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疾病诊断与治疗

合集下载

牛羊寄生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牛羊寄生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牛羊寄生虫病的诊断与治疗牛羊寄生虫病是指由各种寄生虫引起的牛羊感染疾病,主要包括钩端螯虫病、绦虫病、囊虫病等。

这些寄生虫会对牛羊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

及早进行诊断和治疗对于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一、牛羊寄生虫病的诊断1. 临床症状牛羊寄生虫病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贫血、消瘦、厌食、发育不良、产奶减少、毛色不佳等。

钩端螯虫病主要表现为贫血、腹泻、厌食等症状;绦虫病主要表现为身体消瘦、视频、贪食等症状;囊虫病则表现为消化不良、发育迟缓、多发性囊肿等。

2. 粪便检查粪便检查是诊断牛羊寄生虫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检查牛羊的粪便样本,可以发现寄生虫及其卵囊等,从而确认是否感染了寄生虫。

1. 药物治疗目前,对于牛羊寄生虫病,常用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驱虫药、生长激素、补血药等。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杀灭寄生虫,缓解牛羊的症状,促进其康复。

2. 生物疗法生物疗法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通过使用寄生虫的天敌来控制寄生虫的繁殖,从而减少对牛羊的危害。

目前已经有一些研究表明,生物疗法对于牛羊寄生虫病的治疗效果很好,可以有效控制寄生虫的传播。

3. 预防措施预防胜于治疗,对于牛羊寄生虫病,重视预防工作至关重要。

首先要做好牛羊的饲养管理工作,保持牛羊的卫生环境,定期清理牛羊的粪便,预防寄生虫的传播。

其次要定期给牛羊进行驱虫治疗,避免寄生虫的滋长。

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饲料,增强牛羊的免疫力,提高其抵抗寄生虫的能力。

牛羊寄生虫病是畜牧业中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了牛羊的生长发育和养殖业的发展。

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在治疗牛羊寄生虫病时,应该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结合预防措施,全面提高牛羊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寄生虫的传播,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牛羊常见病的防治技术

牛羊常见病的防治技术

• 用药物治疗病牛,给药方法一般是将药混 进饲料和饮水中。不过有时饲料混药后牛 不爱吃,还有些药不能与饲料混合,这就 要采取其他方法进行灌喂。可以用聚乙烯的地方将瓶 子塞入,将药徐徐灌进口的深处,要防止 牛将药吐出来。但牛咳嗽时应停止灌药, 待平息后再灌。也可以用鼻灌的方法给药, 将橡皮管下端涂上食油,先将管子往鼻孔 插入40厘米左右,待牛有下咽动作的瞬间 迅速将管子插进去。管子插进食道时,会 感到牛多少有点反抗。
• 布鲁氏菌死亡或裂解后释放内毒素是致病的 重要物质,一般而论,羊种菌的毒力最强; 猪种次之;牛种较弱。 • 布鲁氏菌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力较强,在污染 的土壤、水以及病畜的分泌物、排泻物及死 畜的脏器中能生存1~4个月,在食品中约生 存2个月。60℃加热30min、70℃加热5min或 日光下曝晒4h可杀死本菌,对常用化学消毒 剂较敏感。
1疫情分布
• 布病几乎遍及世界各地。凡有牲畜的地区 都有布病流行。据不完全统计,在160个国 家和地区中就有123个国家和地区有布病发 生。我国多见于内蒙古、东北,西北等牧 区。解放前在牧区常有流行,在北方农区 也有散发。解放后国家成立了专门防治机 构,发病率逐年下降,近年来,个别地区 又有回升趋势。
奶牛生产三大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乳房炎
• 1.接种乳房炎疫苗:乳房炎疫苗是一种预防乳房炎 的特效疫苗,它能有效地预防乳房炎,特别是隐性 乳房炎的发生。具体使用方法为:肩部皮下注射3次, 每次5毫升,第一次在牛干奶时,30天后注射第2针, 产后72小时注射第3针。 • 2.乳头药浴:停乳后或临产前10天开始,每日1-2次, 泌乳牛每班挤乳后进行1次,主要药浴药品为0.4% 次氯酸钠、0.3%-0.5%洗必泰、0.2%过氧乙酸和 0.5%-1%磺伏等。 • 3.服药治疗:在传统的抗生素疗法的同时结合服药 治疗,效果明显。内服云苔子,一次250-300克,隔 日1剂,3剂为一疗程。也可内服几丁聚糖,日喂15 克,每日2次,拌入精料中,待吃完后再中粗料,饲 喂6-8天。

牛羊常见疾病症状与治疗分析

牛羊常见疾病症状与治疗分析

牛羊常见疾病症状与治疗分析在畜牧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要面临各种疾病,做好疫病防控措施是保证畜牧产业的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现将在牛羊养殖过程中的一些常见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1有机磷中度1.1病因有机磷农药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粘膜进入家畜体内,引起家畜中毒,家畜中毒的主要途径为:家畜采食、误食或偷吃喷洒过有机磷农药不久又未经雨水冲刷的农作物引起家畜中毒;家畜误食拌过有机磷农药的种子引起家畜中毒;对有机磷农药及其容器管理不当,盛装饲料、饮水被家畜误食引起家畜中毒;滥用或过量应用有机磷农药治疗家畜皮肤病和体内、外寄生虫病引起家畜中毒;误把有机磷农药混入饲料中引起家畜中毒。

1.2症状家畜主要表现大量流涎、口吐白沫、气喘、心跳加快、呼吸困难、瞳孔缩小、腹痛、二便失禁、肌肉震颤、食欲减少、兴奋抑制交替发生。

1.3治疗(1)物理疗法。

一旦确诊为有机磷中毒,应立即使家畜脱离有毒环境,防止家畜误食多量的毒物,如系皮肤中毒,可大量用清水或淡碱水冲洗(但敌百虫不得使用碱性液体,因其在遇碱分解过程中会生成毒性更强的敌敌畏)如系口服中毒,应立即使用清水或碱性液体用胃管多次洗胃。

(2)化学疗法。

生理拮抗剂如阿托品:对病重牛用阿托品,每㎏体重20~60mg(羊减半),1/3肌肉注射,2/3皮下注射,每隔~2小时重复给药一次,直至症状消失,病情好转。

胆碱酯酶复活剂如解磷定:每kg体重15~50mg,用糖盐配成2.5~5%的溶液,慢慢静脉注射,必要时2小时后再静脉注射1次。

氯磷定每kg体重10~20mg,肌肉注射,效果不明显者2小时后再重复一次,好转后可酌减或延长用药间隔。

症状轻者用一种方法就可以,严重者合用疗效高、解毒快。

临床治疗多以为主,因其能从根本上起到治疗作用,静脉注射数分钟后即可见效,但可被肝脏快速分解,由肾脏排除,作用仅维持1.5小时,中度及重度中毒须每2小时重复静脉注射一次,静注前可适量放血。

1.4对症治疗。

牛羊常见疾病的发生与治疗

牛羊常见疾病的发生与治疗

牛羊常见疾病的发生与治疗牛羊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动物,但它们在饲养过程中会遭遇各种疾病的困扰。

为了让牛羊养殖者更好地了解牛羊疾病的发生与治疗,以下将详细介绍牛羊常见疾病的发生原因、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一、牛的常见疾病1. 口蹄疫口蹄疫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牛传染病,由口蹄疫病毒引起。

这种疾病会导致患病牛只的口腔、蹄部出现水泡、溃烂以及疼痛,进而影响食欲和行走能力。

口蹄疫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包括直接接触、空气传播、水源和饲料等。

预防口蹄疫的方法主要包括加强卫生管理、定期消毒、注射口蹄疫疫苗等。

一旦发现牛只出现口蹄疫症状,应及时隔离患牛只,并请兽医进行治疗和控制。

2. 乳房炎乳房炎是引起牛产后疾病和早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是由革兰氏阴性菌或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导致的。

乳房炎患牛的乳房组织会出现发热、乳腺肿胀、乳汁变质等症状,进而降低了产奶量和质量。

为了预防乳房炎,牛舍环境卫生要求高,定期进行乳房检查,保持乳房清洁卫生,并且在产后适当的营养保健,增强牛的抵抗力。

一旦发现患牛出现乳房炎症状,应立即向兽医求助,进行合理治疗。

3. 肺炎牛的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由病原菌感染引起的。

肺炎会导致牛只出现呼吸困难、发热、咳嗽、流胶鼻液等症状,如果严重的话,会危及牛只的生命。

为了预防肺炎的发生,养牛场所需要保持通风环境,保持干燥卫生,减少污染物的存在。

对于肺炎的治疗,应尽早请兽医进行诊断并选用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1. 肺腺病肺腺病是由肺腺病支原体引起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症状为羊只出现咳嗽、气促、流清鼻液等。

肺腺病对羊只的影响较大,容易导致气管和肺部炎症,因此需及时治疗。

预防肺腺病的方法主要包括加强羊只的饲养管理,保持圈舍的通风和干燥,加强饲料和饮水的消毒等。

一旦发现患羊出现肺腺病症状,应及时隔离患羊,并请兽医进行治疗。

2. 羊肺腑虫病羊肺腑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由肺囊虫寄生在羊的肺部组织引起。

患羊只出现气促、咳嗽、消瘦等症状,影响了羊只的生长和生产。

牛羊常见营养代谢病的诊断与防治

牛羊常见营养代谢病的诊断与防治

牛羊常见营养代谢病的诊断与防治牛羊的营养代谢病是常见病,会严重干扰养殖生产,也会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最常见的营养代谢病有6 种,即酮病、佝偻病、白肌病、VA缺乏症、妊娠毒血症、骨软症。

1 酮病酮病是由于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不足,在血、乳、尿及组织内酮类化合物蓄积而引起的一种以酮血、酮尿、酮乳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该病多见于营养较好和产乳量高的母牛、奶羊。

1.1 临床症状病畜会表现神经症状。

病初常出现运动失调,盲目行走;后期会出现精神萎靡,眼球震颤,视力丧失,呆立或作转圈运动。

也会出现消化障碍,食欲减退,排粪迟滞。

此外还会产生特异性气味。

特别是排泄物中会产生特殊的酮味(烂苹果气味)。

实验室检查可观察到尿、乳酮体呈阳性。

1.2 治疗诊断静脉注射葡萄糖。

注意不要将该病与产后瘫痪混淆。

产后瘫痪常出现在产后3d 内,对其皮肤、尿乳酮体等检测结果一般呈阴性。

1.3 预防措施(1)加强妊娠母牛、母羊冬季的饲养管理,合理搭配日粮,要保持饲料中基本营养成分的全面,使之既不过肥,也不太瘦;母畜分娩前要适当放牧和运动;并注意保温防寒。

(2)产乳高峰期应补充乳酸钠,100g/d,连用6 周。

1.4 治疗措施(1)静脉注射25%葡萄糖注射液以提升动物的血糖浓度,根据体重来决定剂量,一般牛为400~800mL、羊为80~150mL,2 次/d,连用3d 后观察;同时使用胰岛素,牛羊分别肌肉注射80~180IU 和40~60IU;或给牛每天补充白糖200~400g,给羊补充枸橼酸钠或醋酸钠15g,连用5d,可有效调节体内氧化还原过程。

(2)给动物补充丙酸钠,牛80~160g、羊20~60g,2 次/d,连用1 周后观察。

(3)皮下注射盐酸肾上激素注射液来促进动物糖原的生成,牛按照150~350IU;或醋酸可的松注射液,牛5~10mL,肌内注射。

(4)在保证动物每日运动量的基础上,还应降低日粮中蛋白质精料的含量。

2 佝偻病佝偻病也称软骨症,是犊牛、羔羊等幼龄动物在生长发育期常出现的一种慢性营养代谢性疾病。

牛羊布病的诊断及其防治

牛羊布病的诊断及其防治

动物生产马晓茜1,裴明敏2(1.青海省门源县麻莲乡畜牧兽医站,青海 门源 810399;2.青海省门源县浩门镇畜牧兽医站,青海 门源 810399)牛羊布病存在较高的发病率,而且传染性也较强,在多种传播方式影响之下不仅会使牛羊等牲畜出现病症,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体健康。

在养殖牛羊产业当中,一旦出现牛羊布病其产奶量会大幅度减少,而且牛羊生殖系统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炎以及病变等情况,进而就会加大流产的可能性,这对于养殖产业来说会直接降低经济效益。

1 牛羊布病诊断1.1 流行特点及病理变化牛羊布病主要病原就是布鲁氏菌,而这一病菌游戏对于多种动物体易感,其中牛羊更是易感性较强,相比较而言,母畜比畜发病率要高、成年畜比幼年畜发病率要高。

牛羊布病传统然主要是带有细菌的动物体,传染途径则是以呼吸道、消化道为主,此外也有经皮肤以及破损黏膜传染的案例,流行特点则是以地方性流行为主。

牛羊布病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生殖器官炎性坏死,淋巴结、肝、肾、脾等器官形成了布病结节,有的病牛羊还会存在可见关节炎。

1.2 临床诊断牛羊布病需要按照流行病学以及临床表现进行诊断,而要想确诊还要经过血清学诊断才行,所以,实验室诊断是牛羊布病诊断的关键。

在实验室诊断时经常会使用布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来进行初步筛选,之后就会使用试管凝集试验来进行确定,在初步筛选试验的时候,如果表现为阳性而且还存在流行病学史以及临床症状,亦或者是试管凝集试验呈现阳性的话,就可以将其判定为牛羊布病。

2 牛羊布病防治措施2.1 预防措施2.1.1 做好免疫接种 在对牛羊布病进行预防的时候,首先要积极开展免疫接种工作,在免疫接种过程中需要按照地方疫情流行情况来对免疫接种区域进行划分,尤其是对于疾病多发地区更是要加强检疫。

此外,在免疫接种的时候,对于牛疫苗可以选择29号布鲁氏菌苗、粗糙型M111菌苗;而羊则可以使用V号布鲁氏菌苗。

最后,在免疫接种完成之后,还需要定期组织效果监测,确保免疫接种的有效性。

牛羊常见细菌性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牛羊常见细菌性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牛羊常见细菌性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李仲仙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牛羊的养殖密度也在不断增加。

而牛羊群中间的接触很容易造成细菌性疾病的传播,进而导致大量的牛羊出现死亡,为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作为饲养管理人员,在牛羊养殖过程中,要提前做好流行病学的调查,对常见细菌性疾病的特点以及发病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利用科学的防控措施,在病情发生以及扩散之前就能够及时治止,进而减少疫情带来的养殖经济损失。

一、牛羊肉毒梭菌疾病1、发病原因及特点肉毒梭菌中毒主要是因为肉毒梭菌中带有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素,这种神经毒素在消化酶、酸以及低温环境中能够稳定存活,但是容易在碱性以及高温环境中受到破坏失去活性。

牛羊发生肉毒梭菌中毒,主要病因在失误当中,是由于肉毒梭菌产生的外毒素麻痹了牛羊的运动神经。

牛羊一旦干扰肉毒梭菌就会在短时间内产生心跳加速、肌肉痉挛的症状,从外部特征来看,患病的牛羊会时常卧地不起,无法正常行走,强行让其行走时,也会出现摇摆晃动的情况。

部分患病牛羊仍然有进食的欲望,但是会表现出吞咽困难的现象。

通常情况下,患病牛羊的舌头无法含与口中,经常低垂在口外,而且瞳孔有明显扩散现象,严重时会在短时间内死亡。

2、病情防治措施由于牛羊肉毒梭菌的中毒以及发病时间较短,所以在短时间都就可以导致牛羊死亡。

对于那些发病周期较长的牛羊,要为其接种多价肉毒梭菌抗霉素,每隔4-6小时接种一次,直至病情出现好转为止。

还可以使用5%浓度的碳酸氢钠进行灌肠,随后在200g米汤中,取去除米粒后的1500ml混合100g的白糖,通过灌服的方式来吸收肉毒梭菌外毒素。

在日常养殖过程中,还要做好养殖场的管理工作,定期检查,清除各种家畜动物的尸体残骸,确保草场的绿色健康,避免水资源遭到病情的污染。

同时,还要对牛羊定期注射肉毒梭菌灭活疫苗,使它们的抗体能够达到标准水平,避免日后再次发病。

二、牛羊沙门氏菌病1、发病原因及特点沙门氏菌病主要是由沙门氏病菌所导致,在牛羊群中属于一种传染型细菌疾病。

《牛羊病防治》课件

《牛羊病防治》课件

牛羊结核病
咳嗽、呼吸困难、消瘦等症状 。
牛羊疾病诊断方法
临床诊断
通过观察牛羊的外观和 行为,初步判断疾病类
型。
病理学诊断
通过病理学检查,确定 疾病的性质和病因。
实验室诊断
利用实验室技术,如细 菌分离培养、血清学检 测等,对疾病进行确诊

鉴别诊断
根据疾病的症状和流行 病学特点,与其他类似
疾病进行鉴别。
牛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预防措施包括 定期注射疫苗、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牛舍通风和卫生。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病 毒药物和对症治疗,如退烧、止咳等。
案例二:羊肠毒血症的防治
总结词
及时发现,尽早治疗
详细描述
羊肠毒血症是一种由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突然死亡、腹痛、腹 泻、昏迷等。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注射疫苗、加强饲养管理、保持水源清洁。治疗 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和对症治疗,如补充电解质、消炎等。
促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防治疾病有助于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 养殖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02
牛羊常见疾病的症状与诊断
牛羊常见疾病的症状
01
02
03
04
牛羊口蹄疫
口腔、蹄部出现水泡、溃疡、 烂斑等症状。
牛羊炭疽病
突然死亡、天然孔出血、血呈 煤焦油样等症状。
牛羊布鲁氏菌病
母畜流产、死胎、胎儿干尸化 等症状。
案例三:牛结核病的防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总结词
隔离、消毒、无害化处理
详细描述
牛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检疫、隔离、 消毒等措施,及时发现和扑灭病牛。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结核药物和对症治疗,如补充营养、改善环境等。对于 病死牛,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疾病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羊疾病诊断与治疗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牛羊疾病诊断与治疗》专题(分值:25%) Al题型每个病例下有①一③个小题,从每个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最佳答案填在后面的题干上1.有一肉牛场的7月龄牛陆续发病,体温升至40~42"C,食欲废绝,病畜精神、沉郁,鼻、眼有浆液性分泌物,2~3天后牛鼻镜及口腔黏膜表面发生糜烂,舌表面出现坏死,流涎增多,呼气恶臭。

并发生严重腹泻,开始水泻,以后带有黏液和血。

用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抗菌药物治疗无效。

血常规检查时发现白细胞总数明显降低。

①最可能的诊断是A。

胃肠炎 B.口蹄疫 C.牛传染性鼻气管炎D.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E.牛流行热②如要进一步确诊,而且条件具备,最灵敏而且具有高度特异性的检测方法是A.血液涂片镜检 B.利用牛胎肾、牛睾丸细胞分离病毒C.采取粪便涂片镜检 D.采取口鼻分泌物涂片镜检E.RT—PCR检测③如果对该病进行治疗,治疗的原则是A.收敛止泻,控制继发感染 B.抗菌消炎,制止口腔糜烂C.解热镇痛,抗菌消炎 D。

止血镇痛,抗菌消炎E.利尿解毒,抗菌消炎2.有一奶牛场的奶牛在某年冬季陆续发病,体温升高达41℃以上,精神极度沉郁,拒食,流泪,咳嗽,流鼻液,呈粘稠脓性,鼻黏膜高度充血,有浅溃疡,鼻翼及鼻镜高度炎性充血、潮红,呈红色。

炎性渗出物阻塞鼻腔而呼吸困难。

病牛常张口呼吸,呼气中常有臭味。

有的病牛出现带血的下痢。

有的病牛眼睑肿胀,。

结膜充血。

产奶乳牛产乳量大减或完全停止。

①最可能的诊断是A.胃肠炎 B.口蹄疫 C.牛传染性鼻气管炎D.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E.牛流行热②要进一步确诊,应A.采集病料做病毒分离鉴定 B.采取血液做生化试验C.采取血液做细菌培养 D.采取血液做血常规检查E.X光检查③发现本病后,最好的防控措施是A.隔离封锁,捕杀病牛,对所有牛接种弱毒疫苗B.紧急预防接种,积极治疗病牛,减少经济损失C.隔离封锁,捕杀病牛,对孕牛以外的所有牛接种弱毒疫苗D.对发病场周围3公里内的所有牛全部实行宰杀E.隔离封锁,捕杀病牛。

3.某奶牛场的奶牛于2008年8月上旬发生一次迅速流行的发热性疾病。

病牛高热,体温高达41℃左右,精神萎顿,食欲废绝,鼻镜干燥,呼吸加快,(每分钟达80次以上),大量流涎,口角出现多量泡沫状黏液,头颈伸直,张口伸舌,呼’吸极度困难,喘气声粗厉如拉风箱,肺泡音及支气管音增强;眼结膜充血浮肿,流泪,流鼻液呈粘性线状;喜卧懒动,严重者卧地不起;孕牛发生流产,有的产出死胎。

大多数病牛的病情经3天左右逐渐减轻,很少发生死亡。

①该场本次最可能患的疾病是A.胃肠炎 B.口蹄疫 C.牛传染性鼻气管炎D.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 E.牛流行热②如需作进一步确诊,不能采用的方法是A.血液涂片镜检 B.中和试验 C.琼脂扩散试验D.免疫荧光抗体技术 E.补体结合试验及EL工SA③对该病的治疗原则是A.解热镇痛,控制继发感染 B.抗菌消炎,止咳平喘C.开胃健脾,止咳平喘 D.疏肝利胆,开胃健脾E.强心补液,止咳平喘4.一群8月龄羊,放牧过程中陆续出现有的羊突然死亡,有的羊离群独处,卧地,不愿走动;强迫行走时表现虚弱和运动失调。

腹部膨胀,有呜叫、回头顾腹(疝痛)表现。

体温正常或升高至41.5℃左右-o迅速衰竭、昏迷,大多在几小时至一天内死亡,极少数病例可达2~3d,罕有痊愈者。

①对该群羊病的诊断首先应进行的检查是A.血常规分析 B.血液涂片检查 C.病理剖检D.病毒分离鉴定 E.血清学检测②如检查时发现真胃出血性炎症变化,胸腔、腹腔、心包有大量积液,暴露于空气中易凝固,心内膜下(特别是左心室)和心外膜下有多数点状出血,肠道和肺脏的浆膜下也出血,胆囊肿胀时,进一步确诊需进行的检查是A.粪便检查 B.细菌检查和毒素检查 C.X光检测D.牧草成分测定 E.病毒分离③【假设信息】如果该病是羊快疫,应采取的防控措施是A.定期注射羊快疫、猝疽二联苗或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三联苗B.全群投服大剂量广谱抗菌药物C.停止喂食,全群输液D.停止放牧,全群投服精料E.转移草场,全群注射羊快疫、猝疽二联苗或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三联苗5.收割季节,一群年龄一岁左右的羊陆续发病死亡。

发病的羊多为膘情较好的。

有的未见任何I临床症状突然倒地死亡;有的倒地后四肢划动,肌肉颤搐,眼球转动,磨牙,口水过多,随后头颈显着抽缩,往往死于2~4h内。

有的先出现步态不稳,行走摇摆,以后卧倒,并有感觉过敏,流涎,上下颌“咯咯"作响,继而昏迷,角膜反射消失,有的病羊发生腹泻,通常在3—4h内安静地死去。

①此群羊病的诊断首先应进行的检查是A.血常规分析 B.血液涂片检查 c.病理剖检D.病毒分离鉴定 E.血清学检测②如检查时发现回肠的某些区段呈急性出血性炎症变化,肾脏软化,进一步确诊需进行的检查是A.粪便检查 B.细菌检查和毒素检查光检测D.牧草成分测定 E.病毒分离③【假设信息】如果该群羊发生的是羊肠毒血症,采集膀胱内积尿化验时,常会出现A.尿中有大量脓细胞 B.尿中有大量上皮细胞 c.尿中发现葡萄糖-D.尿中有大量蛋白质 E.尿中有大量脂肪6.一群2岁左右的羊,夏季放牧时,陆续出现发病死亡。

大多未见临床症状而突然死亡。

少数病例病程稍F:I~,出现体温升高达41.5℃左右,呼吸高度困难,掉群,食欲废绝,皮肤呈紫黑色,很快呈昏睡俯卧,病畜并保持在这种状态下毫无痛苦的死去,死后全身皮肤发黑。

病程可达l~2d,但没有超过3d的。

①该病最可能的诊断是A.羊肠毒血症 B.羊快疫 c.羊瘁疽 D.羊黑疫 E.羔羊痢疾②如果你的诊断正确,在对病死羊进行病理剖检时常会发现肝脏A.有脓肿 B.大面积出血 C.大面积液化性坏死D.有界限清晰的凝固性坏死灶 E.破裂③对该病的防控措施是A.控制肝片吸虫感染,定期预防注射 B.定期预防注射C.停止放牧,实行圈养 D.停止饲喂精料,紧急预防注射E.定期消毒,停喂青草7.7日龄内羔羊,病初精神萎顿,低头拱背,不想吃奶。

不久就发生腹泻,粪便恶臭,有的稠如面糊,有的稀薄如水,到了后期,有的还含有血液,直到成为血便。

病羔逐渐虚弱,卧地不起,常在l~2d内死亡。

也有个别病羔,腹胀而不下痢,或只排少量稀粪(也可能带血或呈血便),其主要表现是神经临床症状,四肢瘫软,卧地不起,呼吸急促,口流白沫,最后昏迷,头向后仰,体温降至常温以下。

病情严重,病程很短,若不加紧救治,常在数小时到十几小时内死亡。

①此病最可能的诊断是A.羊肠毒血症 B.羊快疫 C.羊瘁疽 D。

羊黑疫 E.羔羊痢疾②本病发生后,应采取的治疗原则是A.抗菌消炎,健胃止泻或缓泻排毒。

B.止血止痢,防止脱水C.兴奋神经,补血止血 D.泻下解毒,开胃健脾E.强心利尿,制止分泌③对出现腹泻的病羔无效的治疗处方是A.磺胺胍0.5鞣酸蛋白0.2,次硝酸铋O.2,碳酸氢钠O.2,水调灌服。

B.土霉素O.2一O.3g,胃蛋白酶o.2一o.3 g,加水灌服,每目2次。

C.青霉素、链霉素各10—20万u,肌肉注射,0.05%阿托品0.2ml,皮下注射。

每日2次。

D.硫酸新霉素0.5g,次碳酸铋0.5g,水调灌服,每日2次。

E.10%硫酸镁500ml,土霉素0.3g,一次灌服。

8.一群山羊,年龄不等,’4天内先后发病达63%。

临床检查发现:病羊普遍发热,体温高达4l℃以上,呈稽留热型;初发病羊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鼻镜干燥,口、鼻腔流黏液脓性分泌物,呼出恶臭气体,口腔黏膜和齿龈充血。

发病时间稍长的大量流涎,齿龈、舌、唇内侧、腭、颊部及乳头、等处出现坏死性病灶。

后期常出现带血的水样腹泻,病羊严重脱水、消瘦,并常有咳嗽、胸部哕音以及腹式呼吸的表现。

死前体温下降。

①该病最可能诊断是A.羊传染性胸膜肺炎B.羔羊痢疾C.羊黑疫D.小反刍兽疫E.羊肠毒血症②如果你的诊断正确,在剖检病死羊尸体时,在直肠和结肠结合处发现的特征性病变是A.严重溃疡 B.穿孔 C.线状出血或斑马样条纹D-淋巴结肿大出血 E.脓肿包块③对本病的正确处理方法是A.立即隔离治疗病羊,封锁疫区B.立即捕杀病羊和可疑羊,对受威胁羊接种牛瘟弱毒疫苗C.强心补液,增强机体抵抗力D.解热镇痛,抗菌消炎E.抗菌消炎,缓解呼吸困难9.一群山羊,半月前开始陆续发病,病羊体温普遍升高,可达41~42℃,咳嗽、呼吸困难。

有的流带血浆液性鼻液,呼吸时全身颤动;黏膜高度充血,发绀;目光呆滞,呻吟哀鸣,不久窒息而亡。

有的出现短而湿的咳嗽,伴有浆液性鼻漏。

4~5d后,咳嗽变干而痛苦,鼻液转为铁锈色的脓性黏液,黏附于鼻孔和上唇,结成干硬的棕色痂垢。

眼睑肿胀,流泪,眼有黏液一脓性分泌物。

有的口半开张,口腔中发生溃疡,流泡沫状唾液。

唇、乳房等部皮肤出现丘疹,头颈伸直,腰背拱起,腹壁紧缩,孕羊大批(70%~80%)发生流产。

最后病羊倒卧,极度衰弱而死。

至就诊时,发病率达78%,病死率达36%。

①该病最可能诊断是A.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羊支原体肺炎) B.羔羊痢疾 C.羊黑疫D.小反刍兽疫 E.羊肠毒血症②叩诊病羊肺部可能出现A.清音 B.金属音 C.实音 D.鼓音 E.过清音③对该病最恰当的治疗药物和用药途径是A.青霉素肌肉注射 B.青霉素水溶液饮服C.土霉素或四环素内服 D.新砷凡钠明(914)或四环素类药静脉注射E.新砷凡钠明口腔涂擦10.某牛场牛发病,体温40~4l℃,口腔黏膜发炎,明显牵缕状流涎并带有泡沫,开口时有吸吮声。

在口唇、舌面、齿龈、软腭、舌面、颊部黏膜及蹄冠、蹄踵和趾间的皮肤出现水疱,水疱呈蚕豆至核桃大小,内含透明的液体,水疱破裂后,形成边缘整齐的红色溃疡。

有的病牛不能采食、,站立困难,甚至蹄匣脱落,病程延长。

有些患牛可能在恢复过程中突然恶化,表现为全身虚弱,肌肉震颤,心脏麻痹而突然死亡。

①该病最可能是A.湿疹 B.皮炎 C.口蹄疫 D.口炎 E.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答题纸上一28.A B [C] D E②为了进行实验室诊断而采集的材料是A。

水疱液、水疱皮、脱落的表皮组织、食道一咽部黏液、血清等B.新鲜粪便 C.陈旧粪便 D.新鲜尿液 E.陈旧尿液3为防止该病扩散,应采取的措施是A.紧急隔离病牛,对未发病的进行紧急预防接种B.对出现临床症状的牛实施屠宰,对同群未病牛紧急预防注射C.对全群所有牛实行屠宰,对周围地区实行隔离封锁D.全群检查体温,对体温升高的进行宰杀E.对全群所有牛实行屠宰,划定疫区,隔离封锁,并紧急预防接种11.一奶牛场,三天前有一奶牛因突然发热,呼吸困难而迅速死亡,今日又有一头5岁奶牛发病,病牛体温升高达41.6℃,食欲废绝,精神沉郁,有痛性干咳,呼吸高度困难,头颈前伸,张口伸舌,鼻流白色泡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