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王蛇咬伤的症状及诊断
毒蛇咬伤原因、症状、治疗与预防

毒蛇咬伤原因、症状、治疗与预防全世界共有蛇类2500种,其中毒蛇约650余种,威胁着十亿人口的广大地区。
估计每年被毒蛇咬伤的人数在30万以上,死亡率约为10%。
我国两广地区蛇害严重,每年蛇咬伤的发病率约为万分之二十五。
我国蛇类有160余种,其中毒蛇约有50余种,有剧毒、危害剧大的有10种,如大眼镜蛇、金环蛇、眼镜蛇、五步蛇、银环蛇、蝰蛇、腹蛇、竹叶青、烙铁头、海蛇等,咬伤后能致人于死亡。
这些毒蛇夏秋屯在南方森林、山区、草地中出现,当人在割草、砍柴、采野果、拔菜、散步、军训时易被毒蛇咬伤。
毒蛇的头多呈三角形,颈部较细,尾部短粗,色斑较艳,咬人时嘴张得很大,牙齿较长。
毒蛇咬伤部常留两排深而粗的牙痕。
无法判定是否毒蛇蛟伤时,按毒蛇咬伤急救。
毒蛇咬伤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一)毒蛇的分类:毒蛇大致可分成三大类1、以神经毒为主的毒蛇:有金环蛇,银环蛇及海蛇等,毒液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引起肌肉麻痹和呼吸麻痹。
2、以血液毒为主的毒蛇:有竹叶青、蝰蛇和龟壳花蛇等,毒液主要影响血液及循环系统,引起溶血、出血、凝血及心脏衰竭。
3、兼有神经毒和血液毒的毒蛇:有蝮蛇,大眼镜蛇和眼镜蛇等,其毒液具有神经毒和血液毒的两种特性。
(二)蛇毒的有效成份:1、神经毒: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
2、心脏毒:主要作用于心脏引起心衰。
3、溶细胞毒:可使血细胞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发生坏死。
4、凝血素:可引起血栓形成。
5、各种酶:可引起溶血和组织破坏。
(三)蛇毒的毒性强度:各种毒蛇毒液的毒性强度是不同的,有的毒蛇伤人后死亡率高;有的仅引起症状,下表列出几种毒蛇一次放毒量和致命的干毒量的比较。
(表1-21)表1-21 放毒量与致死量比较(毫克)毒蛇咬伤应该做哪些检查?一般病人可做血液常规及尿液常规检查,严重的病人还要做生化及物理辅助检查(如心电图、心功酶、尿素氮、肝功能、肌酐、电解质等),以便了解病情进展,判断预后,掌握主动。
毒蛇咬伤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诊断蛇毒咬伤时要考虑并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否为蛇咬伤:道先必须明确除外蛇咬伤的可能性,其它动物也能使人致伤,如娱蚣咬伤、黄蜂螯伤,但后者致伤的局部均无典型的蛇伤牙痕,且留有各自的特点:如蜈蚣咬伤后局部有横行排列的两个点状牙痕,黄蜂或蝎子螯伤后局部为单个散在的伤痕。
蛇咬伤的治疗与护理

蛇咬伤的治疗与护理一、定义蛇咬伤是指被通过蛇牙或在蛇牙附近分泌毒液的蛇咬后所造成的一个伤口,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较为严重的病害。
蛇分为毒蛇和无毒蛇两大类,我国大约有50余种毒蛇,剧毒者10余种。
无毒蛇咬伤时,皮肤留下细小锯齿形齿痕,局部稍痛,可起水疱,无全身反应。
毒蛇咬伤,留下一对较深齿痕,可出现严重的局部或全身中毒症状。
二、临床表现(1)神经毒素表现①局部表现:局部症状轻,有时仅有麻木感,无渗液。
②全身表现:伤后0.5~1h即可出现全身症状,表现为全身不适、四肢无力、头晕目眩,继而胸闷、呼吸困难、恶心、晕厥,接着出现神经症状,有视物模糊、眼睑下垂、吞咽困难、流涎、共济失调。
严重者肢体弛缓性瘫痪、惊厥、昏迷、呼吸麻痹、休克。
海蛇毒对横纹肌有严重破坏作用,全身肌肉酸痛、无力,产生肌红蛋白尿、高血钾,导致急性肾衰竭和严重心律失常。
伤者可能在8~72h内死亡。
(2)血液循环毒素表现①局部表现:肿胀严重,迅速向肢体近心端扩展,常累及躯干部,疼痛剧烈,似刀割火燎,并可出现水疱,组织坏死,伤口有浆液状血性液渗出,并可有淋巴结炎、淋巴管炎,伤口愈合差。
②全身表现:出现发热、恶心、呕吐、多发性出血(如鼻出血、便血、咯血、血尿等)、溶血反应(溶血性贫血、黄疸、蛋白尿、急性肾衰竭)、心脏损害(如中毒性心肌病)及休克。
被咬后6~48小时内可能导致伤者死亡。
(3)混合毒素表现①局部表现:局部症状明显,红、肿、热、痛,组织坏死、溃烂。
②全身表现:发展快,后期麻痹困倦、嗜睡、呼吸改变、昏迷、畏寒,发热、广泛出血、腹痛、易昏睡、失语、流涎。
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仍为神经毒性蛇中毒。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一般患者可做血液常规及尿液常规检查,严重的患者还要做生化及物理辅助检查,如心电图、心功酶、尿素氮、肝功能、肌酐、电解质等,以便了解病情进展,判断预后,掌握主动。
四、治疗1.评估了解现场情况,如蛇的大小、特征及咬伤地点,可疑毒蛇咬伤未确诊者,都应按毒蛇咬伤急救处理。
毒蛇咬伤的临床症状及救治药物和方法

毒蛇咬伤的临床症状及救治药物和方法发表时间:2011-11-24T10:01:42.4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1年第19期供稿作者:黎创幸黄玉兴[导读] 临床上救治毒蛇咬伤首选抗蛇毒血清,抗蛇毒血清是目前国内外一致公认的治疗毒蛇咬伤的特效药。
黎创幸黄玉兴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佛山 528000)【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1)19-0010-02【摘要】简要介绍蛇毒的分类,被不同类型的毒蛇咬伤后的临床表现,救治毒蛇咬伤的特效药—抗蛇毒血清,针对现在抗蛇毒血清供应紧缺,搜集了毒蛇咬伤后的处理和救治方法,供临床参考,以弥补抗蛇毒血清的不足。
【关键词】毒蛇咬伤临床症状蛇毒血清救治方法天气炎热,是毒蛇咬伤的高发季节。
在我国经常造成蛇伤的毒蛇主要有:金环蛇、银环蛇、海蛇、五步蛇、竹叶青、蝰蛇、眼镜王蛇、眼镜蛇、蝮蛇等。
人被毒蛇咬伤后,毒液注入伤口,经淋巴和血液循环扩散,引起局部和全身中毒症状,而且发病急,致死率高。
根据蛇毒的性质可分为血液循环毒,神经毒和混合毒。
1.五步蛇、竹叶青蛇、蝰蛇的毒性为血循环毒,被此类毒蛇咬伤后由于症状重易早期发现,临床表现:(1)局部症状:牙痕大而深,疼痛剧烈,伤口周围或患肢肿胀、严重起水泡,血泡,伤口流血不止,甚至坏死,局部淋巴结肿痛。
(2)全身症状:畏寒、发热、胸闷、心慌、气促、头昏、眼花。
严重者呼吸困难,全身广泛性出血,而且出血难止,血压急剧下降,休克,昏迷,严重者可死于急性心肾功能衰竭。
2.金环蛇、银环蛇、海蛇的毒性为神经毒,被此类毒蛇咬伤后早期症状轻易被忽视(1)局部症状:伤口疼痛不明显,有麻木感,无红肿,无出血或出血不多。
(2)全身症状:早期无症状,1~4小时后有头晕眼花、视物模糊,咽部有异物感,困倦乏力,常有呕吐,肠蠕动先短暂亢进后为抑制,病情迅速恶化,出现眼睑下垂,张口困难,伸舌不灵,吞咽困难,流延,声嘶,呼吸困难,意识清,语言障碍,可用手势表达,重者呼吸变慢,变浅,口唇,指甲发绀,肋间肌麻痹,膈肌活动困难,胸式和腹式呼吸减弱,呼吸不规则,呼吸停止,眼球固定,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四肢瘫痪,肌力消失,胃肠麻痹,甚至昏迷,心跳加快,严重者可死于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
蛇伤中毒的类型和临床表现

世界已知毒蛇约500余种。
分布在我国的毒蛇目前已知有49种。
但对人体危害较大、经常造成蛇伤的毒蛇主要有10种。
它们是眼镜蛇科的眼镜蛇、眼镜王蛇、银环蛇、金环蛇;海蛇科的海蛇;蝰蛇科的蝰蛇及蝮蛇科的蝮蛇、尖吻蝮(五步蛇)、竹叶青、烙铁头(龟壳花蛇)等。
蛇毒中主要有毒成分有神经毒、心脏毒、细胞毒、出血毒、促凝血成分及抗凝血成分蛋白质、多肽类和多种酶组成。
由毒蛇的毒腺所分泌,呈半透明粘稠状液体,微酸性。
当毒蛇咬人后,由毒腺分泌的蛇毒,经排毒导管、毒牙及伤口,沿淋巴及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
各种毒蛇的头部都有毒牙、排毒导管和毒腺。
当毒蛇咬人时,借着包裹在毒腺外面的肌肉进行收缩,迫使毒腺内的毒液经过排毒导管沿着毒牙的沟(管)道,注入被咬者的伤口内,再经过淋巴和血液循环扩散,引起局部和全身中毒。
蛇毒的成分比较复杂,主要由毒性蛋白质,多肽类和多种酶类组成。
其性质为无色、淡黄色、金黄色或浅黄略带草绿色的透明粘稠液体,具有特殊腥味,含水量65-80%。
新鲜时呈微酸性。
在室温时容易腐败变臭,放在冰箱里也会逐渐变质,如经过充分干燥后,密封或放在干燥容器内,其毒性强度或抗原特性都不会改变,可长期保存,但将其加热后,则可发生絮状沉淀,部分毒力即可丧失。
在紫外线照射下,也使蛇毒失去毒力。
蛇毒遇到重金属、乙醇、酚类等也可发生沉淀而变质。
蛇毒易受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溶液、双氧水等),还原剂(如亚硫酸氢钠)、,强酸、强碱所破坏;还易受蛋白水解酶类(如胰蛋白酶、链激酶、木瓜酶、a一糜蛋白酶等)所分解、破坏,从而使其失去毒力。
蛇毒对机体的作用比较复杂。
按其有毒成分的毒理作用,可分为神经毒、血循毒和混合毒三类。
一、神经毒类银环蛇、金环蛇、海蛇等的蛇毒主要含神经毒。
从各种蛇毒中提纯出来的神经毒,其主要作用特点为阻断神经--肌肉接头的传导,引起横纹肌瘫痪,严重者可致外周性呼吸麻痹。
这种作用可分为两种类型:(一)作用子运动终板的突触后膜部位能抑制运动终板上的乙酰胆碱受体,但对神经末梢乙酰胆碱的释放没有影响,其作用原理与箭毒相似。
蛇咬伤的诊疗规范

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2)神经毒的表现:神经毒表现为咬伤创口发麻,疼痛不明显,无明显渗出,常常 被忽视。早期症状轻微,1~4 小时后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流涎、视物模糊、 眼睑下垂、语言不清、肢体软瘫、张口与吞咽困难,引起呼吸肌麻痹,最终可导 致急性呼吸衰竭甚至自主呼吸停止。
(3)细胞毒的表现:细胞毒可导致肢体肿胀、溃烂、坏死,可继发心肌损害、横纹 肌溶解、急性肾损伤,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
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1)血液毒的表现:
▪ 此类蛇毒成分复杂,包含出血毒素、凝血毒素以及抗凝血毒素,具有多 方面的毒性作用,主要累及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以及泌尿系统。局部 表现为咬伤创口出血不止,肢体肿胀,皮下出血、瘀斑,并可出现血疱、 水疱,伤口剧痛难忍。
▪ 全身表现为各部位出血,如鼻腔、牙龈、尿道、消化道,甚至颅内可出 现出血;血管内溶血时有黄疸、酱油样尿,严重者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合并 DIC 时除全身出血外,还会出现皮肤潮冷、口渴、脉速、血压下 降等休克表现。
蛇咬伤救治
(2)抗蛇毒血清用量:
▪ 抗蛇毒血清的用量主要根据病情和临床经验作出决定。 对于轻症毒蛇咬伤患者,抗蛇毒血清用量起始使用常 规剂量,而致命性的毒蛇咬伤,起始剂量可翻倍,或 者考虑异种血清联合使用,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实 验室检查等调整用量,若中毒症状无明显缓解,甚至 有症状持续加重者,可按首次使用剂量重复多次用药。
发病机制
3.细胞毒:
▪ 蛇毒中的透明质酸酶可使伤口局部组织透明质酸解聚、细胞间质溶解和 组织通透性增大,除产生局部肿胀、疼痛等症状外,还促使蛇毒毒素更 易于经淋巴管和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进而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几种常见毒蛇咬伤鉴别

几种常见毒蛇咬伤鉴别蛇毒有多种性质因为毒液性质不同,所以被不同类型的毒蛇咬伤所产生的症状也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
此外我们还能从牙印来大致判断是哪种类型的毒蛇咬伤,被毒蛇咬伤后,一定要尽早送去就医,并记住蛇的大致特征,便于治疗。
1.银环蛇局部症状表现:被咬伤后伤口不红、不肿,仅有微痒和感觉减退。
全身症状表现:一般在被咬伤后2-6小时左右出现胸闷、全身乏力、步态不稳、语言不清、吞吐困难、眼睑下垂、流涎、呼吸困难、肌肉抽搐、呼吸麻痹等相关症状。
检查:心电图检查完全性束传导阻塞。
2.金环蛇(详情介绍)局部症状表现:伤口不痛或微痛,周围微红肿,局部呈鸡皮样疙瘩。
全身症状表现:与银环蛇基本相同,不过全身筋骨阵发性疼痛明显。
检查:心电图检查出现窦性心律不齐,其余和银环蛇检查一样。
3.眼镜蛇局部症状表现:伤口周围出血量不多,易闭合变黑,并有麻木感,局部肿胀明显,有血泡和水泡及组织坏死。
全身症状表现:一般在2-6小时左右出现胸闷、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全身疼痛、喉痛、吞咽困难,严重者常因急性循环衰竭、呼吸麻痹很快死亡.检查:白细胞增多,尿检有蛋白、红细胞和白细胞,心电图检查有心肌损坏。
4.眼镜王蛇局部症状表现:伤口有疼痛或麻木,不过红肿不明显。
全身症状表现:与眼镜蛇基本相同。
但发病急,且严重。
严重者常可在半小时内发病,常因循环衰竭、呼吸麻痹很快死亡。
检查:与眼镜蛇基本相同。
5.五步蛇局部症状表现:有持续剧烈的灼痛感,肿胀现象比较严重,伤口流血多,附近有较多较大的水泡、血泡,组织溃烂和坏死的范围大而深。
全身症状表现:中毒出现快且凶猛,常有心悸、畏寒、发热、胸闷、视力模糊,牙龈、鼻、眼结膜、大小便出血,全身皮下有散在性瘀斑,尿少、尿闭、血压下降、休克等。
检查:血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血小板减少,出血,凝血时间长,血块收缩时间不良。
尿检血尿,心电图有心肌损坏表现。
被毒蛇咬伤后不要剧烈运动6.竹叶青局部症状表现:伤口有灼痛感,肿胀明显。
眼镜蛇咬伤治疗

眼镜蛇咬伤治疗蝮蛇、眼镜王蛇、眼镜蛇等均属风火毒型蛇类(混合毒),咬伤后具有风、火二邪致病的特性。
均兼有风火毒症,或以风毒症为主,或以火毒症为重。
治疗原则:清热解毒,熄风定惊,凉血止血。
常用处方:半边莲、白茅根、生地各30克,黄岑、黄连、黄柏、丹皮、全蝎、川贝各10克,青木香、生大黄各20克,许长卿后下15克,夏枯草12克,蜈蚣3克。
亦是水煎服,每日2~3次。
若火毒偏盛加栀子、知母。
风毒偏盛重加全蝎、蜈蚣。
眼镜蛇(尤其是较大型种类)的噬咬可以致命,取决于注入毒液量的多少,毒液中的神经毒素会影响呼吸;尽管抗蛇毒血清是有效的,但也必须在被咬伤后尽快注射。
在南亚和东南亚,每年发生数千起相关的死亡案例。
蛇毒理化性质是一种复杂的蛋白质混合物,含有多种毒蛋白。
新鲜毒液粘稠,透明或淡黄色,含水65%,比重1.030~1.080,加热650C、以上容易破坏。
新鲜蛇毒呈弱酸性,腥苦味,与空气接触易生泡沫,在常温下24小时变性,冰箱内保存15~30天毒性不变,干燥蛇毒保持原毒力25年以上。
眼镜蛇蛇毒经1000C加热15分钟仍保持部分毒力,非经久煮不能破坏。
凡能使蛋白质沉淀、变性的强酸、强碱、氧化剂、还原剂、消化酶及重金属盐类均能破坏蛇毒。
蛇毒的有毒成分及毒理作用蛇毒的主要成分是神经毒、血循毒和酶,其成分的多少或有无,随着蛇种而异。
1.神经毒(风毒)主要是阻断神经肌肉的接头引起弛缓型麻痹,终致周围性呼吸衰竭,引起缺氧性脑病、肺部感染及循环衰竭,若抢救不及可导致死亡。
神经毒素作用机理:在毒蛇咬伤的神经毒素中就是因为神经毒素抑制了神经肌肉的接头,使骨骼肌不能接受到神经的冲动信号,从而导致肌肉麻痹.产生的表现有如下症状:1)眼睑下垂。
2)吞咽困难。
3)喉中痰涎增多而不能自行吐出。
4)呼吸肌麻痹而产生呼吸困难并引起缺氧。
神经毒素细分又有不同:(1)如银环蛇毒素,是包含突触后神经毒素(α-毒素)和突触前神经毒素(β-毒素)两种。
蛇伤主要症状、诊断与鉴别、急救与治疗

(3)与蜈蚣咬伤鉴别
蜈蚣毒液含有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如组织胺样物质、溶血蛋白质等,临床表现有局部红、肿、痛,或局部淋巴管炎和组织坏死,全身可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或有过敏休克等发生。无局部牙痕,可与毒蛇咬伤相区别。
(4)与蝎子螫伤鉴别
我国东北毒蝎其毒力近于眼镜蛇毒,可致命.有毒成分主要为神经毒素、溶血毒素、出血毒素等。螫伤后局部疼痛,无红肿,被大蝎螫伤后,表现为呼吸加快、流涎、出汗。全身疼痛,口及舌肌强直,累及心肌则发生低血压、肺水肿等,主要根据局部无牙痕和受伤环境,不难和毒蛇咬伤相鉴别。
[全身症状]严重者伤后2~6小时,全身不适、困倦、畏寒,发热39~40℃。胸闷、心悸,恶心,呕吐,肌肉无力,步态蹒跚,懒言。随着病情的加重,出现眼睑下垂,说话不清,吞咽困难,呼吸表浅。血压先升后降,最后发生休克。可因呼吸麻痹、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循环衰竭死亡。
2. 眼镜王蛇咬伤
[局部症状]伤后立即感到局部剧痛,可见大而深的牙痕,呈(′′ )形,牙痕间距较宽,常大于1.9厘米,局部红肿明显,并迅速向上蔓延。
毒蛇、无毒蛇咬伤后主要区别
项 目 /毒 蛇 / 无 毒 蛇
牙 痕 / 呈..或3-4个大牙痕,深、紫黑(银环蛇、海蛇除外) / 牙痕小、浅、色淡,呈锯齿状
疼 痛 / 灼烧、疼痛、范围扩展快,(银环蛇除外) /痛,不扩展,不明显加剧加剧
肿 胀 / 红、肿显著、扩展快,(银环蛇、海蛇除外) / 红肿不显著不扩展
[全身症状]中毒症状发展很快,半小时内出现头晕、头痛,烦躁不安,困倦乏力,张口困难,心跳减弱,心率不齐,手足冰冷,出汗,血压急剧下降,呼吸抑制,发绀,全身瘫痪,各种神经生理反射消失,最后昏迷、抽搐,一般伤后1~2小时内可因呼吸麻痹及急性循环衰竭而死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效的解毒物进行,就会出现心跳微弱、血压下降 等。如果救治不及时,最后将导致毒蛇咬伤的患 者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特别严重的毒蛇咬伤患 者,可出现在被眼镜王蛇咬伤后几分钟内就死 亡,几乎没有救治的机会。除非您有准备。被眼 镜王蛇咬伤死亡的患者,到死亡的前期,神志任
蛇伤,及时的做好抢救。在这里提醒各位蛇友, 被眼镜王蛇咬伤后,千万不能惊慌的往回跑,那 样会加速毒液的吸收。
பைடு நூலகம்
眼镜王蛇是世界上最大的毒蛇,最长可达 7-8 米之长,可以和蟒蛇相比。眼镜王蛇会主动 的攻击人,我们遇到眼镜蛇攻击千万不能只顾的 跑,不然很难逃过它们的,当然了,除非你跑的 很快。我们也可以之字形的跑,这样眼镜王蛇就 不容易追上了,因为蛇跑直路比较灵活,拐弯就
比较笨拙。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被眼镜王蛇咬伤的 症状及诊断。
然很清晰,就是因为肌肉麻痹不能表达而已。 被眼镜蛇咬伤的体征:
被眼镜王蛇咬伤的患者,被咬的部位肿胀比 较明显,可以看到两个比较深而宽大的牙痕,伤 口的周围肌肤有瘀斑和坏死的症状等。被咬伤的
0c00f7a 宝运莱
肢体,会出现淋巴管炎和淋巴结肿大。此时的伤 者体温身高,在早期,患者的血液也比较高,心 跳加快和心律不齐等。当毒蛇咬伤的患者出现呼 吸麻痹后,就会有发绀、脉搏微弱、血压下降、 全身瘫痪、各种神经发射减弱或逐渐的消失等问 题。
被眼镜王蛇咬伤的症状:
被眼镜王蛇咬伤的患者,局部和全身的症状 和眼镜蛇相似,但是,眼镜王蛇咬伤人后,所注
射如人体的毒液要比眼镜蛇大的多。所以,被眼 镜蛇咬伤的患者比较严重,毒性发作的也比较 快,可以迅速的导致咬伤部位肿胀,被眼镜王蛇 咬伤半个小时后,就会出现头昏、眼花、食物不 清、眼脸下垂、咽部异物感、胸闷气促,以及出 现外周性的呼吸麻痹,发绀等。如果此时没有有
被眼镜王蛇咬伤实验室检查:被眼镜王蛇咬 伤的患者,血液体检可发现白细胞身高。尿液检 查会有血尿、蛋白尿等问题。心电图检查会出现 心肌损害或束支传导阻滞改变等现象。当被眼镜 王蛇咬伤后,要立即进行抢救,利用身边的利器 阔伤,并用大量的清水清洗伤部,并尽快的联系
0c00f7a 宝运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