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保护及福利的现状、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的不足及完善建议

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的不足及完善建议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是一项涉及生态、环境、法律、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复杂工作。
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护野生动物,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本文将对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中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一、不足之处1. 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法律法规仍存在漏洞和不足。
例如,对于野生动物的保护范围、保护措施、违法行为的处罚等方面的规定不够具体明确,给执法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 野生动物栖息地破坏严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野生动物栖息地受到越来越多的破坏。
森林砍伐、草原开垦、水电站建设等人类活动严重威胁了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3. 非法野生动物交易依然存在虽然我国政府采取了严厉的措施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但仍有一些不法分子为了利益,非法捕猎、贩卖、食用野生动物。
此外,一些非法野生动物交易从地下转向网络,监管难度进一步加大。
4. 公众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不足尽管我国政府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但仍有部分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一些地区,滥捕滥杀野生动物、食用野生动物的现象仍然存在。
5. 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体制不完善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如林业、渔业、农业等。
在实际工作中,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不清晰,协调配合不顺畅,导致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效果不佳。
二、完善建议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针对现有法律法规中存在的不足,应当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明确野生动物保护的范围和标准,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法律的威慑力。
2. 加强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政府应加大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力度,严格审批涉及野生动物栖息地的项目,确保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3. 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政府应继续加大对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的打击力度,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环节的监管,切断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链条。
动物保护与动物福利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动物保护与动物福利的现状与问题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文明程度的提高,动物保护和动物福利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然而,不幸的是,这个领域仍存在很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动物保护与动物福利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现状1.1 动物保护的进步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国际社会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动物。
例如,世界自然基金会、世界动物保护组织等国际组织和NGO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来保护野生动物。
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动物,同时也成立了动物福利组织和慈善机构,为流浪动物、残疾动物等提供救援和帮助。
1.2 动物福利的改善近年来,人们对待动物的情感和意识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拥护“人道对待动物”的观念,并将其付诸于实践。
在很多国家和地区,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已经建立了大量的动物收容所、医院和保护区,为流浪动物和残疾动物免费提供医疗救助和庇护。
1.3 问题的存在尽管在保护动物和提高动物福利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动物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仍不完善,并未覆盖到所有的动物和场景。
其次,动物虐待现象依然存在,有的人仍以捕杀动物或虐待动物作为乐趣或生计。
此外,一些流浪动物和残疾动物仍未得到足够的关注和帮助。
二、问题分析2.1 法律法规不完善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健全与完善是促进动物保护和动物福利的重要因素。
然而,当前的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不能覆盖到所有的动物和场景,如动物实验、马戏团、动物背负等等。
同时,由于实施难度较大,许多法规未能进行有效的执行。
2.2 动物虐待的存在在某些情况下,一些人乐于以杀害或虐待动物作为乐趣或生计。
比如,在动物赛事、游戏、捕猎等场景中,动物遭受虐待现象较为常见。
此外,一些人在家中虐待宠物或盲目购买动物、放生等其实会引发二次伤害。
2.3 流浪动物和残疾动物的处境流浪动物和残疾动物的医疗和庇护方面仍需加强,许多流浪动物和残疾动物无法得到足够的救助和善待。
动物园动物福利与安全工作现状调查

动物园动物福利与安全工作现状调查随着人们对动物福利和保护意识的提高,对动物园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对动物园动物福利与安全工作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
一、动物园动物福利现状调查1、基本生活条件动物园里的动物应该有干净、舒适、宽敞的栖居环境。
但是,实际情况却有所不同。
有的动物园内缺乏足够的养护人员,良好的饲养条件和环境不断受到影响。
一些动物园栖居条件狭小、脏乱差,缺乏新鲜空气和阳光,甚至一些动物园的笼子里只有水泥地和铁栏杆。
此外,有些动物园对动物的运输、养护和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2、休息与锻炼动物们需要适量的休息和锻炼,但是,在一些动物园中,动物们的休息时间很短,而且运动场所往往不够宽敞,无法让动物们有足够的锻炼空间。
更糟糕的是,许多动物因栖居环境糟糕,而处于情绪紧张和沮丧的状态,这导致它们缺乏动力运动和活动。
3、饮食与医疗动物的健康必须依赖良好的饮食和医疗护理。
但是,在一些动物园中,采取的饲养方式不太科学,有些饲养员因过度工作而忽略了动物的饮食和健康方面的需求。
另外,许多动物园的宣传资料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为游客展示了只是一个漂亮的善意措施,但在实际中并不执行。
二、动物园安全现状调查1、游客安全许多动物园的安全管理并不完善,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游客有可能随便把手伸进动物笼子,与动物亲密接触,但是却对动物的性情和攻击性等全然不顾。
动物也因此受到惊吓,产生攻击性,给游客带来潜在的伤害风险。
2、动物逃逸在动物园中,动物逃逸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一方面,动物逃逸会给动物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失。
另一方面,动物逃逸会给社会居民留下巨大的安全隐患,万一逃逸的动物攻击到游客,将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结语综合上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目前动物园动物福利与安全工作中,存在着较大的不足。
为保护动物的生存条件和游客的安全,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一、加强管理和监管,发动公众力量参与监督工作;二、将动物园建设成为宣传动物保护、让大众了解动物、引导大众关爱动物的重要场所;三、动物园应该为动物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四、精细管理以减少逃逸事件发生的概率,确保动物和游客的安全。
应对动物福利壁垒的对策和建议

应对动物福利壁垒的对策和建议随着人们对待动物的认识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采取措施保护动物福利。
然而,个别国家或地区仍存在着对外来动物产品的禁绝和限制,这就成为了动物福利的壁垒,对动物福利事业的推进和动物产品的贸易往来产生了一定影响。
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应对动物福利壁垒的对策和建议。
一、动物福利壁垒的表现形式1.进口限制:一些国家或地区对某些进口动物产品实行限制措施,如欧盟对进口非欧盟国家的各种肉类、乳类、蛋类等食品实行强制性的物理检疫和微生物检验。
2.市场准入壁垒:一些国家或地区对进口动物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强制实行苛刻的标准,使得外来动物产品无法得到许可,如美国规定进口禽肉必须加工成冷冻品、日本要求进口蛋鸡的饮用水必须现场消毒等。
3.动物识别和追溯要求:有些国家或地区对进口动物蝇类、仿制药、化工原料等产品的来源和生产过程至关关注,并对其追溯制度要求严格,如欧盟对追溯、标记等方面有苛刻要求。
二、动物福利壁垒产生的影响1.打击生产企业:动物福利壁垒的存在会导致相关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减弱,甚至面临退出市场的危险。
2.难以推动行业进步:动物福利壁垒将导致发达国家和国际市场的优质产品难以进入至落后和欠缺资源的发展中和欠发达国家,这样一来,动物福利的改善也就难以推行。
三、应对动物福利壁垒的对策和建议1.加强科学研究:国际社会需要对动物福利研究进行深入探讨,通过科技手段降低动物产品的开采成本和生产成本,推进动物福利的普及和使用。
2.积极推进国际标准化:设立国际认证机构,能够发展适用于全球范围的统一标准,降低各国对进口动物产品的身份的不同标准化要求,在国际上推动动物福利工作的推进与应用,使离岸生产和贸易变得相对简单和可行。
3.加强沟通和协作:各国或地区应该加强沟通和协作,通过政府间的合作机制,开展高端级别的交流,共同对动物福利规范制定、实验室研究等领域展开合作,进而不断提高动物福利水平。
如何应对畜牧业面临的动物福利与保护问题

如何应对畜牧业面临的动物福利与保护问题在如何应对畜牧业面临的动物福利与保护问题方面,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确保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动物的福祉。
本文将探讨畜牧业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了解动物福利与保护问题的重要性动物福利与保护问题不仅关乎道德和伦理,还与畜牧业的生产效益密切相关。
提高动物福利水平可以减少动物生病和死亡的风险,改善产品质量,同时也能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度。
二、改善动物饲养环境1. 提供合适的饲料和饮水:畜牧业主应确保动物获得营养均衡的饲料,并充足的饮水,以保持动物的健康和生产能力。
2. 提供舒适的栖息地:畜牧业主应给动物提供干净、温暖、通风良好的栖息地,确保动物可以舒适地休息和活动。
3. 避免过度拥挤:过度拥挤会导致动物互相压迫和传播疾病。
畜牧业主应合理安排动物数量,确保每只动物都有足够的空间。
三、改进畜牧业养殖方法1. 推广科学养殖:采用科学的养殖方法可以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益,同时减少动物的痛苦和压力。
2. 优化疾病预防与治疗措施:畜牧业主应建立健全的免疫计划,提供充足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减少动物生病和死亡的风险。
3. 采用无痛操作:在兽医操作和家畜处理过程中,应采用无痛操作,以减少动物的痛苦。
四、加强监管与执法1. 制定更严格的动物福利法规:政府应加强立法工作,制定更严格的动物福利法规,保障动物的权益。
2. 加强执法力度:政府应加大对畜牧业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动物福利法规的落实。
3. 提供培训和教育: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提供培训和教育,加强养殖者和兽医对动物福利和保护的认识和理解。
五、鼓励消费者支持动物福利1. 提升消费者认知:加强动物福利的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对于动物福利问题的认知。
2. 鼓励消费者购买符合动物福利标准的产品: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制定相关认证体系,鼓励畜牧业主生产符合动物福利标准的产品。
3. 改善产品标识:在产品上标示出符合动物福利标准的标识,方便消费者辨别和选择。
动物保护与福利

动物保护与福利在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动物保护和福利成为重要议题之一。
动物们作为地球的一部分,有着与人类相同的生命权利。
因此,我们有责任保护它们的权益,提高动物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动物保护与福利的现状、重要性和应对策略。
一、动物保护与福利的现状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动物保护与福利问题普遍存在。
一方面,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受到破坏,导致物种退化和灭绝。
另一方面,家畜和实验动物遭受非人道的对待,面临饥饿、虐待和疾病的威胁。
在人们的关注下,一些动物保护组织和倡导者积极行动起来,推动动物保护与福利的改善。
他们推动立法、推广教育、提高监管措施等措施,以确保动物的权益得到尊重和保护。
二、动物保护与福利的重要性动物保护与福利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动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和栖息地,有助于保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其次,动物的合理利用对人类的生活和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动物为我们提供食物、药物、皮革等生活必需品,它们的福利直接影响到所提供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此外,动物保护与福利也体现了一个文明社会的社会道德观念。
尊重和保护动物的权益,体现了人类的仁慈和文明,有助于形成和谐的人与动物的共生关系。
三、动物保护与福利的应对策略为了改善动物的保护和福利状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加强立法和监管。
制定严格的动物保护法律和规章制度,加强对动物福利状况的监管和惩罚。
2. 推广教育和宣传。
加强对公众和学生的动物保护与福利知识普及,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和科学素养。
3. 支持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投资于动物行为学、动物疾病预防和治疗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推动技术创新以改善动物的福利状况。
4. 增加动物保护投资。
政府、企业和公众应该增加对动物保护组织的资金和资源投入,支持动物保护工作的开展。
5. 倡导素食主义和环保生活方式。
减少对动物的捕杀和消耗,通过选择植物性食品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来减少对动物的依赖。
畜牧养殖中的动物福利问题与解决方案

畜牧养殖中的动物福利问题与解决方案在畜牧养殖业中,动物福利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人们对动物的合理对待和保护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
本文将探讨畜牧养殖中存在的动物福利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动物福利问题1. 生存环境不良:畜牧养殖场普遍面临着空间狭小、通风不良、缺乏日光等问题,这些不利于动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
2. 饲养管理不善:饲养者在养殖过程中往往过度密集饲养,不注意饲料的搭配和营养均衡,这可能导致畜禽生长缓慢、饥饿和缺乏运动空间。
3. 药物滥用:为了增加产量和抵抗疾病,一些养殖者滥用抗生素等药物,这不仅损害了动物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4. 长时间囿于栏舍:一些养殖场将动物长时间限制在栏舍中,缺乏运动空间和自由活动的机会,这不仅影响了动物的心理健康,也妨碍了其正常的行为模式。
二、解决方案1. 改善生存环境:养殖场应提供充足的空间,确保合理的通风和日照条件。
饲养场地应卫生整洁,定期清理和消毒,以预防疾病的传播。
2. 优化饲养管理:养殖者应根据动物的饲养需求提供适当的饲料和饮水,保持充分的营养摄入。
合理控制饲养密度,增加动物的运动空间,促进其健康成长。
3. 强化药物管理:减少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推广绿色养殖方法,提高畜禽自身的免疫力。
饲养者要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规范,避免滥用引发的医药残留问题。
4. 提倡放养养殖:让动物有更多的自由活动空间,可以采取放养养殖的方式。
例如,在鸡舍中加大出入口,让鸡能自由进出,舒展翅膀,寻找食物。
这样可以减轻动物的压力,改善其福利。
5. 强化监管和教育:政府应加强对畜牧养殖业的监管,制定严格的动物福利法规和标准,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同时,应加大对饲养者的培训力度,增强其对动物福利的意识和知识。
结论畜牧养殖中的动物福利问题关系到动物的生存和福祉,也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
通过改善生存环境、优化饲养管理、减少药物滥用、推广放养养殖和加强监管和教育等一系列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动物的权益,实现动物福利的提升。
分析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现状及对策

分析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现状及对策野生动植物是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生态平衡、物种多样性以及人类生存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威胁,导致许多物种濒临灭绝。
为了保护野生动植物,各国都制定了相关的保护政策和措施。
现实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保护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
本文将从现状分析和对策展开,对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进行深入探讨。
一、现状分析1.生存环境受到破坏人类的过度开发和破坏行为导致了许多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森林的砍伐、湿地的填海造田、草原的过度放牧等行为都严重影响了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使得许多物种失去了生存的空间。
2.非法捕捉和交易野生动植物的非法捕捉和交易是目前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一些珍稀动植物因其药用价值、装饰价值或食用价值而被大量捕捉和交易,导致了它们生存受到威胁。
非法的狩猎和捕捉行为也对野生动物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
3.环境污染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环境污染对野生动植物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空气、水质的恶化使得很多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受到了威胁,一些物种甚至因此而灭绝。
4.法律法规不完善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执行力度也不够。
一些违法犯罪分子可以以各种借口逃避法律的制裁,导致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难以进行。
二、对策建议1.加强保护意识加强公众的保护意识,增强人们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重视,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举办保护活动、开设保护课程等方式,提高公众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的认知和参与意识。
2.加强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野生动植物的非法捕捉、交易和破坏行为。
加强对违法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提高非法捕捉和交易的成本,从源头上减少这些行为的发生。
3.保护栖息地加大对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保护力度,减少人类活动对其造成的破坏。
建立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基地等,保护动植物的栖息地,提供它们生存繁衍的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乌克兰曾经有一批猪经过60多个小时的长途运输 ,运抵法国,却被法国有关部门拒收。理由是运输过程
没有考虑到猪的福利,中途未按规定时间休息。
几年前欧盟曾销毁了一大批从我国进口的肉食品, 就是因为我国的肉用动物在饲养、运输、屠宰过程中没 有按照动物福利的标准执行。
3.美国一家名为“善待动物协会”的民间组织号召人们对肯德 基采取一场全球性的抵制运动。该组织除召开新闻发布会外,还在一 些主要城市的大街上散发传单和招贴画,揭露肯德基的非“鸡”道行
★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 1895年成立,总部位于美国纽约,是世界上最 大最有成就的非营利非政府组织之一。支持综合 的野外研究课题,保护和管理野生生物物种。
★防止虐待动物协会(RSPCA) 1982年成立于伦敦。是全球最悠久、最著名的动物福 利组织。是英国最大的慈善团体之一。
(三)我国动物保护及福利存在的问题
宠水,按时休息,运输时间超过8h要休息24h。
◎动物屠宰条约:对驱赶动物、圈栏条件、捉拿、 制约、击昏、屠宰方式等都有细致规定。须用电击 屠宰,要快速,避免疼痛,屠宰过程不让其他动物 看到,等动物完全昏迷后才能放血、分割等。 ◎欧盟规定:2013年,各成员国停止圈养猪,采用 放养,违者罚款。
动物福利
第四节 动物保护及福利的现状、存在问题 与解决对策 农学系 高治国
一、动物保护及福利的历史 1. 4万年前——岩画
(欧洲岩画、非洲岩画、美洲岩画、阴山岩画等)
2.公元前4000年,古埃及庙宇中的彩色壁画。
3.公元前2000年,文献中记载“家畜”、“兽病”; 最早的兽医——马师皇。
4.公元前1900年,古埃及的陪葬动物要保健饲养。 “疾病是上帝赐予的赎罪措施”
5.公元前770年,伯乐(孙阳) ——《伯乐针灸》
6.秦汉时期:“保护动物生命,细致饲养”
7.唐·李石——《司牧安骥集》最早的兽医专著。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饲喂要适当,饮水有三时”、“防五劳” 8.古希腊——《动物自然史》;古罗马—“防止疫 病传播,隔离生病动物”;中世纪欧洲——《动 物保健与卫生学》
(四)解决措施
1.加强立法与宣传
2.建立动物保护区 及收养中心
3.人工繁殖,保护 濒危动物
4.科学合理利用动 物,培养理性消 费理念
人工繁殖三胞胎熊猫
5.控制动物疫病,加 强动物检验检疫
6.强化社会监督
7.谨防生态入侵 指非土著物种在新领地扩大种群并威胁土 著物种的现象。
食蚊鱼
青鳉 食蚊鱼引进中国是在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 当时是作为消灭蚊类幼虫的小鱼,然而它们 也会以青鳉的鱼卵和幼崽为食。
8.政府和民间成立了与动物福利相关的机构。
★2004年1月新疆首家野生动物保护专项基金管理 委员会成立。
★民间爱心人士的动物 救助站及放生活动。
(二)国外动物保护及福利的现状
1.国外动物保护及福利立法情况(细而规范) ★欧盟 1968(1970)动物运输条约 1972(1982)动物屠宰条约
1985 国际社会动物保护条约
1.动物福利立法困难 ★国情所限,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 ★已立法规过于宽泛,体系松散,操作性不强 2.思想观念和意识淡薄
★文化习俗的影响
★利益趋向
3.动物保护及福利引发
一系列社会问题
★食品安全
★人兽共患病的爆发
★盗猎、肆猎导致物种濒危 ★贸易壁垒
贸易壁垒:又称贸易障碍。对国外商品劳 务交换所设置的人为限制,主要是指一国对外 国商品劳务进口所实行的各种限制措施。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1961成立。总部位于 瑞士。是世界上最大的、 经验最丰富的独立性非政 府环境机构。保护基因、 物种及生态系统多样性, 制定止对自然资源和能源 的过度开发和消耗,达到 保护自然及生态的目的。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 20世纪60年代。总部设在美国。减少野生动物商业 贸易和野生动物交易,保护栖息地及救助限于危机和濒危 种的动物来提高野生于伴侣队伍的福利。
5.动物保护方面的立法取得长足进步。
★1988年10月《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出台;
★1988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1989年3月1日实施; ★2005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2006年7 月1日实施。
有法可依,步入正规
6.学术研究领域关注度日益提高——论文、专著。
7.某些集约化规模化上市企业重视动物福利问题。 蒙牛澳亚牧场:第一台挤乳机器人(2004年); “三厅”建设:餐厅、卧厅、奶厅(音乐挤乳)
9.明清时代:李时珍——《本草纲目》 10.近代时期:出现动物福利机构,各个国家开始立 法保护动物。
二、动物保护及福利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 对策
(一)我国动物保护及福利的现状
1.思想观念落后,不良习俗影响,对动物福利认识程度 不够。 2.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动物福利对生产的影响。 3.肆意捕杀野生动物、虐待动物,社会责任感缺失,破 坏社会和自然和谐。(包括实验动物) 4.过度溺爱娇惯宠物,导致动物出现肥胖症。
★美国 1966年颁布《动物福利法》,1970、1976 、1985、1990四次修改。中心内容是人道地照 顾动物。 ★日本 德川幕府时期(17C)《生类怜悯令》—— 最早的法令 1973年《动物保护管理相关法》
★俄罗斯 1995《动物保护法》,1996《刑法典》规 定,对虐待动物,造成残废或死亡的,处以高 额罚款。 ★瑞典: 1987年颁布取缔蛋鸡笼养和母猪拴养。 1999年《猪福利法》全面禁止全封闭式猪 圈饲养。
动物福利壁垒案例
1.2002年10月17日,瑞典电视4台播放的《冷酷事实》展现了中国东北
地区虐待动物、活剥狗皮的生产场面,引起了瑞典社会的极大反响。瑞典议 会议员要求中国立即制止这种不“人道”对待动物的方式,并就保护动物问
题立法。一些动物组织的保护人士称将要求政府抵制进口中国相关产品。
而在某一届哈洽会上,欧盟国家的一个畜牧产品进口贸易商来到黑龙江 正大实业公司,准备购买大量的活体肉鸡。但由于肉鸡未达到欧盟规定的动 物福利标准,这笔巨额生意最终在所谓“不够宽敞舒适”的鸡舍旁流产。作 为我国目前国内最大的畜产品出口商———黑龙江省正大实业有限公司董事 长姜鸿斌不无担心地说,我们的畜产品刚刚打破了绿色贸易壁垒,又迎来了 动物福利壁垒,应对动物福利壁垒刻不容缓。
★加拿大: 1999年《环境法》中有危害家畜生命罪、 虐待动物罪。 ★德国 2008年宣布彻底禁止笼养家禽。
欧盟制宪委员会《宠物保护法》规定:不准将宠 物卖给16岁以下的人,养主必须为宠物提供良好 的食宿环境,保证宠物不会丢失,遗弃宠物将被 判为虐待罪。
2.国外动物保护组织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WSPA) 1953年成立。总部设在伦 敦。通过法律程序,确保动物 享有的福利,让每个人都理解 、尊重和保护动物。
为。该组织指控肯德基为了降低成本,所用的鸡全部被养在拥挤不堪
的笼子里。由于鸡笼狭小,饲养员疏于清扫,鸡成天与自己的排泄物 为伴,污秽不堪,所饲养的鸡缺乏应有的动物福利。面对强大的压力
,肯德基不得不承诺改进。要求供货的养殖场必须采取措施,改善动
物生存环境,不得采取强迫进食等虐待措施,否则停止进货。
4.集约化生产条件下对环境和自然的破坏与污染 动物排泄物、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不彻底以 及养殖生产中附设物品等对周边环境影响,包 括水源污染、土壤污染和空气污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