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时量补语.
外国人学汉语-提高语法-时量补语学习资料

外国人学汉语-语法练习(一)时量补语上海南北中文学校的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会将重点语法罗列出来,以语法句型,举例,练习为主干,让外国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了语法框架后,慢慢将学过的词汇融入其中,使学生通过练习句型来加深语法的印象。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以下的“时量补语”中,不仅仅展示了教学内容,更展现了在授课前,老师们进行讨论授课内容的严谨仔细以及多重复查后得到一个最完善的教学课件。
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内容的质量。
时量补语生词:1、一部分生词可在讲语法时的句子中讲掉,如:(已经,小时,离开,杂志,分钟)2、剩下的一些生词,可以创一个情境,把生词编进来,连贯;也可提前用到课文中的句子给学生用(可是,进步,应该,怎么办,改变,习惯)3、最后连不起来的生词就直接告诉学生意思。
一:V(了)+时段1、先用要讲的新句式有意识的问学生问题(切合学生实际)如:春丽,你昨天排练了多长时间?(等车),你等了多长时间?(睡),你睡了多长时间?你们聊了多长时间?/几个小时?学生回答时引导学生说完整的句子,如:我昨天排练了4个小时。
2、板书新句式1:V(了)+时段让学生发现句子与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和对应位置,加深理解和记忆。
3、练习:排序应该是C B A D EA、老师给出几个关键词,让学生连成完整的一句话。
B、A和B,B和C,C和D,D和A,问答式练习。
C、展示图片让学生用所学句式说成一句话。
D、有子卡时可以让学生把子卡连成一句话,同时练习认生词。
E、若学生掌握情况比较好,可让学生自己造句。
二、时量补语中出现动词带宾语时的两种表达1、V+O+V(了)+时段(1)可用一个句子引出这种结构的表达。
如:你们学习汉语学了多长时间?你来中国来了多长时间?你学习跳舞学了多长时间?(同样,引导学生说完整的回答)(2)板书:V+O+V(了)+时段板书一个句子,强调其与结构的对应关系和位置,加深记忆。
如:你看书看了多长时间?/几个小时?(3)A、针对句式1和句式2作区分,有无动词带宾语时的不同表达。
补语

以上各例都时量补语放在重复的动词之后:主语+v+宾语+v+(了)+时量补语。
以(1)为例,正确的表示法是“他学汉语学了两年。”其余各例依此类推,出现此类错误的原因是受到了第一语言的负迁移的影响,即语际干扰。学习者以母语语法为依据类推,造成宾语与时量补语位置关系处理的错误。
(1)我睡了一天的觉。改成:睡觉睡了一天。
(2)我游了一下午的泳。改成:我游泳游了一下午。
(3)我唱歌了一晚上。
以上各例都是错误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离合词是个难点,也是学生极易出错的地方。到底哪些词能分,哪些词不能分,这对外国学生来说是不好把握的。这点在此暂不做详细解释,仅举几个典型例子解释其与时量补语同时出现时的用法。
即要把离合词的动宾结构分开,时量补语放在其后,或者是重复动词部分,时量补语放在其后。上述例子正确的表示法为:
以(1)为例,英语的表示法为He has studied Chinese for two years.
也可以不重复动词,但受宾语成分词性的限制,分为两种情况:
1.当宾语是人称代词时,时量补语放在宾语后面。v+(了)+人称代词+时量补语
(1)我找了他半天了。
(2)我们等了你很长时间了。
2.当宾语不是人称代词时,时量补语可放在动词和宾语之间。宾语前可以加“的”,即v+(了)+时量补语+(的)+宾语
例如:(1)我学了一年(的)汉语。
(2)我看了三个小时(的)电视。
(3)我睡了一天(的)觉。
编辑本段由于动词分类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句式1.离合词
离合词是指一些动宾结构的双音动词,它们既有词的特点,也有某种分离形式。
对外汉语教学的的40个语法点

对外汉语教学的的40个语法点1.汉语得基本语序主语+ 谓语+ 宾语我学习汉语。
2.用“吗”、“呢”得疑问句您去吗?| 您去哪儿呢?3.用疑问代词得疑问句她就是谁?|这就是什么书?|您去哪儿?|您怎么去? 4.正反疑问句您就是不就是中国人?—您就是中国人不就是?您有没有照相机?—您有照相机没有?5.用“A还就是B?”得选择疑问句您喝咖啡还就是啤酒?|您去商店还就是(去)书店?注意:“还就是”与“或者”就是有区别得:星期天,我在家里瞧电视或者(×还就是)听音乐。
6.定语(用在名词前)(1)说明领属关系,应该用“得”:这就是我得书,那就是她得笔。
(2)说明人或事物得性质,不用“得”:她就是汉语老师。
| 这就是中文书。
(3)说明亲属关系或单位,一般不用“得”:她就是我爸爸。
| 那就是我们学校。
7.状语(用在动词 / 形容词前)(1)副词作状语:我常常去商店。
| 她很漂亮。
(2)介词短语作状语:我在中国学习。
| 我从美国来。
|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她写信。
| 您往前走。
| 我对她说了这件事。
(3)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她高兴地说:“今天就是我得生日”。
(4)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您快走!(5)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她很认真地学习。
8.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得结果)形式:动词 + 动词/ 形容词(1)动词 + 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我听懂了。
|我瞧见她了。
| 作业做完了。
|车停在门口。
(2)动词 +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您说对了。
| 饭做好了。
| 我听清楚了。
9.简单趋向补语动词 + 上、下、进、出、回、过、起/来、去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就是“来 / 去”得情况:(1)宾语就是处所词语得形式:动词+ 处所词语 + 来 / 去明天她回北京来。
| 她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就是事物词语得两种形式:表示完成:动词 + 来/ 去 + 事物词语我借来一本书。
对外汉语教学——时量补语.

练习:
例:我学了两个多月(的)汉语。 当 20多年 老师 吃 半个小时 饺子 讲 半天 课 跳舞 五年 睡觉 半天
2.宾语是人称代词时,时量补语 放在宾语后边
主语+动词+(了)+宾语+时量补 语
例:我找了你一个小时。 我们在这等她一会儿吧。
练习:
例:我找了你两个小时。 批评 一个小时 打 一分多钟 帮 十几年
练习:
例:我 来 等 锻炼 复习 听 洗澡 跳舞 睡觉 中国 来了 老师 身体 课文 课文录音 一刻钟 半天 八个小时 两个多月了。 半个小时 一个多小时 一会儿 半个小时
2)另一种情况
时量补语有时可以放在动词和宾语之 间,它和宾语之间可以加“的”前提:宾 语不能为人称代词:你、我。她、他、它
例; A : ——你看了多长时间(的)电视? ——我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 B: 我学了两年(的)汉语。 C: 他游了一下午(的)泳。 D: 我散了一会(的)步。
一、我来了两个多月来了。 二、1.1)她学汉语学了两个多月了。 2)她学了两个多月的汉语。 2.我找了你一个小时。
结论:
主语+动词+(了)+时量补语 如:我 来 了
两个多月 了。
练习:
例句:我 听 了 听 讲 学习 等 一会儿。 一会儿 十分钟 两个小时 半个小时
二、动词带宾语,或动词是离合词时
1. 他游泳 游了一个下午。 她学汉语学了两个多月。 我写汉字写了半个小时。
重复动词,时量补语放在重复的动词后边 主语+动词+宾语+动词+(了)+时量补语
时量补语
时段词:
一分钟、一刻钟、半个小时、一个小时、 半天、一天、一个星期、半个月、一个月、半 年、一年、两分多钟、一个多星期、一年多、 一会儿。
对外汉语 语法 教学培训 时量补语

时量补语
The time-measure complement
1.延续性动词的时量补语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动作或状态持续的时间。
1)一般形式
你等一会儿。
丁力波学习了半年。
我们(办)借书证办了多长时间?(疑问形式)
我(考)外语考了两个小时。
我外语没有考两个小时。
(否定形式)
✓疑问形式常用“多长时间”提问
✓否定形式用“没有”,放在谓语动词前;
✓只有时间段,例如“一分钟、两小时、三天、四个月、五年、一会儿”等,才能做时量补语。
时间点,如“三点钟、一月一号、2002年”等,不能
做时量补语。
2)宾语是非人称代词
你要听多长时间(的)音乐。
我要听半小时(的)音乐。
你学了多长时间(的)汉语。
我学了两年(的)汉语。
你看了多长时间(的)画儿了?
我看了一个半小时(的)画儿了。
✓虽然用了作为定语标志的结构助词“的”,但“半小时”、“两年”、“一个半小时”仍是补语,不是定语。
3)两个“了”的情况。
如果动词后带动态助词“了”,句尾带语气助词“了”,表示这个动作仍在继续
进行。
(我)已经画了11年了。
(现在还在画)
(我)已经画了11年。
(未说明现在是否还在画)
2.瞬时性动词的时量补语
表示动作从发生或完成到说话这段时间,表示一种状态的持续。
P55我来北京半年了。
下课半个小时了。
汉语之家-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法大盘点之补语知识

汉语之家-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法大盘点之补语知识对外汉语教学之补语知识大盘点:补语是用来补充说明结果,程度,状态等成分的常见语法,是老外学中文必学知识点之一,也是对外汉语。
教学的难点之一,本篇文章将补语知识点归结了以下四大类别,供各位老师们参考。
第一: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形式:动词+ 动词/ 形容词(1)动词+ 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我听懂了。
| 我看见他了。
| 作业做完了。
|车停在门口。
(2)动词+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你说对了。
| 饭做好了。
| 我听清楚了。
第二:简单趋向补语动词+ 上、下、进、出、回、过、起/ 来、去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去”的情况:(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动词+ 处所词语+ 来/ 去明天他回北京来。
| 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两种形式:表示完成:动词+ 来/ 去+ 事物词语我借来一本书。
| 他拿去了那支笔。
表示要求:动词+ 事物词语+ 来/ 去你快倒茶来!第三:复合趋向补语动词+ 上来/ 上去、下来/ 下去、进来/ 进去、出来/ 出去、回来/ 回去、过来/ 过去、起来(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来/ 去”在句末他走进教室来。
| 他跑回家去。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形式: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有数量词的两种形式:他拿出来一本书。
| 他拿出一本书来。
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没有数量词:他拿出书来。
表示要求,事物宾语在“来/ 去”前:你拿出书来!第四:程度补语形式:形容词+ 极了/ 得+不得了/ 死了/ 坏了/ 得很/ 多了他高兴极了。
| 我累得不得了。
| 我饿死了。
第五:可能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能力或可能性)形式:动词+ 得/ 不+ 结果补语| 趋向补语表示能力:这本书我看得懂,他看不懂。
表示可能:他明天回得来,我明天回不来。
第五:情态补语形式:动词+ 得+ 非常/ 很/ 比较+ 形容词(1)动词后没有宾语的形式:他跑得很快。
对外汉语重要语法点及其教学(课堂PPT)

趟 去了两趟。
22
22
遍 看了一遍,读了一遍。
下
等一下,问一下,请你说一下。
场 看了一场(chǎng)电影。
下了一场(cháng)雨。
阵
刮了一阵风。 23 23
动量补语
念一遍课文 动词 + 动 量 词 + 一般名词 1.一般名词作宾语在动量词后
找他两次。 动词 + 人称代词 + 动 量 词 2.代词作宾语在动量词前
西瓜 1.5元/斤
樱桃 15元/斤
贵/便宜 贵/便宜 得多/一点儿 贵/便宜……钱
3
根据下表,比较下面四个城市的气温
哈尔滨 上海 香港 最低气温 -25℃ 15℃ 17℃ 最高气温 -16℃ 20℃ 21℃
高/低 高/低 得多/一点儿 高/低……度
4
比较句(二)
1.A+(没)有+B +(这么/那么)+谓词性词语 我的家乡没有长春(这么)冷。
29
基本格式(二)动词+上/下/进/出/回/过/起
• 他走上/下了讲台。 • 同学们走进/出教室。 • 同屋买回很多水果。 • 小鸟飞过天空。 • 妈妈拿起了电话。
30
• 他回去宿舍了。(×) • 他回宿舍去了。(√) • 如果宾语是表示处所的词语,宾语一定要放
在动词和补语之间。 • 他回宿舍去了。(√) • 他回了宿舍去。(×) • 处所名词作宾语的动词后面不能用“了”,
只能在句子的末尾用“了”。 • 我给你带了一本书来。(√) • 我给你带来了一本书。(√) • 一般名词作宾语可以。
31
对不对?
• 1.老师进来教室了。(×) • 2.小张拿来一本书。 • 3.我给他寄了一封信去。 • 4.他昨天就回去日本了。(×) • 5.我看见他进了食堂去。(×)
对外汉语时量补语

现在还在 吃第四碗
10
练一练
n A“小丽,你学了几年汉语了?〞
n B“我学了两年汉语了。〞〔现在还在学汉语。〕
n A“小丽,你学了几年汉语?〞
n B“我学了两年汉语。〞〔现在可能不学汉语了。〕
n 小王打球打了两个钟头
n 小王打球打了两个钟头了
注意对比 n 他在北京住了两年。 〔现在不在北京住。〕
n 他在北京住了两年了。 〔现在还在北京住。〕
“你们刚刚等了老师五分钟,是吗?〞
〔1〕 动词〔不带宾语O〕时,时量补语放在动词的后面。
句型是: 主语〔S.〕+动词〔V〕+〔了〕+时量补语
某学生答复:“我等了〔老师〕五分钟〞
一刻钟 半个小时 一个小时〔钟头〕 一个半小时
麦克休息了一会儿
“我们几点上的课?〞
“我们八点上的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那现在几点了?〞
“现在八点十五分。〞
3
1.时段表示法: How to indicate periods of time
五分钟 十分钟 十五分分钟〔一刻钟〕 半个钟头
半个小时〔半小时〕 四十五分钟〔三刻钟〕 一个钟头 一个小时〔一小时〕 一会儿 一天 一个星期 一个月 两年
4
2.动作持续时间的表达法: How to express how long an action lasts
n 选择:“同学们,我们上课上了多久了?〞〔 〕
n
A“我们上课上了两个小时。〞
n
B “我们上课上了两个小时了。〞
11
谢谢大家!
12
时量补语在 宾语前要加
“的〞
区别?
n 句型总结: n 主语+动词 +了+时量补语+的+宾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
例:我 来 等 锻炼 复习 听 洗澡 跳舞 睡觉 中国 来了 老师 身体 课文 课文录音 一刻钟 半天 八个小时 两个多月了。 半个小时 一个多小时 一会儿 半个小时
2)另一种情况
时量补语有时可以放在动词和宾语之 间,它和宾语之间可以加“的”前提:宾 语不能为人称代词:你、我。她、他、它
例; A : ——你看了多长时间(的)电视? ——我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 B: 我学了两年(的)汉语。 C: 他游了一下午(的)泳。 D: 我散了一会(的)步。
练习:
例:我学了两个多月(的)汉语。 当 20多年 老师 吃 半个小时 饺子 讲 半天 课 跳舞 五年 睡觉 半天
2.宾语是人称代词时,时量补语 放在宾语后边
主语+动词+(了)+宾语+时量补 语
例:我找了你一个小时。 我们在这等她一会儿吧。
练习:
例:我找了你两个小时。 批评 一个小时 打 一分多钟 帮 十几年
一、我来了两个多月来了。 二、1.1)她学汉语学了两个多月了。 2)她学了两个多月的汉语。 2.我找了你一个小时。
时量补语
时段词:
一分钟、一刻钟、半个小时、一个小时、 半天、一天、一个星期、半个月、一个月、半 年、一年、两分多钟、一个多星期、一年多、 一会儿。
时量补语 & 动宾结构 ?
一、动词不带宾语
例句:
我来了两个多月了。 我常常要等十多分钟。 我每天都坚持锻炼一个小时。 我每天晚上一般要复习预习两三个小时。 我常常学到十一点多。 我原来打算学一年。 我现在打算再延长一年。
结论:
主语+动词+(了)
例句:我 听 了 听 讲 学习 等 一会儿。 一会儿 十分钟 两个小时 半个小时
二、动词带宾语,或动词是离合词时
1. 他游泳 游了一个下午。 她学汉语学了两个多月。 我写汉字写了半个小时。
重复动词,时量补语放在重复的动词后边 主语+动词+宾语+动词+(了)+时量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