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平真诠今注-梁湘润

合集下载

(12)论各家对子平真诠的注解

(12)论各家对子平真诠的注解

(12)论各家对子平真诠的注解徐乐吾。

近代平衡法的创始人,也算是宗师级别的人物。

他的贡献是,加入了大量的名人例子做注解,看起来,更加吸引人,将很多人引领到门口,但是对于格局法来说,他是过大于功劳的,因为从一开始他就在扭曲作者的原意,可以说有点糊弄人的意思,纯粹就是为了推销自己的平衡法,因为格局法不是平衡法可以解释得了的。

他在解释的时候,以平衡为准则,总之无论是你沈孝詹说什么,我就是一平衡为原则,不平衡就不好,平衡就好,八字算命就是这么简单。

很多人,就被他几百个名人的案例和浅显的理论所吸引。

他其实论命的水平远远不止这样,但是他为了易懂就只有这样。

总结:看子平格局法,千万不要看徐乐吾的注解。

相关著作下载:子平真诠评注-徐乐吾梁祥润。

大师风范,本人不胡乱篡改原意,而是尽量的遵从作者的意思,去探究作者的思维,方法,语言习惯,社会习惯造成的影响,得失不做过多评论,在他的注解,有《滴天髓子平真诠评注》,但是这个里面注解滴天髓的似乎更多,对任铁樵研究的更多,其中包括任氏的一个小小的失误。

对于子平真诠最好的注解,还应该是他的《沈氏用神例解》这本书,这个书,全方位的解读了子平真诠的内涵,非常的不错,读懂了就读懂了格局法。

梁湘润著作,点击书名下载:滴天髓子平真诠今注;沈氏用神例解徐伟刚。

徐伟刚是最近比较出名的大陆的命理研究者,也是格局法的倡导者和执行者。

著作比较多,也对子平法作出注解,并且很有见地,最重要的在于,强调出月令,和用神这两个概念,后面的八格,也做出很详细的解释,当然里面还有很多参考的是三命通会等书的内容,总体比较丰富。

相关著作,点击书名下载:子平真诠经义解黄大陆。

比较有名的格局法倡导者,他的著作,一如近代港台大师的娱乐风格和平易近人的风格,把用神这个概念,首次作出了廓清,这个是很难能可贵的,在平衡法一统天下的时代,有这个振聋发聩的声音,算是作出很大的贡献,然后就也暴露出商业的风格,关键问题不说,其实也很简单的,前面两个说的很清楚的有情无情这些问题而已,就打包袱了,不说,想听?估计要拜师再说。

梁湘润八字讲堂:《子平真诠》点评

梁湘润八字讲堂:《子平真诠》点评

梁湘润八字讲堂:《子平真诠》点评所谓命理算的准,另外有办法的,不是单单凭书本理论的。

今天讲的题目跟以前稍微改变点。

以前重点在《拦江网》《造化元钥》,徐乐吾的影响到现在有六十年。

再往前,《子平真诠》,再一本《滴天髓》,两个也差了六十年。

这两本书有个特色,骂人,批评人。

《子平真诠》批评的很重,《滴天髓》也是。

为什么这种现象呢?讲什么都不能脱开文化的。

清朝啊,在《古今图书集成》以前的书,都是收集。

《永乐大典》也没批评过人的。

《四库全书》就不是了,四库全书提要,对每本书的重点有个介绍,带着一点点批评,因为纪晓岚开了这个风气,故此,清朝文学以考证为主。

现在同各位讲的,重点转移到《子平真诠》沈孝瞻。

各位以前读名书,感到很难,认为他非常强调的一定是重点。

其实,不一定的。

他只是代表当时的水准流通的,比如李小龙了什么的。

在中间,有他自己的讲法。

他所加减的,无所谓,不要看了,要看他讲的普通的东西。

《造化元钥》不是清朝才有的,以前的书更乱,抄本,吓死人啊。

谁都可以抄一本。

《造化元钥》重点不是调候用神,调候简单的很,夏天就是水,冬天就是火,辰戌月就是甲,再带上一点日主五行喜忌。

《造化元钥》搞的玄,你们看影印本,玄在哪里?他有个公式的,比如说丙用壬甲,同你们讲过,壬甲齐透,壬透甲藏,甲透壬藏,壬甲俱伏,壬甲俱藏,双方只藏一个,全部没有。

不管怎样的千变万化,就那么几个字。

壬甲俱透就是进士了,壬透甲藏不过是生员了。

这是他当时时代文化。

其实就是个公式了。

套几个下去。

《造化元钥》讲的调候用神、日主喜忌,差一点点了,大概占百分之七十不错了。

凡是写命书的没有一个会算命的,真正算命的不看书的。

他们就靠九个字,绝对准,不要书。

马路上不看书,六十甲子、刑冲合会很熟的。

我是站在从业立场的,不过要读书。

如果你只懂理论不会算命,还不如不看书了。

真正带算命的就一个人,就是滴天髓,他还会客,大概他也不是挂牌的,但收钱罢了。

《子平真诠》,你们买的不是沈孝瞻写的,他是进士,县太爷,他本来就是笔记的。

梁湘润八字讲堂:格局、正官格

梁湘润八字讲堂:格局、正官格

梁湘润八字讲堂:格局、正官格格局格,就是用神。

八个格是沈孝瞻定的。

那时候,他是做官的,子平真诠不是一本书,是笔记。

四个顺用四个逆用。

正官格,正印格,食神格,财格。

顺用,不可以克。

七杀格,伤官格,偏印格,羊刃格,逆用,可以克的。

三命通会没有三合取格的,包括各个格没有三合取格的,统统天透地藏,三合取格是滴天髓来的。

方是方局是局。

格局正官格忌伤官,顺用的关系,不可以克。

忌官杀混杂。

女命官杀混杂是明夫暗夫,用在格局是日主旺衰的原因,正官用日主的禄,七杀用日主的刃,才能撑得住。

七杀格日主没有刃,日主是战不住七杀的。

七杀用日主的禄太轻了,正官用日主的刃太重了。

一个八字日主的禄刃全,不太可能吧。

包括女人在内,就是你官杀混杂,如果禄刃全,命还是好命,当然老公没办法了。

忌合官。

女命合官是合夫,但是格局不是,格局代表你一辈子的事业,一旦被合,那你就做不了主了。

格局一旦合、一旦冲,都不好办。

格局被冲没有什么年限的,一辈子都冲的。

忌冲。

日主要强。

日主强五个字:比劫禄刃印。

千里做官只为财,比劫刃是克财的,不好。

印生官,又太清高了。

所以用禄。

所以,只要有个根就可以了。

如果正官格见到伤官,用财,是通关用神,伤官生财,财又生官。

如果正官格见到伤官,还可用印,印克伤官,叫做病药用神。

这个只是纸上谈兵,还不如伤官引到时支。

没用的。

所以正官格,只要反对你的伤官,引到时支坐绝就没有关系了。

以此类推,这个搞通了,命理就好谈了。

梁湘润著作大全

梁湘润著作大全

梁湘润著作大全子平母法大流年判例》梁湘润编着《薄伽梵奥义书》梁湘润编着《曼茶罗探原》梁湘润编着《西藏密教史》梁湘润编着《梁湘润上人见道回忆录》梁湘润编着《禄命传习启示录(命、卜、医同源)》行卯 2011《用神喜忌大辞渊》梁湘润编着行卯 2010《子平教材讲义第二级次》梁湘润编着行卯 2010《女命详解滴天髓今注合订本》梁湘润编着行卯(六版) 2006 《禄命五行密码》 : 讯息、能量、五行场梁湘润编着行卯(初版)2006《神农大幽五行》梁湘润编着行卯(初版) 2005《穷通宝监栏江网评注》[(清)余春台原编] 行卯(初版)2005《大衍易数索隐》梁湘润编着行卯(四版) 2005《四角方阵刑冲合会透解》梁湘润撰注行卯(六版) 2004《全流甲子万年历》梁湘润编着行卯(七版) 2004《子平母法总则》 . . 玄册梁湘润编着行卯(五版) 2004《相学辞渊》梁湘润编着行卯(三版) 2004《星相书简法卷》梁相润编着行卯(四版) 2003《神煞探原》梁湘润编着行卯(五版) 2003《梁湘润上人回忆录》梁湘润编着行卯(四版) 2003《子平教材讲义》梁湘润编着行卯(二版) 2003《鬼谷子智略今注》梁湘润编着行卯(初版) 2003《女命详解》梁湘润编着行卯(五版) 2002《余氏用神辞渊: 造化元钥抄本》梁湘润编辑行卯(五版)2002《子平基础概要》梁湘润编[着] 行卯(九版) 2002《流年法典 : 秘抄教材》梁湘润编辑行卯(二版) 2002《麻衣神相》梁湘润校订鼎文出版(初版) 2002《太清神监》梁湘润校订鼎文发行(初版) 2002《细批终身详解》梁湘润编着行卯(四版) 2001《命略本纪》梁湘润编着行卯《五行大义今注》 [梁湘润校注] 行卯(初版) 2001《星相书简法卷》梁湘润编着行卯(三版) 2001《神相全编》 [(宋)陈抟着] 鼎文书局发行(初版) 2001《铁版神数入门》梁湘润着鼎文发行(初版) 2000《中西对照万年历》梁湘润着鼎文发行(初版) 2000《协纪辨方书》梁湘润标点武陵(三版) 1999《协纪辨方书》梁湘润标点武陵(二版) 1996《梁湘润上人回忆录(前传)》梁湘润编着行卯(初版) 1995 《台湾佛教史》梁湘润,黄宏介编集行卯(二版) 1995《台湾佛教史初稿》梁湘润,黄宏介编集行卯 1993《星盘法流星诀》梁湘润编着行卯(三版) 1991《现代大藏经》梁湘润编集编集者 1991《细批终身详解》梁湘润编着行卯(初版) 1988《大衍易数索隐》梁湘润编着行卯 1988《星相书简法卷》梁湘润叙述梁湘润(初版) 1987《星盘法流星诀》梁湘润编着行卯 1987《四角方阵刑冲合会透解》梁湘润编着行卯 1987《紫微斗数四系大辞渊》梁湘润编着行卯 1986《女命详解》梁湘润编着行卯(初版) 1985《紫微斗数概论》梁湘润,梁天兰编文源(再版) 1985《神煞丛辰法》梁湘润着武陵(初版) 1985《渊海子平诗集解》梁湘润着武陵(初版) 1985《子平赋集注》梁湘润着武陵(初版) 1985《李虚中命书》梁湘润着武陵(初版) 1985《奇门遁甲入门》梁湘润着武陵(初版) 1985《法华经考证》梁湘润着着者(初版) 1984《沈氏用神例解》梁湘润编着行卯(初版) 1984《紫白飞宫三元阳宅》梁湘润编着行卯(初版) 1984 《阳宅辞典》梁湘润编着行卯(初版) 1984《命学精华》梁湘润着武陵(初版) 1984《协纪辨方书》梁湘润校订武陵(初版) 1984《一贯道辞汇考》梁湘润着梁湘润 1983《余氏用神辞渊》梁湘润编着行卯 1983《余氏用神表解》梁湘润编撰行卯(初版) 1983《子平秘要》梁湘润编着行卯(初版) 1983《地理龙穴判断》梁湘润着希代 1983《堪舆辞典》梁湘润编撰行卯 1982《相学辞渊》梁湘润编着行卯 1982《现代阳宅研究》梁湘润着希代 1982《室内风水图解》梁湘润着希代 1982《古今星相见闻录》梁湘润编着行卯(修订版) 1982 《一贯道源流考》梁湘润编着 1982《堪舆精纪实录》梁湘润编撰行卯 1981《渊海喜忌随笔》梁湘润编着《大流年判例》梁湘润,梁天兰编撰行卯(修订版) 1981 《铁版神数释疑》梁湘润编撰行卯(修订版) 1981《神煞探原》梁湘润编着行卯(修订版) 1981《太清神监 [ 後周?王朴撰]》梁湘润校订宏业 1981《中华国粹星相百科全书》梁湘润主编主编着 1980《相学大观》梁湘润编撰《麻衣神相》梁湘润校订宏业 1980《神相全编》梁湘润校订宏业 1980《麻衣神相》梁湘润校订星相学会星相学术讲座(初版) 1979 《太清神监(後周)王朴撰》中华民国星相学会星相学术讲座 1979《八宅明镜讲义》梁湘润,钱大仁同编撰中华民国星相学会星相学术讲座 1979《京房易》梁湘润编行卯 1976《乐经考释》梁湘润撰行卯 1976《纳音姓名学》梁湘润着行卯 1976《子平诗集解》(宋)徐升撰梁湘润校订行卯 1976《子平赋集注》(宋)徐升撰梁湘润校订行卯 1976《男命女命前定易数》梁湘润珍藏《正旧版三世相书》梁湘润珍藏《神煞丛辰法》梁湘润撰行卯 1976《铁板神数考释》梁湘润撰新丰文 1976《钦定协纪辨方书》梁湘润校订行卯(增订本) 1976《女命总论》梁湘润撰行卯 1976《星命经典集》梁湘润校编行卯 1976《李虚中命书,又名,鬼谷子遗文书》梁湘润撰行卯 1976《奇门遁甲入门》梁湘润撰行卯 1976《果老星宗入门》梁湘润撰行卯 1976《命学大辞渊》梁湘润撰行卯预科——初级教材子平基础概要子平教材讲义第一级次子平教材讲义第二级次(附天元巫咸经)女命详解*女命通会专科——中级教材四角方阵刑冲合会透解(附金不换大运详解)神煞探源沈氏用神例解余氏用神辞源子平秘要大流年批导法哲理:禄命五行密码历史:用神喜忌大辞渊实务:八字实务精选本科——高级教材流年法典(附纳音五行)子平母法总则暨星相法卷玄册实务:大流年判例实务:细批终身详解研究生——古籍注释京房易:鬼谷子智略今注(附京房易)火珠林五行:神农大幽五行(内经素问)五行大义今注唐代:命学大辞渊(附李虚中命书)宋代:元代:男命女命前定易数明代:命略本纪(附兰台妙选)渊海子平诗集解子平赋集注清代:滴天髓子平真诠今注穷通宝鉴拦江网杂说术略本纪细说子平六十年星相法卷天、地册星相法卷黄、宇册(附三谭传习录)梁湘润上人回忆录渊海喜忌随笔。

梁湘润论十神与外貌特征

梁湘润论十神与外貌特征

梁湘润论十神与外貌特征梁湘润论十神与外貌特征1、正官为用,一般为丹凤眼。

七杀为用,一般为鹰眼。

2、七杀无力于冲破,为人会口吃。

3、印旺明或多,头发容易白,眉毛长。

4、身弱印多,容易秃头而眉逼印室。

5、印劫多,容易近视,耳朵大。

6、身旺劫财坐羊刃,眉毛粗黒密长,眉毛中有痣。

7、劫财旺,耳朵之轮郭下明显,耳孔大。

8、食伤生财,眉毛直而长。

9、食伤生财,财通根,日主坐支有力,耳弯较园形,鼻挺直而丰满。

10、八字身弱,泄伤泄身重,视力容易受影响,远视、乱视或视力早退。

11:伤食,而天丕又透出食伤,嘴形为“夌角形”。

12、财多破印,耳大,耳尾反出。

13、身弱财乡破印,耳皮薄而下垂。

14、财旺,财多,身旺,眉清目秀。

中年后眉毛与头发易掉落。

15、财旺身弱,日主无根,易近视。

16、财明有力者,一般鼻形挺直。

内厚而有力,印室不陷。

17、财旺身弱者,容易为狮鼻子。

18、身弱财被劫或财逢冲破者,鼻短而鼻梁低陷受伤。

19、八字伤官逢财旺之人,较会留胡子。

20、日主通根,食伤重,或通根,能胖,臀部、腰围大。

21、坤命火土重,雀斑多。

22、坤命日主通根,时逢伤官,下巴有痣。

食伤重,奶有痣。

23、坤命伤官出天干临魁罡,奶大而垂。

四时日干之体性接触任何一个八字,首先就是辨别什么是体,什么是用。

体用之间要相辅相成,互为功显;才能确定这个人一生有没有功用?功用是何类型?功用大小如何?人生的格局和层次怎样?所以《子平真诠》说:“八字用神,专求月令,以日干配合月令地支。

而生克不同,格局分焉”。

这里的月令就是四时。

那么,什么是体呢?《明通赋》云:以月支为首,分四时而提起五行消息。

言提起消息可见从月令推测用神,并非月令之支,即是用神。

比如甲木出生在酉月,秋金当旺,为正官格。

秋木为体,木被金克,以财生官,抑以印化官,财与印乃为用神。

乙木生于酉月,偏官格,多以食伤制杀,抑用印化煞,食伤与印乃是用神。

体者,一成不变。

用者,移步换形,体定而用无定。

《子平真诠透解》修订版序

《子平真诠透解》修订版序

《子平真诠透解》修订版序修订版序言《子平真诠》是继《渊海子平》、《三命通会》后,又一座令人仰望的命学高峰。

《子平真诠》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用神”和“相神”的概念,理清了看命的思路,技术与规范,由用神而推格局,由格局变化,而推富贵贫贱,人生沉浮,提高了推命技术的严谨性、准确性与可操作性。

诚如方重审所言“后之言命学者,千言万语,不能越其范围;如江河日月,不可废也”。

读透此书,“人能知命,则营竞之心可以息,非分之想可以屏”。

顺命尽性,共勉前路,循天地之运行,安寿夭之义命,岂非士君子之厚幸哉!对《子平真诠》进行第一次评注推广的是民国命学大师徐乐吾的《子平真诠评注》(以下简称《评注》)。

之后,又有台湾梁湘润作《子平真诠今注》(以下简称《今注》),提出了与徐乐吾不同的见解。

但不幸的是,《评注》一出世,《子平真诠》就遭遇了被曲解、歪解与误读的命运,使《子平真诠》本义变得南辕北辙。

客观而言,徐老先生是借评注《子平真诠》成名的,不管白猫黑猫,在宣传命理学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徐老先生是平衡旺衰论命的忠实践行者,他的方法源自清代任铁樵以来才始兴的“平衡用神”论命法。

他借《子平真诠》之名,用偷换概念、移花接木的手法,抛出了“扶抑、调候、通关、病药、专旺”五大用神,歪曲了《子平真诠》的本义。

而梁湘润先生的《今注》,虽然维护了子平“用神”权威性,但多以《穷通宝鉴》的“调候用神”论命,学术界称之为禄命法,对格局成败、用神变化并未吃透,也非子平格局论命法。

上世纪九十年代命学热兴起后,命学爱好者,都跟着徐乐吾学平衡,学旺衰。

结局都一样,十之八九都经历了撞南墙的命运。

相也跟众多初学者一样,先学平衡论命,走了许多弯路,浪费了十年时间,甚至认为命学是没有道理之学,各说各长之学,自圆其说之学。

后专研格局论命,忽然就有了柳暗花明、脱胎换骨之感,过去的疑云一扫而空,又如大师灌顶功力倍增。

才发现命学正宗的路数在于格局论命,而非平衡论命。

在子平典籍里,格局是命学的灵魂,用神是格局的灵魂。

梁湘润命理蛾术编:《渊海子平》宝法第一、宝法第二兼论西山易鉴

梁湘润命理蛾术编:《渊海子平》宝法第一、宝法第二兼论西山易鉴

梁湘润命理蛾术编:《渊海子平》宝法第一、宝法第二兼论西山易鉴梁师《渊海喜忌随笔》,1980年行卯出版社出版。

此书梳理了唐宋禄命法与明清子平法的源流,并考释《金瓶梅》一书的人物八字。

我个人以为,《渊海喜忌随笔》是梁师早期命理研究的经典之作,也为梁师后来编撰《禄命法千年沿革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5年,行卯出版社将《渊海喜忌随笔》与梁师早期另一本著作《古今星相见闻录》合刊重印,嘉惠后学。

梁师《渊海喜忌随笔》有《子平法原始概念》一文,阐发《渊海子平》宝法第一、宝法第二两篇赋文的相关理念。

今梳理如下:按《三命通会》之立场,尽管在解释各种「格局」。

而实际只承论「财官印食」六格为正格。

也就是「正官、七杀、财、印、食神、伤官」。

《渊海子平》卷三:宝法第一也是以六格为重。

「譬如月令,以金木水火土为要。

但有一事而定言之,若以旁求,则有失误。

西山易鉴先生得其变通。

将干格分为六格为重。

曰官、曰印、曰财、曰杀、曰食神、曰伤官」。

庄案:“将干格分为六格为重”,笔者所见明代诸本如杨淙《星学纲目正传》(万历十年,1582年)、李钦增补《刻京台增补渊海子平大全六卷》(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皆作“将十格分为六格为重”。

如《星学纲目正传》所载宝法第一、宝法第二:结合宝法上下文,十格应该是指十八格。

十八格即渊源十八格,出自南宋徐大升《子平三命通变渊源》。

宝法第一:“其法曰:逢官看财、逢煞看印,逢印看官。

斯有奥妙不传之法。

取四者不偏不倚、生克制化为上,遇破休囚为下。

”宝法第二:“六格法曰:逢官看财、逢财看煞、逢煞看印,逢印看官。

”结合上下文,宝法第一论述六格脱漏“逢财看煞”一法,且与文中“四者”之说不合。

《渊海》所说之六格与三命通会所说的六恪,完全相同。

《渊海子平》在宝法第二之中,又说得详细了一些。

「是以西山易鉴先生参透玄机,十八格内取六格为重。

用相生定格合局,仍用年日下」。

这就是说明代流通者有十八格,可惜没有注明出是那十八格。

《子平基础概要》梁湘润-正官

《子平基础概要》梁湘润-正官

《子平基础概要》梁湘润-正官正官正官多者,则是虚名虚利,为人性格温和。

正官过多则做七杀论。

1、正官在年柱,透出天干者,监听出生与书香门第。

2、正官在时柱,做专位于地支者男命主有得力之子息。

3、男命忌见年干、时干为正官。

为二头挂,对子息头胎不利。

4、天干正官,地支比肩或者是劫财者。

亲友之间不易合作事业。

不过善于经营失败而复活的事业。

比如改组经营等。

5、正官独透天干成格,而四柱天干不透出財、印者,则是老实憨厚的人;6、正官与伤官,二者同时是在【同根】透出天干,又无别的格局,多失策为人出谋划策,多位事倍功半费力不讨好。

这种正官与伤官为同根透出天干者,尤其不利于女性,大抵指眷属远离、混应不美满。

7、正官坐七杀,男命多受责斥,恐有诉讼之灾,女命不利于婚姻女命正官坐七杀在月柱之中,主30岁前二度有感情纠葛。

在年柱不论。

在时柱,则从轻而论。

8、正官坐羊刃,不论男女,多指有力不从心之事。

正官坐日主之禄位即可。

若坐羊刃、帝旺之位,则正官难于制日主。

羊刃只宜于对七杀。

9、正官坐正印或者属于通根透出者,不论男女只要不见刑冲合害,皆做吉祥论。

10、正官如果十一地支之中【財官印】同时透出天干者,最为有福,只忌刑冲合害而已。

女命正官与七杀都代表夫星,所以正官对女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十神。

凡事看女命都要先看正官与七杀。

主要论述如下:1、正官与七杀,一同透出天干者,尤其是以明现与年月二天干,主在30岁前婚姻不稳定。

正官和七杀都是指女命的夫星,但是不能同时出现在天干,如果同时出现,则就是常说的【官杀混现】,若为体弱多病,就是婚姻有麻烦。

2、正官在月支上是属于【墓、绝】之位。

表示迟婚。

乙正官是绝于【酉】,即是以【夫】在30岁以前居于绝位。

通常都指迟婚。

如果乙正官与天月德贵人,同一个天干,则其生活条件财富仍可以从吉而论。

如乙正官,或者酉绝支,若有刑冲,尤其麻烦。

乙之墓库在未,乙正官在月支上坐墓库之地支。

表示丈夫在库中。

不好见人的意思,最常见的形式:老夫少妻、不为外人所知的亲密感情、特殊但又合法的婚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平真诠今注--沈氏用神提要开宗明义〖沈氏用神〗是以〖沈孝瞻〗氏的〖格局〗喜忌为范围,所以〖格局〗以外的推理须另行参考酌用。

1.有关〖冲、刑、会、合〗与〖六亲、生、旺、贵人、特别格〗部分,及明代〖古典〗式的命学,请参阅〖大流年判例〗。

2.有关〖日主〗对〖十二月令〗之〖调候用神〗部分,请参阅〖余氏用神辞源〗比量推理。

3.〖沈氏〗原文,本来〖格局〗与〖大运〗,二者是一连贯排列的,后人将其分割注释之示,另再二者合而注明,以〖常见误用格局喜忌提要〗一节中作提要之说明。

4.〖沈氏〗在〖取格〗认辨的方式,是以〖月令〗地支为第一优先。

至于〖月令〗地支所藏的天干,有没有透出,是不重要的事,这一点是与〖三命通会〗取〖格局〗的立场相同。

清末以来的〖命理典籍〗,屡屡忽略了介绍〖认格〗的细节,通常是以〖月令〗所透者视为第一优先而已。

这一种论注,原则即是〖沈氏〗或者〖三命通会〗取〖格〗的立场相同,所不同之处,只是〖层次〗问题。

譬如:〖甲〗日主,生于〖酉〗月。

而〖酉〗中〖辛正官〗没有透出天干,而时柱却是〖戊辰〗时,也没有他格可入,常法可以认为是〖时上偏财〗格。

〖沈氏〗则认为〖甲〗生〖酉〗月,不论〖酉〗之〖辛正官〗透不透天干,以及四柱另外有没有他格可成,皆作〖正官格〗而认定。

即以上节所述之〖甲日酉月戊辰时〗为例,不作〖时上偏财格〗而论,而是〖官逢财生〗之认取。

设若〖月支〗地支之中,包含二、三个〖支藏天干〗,在认取〖格局〗之际,也数相同论法。

譬如:〖癸〗日主生于〖寅〗、〖寅〗中有〖丙、甲、戊〗。

不论天干有没有透出〖丙、甲、戊〗,即是先认定为〖伤官格〗。

以〖寅〗是〖甲〗的〖临官位〗,〖甲〗是〖癸〗日主的〖伤官〗,故此认为〖伤官格〗。

这一种取认方式,即是以〖月支〗本身是那一个〖天干〗的旺位,即以此对〖日主〗而论格。

所以〖癸〗日〖寅〗月,是〖伤官格〗。

如果〖寅〗中之〖丙、甲、戊〗又有透出天干的情形下,就是以透出的〖天干〗所成之格,附属于〖伤官格〗之下。

〖寅〗中透〖甲〗--是月令正位〖伤官格〗。

〖寅〗中透〖丙〗--〖丙〗是〖正财〗为〖伤官生财〗格。

〖寅〗中透〖戊〗--〖戊〗是〖正官〗,为〖伤官见官〗。

5.关于〖日主强弱〗的问题,并不以常法之--〖日主弱,扶日主;格局弱,扶格局…〗如此单纯。

〖沈氏〗认为〖日主〗之强弱,固然是可以影响〖八字〗之高低,但是并不是唯一的优先事。

〖日主强弱〗对〖八字〗的重要性,不到综合推理的〖六分之一〗。

譬如:〖七杀格〗有〖食神〗。

最忌〖财、印〗出干。

故此〖财、印〗有否出干,远比〖日主〗强弱来得重要。

6.关于〖通关〗这一项问题,常法受了〖徐乐吾〗的影响,误将〖张神峰〗的观点,移植于〖沈孝瞻〗的著述,以为〖二神相战,中间之神必可通关〗。

譬如:〖伤官见官〗,则以〖伤官生财,财生官〗的〖财〗字〖通关〗观念,普通去适用于任何〖二神相战〗的八字。

按〖沈氏〗用的是〖三联生克制〗,乍看好像〖通关〗,而又不是以完全居〖中〗的字就可以〖通关〗。

〖沈氏〗是认为居〖中〗者,未必一定是有〖通关〗的可能。

诸如--〖伤官格见官〗,〖财〗星可以〖通关〗。

〖正官格见伤官〗,〖财〗星则不能〖通关〗。

7.〖命学〗不宜用〖统计〗方式来做主要引证的结论。

因为设若有一位人士,认真统计了一万组八字,在目前的比例来论,仍不到〖千分之一〗的比例,统计的吉凶,只宜用之于〖命、运、岁〗中之〖冲、刑、合、会〗,与局部〖神煞〗的引证,不足以用之于〖软体〗的〖多边用神〗制式。

8.〖沈氏〗之著作,受了〖徐乐吾〗的个人习惯,曲解了很多〖沈氏〗的原意。

由于〖徐乐吾〗喜欢引用一些,与徐氏同一时代之清末遗老名人八字来穿插,以及引论一些名伶的趣闻,附会于先贤著作中,昔日对这些趣闻,多少还有些趣味感。

近来大家可能认为过度之穿插附会。

是没有什么意义之事。

所以我们只宜对〖沈氏〗的原文多予研究,不必多分心于徐乐吾氏的附笔架词。

9.〖沈氏〗有他独特的表达方式,他的规范作别将它归类于〖十四制式〗,各别予以说明。

10.在说明〖十四制式〗之前,为论命实际上应用方便。

特先将〖常见误用格局喜忌〗列在专章,以此表达〖沈氏〗与〖常法〗异同之特征。

常法绪论沈氏用神是以〖子平真诠〗一书为宗,是以〖格局〗为主论〖用神〗。

〖用神〗这一术语,在近五十年以来,几乎已经成为一种〖口头禅〗。

在一般观念之中,只是以〖中庸〗,或者称之谓〖中和〗的概念,笼统而论之。

大抵无非是〖日主弱则扶日主,格局弱则扶格局。

日主强则克日主,格局强则克泄格局〗。

这一种〖平衡〗的概念,是十分易于明白的事理。

然而,这一种概念之余,会产生一些太过琐碎的困惑。

今举二则例式,作一介绍。

1.日主弱,扶日主—能扶日主健旺者,并不是只有一种。

诸如:〖比、劫、禄、刃、印、长生、库〗都可以使日主变强。

这七种之中仅对日主而言,能扶日主的主旨,并没有不同。

然而这七种之中,对格局方面就有不同的含义。

今举例如下:财格—不宜用〖比、劫、刃〗扶日主正官格—不宜用〖羊刃〗扶日主。

食神格—不宜用〖印〗扶日主总之,扶日主之〖神〗,不可以又克〖格局〗之用。

2.日主强,克泄日主—能〖克泄〗日主者,即是〖官杀〗与〖食伤〗。

然而日主强,是有七种之强〖比、劫、刃、印、长生、禄、库〗如果日主是〖印〗扶之强,设如用〖官杀〗制日主,则〖官杀〗生〖印〗,〖印〗更可生〖日主〗,反而益为见强。

等等类似这些困扰之处很多,读来已经成为一种〖子平八股〗,令人莫之所衷之厌烦。

这些话千言万语,只是二句话。

上焉者是以〖中和为前提之下,兼顾不伤害格局之字面〗。

下焉者只知〖中和〗而已。

至于〖怎么才能使其中和,如何又能既中和,又不妨格局〗?则语焉难详。

为什么〖语焉难详〗呢?那就是要一一说明?则嫌其太烦。

不说个明白,又嫌其太玄。

大抵初期研究〖子平〗三、二年的人士,就是徘徊在此二者之间。

后来的情形呢?并不是诉诸解答这二项的困扰为主旨,而对这些〖中和〗的论法有些表示怀疑了。

也知道〖中和也罢,用神也罢〗!可能只是一个抽象示范性的〖样品〗而已。

可能根本不是一种可以适应用到任何一种〖八字〗中唯一的规则。

我们现在可以举出一些,可以不必考虑〖中和〗,而且可以超越〖中和〗,更为优先的〖命理〗法则。

譬如:〖乙〗日主,生于〖子、丑〗月,则四柱一定不可以缺少了〖丙〗字。

这一个〖丙〗字,当然是〖泄〗日主之字。

然而以〖乙〗日生于〖子、丑〗月,可以不必考虑日主之〖乙〗字,够不够强,能不能泄。

不〖中和〗之事小,没有〖丙〗这个字的事大。

这就是大家常常所听闻的〖调候为急〗了。

如此,我们又要问,〖调候〗到什么程序才算是〖急〗,可以超越〖中和〗了呢?这一个答案的概略观念。

大抵是在夏、冬二季的是最为明显。

这一些看起来似乎很有〖理〗,而又〖理还乱〗的情形。

有关这些我在〖星相回忆录〗之中,是叙述得十分详尽。

〖星相回忆录〗是叙述我自己研究〖星相〗的〖心路历程〗,如何在重重叠叠,分分合合,似同不同,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怎样去体会出它的前因后果与来龙去脉。

大抵〖子平法〗是包融于八组〖似同而不可合用,似非而可以酌情兼论〗之中。

读者可以阅读拙著〖渊海喜忌随笔〗与〖子平秘要〗,当可以有一个原则上的了解。

现在我们论述的主旨是八组组合中之一组〖沈氏用神〗(子平真诠)。

我昔年曾经在〖子平秘要〗之中论过四组用神之比判。

而且对时下最为盛行的〖调候喜忌〗,特别列成〖表格化〗,出版为〖余氏用神衷解〗与〖余氏用神辞源〗。

由于先贤之作,体裁立场不同。

故此没有将〖沈孝瞻〗氏之〖用神〗列入,一并介绍,而在此则以〖沈氏用神〗为主作一探讨。

任何一本书,吾人研究之时。

除了它的内容以外,我们首先要探讨它的原作者之〖人、时、地〗。

所以研究〖沈氏用神〗之前,就是要先了解〖沈氏何许人,什么时代,什么身份,何时出版〗等待之基本认识。

按〖沈氏名孝瞻,讳燡燔。

清康熙年间人,乾隆四年己未年进士。

他是对〖子平〗法深有心得的人士,〖子平真诠〗一书,当初只是沈氏的一份心得的手稿。

原稿是三十九篇,并没有〖子平真诠〗这一个书名。

由于沈氏是进士出身,乃是官场中的人物,他的谈论〖命理〗的对象,都是仕绅与官宦。

他的这一份手稿只是转借于仕绅官宦之中,对〖子平〗有研究的人氏彼此传阅抄录,如此辗转抄录了十余年。

有一位〖胡空甫〗先生,在〖宛平〗府中任幕府,在府中,始得见到〖沈孝瞻〗氏的〖手录〗,认为是一本非常好的一份手稿。

因而在乾隆四十一年丙申年将沈氏的文稿出版为书,称之谓〖子平真诠〗,也就是今日大家都能熟知的〖顺用、逆用〗等待原始创立人〗。

〖胡空甫〗是第一位出版〖子平真诠〗的人士,自清代乾隆以后,陆续出版〖子平真诠〗的人士,是有很多种版本。

内容未必完全相同。

今日我们所看到〖子平真诠〗的版本,并不是第一次〖胡空甫〗的版本。

乃是清〖赵展如〗的版本。

民国二十五年〖方重審〗与〖徐乐吾〗,再将赵展如的版本,重再作一次章节上的调整出版,就是我们今日所见到的〖子平真诠〗。

沈孝瞻原始的手稿是三十九篇,后人加以分割,譬如:论〖伤官〗与〖偏官〗取运本来是一篇,后人分为二篇。

当在民国二十年左右时代坊间所出版的〖子平真诠〗是四十四篇,而〖方、徐〗二氏用〖赵展如〗的版本,再度加以调整章节而成四十七篇。

补上各家之差异处合共为五十四篇。

〖沈孝瞻〗是清康熙年代人氏,与〖滴天髓〗的注释者〖任铁樵〗是同一代的人物,不过〖任铁樵〗要比〖沈孝瞻〗大四十岁以上。

以相近时代的人物,应该是有比较接近的命理推论,然而〖沈、任〗二氏的观点却是大为异趣。

这个原因有二:1.清初之时,命书的流通版本,不是现在的那几本命书。

那时候流行的书,除了我们所知道的〖三命通会,神峰通考〗以外,其外的如:〖广信集、神白经、烛神经、理愚歌、三车一览,源髓歌,三命铃,指迷斌,金书命诀…〗等,目前只有残本。

故此,我们无法求证〖沈、任〗二氏在今日所不能详知的版本,他们的采信范围是怎么作取舍的。

2.〖沈、任〗二氏的身份不同,〖沈孝瞻〗是进士官员,〖任铁樵〗是职业论命者,所以立场一定是有所不同。

〖沈孝瞻〗在〖真诠〗一书之中,他的真正重点是在〖用神、八格、取运〗,此书在第一章之中所列出的〖十干十二支,干支方位配卦,十干宜忌,阴阳生克、四时五行…〗等十三节,都不是〖沈孝瞻〗原来的真正原文,而是后人所加录。

按民国初年〖真诠〗一书只有四十四节。

而〖徐氏〗的注释本,竞达五十四节。

因此卷首之〖十三〗节最多只有三节,才是近似〖沈氏〗之作品,其中最为明显为〖附添〗的文笔,即是〖附滴天髓天干宜忌〗,以及〖附论四时五行〗。

这二节〖徐〗氏明白加上〖附〗的一个字,显然就不是〖沈〗氏的原文,而且另有二项理由,足以证明这二节不是〖沈孝瞻〗的原作品。

一、〖滴天髓〗的论〖十天干喜忌〗,诸始〖甲木参天,脱胎要火,春不容金,秋不容土,火炽乘龙…〗等。

按今日的推论是出于〖任铁樵〗的〖滴天髓〗原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