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患儿家庭康复训练指导
脑瘫儿童的家庭康复训练

脑瘫儿童的家庭康复训练发表者:李恩耀8854人已访问1、头部控制训练此训练可增强患儿自我控制头部的能力,为改善功能,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做好准备.训练时,尽量由患儿主动完成抬头动作,训练人员给予适当帮助,也可以利用玩具或患儿感兴趣的物品诱导抬头.抬头训练应在俯卧位,仰卧位和坐位交替进行.(1)、俯卧位抬头训练患儿用前臂支撑身体.训练人员位于患儿头部前方,用颜色鲜艳,可发光或发声的玩具吸引患儿,同时对患儿说:“抬头,抬头”.若患儿不主动抬头,训练人员可用手指叩击患儿颈后,诱导其抬头.患儿俯卧在楔形垫或枕头上,把较高的一侧垫在胸下.患儿双腿伸直,双手前伸.将玩具放在患儿头部前方或上方,鼓励患儿抬头看玩具,并伸手抓玩具.(2)仰卧位抬头训练患儿双下肢屈曲,头,躯干摆正.训练人员双手握住患儿肘部,缓慢将患儿拉起,当患儿的头稍有后仰时停止.(3)坐位头部控制训练患儿双腿分开,坐在训练人员的大腿上.训练人员面向患儿,取双腿屈曲坐位,通过与患儿游戏,使患儿练习抬头,低头和转头.2、翻身训练通过多种方法训练患儿翻身,可扩大患儿的活动范围,为爬做好准备.(1)由下肢带动翻身训练患儿仰卧,四肢自然放松.训练人员位于患儿双脚下方,双手交叉,握住患儿的双踝关节,辅助患儿用双下肢带动身体转为侧卧位,并同时说:“翻身”.患儿俯卧,双上肢伸向头的前方.训练人员双手握住患儿双踝关节,辅助患儿用双下肢带动身体转为仰卧位,并同时说:“翻身”.(2)由上肢带动翻身训练患儿仰卧位,四肢自然放松.训练人员位于患儿头顶上方,诱使头转向要翻转的一侧.双手分别握住患儿腕关节和肩部,辅助患儿用上肢带动其身体转为侧卧位或俯卧位,并同时说:“翻身”.(3)用玩具吸引翻身训练患儿仰卧.训练人员用颜色鲜艳,可发声或发光的玩具吸引患儿转头,伸手抓玩具,诱导其翻身.同时说:“转头,伸手抓,翻身”.3、坐位训练此训练可提高患儿坐位保持和坐位平衡的能力,使患儿在坐位时能完成进食,交流,学习等活动.训练时,尽可能让患儿摆正头,挺直背,保持在坐位状态下玩玩具和进行其他活动.(1)矫正异常坐姿训练患儿取坐位,双下肢分开.训练人员坐在患儿对面,用双腿轻压患儿双膝,使其以下肢伸展.训练人员双手握住患儿肘关节,使患儿抬头,挺直背,保持坐位.注意避免采取异常坐姿.训练人员注意避免牵拉力量过大,引起患儿肩关节半脱位.(2)椅坐位训练患儿坐在高背的靠椅上,双腿用布垫分开,双脚踩在踏板上.在患儿胸前放一小桌,桌上可放一些玩具,使患儿双手在桌上自由活动.此训练适用于重度手足徐动的患儿或年龄在1岁以内的小儿.(3)骑坐位训练本训练适用于下肢肌肉痉挛内收的患儿.患儿取坐位,双下肢分开,骑坐在长条凳子或训练滚筒上.两脚踩在地面上,放平.伸出双手,轻扶凳面,保持坐位.患儿坐在无靠背的凳子上,双腿稍分开,脚平踩在地面上坐稳.令患儿上举物体,身体旋转.4、爬行训练通过训练患儿爬行可提高患儿控制身体和四肢的能力,在更大的范围内活动,同时为站立和行走打好基础.(1)辅助膝部爬行训练患儿用手和双膝支撑身体,双上肢伸直.训练人员用双手握住患儿膝后部,帮助其练习爬行.(2)辅助髋部爬行训练患儿用手和双膝支撑身体.训练人员抬起患儿髋部,帮助患儿练习爬行.(3)辅助踝部爬行训练训练人员位于患儿后方,双手握住患儿脚踝.训练人员诱导患儿向前移动,令患儿先伸出一只手,然后紧接着前移对侧下肢.左右肢体交替进行训练.(4)自主爬行训练用玩具吸引患儿自主爬行.5、站立训练此训练可延长患儿站立时间,提高站立平衡能力,促时髋关节发育,为行走做好准备.(1)用器具辅助站立训练用带子将患儿腰部适当固定.用垫子分开患儿双腿,与肩同宽,双脚平放,保持站立位.在患儿胸前放一桌子,可让患儿在桌上玩玩具,提高双下肢的负重能力.(2)站立稳定训练患儿站立,双手扶在桌子上,双脚平放.训练人员位于患儿后方,双手扶住患儿骨盆两侧,使其保持站立稳定.(3)平行杠内站内训练患儿站在平行杠内,双手分别握住双杠,保持站立.(4)由坐位站起训练训练人员位于患儿前方,双手扶住患儿膝关节.让患儿反复由坐位站起来,练习坐位至站立的姿势转换.6、步行训练步行对患儿建立自信心及参加各种活动十分重要.此训练可提高患儿在行走中控制躯干及下肢的能力,以逐步扩大其活动范围,增加与外界接触的机会.训练时应及时矫正患儿出现的异常步态并注意安全.(1)平行杠内步行训练患儿站在平行杠内,双手分别握住双杠.训练人员位于患儿身后,双手扶住患儿一侧膝关节和踝关节.训练人员让患儿另一条腿屈膝,抬起,然后足跟先着地,脚掌后着地.患儿站在平行杠内,双手分别握住双杠.训练人员位于患儿身后,身体紧靠患儿.训练人员用腿推动患儿双腿,使其前行.(2)用步行器辅助训练足下垂的患儿应在配戴小腿矫形器后,练习行走.患儿双手扶在步行器上,练习独立行走.训练人员应在患儿身边保护,以免发生危险.训练人员站在患儿一侧,拉着患儿手臂,诱导患儿练习步行.7、上下台阶训练此训练可提高患儿行走能力和运动协调能力,对适应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具有很大的实用意义.(1)跨步训练在平衡杠内,练习跨过高低不同的木块步行,提高行走能力.(2)辅助上下台阶训练上台阶时,训练人员由后方用双手分别扶住患儿髋部和肩,帮助患儿练习,训练中可逐渐减少帮助,直至患儿能独立上台阶.下台阶时,训练人员由前方扶住患儿的髋部和膝,帮助练习.(3)用拉环引导上下台阶训练训练人员在患儿前方,用拉环引导患儿上下台阶.(4)独立上下台阶训练躯干控制较好及上,下肢活动较自如的患儿,可单手扶阶梯扶手上下台阶.患儿独立上下台阶时,也应进行保护,患儿上台阶时训练人员站在后方,患儿下台阶时训练人员站在前方.8、平衡和协调运动训练平衡能力和协调性是运动稳定的前提.可利用平衡板,球,滚筒等器具进行训练.通过训练可促使患儿及时调整姿态,提高反应能力和控制头,颈,躯干和平衡和协调运动的能力.(1)在治疗球上训练患儿坐在治疗球上.训练人员双手扶住患儿身体,轻轻向左,右,前,后滚动治疗球,晃动球体的幅度应以患儿能保持坐稳为准,防止患儿摔倒.(2)在平衡板上训练患儿双脚分开站在平衡板上.训练人员扶住患儿两侧髋部,帮助其身体重心在双脚之间转移.(3)在滚筒上训练患儿双手前伸,俯卧在滚筒上.训练人员缓慢移动滚筒,使患儿随滚侗运动,当患儿手掌能触及地面垫子时即可.(4)举扔球训练患儿双肢适当分开站稳,双手将球上举,扔向地面,待球反弹时接住.9、进食训练应鼓励患儿独立进食,这对改善患儿手的灵巧性和上肢的运动能力十分有益.吞咽功能良好的患儿,进食训练最好在坐位进行.手抓握能力差的患儿,可使用辅助器具进食.(1)半卧位进食训练患儿取半卧位,双腿分开.让患儿双手持物进食,训练人员给予适当帮助.训练人员要注意避免患儿进食时呛咳,确保吞咽安全.(2)坐位进食训练坐位不稳定的患儿,可用带子固定身体.训练人员将患儿一手掌向下平放,固定在桌面上,辅助患儿另一只手抓握钣勺进食.(3)用辅助器进食训练对于抓握有困难的患儿,可将勺把加粗,勺把粗细程度以患儿能握牢为宜.(4)用特制杯饮水训练可让患儿使用双柄杯子饮水,训练患儿双手协调配合完成动作.10、穿脱衣物训练此训练是为了使患儿能够逐步做到自己穿脱衣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1)选择适合的衣服为便于患儿自己穿脱,应选择袖口,领口宽大的衣服,最好不用扣子和拉锁,可用尼龙搭扣代替.(2)俯卧位穿衣训练训练人员将痉挛严重的患儿俯卧在自己的双腿上.帮助患儿先穿上障碍较重的一侧肢体,再穿另一侧.(3)后方辅助穿衣训练对坐不稳的患儿,训练人员应从后方固定患儿身体和双下肢,保持其坐位稳定.穿衣时,先穿障碍较重的一侧肢体.脱衣时,先脱障碍较轻的一侧肢体.(4)坐位穿衣训练患儿坐在凳子上.训练人员应使患儿的身体保持稳定,防止患儿从椅子上跌滑下来.11、洗漱和入厕训练应尽早教会患儿进行每天的个人卫生活动,如刷牙,洗漱,便后处理及控制大小便等,以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1)刷牙训练患儿握住牙刷柄.训练人员握住患儿手臂,协助其上下刷牙.(2)洗脸训练将毛由缝成套,套在患儿手上洗脸.(3)坐便训练坐位不稳定的患儿可用有靠背的坐便器.(4)安全入厕坐便器附近应设扶手,供患儿便后清洁和穿脱裤子时扶持.12、交流和参加集体活动应鼓励脑瘫儿童尽量与其他儿单游戏,参加集体活动,认识周围环境,使用公共设施和学习更多的知识,以培训患儿形成健康的人格,更好的融入社会生活.(1)用图片表达意愿语言表达困难的患儿可通过指点图片或用手势表达自己的愿望.(2)参加集体游戏鼓励患儿与其他孩子一起游戏,在游戏中与他人交流.(3)认识环境带患儿走出家门,认识社区周围环境,了解生活常识.(4)接受教育创造条件,让患儿及时上幼儿园,学校接受教育.。
脑瘫卧床儿童训练计划方案

脑瘫卧床儿童训练计划方案
我理解您想要为患有脑瘫的卧床儿童设计一套训练计划。
作为医疗助手,我建议训练计划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评估儿童的身体状况和能力。
确定可以活动的肢体部位,肌肉力量情况,关节活动度等。
这将帮助设计合适的训练项目。
2. 设定合理的训练目标。
可以从提高注意力,增强肌力,改善关节活动度,预防合同症等方面入手。
目标不宜过高,应以小步骤为主。
3. 制定循序渐进的训练步骤。
从被动训练开始,像被动关节活动,肌力被动牵引等。
当肌力有所改善后,可以进行主动训练,最后再进行功能训练。
4. 选择合适的训练位置。
卧床儿童可以在床上进行,也可以在治疗师协助下到治疗床或地板训练。
保证训练过程中的安全。
5. 适当增加训练的复杂性。
如从单运动到多运动,从定点训练到开放式链训练等。
6. 训练时间不宜过长,可以分次进行。
留出充分的休息时间,避免疲劳。
7. 训练可以结合游戏或音乐等刺激,增加儿童的参与感和配合度。
8. 定期评估训练效果,根据儿童的进步调整训练计划。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训练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和鼓励。
相
信通过持续的努力,一定会看到孩子正面的进步。
脑瘫儿童家庭康复PPT课件

• ②平衡能力训练。
7
二、康复护理
正确抱姿
脑瘫孩子多数时间由家长抱着,对其 应该根据病情,采取正确的抱法,以促 进头部、躯干的控制能力,纠正孩子的 不良姿势。
8
二、康复护理
1、痉挛性脑瘫:让孩子坐或卧于床上,双腿
分开,先把孩子蜷起来。成屈髋、屈膝状态,然 后把他抱起来,与母亲面对面的放在胸腹前,孩 子的双腿分放于母亲身体两侧,双手抱住母亲颈 部或肩,头可以枕在母亲肩上,也可以与母亲面 对面。
33
三、康复训练
家长帮助控制头部,使其一侧肘支撑,
辅助下肢完成从单肘支撑到俯卧位转换。
34
二、康复方法
下肢摆动带动身体 翻转,促进翻身动作, 注意:保持双上肢上举 上抬。
35
三、康复训练
利用斜坡使小儿做向下翻滚动作,以诱发主动翻身。
36
三、康复训练
37
三、康复训练
辅助小儿完成侧卧位 到单肘、单手支撑,到逐 渐坐起,从而完成由侧卧 位到坐位的动作转换,
(二)各型脑瘫儿童的治疗原则
1.痉挛型
• ①降低肌张力,避免不必要的刺激; • ②防止关节变形; • ③抑制原始反射,促使自动反应,鼓励进行避免痉
挛姿势的自主运动。
4
一、康复原则
(二)各型脑瘫儿童的治疗原则
2.手足徐动型
• ①加压固定,静态制动为主,控制关键点; • ②减少过度刺激和过度活动; • ③强调保持对称姿势,控制
25
三、康复训练
球上头控训练
辅助孩子 双肩,做前后 左右倾斜, 以提高不同情 况下的头部控 制反应能力。
26
三、康复训练
双上肢无力,无法支撑上身体重,借助器材辅助完成手2支7 撑
脑瘫患儿手功能障碍训练中的家庭指导

合谷 、 八邪 、 十宣 、 大小鱼际 、 后溪 , 每穴
完成 持 续 训 练 最 重 要 的 是想 办 法 诱 发 患
拳、 屈腕等 , 以及程度不一的前臂 内旋 、 肩胛带 内收引起 , 表现
为 不 能 抓握 物 品或 抓 握 不 灵 敏 、 不稳 , 即没 有 手 功 能 或 手 功 能 不 灵 敏 、 协 调 。在 康 复过 程 中 , 需 要 注 重 手 功 能 问 题 的处 不 更 置 , 灸 治 疗 、 刺 治 疗 和 作 业 治 疗 I1 取得 了 一 定 的 效 果 , 针 针 -均 - 3 但 过 于强 调 医务 人 员 的专 业 性 , 而对 家 长 在 实施 康 复 训 练 中 的
作用重视力度不够 。多年来我科在儿童康复工作 中, 十分重视
家 长 的 指 导 l作 , 过 指导 家 长进 行 长期 的 家 庭训 练 , 到满 I 通 收
意效果 。 事实上 , 家长在掌握一些康复训练方法后 , 均能做到合
理训练, 这有 助 于患 儿 手功 能 达 到最 佳 水平 。
训练 , : 如 穿衣 、 如厕 、 梳头 。还应注意训练患儿的定 向力 、 注意
志 ,0 5 3 ( )2 9 20 ,2 3 :4 .
【】 陆华宝. 3 脑瘫儿童的作业治疗( )手技巧的发育【_ 一 : J中国康 复理论 J
与 实 践 ,0 3 94 :9 — 0 2 0 ,( ) 作业治疗( )手技巧的训练田. 二 : 中国康复理论 与实践,0 3 96 :3 — 3 2 0 ,( )3 5 3 8 . ( 收稿 日 : 0 — 7 1 ) 期 2 9 0 — 2 0
庭指导提供方案 ⑤注意安全 , ; 防止意外发生。
主要 针 对 拇 指 内 收者 ,在 上 述 两 项 活 动
脑瘫患儿康复训练方法

脑瘫患儿康复训练方法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障碍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运动和姿势的异常。
对于脑瘫患儿来说,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改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脑瘫康复训练方法。
1.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脑瘫康复训练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运动和功能活动的练习,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患儿改善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和运动协调性。
常见的物理治疗包括肌肉拉伸、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脑瘫康复训练中起到辅助作用。
一些药物可以帮助控制痉挛和肌肉僵硬,减轻疼痛,提高患儿的运动能力。
但是,药物治疗并不能治愈脑瘫,只能缓解症状。
3. 言语治疗:言语治疗主要针对脑瘫患儿的言语和语言能力进行训练。
通过发音练习、听觉训练和口腔肌肉训练等,可以帮助患儿改善说话的流利度和清晰度,提高沟通能力。
4. 职业治疗:职业治疗主要关注脑瘫患儿的日常生活技能和自理能力。
通过日常生活技能训练、手部功能训练和认知训练等,可以帮助患儿提高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5. 功能电刺激:功能电刺激是一种通过电流刺激肌肉,促进神经肌肉再生和恢复的方法。
通过电刺激,可以帮助患儿增强肌肉力量和运动控制能力,改善运动功能。
6. 脑瘫康复辅助器具:康复辅助器具可以帮助脑瘫患儿改善姿势控制和运动能力。
常见的辅助器具包括矫形器、助行器、轮椅等。
选择合适的辅助器具可以提高患儿的康复效果。
7. 水疗:水疗是一种通过水的浮力和阻力来进行康复训练的方法。
水疗可以减轻患儿的身体负荷,提供良好的运动环境,促进肌肉放松和运动协调。
在水中进行各种运动和活动,可以帮助患儿锻炼肌肉和改善运动能力。
8. 脑瘫康复游戏:康复训练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增加患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例如,使用游戏化的训练器材、进行团队合作的康复游戏等,可以激发患儿的积极性,提高康复效果。
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和康复目标进行个体化的设计和实施。
通过综合运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言语治疗、职业治疗、功能电刺激、康复辅助器具、水疗和康复游戏等方法,可以帮助脑瘫患儿改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计划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计划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障碍疾病,对患儿的生活和发展会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的康复训练计划对于脑瘫儿童的康复非常重要。
康复训练计划需要综合考虑患儿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家庭环境等因素,以期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首先,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计划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
对于幼儿期的脑瘫儿童,重点应放在基本动作的训练上,如翻身、爬行、站立等。
对于学龄期的脑瘫儿童,则需要更加注重日常生活技能的训练,如自理能力、学习能力等。
对于青少年期的脑瘫儿童,需要着重进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其次,康复训练计划需要根据脑瘫儿童的病情严重程度来制定不同的训练内容和强度。
对于轻度脑瘫儿童,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物理训练和康复理疗,以促进他们的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
对于中度脑瘫儿童,需要加大训练强度,可能需要借助辅助器具进行训练。
对于重度脑瘫儿童,训练内容可能更多地侧重于功能训练和日常生活辅助技能的培养。
此外,康复训练计划还需要充分考虑脑瘫儿童的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是脑瘫儿童最主要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家庭成员的支持和配合对于康复训练的效果至关重要。
因此,康复训练计划需要将家庭成员纳入其中,让他们了解训练内容和方法,以便在日常生活中给予患儿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总的来说,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计划需要综合考虑患儿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家庭环境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内容和方法。
通过持续的康复训练,可以帮助脑瘫儿童改善运动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希望每位脑瘫儿童都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康复训练,健康快乐地成长。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该怎么做六步骤送给需要的家长朋友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该怎么做六步骤送给需要的家长朋友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该怎么做六步骤送给需要的家长朋友在当今的社会,脑瘫是一种常见但又难以治愈的神经发育障碍。
对于患有脑瘫的儿童和他们的家长来说,康复训练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通过正确的康复训练,脑瘫儿童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并提高他们的日常功能。
为了帮助这些家庭,我为您准备了一份简洁而全面的脑瘫儿童康复训练六步骤指南。
第一步:确立康复目标要开始一个有效的康复训练计划,首先要明确目标。
和医生、康复师及其他专业人士一起讨论孩子的目前情况以及未来的康复目标。
这些目标可能包括改善肌肉力量、促进运动控制、提高平衡能力等。
确立明确的康复目标将为康复过程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并为家长和孩子提供实际可行的期望。
第二步: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和康复目标,制定一个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这个计划应该包括针对孩子的特殊需求和能力的特定训练活动。
这些活动可能包括物理疗法、言语疗法、职业疗法等。
重要的是要确保计划中的活动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力,以便让他们更加乐意参与。
第三步:遵循专业指导康复训练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专业的指导和监督。
与专业的医生、治疗师和康复师合作,遵循他们的建议和指导,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
这些专业人员将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和康复需求,制定适合的训练计划,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从专业人员那里获取正确的信息和知识是确保康复训练成功的关键。
第四步:注重日常功能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不仅仅是为了改善他们的运动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
在制定康复计划的过程中,注重日常功能的提高尤为重要。
帮助孩子学会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基本任务,如穿衣、洗漱、进食等,将对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信心产生积极的影响。
康复训练应当贴近孩子的日常生活,并注重培养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第五步:家庭参与家庭是孩子的康复训练最重要的支持系统之一。
为了确保康复训练的成功,家长需要积极参与,并在家庭生活中提供支持和指导。
脑瘫认知训练康复方案

脑瘫认知训练康复方案脑瘫是一种儿童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和认知能力受限。
对于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认知训练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措施。
下面是一个针对脑瘫患儿的认知训练康复方案。
一、训练目标:1.提高患儿的注意力和集中力,增强观察能力。
2.培养患儿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提高思维逻辑和分析能力。
3.提高患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训练内容:1.注意力训练:通过不同种类的游戏或活动,提高患儿的注意力和集中力,如找出不同(寻找图片中的差异)、猜字谜(通过给出的提示猜出谜底)等。
2.记忆力训练:采用记忆卡片游戏等方式,让患儿对图案、数字等进行记忆和辨认,逐渐提高记忆能力和辨识能力。
3.思维能力训练:通过拼图、益智游戏等,培养患儿的思维逻辑和分析能力,激发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4.语言表达训练:利用故事、图片等方式,鼓励患儿进行语言表达,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训练方法:1.个体化训练:根据患儿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制定个体化的训练计划,注重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复性训练:反复进行相同或类似的训练活动,以提高患儿的记忆力和运用能力。
3.积极激励:在训练过程中,及时给予患儿肯定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四、训练频率:根据患儿的康复需求,每天进行2-3次的认知训练,每次持续30-40分钟。
五、家庭配合: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患儿的认知康复训练,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鼓励患儿多参与社交活动,以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总之,脑瘫患儿的认知训练康复方案是一个综合性的康复措施,需要医护人员和家庭成员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通过有计划的训练,帮助患儿提高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脑瘫?
• 脑瘫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因各种原因 所致的脑发育期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 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还常常 并发有癫痫、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等表现。
脑瘫患儿异常姿势
脑瘫的分类
1、按瘫痪部位分类
A.四肢瘫 B.双瘫 C.截瘫 D.偏瘫
家长应学习正确护理脑瘫儿童的方法,如 正确的抱姿、平时放臵在床上的姿势、走路、 玩耍的姿势、坐时手和腿的摆放方法
俯卧位抬头训练
仰卧位抬头训练
坐位头部控制训练
翻身训练
坐位训练
坐位平衡训练
爬行训练
站立训练
由坐位至站立训练
平衡和协调运动训练
日常抱姿
进食训练
穿脱衣物训练
洗漱和入厕训练
E.三肢瘫 F.单瘫 G.双重偏瘫
脑瘫的分类
2、按运动障碍的性质和体征分类
父母是康复护理中的重要角色。在康复护 理中,孩子是主体,护士是训练的指导者,而
家长,是训练措施的贯彻者。治疗期间,在医
院,治疗师对孩子的治疗时间是有限的,孩子
能不能得到充分的训练,更依赖于与他们朝夕
相伴、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