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使用指南8460()
胰岛素使用方法

胰岛素使用方法
胰岛素使用方法就是将胰岛素药物从胰岛素注射器中注入皮下组织中。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使用步骤:
1. 准备工作:洗手并清洁注射部位。
您可以选择在腹部、臂部、或臀部注射。
2. 检查胰岛素:确保您使用的胰岛素名称、类型和剂量与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相符。
3. 准备注射器:把胰岛素注射器和针头取出并检查。
确保它们没有损坏或过期。
4. 抽取胰岛素:轻轻转动胰岛素瓶,直到药液颜色均匀。
使用注射器抽取正确剂量的胰岛素。
5. 准备注射部位:清洁注射部位,可以使用医用酒精棉球来擦拭,但不是必需的。
6. 注射胰岛素:将针头轻轻插入清洁的注射部位。
以缓慢、稳定的速度将胰岛素注射到皮下组织中。
7. 移除针头:将针头缓慢拔出,并用棉球轻轻按压注射部位,以防止出血。
8. 处理用过的注射器:将用过的注射器放入专用的安全容器中,以防止他人接触。
9. 记录剂量和时间:每次注射后,记录您注射的剂量和时间,以便跟踪胰岛素使用和效果。
请注意,这只是一般胰岛素使用方法的基本指导。
具体的使用方法可能会根据您的个人状况和医生的指示而有所不同。
始终按照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进行使用,并定期接受医生的跟踪检查。
胰岛素使用方法

胰岛素使用方法
一、胰岛素使用方法二、胰岛素的正确保存方法三、胰岛素如何降血糖
胰岛素使用方法1、注射胰岛素前的准备
1.1、确定吃饭时间,肯定在30-45分钟内吃饭。
1.2、准备好酒精棉球,注射装置和胰岛素。
1.3、再一次核对胰岛素的剂型。
1.4、仔细检查胰岛素的外观。
1.5、中效、长效胰岛素50/50、70/30或超长效胰岛素均为外观均匀的混悬液,轻轻摇晃后,如牛奶状,但若出现下列情况不应使用:
1.5.1、轻轻摇晃后瓶底有沉淀物。
1.5.2、轻摇后,在瓶底或液体内有小的块状物体沉淀或悬浮。
1.5.3、有一层“冰霜”样的物体粘附在瓶壁上。
1.5.4、短效胰岛素为清亮、无色、透明液体。
2、胰岛素注射轮换的原则
2.1、选左右对称的部位注射,并左右对称轮换注射。
待轮完,换另外左右对称的部位。
2.2、如先选左右上臂,并左右对称轮换注射。
等轮完后,换左右腹部。
这样可避免因不同部位胰岛素吸收不同而造成的血糖波动。
2.3、同一注射部位内注射区的轮换要有规律,以免混淆。
3、胰岛素用量如何调节
胰岛素要根据空腹血糖及时调节用量,先保证空腹血糖降到5±1mmoI/L,用量四天调一次,其方法为空腹血糖值减5,差值以增加4个。
胰岛素使用指南

胰岛素使用指南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1、胰岛素应用适应症1、1型糖尿病2、2型糖尿病1、不宜使用口服降糖药物的患者2、口服药物原发或继发失效3、处于应激状态时4、糖尿病急性并发症5、糖尿病出现严重慢性并发症或合并症6、老年2型糖尿病,消瘦明显、营养不良或精神抑郁3、糖尿病合并妊娠或妊娠糖尿病4、某些继发糖尿病5、临床类似2型糖尿病但血液ICA或ADA阳性6、临床暂时难以分型的糖尿病患者2、胰岛素使用原则1、超短效或短效胰岛素主要控制三餐后的高血糖;中、长效胰岛素主要控制基础和空腹血糖2、三餐前短效胰岛素剂量分配原则:早>晚>午3、开始注射胰岛素宜使用超短效或短效胰岛素,初始剂量宜小,以免发生低血糖4、全日胰岛素剂量>40U者一般不宜一次注射,应分次注射5、长效胰岛素与短效动物胰岛素混合使用时,短效胰岛素剂量应大于长效胰岛素的剂量6、调整胰岛素用量应参考临床症状与空腹血糖、三餐前、后血糖、睡前血糖,必要时测定凌晨3时血糖及尿糖水平7、调整胰岛素剂量不要三餐前的剂量同时进行,应选择餐后血糖最高的一段先调整,若全日血糖都高者应先增加早、晚餐前短效胰岛素的剂量8、每次增减胰岛素以2---6U为宜,3---5天调整一次9、糖尿病使用胰岛素应个体化10、尽量避免低血糖反应的发生11、当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与短效胰岛素同时使用时,应分别使用注射器抽取药液,并注射在不同的部位3、胰岛素治疗方案(一般需10----20d完成如下过程:1、初始剂量的选择2、餐前剂量分配3、剂量缓慢调整4、最终治疗量)。
正常人每日胰岛素分泌量为24----32U,空腹平均分泌0.5---1U/h,进餐后分泌水平上升为基础值的8----10倍,高达1.5---4U/h,因此将24U作为胰岛素的基础量,餐后作为追加量。
需要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开始必须用普通胰岛素,经反复调整满意后,为减少注射次数需配合NPH或PZI,正规胰岛素与N混合后,各自起作用,与P混合后剂量比例发生变化。
胰岛素使用指南

胰岛素使用指南介绍: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不健康饮食的盛行,糖尿病在全球范围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最重要的药物之一。
本文将向您介绍胰岛素的使用指南,包括胰岛素的种类、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胰岛素的种类:胰岛素主要分为快速作用型、中效型和长效型。
根据医生的建议和个人状况,您将需要使用特定类型的胰岛素。
1. 快速作用型胰岛素:快速作用型胰岛素通常在餐前使用,以帮助控制饭后血糖水平的急剧上升。
这种类型的胰岛素在注射后几分钟内开始起效,作用时间通常持续2-4小时。
您可以在每次进餐前使用快速作用型胰岛素,以确保胰岛素在食物摄入后迅速发挥作用,并帮助控制血糖水平的变化。
2. 中效型胰岛素:中效型胰岛素的起效时间较快速作用型胰岛素更长,而作用时间相对较短。
这种类型的胰岛素通常在早晨或临睡前使用,以覆盖餐后的胰岛素需求。
中效型胰岛素通常需要与快速作用型胰岛素一同使用,以提供全天的胰岛素覆盖。
3. 长效型胰岛素:长效型胰岛素是一种持续性胰岛素,其起效时间更慢,作用时间更长,可提供全天胰岛素需求的基础覆盖。
长效型胰岛素通常在早上或临睡前使用。
它可以帮助控制晨起时的血糖水平,并提供全天胰岛素的基础需求。
通常需要与快速作用型胰岛素或中效型胰岛素一同使用。
胰岛素的使用方法:胰岛素通常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使用。
以下是胰岛素的正确注射方法:1. 准备胰岛素:首先,确保您的胰岛素储存于正确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
在使用之前,请查看胰岛素的有效期是否已过期。
在使用前,轻轻摇动胰岛素瓶,使胰岛素均匀混合。
任何混浊或有沉淀的胰岛素都应丢弃。
2. 准备注射器: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并确保注射器的封套已完好保留。
3. 准备注射部位:选择注射部位时,可以选择腹部、大腿、臀部等部位。
轮换使用不同的注射部位,以避免皮下脂肪块的形成。
清洁选定的注射部位,使用消毒酒精或清水洗手。
4. 注射:拉开注射器的封套,并将针头轻轻插入准备好的注射部位。
胰岛素正确使用方法

胰岛素正确使用方法
1. 注射前准备:清洁手部和注射部位,准备好注射器和胰岛素。
2. 洗净注射部位,通常为腹部、大腿和上臂,用酒精消毒。
3. 把胰岛素瓶或注射笔摇匀,使匀浆均匀。
4. 用无菌的注射器和针头将胰岛素吸入注射器。
5. 在肚脐周围或大腿肌肉块上挤出一些皮肤,放松,并插入注射器。
注射器应该与皮肤呈90度角。
6. 缓慢地注射胰岛素底物。
这将确保药物渗透到皮下组织中。
7. 停留几秒钟,然后取出注射器。
8. 如果出现出血,请轻轻地按下注射部位,然后涂上消毒剂。
9. 转动注射部位。
轮流使用部位可以减少注射引起的肿胀和疼痛。
10. 在注射前和注射后监测血糖水平,确保胰岛素剂量正确且没有过敏反应。
11. 您必须符合您的医生或糖尿病教育专家的指示,对于每日的胰岛素剂量、注射时间和注射部位应准确计算。
12. 对于新手,建议在医生或糖尿病教育专家的指导下进行第一次注射。
任何疑问或困惑,都应咨询医生或糖尿病教育专家。
胰岛素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胰岛素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胰岛素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胰岛素是一种常见的药物,用于治疗糖尿病和调节血糖水平。
本文将介绍胰岛素的使用方法以及需注意的事项,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正确、安全地使用胰岛素。
胰岛素的使用方法1. 注射胰岛素一般情况下,胰岛素以注射的方式使用。
下面是正确注射胰岛素的步骤:1. 清洗双手并准备所需的胰岛素药物和注射器。
2. 按照医生或药剂师的指示,选择注射部位。
常见的注射部位有臀部、大腿前侧和腹部。
3. 取下胰岛素瓶盖或载药器的保护盖,将药物吸入注射器中。
4. 轻轻捏起注射部位的皮肤,将注射器的针头斜着插入皮肤。
5. 缓慢而稳定地将胰岛素推入皮下,确保药物完全注入。
6. 保持注射器插入皮肤中,数到5,然后缓慢拔出针头。
7. 用消毒棉球轻轻按压注射部位,以防止出血。
8. 扔掉已使用的注射器和其他废弃物。
2. 携带胰岛素对于使用胰岛素的人来说,携带胰岛素和相应的供应品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携带胰岛素时的一些建议:- 始终携带足够的胰岛素药物和注射器,以应对突发情况。
- 在旅行或外出时,将胰岛素保持在正确的温度范围内。
避免将胰岛素置于极端温度下或阳光直射的地方。
- 将药物和注射器放在一个干燥、清洁的容器中,以防止污染和损坏。
- 如果需要飞行或长时间旅行,最好将胰岛素放在携带行李中,并提前咨询航空公司或相关部门的规定。
胰岛素使用注意事项使用胰岛素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常规监测血糖在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每天都需要进行多次血糖监测,特别是在餐前和餐后。
通过监测血糖水平,可以调整胰岛素剂量,以确保血糖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2. 遵医嘱使用请严格遵循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和指示。
不要改变胰岛素的剂量或停止使用胰岛素,除非得到专业人士的指导。
3. 注意过期日期检查胰岛素药物的过期日期,并确保在有效期内使用。
过期的胰岛素可能会失效或导致副作用。
4. 储存胰岛素胰岛素需要储存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
请遵循药物包装上的储存说明,并避免将胰岛素放置于极端温度下或阳光直射的地方。
胰岛素的使用指引流程

胰岛素的使用指引流程介绍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药物,常用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
正确使用胰岛素可以帮助患者有效管理糖尿病,本文将介绍胰岛素的使用指引流程。
步骤使用胰岛素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准备胰岛素和注射器:–确保胰岛素瓶和注射器都没有损坏。
–检查过期日期,确保胰岛素没有过期。
–温柔地摇晃胰岛素瓶,确保胰岛素溶液均匀。
2.洗手:–用温水和肥皂洗手,或使用消毒洗手液清洁双手。
3.选择注射部位:–注射部位可以选择腹部、上臂、大腿或臀部。
–选择一个每次注射使用不同的部位,避免反复使用同一个部位。
4.准备注射器–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注射器,确保最小剂量的误差。
–解开注射器的封盖,确保注射器的针头是干净的。
5.吸取胰岛素溶液–插入注射器的针头进入胰岛素瓶的橡胶塞中。
–吸取所需剂量的胰岛素溶液。
6.准备注射部位–用消毒纱布或棉球擦拭注射部位,清除皮肤上的细菌。
7.注射胰岛素–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起一小块皮肤。
–将注射器的针头插入捏起的皮肤下。
–缓慢而均匀地按下注射器柱塞,将胰岛素注射到皮下组织中。
8.将胰岛素瓶和注射器妥善保存–关闭胰岛素瓶的盖子,确保胰岛素溶液不暴露在空气中。
–把用过的注射器放入专用的安全容器中。
注意事项在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医生给予的指导来使用胰岛素。
•保持注射部位清洁:注射前使用酒精棉球或消毒纱布清洁注射部位。
•遵循正确的注射技巧:按照正确的注射方法注射胰岛素。
一般情况下,胰岛素需要注射到皮下脂肪层,避免注射到神经和血管部位。
•控制注射剂量:根据医生的建议确定胰岛素的剂量。
•遵循胰岛素存储规则:胰岛素需要储存在冰箱中,避免暴露在阳光下或高温环境中。
•定期更换注射针头:避免重复使用注射针头,以防感染。
结论正确使用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管理血糖的关键。
通过遵循上述使用指引流程,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如果有任何问题或困惑,请咨询医疗专业人士的建议。
胰岛素使用方法

胰岛素使用方法
胰岛素是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它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正确的使用胰岛素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胰岛素的使用方法,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握正确的使用技巧。
首先,使用胰岛素前需要洗手,保持注射部位清洁。
选择注射部位时,应轮换使用腹部、臂部、臀部和大腿等部位,避免在同一部位连续注射,以免导致局部皮下脂肪堆积和瘢痕形成。
其次,使用胰岛素前需要摇匀胰岛素瓶,确保药液均匀混合。
在注射前,将胰岛素瓶置于手掌中来回摇晃数次,但不要剧烈摇晃或搅拌,以免产生气泡或使药液变浑浊。
接着,使用胰岛素注射器进行注射。
在使用注射器前,需要检查注射器和胰岛素瓶的有效期,确保药品没有过期。
在使用注射器时,应按照医生或药师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注射器规格,并按照正确的注射技巧进行操作。
在注射时,需要将注射器插入皮下脂肪组织中,并慢慢注射胰
岛素。
注射完成后,需要轻轻按压注射部位,帮助药液在皮下组织中均匀分布。
注射完成后,不要马上按摩注射部位,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
最后,使用胰岛素后需要注意药品的保存和废弃。
胰岛素需要保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已经使用过的注射器和胰岛素瓶需要正确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他人造成污染和伤害。
总之,正确的胰岛素使用方法对于控制血糖水平、预防糖尿病并发症非常重要。
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时,应严格按照医生或药师的指导进行操作,确保使用安全有效。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掌握胰岛素的正确使用方法,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胰岛素应用适应症1、1型糖尿病2、2型糖尿病1、不宜使用口服降糖药物的患者2、口服药物原发或继发失效3、处于应激状态时4、糖尿病急性并发症5、糖尿病出现严重慢性并发症或合并症6、老年2型糖尿病,消瘦明显、营养不良或精神抑郁3、糖尿病合并妊娠或妊娠糖尿病4、某些继发糖尿病5、临床类似2型糖尿病但血液ICA或ADA阳性6、临床暂时难以分型的糖尿病患者2、胰岛素使用原则1、超短效或短效胰岛素主要控制三餐后的高血糖;中、长效胰岛素主要控制基础和空腹血糖2、三餐前短效胰岛素剂量分配原则:早>晚>午3、开始注射胰岛素宜使用超短效或短效胰岛素,初始剂量宜小,以免发生低血糖4、全日胰岛素剂量>40U者一般不宜一次注射,应分次注射5、长效胰岛素与短效动物胰岛素混合使用时,短效胰岛素剂量应大于长效胰岛素的剂量6、调整胰岛素用量应参考临床症状与空腹血糖、三餐前、后血糖、睡前血糖,必要时测定凌晨3时血糖及尿糖水平7、调整胰岛素剂量不要三餐前的剂量同时进行,应选择餐后血糖最高的一段先调整,若全日血糖都高者应先增加早、晚餐前短效胰岛素的剂量8、每次增减胰岛素以2---6U 为宜,3---5天调整一次 9、糖尿病使用胰岛素应个体化 10、尽量避免低血糖反应的发生11、当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与短效胰岛素同时使用时,应分别使用注射器抽取药液,并注射在不同的部位3、胰岛素治疗方案(一般需10----20d 完成如下过程:1、初始剂量的选择2、餐前剂量分配3、剂量缓慢调整4、最终治疗量)。
正常人每日胰岛素分泌量为24----32U ,空腹平均分泌0.5---1U/h ,进餐后分泌水平上升为基础值的8----10倍,高达1.5---4U/h ,因此将24U 作为胰岛素的基础量,餐后作为追加量。
需要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开始必须用普通胰岛素,经反复调整满意后,为减少注射次数需配合NPH 或PZI ,正规胰岛素与N 混合后,各自起作用,与P 混合后剂量比例发生变化。
(早餐前或夜间高血糖,胰岛素>50U/d ,应睡前加注少量胰岛素,有酮症者增加液体,必要时小剂量胰岛素维持静点)1、的估算: 11型糖尿病:0.5----0.8U/kg.d ,2型糖尿病:0.4---0.5U/kg.d2、按生理需要量:24----32U/d (早10、午6、晚8)3、按尿糖:根据24尿糖量,每2g 给1U4、按血糖:根据【(血糖(mg )-100)×公斤体重×6÷2000】公式算得所需胰岛素的单位数,初始用其1/2----2/3,3----5d 据血糖或尿糖调整5、按经验:(见表) 2、补充疗法(口服抗糖尿病药物联合基础胰岛素):起始胰岛素剂量为0.2U/kg.d 、10U/d 或空腹血糖的mmol/L 数,以后根据空腹血糖,3----5天调整一次用量。
目标值:空腹血糖<6mmol/L,HbAlc<7%。
适应于口服抗糖尿病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未达标者3、每日2---3次餐时超短效或短效胰岛素:起始剂量0.3---0.5U/kg.d,三餐分配原则:全日量分三等份,午餐减2---4U加到早餐前。
适应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或胰岛细胞尚有分泌功能的患者,其基础和空腹血糖接近正常,但餐后血糖高,而夜间和空腹血糖高者均不适宜。
4、每日多次餐时胰岛素与基础胰岛素联合:起始剂量(即基础胰岛素,为晚餐前长效胰岛素或睡前中效胰岛素或任何固定时间的长效胰岛素)0.1U/kg.d或4---8U/次;三餐前的超短效或短效胰岛素为0.3---0.5U/kg.d。
适用于糖尿病病程长,胰岛细胞功能差,全天的基础、空腹、餐后血糖均高。
5、一日2次餐时和基础胰岛素联合:上述方案停用午餐前胰岛素:1、午餐前胰岛素的一半加到早餐前,另一半改为长效胰岛素加到早餐前;2、早或晚加用长效胰岛素8----10U或睡前(10pm)加中效胰岛素4----8U;3、根据8次血糖使用30R或50R。
适用于经治疗糖毒性消失,胰岛细胞功能有恢复,血糖控制较理想的患者。
中性胰岛素的用法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常见的R/P(N)方案注:R:短效胰岛素,P:长效胰岛素,N:中性胰岛素4、胰岛素剂量调整胰岛素用量调整的原则:3---5d调整一次,每次增、减2---4U,一般不超过8U。
调整方法:1、据尿糖:适用于年轻,病程短,肾糖阈正常的患者,可根据第一天三餐前的尿糖调整,一般每个(+)增补4U,2---3天调整一次,(-)可酌减胰岛素量。
2、据血糖(见表):1、三餐前血糖正常,三餐后血糖高:可早、晚加餐时胰岛素2----6U;三餐前、后血糖都高:可早加餐时胰岛素2----6U,晚或睡前加基础胰岛素4----6U。
2、仅空腹血糖高,可晚或睡前加基础胰岛素4---6U3、餐后2h血糖高而餐前血糖低:可将餐前胰岛素由餐前15---30分钟提前到餐前45----60分钟注射或将餐时的食物的1/3留在两餐之间加餐。
4、由动物胰岛素转向人胰岛素时剂量应减少15----20%甚至40----50%5、空腹血糖控制不理想的原因1、全日胰岛素用量不足2、夜晚基础量不足3、黎明现象(清晨3---5点血糖开始升高,持续到上午9点)4、Somogyi现象(1、餐后2h血糖正常,次晨高血糖;2、夜间自10点起,每隔2h 测血糖一次,如<5mmol/L有意义,应减晚餐前短效胰岛素)6、餐后血糖高1、饮食、运动不当2、餐前胰岛素不足3、胰岛素不敏感,需加增敏剂7、停用胰岛素指征1、空腹C—P>0.4nmol/L,餐后2hC—P>0.8nmol/L2、全日胰岛素量<30U3、胰岛素用量<0.3U/kg.d4、应激因素消除5、血糖控制理想6、肥胖者体重下降8、胰岛素副作用1、低血糖2、过敏*3、体重增加4、皮下脂肪萎缩或肥厚*5、屈光不正6、胰岛素性水肿7、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与使用不纯胰岛素有关9、血糖控制目标1、HBAlc≤6.5%(一般应在半年内完成,如3个月内不达标应联合用药)2、空腹/餐前血糖:4.4----6.1mmol/L,最次<7.83、餐后2h血糖:4.4----8.0mmol/L,最次<10.04、老年人可使血糖稍高于目标值2.0mmol/L,以免发生低血糖10、胰岛素种类胰岛素制剂根据作用时间长短分类表11、调整胰岛素剂量时应注意:1、切忌操之过急2、以段尿糖调整剂量时要等尿糖变化呈一定规律时再调整3、单独使用短效胰岛素不易使血糖控制理想,当胰岛素≥24U/d时应配合N或P或换预混胰岛素或配合口服药4、长期高血糖但尚有一定胰岛功能的糖尿病患者,经胰岛素治疗后自身胰岛功能有一定恢复,此时应及时逐步减少胰岛素用量,以免发生低血糖5、有两次以上的低血糖发作,但血糖、尿糖高,多见于无症状的自主神经病变患者,应避免单独大剂量使用胰岛素6、正常人血浆胰岛素水平为5---20mu/L,餐后50----100mu/L,静滴5---6U可使血浆胰岛素水平达20mu/L成人胰岛素需要量>1.5U/kg.d或>100----200U/d,儿童胰岛素需要量>2.5U/kg.d 能控制血糖,持续48h以上称为胰岛素抵抗,多发生在胰岛素治疗1年以内或停用4周以上又再度使用时,尤其使用牛胰岛素者。
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方法1、改用人胰岛素2、运动3、减肥4、饮食指导5、降低血糖6、降脂7、胰岛素增敏剂8、二甲双胍9、降压、降蛋白尿,应用阿司匹林,阿卡波糖,ACEI可能有益。
12、胰岛素与饮食、运动调配1、饮食计划改变,胰岛素用量也要相应改变2、餐前运动增加则加餐或和减少胰岛素1---2U;相反,增加3、早餐前或夜间高血糖每日>50U则睡前加注一次小量胰岛素4、晚餐后至睡前尿糖,血糖高,可晚餐前加少量胰岛素或减少晚餐主食量10---15g5、夜间0----6点或次晨早餐前血糖,尿糖高,可晚餐前加N或同等剂量的R+P混合6、睡前尿糖阴性,次晨尿糖阳性,说明夜间可能发生低血糖,可从晚餐主食中留出20---25g于睡前缓冲,以免夜间低血糖7、午餐前尿糖高,可分出早餐主食一部分,作为上午10点的缓冲8、运动后出现低血糖,可于运动前或两餐之间加餐9、加餐应在胰岛素作用点最强以前,如上午9---10点,下午3---4点,晚上睡前。
13、R与P或N混合的调节方法1、R+P:1、三次R改为两次混合:(早餐前+午餐前)÷4,3份为R,1份为P,于早餐前注射,晚餐前不变;或午餐前R分为1/2R、1/2P,于早餐前注射,晚餐前不变(或晚餐前R减2---4U,改为N2----4U与原R混合,于晚餐前注射),控制晚餐后及夜间血糖。
2、两次R改为一次混合(适用于两次R血糖控制满意者):晚餐前R分为1/2R、1/2P,并到早餐前注射(由于剂量较大,易产生低血糖,可减少1---2U)。
2、R+N:1、如R<20U/d,可单独用N或R:N=3:7或改口服药;2、R>40U/d,必须R、N混合,比例为3:7或1:1或据空腹、餐后血糖增减二者比例。
14、2型糖尿病分型1、轻型:多为肥胖致胰岛素抵抗患者,空腹血糖小于7.8mmol/L,饮食、运动、口服降糖药可使血糖控制在7.0以下,不必胰岛素治疗。
2、中型:空腹血糖7.8----11.1,最大剂量口服药不能控制,需胰岛素治疗,起始量0.3---0.4U/kg.d,补充基础量,控制空腹血糖,如早餐前和睡前或晚餐前N。
(由于2型糖尿病常有黎明现象,故睡前N应大于早餐前,如用P则1—2次/d)3、重型:空腹血糖>11.1,单纯1---2次/d的N很难控制,需大剂量(>1.5U/kg.d),应采用强化胰岛素疗法。
4、极重型:胰岛功能衰竭,空腹血糖>13.9---16.7,一般不发生酮症,很少发生低血糖,应口服降糖药联合应用,1个月血糖不能控制,可胰岛素治疗,肥胖者用胰岛素加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
15、糖尿病的控制目标16、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003年ADA)1、标准空腹血糖:3.9---5.6mmol/L2、正常人群(NGT):无糖尿病病史,FPG<5.6mmol/L,OGTT:2hPG<7.8mmol/L3、空腹血糖受损(IFG):FPG≥5.6mmol/L但<7.0mmol/L4、糖耐量低减(IGT):口服75 克葡萄糖2hPG:7.8~11mmol/L5、糖尿病(DM):1、FPG≥7.0mmol/L,2、OGTT:2hPG≥11.1mmol/L,二者有一即可DMFPG7.0IFG5.6IGTDM标准空腹血糖3.92hPG7.811.113.917、糖尿病饮食疗法1、计算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2、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每日热卡供给量(kcal)×标准体重(kg)3、三餐分配原则:早、午、晚各1/3或早1/5,午、晚各2/54、营养要素分配原则:碳水化合物占日总热量55---60%;脂肪占25---30%;蛋白质占15---20%(1g碳水化合物=4kcal;1g蛋白质=4kcal;1g脂肪=9kacl)糖尿病患者的能量计算(kcal/kg/d)无糖尿病糖尿病前期糖尿病期糖尿病合并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