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田杂草种类调查及防除方法
大豆田杂草危害与化学防除

大豆田杂草危害与化学防除大豆田杂草是大豆种植中常见的问题之一,由于其对大豆生长的影响以及对农作物产量的损害,成为了大豆种植者的头痛之事。
大豆田杂草对大豆田地的危害主要体现在竞争养分、水分和光照等方面,影响大豆的正常生长,降低产量。
化学防除成为了目前控制大豆田杂草的一种主要手段。
下面就大豆田杂草的危害和化学防除进行详细介绍。
一、大豆田杂草的危害1. 竞争养分:大豆田杂草具有较强的生长力,在生长过程中,它们会竞争土壤中的养分,使得大豆缺乏养分,影响大豆正常生长发育;3. 遮阴光:大豆田杂草的密集生长会遮挡阳光,减少光合作用,影响大豆的光合作用和光合产物的贮存,降低大豆产量;4. 传播病虫害:大豆田杂草还可能是病虫害的寄主,造成病虫害传播,对大豆的生长造成更大的危害。
二、化学防除大豆田杂草的方法1. 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大豆田杂草的种类较多,对应的化学药剂也有不同。
在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除时,首先要针对大豆田杂草的种类和生长状况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以达到高效杀灭杂草的效果;2. 按时按季使用化学药剂:为了取得最佳的防除效果,化学药剂的使用需要按照杂草的生长阶段和数量进行合理的施用,确保在杂草生长的最适宜时期进行喷洒;3. 控制使用剂量:使用化学药剂时要根据大豆田地的实际情况合理控制使用剂量,避免使用过量导致土壤和环境的污染,也要防止使用不足导致杂草无法有效控制;4. 注意防护和安全:使用化学药剂时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避免直接接触药剂对人身健康造成危害。
1.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药剂:购买化学药剂时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使用,避免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确保化学药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 注意化学农药的防污染:在化学防除大豆田杂草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化学农药对土壤和周围环境的污染,选择合适的气候条件和施药方式,减少农药的飘散和污染;3. 合理轮作和休耕:为了减少对化学农药的过度依赖,还可以通过合理的轮作和休耕来减少大豆田杂草的滋生和扩散,降低对化学农药的使用。
大豆田杂草危害与化学防除

大豆田杂草危害与化学防除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油作物之一,也是我国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但是,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大豆日益增长的需求也带来了严重的田间杂草问题,其中大豆田中的杂草问题尤为突出。
大豆田中的杂草竞争力强,对大豆生长发育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其中包括化学防除。
1. 杂草竞争力强:大豆田中夹杂的杂草非常容易与大豆竞争生长空间、营养物质及水份等资源,从而抑制大豆的发育及产量。
2. 杂草影响高产:大豆田中的杂草通常会影响大豆株高、叶面积及光合作用等生长指标,进而影响大豆产量。
3. 杂草细胞活性差:大豆田中杂草的细胞活性非常差,导致杂草生物肥料的效果不佳,结果大豆容易出现缺钾、缺磷、缺氮等状况。
4. 杂草威胁作物品质:大豆田中如果有杂草,不仅会影响其产量,还会影响大豆的质量,从而影响大豆价值。
化学防除方法:1. 喷洒除草剂: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种类的除草剂,可以选择性的影响杂草的生长,而对大豆不会产生毒害,具有精确的杀草效果,能有效降低大豆生产成本和人工投入。
2. 灭草片和草灵:灭草片和草灵都是一种专门对抗杂草的化学药品。
这两种药品均可用于大豆田中,但需注意按药物的适用范围和剂量进行浸液灌溉或杀草剂喷施。
3. 玉米地药剂:玉米地药剂是目前大豆田杂草化学防控的一种较为新的方法,在玉米地生长期是可以有效去除杂草的,如果大豆田杂草数量较多或者杂草种类比较复杂可以尝试使用这种方法。
总之,化学防除大豆田中的杂草必须遵循化学防治原则,如药用精准、安全、环保和经济等方面的方针,合理应用高效、低毒、环保的防除药剂,以获得理想的防治效果。
此外,目前化学防除还需要与物理、生物手段结合使用,以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协同效应,确保大豆田的高效、低成本、高增益的生产操作。
大豆田杂草危害与化学防除

大豆田杂草危害与化学防除大豆田杂草对大豆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影响了大豆的生长和发育。
为了保证大豆的正常生长和高产,农民们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来进行杂草的防治。
其中化学防除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大豆田杂草的危害以及化学防除的相关知识。
一、大豆田杂草的危害1. 会抢夺大豆的水分、养分和光线资源。
在大豆田地中,杂草和大豆植株会争夺生长空间和养分资源,导致大豆生长不良,从而影响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2. 会引起病虫害的滋生。
大豆田地中的杂草会成为病虫害的温床,因为它们往往会吸引到各种害虫和病菌,加重了大豆的病害,对大豆的生长和发育造成危害。
3. 会增加采摘的难度。
大豆田地中的杂草会增加农民们采摘和管理的难度,会增加人工和物力的消耗,从而增加种植成本。
4. 会造成农产品污染。
大豆田地中的杂草如果生长过多会使大豆产量下降,导致农民们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可能会增加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从而造成农产品污染。
二、化学防除的原理化学防除是一种通过喷洒化学药剂来杀死杂草的方法。
它的原理是利用农药的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杂草进行控制,从而达到减少杂草对大豆的危害。
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选择合适的农药。
根据大豆田地中杂草的种类和数量,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
通常来说,对于不同的杂草,使用的农药也会有所不同。
2. 控制喷洒的时间。
通常在大豆幼苗生长初期对杂草进行喷洒较为有效,因为此时杂草对化学药剂的抵抗力比较弱。
3. 控制喷洒的浓度和用量。
喷洒农药时应该控制好其浓度和用量,以避免对大豆植株造成伤害。
4. 注意喷洒的环境条件。
在天气晴朗时,风力小,气温适宜的时候进行喷洒,可以增加农药的喷洒效果。
三、注意事项1. 使用合格的农药。
在进行化学防除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合格的农药产品,并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使用。
2. 防止污染。
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应该注意防止农药污染,特别是对于水源和周围的环境。
大豆田杂草危害与化学防除

大豆田杂草危害与化学防除大豆田杂草是指生长在大豆田中的各种杂草,它们竞争土壤养分、水分、阳光和空气等资源,严重影响大豆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大豆田杂草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资源竞争:大豆田杂草与大豆植株争夺土壤养分、水分和阳光等资源,大量生长严重影响大豆植株的生长发育。
特别是在大豆生长初期,大豆植株生长较慢,杂草利用此时机会迅速生长,并对大豆植株造成较大的遮阴压力,导致大豆生长不良,生长势弱,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2. 携带病虫害:大豆田杂草不仅与大豆植株竞争资源,还往往成为各种病害和虫害的危险媒介和寄主,使大豆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增加,严重危害大豆的生长和产量。
一些杂草可能携带大豆根腐病、大豆假单胞菌性病害等病原菌,在大豆田间传播并导致大豆植株感染。
3. 影响机械作业:大豆田杂草的生长严重影响机械作业的顺利进行,增加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延长了作业时间,并且容易导致农机故障。
杂草的生长还容易缠绕在收割机、打捆机等机械设备上,增加了杂草清理的难度,给农民的生产带来很大的困扰。
针对大豆田杂草的防除方法主要有物理防除、机械防除、农药防除和生物防除等多种手段:1. 物理防除:包括手工拔除、覆盖等方法。
手工拔除适用于杂草数量较少、面积较小的情况,但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覆盖则是利用覆盖材料将杂草遮光,阻断其生长,但需要注意防止覆盖材料对大豆植株生长的影响。
2. 机械防除:通过农机进行杂草的挖掘、切割和翻转等操作,将杂草翻入地下,遮光、断水、断根,达到杀死杂草的目的。
机械防除的优点是作业效率高,但在大豆生长初期需要注意避免对大豆植株的损伤。
3. 农药防除:选择适用的杂草防除剂,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喷雾、灌溉或土壤施药等操作,杀灭大豆田中的杂草。
但农药的使用需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对大豆植株和环境造成污染。
4. 生物防除:利用天敌和拮抗微生物等生物制剂进行防治。
利用食草性天敌寄生虫或在大豆田中放养牛、羊等,使其食用杂草。
大豆田苗后恶性杂草防除技术

大豆田苗后恶性杂草防除技术大豆是我市主要农作物之一,多年来,由于春季干旱影响,土壤处理除草剂使用效果不好,有时发生药害,同时杂草抗性逐渐增强,恶性杂草难以有效防除,给大豆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变土壤处理为茎叶处理,经过多年示范研究,筛选出了高效单双子叶除草剂,保证了除草效果。
一、禾本科杂草防除技术1.环己烯酮类属于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能有效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如稗草、马唐、野燕麦等。
(1)12.5%烯禾啶乳油一般稗草2~3叶期每公顷用1.0L,稗草4~5叶期每公顷用1.5L,稗草6~7叶期每公顷用2.0L。
在稗草2~3叶期施药最佳。
(2)24%烯草酮乳油,一般稗草2~3叶期每公顷0.26~0.3L;防除野燕麦、狗尾草每公顷用0.4~0.6L;防除野黍每公顷用0.6~0.8L;防除芦苇每公顷用0.9~1.0L。
2.芳氧苯氧丙酸类属于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可防除野燕麦、稗草、狗尾草、马唐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
(1)50g/L精喹禾灵(精禾草克)乳油防除3~5叶期稗草每公顷用0.75~1.05L;防除狗尾草、野黍每公顷用0.9~1.5L。
用药量需随杂草叶龄而调整,杂草叶龄小用药量可低些,杂草叶龄大用药量应适当增加。
(2)150g/L精吡氟禾草灵防治2~3叶期稗草,每公顷用0.5~0.75L,4~5叶期每公顷用0.75~1.OL,5~6叶期每公顷用1.0~1.2L;防除野燕麦、狗尾草每公顷用1.2L;防除野黍每公顷用1.5L;芦苇每公顷用2.0L。
(3)108g/L高效氟吡甲禾灵在稗草3~4叶期施药,每公顷用0.4~0.45L,稗草4~5叶期每公顷用0.45~0.5L,稗草5叶期以上每公顷用0.6L;野燕麦、狗尾草每公顷用0.6~0.75L;野黍每公顷用0.75~0.9L;芦苇每公顷用0.9~1.0L。
二、阔叶杂草防除技术1.二苯醚类属于选择性触杀型除草剂,杂草茎、叶及根均可吸收,杂草受害症状为叶片黄化或有枯斑,最后枯萎死亡。
大豆田杂草危害与化学防除

大豆田杂草危害与化学防除大豆田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是大豆田杂草的危害对大豆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杂草不仅会占据大豆田的生长空间,还会抢夺大豆的养分、水分和阳光,导致大豆生长发育不良。
化学防除已成为大豆田杂草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就大豆田杂草的危害及化学防治进行详细介绍。
一、大豆田杂草的危害1. 竞争养分:大豆田杂草会和大豆植株争夺土壤养分,大豆植株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而杂草的存在会让大豆植株吸收到的养分减少,影响大豆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2. 抢夺水分:杂草还会和大豆植株抢夺土壤中的水分,使大豆植株缺乏水分,导致大豆的干旱和缺水情况,影响大豆的生长和产量。
3. 遮光遮荫:杂草的生长会使得大豆田的阳光照射不充分,大豆植株缺乏光合作用,影响养分的合成和移动,从而导致大豆的生长受到限制。
4. 传播病虫害:杂草也是病虫害的传播媒介,大豆田杂草的存在会导致病虫害大量滋生,对大豆的生长造成直接危害。
5. 影响农药防治效果:如果大豆田杂草过多,会影响农药的喷洒效果,使得农药无法均匀喷洒到大豆植株上,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
大豆田杂草的危害对大豆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
二、大豆田杂草的化学防治方法化学防治是一种常用的大豆田杂草防治手段,其特点是防治效果好、实施方便、速度快、范围广。
针对大豆田杂草的化学防治主要包括除草剂的使用和预防性灭草剂的使用。
1. 选择合适的除草剂除草剂是一种专门用于杂草防治的农药,其作用机理不同于常规杀虫剂、杀菌剂等,主要是通过叶面或根部的吸收进入植物体内,抑制杂草的生长和发育。
在大豆田杂草防治中,应选用专门针对杂草的除草剂进行施用。
如常用的除草剂有草铵膦、氟吡草酮、草甘膦等。
2. 预防性灭草剂预防性灭草剂是指在大豆田杂草生长之前就喷洒在土壤上,通过土壤或者叶片吸收起到对杂草种子或者幼苗的控制。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对大豆田杂草种子的控制,能够有效地减少大豆田杂草的数量,达到预防和控制的目的。
大豆田阔叶杂草除草剂,常见杂草的种类与防治

大豆田阔叶杂草除草剂,常见杂草的种类与防治
氟磺胺草醚、灭草松、嗪草酮等药物为大豆田阔叶杂草除草剂。
其中氟磺胺草醚在大豆苗后1-3片复叶时、杂草1-3叶期使用,亩用25%水剂68-132毫升,兑水20公斤后喷雾杂草茎叶即可。
灭草松的杀草谱较广,对大豆安全。
嗪草酮可在大豆播后、出苗前5天做土壤处理,可防除狼巴草、苍耳等阔叶杂草。
一、大豆田阔叶杂草除草剂
1、氟磺胺草醚
属于具有高度选择性的除草剂,主要防除对象为阔叶杂草。
具体用量为大豆苗后1-3片复叶时,杂草1-3叶期,每亩用25%水剂68-132毫升,兑水20-30公斤,均匀喷雾杂草茎叶。
2、灭草松
属于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杀草谱较广,对苍耳有特效,对大豆安全。
可在大豆1-3片复叶、杂草3-4叶期施用,亩用灭草松48-96克,兑水30-40公斤后喷雾。
3、嗪草酮
一般可以在大豆播后出苗前3-5天做土壤处理,主要防除苋、狼巴草、藜、蓼、繁缕、苍耳等多种阔叶杂草。
亩用70%可湿性粉剂53-76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布土表。
二、大豆田常见杂草的种类与防治
1、马齿苋、龙葵、铁苋菜、苍耳、苘麻、风花菜、猪毛菜、鸭跖草、繁缕、水棘针、卷茎蓼、大巢菜等为大豆田常见杂草。
2、在阔叶杂草基本出齐,且杂草处于幼苗期时应及时施药,具体药剂如下:亩施48%苯达松水剂200毫升、21.4%三氟羧草醚水剂100毫升,兑水10-15千克均匀喷施,宜在大豆2-3片复叶,阔叶杂草2-5叶期,杂草株高5厘米左右时施药。
大豆田施药过早或过晚均会加重药害,施药时视草情、墒情确定用药量。
大豆田杂草危害与化学防除

大豆田杂草危害与化学防除大豆田是大豆的主要生长和产量的区域,在大豆生长过程中,杂草是一种令人头痛的问题。
杂草对大豆田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其会竞争土壤养分、水分和日照,抑制大豆的生长和产量,同时还可能传播病虫害,给大豆田带来更多的问题。
对大豆田的杂草进行有效的化学防除是非常重要的。
杂草对大豆田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竞争养分和水分:大豆田中长出的杂草会和大豆植株争夺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资源,这样会导致大豆的生长营养受阻,直接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2. 遮荫影响:杂草的生长会导致大豆植株受到光线的遮挡,减少了大豆的光合作用,导致大豆的生长速度变慢,影响大豆的产量。
3. 传播病虫害:一些杂草会成为病原体和害虫的宿主,因此会增加病虫害在大豆田中的传播,增加了大豆的病虫害风险。
针对以上问题,化学防除成为了大豆田杂草防控的重要手段。
化学防除可以通过喷洒杀草剂,来控制大豆田杂草的生长,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在进行化学防除之前,需要了解杂草的种类和生长习性,选择适合的杀草剂,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化学防除方法和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药剂:选用对大豆田杂草有良好控制效果且对大豆植株无害的杀草剂。
大豆田中常见的杂草包括狗尾草、早熟禾、马唐、稗草等,对这些杂草,可以选择适合的药剂进行喷洒。
2. 注意药剂浓度和使用方法:在使用杀草剂时,需要按照药剂说明书上的浓度比例进行稀释,严格按照使用方法进行施药。
同时在喷洒过程中,要保证药液均匀的喷洒到每一片叶片上,以保证药剂的充分吸收和杂草的有效控制。
3. 注意施药时间:在大豆生长的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化学防除。
通常在大豆生长初期,对杂草进行化学防除效果最好。
除了化学防除以外,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对大豆田的杂草进行防控,如机械防除、覆盖防除等。
但是相比之下,化学防除更加便捷、高效,且可以在大面积覆盖,因此被广泛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化学防除之前,一定要提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和安全防护工作,避免使用过量的药剂,以免对大豆田造成伤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豆田杂草种类调查及防除方法
作者:罗耐英胡铭钱月霞林世芳方道珍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第02期
摘要防除大豆田杂草是大豆高产优质的重要保障。
调查收集了新建县流湖乡、厚田乡早、晚大豆田杂草计13科24种,分析了其种类的分布与消长规律,提出了防除方法。
关键词大豆田杂草;种类;防除方法;江西新建
中图分类号S451.2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2-0120-01
大豆杂草是大豆作物的一大灾害,它直接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由于杂草在大豆田发生的种类多,繁殖力大(如1株马齿苋杂草可繁殖20万粒种子),抗逆性强(如车前草种子在土壤中10年仍有发芽力),夺取水分、养分、日光的能力强(是大豆的数倍),在栽培管理中稍疏忽就容易造成草荒,减产1~4成。
为此,防除杂草成为大豆高产优质的重要保障。
1杂草种类
2005~2007年4月10日至9月20日对新建县流湖乡、厚田乡早晚大豆田进行调查,共收集了13科24种杂草。
1.1禾本科(Gramineae)
蟋蟀草Eleusineindca(L.)Gaertn、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 Sobol、早熟禾Poa annua L.、稗Echinochloa crusgalli(L.)Beaur、狗芽根Cynodon dactylon(L.)pers、狗尾草 Setaria viridis (L.)Beauv、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L.)Scop、千金子 Leptochlop chinensis(L.)Ness。
1.2 百合科( Liliaceae)
小根蒜(Allium macrostemon Bunge)。
1.3酢浆草科(Oxalidaceae)
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 L.)。
1.4菊科(Compositae)
小飞蓬Conyza Canadensis(L.)Crona、裸柱菊Soliva an-themifolia R.Br、野艾蒿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 Dc、鳢肠Ecliota prostrate L.。
1.5鸭跖草科(Commelinaceae)
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
1.6车前科(Plantaginaceae)
毛车前Piantago lurtella B.P.H。
1.7十字花科(Cruciferae)
荠菜Capsella bursa pastoris(L.)Medic。
1.8锦葵科(Malvaceae)
苘麻科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
1.9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
通泉草Mazus japonicus (Thunb.)D.Kuntz。
1.10天南星科(Araceae)
半夏Pinellia ternate(Thunb)Breit。
1.11莎草科(Cyperaceae)
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 L.、碎米莎草 Cyperus iria L.。
1.12蓼科(Polygonaceae)
酸模叶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
1.13马齿苋科(Portulacaceae)
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inn。
2杂草种类的分布与消长规律
大豆田危害性较强的杂草种类较多,早大豆田主要有狗芽根、香附子、鸭跖草、碎米莎草、看麦娘、白茅、鼠麹草;晚大豆田主要有稗草、狗尾草、马唐、千金子、马齿苋、蟋蟀草、鳢肠、香附子等。
大豆田杂草在早大豆播种后10d左右进入生长始盛期,播后50d达到高峰期;晚大豆在播种后12~15d进入始盛期,60d达到生长高峰期。
在叶草胺连续多年使用的田块,阔叶杂草和莎草等逐渐成为优势种群。
3杂草防除方法
3.1化学除草
(1)苗前除草。
用50%乙草胺乳油1 500~2 250g/hm2对水450~675L/hm2喷雾,或用48%氟乐灵乳油1 500~1 875mL/hm2对水600mL/hm2地表喷雾,并立即混土。
主要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若干阔叶杂草,如稗草、狗芽根、马唐、鸭跖草等,对莎草效果差。
(2)苗后除草。
用48%苯达松水剂1 995~2 250g/hm2对水450~600L/hm2,在杂草2~4叶时喷雾,主要防除阔叶杂草和莎草,如香附子、马齿苋、蒿、苋、繁缕等,对禾本科杂草基本无效。
当大豆田禾本科杂草较多时,可用24%盖草能乳油750~1 500mL/hm2对水
450~675L/hm2,在杂草4~5叶时喷雾,如大豆田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都很多时,可采用苯达松与盖草能混合使用。
3.2技术要点
(1)施用乙草胺时要退着走,边退边打药,以免因踩踏产生脚印,破坏打药后形成的药层面。
(2)使用苯达松防除香附子等杂草时,一定要选择温度高、阳光足的晴天使用防效才好(苯达松杀草原理是抑制杂草的代谢和光合作用)。
(3)选择晴天施药,施药后24h内下雨,影响效果,效果差时需补喷1次。
4参考文献
[1] 张雄,程玉臣,赵怡红,等.90%乙草胺EC防除春大豆田杂草药效试验[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6):22-23.
[2] 王万霞.北部高寒区大豆田恶性杂草生长特点及化学防控技术[J].杂草科学,2008(4):41,72.
[3] 王现全,马亮,祝青波.东北大豆田除草剂的使用现状和前景[J].中国农药,12-1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