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性精神病患者完整档案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制度

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管理等制度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1、加强档案的管理和收集、整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
健康档案要采用统一表格,在内容上要具备真实性、完整性、逻辑性、准确性、严肃性和规范化。
2。
乡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建立专人、专室、专柜保存居民健康档案,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纪律,确保居民健康档案安全。
居民健康档案要按编号顺序摆放,指定专人保管,转诊、借用必须登记,用后及时收回放于原处,逐步实现档案微机化管理。
3、为保证居民的隐私权,未经准许不得随意查阅和外借。
在病人转诊时,只写转诊单,提供有关数据资料,只有在十分必要时,才把原始的健康档案转交给会诊医生。
4、健康档案要求定期整理,动态管理,不得有死档、空档出现,要科学地运用健康档案,每月进行一次更新、增补内容及档案分析,对辖区卫生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并总结报告保存。
5、档案柜应存放在合适的地方,便于医护人员取阅使用;要做到“十防”(即防盗、防水、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防高温、防强光、防泄密)。
6。
达到保管期限的居民健康档案,销毁时应严格执行相关程序和办法,禁止擅自销毁。
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制度1、设立健康档案资料室,以户为单位,一人一档的原则为家庭和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2、健康档案要集中档案室保管,按行编号顺序存放,档案专柜存放,保持整洁、美观和规范有序,逐渐实行计算机化管理。
3、居民健康档案应由全科医师负责填写,责任医生要对健康档案进行按照65岁以老人、儿童、孕产妇、慢性病人及重性精神病人等进行分类专册登记,档案盒要设目录和分类信息登记。
4、定期开展随访工作,按疾病分期随访病人,结合参加合作医疗农村居民和育龄已婚妇女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以及儿童预防接种和体检、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常见妇女病检查、临床诊断治疗、职业体检和健康随访服务等资料内容,及时记录在健康档案中,对体检和随访发现的健康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以健康教育为重点的健康指导和干预。
昆明某区重性精神病患者档案管理基层建设概述

昆明某区重性精神病患者档案管理基层建设概述作者:冉莉潘梅花来源:《办公室业务》 2017年第1期【摘要】精神疾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增加社会负担,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慢性非传染病疾病。
现今,重性精神病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重性精神病患者档案管理也已成为精神专科医院管理以及地方政府公共卫生工作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重性精神病患者档案管理建设对减少社会负担,稳定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精神病;档案管理;基础建设一、重性精神病患者档案管理基层建设的意义全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简称686项目)是我国为深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提高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而开展的一项工作。
目前,重性精神病管理项目作为一项非传染性疾病纳入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旨在建立全国重性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和康复管理的工作机制和网络,最终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随着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一体化综合防控体系的建立,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档案管理基层建设也要与时俱进,实行科学的、规范的动态化管理,才能有效地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监护、治疗,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二、重性精神病患者档案管理基层建设现状探讨本次研究,以昆明市某辖区内一个区级精神病专科医院、六个乡镇卫生院和两个社区的重性精神病患者档案管理为研究对象,发现存在以下几点主要问题:(一)重性精神病患者档案管理专职人员流动性大。
为构建全国重性精神疾病防治和康复管理的工作机制和网络,最终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本区精神病专科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在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带领下,于2016年5月30日已完成全区1182名重性精神病患者的档案管理工作。
为完成该项档案管理工作,各级机构均设置了重性精神病档案管理专职人员,但由于乡镇和社区两级卫生服务人员流动性较大,出现了重性精神病患者档案管理专职人员经常性变动的问题。
重性精神病档案

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封面个人基本信息表姓名:编号□□□-□□□□□健康体检表姓名:编号□□□-□□□□□就诊者的主观资料:就诊者的客观资料:评估:处置计划:医生签字:接诊日期:年月日填表说明1.本表供居民由于急性或短期健康问题接受咨询或医疗卫生服务时使用,应以能够如实反映居民接受服务的全过程为目的、根据居民接受服务的具体情况填写。
2.就诊者的主观资料:包括主诉、咨询问题和卫生服务要求等。
3.就诊者的客观资料:包括查体、实验室检查、影像检查等结果。
4.评估:根据就诊者的主、客观资料作出的初步印象、疾病诊断或健康问题评估。
5.处置计划:指在评估基础上制定的处置计划,包括诊断计划、治疗计划、病人指导计划等。
参加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知情同意书患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公历):年月日现住址:省(区、市) 市(地、州) 区(县) 街道(乡、镇) 村号住院诊断:住院病案号:医院名称:省(区、市)知情同意书签字人姓名:与患者关系:患者本人监护人亲属知情同意书签字人现住址:省(区、市) 市(地、州) 区(县) 街道(乡、镇)村号联系电话:本人同意下列事项:①为了有利于患者出院后得到连续性的治疗和康复,同意出院后患者在居住地的精防机构登记加入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并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或者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随访和康复指导。
②授权医院将患者的基本情况、病情、诊断、治疗方案及在社区/乡镇康复措施等事项,以《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出院信息单》的书面形式,通知患者居住地的精防机构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或者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
③患者登记加入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有权接受居住地精防机构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或者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随访和康复指导。
④患者登记加入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其个人信息以及有关重性精神疾病的治疗、康复、随访等信息将受到隐私保护,所有信息只用于提供服务。
重性精神疾病建档必须有的5个表格

参加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知情同意书患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公历):年月日现住址:省(自治区、直辖市) 市(地、州、盟) 县(市、区) 街道(乡、镇) 社区(村) 号诊断:知情同意书签字人姓名:与患者关系:患者本人监护人亲属知情同意书签字人现住址:省联系电话:本人(代表患者)同意下列事项:①为有利于今后得到连续性的治疗和康复,同意加入居住地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并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随访和康复指导。
②同意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或者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收集相关信息。
授权医院将住院期间诊疗情况、治疗方案及在社区/乡镇康复措施建议等事项,以《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出院信息单》的书面形式,转至居住地的精防机构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或者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
③患者登记加入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有权接受居住地精防机构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或者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随访和康复指导。
④患者登记加入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其个人信息以及有关重性精神疾病的治疗、康复、随访等信息将受到隐私保护,所有信息只用于提供服务。
以上《参加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知情同意书》内容,本人已仔细阅读并理解,获得了充分的知情同意权。
为此,本人自愿做出以下选择,并签字。
()同意参加社区网络管理()不同意参加社区网络管理,但同意定期前往精神科门诊复诊()不同意参加社区网络管理,也不同意前往精神科门诊复诊签字人(签名):签字时间:年月日个人基本信息表姓名:编号□□□-□□□□□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填表说明1.对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时,除填写个人基本信息表外,还应填写此表。
在随访中发现个人信息有所变更时,要及时变更。
2.监护人姓名:法律规定的、目前行使监护职责的人。
3.监护人住址及监护人电话:填写患者监护人目前的居住地址及可以随时联系的电话。
重性精神病患者完整档案

重性精神病患者完整档案:●居民健康档案●个人基本信息表●健康体检表●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附件1)●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个人信息和随访信息补充表(附件2)●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附件3)可正反两面记录●参加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知情同意书(附件4)附件1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姓名:编号□□□-□□□□□附件2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个人信息和随访信息补充表姓名:编号:□□□-□□□□注:两系三代指直系和旁系亲属(外)祖父母、父母、兄弟姐妹、子女、(外)孙子女、叔姑舅姨、半同胞、侄/甥子女、堂姑舅姨表兄妹。
附件3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姓名:编号□□□-□□□□□附件4参加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知情同意书患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公历):年月日现住址:省(自治区、直辖市) 市(地、州、盟) 县(市、区) 街道(乡、镇) 社区(村)号诊断:知情同意书签字人姓名:与患者关系:患者本人监护人亲属知情同意书签字人现住址:省联系电话:本人(代表患者)同意下列事项:①为有利于今后得到连续性的治疗和康复,同意加入居住地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并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或者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随访和康复指导。
②同意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或者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收集相关信息。
授权医院将住院期间诊疗情况、治疗方案及在社区/乡镇康复措施建议等事项,以《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出院信息单》的书面形式,转至居住地的精防机构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或者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
③患者登记加入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有权接受居住地精防机构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或者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随访和康复指导。
④患者登记加入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其个人信息以及有关重性精神疾病的治疗、康复、随访等信息将受到隐私保护,所有信息只用于提供服务。
以上《参加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知情同意书》内容,本人已仔细阅读并理解,获得了充分的知情同意权。
精神病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精神病健康档案的管理,提高精神病防治工作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精神卫生防治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从事精神病防治、康复、护理等工作的单位和个人。
三、档案管理原则1. 完整性原则:精神病健康档案应当全面、准确地反映患者的病情、治疗、康复等情况,确保档案的完整性。
2. 安全性原则:精神病健康档案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档案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3. 保密性原则:精神病健康档案涉及患者隐私,应当严格遵守保密规定,未经患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泄露。
4. 有效性原则:精神病健康档案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便于查阅、统计和分析。
四、档案管理内容1. 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住址等。
2. 病情诊断:包括精神疾病的名称、诊断依据、病情严重程度等。
3. 治疗记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训练等治疗措施及效果。
4. 康复记录:包括康复训练内容、进度、效果等。
5. 诊疗过程记录:包括就诊日期、就诊科室、就诊医生、诊疗方案、用药情况等。
6. 诊疗费用记录:包括医疗保险、自费等费用情况。
7. 亲属关系:包括患者家属的姓名、联系方式、住址等。
8. 其他相关资料:如患者病情变化、转诊记录、法律文书等。
五、档案管理职责1. 精神病防治机构应当设立档案管理部门,负责精神病健康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工作。
2. 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档案管理法规和标准。
3. 档案管理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
4. 患者有权查阅、复制其本人的精神病健康档案,但需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保密规定。
六、档案收集与整理1. 档案收集:精神病防治机构应当及时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诊断、治疗记录、康复记录、诊疗过程记录、诊疗费用记录、亲属关系等相关资料。
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存在问题

1、多数卫生院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不够规范;随访记录表没有及时录入网络系统。
2、各乡镇宣传和筛查力度不够,导致有相当一部分重性精神病人没有被发现和管理。
3、已经管理的患者档案资料填写不完整。
要加大宣传和检出力度,想办法与乡镇派出所或民政部门取得联系,收集重性精神病人信息,提高管理率,做好行为异常人员线索筛查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加强重性精神病管理力度,争取监护人的理解和配合。
定期进行年检和随访,服务好重性精神病患者。
确保管理的患者要有真实性。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随访表填写须知

□
下次随访日期
年月 日
随访医生签名
家属签字: 联系电话:
在下次随访日期下 面添加签字和电话
康复措施
本次随访分类
转诊至机构及科室:
药物 1:
用法:每日(月) 次 每次剂量 mg
药物 2:
用法:每日(月) 次 每次剂量 mg
药物 3:
用法:每日(月) 次 每次剂量 mg
1 生活劳动能力 2 职业训练 3 学习能力 4下社次会交随往访5时其他间 必须填写
□/□/□/□
1 不稳定 2 基本稳定 3 稳定 0 未访到
姓名:
随访日期
危险性 症 状要 仔 细 目前症状 询问患者家
属,第一次
要 把现 有 症 自知力 状 的编 号 填 睡眠情况 写全,也是 为 下三 次 随 饮食情况
访做好基 础,避免一 年四次随访 症状前后矛
社会 功能 情况
盾。
患病对家庭 社会的影响
关锁情况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随访服行务政记录村表编号
家庭档案编号
□
社会人际交往
1 良好 2 一般 3 较差
□
完全痊愈的 填 0 级,有症 状 的 填 1---2 级,有打砸行 为,不听劝阻 的填 3 级,在 框内填写数 字,不要画勾
1 轻度滋事
次 2 肇事
次
3 肇祸
次
4 自伤
次
5 自杀未遂
次 6无
1 无关锁 2 关锁 3 关锁已解除
□
0 从未住院 1 目前正在住院 2 既往住院,现未住院
住院情况
末次出院时间
年月日
□
实验室检查 服药依从性
1无 2有 1 规律 2 间断 3 不服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性精神病患者完整档案:
•居民健康档案
•个人基本信息表
•健康体检表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附件1)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个人信息和随访信息补充表(附件2)•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附件3)可正反两面记录•参加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知情同意书(附件4)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
姓名:编号□□□-□□□□□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个人信息和随访信息补充表
姓名:编号:□□□-□□□□
注:两系三代指直系和旁系亲属(外)祖父母、父母、兄弟姐妹、子女、(外)孙子女、叔姑舅姨、半同胞、侄/甥子女、堂姑舅姨表兄妹。
附件3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附件4
参加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知情同意书
患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公历):年月日现住址:省(自治区、直辖市) 市(地、州、盟) 县 (市、区) 街道(乡、镇) 社区(村)号
诊断:
知情同意书签字人姓名:与患者关系:患者本人监护人亲属
知情同意书签字人现住址:省
联系电话:
本人(代表患者)同意下列事项:
①为有利于今后得到连续性的治疗和康复,同意加入居住地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并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或者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随访和康复指导。
②同意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或者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收集相关信息。
授权医院将住院期间诊疗情况、治疗方案及在社区/乡镇康复措施建议等事项,以《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出院信息单》的书面形式,转至居住地的精防机构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或者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
③患者登记加入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有权接受居住地精防机构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或者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随访和康复指导。
④患者登记加入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其个人信息以及有关重性精神疾病的治疗、康复、随访等信息将受到隐私保护,所有信息只用于提供服务。
以上《参加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知情同意书》内容,本人已仔细阅读并理解,获得了充分的知情同意权。
为此,本人自愿做出以下选择,并签字。
()同意参加社区网络管理
()不同意参加社区网络管理,但同意定期前往精神科门诊复诊
()不同意参加社区网络管理,也不同意前往精神科门诊复诊
签字人(签名):签字时间: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