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置管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措施
深静脉置管的护理及维护

深静脉置管的护理及维护深静脉置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该过程需要精确的操作和周到的护理。
正确的护理和维护可以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病人的安全。
深静脉置管深静脉置管是一种通过静脉穿刺手段,将导管置于静脉内,进入体腔的一种方法。
它主要通过第二肋间隙的外侧位置穿刺,经过浅层颈静脉、上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再经过三尖瓣,以心电图的方式确定其位置和深度。
深静脉置管有利于药物给予,血液回收,插管呼吸机等设备和手术使用。
深静脉置管的护理环境准备1.静脉补液,保持补液状态2.放置纯净水盆,卫生纸,铺好巾布,准备必要材料3.病人进入深静脉置管手术室进行操作4.准备监测设备和救护设备操作步骤1.洗手并戴上洁净手套和口罩2.向病人说明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3.用消毒盐水和无菌巾覆盖工具、导管、针、注射器等材料4.用良好的穿刺技巧穿刺静脉,精确进入静脉并逐渐推进导管5.在操作完毕后取出针头,保持导管略为外露6.用胶布固定导管,检查是否置入正确位置7.采用心电图监测深静脉置管的位置,保证导管处于安全位置并没有刺激窦房结和房室结8.最后,正确将深静脉置管的固定并绷带固定深静脉置管的护理1.保持始终暴露导管,定期清洁换药2.检查导管位置和固定情况3.定期检测导管进口和出口情况4.确保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和血管通畅5.定期检查血常规变化和输注药物效果6.避免误管和交叉感染,注意个人卫生意外处理如果深静脉置管出现意外或并发症,需要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1.导管意外脱落或外露,先立即用无菌纱布和压力手法进行止血2.如因血管破裂或热应激导致穿刺部位出现皮下血肿,则需停止补液和输液药,并采用加压缠绕法进行处理3.在交叉感染、血栓、肺栓塞等情况发生时,应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深静脉置管护理是临床护理中重点关注的问题,需要注意操作方法和体位、护理要点和处理方法,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意外情况,定期进行评估和记录,以达到安全、有效的效果。
深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及预防处理

导管插入不当,穿透心脏并导致心包积 液,影响心脏功能。
深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团队合作
严格审查患者病史和体格检查,并保证操作医师、 护士、器材齐备。
无菌操作
穿戴无菌手套、操作器具等,采用一次性器具并维 持无菌状态。
操作技巧
废针处置
选择合适的血管、掌握导管插入方向、固定导管等。
及时处理废弃物品,清理污染物品,并做好记录等 工作。
深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1 心理疏导
安抚患者情绪,对症处理 并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2 物理疏通
如引流、抽气、填塞暴露 血管等。
3 手术治疗
如紧急穿刺、导管重新定 位等手术处理。
深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风险因素
因素 操作技巧
操作医师经验 患者病史
影响 重要因素,操作时间宜短、力量和速度适宜、实 时调整方向角度。 资历深、技术娴熟的医师会减少相关风险。 老年、身体虚弱及其他疾病会增加相关风险。
深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及预 防处理
深静脉置管是临床常见的创伤性操作,在输液、输血等治疗过程中得到广泛 应用。然而,深静脉置管的操作技术要求高,易发生一系列的并发症。
深静脉置管的定义和原理
定义
深静脉置管是将导管插入体 内靠近心脏的深静脉,进行 输液、输血等治疗的创伤性 操作。
原理
利用静脉贯穿肌肉、神经等 组织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血 管并插入导管。
深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实例分析
病历一
气胸
导管插入过程中操作医师穿透 肺部,导致气胸,经手术处理 后患者恢复正常。
病历二
出血
由于操作不当,导管插入过程 中损伤肋骨和胸肌导致出血, 患者经过输液、止血、补液等 治疗后顺利康复。
病历三
深静脉置管常见并发症的诊断、处理

深静脉置管常见并发症的诊断与处理主讲:何祝华一.颈内V:1.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局部压迫。
2.误穿动脉:常见误穿颈动脉、锁骨下A,处理:拔出穿刺针,指压20min,否则易并发血肿。
3.气胸、血气胸:较锁骨下少见。
原因:a患者不配合;b胸廓畸形,胸膜粘连;c穿刺点低。
临床表现:a.局限性气胸:无症状,可自行闭合。
B.呼吸困难,同侧呼吸音低,胸部cR片确诊。
预防及处理:防止穿刺点过低,避免扩皮器进入太深,发生后按一般气胸处理。
4.空气栓塞:少见,但可致命。
临床:突发呼吸困难、缺氧。
诊断:心尖部可闻及水轮样杂音。
超声检查有助诊断。
注意相同临床表现的疾病鉴别如心梗、肺梗、心律失常、心脏填塞等。
处理:a左侧头低位,b经皮行右心房或右心室穿刺抽气,c呼吸循环支持,高浓度吸氧。
5.感染:远较股静脉低,长期留置可增加感染机会。
临床:出现不能解释的寒战、发热,尤其是透析过程中。
局部压痛、炎症反应。
白细胞数目增高,血培养阳性。
处理:严格无菌操作,确诊后立即拔管,导管培养,抗生素治疗。
6.心律失常:原因:导丝插入过深或导管过长。
临床:多为窦性心动过速或房颤,且为一过性;存在严重心脏疾病患者,有时可引起致命的室性心律失常。
预防:有严重心脏疾病患者,应避免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管;操作可在心电监护下进行。
7.窒息:原因:穿刺过程中损伤颈内静脉后压迫不准确,或误穿动脉后继续操作造成大出血,压迫气管(是穿刺出血最严重的并发症)。
临床:皮下血肿进行性或急骤增大,短时间内压迫气管,造成窒息至死。
处理:对持续性增大的血肿切开皮肤减压并压迫或缝合出血点;如患者已出现严重的窒息症状,应及时气管插管,必要时气管切开。
尽量避免置管当天透析,如确实需要透析,采用无肝素。
8.导丝断裂或导丝留在血管内:原因:操作不当,或患者不配合。
处理:血管外科或介入处理。
二.股静脉置管并发症及处理: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局部压迫。
如果是后腹膜大血肿,需外科处理。
深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及预防处理【共45张PPT】

• 误穿动脉而未确切止血
血肿
• 临床表现 • 一般血肿不会很大,也不容易引起大出
血,只是穿刺局部隆起,如血肿较表浅 则皮肤可呈青紫色
血肿
• 预防及处理
• 充分熟悉所穿刺深静脉的解剖特点及其 与之相伴行的动脉间的解剖关系,根据 解剖特点进行操作;对于新操作者应加 强训练,穿刺方法一定要准确,防止盲 目乱穿刺出现血肿
• 进入气体量大着感到胸部异常不适,随 即发生呼吸困难和严重紫绀,听诊心前 区,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
空气栓塞
• 预防及处理
• 操作前摆好患者体位,颈静脉穿刺时头部低位20°,在
呼气状态时插管
• 医护人员加强工作责任心,操作前认真检查留置导管、 输液管的质量
• 勤巡视病房,密切观察导管固定是否牢固,有无脱出等
气胸、血气胸
• 预防及处理 • 严格掌握穿刺适应症,穿刺定位要准确,熟练操作技术,
对于躁动不安的患者暂停穿刺,操作前使用镇静剂,待 患者安静后方可实行
• 穿刺完应密切观察病人呼吸及胸部情况,必要时拍胸片以确定 有无气胸
• 若为闭合性气胸:气体量小时无需特殊处理,气体可在2—3 周内自行吸收;气体量较多时可每日或隔日行胸腔穿刺 排气一次,每次抽气量不超过1升,直至肺大部分复张,
• X线检查显示患侧肺萎缩,其外缘可见一条细线为肺组织与气
胸的分界线,无肺纹理可见,呼气时肺脏体积缩小
• 伴有血胸时,少量出血多无明显症状;中等量以上的血 胸(出血量超过500~1000ml)可表现为失血性休克及呼吸循
环功能紊乱的症状,如面色苍白、口渴、血压下降、脉搏细速、 呼吸急促、发绀、贫血等
深静脉置管并发症观察及处理措施

一、导管脱落
1、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 2、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出血、血肿等情况。
3、如导管末端已进入心脏,立即进行胸部X线检查,确认导管位置。 4、根据医生建议,重新置管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二、导管堵塞
1、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 2、遵医嘱使用肝素钠盐水或尿激酶等进行溶栓治疗。 3、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6、局部感染
局部感染主要是由于消毒不严格、无菌操作不当或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所致。 预防局部感染需要在穿刺前严格消毒患者的皮肤和操作者的手指,同时在使用过 程中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和干燥,避免在留置针上粘贴胶布或更换敷料时污染穿 刺部位。如发生局部感染,应立即进行消毒和更换敷料等处理,并给予抗生素治 疗。
1、静脉炎
静脉炎是静脉留置针使用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主要表现为穿刺部位的红肿、 疼痛和炎症。预防静脉炎的发生需要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一般选择较为粗大的 静脉进行穿刺,同时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和干燥。如发生静脉炎,应立即停止使 用留置针,并进行相应的护理,如外敷硫酸镁、喜辽妥软膏等以减轻炎症和疼痛。
4、如溶栓治疗无效,考虑重新置管。 5、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其注意事项,预防导管堵塞的发生。
三、导管感染
1、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 2、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发热、寒战等症状。 3、进行血常规、血培养等检查,以确定感染源。
4、根据医生建议,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必要时进行药敏试验。 5、如感染严重,考虑拔管并进行局部消毒处理。
2、皮下血肿
皮下血肿主要是由于穿刺时操作不当或压迫不当导致血管破裂所致。预防皮 下血肿的发生需要在穿刺时缓慢进针,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同时穿刺成功 后应妥善固定留置针。如发生皮下血肿,应立即停止使用留置针,并进行冷敷或 压迫止血等处理。
深静脉置管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生并发症。 ①体温情况 : 观察 患儿 降温处理后 的体温变化 ; ② 意
识情况 : 观察 患儿有无 昏迷 、 昏睡、 嗜睡及意识模 糊表现 ; ③ 呼 吸系统 : 观察患儿 呼吸频率 和节律的变化 , 有 无 口吐泡沫痰 、 口
营养 , 中心静 脉压( c V P ) 监 测等 , 为 患者治疗 和护理 带来很 大 便利 , 提高了抢 救的成功率 。 深静脉置管术有中心静脉置管 : 常 用 的穿刺部位为颈 内静脉 、 锁骨下静脉 、 股静脉等 ; 经外周静脉 置管 ( P I c c) : 穿刺部位 为肘正 中静脉 。其穿刺方法 均为经皮进
参考 文献
[ 1 ] 王玉琴 , 刘玉莉 , 刘丽 丽 , 等. 1 4 6 例小儿手足 I Z l 病 的护理 . 中国伤
残医学 , 2 0 1 1 , 1 9 ( I ) : 1 0 6 — 1 0 7 .
[ 2 ] 燕继 红- , J 、 儿 手足 口病 的临床 观察与护 理【 I l 中国当代 医药 , 2 0 1 1 , 8 ( 2 4 ) : 1 5 2 — 1 5 3 .
降温或退热药物 , 口腔溃 烂患儿予 以局部 消炎处理 , 咳嗽 患儿 予以止咳祛痰 药物 , 患儿若 出现合并细 菌感染 可予以抗生素进
行治疗。 本组患儿均获得 良好预后 , 无并发症患儿病程为 3 d , . - 6 d , 平均( 4 . 6±0 . 9 ) d ; 有 并 发症 患 儿 病 程 7 d 一 1 4 d , 平均 ( 1 0 . 3- 4 -
入 沿血 管走 向直 至腔静脉 。 但在深静 脉置管术 的应用过程 中也 存 在并发症㈣ 的风险 , 并发症有 : 导管 异位 、 脱落、 感染 、 阻塞 、
深静脉置管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措施

17 ・ 44
CHI S NERAL NURS NG J n 0 0 Vo . . A NE E GE I u e 2 1 1 8 No 6
深 静脉 置 管 的常见 并发 症 及 护理 措 施
Co mm o o n c mpl a i n d n r i g it r en i n f to s an u sn n e v to s o i c p te t c tn e p v n c t e er a i n a i n s ac ep ig d e ei a h t i to z 周 友惠 。 舒 勤
te t c e tn e p v i a h t rz to . tr v e d man i t r e to st in sa c p i g d e en c t e e i i n I e i we i n e v n i n o a
p e ntc mplc to s i r i g c r fp te sa c ptng de p v i a he r ve o ia i n n nu sn a e o a int c e i e en c t 一
的 常 见并 发症 及 其 护 理 综 述 如 下 。 1 常见 并 发 症 1 1 导 管 堵 塞 和 血栓 形 成 导 管 堵 塞 是 深 静 脉 置 管 的 常 见 并 .
21 谨慎操作 .
深 静 脉 置管 的操 作 过 程 中要 谨 慎 小 心 , 据 静 根
脉的解剖特点来选择 穿刺 点 , 作轻 柔 , 动 以免 穿 破 动 脉 造 成 渗 血 、 肿 等 。有 条件 时 可在 超 声 引 导 下 进 行 穿 刺 , 观 显 示 穿 刺 血 直 针 人 静 脉 , 少 甚 至 避 免 并 发 症 , 高一 次 穿 刺 成 功 率 , 轻 病 减 提 减
深静脉置管后的护理要点

深静脉置管后的护理要点深静脉置管后的护理要点深静脉置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输液、输血、给药等治疗目的。
深静脉置管后的护理十分重要,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下面是深静脉置管后的护理要点。
1. 观察深静脉置管穿刺部位:深静脉置管穿刺部位是患者体内的一个开放通道,需要密切观察其情况。
护理人员应每日检查穿刺部位是否有红肿、渗液、疼痛等异常情况,并及时记录。
2. 定期更换敷料:深静脉置管后,需要将穿刺部位覆盖好,以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敷料应保持干燥、整洁,并定期更换,一般每3-7天更换一次。
3. 保持通畅:深静脉置管通常用于输液、输血等治疗目的,因此需要保持通畅。
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深静脉置管是否通畅,注意观察输液速度和输液情况,及时处理堵塞或漏液等问题。
4. 防止感染:深静脉置管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容易引起感染。
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洗手、戴手套,并采取无菌操作,减少感染的风险。
另外,患者也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碰触或揉搓穿刺部位。
5. 保持患者舒适:深静脉置管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疼痛感。
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舒适度,及时处理患者的不适症状,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6. 监测并发症:深静脉置管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血栓形成、感染、血肿等。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7. 注意药物给予:深静脉置管可以用于给药,但需要注意药物的选择和给予方式。
一些刺激性药物或浓度较高的药物可能会引起局部反应或损伤血管壁,因此需要谨慎使用。
8. 定期评估深静脉置管的需要:深静脉置管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护理人员应定期评估深静脉置管的需要性,并在合适的时候及时拔除。
9. 教育患者及家属:深静脉置管后,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提供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注意事项,如如何保持穿刺部位清洁、观察并发症的早期征兆等。
10. 报告异常情况:深静脉置管后,如出现穿刺部位红肿、渗液、疼痛加重等异常情况,护理人员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静脉置管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措施?1474?CHINESEGENERALNURSINGJune2010V o1.8No.6A深静脉置管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措施Commoncomplicationsandnursinginterventionsof patientsacceptingdeepveincatheterization周友惠.舒勤ZhouYouhui,ShuQin(Third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ofPLA,Chongqing400038China)摘要:介绍深静脉置管常见并发症的AbstractItintroducedtypesandcausesofcommoncomplicationsofpa一类型,形成原因,综述深静脉置管护理tientsacceptingdeepveincatheterization.Itreviewedmaininterventionsto中预防并发症发生的主要措施.preventcomplicationsinnursingcareofpatientsacceptingdeepveincathe一关键词:深静脉置管;并发症;护理;血terization.栓形成Keywordsdeepveincatheterization;complications;nursing;thrombosis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0.016.049文章编号:1674—4748(2OLO)6A一1474—02深静脉置管术能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一个维持时间较长的静脉通道_1],可用于大量补液,测量中心静脉压,补充肠外营养等.由于深静脉置管术具有保留时间长,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等优点,在胃肠道高营养,中心静脉压监测,静脉化疗,危重病人抢救等方面已广泛应用并逐步扩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如果护理不当则会造成导管堵塞,血栓形成,导管相关性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现将深静脉置管的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综述如下.1常见并发症1.1导管堵塞和血栓形成导管堵塞是深静脉置管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但是在排除导管打折,扭曲等其他堵塞情况外,最常见的原因还是导管顶端小血栓形成[3].血栓形成原因包括:①病人本身血液处于高凝状态;②机械性刺激,虽然硅胶管与人体的组织相容性很好,但毕竟是异物,导管壁不可避免地对深静脉产生局部机械性刺激,引起局部血管内膜反应性炎症,损伤血管内皮,诱发血栓形成『4;③封管方法不正确,导管顶端血液凝固, 形成血栓导致导管堵塞;④非血栓性因素:堵塞可由输注高价营养液时输入的脂类阳离子复合物遗留导管内所致].1.2感染深静脉置管在体内留置时问比较长,感染的几率很大.据统计,美国每年约200万住院病人发生医源性导管感染, 其中1/3是静脉导管感染所致_6J.深静脉置管发生感染多见于长时间的留置引起的静脉炎,无菌操作不严格,护理工作欠妥, 局部组织的损伤或血肿等因素[7j.导管相关性感染有4种感染途径:①皮肤表面的细菌沿导管与皮下隧道问隙进入血管内(腔外途径);②细菌通过污染的导管接头进入血液(腔内途径);③其他感染灶的血行性播散;④静脉输液污染_8].1.3导管滑脱活动过度,固定不当及意外情况是造成脱落的主要原因Is].导管滑脱后,病人补液,测中心静脉压等需要通过深静脉置管所做的治疗检查都不能进行,还可能引起病人呼吸困难,发绀等缺氧症状,后果非常严重.1.4局部渗血渗液和血肿形成穿刺静脉往往距伴行动脉较近,如穿刺部位掌握不当,极易误入动脉[1.血肿形成一般是由于操作者在穿刺过程中误人动脉而致.在穿刺过程中若不注意,很可能会形成血肿.一旦血肿形成,提示穿刺静脉时误穿动脉或刺破深静脉下方管壁出血而形成血肿[1.对于有出血倾向,凝血功能降低的病人在穿刺过程中若创口过大,会引起穿刺点渗血.2护理措施2.1谨慎操作深静脉置管的操作过程中要谨慎小心,根据静脉的解剖特点来选择穿刺点,动作轻柔,以免穿破动脉造成渗血,血肿等.有条件时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直观显示穿刺针人静脉,减少甚至避免并发症,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l2_.2.2固定导管为防止深静脉置管脱落,穿刺后要将导管缝在皮肤上,再将外露部分用无菌敷贴固定好.国内有学者尝试了"发辫式"深静脉置管导管固定法『1,让固定的力量分布到导管上,将把无意间牵拉对抗的力量降到最低,既避免了穿刺点的缝线反应,又减轻了病人的疼痛.在进行各种治疗护理或病人自行活动时,应密切观察防止导管移位,脱出,扭曲,打结[1.加强巡视,观察导管及敷贴情况_1.无菌敷贴一旦出现松边,卷边或敷贴下有气泡,水泡,水珠等情况,应及时更换.更换敷贴时,应小心固定导管,以防将导管拉出,同时注意观察固定缝线有无松脱,必要时重新固定【1;若导管滑脱,应该予以拔除,视病人的情况确定是否需要重新植入导管.2.3重视封管在护理过程中,大多是因为护理不当引起的导管堵塞和血栓形成.研究显示,有效地冲管和预防性应用华法林或肝素,能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率Ll;留置管输液前后用肝素盐水10mL(50U/mL~100U/mL肝素)冲管;输液间歇期,在每日换药期间同时予冲管;如为出血,凝血功能差者, 冲管液用生理盐水20rnL;输注血液制品或抽血后,应予2OmL 生理盐水以三段方式冲洗管路(压一停一压一停一压一停)以减少管路血液凝集阻塞形成【1.另外,输注液体时应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防止不同药物混合后微小颗粒导致堵管[1.输液时如发现阻塞,可用注射器抽取50U/mL肝素溶液缓慢推注使其溶解,切勿加压推注,防止形成微血栓进入微循环[2.2.4防止感染深静脉置管过程中,导管和导管相关性感染是发生最严重和频繁的并发症,不仅增加了死亡率,而且增加了治疗费用,延长了治疗时间[2,严格的无菌操作和精心的护理对全科护理2010年6月第8卷第6期上旬版(总第181期)于导管的维护甚是重要.因此,在应用深静脉置管过程中,要将消毒隔离工作和无菌操作列为护理的重点.做好各种物品的灭菌,消毒,隔离工作,是防止导管感染的发生,减少医院感染的主要环节[2.针对4种感染途径选择合适的防感染措施:①使用导管前应注意"三查七对"原则,检查液体质量;②使用导管中要动作轻柔,严格无菌操作,并教育病人注意局部卫生[8],防止将导管拉出和感染;③导管使用后,更换新的肝素帽进行封管,并将导管头部用无菌敷料包裹;④每日更换敷料,并用2.5碘伏消毒穿刺部位,保持局部干燥;⑤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渗液,发红和分泌物等.若发现穿刺处渗血或出血,应立即更换敷料和加压包扎,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⑥如穿刺点感染局限于出口部位的感染,表现为局部红斑,但无全身感染体征,可通过局部伤口护理,适当口服抗生素;⑦如导管感染引起全身反应(高热,白细胞升高或降低),尤其是分离出的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时,应立即拔除导管l2.有时病人虽已被感染,但未出现全身或局部症状,为了早发现早处理,可每周做1次血培养,进行针对性用药,防止感染的扩散;⑧达到治疗目的后,应及时拔除留置导管参考文献:[1]秦娟文.深静脉置管术在癌症晚期病人的应用[J].广西中医学院,2003,6(4):96.[2]初伊明.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的比较[J].护理研究,2005,19(5A):909.[3]茹海风,周元林.尿激酶和肝素解除深静脉置管堵管的护理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9):19.[4]张柳柳,茅静.深静脉置管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口].江苏卫生保健,2006,8(4):17.[5]尹华华.深静脉置管的运用及护理进展[J].护理学杂志,1999,14(5):290.[6]裴育.深静脉置管感染的预防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16(19):2763.[7]黄晓晖.深静脉置管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处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10):1726.[8]殷勋.留置深静脉双腔导管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10(10):75.[93孙孝君,董明芬,陆祖萍.深静脉置管的应用效果与并发症的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07,19(4):322.[IO]张海生,沈晓英,王茂娟,等.深静脉穿刺置管技术的应用体会[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2):53.[11]张春兰,彭慧敏,陈萍.血液透析中深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j].华北煤炭医学院,2008,lO(1):104.[12]刘思兰,姜文强,赵玉仙,等.超声引导下的深,浅静脉穿刺[J].中国临床医学,2008,15(3):427.[13]李永红,曾俊.介绍一种"发辫式"深静脉置管导管的固定方法[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6):1503.[14]兰凤清.深静脉置管术的护理[J].广西医科大学,2000,17 (7):395.[15]贺桂英.中心静脉置管在重危病人的应用和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O08(3):l19.[16]梁雅林.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护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5(1):56.[17]ArulGaneshan,DinukeR,WarakaulleRU.Centralvenousaccess 口].CardiovascInterventRadiol,2007,30:26—33[18]榻菁,黎容清,韦坚,等.深静脉置管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与防护措施[J].右江民族医学院,2005(6):941.[19]何永莲.谢鸿.陈冬梅,等.深静脉置管在危重病人的应用和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2006,27(2):223.[2o]李丽.深静脉置管的护理与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2):1l35.[21]PoldermanKH.Girbes.Centralvenouscatheteruse.Part2:Infec—tiouseomplications[J].IntensiveCareMed,2002,28:18—28.[22]NoriyasuS,TakayukiI,KumikoN,plicationsofcentral venouscathetersinpatientsonhomeparenteralnutrition:Ananal—ysisoI68patientsover16years[J].SurgToday,2006,36:420—424.[23]温敏平,何玉珍.深静脉置管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及护理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3,2(3):41.[24]徐霞,张丽峰,吴继军.深静脉置管术后护理与封管方法选择[J].青海医药杂志,2007,37(5):49.[25]李芬.深静脉置管术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7):2718.作者简介周友惠,舒勤(通讯作者)工作单位:400038,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护理系).(收稿日期:2010—01—19)(本文编辑王钊林)压疮护理的新进展孙冠阳摘要:阐述压疮的形成和难免压疮的护理理念,综述压疮护理的最新进展,包括湿润愈合理论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以及多种药物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等.关键词:压疮;护理;难免压疮;湿性愈合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4压疮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由于多见于长期卧床的病人,故又名褥疮.现代医学认为缺乏愈合倾向的疮面为溃疡,故压疮也叫压力性溃疡(pressureulcer).压疮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非常棘手的难题【1].现综述压疮护理的最新进展.1压疮的形成1.1皮肤的结构与功能皮肤由外向内依次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作为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其功能包括屏障功能,吸收功能,感觉功能,分泌和排泄功能,体温调节功能,代谢功能,免疫功能.当压疮产生后,皮肤屏障被破坏,会引起局部甚至全身感染以及代谢紊乱,给病人带来更大的痛苦.1.2压疮易感因素老年,营养不良,长期卧床,强迫卧位和潮4748.2010.016.050文章编号:1674—4748(20lO)6A一1475—02 湿等是压疮发生的易感因素.压力,剪切力,摩擦力是引起压疮的主因.2压疮的预防过去认为压疮是可防可治,故各级医院对压疮的发生制订了严格的控制方案,力图消除压疮.但国外的观点认为:压疮大多是可以预防,但不是全部.现在国内接受了难免压疮的概念, 从而对这类病人进行更加严密的皮肤护理.难免压疮是指虽经精心护理,但因病人的一些自身条件(如严重水肿,恶病质,有医嘱禁翻身等),还是难免要发生的压疮_2].压疮的预防,现在认为并不仅仅是指预防新发压疮,更为重要的是在于预防压疮的进一步发展和恶化.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预防压疮,对人院病人进行Braden或Norton评分,判断是否需要皮肤护理或是难免压疮的上报.针对个体特点做出皮肤护理计划并落实,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