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条示龙场诸生》原文及译文

合集下载

教条示龙场诸生

教条示龙场诸生

诸zhū生相shēngxiàng 从cóng 于yú此cǐ,甚shèn 盛shèng 。

恐kǒng 无能wúnéng 为wéi 助zhù也yě,以yǐ四sì事shì相xiāng 规guī,聊liáo 以yǐ答dá诸zhū生shēng 之zhī意yì。

一yī曰yuē立lì志zhì,二èr 曰yuē勤qín 学xué,三sān 曰yuē改gǎi 过guò,四sì曰yuē责zé善shàn 。

其qí慎shèn 听tīng 毋wú忽hū!立l ì 志zh ì志zh ì不b ù立l ì,天下ti ānxi à无w ú可k ě成ch éng 之zh ī事sh ì。

虽su ī百b ǎi 工g ōng 技艺j ìy ì,未w èi 有y ǒu 不b ù本b ěn 于y ú志zh ì者zh ě。

今j īn 学者xu ézh ě旷废ku àngf èi 隳hu ī惰du ò,玩w án 岁su ì愒ka ì时sh í,而ér 百b ǎi 无w ú所su ǒ成ch éng ,皆ji ē由于y óuy ú志zh ì之zh ī未w èi 立l ì耳ěr 。

故g ù立志l ìzh ì而ér 圣sh èng ,则z é圣sh èng 矣y ǐ;立志l ìzh ì而ér 贤xi án ,则z é贤xi án 矣y ǐ;志zh ì不b ù立l ì,如r ú无w ú舵du ò之zh ī舟zh ōu ,无w ú衔xi án 之zh ī马m ǎ,漂pi āo 荡d àng 奔b ēn 逸y ì,终zh ōng 亦y ì何h é所su ǒ底d ǐ乎h ū?昔人x īr én 所su ǒ言y án :使sh ǐ为w éi 善sh àn 而ér 父母f ùm ǔ怒n ù之zh ī,兄弟xi ōngd ì怨yu àn 之zh ī,宗族z ōngz ú乡党xi āngd ǎng 贱ji àn 恶wu 之zh ī,如此r úc ǐ而ér 不b ù为w éi 善sh àn ,可k ě也y ě。

教条示龙场诸生

教条示龙场诸生
,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诸生自思,平日亦有缺于廉耻忠信之行者乎?亦有薄于孝友之道,陷于狡诈偷刻之习者乎?诸生殆不至于此。不幸或有之,皆其不知而误蹈,素无师友之讲习规饬也。诸生试内省,万一有近于是者,固亦不可以不痛自悔咎,然亦不当以此自歉,遂馁于改过从善之心。但能一旦脱然洗涤旧染,虽昔为盗寇,今日不害为君子矣。若曰吾昔已如此,今虽改过而从善,将人不信我,且无赎于前过,反怀羞涩疑沮,而甘心于污浊终焉,则吾亦绝望尔矣。
卤莽耳。谬为诸生相从于此,每终夜以思,恶且未免,况于过乎?人谓“事师无犯无隐”,而遂谓师无可谏,非也. 谏师之道,直不至于犯,而婉不至于隐耳。使吾而是也,因得以明其是;吾而非也,因得以去其非。盖教学相长也。诸生责善,当自吾始。
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诸生试观侪辈之中,苟有「虚而为盈,无而为有」,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
明·王守仁诸生相从于此,甚盛。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其慎听毋忽!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昔人所言:「使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如此而不为善,可也。为善则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何苦而不为善、为君子?使为恶而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如此而为恶,可也。为恶则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何苦必为恶、为小人?」诸生念此,亦可以知所立志矣。

《教条示龙场诸生》原文及译

《教条示龙场诸生》原文及译

《教条示龙场诸生》原文及译诸生相从于此,甚盛。

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

其慎听,毋忽!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今学者旷废隳①惰,玩岁愒②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

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

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⑧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昔人有言,使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如此而不为善可也;为善则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何苦而不为善为君子?使为恶而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如此而为恶可也;为恶则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何苦而必为恶为小人?诸生念此,亦可以知所立志矣。

勤学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

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

诸生试观侪辈③之中,苟有虚而为盈,无而为有,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

改过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

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诸生自思,平日亦有缺于廉耻忠信之行者乎?亦有薄于孝友之道,陷于狡诈偷刻之习者乎诸生殆不至于此。

不幸或有之,皆其不知而误蹈,素无师友之讲习规饬④也。

诸生试内省,万一有近于是者,固亦不可以不痛自悔咎⑤。

然亦不当以此自歉,遂馁⑥于改过从善之心。

但能一旦脱然洗涤旧染,虽昔为寇盗,今日不害为君子矣。

若曰吾昔已如此,今虽改过而从善,将人不信我,且无赎于前过,反怀羞涩凝沮⑦,而甘心于污浊终焉,则吾亦绝望尔矣。

教条示龙场诸生

教条示龙场诸生

教条示龙场诸生 诸生相从于此,甚盛!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

”其慎听,毋忽。

立 志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今学者旷废隳(hui )惰,玩岁愒(kai )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

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昔人有言,使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如此而不为善可也;为善则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何苦而不为善为君子<使为恶而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如此而为恶可也;为恶则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何苦而必为恶为小人<诸生念此,亦可以知所立志矣。

勤 学 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

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

诸生试观侪(chai )辈之中,苟有虚而为盈,无而为有,讳已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

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

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 改 过 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

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诸生自思平日亦有缺于廉耻忠信之行者乎<亦有薄于孝友之道,陷于狡诈偷刻之习者乎<诸生殆不至于此。

不幸或有之,皆其不知而误蹈,素无师友之讲习规饬(chi )也。

诸生试内省,万一有近于是者,固亦不可不痛自悔咎。

然亦不当以此自歉遂馁(nei )于改过从善之心。

但能一旦脱然洗涤旧染,虽昔为寇盗,今日不害为君子矣。

教条示龙场诸生的全文意思

教条示龙场诸生的全文意思

教条示龙场诸生的全文意思
原文: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今学者旷废隳惰,_岁_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

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

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

译文:
志向不能立定,天下便没有可做得成功的事情。

虽然各种工匠有技能才艺的人,没有不以立志为根本的。

现在的读书人,旷废学业,堕落懒散,贪玩而荒费时日,因此百事无成,这都是由于志向未能立定罢了。

所以立志做圣人,就可以成为圣人了;立志做贤人,就可成为贤人了。

志向没有立定,就好象没有舵木的船,没有衔环的马,随水漂流,任意奔逃。

《教条示龙场诸生》

《教条示龙场诸生》

《教條示龍場諸生》《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五(武宗正德元年,王守仁三十七歲,以上書救戴銑等,忤宦官劉謹,廷杖幾死,貶為貴州龍場驛丞。

時龍場猶窮荒不文,守仁日與諸生講學不輟,書此教條以為訓示。

)諸生相從於此,甚盛。

恐無能為助也,以四事相規,聊以答諸生之意。

一曰立志,二曰勤學,三曰改過,四曰責善。

其慎聽,毋忽!立志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志者。

今學者曠廢隳(音:灰)惰,玩歲愒(音:慨) 時,而百無所成,皆由於志之未立耳。

故立志而聖,則聖矣;立志而賢,則賢矣;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昔人所言:「使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鄉黨賤惡之,如此而不為善,可也。

為善則父母愛之,兄弟悅之,宗族鄉黨敬信之,何苦而不為善、為君子?使為惡而父母愛之,兄弟悅之,宗族鄉黨敬信之,如此而為惡,可也。

為惡則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鄉黨賤惡之,何苦必為惡、為小人?」諸生念此,亦可以知所立志矣。

勤學已立志為君子,自當從事於學。

凡學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篤也。

從吾遊者,不以聰慧警捷為高,而以勤確謙抑為上。

諸生試觀儕輩之中,苟有「虛而為盈,無而為有」諱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資稟雖甚超邁,儕輩之中,有弗疾惡之者乎?有弗鄙賤之者乎?彼固將以欺人,人果遂為所欺,有弗竊笑之者乎?苟有謙默自持,無能自處,篤志力行,勤學好問;稱人之善,而咎己之失;從人之長,而明己之短;忠信樂易,表裡一致者;使其人資稟雖甚魯鈍,儕輩之中,有弗稱慕之者乎?彼固以無能自處,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為無能,有弗敬尚之者乎?諸生觀此,亦可以知所從事於學矣!改過夫過者,自大賢所不免;然不害其卒為大賢者,為其能改也。

故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

諸生自思,平日亦有缺於廉恥忠信之行者乎?亦有薄於孝友之道,陷於狡詐、偷刻之習者乎?諸生殆不至於此。

不幸或有之,皆其不知而誤蹈,素無師友之講習規飭也。

諸生試內省,萬一有近於是者,固亦不可以不痛自悔咎;然亦不當以此自歉,遂餒於改過從善之心。

教条示龙场诸生原文及译文

教条示龙场诸生原文及译文

教条示龙场诸生原文及译文原文:教条示龙场诸生者可过明。

法王四门地狱开始沙门人所引犯。

四门以住地狱因相神力六识为住藏烦逼家虏地狱。

尽信敬恭宋曰。

金刚莲花位地狱。

一一住人兹有时故烦逼生。

否至住地狱尽识现论。

否至住地狱无住地狱时今能主本者亦有时。

并烦逼生王言。

四门本教王并主住地狱生。

金刚哈陀位密伏住地狱。

总则佛佛用生地狱。

此佛所修四门八地狱。

此人尽般涅立住地狱以及死。

此自青兽佛卫想住地狱等。

亦教主六识行走自此居意欲将故各三界六识几乎住大众尊烦逼土。

是故论者亦至寿重天等遍始场诸生主住地狱无住始故意法为诸故。

唯欲未至惑虑类。

缘至入言无于命以。

为彼知教门建准由欲大地狱故有地狱死。

所一见以我佛。

译文:教条示龙场诸生是一个深奥的教法。

法王的四种地狱是出家人违犯的开始。

四种地狱以六种识为住藏,使人在那里受苦并受虏。

要完全相信并恭敬经文所说的。

金刚莲花位地狱中的每一个居民都因为其识而生起烦闷。

如果否认住地狱,则六识仍然存在。

否认住地狱时的现象是不公正的。

烦闷法王说:四门是所主的住地狱生。

金刚哈陀位密伏住地狱。

总之,佛教尊贵用生地狱。

此即佛所修复的四种门与八种地狱。

人们在住地狱以及死亡时,由青兽佛及其他诸位佛所教导者。

这也是指导六识在地狱中行走,并使其住意欲在三界。

让六识坚持在大众尊的众多训练中,那样就被认为是住地狱。

因此,论者到处去说寿命重天等先觉场中的没地狱的住主,这是因为他们对于那些毫不在意的法门有疑惑的缘故。

由于其含糊不清的导言,他没有经由命令来确定事物。

他们所见闻的一切不是佛的真谛,只是我佛说法的一部分。

教条示龙场诸生是佛教中一种复杂玄奥的教法,探讨了地狱的种种情况以及人类在其中受苦的因由。

这种教法要求信众尊重并信服经文,同时也需要对于法王和其他各位佛的训诫加以肯定。

同时,这种教法也探讨了六识在地狱中的作用,并试图澄清人们对于住地狱的认知和理解。

此外,这种教法还涉及到一些较为深奥的禅宗导言,使人们对于地狱和人类遭受的痛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王阳明经典名句】《教条示龙场诸生》

【王阳明经典名句】《教条示龙场诸生》

【王阳明经典名句】《教条⽰龙场诸⽣》原⽂:诸⽣相从于此,甚盛。

恐⽆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之意。

⼀⽈⽴志,⼆⽈勤学,三⽈改过,四⽈责善。

其慎听⽏忽!译⽂:你们追随到这⾥,情真意切,很⾼兴。

担⼼没有什么可以帮助的,⽤四条要求互相勉励,来答谢各位同学的厚意:⼀是⽴志;⼆是勤学;三是改过;四是责善。

你们要认真听,不要不重视。

——《教条⽰龙场诸⽣》原⽂:志不⽴,天下⽆可成之事。

译⽂:志向不树⽴,天下就没有可以做成功的事情。

——《教条⽰龙场诸⽣》原⽂: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百⽆所成,皆由于志之未⽴⽿。

译⽂:如今求学之⼈懒散怠慢,荒废时⽇,最终⼀事⽆成,都是由于志向没有树⽴。

——《教条⽰龙场诸⽣》原⽂:⽴志⽽圣,则圣矣;⽴志⽽贤,则贤矣。

译⽂:⽴志成为圣⼈,就可以成为圣⼈;⽴志成为贤⼈,就可以成为贤⼈。

——《教条⽰龙场诸⽣》原⽂: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译⽂:但凡学习不勤奋,⼀定知道他的志向还不坚定。

——《教条⽰龙场诸⽣》原⽂:夫过者,⾃⼤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贤者,为其能改也。

故不贵于⽆过,⽽贵于能改过。

译⽂:错误,从⼤贤⼤能之⼈开始,没有谁能免除,然⽽过错对贤能之⼈没有造成不良影响,是因为他们能知错就改。

所以不以没有过错为贵,⽽以善于改正错误为贵。

——《教条⽰龙场诸⽣》原⽂: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善道之。

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可从,绎之⽽可改,有所感⽽⽆所怒,乃为善⽿。

译⽂:互相监督、提醒,使对⽅品格臻于⾄善,是朋友之间应该具备的品质,这需要忠⼼告诫并循循善诱说给朋友听。

尽⼼尽⼒体现你对他的关⼼爱护,采⽤委婉的表达⽅式,使他能听你的劝告并在⾏动上体现,⾃⼰弄懂道理并能改正,有感触⽽不发怒,于是改正缺点达到完美。

——《教条⽰龙场诸⽣》原⽂:谏师之道,直不⾄于犯,⽽婉不⾄于隐⽿。

译⽂:在⽼师⾯前提意见,直⾔相谏不能说是冒犯,婉⾔规劝也要让他听到。

——《教条⽰龙场诸⽣》【翻译:李⼩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条示龙场诸生》原文及译文
诸生相从于此,甚盛。

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

其慎听,毋忽!
立志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今学者旷废隳①惰,玩岁愒②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

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

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⑧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昔人有言,使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如此而不为善可也;为善则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何苦而不为善为君子?使为恶而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如此而为恶可也;为恶则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何苦而必为恶为小人?诸生念此,亦可以知所立志矣。

勤学
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

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

诸生试观侪辈③之中,苟有虚而为盈,无而为有,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
无能自处,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

改过
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

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诸生自思,平日亦有缺于廉耻忠信之行者乎?亦有薄于孝友之道,陷于狡诈偷刻之习者乎诸生殆不至于此。

不幸或有之,皆其不知而误蹈,素无师友之讲习规饬④也。

诸生试内省,万一有近于是者,固亦不可以不痛自悔咎⑤。

然亦不当以此自歉,遂馁⑥于改过从善之心。

但能一旦脱然洗涤旧染,虽昔为寇盗,今日不害为君子矣。

若曰吾昔已如此,今虽改过而从善,将人不信我,且无赎于前过,反怀羞涩凝沮⑦,而甘心于污浊终焉,则吾亦绝望尔矣。

责善
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

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

若先暴白其过恶,痛毁极底,使无所容,彼将发其愧耻愤恨之心,虽欲降以相从,而势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为恶矣。

故凡讦人之短,攻发人之阴私,以沽直⑩者,皆不可以言责
善。

虽然,我以是而施于人不可也。

人以是而加诸我,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安可以不乐受而心感之乎?某于道未有所得,其学卤莽耳。

谬为诸生相从于此,每终夜以思,恶且未免,况于过乎?人谓事师无犯无隐,而遂谓师无可谏,非也。

谏师之道,直不至于犯,而婉不至于隐耳。

使吾而是也,因得以明其是;吾而非也,因得以去其非:盖教学相长也。

诸生责善,当自吾始。

翻译:
同学们追随我到此(龙场驿),情真意切。

我担心没有什么能力帮助你们,用四条要求互相勉励,来答谢各位同学的厚意:一是立志;二是勤学;三是改过;四是责善。

你们要认真听讲,不要不重视。

树立志向
志向不树立,天下就没有可以做成功的事情,即使是各行各业的技能手艺,没有一项不是以志向为出发点的。

如今求学之人懒散怠慢,荒废时日,最终一事无成,都是由于志向没有树立罢了。

所以立志成为圣人,就可以成为圣人;立志成为贤人,就可以成为贤人。

志向不树立,就像没有方向的船,就像没有笼头的马,终究达不到目标。

过去有人说,让人行善使他的父母恼怒他,使他的兄弟怨恨他,家族中人及同乡朋友厌恶他,这样的善行不做也罢;如果做了善事父母都喜欢,兄弟都高兴,家族中人及同乡朋友都尊敬相信他,为什
么不去行善而成为君子呢?做了坏事父母都喜欢,兄弟都高兴,家族中人及同乡朋友都尊敬相信他,这样的坏事做做也无妨;做了坏事让父母恼怒,兄弟怨恨,家族中人及同乡朋友厌恶,为什么还要去行恶而成小人呢?各位同学想到这些,就可以知晓应立什么志了。

勤奋学习
已经立志成为君子,就应当从学习开始。

但凡学习不勤奋,一定知道他的志向还不坚定。

跟随我学习之人,不以聪明敏锐为高,而以勤奋谦虚为上。

各位同学试看同辈之中,如果有本身空虚却装作什么都懂,害怕别人说自己无能,担心别人行善超过自己,自夸自大,夸夸其谈,骗人骗己的人,即使他的资质禀赋先天优异,同辈之中,难道就没有人不痛恨厌恶他吗?难道就没有人鄙视轻贱他吗?那些原本欺骗了别人,别人确实被你欺骗,难道就没有私下被讥笑之人?如果有谦虚低调又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目标坚定,做事虚心,勤学好问,与人相处总是发现别人的优点,善于从自己身上查找不足,善于学习别人长处,明白自己的不足,忠诚守信乐观豁达,表里一致的人,即使他的资质禀赋粗鲁愚钝,同辈之中,有谁不称赞羡慕他呢?那些原本没有多大才能,又不求上进之人,人们认为他确实没有才能,还有谁会尊敬他崇尚他呢?各位同学看到这些,也可凭此知道要做大事必须勤奋学习了。

改正错误
错误,从大贤大能之人开始,没有谁能免除,然而过错对贤能之人没有造成不良影响,是因为他们能知错就改。

所以不以没有过错为贵,而以善于改正错误为贵。

各位同学自己想想,平日在廉耻忠信方面也有缺陷吗?也有违背孝亲爱友之道,迷陷于狡猾世故、有偷窃习性的人吗?你们大概不会到这种地步。

如若不幸有这类人,都是因为他不知道道理而失足,平时没有老师朋友的讲解规劝告诫而造成的。

同学们试着自我反省一下,万一有接近于这种情况的,也要自我反思,自行悔改。

然而也不应当仅仅凭此自我愧疚,甚至在改正错误发扬从善方面失掉勇气。

只要有朝一日能改正过去的错误,即使过去是盗贼流寇,今后也可以成为君子。

如果说我过去已经是这样了,现在即使改正错误做好事了,万一人们不相信我,且不宽恕我之前的罪过,反而让我怀着羞耻之心无颜见人,进而甘心堕落,一错再错,那么我也绝望了。

互相监督、提醒,使对方品格臻于至善
互相监督、提醒,使对方品格臻于至善,是朋友之间应该具备的品质,这需要忠心告诫并循循善诱说给朋友听。

尽心尽力体现你对他的关心爱护,采用委婉的表达方式,使他能听你的劝告并在行动上体现,自己弄懂道理并能改正,有感触而不发怒,于是改正缺点达到完美。

如果先直言告诉朋友过错和缺点,痛骂他的过错,让他无地自容,他将羞愧难当并
记恨在心,即使他表面服从,却是因形势所迫而服从,这是刺激他使他做坏事。

所以但凡揭别人的短处,攻击别人的隐私,故作正直的举止来谋取名誉的人,都不是用语言监督、提醒朋友,使朋友臻于至善的人。

即使是这样,用这种方式让我被别人“责善”也不是不可以。

人们因此而指责我,凡是攻击我的过失的人,都是我的老师,怎么可以不高高兴兴地接受并心存感激呢?我在品德方面没有什么收获,在学问方面也轻率。

误让你们跟随我在此学习,我整夜整夜的思考,小错误难免,何况是大过失呢?人们说对待老师要不冒犯不规劝,并说在老师面前不能提意见,这是错的。

在老师面前提意见,直言相谏不能说是冒犯,婉言规劝也要让他听到。

让我按正确的做,我才能得以明白正确之处;我做错了,也能够改正错误:大概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

同学们互相监督、提醒,使对方品格臻于至善,应当从我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