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设计固定管板式

合集下载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课程设计
一、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介绍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密封的管子和管板组成的固定式换热器,它是一种高效的传热设备。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由管头、管板、管和膨胀节
组成,管板被以阶梯形式安装在壳体内,壳体无特殊要求,可以是钢料或
不锈钢料。

在制造过程中,在管头和管板之间要有一个膨胀节,可以在换
热器的两端安装膨胀节,用于调节管头的压力。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管头有支架结构,管头上的管可以直接在管头上
安装,无需特殊设备,且安装费用便宜。

另外,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支架
结构为有利回转,可以一次性安装比较多的管。

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大,且
不会有结垢的烦恼,这使得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备受客户青睐。

二、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实验
1.实验准备
在实验准备阶段,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实验装置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要检查铡管的弯曲度是否符合要求,对膨胀节是否无异常进行检查;
其次把准备好的介质进行油温测试;最后根据测得的油温,调节管头的压力。

2.实验步骤
(1)首先将介质压入换热器,并使用电动泵将介质压入管内,介质
被。

四管程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设计

四管程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设计

四管程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设计一、引言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换热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冶金等工业领域。

它由固定管板和流板组成,通过管壳两端的进出口与流体进行热交换。

本文将设计一个四管程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并详细介绍其设计过程。

二、设计要求1.换热介质:水2.进口温度:70°C3.出口温度:40°C4.换热面积:根据流量计算得出5.板式换热器型号:根据换热面积选取三、设计过程1.换热面积的计算换热面积的计算公式为:A = Q / (U × ΔTlm)其中,A为换热面积,Q为换热量,U为传热系数,ΔTlm为对数平均温差。

根据水流量和温差计算得到的换热量,再结合所选型号的板式换热器的传热系数,可以计算出换热面积。

2.板式换热器的选取根据计算得到的换热面积,选择合适的型号的板式换热器。

在选型时,要考虑换热器的材质、耐压性能、传热系数等因素。

3.管程的设计四、设计结果根据设计要求和计算过程,可以得出四管程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设计结果。

1.换热面积:根据计算结果得出换热面积为X平方米。

2.板式换热器型号:根据换热面积和选取条件,最终确定使用XX型号的板式换热器。

3.管程设计:根据流体的温度差和流速等因素,按照长度逐渐增加的方式,确定四个管程的设计。

五、结论本文根据给定的设计要求,设计了一个四管程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并详细介绍了设计过程。

设计结果包括换热面积、板式换热器型号和管程设计。

通过本文的设计,可以满足给定的换热要求,并提供一个可行的四管程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设计方案。

(完整word版)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课程设计

(完整word版)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课程设计

一 列管换热器工艺设计1、根据已知条件,确定换热管数目和管程数: 选用.5225⨯φ的换热管 则换热管数目:5.737019.014.35.2110A 0≈⨯⨯==d l n p π根 故738=n 根管程数:对于固定板式换热器,可选单管程或双管程,为成本计,本设计采用单管程。

2、管子排列方式的选择(1)采用正三角形排列(2)选择强度焊接,由表1.1查的管心距t=25mm 。

(3)采用正三角形排列,当传热管数超过127根,即正六边形的个数a>6时,最外层六边形和壳体间的弓形部分空间较大,也应该配置传热管。

不同的a 值时,可排的管数目见表1.2。

具体排列方式如图1,管子总数为779根。

30111 23 397 7 42 43912 25 469 8 48 51713 27 547 9 2 66 61314 29 631 10 5 90 72115 31 721 11 6 102 82316 33 817 12 7 114 93117 35 919 13 8 126 104518 37 1027 14 9 138 116519 39 1411 15 12 162 130320 41 1261 16 13 4 198 145921 43 1387 17 14 7 228 161622 45 1519 18 15 8 246 176523 47 1657 19 16 9 264 1921图1.1折流板的管孔及换热管及拉杆分布3、壳程选择壳程的选择:简单起见,采用单壳程。

4、壳体内径的确定换热器壳体内径与传热管数目、管心距和传热管的排列方式有关。

壳体的内径需要圆整成标准尺寸。

以400mm为基数,以100mm为进级档,必要时可以50mm为进级档。

对于单管程换热器,壳体内径公式0bt+-D d=~)32()1(式中,t 为管心距,单位mm ;0d 为传热管外径,单位mm 。

对于正三角形排列 n b 1.1= 将779=n 代入,得到 7.30≈b 取31,5.7975.2)1(D 0=+-=d b t结合换热管的排布图稍加圆整可选定mm 800D =二 列管换热器零部件的工艺机构设计1、折流板的设计(1)、折流板切口高度的确定 经验证明,20%的切口最为适宜: 因此可取mm D h 1608002.02.0=⨯== 切口高度h 确定后,还用考虑折流板制造中,可能产生的管控变形而影响换热管的穿入,故应将该尺寸调整到使被切除管孔保留到小于1/2孔位。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设计说明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设计说明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设计说明设计说明: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一、引言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换热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热交换过程中。

它由管束、管板、外壳、支撑件、密封件等组成,可用于液体-液体、气体-气体、气体-液体和气体-固体等多种介质之间的换热。

本设计说明将详细介绍该换热器的设计要求、结构特点、性能计算及选型等内容。

二、设计要求1.设计压力:根据实际使用条件和介质特性确定设计压力,确保换热器在工作条件下安全可靠。

2.设计温度:根据介质的最高工作温度和最低工作温度,确定设计温度范围。

3.热传导系数:根据介质的热传导特性,选择合适的管材和板材,确保换热器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

4.流体速度:根据介质的流动性质和换热需求,确定流体在管内和管外的速度范围,避免过高或过低的速度对换热效果的影响。

5.密封性能:选用合适的密封件材料和结构,确保换热器在工作条件下密封可靠,避免介质泄漏。

6.清洁性能:设计合理的结构和管板间距,方便清洗和维护,确保换热器在长期使用后能够保持良好的换热效果。

三、结构特点1.管束:选用高热传导性能的金属管材,如不锈钢、铜、铝等,通过滚压、扩管等工艺加工成合适的形状,提高换热效率。

2.管板:根据换热器的设计要求和介质流动情况,设计合理的管板布置,确保介质在管内和管外的流动均匀,最大限度地提高传热效果。

3.外壳:选用耐腐蚀、耐高温的材料制作,通过焊接、搭接等工艺连接,确保换热器在高温、高压下的使用安全。

4.支撑件:根据换热器的尺寸和重量确定支撑件的数量和材料,确保换热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密封件:选用符合工作条件的耐温、耐腐蚀的密封件,通过预紧、密封等工艺确保换热器的密封性能。

6.清洁孔:在设计过程中合理设置清洁孔,方便清洗和检修,保证换热器的长期使用效果。

四、性能计算1.传热计算:根据换热器的换热管内径、管外径、管长、管板间距、流体流速等参数,使用传热计算软件进行传热计算,得到换热器的传热面积、传热系数等参数。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设计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设计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设计摘要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换热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能源、冶金等行业。

本文将介绍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以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进行换热器的设计。

1. 引言换热器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设备之一,用于在不同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由许多平行管道和固定的平板组成,流体通过管道与平板交换热量。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具有结构简单、换热效率高的优点,因此在工程实践中被广泛采用。

2. 基本原理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基本原理是将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分别通过管道和平板,使其在接触的过程中进行热量传递。

其中,管道中的流体称为管侧流体,平板上的流体称为壳侧流体。

管侧流体和壳侧流体之间的热量传递通过壳管之间的壁薄传导、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三种方式进行。

3. 设计方法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流体特性、传热系数、温差、压降等。

下面将介绍设计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基本步骤:3.1 确定换热面积换热面积是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设计中的重要参数,一般需要根据具体的工况来确定。

常用的方法包括热负荷法、流体物性法等。

3.2 确定壳体和管子的尺寸壳体和管子的尺寸设计需要考虑流体的流速、壳体和管子材料、压力等因素。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保证壳体和管子的强度和密封性。

3.3 确定流体的流量流体的流量是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设计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参数,可以通过工况和传热系数来确定。

流体的流量决定了换热器的尺寸和性能。

3.4 计算传热系数传热系数是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性能的关键参数。

传热系数的计算需要考虑流体的性质、流速、壳侧和管侧的传热方式等。

3.5 设计壳侧和管侧流体的流动方式壳侧和管侧流体的流动方式直接影响换热效果。

常见的流动方式包括并流、逆流和交叉流,选择合适的流动方式需要考虑流体的性质、压降等因素。

4. 注意事项设计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确保换热器的结构强度和密封性,避免泄漏和破裂的情况发生;•流体的选择和流量的确定需结合具体工况,合理选择流量和流速;•传热系数的计算需考虑流体的性质、壳侧和管侧的传热方式等因素;•确定壳侧和管侧的流动方式时,需综合考虑流体的性质、压降等因素。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设计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设计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设计固定管板式换热器(Fixed Tube-sheet Heat Exchanger)是一种常见的换热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制药、食品等行业。

本文将介绍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设计原理、结构特点,并对其设计流程进行详细阐述。

一、设计原理在换热过程中,热量从高温流体通过管壁传递到低温流体。

高温流体进入管束,从管壁流过,将热量传递给管内的低温流体。

通过多个管束的交叉布置,可以实现大面积的热交换,提高换热效率。

二、结构特点1.管束结构合理:固定管板式换热器采用纵向布置的管束结构,利于流体流动,减小流体的阻力,提高换热效率。

2.管板紧密连接:管板与管束通过焊接或膨胀连接,保证流体不会泄漏或混合。

3.固定件的设计:固定件采用螺栓连接,可以方便地拆卸和维修换热器。

4.壳体结构合理:壳体采用圆筒形状,能够承受较大的内部压力,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

三、设计流程1.确定设计参数:根据工艺要求和流体性质,确定换热器的设计参数,包括换热面积、热交换系数、流体流量等。

2.确定管子布置方式:根据流体性质和布置空间,确定管子的布置方式,包括并列式、对流式、六边形等。

3.确定壳体尺寸和材质:根据管子的布置方式和流体流量,确定壳体的尺寸和材质,包括内径、壳体长度和壳体材质等。

4.选择管板和固定件:根据壳体尺寸和管子布置方式,选择合适的管板和固定件,包括管板和壳体的连接方式、固定件的材料等。

5.进行换热计算:根据流体性质和换热参数,进行换热计算,计算出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和流体的出口温度等。

6.进行强度计算:根据壳体结构和管道布置,进行强度计算,确保换热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的安全可靠性。

7.绘制制图:根据设计参数和计算结果,绘制出换热器的制图,包括总装图、管束图、壳体图和焊接图等。

8.进行工艺设计:根据设计图纸和工艺要求,进行工艺设计,确定制造工艺和生产工序。

9.进行质量检验:对制造的换热器进行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尺寸精度和焊接质量等。

课程设计报告-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课程设计报告-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课程设计报告-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一、引言: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是一种常用的热交换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能源、石油、食品、制药等行业。

本文将对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进行详细介绍和设计,并分析其工作原理、热力学性能以及设计参数的选择。

二、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由壳体、管板和换热管组成。

冷却流体和加热流体通过换热管流动,并通过管壁传递热量。

热量的传递过程是通过流体流动、壳体与管壁的传热、对流以及传递到另一侧流体的传热等多个过程完成的。

三、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热力学性能分析:1.效能: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效能是指实际换热量与理论换热量之比,是衡量换热器性能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材料、结构、流体流动状态等因素的优化设计,可以提高换热器的效能。

2.压降: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在流体流动过程中会产生压降,压降的大小会影响流体的流速和能耗。

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要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换热器材料和结构,合理控制压降。

3.温差: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冷却流体和加热流体在换热过程中温度会有一定的变化。

设计时需要根据使用要求,合理选择流体的进口温度和出口温度,以获得最佳的换热效果。

四、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设计参数选择:1.材料选择: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导热性能,常用材料有不锈钢、碳钢、钛合金等。

根据要处理的介质和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材料。

2.流动方式选择: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流体可以采用单相流动、二相流动或多相流动。

根据介质的物理性质和换热要求选择合适的流动方式。

3.传热和传质系数计算:根据换热器各部分的材料和结构参数,计算传热和传质系数,以确定设计参数。

4.尺寸和布置设计:根据换热器的换热量和节流率,确定管子的尺寸和长度,以及板式换热器的布置方式。

五、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为验证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性能和设计参数的选择,设计了一组实验,以测量换热器的效能、压降和温差等指标。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换热器的实际性能与设计参数的相关性,并对设计参数进行优化。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结构设计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结构设计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结构设计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由管束、壳体和管板三部分构成。

管束由多根直管组成,其中一端焊接或固定在固定管板上,另一端焊接或固定在流体分配器上。

壳体则是一个密封的容器,用于包围管束。

壳体内部设有进出口管道和流体分配器。

管板则是将管束固定在壳体内部的关键部件,其结构设计直接影响到换热器的性能。

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管束的选型和布置。

根据实际的换热需求和流体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管材和管径。

同时,根据流体的流动方式和换热效果的要求,设计合适的管束布置方式,如平行流、逆流或混流等。

管束的布置方式也会影响到管板的结构设计。

其次是管板的材料选择和制造工艺。

管板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密封性能,以保证换热器的正常运行。

一般来说,管板可以采用碳钢、不锈钢、铜合金等材料制造。

制造管板时,一般采用焊接、螺栓连接等工艺。

焊接连接具有强度高、密封性好的优点,但需要保证焊接质量,以免出现焊接缺陷导致泄漏。

再次是管板的结构设计。

管板中需要开设进出口管道和流体分配器,以保证流体的正常进出和分配。

进出口管道通常位于管板的两侧,而流体分配器则位于管板的上部。

流体分配器需要保证均匀分配流体到各个管束,以提高换热效率。

在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进出口管道和流体分配器的尺寸、位置和连接方式等因素。

最后是管束和壳体的固定方式。

管束需要牢固地固定在壳体内部,以免发生振动和冲击,影响换热器的安全性和性能。

一般来说,管束可以通过焊接、螺纹连接、悬挂支架等方式固定在壳体内部。

固定方式的选择需要考虑到实际的工作条件和安全要求。

综上所述,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结构设计涉及到管束选型和布置、管板材料选择和制造工艺、管板结构设计、进出口管道和流体分配器的设计、管束和壳体的固定方式等多个方面。

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实际的换热需求和工作条件,以保证换热器的性能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工程基础课程设计设计题目:管壳式换热器(固定管板式) 学生姓名: X X X专业班级: 1001学号:1115020126指导教师:西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2013年1月14日管壳式换热器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门课程及有关选修课程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去完成换热单元操作设备设计任务的实践能力二、设计目标设计的设备必须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操作上是安全的,环境上是友好的三、设计题目管壳式换热器设计——固定管板式 ﻫ四、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ﻫ 1. 设计任务设备型式:管壳式换热器 ——固定管板式处理任务:物 料:原油 处理量 4900kg/h2. 操作条件(1)热流体(原油):入口温度140℃; 出口温度40℃ (2)冷却介质:水(入口30℃,出口40℃) (3)允许压降:不大于0.1MPa (4)物性数据原油定性温度下的物性数据()()Cm W C kg kJ c s Pa m kg o o o po o o ⋅=⋅=⋅⨯==-/128.0/2.2100.3/81533λμρ导热系数定压比热容粘度密度水的定性温度35℃下的物性数据:)(10725.0)/(626.0)/(08.4)/(99433s Pa k m w k Kg KJ C m Kg p ⋅⨯=⋅=⋅==-μλρ目录一、设计概述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换热器的简单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设计的目的及意义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方案设计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工艺设计计算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确定设计方案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确定物性数据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3计算总传热系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计算传热面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换热器设备结构设计计算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管径和管内流速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2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4壳体内经...................................................................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换热器的核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面积核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核算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设计结果一览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主要符号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设计感想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设计概述1、换热器的简单介绍换热器(heat exchanger),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

换热器是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更加广泛。

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换热器是实现化工生产过程中热量交换和传递不可缺少的设备。

在石油、化工、轻工、制药、能源等工业生产中,常常用作把低温流体加热或者把高温流体冷却,把液体汽化成蒸汽或者把蒸汽冷凝成液体。

近年来,由于科技的快速发展,各种不同型式和种类的换热器发展很快,新结构、新材料的换热器不断涌现。

换热器的应用广泛,日常生活中取暖用的暖气散热片、汽轮机装置中的凝汽器和航天火箭上的油冷却器等,都是换热器。

换热器既可是一种单元设备,如加热器、冷却器和凝汽器等;也可是某一工艺设备的组成部分,如氨合成塔内的换热器。

1.1换热器的类型换热器根据不同的方式分类也不同。

按传热原理分为表面式换热器、蓄热式换热器、流体连接间接式换热器、直接接触式换热器;按用途分为加热器、预热器、过热器、蒸发器;按结构分为浮头式换热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U形管板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等。

接下来着重介绍浮头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

浮头式换热器的简介新型浮头式换热器浮头端结构,它包括圆筒、外头盖侧法兰、浮头管板、钩圈、浮头盖、外头盖及丝孔、钢圈等组成,其特征是:在外头盖侧法兰内侧面设凹型或梯型密封面,并在靠近密封面外侧钻孔并套丝或焊设多个螺杆均布,浮头处取消钩圈及相关零部件,浮头管板密封槽为原凹型槽并另在同一端面开一个以该管板中心为圆心,半径稍大于管束外径的梯型凹槽,且管板分程凹槽只与梯型凹槽相连通,而不与凹型槽相连通。

浮头式换热器两端的管板,一端不与壳体相连,该端称浮头。

管子受热时,管束连同浮头可以沿轴向自由伸缩,完全消除了温差应力。

板式换热器的简介图二1—挡板2—补偿圈3—放气嘴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

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半片进行热量交换。

板式换热器是液—液、液—汽进行热交换的理想设备。

在相同压力损失情况下,其传热系数比管式换热器高3-5倍,占地面积为管式换热器的三分之一,热回收率可高达90%以上。

板式换热器主要由板式换热器板片和板式换热器密封垫片、固定压紧板、活动压紧板、夹紧螺栓、上导杆、下导杆、后立柱七部分组成;具有传热系数高对数平均温差大、末端温差小、容易改变换热面积或流程组合、重量轻、价格低、制作方便、容易清洗、单位长度的压力损失大、不易结垢等优点,在实际生产中是用的比较多的一种换热器。

2、设计的目的及意义换热器是化工生产中重要的单元设备,根据统计,热交换器的吨位约占整个工艺设备的20%有的甚至高达30%,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通过本次设计,对本学期所学的化学工程基础进行整体的回顾,查漏补缺,扩宽知识面,了解换热器的类型及用途,熟悉换热器的工艺设计计算、设备结构设计计算和换热器的核算,知道换热器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角色,掌握课程设计的一般步骤。

在工业设计中,根据处理量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换热器,为换热系统的节能、低耗和高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设计,使同学们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的工作作风,加强课程设计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二、方案设计1、工艺设计计算1.1确定设计方案 1)选择换热器的类型两流体温度变化情况:热流体进口温度140℃,出口温度40℃;冷流体(循环水)进口温度30℃,出口温度40℃。

该换热器用循环冷却水冷却,冬季操作时出口温度会降低,考虑到这一因素,估计该换热器的管壁和壳体壁温之差较大,因此初步选用带膨胀节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3)流动空间及流速的确定由于循环冷却水较易结垢,为便于水垢清洗,应使循环水走管程,原油走壳程。

选用Ф25m m ×2.5mm的碳钢管,管内流速取u i =0.5m/s。

1.2确定物性数据定性温度:可取流体进出口温度的平均值 壳程油的定性温度:90240140=+=T ℃ 原油在90℃下的物性数据:密度3/815m kg o =ρ 黏度s Pa o ⋅⨯=-3103.0μ 定压比热容()℃⋅=kg k C po /J 2.2 导热系数()℃⋅=m /128.0o W λ管程流体的定性温度为:3524030=+=t ℃循环冷却水在35℃下的物性数据:密度3/994m kg =ρ 黏度s Pa ⋅⨯=-41025.7μ 定压比热容()℃⋅=kg k C p /J 08.4导热系数()℃⋅=m /626.0W λ1.3计算总传热系数 热流量)/(36.136004900,s kg q h m ==()()()kW T T c q Q ph h m 2.299401402.236.121,=-⨯⨯=-=平均传热温差ﻫ ()()()℃39304040140ln 304040140ln 2121'=-----=∆∆∆-∆=∆t tt t t m冷却水用量())/(33.7304008.42.299s kg c Q pi o i =-⨯==ω 总传热系数K管程传热系数:137********.09945.002.0Re =⨯⨯==iii i i u d μρ4.08.0023.0⎪⎪⎭⎫ ⎝⎛⎪⎪⎭⎫⎝⎛=ii pi i ii i i i i c u d d λμμρλα()℃⋅⎪⎪⎭⎫ ⎝⎛⨯⨯⨯⨯⨯=24.038.0/626.010000725.008.413710020.0626.0023.0m W ()℃⋅=2/2733m W壳程传热系数:()℃假设壳程的传热系数⋅=2i /W 310m α由于冷却水较易结垢,查表得,污垢热阻:管壁的导热系数:oso m o i o si i i o o R d bd d d R d d K αλα11++++=W m R W m so /000172.0/000344.0R 22si ℃℃⋅=⋅=()℃⋅++⨯⨯+⨯+⨯=2/3101000172.00225.045025.00025.0020.0025.000034.0020.02733025.01m W()℃⋅=2/W 09.219m1.4计算传热面积()23''02.353909.219102.299K m t Q S m =⨯⨯=∆= 考虑15%的换热面积裕度,()2'27.4002.3515.115.1m S S =⨯=⨯=2、换热器设备结构设计计算2.1管径和管内流速选用Φmm mm 5.225⨯传热管(碳钢),取管内流速s m i /5.0=μ。

2.2管程数和传热管数依据传热管内径的流速确定单程传热管数:()s m w q ic v /1037.799433.733,-⨯===ρ()根479.465.002.0785.01037.74232,≈=⨯⨯⨯==-ii cv s u d q n π按单程管计算,所需的传热管长度为:()m n d S L s o 91.1047025.014.327.40=⨯⨯==π 按单程管设计,传热管过长,宜采用多管程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