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测距课程设计.docx

合集下载

超声波测距课程设计

超声波测距课程设计

超声波测距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超声波测距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超声波测距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超声波的基本特性;掌握超声波发射、接收和反射的原理;理解超声波测距的数学模型。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使用超声波测距仪器进行测量;能够根据测量数据计算距离;能够分析测量结果的误差和可靠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认识到超声波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超声波的基本概念、超声波测距的原理和超声波测距的应用。

首先,介绍超声波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其次,讲解超声波测距的原理,包括发射、接收和反射的过程;最后,介绍超声波测距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运用讲授法,清晰地讲解超声波的基本概念和测距原理;其次,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超声波测距的应用场景,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合作意识;再次,利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超声波测距仪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中超声波测距技术的应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准备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选用《物理》课本中关于超声波测距的相关章节;参考书方面,推荐学生阅读《超声波技术与应用》等书籍;多媒体资料方面,准备了一些关于超声波测距的实验视频和动画演示;实验设备方面,准备了超声波测距仪器、计算机等设备,以便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数据处理。

通过这些教学资源,旨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

首先,通过课堂讨论、提问等形式的平时表现评估,考查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其次,通过作业评估,检验学生对超声波测距原理和应用的掌握情况;最后,通过课后实验报告和考试,评估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的运用水平。

超声波测距课程设计

超声波测距课程设计

第1章绪论1.1设计背景及意义超声波是指频率在20kHz以上的声波,它属于机械波的范畴。

近年来,随着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运用超声波作出精确测量已成可能。

随着经济发展,电子测量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而超声波测量精确高,成本低,性能稳定则备受青睐。

超声波也遵循一般机械波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如在介质的分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在进入介质后被介质吸收而发生衰减等。

正是因为具有这些性质,使得超声波可以用于距离的测量中。

日常生活应用发面: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发展建设加快,城市车辆逐渐增多,因为停车不当而造成的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

利用超声波测距原理可以及时将车辆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反映出来,给司机以更准确的信息和更多的反应时间,减少事故的发生;军事应用方面:超声波声纳已广泛应用于侦查探测等方面,如何提高其测量精度已是正在着重研究的课题之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超声波测距一定会在侦查反侦察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工业应用方面:超声波测距仪的设计方便了管道的距离探测,消除了一些空间方面的限制,在其测量精度得到提升后,对一些精密设备的测量也将起到良好的效果。

1.2国内外发展状况目前国际国内,在超声波测距方面的研究和水平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对测距原理、超声波信号处理方法和超声波测距处理器的选用上。

常见的超声波测距原理分为渡越时间法和相位差法两种。

信号的处理方法大致分为阀值检验法、互相关延时估计发、伪随机码扩频测距法和最小均值方法四种。

在处理方面大多以单片机为主,其中以51系列应用最为广泛,采用运算速度最快,效率更高dsp芯片作为处理器,也正成为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方向。

目前已研制的超声波测距仪中,量程一般为3-12m,美国AIRMAR公司生产的airducer AR30超声波传感器的作用距离可达30m,但价格昂贵,准确度方面已控制在测量误差的0.4%左右,与真值的差距在厘米级的范围内,若采用互相关或伪随机法,最高可控制在0.05m内,在提高精确度方面,超声波测距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上升空间。

超声波测距离课程设计

超声波测距离课程设计

超声波测距离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超声波的基本概念,理解超声波测距的原理;2. 掌握超声波测距的公式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计算方法;3. 了解超声波测距仪器的构造、功能及使用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超声波测距仪器的技能,能熟练进行距离测量;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根据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3. 培养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进行超声波测距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3. 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物理学科实验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深入理解超声波测距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对实验操作感兴趣,但可能对超声波相关知识较为陌生。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超声波基本概念及其传播特性;- 超声波测距原理及公式推导;- 超声波测距仪器的构造、功能及使用方法。

参考教材章节:第五章“声现象”第3节“超声波及其应用”。

2. 实践操作:- 超声波测距仪器的操作步骤;- 实际距离测量及数据记录;- 数据分析及计算方法。

3. 教学大纲安排:- 第一课时:导入超声波基本概念,讲解超声波传播特性,介绍测距原理;- 第二课时:推导超声波测距公式,讲解测距仪器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第三课时: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学生动手测量距离,记录数据;- 第四课时:分析测量数据,总结实验结果,讨论实际应用。

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进度安排合理,确保学生充分消化吸收所学内容。

超声波测距器课程设计

超声波测距器课程设计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误差分析: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及误 差范围
实验与测试:通过实验数据验证误 差分析及优化效果
总结与展望
课程设计总结
超声波测距原理: 介绍了超声波测距 的基本原理和实现 方法。
系统设计:详细阐述 了超声波测距器的系 统设计,包括硬件和 软件的设计方案。
实验结果:展示了实 验数据和结果,验证 了超声波测距器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测试方案与步骤
测试环境搭建:确保 测试环境符合要求, 包括超声波测距器、 接收器、信号发生器 等设备的连接和调试。
据处理与分析:对 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和 分析,评估超声波测 距器的性能和精度。
测试结果总结:根据 测试结果,对超声波 测距器的性能和精度 进行总结和评价。
信号转换:将模拟 信号转换为数字信 号,便于处理和传 输
显示模块设计
显示模块的作用:实时显示测量距 离和测量结果
显示模块的接口:与主控板相连, 接收主控板的信号并显示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显示模块的组成:LED显示屏、驱 动芯片和排线
显示模块的设计要点:考虑显示效 果、功耗和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
测试结果分析
测试环境:详细描述测试的环 境、设备、条件等
测试过程:简述测试的具体步 骤和操作流程
测试数据:记录和分析测试过 程中的各项数据和结果
结果分析:对测试数据进行分 析和解释,得出结论和经验教 训
误差分析与优化
误差来源:设备精度、环境因素、 操作不当等
优化方法:提高设备精度、改进测 量方法、加强操作规范等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超声波测距器软 件设计

超声波测距器课程设计

超声波测距器课程设计
器接收并转换为电信号。
时间差测量
记录超声波发射和接收的时间差, 结合声速计算出障碍物与测距器之 间的距离。
温度补偿
由于声速受温度影响,因此需要进 行温度测量并对声速进行补偿,以 提高测距精度。
传感器选择与特性分析
01
02
03
传感器类型
选择适合超声波测距的传 感器,如压电陶瓷换能器 ,具有高效率、宽频带、 耐磨损等特点。
04
电子技术基础
了解基本电子元器件和电路知 识。
编程语言基础
掌握C语言或Python等编程 语言。
单片机技术基础
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
实践动手能力
具备一定的焊接、调试和故障 排除能力。
02
超声波测距器原理及硬件组成
超声波测距原理
超声波发射与接收
利用压电陶瓷等换能器,将电能 转换为超声波发射出去,遇到障 碍物后反射回来,再被接收换能
处理。
03
控制与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采用微控制器或DSP等处理器实现时间差测量、温度补偿和距离计算等
功能。同时设计必要的接口电路以实现数据的输入/输出和调试等功能

03
软件编程与算法实现
主控芯片编程环境搭建
01
02
03
04
选择合适的开发板和主控芯片 ,如Arduino、STM32等。
安装相应的开发环境,如 Arduino IDE、Keil等。
系统性能评估指标及方法
1 2
测距精度评估
通过与实际距离进行比较,计算测距误差,评估 系统的测距精度。可以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 方法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
响应时间评估
测量系统从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到回波并计算出距 离所需的时间,评估系统的响应时间。

超声波测距课程设计

超声波测距课程设计

目录前言1课题设计目的及意义----------------------------------------------- 1 1.1设计的目的----------------------------------------------------- 1 1.2设计的意义----------------------------------------------------- 1 1.3课题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1正文1 课程的方案设计-------------------------------------------------2 1.1系统整体方案--------------------------------------------------- 2 1.2系统整体方案的论证-------------------------------------------- 22系统的硬件结构设计------------------------------------- 22.1 51系列单片机的功能特点及测距原理------------------------------ 32.1.1 51系列单片机的功能特点------------------------------------- 32.1.2 单片机实现测距原理 ----------------------------------------- 32.2 超声波电路结构------------------------------------------------ 42.3 超声波测距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42.4 PCB版图设计---------------------------------------------------- 53 系统软件的设计----------------------------------------- 63.1 超声波测距仪的算法设计---------------------------------------- 73.2 主程序流程图--------------------------------------------------- 7 3.3单片机部分C语言程序-------------------------------------------- 8 3.4超声波测距部分C语言程序-------------------------------------- 114 实物制作------------------------------------------------ 17 4.1电路板焊接及连线图--------------------------------------------- 17 4.2实物调试效果图------------------------------------------------ 18 4.3焊接电路板时所遇问题------------------------------------------- 195总结------------------------------------------------- 206 致谢-------------------------------------------------- 20附录-------------------------------------------------------------20前言1课题设计目的及意义1.1设计的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超声波将在测距仪中的应用越来越广。

超声波测距仪课程设计

超声波测距仪课程设计

超声波测距仪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超声波的基本概念,掌握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及计算方法。

2. 学生能描述超声波测距仪的原理,了解其组成部分及工作过程。

3. 学生能运用数学知识,根据超声波的反射时间计算出距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使用超声波测距仪进行实验操作,并正确读取数据。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简单的超声波测距仪组装和调试。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并实施简单的距离测量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2. 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学生能够认识到超声波测距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习的社会责任感。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物理学科实验课,适用于八年级学生。

学生在前期已经学习了声音的传播、速度计算等基础知识。

课程以实验操作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声波基本概念复习:声波传播、速度计算。

- 超声波特性:频率、波长、传播速度。

- 超声波测距原理:回声定位、时间差法。

2. 实践操作:- 超声波测距仪的构造:探头、发射接收器、显示屏。

- 实验步骤:安装、调试、测量、数据处理。

- 实验注意事项:安全操作、数据准确性。

3. 教学大纲安排:- 第一课时:复习声波知识,介绍超声波特性。

- 第二课时:讲解超声波测距原理,展示测距仪构造。

- 第三课时:分组实验,动手操作超声波测距仪。

- 第四课时:分析实验数据,讨论测量误差原因。

4. 教材章节:-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二章 声现象,第四节 声的利用。

- 《物理实验》八年级下册:实验十二 超声波测距。

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对超声波测距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超声波测距课程设计

超声波测距课程设计

引言利用超声波作为定位技术是蝙蝠等生物作为防御和捕捉猎物生存的手段,也就是由生物体发射不能被人们听到的超声波20Hz以上的机械波,借助空气或其它介质传播。

通过被待捕捉的猎物或障碍物反射回来的时间间隔长短和反射回来的信号强弱来判断反射物的类型及距离的远近。

人类采用仿生学,人工发射出超声波。

目前,超声波已应用在民用及国防工业中。

例如:用超声波探测海洋潜艇位置、鱼群以及确定海底暗礁等障碍物形状及位置。

利用超声波在固体巢传播的时间确定物体的长度以及超声波在固体里遇到障碍物界面上的反射来确定物体内部损伤(如裂缝、气孔及杂质等)位置,称之为无损探伤。

利用超声波测距辅助机器人确定机器人自身位置和环境识别,从而准确避开障碍物按照预先规划好的行进方向行进来完成预定任务。

另外还应用于矿井探测、液面探测、建筑、汽车报警等领域。

超声波测距是一种非接触式检测方式,和红外、激光及无线电测距相比,超声波测距有其不受光线影响,结构和操作简单,成本低等特点。

采用高精度视觉识别环境技术需要复杂的信息处理,且体积较大,价格昂贵。

对于体积较小成本较低的机器人,这些特点尤为突出,相比之下,超声波测距的特点弥补了以上不足,在许多情况下能很好地完成探测任务。

就此而言,本课题的研究是有一定实际意义的。

1 课题设计的任务和要求设计一超声波测距仪,任务:(1)了解超声波测距原理。

(2)根据超声波测距原理,设计超声波测距器的硬件结构电路。

设计一超声波测距仪,要求:(1)设计出超声波测距仪的硬件结构电路。

(2)对设计的电路进行分析能够产生超声波,实现超声波的发送与接收,从而实现利用超声波方法测量物体间的距离。

(3)对设计的电路进行分析。

(4)用PROTUES进行仿真,以数字的形式显示测量距离。

2 超声波测距仪的设计思路2.1 两种常用的超声波测距方案2.1.1 基于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设计基于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设计,是利用单片机编程产生频率为40kHz的方波,经过发射驱动电路放大,使超声波传感器发射端震荡,发射超声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20目录.、八 、- 刖言1课题设计目的及意义 ---------------------------- 11.1设计的目的 ------------------------------------- 11.2设计的意义 ------------------------------------- 1 1.3课题设计的任务和要求正文1课程的方案设计 ------------------------------- 21.1系统整体方案 ----------------------------------- 2 1.2系统整体方案的论证 ------------------------------- 22 系统的硬件结构设计 ----------------------------- 22.1 51系列单片机的功能特点及测距原理 ----------------------- 3 2.1.1 51 系列单片机的功能特点 -------------------------- 3 2.1.2单片机实现测距原理 ----------------------------- 3 2.2超声波电路结构 ---------------------------------- 4 2.3超声波测距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 4 2.4 PCB 版图设计 ---------------------------------- 53系统软件的设计 ----------3.1超声波测距仪的算法设计- 3.2主程序流程图 -------------- 3.3单片机部分C 语言程序 ----- 3.4超声波测距部分C 语言程序4实物制作 ---------------------------------- 174.1电路板焊接及连线图 ------------------------------- 17 4.2实物调试效果图 ---------------------------------- 18 4.3焊接电路板时所遇问题 ------------------------------ 19--- 6-——7 7 -----8——115总结------------------------------------ 6致谢----------------------------------- 20 20附录20、八、亠刖言1课题设计目的及意义1.1设计的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超声波将在测距仪中的应用越来越广。

但就目前技术水平来说,人们可以具体利用的测距技术还十分有限,因此,这是一个正在蓬勃发展而又有无限前景的技术及产业领域。

展望未来,超声波测距仪作为一种新型的非常重要有用的工具在各方面都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它将朝着更加高定位高精度的方向发展,以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需求,如声纳的发展趋势基本为:研制具有更高定位精度的被动测距声纳,以满足水中武器实施全隐蔽攻击的需要;继续发展采用低频线谱检测的潜艇拖曳线列阵声纳,实现超远程的被动探测和识别;研制更适合于浅海工作的潜艇声纳,特别是解决浅海水中目标识别问题;大力降低潜艇自噪声,改善潜艇声纳的工作环境。

无庸置疑,未来的超声波测距仪将与自动化智能化接轨,与其他的测距仪集成和融合,形成多测距仪。

随着测距仪的技术进步,测距仪将从具有单纯判断功能发展到具有学习功能,最终发展到具有创造力。

在新的世纪里,面貌一新的测距仪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1.2设计的意义查找与超声波测距有关的资料,通过对资料的理解开发设计一种简单的单片机超声波测距装置。

设计完成后,制作PCB版图,最后完成实物的连线。

通过设计巩固对单片机知识的运用,并加强自我动手的能力。

1.3课题设计的任务和要求了解和掌握超声波传感器的原理、结构、特性和使用方法,超声波探测系统相关产品及及其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利用单片机、PrOteUS和KeilC51工具设计出一种相应的探测识别系统,制作实物并进行测试。

1、了解和掌握该系统相关传感器(3-5种)的技术资料,包括其技术指标、原理图、封装形式、价格等;2、查找系统相关产品(3-5种)的技术资料,包括其技术指标、原理图、封装形式、价格等;3、查找与本系统相关论文(最近几年)(3-5篇);4、选择一种传感器,利用单片机、PrOteuS和Keil C51工具设计出一种相应的探测识别系统,制作实物并进行测试;5、完成论文。

1课程的方案设计1.1系统整体方案由于超声波指向性强,能量消耗缓慢,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较远,因而超声波经常用于距离的测量。

利用超声波检测距离,设计比较方便,计算处理也较简单,并且在测量精度方面也能达到农业生产等自动化的使用要求。

超声波发生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电气方式产生超声波,一类是用机械方式产生超声波。

电气方式包括压电型、电动型等;机械方式有加尔统笛、液哨和气流旋笛等。

它们所产生的超声波的频率、功率、和声波特性各不相同,因而用途也各不相同。

目前在近距离测量方面常用的是压电式超声波换能器。

根据设计要求并综合各方面因素,本文采用AT89C51单片机作为控制器,用动态扫描法实现LED数字显示,超声波驱动信号用单片机的定时器。

1.2系统整体方案的论证超声波测距的原理是利用超声波的发射和接受,根据超声波传播的时间来计算出传播距离。

实用的测距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被测距离的两端,一端发射,另一端接收的直接波方式,适用于身高计;一种是发射波被物体反射回来后接收的反射波方式,适用于测距仪。

此次设计采用反射波方式。

测距仪的分辨率取决于对超声波传感器的选择。

超声波传感器是一种采用压电效应的传感器,常用的材料是压电陶瓷。

由于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会有相当的衰减,衰减的程度与频率的高低成正比;而频率高分辨率也高,故短距离测量时应选择频率高的传感器,而长距离的测量时应用低频率的传感器。

2系统的硬件结构设计硬件电路的设计主要包括单片机系统及显示电路、超声波发射电路和超声波检测接收电路三部分。

单片机采用AT89C51或其兼容系列。

采用11MHz高精度的晶振,以获得较稳定时钟频率,减小测量误差。

单片机用P3.0端口输出超声波换能器所需的40kHz的方波信号,利用外中断0 口监测超声波接收电路输出的返回信号。

显示电路采用简单实用的3位共阴LED数码管,段码用74LS244驱动,位码用PNP 三极管8550驱动。

2.1 51系列单片机的功能特点及测距原理2.1.1 51系列单片机的功能特点5l 系列单片机中典型芯片(AT89C51)采用40引脚双列直插封装(DIP)形式,内部由CPU 4kB的ROM 256 B的RAMl 2个16b的定时/计数器To和T1,4个8 b 的工/ O端I : IP0,P1,P2, P3, —个全双功串行通信口等组成。

特别是该系列单片机片内的Flash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PROM)使其在实际中有着十分广泛的用途,在便携式、省电及特殊信息保存的仪器和系统中更为有用。

5l 系列单片机提供以下功能:4 kB存储器;256 BRAM 32条工/ O线;2个16b定时/计数器;5个2级中断源;1个全双向的串行口以及时钟电路。

空闲方式:CPU亭止工作,而让RAM定时/计数器、串行口和中断系统继续工作。

掉电方式:保存RAMI勺内容,振荡器停振,禁止芯片所有的其他功能直到下一次硬件复位。

5l系列单片机为许多控制提供了高度灵活和低成本的解决办法。

充分利用他的片内资源,即可在较少外围电路的情况下构成功能完善的超声波测距系统。

2.1.2单片机实现测距原理单片机发出超声波测距是通过不断检测超声波发射后遇到障碍物所反射的回波,从而测出发射和接收回波的时间差tr ,然后求出距离S= Ct/2,式中的C为超声波波速。

限制该系统的最大可测距离存在U3I平j I IKJ射和入射声波之问的夹角以及接收换能器的灵敏度。

接收换能器对声波脉冲的直接卜 τcτ⅛J6 亦 β± LI ;i ■ μ' Ji~ ........ Jt -IJ -■:接收能力将决定最小的可测距离。

为了增加所测量的覆盖范围、减小测量误差,可超声波接收电路2.3超声波测距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本系统的特点是利用单片机控制超声波的发射和对超声波自发射至接收往返时 间的计时,单片机选用AT89C51 ,经济易用,且片内有4K 的ROM ,便于编程'单片机发出40kHZ 的信号,经放大后通过超声波发射器输出;超声波接收器将 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经放大器放大,用锁相环电路进行检波处理后,启动单片机中 断程序,测得时间为t ,再由软件进行判别、计算,得出距离数并送LED 显示。

■J - C3 4个因素:超声波的幅度、反射的质地、反∏≈采用多个超声波换能器分别作为多路超声波发射/接收的设计方法 丄n«n 丁花∖∖ J Vk于声波范围,其波速与温度有关m≡*i2.2超声波电路结构■ I Ifl A t .费-一J∙pLu-Γ⅛K ∣i5AUIH0CDEFG DF5≡34山_■ - O 1 Z 3 C-J寻~^3ΣΞ1"Z3∣ΛΠUUi≡Ξ" 1□Im:-1T 7⅛ 7P□U.⅛DOFDVΛD1 FD^AK PD^AD3FOVAP I .PDJVAK PDSAK F□z⅛crr√H.√.⅛1,Λ3W ⅛ ⅛ ?Nr<Z Z IPJDfIMi FH PiWIU PJJnmPJ.4HD F3f√∏Pl .;吋⅛a ---------------- --- - u∙T+HC3Γ30*r 3A ⅞G T 屯 Q g a Q 曲"QI2.4 PCB 版图设计:5Ho--EZZzH QSH⅛-±HU OE 1I—单片机硬件原理图tflZZ石IO E ⅛>o lo l⅞∙F 1T -J lPCB 版图(a )PCB 版图(b )3系统软件的设计超声波测距仪的软件设计主要由主程序、超声波发生子程序、超声波接收中断程序及显示子程序组成。

我们知道 C 语言程序有利于实现较复杂的算法,汇编语言 程序则具有较高的效率且容易精细计算程序运行的时间,而超声波测距仪的程序既 有较复杂的计算(计算距离时),又要求精细计算程序运行时间(超声波测距时), 所以控制程序可采用C 语言编程。

3.1超声波测距仪的算法设计超声波测距的原理为超声波发生器 T 在某一时刻发出一个超声波信号,当这个 超声波遇到被测物体后反射回来,就被超声波接收器R 所接收到。

这样只要计算出从发出超声波信号到接收到返回信号所用的时间,就可算出超声波发生器与反射物 体的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