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铁组织的显微观察实验报告范文

合集下载

实验报告铸铁组织的显微观察实验报告范文_0493

实验报告铸铁组织的显微观察实验报告范文_0493

2020实验报告铸铁组织的显微观察实验报告范文_0493EDUCATION WORD实验报告铸铁组织的显微观察实验报告范文_0493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一、实验目的:1.观察和分析铁碳合金的平衡组织;2.分析铁碳合金显微组织的形成过程;3.分析碳钢、白口铸铁的组织与含碳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铁碳合金成分、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和试件:1.碳钢(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试样)、球状珠光体的试样;2.白口铸铁(亚共晶白口铸铁、共晶白口铸铁、过共晶白口铸铁试样);3.XJX―1小型金相显微镜。

三、用铅笔描绘出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到的金相组织组织结构示意图,并用箭头指出其组成物的名称。

材料名称:工业纯铁材料名称:20#钢组织结构:铁素体组织结构:铁素体+珠光体放大倍数:400放大倍数:400材料名称:45#钢材料名称:T8钢组织结构:铁素体+珠光体组织结构:珠光体放大倍数:400放大倍数:400材料名称:T12钢材料名称:共晶白口铸铁组织结构:网状渗碳体+珠光体组织结构:莱氏体放大倍数:400放大倍数:400材料名称:亚共晶白口铸铁材料名称:过共晶白口铸铁组织结构:珠光体+二次渗碳体+莱氏体组织结构:一次渗碳体+莱氏放大倍数:400放大倍数:400四、问题与思考:1.非合金钢与白口铸铁在组织构成与力学性能方面有何异同?答:非合金钢含碳量较低(0.02%―2.11%),织组构成只是铁素体,珠光体或珠光体与二次渗碳体的混合或铁素体与珠光体的混合。

在力学性能方面,随着含碳量增加和硬度增加,非合金钢有较好的可塑性。

白口铸铁的含碳量高(2.11%―6.69%),织组构成是由莱氏体,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与莱氏体混合成的莱氏体和一次渗碳体的混合等构成。

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的显微组织观察实验报告

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的显微组织观察实验报告

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的显微组织观察实验报告以下是一份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显微组织观察与分析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分析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的显微组织,了解其组织特点,探究化学成分、制造工艺对组织的影响。

实验材料: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样品。

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将采购的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样品切割成合适的形状,如薄片、条、块等。

2. 显微镜观察:将样品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其显微组织,使用适当的染色方法增强样品的对比度。

3. 数据分析:通过对样品显微组织的观察和分析,记录其组织特点,如晶粒大小、分布、退火状态等。

4.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和样品显微组织的观察结果,总结出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的组织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实验结果: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不同的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样品有着不同的显微组织。

- 合金钢样品的显微组织一般为均匀的细珠光体 + 铁素体,晶粒大小均匀,未见大的退火状态差异。

- 铸铁样品的显微组织一般为球状珠光体 + 铁素体,球状珠光体约占整个组织 80% 以上,晶粒大小分布均匀,未见退火状态的明显差异。

- 有色金属样品的显微组织一般呈单相组织,晶粒大小均匀,未见退火状态的明显差异。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合金钢的组织特点一般为均匀的细珠光体 + 铁素体,晶粒大小均匀,未见大的退火状态差异。

2. 铸铁的组织特点一般为球状珠光体 + 铁素体,球状珠光体约占整个组织 80% 以上,晶粒大小分布均匀,未见退火状态的明显差异。

3. 有色金属的组织特点一般呈单相组织,晶粒大小均匀,未见退火状态的明显差异。

此外,我们还通过数据分析总结出了化学成分、制造工艺等对组织的影响。

例如,较高的碳含量可以提高合金钢的硬度和强度,而较高的硅含量可以提高铸铁的硬度和耐磨性。

在制造工艺方面,退火处理可以细化晶粒,改善组织均匀性,而淬火处理则可以增强金属材料的硬度和韧性。

铸铁组织的显微观察实验报告范文

铸铁组织的显微观察实验报告范文

铸铁组织的显微观察实验报告范文篇一:合金钢铸铁与有色金属的显微组织分析实验报告兰州理工大学学生实验报告学院实验室课程名称实验类型实验名称学生姓名学生学号实验日期指导教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金属学与热处理验证性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的显微组织观察魏玉鹏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的显微组织观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二、使用的设备仪器三、实验方法、步骤四、画出下列材料的显微组织示意图,并用箭头标明示意图中所示组织的名称1材料名称:W18Cr4V处理状态:铸造组织:腐蚀剂:放大倍数:材料名称:灰口铸铁处理状态:铸造组织:腐蚀剂:放大倍数:材料名称:W18Cr4V 处理状态:淬火+高温回火组织:腐蚀剂:放大倍数:材料名称:球墨铸铁处理状态:铸造组织:腐蚀剂:放大倍数:2材料名称:ZL102(未变质)材料名称:ZL102(变质)处理状态:处理状态:组织:组织:腐蚀剂:腐蚀剂:放大倍数:放大倍数:五、实验结果讨论1. 根据显微组织观察,试分析高速钢性能和热处理特点,说明为什么?2.将以上灰口铸铁的组织与性能同球墨铸铁进行比较,说明为什么?3.试分析变质处理对硅铝明合金的作用。

4. 简述巴氏合金组织与性能的特点。

篇二:常用金属材料显微组织观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观察各种常用合金钢,有色金属和铸铁的显微组织。

2.分析这些金属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的关系及应用。

二、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观察及分析1.几种常用合金钢的显微组织合金钢依合金元素含量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合金元素总量小于5%的称为低合金钢;合金元素为5~10%的称为中合金钢;合金元素大于10%的称为高合金钢。

1)一般合金结构钢、合金工具钢都是低合金钢。

由于加入合金元素,铁碳相图发生一些变动,但其平衡状态的显微组织与碳钢的显微组织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低合金钢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与碳钢的显微组织也没有根本的不同,差别只是在于合金元素都使C曲线右移(除Co外),即以较低的冷却速度可获得马氏体组织。

铸铁 检验报告

铸铁 检验报告

铸铁检验报告
铸铁检验报告
1. 测试目的
本次检验旨在对铸铁材料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 材料信息
- 材料:铸铁(Cast Iron)
- 材料来源:供应商A
- 批次号:
- 样品数量:10件
3. 检验方法
本次检验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法来对铸铁材料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
- 硬度测试:使用巴氏硬度计对样品进行硬度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 化学成分分析:对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以确定其中的主要成分和含量。

- 组织观察:使用金相显微镜对样品的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

4. 检验结果
4.1 硬度测试结果
对10件样品进行了硬度测试,测试结果如下:
4.2 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对样品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如下:
4.3 组织观察结果
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样品的组织结构,发现铸铁的显微组织均匀,无明显的夹杂物和缺陷。

5. 结论
根据本次检验的结果分析,铸铁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 样品的硬度范围在180-190 HB之间,符合标准要求。

- 样品的化学成分符合国际标准,且各元素含量在规定范围内。

- 样品的显微组织均匀,无明显的夹杂物和缺陷。

6. 建议
建议继续对铸铁材料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测,以确保产品质量的持续稳定。

以上为铸铁材料的检验报告。

---
注:此文档仅为示例,实际的铸铁检验报告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进行撰写。

金相铸铁的实验报告

金相铸铁的实验报告

金相铸铁的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研究金相铸铁的组织结构和性能,了解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2. 实验原理金相铸铁是一种铁碳合金,其主要成分为铁和碳,并含有少量的合金元素如硅、锰等。

其组织结构主要由铁基体和石墨相组成。

通过对金相铸铁进行金相显微镜观察,可以观察到石墨的形态、尺寸和分布情况,以及铁基体的晶粒大小和形状。

3. 实验步骤3.1 样品准备从工业生产中得到的金相铸铁样品,经过切割、磨削和抛光处理,得到平滑的试样。

3.2 试样腐蚀将试样放入一定浓度的酸性腐蚀液中,通常使用1%〜10%的盐酸溶液。

腐蚀液的组成和腐蚀时间需要根据金相显微镜的要求来确定。

3.3 制备试样从腐蚀液中取出试样,用清水彻底清洗,并用酒精进行表面干燥。

然后,将试样放置在玻璃片上,用细砂纸进行磨削,直到试样的表面完全平滑。

3.4 试样腐蚀显微镜观察将制备好的试样放在金相显微镜上,调整显微镜的焦距和光照条件,观察试样的组织结构。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确定石墨的形态和数量,以及铁基体的晶粒大小和形状。

4.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我们观察到金相铸铁试样的组织结构较为典型。

在试样中,石墨相以颗粒状或片状分布,并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和大小。

铁基体的晶粒大小也不同,有的较大,有的较小。

根据观察结果,我们可以推断金相铸铁试样的制造工艺和冷却条件。

石墨相的形态和分布情况,与试样的碳等合金元素的含量和冷却速度有关。

铁基体的晶粒大小和形状,则受到铁铸件的凝固速率和冷却速度的影响。

5.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金相铸铁的制备工艺和金相显微镜的观察方法。

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我们了解了金相铸铁试样的组织结构,并对其制造工艺和性能进行了初步分析。

金相铸铁在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汽车发动机、机械设备等。

掌握金相铸铁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对于优化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6. 参考文献- [1] 王志彪,邵叶良. 材料及其实验室金相显微镜[M].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9. - [2] 张平,许伟. 材料学实验指导[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以上为本次实验的金相铸铁实验报告,感谢您的阅读。

合金钢、铸铁与有色金属的显微组织分析实验报告

合金钢、铸铁与有色金属的显微组织分析实验报告

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的显微组织观察一、实验目的
二、使用的设备仪器
三、实验方法、步骤
四、实验结果
画出下列材料的显微组织示意图,并用箭头标明示意图中所示组织的名称
材料名称:W18C
r 4V材料名称:W18C
r
4V
处理状态:退火处理状态:淬火
组织:组织:
材料名称:灰口铸铁材料名称:球墨铸铁处理状态:铸造处理状态:铸造
组织:组织:
材料名称:LY102材料名称:可锻铸铁
组织:组织:
材料名称:蠕墨铸铁材料名称:H62
处理状态:铸造处理状态:退火
组织:组织:
五、回答问题
1.根据显微组织观察,分析高速钢不同的热处理条件下其
组织特点各是什么,并说明其性能差异有哪些?
2.将灰口铸铁的组织与性能同球墨铸铁进行比较,分析它
们的组织差别和性能差别。

3.试分析变质处理对硅铝明合金的作用。

铸铁的实验报告

铸铁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铸铁的基本性质和分类;2. 掌握铸铁的微观组织结构及其影响因素;3. 分析铸铁的性能与组织之间的关系;4. 探讨铸铁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与局限性。

二、实验原理铸铁是一种以铁为主要成分,含有一定比例的碳、硅、锰、硫、磷等元素的合金。

根据碳的存在形式,铸铁可分为灰口铸铁、球墨铸铁、可锻铸铁和耐磨铸铁等。

铸铁具有优良的铸造性能、减震性、耐磨性和切削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交通运输、建筑、化工等行业。

三、实验内容1. 铸铁的宏观观察(1)观察灰口铸铁的宏观组织:将灰口铸铁试样进行打磨、抛光,用4%的硝酸酒精溶液进行侵蚀,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宏观组织,包括石墨形态、基体组织、共晶团等。

(2)观察球墨铸铁的宏观组织:将球墨铸铁试样进行打磨、抛光,用4%的硝酸酒精溶液进行侵蚀,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宏观组织,包括球状石墨、基体组织、共晶团等。

2. 铸铁的微观组织分析(1)分析灰口铸铁的微观组织:观察石墨形态、基体组织、共晶团等,分析其对铸铁性能的影响。

(2)分析球墨铸铁的微观组织:观察球状石墨、基体组织、共晶团等,分析其对铸铁性能的影响。

3. 铸铁的性能测试(1)冲击试验:按照国家标准GB/T 229-1994进行冲击试验,测试铸铁的冲击韧性。

(2)硬度试验:按照国家标准GB/T 231-2007进行硬度试验,测试铸铁的布氏硬度。

(3)耐磨性试验:采用磨料磨损试验机,测试铸铁的耐磨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铸铁的宏观组织观察(1)灰口铸铁的宏观组织:石墨呈片状分布,基体组织为珠光体和铁素体,共晶团较为明显。

(2)球墨铸铁的宏观组织:石墨呈球状分布,基体组织为珠光体和铁素体,共晶团较为明显。

2. 铸铁的微观组织分析(1)灰口铸铁的微观组织分析:石墨形态、基体组织、共晶团等因素对铸铁性能有显著影响。

石墨形态以片状为主,有利于提高铸铁的减震性;基体组织以珠光体和铁素体为主,有利于提高铸铁的强度和硬度;共晶团有助于提高铸铁的韧性。

耐热铸铁实验报告(3篇)

耐热铸铁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耐热铸铁的性能,特别是其在高温下的抗生长能力。

通过对不同成分的耐热铸铁进行加热实验,观察其尺寸变化和性能表现,评估其耐热性能和抗生长性能。

二、实验材料1. 耐热铸铁材料:选择几种不同成分的耐热铸铁,包括硅含量、铬含量、铝含量不同的样品。

2. 加热设备:高温炉,能够将样品加热至指定温度。

3. 测量工具:电子秤、卡尺、高温热电偶等。

4. 保护气氛设备:CO/CO2气氛发生器、真空泵等。

三、实验方法1. 样品准备:将不同成分的耐热铸铁样品切割成相同尺寸,并确保表面平整。

2. 加热实验:将样品分别放入高温炉中,加热至600℃、800℃、1000℃等不同温度,保持一定时间,记录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3. 尺寸测量:加热结束后,迅速取出样品,使用卡尺测量其尺寸变化,计算体积膨胀率。

4. 性能测试:对加热后的样品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硬度等,评估其性能变化。

5. 组织观察:使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样品的组织变化,分析生长现象。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尺寸变化:在不同温度下,所有样品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尺寸膨胀。

随着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率逐渐增大。

其中,硅含量较高的样品膨胀率最小,铝含量较高的样品膨胀率最大。

2. 性能变化:随着温度升高,样品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硬度均有所下降。

其中,硅含量较高的样品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硬度下降幅度最小,铝含量较高的样品下降幅度最大。

3. 组织观察:加热后,样品的组织发生了明显变化。

硅含量较高的样品组织较为稳定,生长现象不明显;铝含量较高的样品组织较为疏松,生长现象较为明显。

五、讨论1. 生长原因:铸铁在高温下会发生生长现象,主要原因是碳化物的分解、内氧化、循环相变和气氛中碳沉积等。

2. 耐热性能:本实验结果表明,硅含量较高的耐热铸铁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抗生长能力较强。

3. 抗生长措施:为提高耐热铸铁的抗生长能力,可采取以下措施:- 加入硅、铬、铝等合金元素,提高铸铁的抗氧化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实验报告)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53836
铸铁组织的显微观察实验报告An experimental report on Microstructure of cast iron
铸铁组织的显微观察实验报告范文
兰州理工大学学生实验报告
学院实验室课程名称实验类型实验名称学生姓名学生学号实验日期指导教师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金属学与热处理验证性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的
显微组织观察
魏玉鹏
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的显微组织观察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二、使用的设备仪器
三、实验方法、步骤
四、画出下列材料的显微组织示意图,并用箭头标明示意图中所示组织的名称
1
材料名称:W18C
r4V处理状态:铸造组织:腐蚀剂:放大倍数:材料名称:灰口铸铁处理状态:铸造组织:腐蚀剂:放大倍数:
材料名称:W18Cr4V 处理状态:淬火+高温回火
组织:腐蚀剂:放大倍数:
材料名称:球墨铸铁处理状态:铸造
组织:腐蚀剂:放大倍数:
2
材料名称:ZL102(未变质)材料名称:ZL102(变质)处理状态:处理状态:
组织:组织:腐蚀剂:腐蚀剂:放大倍数:放大倍数:
五、实验结果讨论
1. 根据显微组织观察,试分析高速钢性能和热处理特点,说明为什么?
2.将以上灰口铸铁的组织与性能同球墨铸铁进行比较,说明为什么?
3.试分析变质处理对硅铝明合金的作用。

4. 简述巴氏合金组织与性能的特点。

:常用金属材料显微组织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各种常用合金钢,有色金属和铸铁的显微组织。

2.分析这些金属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的关系及应用。

二、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观察及分析
1.几种常用合金钢的显微组织
合金钢依合金元素含量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合金元素总量小于5%的称为
低合金钢;合金元素为5~10%的称为中合金钢;合金元素大于10%的称为高合金钢。

1)一般合金结构钢、合金工具钢都是低合金钢。

由于加入合金元素,铁碳相图发生一些变动,但其平衡状态的显微组织与碳钢的显微组织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低合金钢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与碳钢的显微组织也没有根本的不同,差别只是在于合金元素都使C曲线右移(除Co外),即以较低的冷却速度可获得马氏体组织。

40Cr钢经调质处理后的显微组织是回火索氏体。

GCrl5钢(轴承钢)840℃油淬低温回火试样的显微组织,与T12钢780℃水淬低温回火试样的显微组织也是一样的,都得到回火马氏体+碳化物十残余奥氏体组织。

图1、16Mn-淬火-x400
16Mn钢属于碳锰钢,碳的含量在0.16%左右。

16Mn钢的合金含量较少,焊接性良好,焊前一般不必预热。

加入合金元素锰,使C曲线右移,在淬火处理后,组织为马氏体组织。

但由于16Mn钢的淬硬倾向比低碳钢稍大,所以在低温下(如冬季露天作业)或在大刚性、大厚度结构上焊接时,为防止出现冷裂纹,需采取预热措施。

图2、16Mn-正火-x400
16Mn属于低碳钢,碳含量<0.16%,正火后组织为F+S。

在400倍显微镜下,索氏体基本上不可分辨。

16
Mn钢是目前我国应用最广的低合金钢。

广泛应用于各种板材、钢管。

图3、65Mn-等温淬火-400
65Mn,锰提高淬透性,但Mn含量过大会导致过热现象。

特性:经热处理后的综合力学性能优于碳钢,65Mn 钢板强度、硬度、弹性和淬透性均比65号钢高。

但有过热敏感性和回火脆性。

1
应用:用作小尺寸各种扁、圆弹簧、座垫弹簧、弹簧发条,也可制作弹簧环、气门簧、离合器簧片、刹车弹簧及冷拔钢丝冷卷螺旋弹簧。

图4、等温淬火-30CrMnSi-x400
30CrMnSi是高强度调质结构钢。

组织形貌,保持马氏体位向的回火索氏体,并出现极少量的铁素体。

特性:具有很高的强度和韧性,淬透性较高,冷变形塑性中等,切削加工性能良好。

有回火脆性倾向,横向的冲击韧性差。

焊接性能较好,但厚度大于3mm 时,应先预热到150℃,焊后需热处理。

一般调质后使用。

用途:多用于制造高负荷、高速的各种重要零件,如齿轮、轴、离合器、链轮、砂轮轴、轴套、螺栓、螺母等,也用于制造耐磨、工作温度不高的零件,变载荷的焊接构件,如高压鼓风机的叶片、阀板以及非腐蚀性管道管子图5、GCr15-x400
2
GCr15是滚动轴承钢,是一种常用的高铬轴承钢,具有高的淬透性,热处理后可获得高而均匀的硬度。

GCr15经淬火回火处理后,组织为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碳化物。

特性:综合性能良好.球化退火后有良好的切削加工性能.淬火和回火后硬度高而且均匀,耐磨性能和接触疲。

劳强度高,热加工性能好。

含有较多的合金元素,价格比较便宜。

但是白点敏感性强,焊接性能较差。

用途:用于制作各种轴承套圈和滚动体。

例如:制作内燃机、电动机车、通用机械,以及高速旋转的个高载荷机械传动轴承的钢球、滚子和套圈。

除做滚珠、轴承套圈等外,有时也用来制造工具,如冲模、量具。

图6、Cr15-上贝+M-x400
性能:冷变形塑形高,焊接性良好,在退火状态下可切削性甚好
应用:这种钢主要用来制造工作速度较高而断面不大(≤30mm),但心部要求较高强度及韧性而表面耐磨的渗碳零件,如齿轮、凸轮、滑阀、活塞、衬套、曲柄销、活塞销、活塞环、联轴节、轴、轴承圈等。

此外,这种钢也可以用作低碳马氏体淬火钢,用来制造对变形要求不严、但要求强度、韧性的零件。

图7、铸态-2GMn13-x400
高锰钢(high manganese steel)是指含锰量在10%以上的合金钢。

性能:高锰钢的铸态组织通常是由奥氏体、碳化物和珠光体所组成,有时还含有少量的磷共晶。

碳化物数量多时,常在晶界上呈网状出现。

因此铸态组织的高锰钢很脆,无法使用,需要进行固溶处理。

用途:高锰钢是专为重工业提供使用的一种防磨钢材,应用领域包括采石、采矿、挖掘、煤炭工业、铸造和钢铁行业等。

图8、水韧处理-2GMn13-x400
水韧处理:碳化物数量多时,常在晶界上呈网状出现。

因此铸态组织的高锰钢很脆,无法使用,需要进行固溶处理。

通常使用的热处理方法是固溶处理,即将钢加热到1050~1100℃,保温消除铸态组织,得到单相奥氏体组织,然后水淬,使此种组织保持到常温。

热处理后钢的强度、塑性和韧性均大幅度提高,所以此种热处理方法也常称为水韧处理。

用途:水韧处理后,碳化物减少,高锰钢是专为重工业提供使用的一种防磨钢材,应用领域包括采石、采矿、挖掘、煤炭工业、铸造和钢铁行业等。

实验二:碳钢和白口铁的显微组织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和分析铁碳合金的平衡组织;
2.分析铁碳合金显微组织的形成过程;
3.分析碳钢、白口铸铁的组织与含碳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铁碳合金成分、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和试件:
1. 碳钢(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试样)、球状珠光体的试样;
2. 白口铸铁(亚共晶白口铸铁、共晶白口铸铁、过共晶白口铸铁试样);
3. XJX—1小型金相显微镜。

三、用铅笔描绘出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到的金相组织组织结构示意图,并用箭头指出其组成物的名称。

材料名称:工业纯铁材料名称:20#钢
组织结构:铁素体组织结构:铁素体+珠光体放大倍数:400 放大倍数:400
材料名称:45#钢材料名称:T8钢组织结构:铁素体+珠光体组织结构:珠光体
放大倍数:400 放大倍数:400
材料名称:T12钢材料名称:共晶白口铸铁组织结构:网状渗碳体+珠光体组织结构:莱氏体放大倍数:400放大倍数:400
材料名称:亚共晶白口铸铁材料名称:过共晶白口铸铁组织结构:珠光
体+二次渗碳体+莱氏体
组织结构:一次渗碳体+莱氏
放大倍数:400 放大倍数:400
四、问题与思考:
1. 非合金钢与白口铸铁在组织构成与力学性能方面有何异同?
答:非合金钢含碳量较低(0.02%—2.11%),织组构成只是铁素体,珠光体或珠光体与二次渗碳体的混合或铁素体与珠光体的混合。

在力学性能方面,随着含碳量增加和硬度增加,非合金钢有较好的可塑性。

白口铸铁的含碳量高(2.11%—6.69%),织组构成是由莱氏体,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与莱氏体混合成的莱氏体和一次渗碳体的混合等构成。

在力学性能上,白口铸铁脆而硬,无延伸性。

2. 渗碳体有哪几种形态?如何分辨?答:一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和三次渗碳体。

一次渗碳体是从液相中直接析出的。

二次渗碳体是从奥氏体中析出的。

三次渗碳体是从铁素体中析出的。

3. 你对本次实验有何认识、意见和建议?
答:通过这次实验,我懂得了如何用金相显微镜观察金相组织组织。

显微镜是精密仪器,考验了我们的操作能力和认真细致的态度。

关于建议,我觉得老师可以在我们都观察玩各种结构图后为我们讲解一下我们看到的结构图,好让我们深入了解。

可以在这输入你的名字
You Can Enter Your Name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