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册分组实验报告(上下册)
新教科版(2020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原创、全册)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2020版原创、全册)
必做实验目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学生分组实验 )

评定等级
学校
班级
—年级—班
实验小组成员
时间
实验名称
观察土壤(P28-29)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找到土壤中的主要成分有砂、黏土、水、空气,另外还有动植物的残体和由它们腐解而产生的腐殖质。
实验器材
土壤、放大镜、培养皿、筛子、实验盘、水、烧杯、玻璃棒、塑料袋等
实验步骤
1.初步观察土壤的组成。
2.取干燥的土壤,倒入筛子中筛,观察现象并记录。
3.将土壤放入水中搅拌分散,然后静置沉降,观察沉降物的分层情况。
4.将湿润的土壤置于密封的塑料袋中;将干燥的土壤置于水中,观察现象并记录。”
观察到的现象或结论
我发现:初步观察土壤的主要组成泥土颗粒;取干燥的土壤,倒入筛子中筛,筛子上面有大块石子和大颗粒的沙,筛子下面漏下细颗粒的黏土;.将土壤放入水中搅拌分散,然后静置沉降,观察到沙子沉到水底,黏土漂浮水中,其他细小轻质杂物漂浮水面;将湿润的土壤置于密封的塑料袋中,放在阳光下过一会观察到塑料袋壁上有小水珠;将干燥的土壤置于水中,观察到从土壤里冒出小气泡。
班级
—年级—班
实验教师
时间
实验名称
比较不同土壤类型的渗水性(P32)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不同土壤类型其渗水性是不同的,渗水性由强到弱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实验器材
矿泉水瓶、湿巾纸、橡皮筋、沙质土、黏质土、壤土、水
实验步骤
L用矿泉水瓶做3个相同的漏斗。
2.往漏斗中装入等量的三种不同土壤,并做好标记。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让学生发现空气有一定的质量。
实验器材
天平、皮球、打气筒
实验步骤
L给皮球打足气。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

实验3:
杠杆的平衡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材料:
杠杆尺、钩码、支架简单机械实验盒
实验目的:
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知道杠杆尺的平衡方法
实验步骤:
1、组装杠杆尺,在左边第二格挂2个钩码,然后在右边第二个格挂几个钩码,杠杆尺能平衡吗
实验步骤:
1、先将简单电路中的夹子夹在一起,灯泡亮表示电路通;
2、用夹子分别夹住干木头,塑料、纸、钉子、铝片、皮筋、橡皮等,观察灯泡是否亮,并将鉴别后的材料分成两类;
实验现象:
1、灯泡亮的是钉子、铁丝、铝片、钢丝等;
2、灯泡不亮的是干木头、塑料、纸、橡皮、皮筋等;
实验结论:
1、灯泡亮的一类是:钉子、铝片、钢丝等;钉子、铁丝等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2、圆珠笔被弹起来;
3、玻璃球被弹出去;
实验结论:
像弹簧这样,压缩或拉伸时,会产生一种要恢复到原来形状的力,这就是弹力;
实验5:
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材料:
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柱形磁铁、圆形磁铁、小磁针、纸片、棉线铁钉、大头针、收音机、纸板等;磁性实验盒
实验步骤:
1、观察磁铁的形状;
2、把两个小灯泡用导线并列的连接在电路中,观察现象;
3、用同样的方法在电路中接入三个或多个小灯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串联电路:1、灯泡亮了;
2、两个小灯泡同时亮了,亮度有差异;
3、三个或多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亮度也有差异;
并联电路:1、小灯泡亮了;
2、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3、三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2、在左边第二格挂2个钩码,然后在右边第一个格挂几个钩码,杠杆尺才能平衡
新版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上册)(有答案)

......
实验结论:1.在冰块融化的过程中,盛冰块的烧杯内空气温度逐渐(下降),直至冰块完全融化。
2.在冰块融化的过程中,紧靠烧杯外壁的空气温度逐渐(下降),直至冰块完全融化。
3.在冰块融化的过程中,远离盛冰块烧杯处的空气温度(保持不变)。
4.冰块在融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5.冰块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实验现象或结论:
1、在(直筒透明杯的外壁)贴上刻度条,注意从(底部)贴起(以毫米为单位)。
2、刻度条外贴上(透明胶带),用来防水。贴刻度条一定要0刻度线对准杯内底后再胶带固定。
3、把雨量器水平放置在(空旷无遮挡的雨中),测量(24)小时的降雨量。
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
组别
时间
年 月 日 第 节
实验名称:制作简易风向仪
实验器材:试管一支、烧杯一支、温度计一支、碎冰、清水、食盐、笔。
实验步骤:
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约四分之一的清水,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2、将装有清水的试管放入盛满碎冰(加入了食盐)的容器中,用温度计测量试管中水的温度。注意温度计不要碰到试管壁。
3、温度计插入水中的位置保持不变,等待试管中的水结冰。
4、当试管中的水开始结冰时,记录温度。
实验步骤:
1、在两个透明杯中分别放入50毫升的清水。
2、分别取20克食盐和小苏打,用小勺再把它们平均分为8份。
3、取一小份食盐,加入一个盛水的杯子中,用搅拌棒充分搅拌。在食盐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份食盐,继续搅拌……,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记录食盐溶解在50毫升水中的份数。
4、按同样的方法,将小苏打一份一份地溶解,直到不能溶解为止,记录小苏打溶解在50毫升水中的份数。
小学科学三年级分组试验记录下学期

下学期小学三年级科学分组试验记录一、实验目的:探究物体的浮力和沉力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材料:1.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物体,如橡皮球、水杯、玩具汽车等;2.水桶或水槽;3.计量容器。
三、实验步骤:1.将水桶或水槽装满水,使其能够完全浸入小物体。
2.选择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物体进行实验。
3.将每个物体逐个地从水面上放入水中,观察它们在水中的表现。
4.记录每个物体在水中的情况,包括浮力和沉力。
四、实验记录:实验记录1:物体:橡皮球形状:圆形浮力:橡皮球浮在水面上,表面有一部分暴露在水上。
沉力:橡皮球在水中有部分沉入水中。
实验记录2:物体:水杯形状:圆柱形浮力:水杯的底部与水面接触,但水杯仍然浮在水上。
沉力:水杯在水中的大部分是浮在水面上。
实验记录3:物体:玩具汽车形状:长方形浮力:玩具汽车一部分浮在水上,一部分沉入水中。
沉力:玩具汽车在水中的一部分沉入水中,但仍然有部分浮在水面上。
实验记录4:物体:小球形状:球形浮力:小球全部浮在水面上。
沉力:小球没有沉入水中,完全浮在水面上。
实验记录5:物体:塑料盒子形状:长方形浮力:塑料盒子的大部分浮在水面上。
沉力:塑料盒子在水中的一小部分沉入水中。
实验记录6:物体:漂木形状:不规则形状浮力:漂木的大部分浮在水面上。
沉力:漂木在水中有一小部分沉入水中。
实验记录7:物体:铅块形状:长方形浮力:铅块在水中沉到了底部。
沉力:铅块没有浮在水面上,完全沉入水中。
实验记录8:物体:小石块形状:不规则形状浮力:小石块在水中完全沉入水中。
沉力:小石块没有浮在水面上,全部沉入水中。
五、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记录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会影响浮力和沉力。
形状规则的物体如球形和圆柱形更容易浮在水面上,而不规则形状的物体则更容易沉入水中。
2.物体的密度也会影响浮力和沉力。
密度较小的物体浮力较大,密度较大的物体则容易沉入水中。
3.浮力和沉力是相对的,一个物体在水中可能有部分浮起,部分沉入水中。
三年级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单三年级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单引言:在三年级科学课上,我们进行了一次有趣的分组实验。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学习了科学方法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的目的、过程、结果和结论。
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液体的沉浮性质,并观察它们在水中的行为。
我们希望通过实验,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浮力和密度的关系。
材料和方法:实验所需材料包括五个透明容器、水、盐水、酒精、橄榄油和蜂蜜。
首先,我们将容器标记为A、B、C、D和E,分别代表不同的液体。
然后,我们依次将每种液体倒入容器中,确保每个容器中的液体量相等。
接下来,我们将一个小塑料球轻轻放入每个容器中,观察它们的行为。
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以下现象:- 容器A中的球迅速下沉,没有浮起来。
- 容器B中的球浮在液体表面,但只露出一小部分。
- 容器C中的球完全浮在液体表面。
- 容器D中的球部分浮在液体表面,部分沉在液体中。
- 容器E中的球完全浮在液体表面,且比容器C中的球更高。
结论:根据我们的观察和实验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液体的浮力与其密度有关。
密度较大的液体会产生较大的浮力,使物体浮在液体表面。
2. 液体的浮力与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也有关。
形状较大的物体更容易浮在液体表面。
3. 在我们的实验中,容器A中的液体是水,容器B中的液体是盐水,容器C中的液体是酒精,容器D中的液体是橄榄油,容器E中的液体是蜂蜜。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推断它们的密度从小到大依次是:水 < 盐水 < 酒精 < 橄榄油 < 蜂蜜。
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尽管我们的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准确性,但我们也意识到实验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我们只使用了五种液体进行实验,可能还有其他液体的沉浮性质我们没有探究。
其次,我们只使用了一个小塑料球,可能不足以代表所有物体的行为。
为了改进实验,我们可以增加更多液体和不同形状的物体进行观察。
结语: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不仅了解了科学方法的应用,还学会了团队合作和观察记录的重要性。
《测量水的温度》三年级下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注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数不同,温度越高,读数越大。
实验结论
水的冷热不同水的温度不同。
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年级
三年级(下)
组别
指导教师
时间
实验名称
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目标
会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选择不同的温度计,以及正确使用温度计
实验器材
4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
4支水温计(刻度范围在-20℃——110℃)
水温测量记录表
实验步骤
1、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范围在-20℃——11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全册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操作报告单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时间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观察种子
实验猜测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颜色、大小、形状等各不相同。
1.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
实验器材.2.白纸
放大镜。
3.
实验提示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1.
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
实验观察植物的种子,要观察种子的2.
操作颜色等。
形状..大小掰种子时,如果要用步骤再掰开种子看一看,种子的里面3.到工具,小心划伤手。
)有什么?(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小组讨论:通过观察植物的种4.
子,你发现了什么?
实验现象或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等各不相
结论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科学实验操作报告单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时间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种植凤仙花
实验猜测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实验器材小铲、土壤、凤仙花种子、透明玻璃杯、纸巾等。
实验提示
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纸,1.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
实验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的2.一个杯中可放2—3粒操作中间。
种子,不同的方向都置步骤往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让3.。
种子浸在水里。
不要种的太深。
过几天后观察到的现象:种子萌发先长(),再长()和实验现象或();植物的根向()的方向生长,根的生长速度()。
结论
科学实验操作报告单
科学实验操作报告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根会吸收水分。
等级评定
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丰望乡甘涝池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
三年级
时间
2016年3月18日
指导老师
实验名称
茎越长越高
组别
第()小组
实验目的
1、了解勤茎在不同生长阶段外部形态不同。
2、研究茎的作用。
实验器材
芹菜、红水、烧杯、小刀。
丰望乡甘涝池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
三年级
时间
2016年4月15日
指导老师
实验名称
蚕的生长变化
组别
第()小组
实验目的
继续观察蚕,进一步了解蚕在生长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实验器材
放大镜、蚕宝宝、桑叶、尺。
实验过程
1、观察正在蜕皮的蚕,了解这种现象。
2、用尺子量一量,蚕的身长。说说跟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
3、预测一下蚕会变成什么样子。
实验结果
1、蚕的生长变化很神奇,生命是可爱和可贵的。
2、眠性是蚕的生长特性之一。
等级评定
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丰望乡甘涝池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
三年级
时间
2016年5月6日
指导老师
实验名称
水结冰了
组别
第()小组
实验目的
1、了解水是怎样结成冰的。
2、懂得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1、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SA化的重要因素。
等级评定
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丰望乡甘涝池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
三年级
时间
2016年5月20日
指导老师
实验名称
水和水蒸气
组别
第()小组
实验目的
帮助理解水获得热量后能更快地从液态转变为气态。
实验器材
玻璃器皿、水、大小透明琉璃杯若干。
实验过程
1、在浅碟子里倒入少许水,做好水面标记,放在阳光下,过一段时间观察水量变化。
3、说说每一类种子的外部特征。
实验结果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等级评定
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丰望乡甘涝池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
三年级
时间
2016年3月4日
指导老师
实验名称
种植我们的植物
组别
第()小组
实验目的
观察植物生长变化过程,研究生长变化规律。
实验器材
实验过程
1、取一段新鲜的芹菜和装有红色水的烧杯。
2、将芹菜放入烧杯中。
3、观察芹菜的变化。
4、将芹菜横切开,观察它的横切面。
实验结果
茎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等级评定
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丰望乡甘涝池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
三年级
时间
2016年4月8日
指导老师
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丰望乡甘涝池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
三年级
时间
2016年6月17日
指导老师
实验名称
磁力的大小会变化吗
组别
第()小组
实验目的
懂得两个或多个磁铁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实验器材
环形磁铁、回形针等。
实验过程
1、测量磁力,收集数据。磁力大小用磁铁吸住回形针个数表示。
2、把磁铁磁力大小记录下来。
实验名称
我们看到了根
组别
第()小组
实验目的
1、知道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2、懂得根的作用。
实验器材
带根植物、试管、植物油。
实验过程
1、观察杯子里的根,比较一下不同方向放置的种子的根生长的方向。
2、描述一下根的样子。
3、将食物油封住水面。过一段时间观察一下水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4、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
实验器材
玻璃器皿、冰块。
实验过程
1、在保温杯里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
2、用温度计观测试管里水温的变化。
3、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4、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果
1、水温下降到0摄氏度,会结成冰。
2、水在结冰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等级评定
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丰望乡甘涝池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凤仙花种子,花盆,土壤,铲子等工具。
实验过程
1、大家动动手,一起来种凤仙花(在花盆中)。
2、在透明的杯子中进行播种。
3、做好观察记录。
实验结果
观察植物生长变化活动,必须从“播种”开始。
等级评定
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丰望乡甘涝池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
三年级
时间
2016年3月11日
指导老师
实验器材
各种磁铁
实验过程
1、观看磁铁,说说有哪些形状。
2、分别给它们取名字。
3、为什么磁铁要做成这么多形状?各有什么用途?
4、讨论,总结。
实验结果
磁铁有各种形状,作用各不相同。
等级评定
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丰望乡甘涝池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
三年级
时间
2016年6月12日
指导老师
实验名称
指南针
实验过程
1、把指南针盒放平,让磁针自由转动。
2、待磁针停止摆动后,转动指南针盒,使方位盘上标明的方向与磁针指的南北方向一致。
3、对照方位盘确定出各个方向。
实验结果
学会了使用指南针测定方向。
等级评定
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甘涝池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
三年级
时间
2016年2月26日
指导老师
实验名称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组别
第()小组
实验目的
了解植物种子形状、大小、颜色外部特征。
实验器材
凤仙花等植物种子,放大镜等。
实验过程
1、观察花生、玉米、绿豆、红豆、小麦、蚕豆、凤仙花等种子,看一看,用手摸一摸。
2、掰开一粒种子看一看。
实验名称
蚕的生长变化
组别
第()小组
实验目的
了解蚕在生长的过程中,身长、体重、食量等方面会发生哪些变化。
实验器材
放大镜、蚁蚕、桑叶。
实验过程
1、观察小蚕的外形。重点观察头部、胸部、腹部和足是什么样的。
2、观察蚕的行为。怎样吃桑叶?怎样爬行?
实验结果
蚕在生长过程中要吃桑叶,身体会发生变化。
等级评定
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2、水蒸发速度试验。
3、空气中的水蒸气试验。
实验结果
1空气中有水蒸气。
2、水可以转变成气态,也可以从气态回到液态。
等级评定
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丰望乡甘涝池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
三年级
时间
2016年6月3日
指导老师
实验名称
我们知道的磁铁
组别
第()小组
实验目的
描述和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磁铁的知识,了解磁铁的用途。
磁铁的两极
组别
第()小组
实验目的
认识磁铁的基本性质。
实验器材
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等。
实验过程
1、两只手握住两块没有标识的磁铁,相互接近,会出现几种情况?手有什么感觉?
2、把两块磁铁两端分别标上A、B、C、D,再将它们相互接近。
3、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
磁铁上磁力最强部分是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等级评定
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
两个或多个磁铁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等级评定
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丰望乡甘涝池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
三年级
时间
2016年6月24日
指导老师
实验名称
指南针
组别
第()小组
实验目的
了解指南针在我国发明、发展和应用的历史。学习和使用指南针测定方向。
实验器材
班级
三年级
时间
2016年5月13日
指导老师
实验名称
冰融化了
组别
第()小组
实验目的
1、了解冰在什么条件下化变成水。
2、懂得冰在融化过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实验器材
冰块、塑料袋。
实验过程
1、取一块冰块,装入一个透明的塑料袋中,并封好袋口。
2、记录融化所需的时间。
3、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加速融化。
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