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 声 波 测 距 电 路 课 程 设 计
超声波测距课程设计

超声波测距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超声波测距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超声波测距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超声波的基本特性;掌握超声波发射、接收和反射的原理;理解超声波测距的数学模型。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使用超声波测距仪器进行测量;能够根据测量数据计算距离;能够分析测量结果的误差和可靠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认识到超声波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超声波的基本概念、超声波测距的原理和超声波测距的应用。
首先,介绍超声波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其次,讲解超声波测距的原理,包括发射、接收和反射的过程;最后,介绍超声波测距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运用讲授法,清晰地讲解超声波的基本概念和测距原理;其次,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超声波测距的应用场景,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合作意识;再次,利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超声波测距仪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中超声波测距技术的应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准备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选用《物理》课本中关于超声波测距的相关章节;参考书方面,推荐学生阅读《超声波技术与应用》等书籍;多媒体资料方面,准备了一些关于超声波测距的实验视频和动画演示;实验设备方面,准备了超声波测距仪器、计算机等设备,以便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数据处理。
通过这些教学资源,旨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
首先,通过课堂讨论、提问等形式的平时表现评估,考查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其次,通过作业评估,检验学生对超声波测距原理和应用的掌握情况;最后,通过课后实验报告和考试,评估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的运用水平。
超声波测距实验报告

超声波测距实验报告电子综合实验课程报告课题名称:超声测距仪专业:生物医学工程班级:,,级生物医学,,班姓名:敖一鹭刘晓莎尹曼邹燕一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超声波将在测距仪中的应用越来越广。
但就目前技术水平来说,人们可以具体利用的测距技术还十分有限,因此,这是一个正在蓬勃发展而又有无限前景的技术及产业领域。
声波测距作为一种典型的非接触测量方法,在很多场合,诸如工业自动控制,建筑工程测量和机器人视觉识别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和其他方法相比,如激光测距、微波测距等,由于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远远小于光线和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对于时间测量精度的要求远小于激光测距、微波测距等系统,因而超声波测距系统电路易实现、结构简单和造价低,且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不受烟雾、空气能见度等因素的影响,在各种场合均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超声波测距在实际应用也有很多局限性,这都影响了超声波测距的精度。
一是超声波在空气中衰减极大,由于测量距离的不同,造成回波信号的起伏,使回波到达时间的测量产生较大的误差;二是超声波脉冲回波在接收过程中被极大地展宽,影响了测距的分辨率,尤其是对近距离的测量造成较大的影响。
其他还有一些因素,诸如环境温度、风速等也会对测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些因素都限制了超声波测距在一些对测量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的应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超声波测距的精度,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为了今后能够为社会做出更多有益的发明发现,超声测距课程设计应运而生。
二课题要求以单片机AT89C51为中心控制单元,配以超声波发射、接收装置,实现超声波发射及接收其遇到障碍物发生反射形成的回波信号,并根据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及超声波从发射到接收到回波的时间,计算出发射点距障碍物的距离,设计出一套基于单片机的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测距系统,利用单片机进行操作控制,用数码管作输出显示,设计发射、接收、检测、显示硬件电路和测距系统软件。
三基本要求1 能实现测距操作;2 能清晰稳定地显示测量结果, 具有测量完成提示;3 能正确实现单次测量;4 测量范围在0.5——2m;5 测量精确度2cm。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超声波测距仪的设计

超声波测距仪的设计一、设计目的本设计利用超声波传输中距离与时间的关系,采用STC51单片机进行控制和数据处理,设计出能够精确测量两点间距离的超声波测距仪。
同时了解单片机各脚的功能,工作方式,计数/定时,I/O口的相关原理,并稳固学习单片机的相关内容知识。
二、设计要求1.设计一个超声波测距仪,能够用四段数码管准确显示所测距离2.精度小于1CM,测量距离大于200CM三、设计器材元器件数量STC51单片机 1个超声波测距模块URF-04 1个电阻〔1K 200 4.7K〕 3 个晶振〔12MHz〕 1 个共阳极四位数码管 1 个极性电容〔33pF〕 2 个非极性电容〔22uF〕 1 个四、超声波测距系统原理331.45米/秒,由单片机负责计时,单片机使用12.0M晶振,所以此系统的测量精度理论上可以到达毫米级。
超声波测距的算法设计: 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每秒钟340米〔15℃时〕。
X2是声波返回的时刻,X1是声波发声的时刻,X2-X1得出的是一个时间差的绝对值,假定X2-X1=0.03S,那么有340m×0.03S=10.2m。
由于在这10.2m 的时间里,超声波发出到遇到返射物返回的距离如下:图1 测距原理超声波测距器的系统框图如下列图所示:图2 系统框图五、设计方案及分析〔包含设计电路图〕4.1硬件电路设计4.1.1 单片机最小系统控制模块设计与比拟方案二:采用STC51单片机控制。
STC51单片机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 8KB的系统可编程Flash 存储器。
AT89S52具有以下标准功能: 8k字节Flash,256字节RAM, 32 位I/O 口线,看门狗定时器,2 个数据指针,三个16 位定时器/计数器,一个6向量2级中断结构,全双工串行口,片内晶振及时钟电路,能够满足题目设计的所有要求,而且我们对STC51单片机也比拟熟悉,因此我们选择方案二。
最小系统电路图如图3所示图3 单片机最小系统显示模块设计采用四位共阳极数码管显示,连接电路简单,显示电路连接图如图4所示图4 数码管显示电路超声波测距模块a.本系统采用超声波模块URF04进行测距,该模块使用直流5V供电,理想条件下测距可达500cm,广泛应用于超声波测距领域,模块性能稳定,测度距离精确,盲区〔2cm〕超近。
毕业设计(论文)-超声波测距语音播报设计

毕业设计:超声波测距语音播报论文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在空气介质中超声测距传感器因其性能好,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在现场机器人定位系统、车辆自动导航、车辆安全行驶辅助系统、城市交通管理和高速公路管理监测系统,以及河道、油井和仓库及料位的探测中都有应用。
由于超声波传播不易受干扰,能量消耗缓慢,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较远,因而超声波经常用于距离的测量,如测距和物位测量等都可以通过超声波来实现。
为此,深入研究超声波的产生与传播规律、开发高性能超声波换能器及其收发电路,对于超声波检测技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设计介绍了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超声测距的原理:由STC89C52控制定时器产生一定频率脉冲,计算从发射到接收回波时间,从而得到实测距离,数据处理采用,lcd1602显示距离,WTD588D语音播报。
In the air medium, ultrasonic range finder sensor because of its good performance, low price, convenient use, in the field of robot positioning system, automatic vehicle navigation, vehicle safety driving assist system, city traffic management and management of expressway monitoring system, as well as river, well and warehouse and material level detection used in.Because the ultrasonic wave propagation is not susceptible to interference, energy consumption slow,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in the longer distance, which are often used for ultrasonic distance measurement, such as the location and level measurement can be achieved by ultrasound.Therefore, in-depth study of ultrasonic generation and propag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performance ultrasonic transducer and its transceiver circuit, the ultrasonic de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has very important real sense.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design of control based on single chip ultrasonic ranging principle: control by STC89C52 timer produces a certain frequency pulse, calculated from transmitting to receiving echo time, so as to obtain the measured distance, data processing using the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four digital tube display distance, voice broadcast.摘要 (I)Abstract ............................................................................................................................ I I 第一章绪论 ................................................................................................................ - 1 -1.1 课题设计目的及意义 ...................................................................................... - 1 -1.1.1设计的目的 ........................................................................................... - 1 -1.1.2设计的意义 ........................................................................................... - 1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 1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 第二章总体方案 . (3)2.1 方案选择 (3)2.2 超声波测距仪的设计思路 (3)2.2.1 超声波测距原理 (3)2.2.2 超声波测距原理框图 (4)2.3 使用元件选择 (4)第三章系统的硬件结构设计 (6)3.1 STC89C52单片机的功能及特点 (6)3.2单片机最小系统 (9)3.4 语音播报 (10)3.5 显示单元 (12)第四章系统的软件设计 (14)4.1 主程序流程图 (14)4.2 超声波发生子程序和超声波接收中断程序 (16)第五章超声波测距接收 (20)5.1 HC-SR04模块 (20)5.2 T40、R40超声波传感器简介 (26)5.2.1 超声波传感器的基本介绍 (26)5.2.2 超声波传感器的主要应用 (26)5.2.3 超声波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7)5.3 超声波发射电路 (28)5.4 超声波接收电路 (28)5.5 超声波接收过程 (29)5.6 接收数据处理 (29)第六章总结 (32)致谢 (34)参考资料 (35)附录1原理图 (36)附录2主要源程序 (38)第一章绪论1.1 课题设计目的及意义1.1.1设计的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超声波在测距中的应用越来越广。
超声波测距电路+++详细

超声波测距电路的实现方法电光学院105040562 毛臻摘要:随着单片机、DSP、FPGA、CPLD技术的不断成熟,各种智能测量系统不断涌现,测距电路可以用在工业生产、医疗技术、日常生活中各个方面,典型的应用如汽车倒车告警、机器人的自动避障行走、工业上的液位、井深、管道长度等场合,本文在介绍超声波测距原理的基础上总结并讨论现有的几种电路设计方法,并提出增大测量距离及改善系统性能的实现方法。
关键词:超声波;测距;FPGA实现1超声波是一种在弹性介质中的机械振荡,它是由与介质相接触的振荡源所引起的, 其频率在20KHz以上。
超声波为直线传播方式,频率越高,绕射能力越弱,但反射能力越强。
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在不同介面上具有反射的特性,由于它有指向性强、方向性好、传播能量大、传播距离较远等特点,常用于测量物体的距离、厚度、液位等。
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特性有关,它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发射一定频率的超声波,借助空气媒质传播,到达测量目标或障碍物后反射回来,其所经历的时间长短与超声波传播的路程的远近有关,测试传输时间可以得出距长。
利用超声波特性、单片机控制、电子计数相结合可以实现非接触式测距。
由于超声波检测迅速、方便、计算简单,且不受光线、电磁波、粉尘等的干扰,其测量精度较高。
常用于桥梁、涵洞、隧道的距离检测中。
2使用超声波和使用激光测距的比较:基于以上介绍的超声波的特点不难区分它们的各自的适用场合,激光测距主要用于远程,如测月球到地球距离,或远距离无障碍测距,而且成本要比用超声波大,因为光速为3×10^8M/S,而一般市场上的单片机最高频率在十几至几十兆,(本人接触的ARM最大30M)如果测量的距离在十米左右,那么假设单片机别的都不做只是计数,出射光将在大约0.033us后返回,要求单片机CLK为1/0.033MHz,也就是说30M时钟频率的单片机刚发出出射激光的命令,光就已经在它的下个CLK脉冲来到了,更别提计数了,即使使用频率很高的单片机或其他器件如FPGA等在精度上将不能满足需要(通常在收发间隔中得到的计数脉冲越多精度越高)。
基于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仪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仪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基于超声波传感器的测距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可编辑)

基于超声波传感器的测距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说明书成绩题目基于超声波传感器的测距系统设计课程名称检测技术及系统课程设计1.课程设计应达到的目的通过对本课程的设计,使学生掌握常见被测量的检测原理、方法和技术,了解国内外对这些工程量进行测控的系统组建原理,通过对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分析,增强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掌握根据具体测控要求、性能指标设计出先进测控系统的方法和技术。
2.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题目:基于超声波传感器的测距系统设计要求:(1)测距范围:0~200mm,测距精度:±1mm;(2)根据题意,明确测距系统性能指标及系统能完成的功能;(3)根据系统要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4)设计传感器测量电路;(5)选择单片机的品种、型号,设计单片机的外围测量电路;(6)计算有关的电路参数,有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实验室现有设备进行实验数据的测取,明确测量电路输出与被测非电量的关系;(7)画出系统原理框图(此部分放在说明书的开始);(8)画出系统电路图,最好用PROTEL画;(9)在说明书中详细说明本系统工作原理。
3.课程设计任务及工作量的要求〔包括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图纸、实物样品等要求〕给出设计说明书一份;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给出必要的实验数据;在说明书中附上完整的系统电路原理图(手画或用PROTEL画)。
4.主要参考文献李现明,吴皓编著.自动检测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徐仁贵.单片微型计算机应用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陈爱弟.Protel99实用培训教程.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5.课程设计进度安排起止日期工作内容13年6月3日布置设计任务,熟悉课题,查找资料;13年6月4日结合测控对象,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理解传感器性能;13年6月5日做实验,设计传感器测量电路,选择合适的单片机,设计其外围电路;13年6月6日设计电路参数,有条件情况下,在实验室进行实验,进一步理解测量电路输入输出关系;13年6月7日继续设计论证电路参数,完善系统设计方案;13年6月8日查找资料,理解系统各部分工作原理;13年6月9日理清系统说明要点,着手设计说明书的书写;13年6月13日书写设计说明书,充分理解系统每一部分作用;13年6月14日上午完善设计说明书,准备设计答辩。
超超声测距课课程设计

超超声测距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超超声测距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超超声波进行距离测量,并能够分析超超声波测距的优缺点。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超超声波的基本特性,掌握超超声波测距的原理和方法;技能目标包括能够使用超超声波测距仪进行实际测量,能够分析测量结果;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超超声波的基本概念、超超声波测距的原理和方法、超超声波测距仪的使用和测量结果的分析。
首先,介绍超超声波的基本概念,包括超超声波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
然后,讲解超超声波测距的原理和方法,包括发射超超声波、接收超超声波和计算距离的步骤。
接下来,介绍超超声波测距仪的使用方法,包括仪器的组装、调整和操作。
最后,分析测量结果,包括距离的精确度和误差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采用讲授法,教师讲解超超声波的基本概念和测距原理,引导学生理解超超声波的特点和应用。
其次,采用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超超声波测距的方法和实验操作步骤,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接着,采用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超超声波测距的实际应用和优缺点。
最后,采用实验法,学生动手操作超超声波测距仪进行实际测量,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将准备一些教学资源。
首先,教材和参考书,提供超超声波测距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详细介绍。
其次,多媒体资料,包括超超声波测距的实验操作视频和动画,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实验步骤和原理。
接着,实验设备,包括超超声波测距仪和测量工具,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测量。
最后,网络资源,提供一些关于超超声波测距的最新研究和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超超声波测距的前沿动态和实际应用。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种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波测距电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者:汤政、陈鑫学号: 0919013540、0919013541班级:电子0935班指导教师:苏宏艮、马勇赞、张艳阳日期:2010年1月10日目录一、设计课题目的和要求 (3)二、计划与安排 (3)三、课程设计原理与思路 (3)四、PCB制版设计 (4)五、组装与调试 (4)六、单片机C51程序设计 (5)七、心得体会 (9)八、附录 (10)一、设计课题目的与要求目的:通过本设计了解和掌握超声波传感器测距的原理和方法,加深理解超声波传感器的处理电路设计,同时,掌握温度补偿的办法及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以及熟练使用DXP2004软件,了解PCB制板流程,并通过调试器件,烧写单片机C语言程序,能够独立且完整地完成超声波传感器测距实验。
要求:根据给出的方案设计电路图,独立完成绘图、PCB制版、器件装配及调试工作,以及采用单片机实现超声波测距的原理、方法及接口电路的设计。
二、计划与安排17周(周日之前):DXP2004绘制PCB图(方案三),依此制作PCB 板18周(周一之前):购置所需元器件并自行装配18周(周三、周四):参考指导老师意见,完成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并调试好设计产品19周(周三之前):完成课程设计报告和设计产品的验收具体流程如下:PCB制版---元器件采购---装配与调试---单片机程序设计---烧写程序---完成设计报告---产品验收三、课程设计原理与思路超声波与一般声波比较,它的振动频率高,而且波长短,因而具有束射特性,方向性强,可以定向传播,其能量远远大于振幅相同的一般声波,并且具有很高的穿透能力。
当超声波发射器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在发射时刻的同时开始计时,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就立即返回来,超声波接收器收到反射波就立即停止计时。
设超声波脉冲由传感器发出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t,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则从传感器到目标物体的距离D可用下式求出:D = v t /2四、PCB制版设计实训内容及具体步骤1、使用DXP2004软件绘制PCB原理图文件(采用方案三),PCB制板图、GERBER文件图。
应注意绘制原理图时将没有的原件自行通过绘制新的元件及封装库完成2、将生成Gerber文件图和打孔文件图传送到CAM350,然后利用钻孔机并选取合适钻头进行钻孔3.制版详细流程:1.】将钻完孔的铜板依次进行抛光、烘干、刷线路油墨(切忌曝光)、烘干、曝光15S、显影20S、水洗并烘干、腐蚀、清洗并抛光、烘干2.】刷阻焊层油墨:将铜板置于暗箱中静置10分钟,取出烘干、曝光180S、显影20S、清洗并烘干3.】刷字符层油墨、烘干、曝光、显影(切忌用水冲洗)、热固化(将PCB板置于烘干机中直至温度升至150度)4.将PCB板按照实际所需自行切割,以便达到美观、实用的效果(图纸参见附录)五、组装与调试①组装:组装电路采用焊接和在面包板上插接两种方法,应注意以下几方面:a、组装前应尽可能全部测试元器件一遍,以保证所用元器件均合格,电路的组装方向要保持一致,以便于正确布线和查线组装分立元件时应使其标志朝上或朝向易于观察的方向,以便于查找和更换。
对于有极性的元件,例如电解电容器、晶体二极管等,组装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切匆搞错。
b、为使电路能够正常工作与调测,所有地线必须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公共参考点。
正确的组装方法和合理的布局,不仅可使电路整齐美观、工作可靠,而且便于检查、调试和排除故障。
如果能在组装前先拟订出组装草图,则可获得事半功倍之效果,使组装既快又好。
②调试一、通电:给电路板提供+5V的单电源供电二、调40KHZ震荡波形1、振荡控制脚接+5V或悬空用示波器观察振荡输出波形;2、调节电位器或RC元件参数使振荡频率为39~40KHZ;3、用示波器观察发射探头引脚间40KHZ方波是否正常;三、观察超声波接收波形示波器垂直灵敏度置50mv/div档观察接收探头引脚间是否有接收到的40KHZ波形,且波形幅度可随测量距离改变。
四、测量RX-OUT引脚低电平1、当没有接收到超声波时,RX-OUT应为高电平;2、当接收到超声波时,RX-OUT应为低电平出现六、单片机C51程序设计#include <reg52.h>#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void delay(uint z){uint x,y;for(x=z;x>0;x--)for(y=110;y>0;y--);}//void delay_20us(){uchar a ;for(a=0;a<100;a++);}//*************************************************************** //显示数据转换程序void display(uint temp){uchar ge,shi,bai;bai=temp/100;shi=(temp%100)/10;ge=temp%10;wela=1;P0=0xf7;wela=0;dula=1;P0=table[bai];dula=0;delay(1);dula=1;P0=0x00; //关位码dula=0;wela=1;P0=0xef;wela=0;dula=1;P0=table[shi];dula=0;delay(1);dula=1;P0=0x00; //关位码dula=0;dula=1;P0=table[ge];dula=0;wela=1;P0=0xdf;wela=0;delay(1);dula=1;P0=0x00; //关位码dula=0;}//*************************************************************** void main(){uint distance;test =0;Trig=0; //首先拉低脉冲输入引脚EA=1; //打开总中断0TMOD=0x10; //定时器1,16位工作方式while(1){EA=0; //关总中断Trig=1; //超声波输入端delay_20us(); //延时20usTrig=0; //产生一个20us的脉冲while(Echo==0); //等待Echo回波引脚变高电平succeed_flag=0; //清测量成功标志EA=1;EX0=1; //打开外部中断0TH1=0; //定时器1清零TL1=0; //定时器1清零TF1=0; //计数溢出标志TR1=1; //启动定时器1delay(20); //等待测量的结果TR1=0; //关闭定时器1EX0=0; //关闭外部中断0if(succeed_flag==1){time=timeH*256+timeL;distance=time*0.172; //厘米display(distance);}if(succeed_flag==0){distance=0; //没有回波则清零test = !test; //测试灯变化}}}//*************************************************************** //外部中断0,用做判断回波电平void exter() interrupt 0 // 外部中断0是0号{timeH =TH1; //取出定时器的值timeL =TL1; //取出定时器的值succeed_flag=1;//至成功测量的标志EX0=0; //关闭外部中断}//****************************************************************//定时器1中断,用做超声波测距计时void timer1() interrupt 3 //{TH1=0;TL1=0;}单片机C语言源程序如下:七、心得体会在经过了三周的忙碌后,我们的课程设计终于接近了尾声。
回顾三周的时间,我们有几点感想。
首先我们画原理图和布线更加熟练了。
这是我第一次完整的画PCB原理图,包括画封装和元件。
知道了所有的元件都有一定的规格,必须按规格进行画图,特别是加封装的时候,经常加一次是不行的,需要多加几次才能加进,可能是软件原因。
在布线的时候,应该在保证布线完整的情况下使板尽量的小,元器件的摆放应该多调整几次。
第二点是在S12实训室制版的时候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在打孔的时候,一定要先将板子固定住,以免出现偏差。
每次进行烘干的时候,一定要放在烘干炉足够长的时间,不然影响板子的质量。
在最后一次清洗的时候,一定要轻轻地擦洗,不然会使整块板的效果。
最后一次烘干的时候,一定要使它的温度达到150摄氏度。
在切割的时候,也要注意,要和板平行,让PCB板更加美观。
第三点是在装配的时候需要注意的。
因为PCB板没有助焊层,焊接元件比较困难,而且焊盘上的铜很容易掉,在焊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在调试过程中,一定要一步一步的来,才能有满意的效果。
最后一点感受是做事要细心,这主要是在实验室调试过程中的体会,我们在调试电路的时候,发现在连线中存在很低级的错误,譬如有两个引脚我们竟然连反了,虽然我们及时地发现了,但是这样的错误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以上是我们这次课程设计的几点感想,回想整个设计过程,觉得还是蛮辛苦的,但是重要的是这样的经历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学了不少的东西,我想这便是课程设计的意义所在。
八、附录1.任务分配PCB制板:汤政、陈鑫装配与调试:陈鑫单片机程序设计:汤政、陈鑫课程报告:汤政2.元器件清单表3. PCB制版图纸(图一:PCB原理图)(图二:PCB制板图)(图三:光绘图)(图四:正位号图)(图五:反位号图)(图六:打孔图)(图七:焊盘图)4.实物图正面: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