,从而支持飞机的飞行和稳定性控制。
挺身效应、延迟分离、翼展和翼面扭曲等是升力产生的主要机制。
同时,矩尺、上反角和增升装置等也是调节飞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通过合理设计和优化飞机翼结构,可以实现飞行安全和高效性。
以上是关于飞机翼的工作原理的简要介绍。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有关飞机翼的基础知识,并对飞机设计和飞行原理产生兴趣。
飞机机翼翼型解析

飞机机翼翼型解析近日,网上有传我国J-20战斗机改装前掠翼版,并且配有想象图,象机翼“前掠”、“后掠”等名词,如果不配图,很多菜鸟级军迷可能还不知道是什么个翼型。
现在,我想从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两个方面来对各种机翼进行简单剖析。
一、固定翼飞机翼型。
1、固定翼飞机机翼大布局分为:常规布局、大三角翼布局、鸭翼布局。
常规布局就是我们常见的飞机,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翼型。
常规布局飞机的特点是前翼大、后翼小,机尾有尾垂,这些都是最基本的。
常规布局仍存在一些看起来不一样的地方飞是尾垂仍有几个式样,如:大型客机和运输机尾垂顶部有小翼,现代三代、四代战斗机多采用双尾垂,而二代以前的战斗机几乎都是单尾垂的。
很多大型飞机主翼稍部都有一个小的上翘,称为翼稍小翼;之所以做这个小翼是因为设计师们发现,飞机尖细的翼稍高速划过空气时会剧烈撕裂空气并形成紊流,而紊流对飞机的升力和高速性都造成了明显的不利影响,如果消除这样的紊流将对减小飞机的燃料消耗起到很大作用,所以现有多大型飞机都设有小翼,而战斗机之所以很少有翼稍小翼是因为小翼对飞机来说本身是一个增重,大型飞机由于自身重量大对这样小的增重不太敏感,而战斗机起飞垂量低,对超重非常敏感,设计翼稍小翼给战斗机带来的好处和飞机增重带来的小利影响基本持平或者大于收益,所以战斗机飞不再设翼稍小翼了。
现代很多战斗机翼尖可挂格斗导弹,如SU-27、J-15、F-16等等,当这些飞机翼尖不挂导弹时从减轻飞机重量来考虑应该拆掉翼稍挂架,但很多飞行中的战斗机并不拆除这一对挂架,主要原因就是这对挂架虽然会增加飞机自重,但在飞行时却起到翼稍小翼的作用,两相抵消后虽然没有多大增益但增重后对飞行的影响也不大,不拆除挂架还减少了一些维护费,所以很多战斗机平时也保留了这对挂架。
部分中型运输机改装的特种机尾翼两侧加了两到四块垂直方向安装的小板称为“端板”,端板的作用主要是增强飞机飞行的气动性,如美军E-2预警机为了方便地放进机库而降低了垂尾高度,而垂尾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平飞是改变飞行方向,垂尾降低后飞行转向性能变差了,为了弥补这个据点,增加垂尾是很普遍的方法,E-2预警机在增加垂尾后可以在降低垂尾高度的同时维持了飞机转向性能。
飞机各翼型资料

飞机各翼型资料飞机是现代社会中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而飞机的翼型对其性能和飞行特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些常见的飞机翼型及其相关资料。
1. 对称翼型:对称翼型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翼型,其上下翼面对称,横截面呈对称形状。
这种翼型通常用于一些一般性的民用飞机和教练机上,适用于低速和直线飞行。
对称翼型具有较高的升力系数和较小的阻力,但在高速飞行时升力衰减较快。
2. 单蒙皮翼型:单蒙皮翼型是一种简单的翼型结构,翼型由一片单蒙皮板组成,整体较为轻便。
这种翼型通常用于一些轻型飞机和无人机上,具有较好的低速飞行性能和操纵性能。
但在高速飞行时,可能存在一定的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
3. 双蒙皮翼型:双蒙皮翼型结构更为复杂,由上下两片蒙皮板组成,中间通过肋梁和横桁进行连接。
这种翼型广泛应用于大型客机和运输机上,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和飞行平稳性。
双蒙皮翼型能够在高速飞行时保持较好的升力和阻力性能。
4. 椭圆翼型:椭圆翼型是一种理论上最为理想的翼型,其横截面呈椭圆形状,具有最佳的升阻比。
然而,由于制造难度较大,目前仅少数飞机采用了椭圆翼型。
椭圆翼型具有较高的升力和较小的阻力,在高速飞行时也能保持较好的性能。
5. 不对称翼型:不对称翼型又称为斜翼型或者箔翼型,其翼面呈不对称形状,通常用于一些高速飞机及军用战斗机上。
不对称翼型能够提高飞机的飞行速度和敏捷性,但在低速飞行时升力系数较低。
综上所述,飞机的翼型种类繁多,每种翼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设计飞机时,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和飞行特性选择合适的翼型,从而保证飞机在各种飞行条件下均能表现出优异的性能。
希望以上介绍的飞机各翼型资料能够为您带来一些参考和帮助。
机翼的分类

机翼的分类
机翼可以根据其形状和功能进行分类。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机翼分类:
1. 直翼(Rectangular wing):直翼是最简单和最基础的机翼
类型,其翼展和翼面积一般相等,翼根和翼尖形状基本相同。
2. 梯形翼(Trapezoidal wing):梯形翼翼根较宽,翼尖较窄,可以提高飞机的升力和速度性能。
3. 翼尖燕尾翼(Wingtip Sails):翼尖燕尾翼是在机翼的翼尖
处加装的小型气动产生装置,可以减小气动阻力,提高升力性能。
4. 后掠翼(Swept wing):后掠翼是机翼后缘向后倾斜的形状,可以减小飞行时的阻力,提高超音速飞行性能。
5. 双垂直尾翼(Twin vertical tail):双垂直尾翼是机翼上安装两个垂直尾翼的配置,可以增加飞机的稳定性和机动性。
6. 倒梯形翼(Inverse Trapezoidal wing):倒梯形翼具有翼根
较窄、翼尖较宽的形状,可以提供更大的翼展和升力。
这只是一些常见的机翼分类,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机翼,每种机翼类型都有其特定的设计和应用领域。
机翼形状

特别重要的几何参数。
表3-1-1 介绍几种飞机的主要几何参数
机种几何参数 歼五
面积(㎡)
22.6
翼展(m)
9.6
展玄比
4.13
根尖比
歼六 25
•有
P上
P
1 2
C2
P上
P P P
1 2
C
2
P下
P
1 2
C2 P下
• 机翼无限小面积ds所产生的升力(见图3-1-13)dY应为
•
• 而 ds ldx 则得
dY
1 2
C2
(P下
P上 )dx
Y
1 2
C2
(P下
P上 )ldx
• •
整个机翼的升力(Y)应为:Y 取X x b ,上式改写成:
• 从空气流过双凸形机翼的流线谱(图3—1—9)中可以看到,空气 流到机翼前缘,分成上下两股,分别沿机翼上、下表面向后流动, 由于机冀有一定的正迎角,上表面又比较凸出,所以机翼上
•
表面的流管必然变细,根据连续方程和伯努利方程可知其流
速增大、压强下降。下表面则相反,流管变粗,流速减少,压强
增大。垂直于相对气流方向压力差就是机翼的升力。
力,首先在其上任取一长度为 l 、宽度为d x 、面积为d s 的一小块 微元机翼 d s = d X l 。可以认为这块微元机翼的上、下表面压
力分布是均匀的,这样就很容易算出它的升力。
•
如图3—1—14所示,流过机翼上下表面的气流速度、压强
在Ⅱ-Ⅱ截面处分别C为上 P、上 及C下 P、下 ,根据压力系数定义
各种不同的翼型介绍培训资料

各种不同的翼型介绍各种不同的翼型介绍系统发布|人气:4517|2009-4-8 21:55:54 打印返回 [字体:大中小] 飞机最重要的部分当然是机翼了,飞机能飞在空中全靠机翼的浮力,机翼的剖面称之为翼型,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需要,航空前辈们发展了各种不同的翼型,从适用超音速飞机到手掷滑翔机的翼型都有,100年来有相当多的单位及个人做有系统的研究,与模型有关的方面比较重要的发展机构及个人有:1NACA: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即美国太空总署﹝NASA﹞的前身,有一系列之翼型研究,比较有名的翼型是”四位数”翼型及”六位数”翼型,其中”六位数” 翼型是层流翼。
2易卜拉:易卜拉原先发展滑翔机翼型,后期改研发模型飞机翼型。
3渥特曼:渥特曼教授对现今真滑翔机翼型有重大贡献。
4哥庭根:德国一次大战后被禁止发展飞机,但滑翔机没在禁止之列,所以哥庭根大学对低速﹝低雷诺数﹞飞机翼型有一系列的研究,对遥控滑翔机及自由飞﹝无遥控﹞模型非常适用5班奈狄克:匈牙利的班奈狄克翼型是专门针对自由飞模型,有很多翼型可供选择。
有些翼型有特殊的编号方式让你看了编号就大概知道其特性,如NACA2412,第一个数字2代表中弧线最大弧高是2%,第二个数字4代表最大弧高在前缘算起40%的位置,第三、四数字12代表最大厚度是弦长的12%,所以NACA0010,因第一、二个数字都是0,代表对称翼,最大厚度是弦长的10%,但要注意每家命名方式都不同,有些只是单纯的编号。
因为翼型实在太多种类了,一般人如只知编号没有坐标也搞不清楚到底长什么样,所以在模型飞机界称呼翼型一般常分成以下几类:1全对称翼:上下弧线均凸且对称。
2半对称翼:上下弧线均凸但不对称。
3克拉克Y翼:下弧线为一直线,其实应叫平凸翼,有很多其它平凸翼型,只是克拉克Y翼最有名,故把这类翼型都叫克拉克Y翼,但要注意克拉克Y翼也有好几种。
4S型翼:中弧线是一个平躺的S型,这类翼型因攻角改变时,压力中心较不变动,常用于无尾翼机。
飞机机翼翼型解析

飞机机翼翼型解析近日,网上有传我国J-20战斗机改装前掠翼版,并且配有想象图,象机翼“前掠”、“后掠”等名词,如果不配图,很多菜鸟级军迷可能还不知道是什么个翼型。
现在,我想从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两个方面来对各种机翼进行简单剖析。
一、固定翼飞机翼型。
1、固定翼飞机机翼大布局分为:常规布局、大三角翼布局、鸭翼布局。
常规布局就是我们常见的飞机,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翼型。
常规布局飞机的特点是前翼大、后翼小,机尾有尾垂,这些都是最基本的。
常规布局仍存在一些看起来不一样的地方飞是尾垂仍有几个式样,如:大型客机和运输机尾垂顶部有小翼,现代三代、四代战斗机多采用双尾垂,而二代以前的战斗机几乎都是单尾垂的。
很多大型飞机主翼稍部都有一个小的上翘,称为翼稍小翼;之所以做这个小翼是因为设计师们发现,飞机尖细的翼稍高速划过空气时会剧烈撕裂空气并形成紊流,而紊流对飞机的升力和高速性都造成了明显的不利影响,如果消除这样的紊流将对减小飞机的燃料消耗起到很大作用,所以现有多大型飞机都设有小翼,而战斗机之所以很少有翼稍小翼是因为小翼对飞机来说本身是一个增重,大型飞机由于自身重量大对这样小的增重不太敏感,而战斗机起飞垂量低,对超重非常敏感,设计翼稍小翼给战斗机带来的好处和飞机增重带来的小利影响基本持平或者大于收益,所以战斗机飞不再设翼稍小翼了。
现代很多战斗机翼尖可挂格斗导弹,如SU-27、J-15、F-16等等,当这些飞机翼尖不挂导弹时从减轻飞机重量来考虑应该拆掉翼稍挂架,但很多飞行中的战斗机并不拆除这一对挂架,主要原因就是这对挂架虽然会增加飞机自重,但在飞行时却起到翼稍小翼的作用,两相抵消后虽然没有多大增益但增重后对飞行的影响也不大,不拆除挂架还减少了一些维护费,所以很多战斗机平时也保留了这对挂架。
部分中型运输机改装的特种机尾翼两侧加了两到四块垂直方向安装的小板称为“端板”,端板的作用主要是增强飞机飞行的气动性,如美军E-2预警机为了方便地放进机库而降低了垂尾高度,而垂尾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平飞是改变飞行方向,垂尾降低后飞行转向性能变差了,为了弥补这个据点,增加垂尾是很普遍的方法,E-2预警机在增加垂尾后可以在降低垂尾高度的同时维持了飞机转向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不同的翼型介绍
飞机最重要的部分当然是机翼了,飞机能飞在空中全靠机翼的浮力,机翼的剖面称之为翼型,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需要,航空前辈们发展了各种不同的翼型,从适用超音速飞机到手掷滑翔机的翼型都有,100年来有相当多的单位及个人做有系统的研究,与模型有关的方面比较重要的发展机构及个人有:
1NACA: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即美国太空总署﹝NASA﹞的前身,有一系列之翼型研究,比较有名的翼型是”四位数”翼型及”六位数”翼型,其中”六位数” 翼型是层流翼。
2易卜拉:易卜拉原先发展滑翔机翼型,后期改研发模型飞机翼型。
3渥特曼:渥特曼教授对现今真滑翔机翼型有重大贡献。
4哥庭根:德国一次大战后被禁止发展飞机,但滑翔机没在禁止之列,所以哥庭根大学对低速﹝低雷诺数﹞飞机翼型有一系列的研究,对遥控滑翔机及自由飞﹝无遥控﹞模型非常适用
5班奈狄克:匈牙利的班奈狄克翼型是专门针对自由飞模型,有很多翼型可供选择。
有些翼型有特殊的编号方式让你看了编号就大概知道其特性,如NACA2412,第一个数字2代表中弧线最大弧高是2%,第二个数字4代表最大弧高在前缘算起40%的位置,第三、四数字12代表最大厚度是弦长的12%,所以NACA0010,因第一、二个数字都是0,代表对称翼,最大厚度是弦长的10%,但要注意每家命名方式都不同,有些只是单纯的编号。
因为翼型实在太多种类了,一般人如只知编号没有坐标也搞不清楚到底长什么样,所以在模型飞机界称呼翼型一般常分成以下几类:
1全对称翼:上下弧线均凸且对称。
2半对称翼:上下弧线均凸但不对称。
3克拉克Y翼:下弧线为一直线,其实应叫平凸翼,有很多其它平凸翼型,只是克拉克Y翼最有名,故把这类翼型都叫克拉克Y翼,但要注意克拉克Y翼也有好几种。
4S型翼:中弧线是一个平躺的S型,这类翼型因攻角改变时,压力中心较不变动,常用于无尾翼机。
5内凹翼:下弧线在翼弦在线,升力系数大,常见于早期飞机及牵引滑翔机,所有的鸟类除蜂鸟外都是这种翼型。
6其它特种翼型。
以上的分类只是一个粗糙的分类,在观察一个翼型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找出它的中弧线,然后再看它中弧线两旁厚度分布的情形,中弧线弯曲的方式、程度大至决定了翼型的特性,弧线越弯升力系数就越大,但一般来说光用眼睛看非常不可靠,克拉克Y翼的中弧线就比很多内凹翼还弯。
飞行中之阻力如何减少阻力是飞机设计的一大难题,飞行中飞机引擎的推力全部用来克服阻力,如果可以减少阻力则飞机可以飞得更快,不然可以把引擎
改小减少重量及耗油量,拿现代私人小飞机与一次大战战斗机相比,引擎大约都差不多一百多匹马力,现代私人小飞机光洁流线的机身相对于一次大战战斗机整架飞机一堆乱七八糟的支柱与张线,现代飞机速度几乎是它前辈的一倍,所以减少阻力是我们设计飞机时需时时刻刻要注意的,我们先要了解阻力如何产生,一架飞行中飞机阻力可分成四大类:
1磨擦阻力:空气分子与飞机磨擦产生的阻力,这是最容易理解的阻力但不很重要,只占总阻力的一小部分,当然为减少磨擦阻力还是尽量把飞机磨光。
2形状阻力:物体前后压力差引起的阻力,平常汽车广告所说的风阻系数就是指形状阻力系数,飞机做得越流线形,形状阻力就越小,尖锥状的物体形状阻力不见得最小,反而是有一点钝头的物体阻力小,读者如果有机会看到油轮船头水底下那部分,你会看到一个大头,高级滑翔机大部分也有一个大头,除了提供载人的空间外也是为了减少形状阻力。
3诱导阻小,只不过是一架小飞机,如像类似747这种大家伙起飞降落后,小飞机要隔一阵子才能起降,否则飞入这种涡流,后果不堪设想,这种阻力是因为涡流产力:机翼的翼端部因上下压力差,空气会从压力大往压力小的方向移动,部份空气不会规规矩矩往后移动,而从旁边往上翻,因而在两端产生涡流,因而产生阻力,这现象在飞行表演时,飞机翼端如有喷烟时可看得非常清楚,你可以注意涡流旋转的方向是NASA的照片,可看见壮观的涡流,因为这种涡流延伸至水平尾翼时,从水平尾翼的观点气流是从上往下吹,因此会减小水平尾翼的攻角,也就是说水平尾翼的攻角实际会比较生,所以也称涡流阻力。
4寄生阻力:所有控制面的缝隙﹝如主翼后缘与副翼间﹞、主翼及尾翼与机身接合处、机身开孔处、机轮及轮架、拉杆等除本身的原有的阻力以外,另外衍生出来的阻力。
一架飞机的总阻力就是以上四种阻力的总合,但飞机的阻力互相影响的,以上的分类只是让讨论方便而已,另外诱导阻力不只出现在翼端,其它舵面都会产生,只是翼端比较严重,磨擦阻力、形状阻力、寄生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速度越快阻力越大,诱导阻力则与速度的平方成反比,所以要减少阻力的话,无动力飞机重点在减少诱导阻力,高速飞机重点在减少形状阻力与寄生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