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零售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新零售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218新零售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熊黎丹作者简介:熊黎丹(1995-),女,土家族,湖南常德石门人,会计硕士在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会计专业,研究方向:财务报告分析与应用。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长沙410000)摘要:近年来,传统实体零售企业由于租金、人力成本的提高及电商平台的冲击,利润空间大幅下降,面临巨大发展压力。
与此同时,互联网用户红利逐渐消退,线上获客成本增加,传统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也趋于放缓,零售业在积极寻求能适应当前发展趋势的新模式。
因此,线下实体零售业和线上电商进行有机融合的“新零售”模式应运而生。
本文在对新零售的概念、产生背景、现状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新零售的发展存在问题,并针对性地指出策略建议,期望帮助传统零售企业转型,带动我国新零售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大智移云时代;新零售发展;对策建议一、新零售的概念及产生背景(一)新零售的概念新零售是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升级改造商品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继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群,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新型零售模式。
(二)新零售产生背景1.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改变随着社会物质条件的提高,人们的消费方式与消费习惯发生变化,由价格敏感型转为重质量和体验型。
传统的线下零售模式虽然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体验感,但是场地租金、人力成本的提升以及线上电商平台的冲击,线下实体零售企业面临严峻挑战。
线上电商模式的出现弥补了线下实体零售的高成本缺陷,但满足不了消费者重质量和体验型的消费需求。
因此,线上融合线下的新零售模式必然是零售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2.新技术成为零售行业转型推动力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先进的科技出现,成为推动传统零售转型的主要推动力。
科技创新不仅为新零售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而且新技术纵深发展,影响众多领域的革新,将全方位、深层次的改变社会生活方式,消费者将获得全新的消费体验。
新零售企业财务报告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零售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新零售作为一种新型的零售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的融合,实现了消费体验的升级和供应链的优化。
本文将针对一家新零售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揭示其经营状况、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效率等方面的情况,为投资者、管理层和行业分析者提供参考。
二、企业概况(此处应插入企业名称、所属行业、成立时间、主营业务等基本信息。
)三、财务报告分析(一)收入分析1. 收入结构分析- 主营业务收入分析:通过对主营业务收入的构成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企业主要产品的销售情况。
例如,如果企业以食品销售为主,应分析食品类产品的收入占比、增长率等。
- 其他业务收入分析:除了主营业务收入,企业可能还有其他业务收入,如租赁收入、投资收益等。
分析这些收入有助于了解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情况。
2. 收入增长分析- 同比增长率分析:通过对比本期与去年同期收入,可以了解企业收入的增长情况。
- 环比增长率分析:通过对比本期与前一期收入,可以了解企业收入的短期波动情况。
(二)成本费用分析1. 成本结构分析- 直接成本分析:如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分析这些成本的变化趋势有助于了解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
- 间接成本分析: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分析这些成本的控制情况有助于了解企业的运营效率。
2. 费用控制分析- 费用增长率分析:对比本期与去年同期费用,了解费用增长情况。
- 费用占收入比例分析:分析各项费用占收入的比例,了解费用控制效果。
(三)盈利能力分析1. 毛利率分析- 通过计算毛利率,可以了解企业产品的盈利能力。
2. 净利率分析- 通过计算净利率,可以了解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
3. 费用利润率分析- 通过计算费用利润率,可以了解企业的费用控制能力。
(四)偿债能力分析1. 流动比率分析- 通过计算流动比率,可以了解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2. 速动比率分析- 通过计算速动比率,可以了解企业的即时偿债能力。
新零售行业研究分析

新零售⾏业研究分析新零售⾏业研究分析1新零售的概念新零售是在传统零售基础上构建⼀套以消费者思维为战略原点,以产品为核⼼,以信息化为管理⼿段,以现代仓储物流系统为⽀撑,极其充满张⼒的商业模式,最终体现的是效率的提⾼。
新零售体现的是商流、物流、信息流、资⾦流、服务流、数据流的⾼效统⼀。
我们认为近⼏年成功的“新零售”公司以产品品质为导向,砍掉不必要的中间环节,给消费者做出的极致性价⽐产品,并且打造“场景化”消费体验,丰富品牌内涵,是新零售的代表。
新零售主要解决了⽤户以下痛点:很难买到真正好的产品,且性价⽐低。
旧的零售渠道,⽆论是超市、百货,还是天猫、京东,都以零售企业本⾝的盈利为导向,哪些品牌愿意给更⾼的⼊场费、更⾼的扣点、做更多的⼴告、与更多的促销,哪些品牌就更容易进⼊这些渠道。
这些零售渠道并不是以产品品质为导向,所以消费者很难购买到真正好的产品,并且由于⾼额的渠道费⽤,这些零售店销售的产品加价倍率都较⾼,不但质不优,价也不廉。
⽽新零售公司通过产品设计、研发的颠覆,再找到最优秀的⽣产企业,砍掉中间所有的流通和营销环节,以极低的加价倍率销售给消费者,真正做到了质优价廉。
很难挑选出合适的产品。
以天猫为例,消费者购买产品时往往是搜索关键字,但会显⽰出海量商品,⼤部分⼈会选择按销量排名,但是现在天猫商家刷单已是公开的秘密,消费者很难挑选到真正好的产品,在传统线下零售渠道,也存在此问题。
新零售公司采⽤爆款单品策略,相当于已经帮消费者做了⼀次选择,避免了消费者的“选择恐惧症”。
试错成本⾼。
以空⽓净化器为例,前⼏年空⽓净化器的价格往往在3000以上,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试⽤成本⽐较⾼,往往不买。
⽽⼩⽶空⽓净化器699元,⼤幅降低试错门槛,使⼩⽶空⽓净化器在短短2年时间成为国内销量第⼀。
很多品类没有设计特⾊,对现有品牌厌烦。
以插线板为例,⾏业已经发展较为成熟,产品⼀成不变。
新零售公司擅长产品创新,例如⼩⽶插线板⼀推出,以⼩薄简约的风格、3个USB接⼝满⾜⼿机充电需求,快速成为爆款。
一般零售行业深度研究:KK集团:国内领先的潮流零售企业,重新定义在店场景交互模式

行业报告 | 行业深度研究一般零售 证券研究报告 2021年12月27日 投资评级 行业评级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上次评级 强于大市作者刘章明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6060001 ********************* 资料来源:聚源数据 相关报告 1 《一般零售-行业研究简报:后疫情时代抑制需求引爆,门店持续扩张下营收增速恢复强劲,持续看好行业龙头品牌的渠道开拓保持高增》 2021-09-10 2 《一般零售-行业专题研究:21Q1双节引领行业疫后复苏,头部品牌营收高速增长》 2021-05-07 3 《一般零售-行业专题研究:电商内容化篇一:如何看待当下不同电商和内容平台的发展方向?》 2021-03-22 行业走势图 KK 集团:国内领先的潮流零售企业,重新定义在店场景交互模式公司专注于潮流零售店的运营,通过DTC 模式向终端消费者提供各具特色的商品。
商品横跨美妆、潮玩、食品饮料、家居日用、文具等主要核心生活用品的18个主要品类,潮流单品SKU 超20000。
过去几年集团品牌矩阵不断拓展,当前主要经营四个潮流零售品牌,「KK 馆」、「KKV 」、「THE COLORIST 调色师」和「X11」,旨在满足国内消费者的不同市场需求。
财务数据方面,集团品牌矩阵不断拓展,持续盈利能力逐步凸显。
营收从2018年的1.55亿元增至2020年的16.46亿元,CAGR 高达+225.5%,远超潮流零售行业增速,于2020年跻身“中国三大潮流零售商”。
公司盈利能力表现亮眼,剔除港股上市因会计处理问题导致的账面亏损,2020经调整EBITDA 为0.68亿元,扭亏为盈。
其中KK 馆增速有所放缓,KKV 成为公司底盘,收入及利润贡献占比逐步拉升,新锐品牌THE COLORIST 、X11均迅速破圈为公司持续贡献边际增量。
新商业生态已然成型,潮流零售行业规模快速扩张。
按GMV 口径计算,潮流零售市场规模由2016年1298亿元增至1952亿元,CAGR 10.7%。
2018食品行业新零售发展研究报告

移动支付、大数据等技术革新,进一步开拓了线下场景和消费社交
1.3 新零售是食品行业零售渠道发展趋势
线上和线下融合有望形成优势互补,“新零售”将是未来新方向
线上线下优势互补
零售业新业态
电商空间收窄 线上流量见顶
Text here
线下零售潜力无穷 渠道价值逐步凸显
“新零售”
食品行业新零售现状分析
2.1 新零售是人、货、场的重构
6
5
4 3.12
3 1.85
2
3.8 2.8
4.13 3.8
4.7 4.67
1
6.1 5.33
60% 50% 40% 30% 20% 10%
0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网购市场规模(万亿元)
同比增长(%)
0% 2017年 网购用户规模(亿人) 网购用户增长率(%)
零售消费增速放缓,线上流量见顶
新零售,即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 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新零售的本质是对人、货、场三者关系的重构
供应链前端
供应链后端
研发-设计
数据
装备-原材料-生产制造
数据
盒马鲜生
6
永辉超级物种
6
永辉社区店
2.69
永辉超市
2.14
奥特莱斯
0.5
购物中心
0.6
百货
1
线下新兴业态实体店坪效显著高于传统零售实体店坪效
线下支付场景结构(%)
专卖店 5.65%
其他 13.76%
2019年中国新零售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是趋势「图」

2019年中国新零售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是趋势「图」一、新零售行业概况新零售,即个人、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并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当前的新零售呈现出八大种业态模式,从零售供给端看有全渠道、线上线下相结合、新电商、新实体店、无人零售、生鲜这六大商业模式,而新零售科技和新零售物流乃新零售业态发展所催发的产物,科技和物流的精进又反过来支撑推动新零售业的前进。
新零售八大业态模式解析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新零售和传统的零售最大的不同在于运营的模式上的不同,新零售是通过结合大数据,结合线上线下的销售的模式,结合物流等,为消费者打造更好的消费体验,而传统的零售则是依靠人流量,依靠过往的消费者,依靠个体的经验自营。
新零售与传统零售对比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二、中国新零售行业发展现状分析2018年中国的网上零售交易额突破9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却只有23.64%。
2019年1-5月,全国网上零售额3.86万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04万亿元,增长21.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8.9%,较上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线上销售占比持续提升,但未来线下零售仍然占据主流。
2012-2018年中国网上零售交易规模及其占社会消费量零售总额比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018年,B2C网络零售额占全国网络零售额的比重为62.8%,较2017年提升4.4个百分点。
随着消费升级不断深化,消费者对品质、服务、品牌的关注度逐渐提高,B2C市场优势更加明显。
2016-2018年中国网络零售B2C与C2C市场份额占比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移动支付利用短信、蓝牙、红外线、无线射频技术(RFID)等非接触式移动支付手段,引爆零售业的“第二春”。
零售业市场调研报告贺志欣

零售业市场调研报告贺志欣发布时间:2021-11-04T08:29:09.547Z 来源:《中国经济评论》2021年第9期作者:贺志欣[导读] 本报告通过搜集整合来自国家统计局、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等网站的相关数据,研究中国超市零售行业的竞争者、消费者构成。
蚌埠商学院安徽省蚌埠市 23300一、综述本报告通过搜集整合来自国家统计局、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等网站的相关数据,研究中国超市零售行业的竞争者、消费者构成。
二、中国零售行业分析2.1 中国市场环境2.1.1 数据概览中国零售行业消费市场巨大。
2016-2019年,中国零售市场总额稳步增长,整体增速放缓。
2020年,受疫情影响,零售市场总额有所下降。
根据中国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737亿元,同比增长33.8%;比2019年1—2月份增长6.4%,整体呈复苏态势。
2.1.2 市场环境2020年两会报告以及在国务院常务委员会会议中,均肯定了新零售业态在抗议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继续出台支持,全面推进“互联网+”与“数字经济新优势”,并在扩大有效投资中提及“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
”疫情发生以来,零售创新层出不穷,不仅丰富了市场,更赢得了更多消费者的认可,有效激发了消费热情,充分挖掘并满足了消费需求。
无论是直播电商、社群电商等互联网零售新模式,还是智能门店、即时配送等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创新,都充分发挥了互联网零售企业长期积累的供应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能力,零售行业发展迎来新机遇。
2.1.3 预测整体来看,中国零售行业市场呈现稳步复苏态势,在疫情期间,线下的销售受到了巨大打击,而线上销售则呈现了快速增长,线上零售会在短期内获得绝对优势。
但随着疫情的控制,线下超市逐渐恢复营业,甚至出现“排长队”的现象,可见消费者的消费热情不减。
预计未来,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趋势将成为零售行业发展的新标杆。
2018 新零售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他
16
新零售模式:阿里系新零售围绕零售主体进行变革,把控线下渠道 入口
超市
盒马鲜生
拓宽门店商品品类,叠加现场 烹饪服务,形成了以生鲜物种 为代表的新超市,满足了人们 对于采购和吃饭的双重需求。
吸引年轻群体
便利
淘咖啡
通过黑科技手段,让顾客仅需 携带手机便实现即买即走的愿 望,大大简化了人们购物流
程。
综合性商品及服务 营业面积500平米以上
注重服务、导购 多样化经营
购物中心
市级中心、 城乡交通枢纽交汇点
辐射半径10公里
百货店、大型超市、 各类专卖店等
营业面积10万平米以上 设有停车场,集购物、 休闲、娱乐、餐饮于
一体 规模化经营
3
传统零售产业链
供应商
渠道商
用户
• 生产制造商 • 品牌商 • 经销商
7
新零售诞生契机及推动因素:1.线上零售遭遇天花板
2014Q1-2017Q2天猫和京东ARPU值
ARPU:客单价
300
250
200 171
150
100 97.8
273251 241Fra bibliotek215
258.3
202
236.5
184
189
226.6
171
174
198.7
188.1
169.1 155
126.9 114
淘宝
支付宝 阿里云
优酷
阿里巴巴
微博 虾米
高德
菜鸟网络
• 阿里系新零售策略:借鉴阿里系电商经验,以阿里为核心的新零售打法,主要通 过对各渠道的控制能力,以及阿里系后台技术的支撑,为无数前端场景赋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月 9.7 9.7 13.8 0.4 5.4 8.7 12.7 12.5 13.4
1-2月 10.2 7.8 13.5 3.0 8.0 9.3 9.8 12.8 11.7
18年 3月 4月
9.7 7.7 12.5 20.4 10.1 9.2 -0.9 8.5 10.7 11.2 14.8 22.7 5.9 16.9 15.4 12.6 10.9 1.6
目录
一、半年回顾:分化无处不在 二、强者恒强,三个生态型公司的新零售 三、核心推荐逻辑
1.1
社零总额增速稳定,业态和品类分化
2018 年 1-5 月社零总额为 14.92万亿元,同比增长 9.5%,其中 5月社零总额为 3.04万亿元,同 比增长 8.5%,创过去15年新低;剔除石油、汽车等项目之后的广发零售指数同比增长 7.37% (环比下降1.9%)。尽管4-5月社零数据放缓,但结构性的分化趋势仍然保持。
2018年新零售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核心观点
站在今天的时点上看中国零售市场,经济波动周期叠加行业整合周期,后者的力量远远强于 前者,而这种力量指引的方向就是零售集中度的快速提升。互联网巨头的介入,带来资本、 数据、技术、流量等多维度的支持,而另一方面零售龙头和地产龙头的战略合作(如天虹与 碧桂园,苏宁与恒大、万达等),打破跨区地域限制,储备充裕物业资源。 从全球来看这种力量都在主导变革,流量巨头与供应链互补结合,打造更为强大的联盟垄断。 美国电商CR10在过去十年从26%提升至70%,亚马逊占电商份额达45.8%,而更为可怕的是 亚马逊在商品搜索引擎的份额已显著超越 Google,并进而蚕食 Google和 Facebook的广告业 务。而Google也不甘示弱,在最近一年与沃尔玛、家乐福、京东等全球最重要的零售商建立 战略合作。 而在中国,阿里、腾讯、小米、京东、美团、苏宁等生态企业以更大体量、更快增速拉开与 传统零售的差距,也因此在今天成为行业整合的主要推动者。今天仍然会有打造超级平台的 机会,但确实越来越难,更多的品牌和业态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借助巨头的力量,提供更好的 商品和服务,实现对同类型企业的份额抢夺。 在中国,如果选一个指标来衡量零售公司的价值,我们会建议投资者选择收入规模。中国仍 然是成长性国家(社零年复合增速在 10%左右),且集中度极低( 2017年 CR10为 18%,剔 除电商后的CR10仅6%),而零售又恰恰是一个规模效应极强的行业。当估值没有泡沫化的 时候,我们的核心推荐组合也没有变化,坚定拥抱成长型零售。 核心推荐品种:苏宁易购、南极电商、天虹股份、利群股份、王府井、永辉超市 风险提示:经济下滑,房价高企等因素导致终端需求疲软;资金、技术、人才等瓶颈导致全 渠道整合协同低于预期;人工租金成本上涨,电商持续分流实体零售。
食品粮油 服装鞋帽纺织品 化妆品 金银珠宝 日用品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 文化办公品 家具类 通讯器材
17年 9月 8.0 6.2 13.4 5.3 7.8 6.8 4.4 15.5 3.8
10月 10.1 8.0 16.1 2.5 7.4 5.4 6.4 10.0 2.1
11月 7.5 9.5 21.4 4.4 7.9 8.4 9.5 11.9 33.9
业态分化:电商渗透率仍然持续提升
电商增速领先社零整体: 1-5 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累计值为 3.27 万亿元,同比增长 30%,电商占社零总额的比重为16.6%,渗透率持续提升新高。
社零总额增速稳定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20.0% 10.00% 5.00% 0.00% 2011-05 2011-09 2012-01 2012-05 2012-09 2013-01 2013-05 2013-09 2014-01 2014-05 2014-09 2015-01 2015-05 2015-09 2016-01 2016-05 2016-09 2017-01 2017-05 2017-09 2018-01 2018-05 -5.00% -10.00% 15.0% 社零总额当月同比 百家大型零售企业当月同比 广发零售行业指数 50.0%
注:广发零售指数是食品粮油烟酒、服装鞋帽纺织、娱乐教育文化、家庭设备及装修、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通讯月度同比增速按照权重 30%、26%、 5%、17%、17%、5%加权平均所得。 数据来源:WIND、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1.1
社零总额增速稳定,业态和品类分化
可选消费:2018年1-5月金银珠宝累计同比增长7.3%,基本延续2017年以来的复苏态势。 化妆品表现最为亮眼,累计同比增长14.8%,增速同比提升4.7pp,景气度持续上升。 基础消费:2018年1-5月食品粮油/服装鞋帽/日用品/通讯设备累计同比 +9.2%/9.1%/+11.8%/9.1%,增速同比去年同期-2.4pp/-1.9pp/+3.3pp/+1pp,增速趋缓。
线上增速回升,电商渗透率持续提升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累计值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累计同比 30.0%
45.0%
40.0% 35.0% 30.0% 25.0%
16.6%
10.0%
5.0% 0.0% 2015-02 2015-04 2015-06 2015-08 2015-10 2015-12 2016-02 2016-04 2016-06 2016-08 2016-10 2016-12 2017-02 2017-04 2017-06 2017-08 2017-10 2017-12 2018-02 2018-04
品类分化:可选消费延续复苏,化妆品表现亮眼
各月社零分品类当月同比增速(%) 5月 14.4 8.0 12.9 9.6 8.7 13.6 5.0 13.5 1.9 6月 10.9 7.3 17.0 6.3 11.2 13.3 16.4 14.8 18.5 7月 10.7 6.4 12.7 2.6 7.1 13.1 10.8 12.4 7.9 8月 8.5 8.9 14.7 6.4 7.0 8.4 5.8 11.3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