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工国家职业标准

合集下载

制冷设备维修工职业标准

制冷设备维修工职业标准

制冷设备维修工职业标准一、职业简介制冷设备维修工是指专门从事制冷设备维修与保养工作的职业人员。

他们通过检查、调试、维修和保养制冷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及时诊断和修复设备故障,以保证设备的性能和寿命。

二、职业要求1.熟悉制冷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和性能,掌握相关的操作流程和检修方法;2.具备良好的电气、机械、自控等专业知识,能够独立完成设备的诊断、检修和维护;3.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迅速定位设备故障并进行修复;4.具备安全意识和责任心,能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操作过程的安全性;5.具备团队合作意识,能够与其他维修人员和客户进行有效沟通,协同完成工作任务。

三、主要工作任务1.检查设备:定期巡检制冷设备,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温度、压力等参数,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记录;2.故障诊断:对设备故障进行定位和诊断,分析故障原因,并进行相应的维修措施;3.维修与更换:根据维修方案进行故障修复或零部件更换,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4.保养与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包括清洗、润滑、紧固等工作,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5.协助其他工作:协助其他相关工作,如设备的安装、拆卸等工作。

四、工作环境制冷设备维修工主要在室内进行工作,工作环境可能存在较高的温度、噪音和粉尘。

同时,他们可能需要在高处进行工作,因此需要具备一定的体力和耐力。

五、职业发展制冷设备维修工可以通过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提高维修水平。

他们还可以通过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如《制冷设备维修工职业资格证书》等,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型的制冷设备不断涌现,制冷设备维修工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保持自己的技术更新和适应能力,才能适应行业的发展变化。

六、职业素养制冷设备维修工需要具备以下职业素养:•责任心:对工作负责,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操作过程的安全性;•团队合作:与其他维修人员和客户进行有效沟通,协同完成工作任务;•学习能力: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适应行业的发展变化;•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迅速定位设备故障并进行修复;•具备安全意识: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保障工作安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船舶管系工等42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通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船舶管系工等42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通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船舶管系工等42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公布日期】2009.05.25
•【文号】人社厅发[2009]66号
•【施行日期】2009.05.25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正文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船舶管系工等42个国
家职业技能标准的通知
(人社厅发[2009]6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劳动保障)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计划单列市劳动保障局,国务院有关部门(行业组织、集团公司)劳动保障工作机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船舶管系工等42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现予公布施行。

此次颁布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中,收银员、冷藏工、营养配餐员、餐厅服务员、厨政管理师、前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美发师、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家用电器产品维修工、保育员、制冷工、车工、铣工、磨工、铸造工、锻造工、焊工、金属热处理工、冷作钣金工、涂装工、装配钳工、工具钳工、机修钳工、维修电工等24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系重新修订,原标准相应废止。

附件: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目录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二〇〇九年五月二十五日附件:
注:☆表示新职业。

※表示该职业编码下的工种。

X表示新职业的编码。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制冷空调系统安装维修工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制冷空调系统安装维修工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制冷空调系统安装维修工一、背景介绍1.1 制冷空调系统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安装维修工作的专业技能对于保障人民生活所需的舒适环境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2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制冷空调系统安装维修工作的制定是为了规范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技术水平,确保制冷空调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职业技能标准的制定依据2.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2.2 行业标准和规范2.3 技术发展趋势和需求分析2.4 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分析2.5 职业技能竞赛及评比结果分析2.6 相关企业实际需求和现场工作实践积累三、职业技能标准的内容和要求3.1 安装技能要求3.1.1 掌握制冷空调系统的组装和安装流程3.1.2 熟练使用安装工具和设备3.1.3 熟悉相关安装标准和规范3.2 维修技能要求3.2.1 掌握制冷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及构造3.2.2 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系统故障,并进行维修处理3.2.3 具备维修现场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3.3 专业知识要求3.3.1 熟悉制冷空调系统的相关理论知识3.3.2 对新型制冷空调技术有一定了解3.3.3 具备相关专业资格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四、职业技能标准的评价方法4.1 理论知识考核4.2 实际操作能力考核4.3 事故应急处理能力考核4.4 综合技能考核五、职业技能标准的实施5.1 职业教育培训5.1.1 针对从业人员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5.1.2 加强对制冷空调系统安装维修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5.2 职业资格认定5.2.1 设立相关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进行职业技能鉴定5.2.2 根据职业技能标准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5.3 持续跟踪评价5.3.1 定期组织职业技能竞赛和评比活动5.3.2 对从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六、职业技能标准的意义和价值6.1 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6.2 规范制冷空调系统安装维修工作流程6.3 保障制冷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6.4 提升制冷空调系统安装维修工作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认可度七、结语制冷空调系统安装维修工作的职业技能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对于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保障制冷空调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制冷职工岗位工作制度

制冷职工岗位工作制度

制冷职工岗位工作制度一、总则为确保制冷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提高服务质量,规范制冷职工的工作行为,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制冷设备操作、维护、管理及售后服务等工作。

二、岗位职责1. 制冷设备操作人员:负责制冷设备的启动、停止、运行调试、参数调整、故障处理等工作。

2. 制冷设备维护人员:负责制冷设备的定期检查、保养、维修、更换零部件等工作。

3. 制冷设备管理人员:负责制冷设备的运行管理、维修计划制定、维修费用预算、设备更新改造等工作。

4. 售后服务人员:负责制冷设备的安装、调试、售后服务、用户满意度调查等工作。

三、工作内容与要求1. 制冷设备操作人员(1)熟悉制冷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流程及安全注意事项。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制冷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3)定期对制冷设备进行巡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4)做好运行参数记录,为设备维护提供数据支持。

2. 制冷设备维护人员(1)定期对制冷设备进行保养,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2)负责制冷设备故障的排查、分析、维修及调试。

(3)按照维修计划及时完成维修任务,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做好维修记录,为设备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3. 制冷设备管理人员(1)制定制冷设备的运行管理制度,确保设备安全、高效运行。

(2)制定维修计划,合理安排维修预算,提高维修质量。

(3)对制冷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组织培训,提高职工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4. 售后服务人员(1)负责制冷设备的安装、调试,确保设备安装质量。

(2)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解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定期进行用户满意度调查,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4)及时反馈用户意见,为产品改进提供依据。

四、工作纪律与考核1. 制冷职工应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工作安排。

2. 按时上下班,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迟到、早退。

3. 工作中要注意安全,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事故发生。

4. 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培训和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制冷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制冷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制冷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制冷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是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了制冷工职业的基本要求和专业技能标准。

制冷工是一个关键的职业,负责设计、安装、维护和修理制冷系统。

在现代社会,制冷系统在工业、商业和家庭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制冷工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制冷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核心要点、培训和考核机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制冷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核心要点主要包括制冷工的基本素质和专业知识。

基本素质方面,制冷工需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能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保护客户利益和环境安全。

此外,他们还应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不断适应新技术和工艺的发展。

专业知识方面,制冷工需要掌握制冷原理和制冷系统的基本知识,了解各类制冷设备和零部件的结构和功能,并具备正确运用和操作制冷工具的能力。

其次,制冷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要求制定培训和考核机制,以确保制冷工能够获得必要的技能培训和质量保证。

培训机制方面,现行的制冷工培训主要以职业技术学校和培训机构为主,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员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此外,还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引入实际工作场景进行仿真培训,提高学员的从业能力。

考核机制方面,制冷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要求设立统一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理论笔试和实际操作考核,检验制冷工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

通过考核评价,对合格的制冷工给予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以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认可和应用。

最后,制冷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需要不断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和技术变革。

随着科技的进步,制冷系统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因此,制冷工的技能和知识也需要与时俱进。

未来的制冷工培训应更加注重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以适应未来制冷行业的需求。

此外,还需要建立起制冷工技能培训的长效机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展产学研一体化的培训模式,让制冷工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市场需求。

制冷工职业资格证书

制冷工职业资格证书

制冷工职业资格证书制冷工职业资格证书是一种针对制冷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考核的资格证书,旨在保障制冷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安全生产。

本文将介绍制冷工职业资格证书的定义、目的、学习内容、考试方式及发布机构等方面的内容。

一、定义制冷工职业资格证书是指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规定的一种证明制冷工作人员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证书。

持有该证书的制冷工作人员能够独立完成制冷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修理和使用操作等任务。

二、目的1.规范制冷工作人员的职业行为和技能水平,提高制冷行业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2.保障制冷设备的安全运行,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提高制冷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和职业发展,增强其竞争力。

三、学习内容制冷工职业资格证书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制冷学、制冷机械学、制冷电气学、制冷自控学、制冷质量检查学、制冷设备安装与调试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四、考试方式制冷工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方式分为两个阶段:1.理论考试:主要考核制冷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试题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问答题等。

2.实践考试:主要考核制冷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试题包括安装、调试、维护、修理和操作等任务。

五、发布机构制冷工职业资格证书的发布机构是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考试机构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或授权单位。

总的来说,制冷工职业资格证书是制冷行业的重要证明,具有职业技能和安全生产保障的作用。

制冷工作人员通过学习、考试和认证,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实现职业发展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已颁布的国家职业标准工种(最新版)(20200420183744)

已颁布的国家职业标准工种(最新版)(20200420183744)

已颁布的国家职业标准序职业编码国家职业标准名称发文号颁布时间出版单位号1 4-04-03-04 保健按摩师(试行)劳社培就司发[1999]52号1999-8-26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 4-07-12-02 家政服务员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3 4-07-04-01 美容师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4 4-03-02-02 西式面点师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5 4-03-02-01 西式烹调师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6 4-03-01-02 中式面点师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7 4-07-04-02 美发师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8 4-03-01-01 中式烹调师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9 4-01-01-01 珠宝首饰营业员(※)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地质出版社10 4-01-02-01 推销员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1 4-04-03-04 足部按摩师(※)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2 3-01-02-05 计算机操作员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3 4-07-06-01 眼镜验光员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海洋出版社14 4-07-06-02 眼镜定配工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海洋出版社15 4-01-01-01 用户通信终端销售员(※)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人民邮电出版社16 6-04-01-08 加工中心操作工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海潮出版社17 6-04-02-05 焊工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海潮出版社18 6-04-01-07 组合机床操作工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海潮出版社19 6-08-05-01 计算机(微机)维修工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海潮出版社20 6-21-01-02 贵金属首饰手工制作工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海潮出版社21 6-23-07-01 装饰装修工-镶贴工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海潮出版社22 6-23-07-01 装饰装修工-打胶工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海潮出版社23 6-23-07-01 装饰装修工-涂裱工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海潮出版社24 6-23-07-01 装饰装修工-金属工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海潮出版社25 4-07-03-04 锅炉操作工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海潮出版社26 4-07-05-01 摄影师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海潮出版社27 4-03-03-01 调酒师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海潮出版社28 4-07-10-02 家用电器产品维修工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海潮出版社29 4-07-11-01 办公设备维修工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海潮出版社30 3-01-02-01 秘书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海潮出版社31 3-01-02-02 公关员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海潮出版社32 6-07-01-02 锅炉设备安装工劳社厅发[2000]14号2000-7-4 海潮出版社33 4-03-05-01 餐厅服务员劳社厅发[2001]3号2001-8-7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34 6-05-06-08 电工仪器仪表装配工劳社厅发[2001]3号2001-8-7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35 6-03-01-15 防腐蚀工劳社厅发[2001]3号2001-8-7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36 2-02-34-07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试行)劳社厅发[2001]3号2001-8-7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37 6-05-06-03 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劳社厅发[2001]3号2001-8-7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38 6-05-04-09 电线电缆制造工劳社厅发[2001]3号2001-8-7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39 6-06-02-03 精密仪器仪表修理工劳社厅发[2001]3号2001-8-7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40 6-06-01-02 汽车修理工劳社厅发[2001]3号2001-8-7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41 6-21-08-01 装饰美工劳社厅发[2001]3号2001-8-7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42 4-99-00-01 电子商务师(试行)(☆)劳社厅发[2001]3号2001-8-7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43 4-07-99-01 心理咨询师(试行)(☆)劳社厅发[2001]3号2001-8-7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44 4-07-02-01 物业管理员(师)(试行)劳社厅发[2001]3号2001-8-7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45 4-04-03-01 社会体育指导员劳社厅发[2001]3号2001-8-7 人民体育出版社46 4-01-03-02 农副土特产品收购员(※)劳社厅发[2001]3号2001-8-7 新华出版社47 5-01-06-01 棉花加工工劳社厅发[2001]3号2001-8-7 新华出版社48 5-01-03-04 菌类园艺工劳社厅发[2001]3号2001-8-7 新华出版社49 6-26-01-38 评茶员(☆)劳社厅发[2001]3号2001-8-7 新华出版社50 6-26-01-37 棉花检验员(☆)劳社厅发[2001]3号2001-8-7 新华出版社51 6-23-10-02 电气设备安装工劳社厅发[2001]3号2001-8-7 中国电力出版社52 6-07-06-03 常用电机检修工劳社厅发[2001]3号2001-8-7 中国电力出版社53 6-07-06-01 变电设备安装工劳社厅发[2001]3号2001-8-7 中国电力出版社54 6-07-06-02 变配电室值班电工劳社厅发[2001]3号2001-8-7 中国电力出版社55 6-04-01-01 车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56 6-04-01-02 铣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57 6-04-01-04 磨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58 6-04-01-05 镗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59 6-04-02-01 铸造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60 6-04-02-02 锻造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61 6-04-02-06 金属热处理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62 6-04-04-01 冷作钣金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63 6-04-05-02 涂装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64 6-05-02-01 装配钳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65 6-05-02-02 工具钳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66 6-05-03-03 锅炉设备装配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67 6-05-03-04 电机装配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68 6-05-04-06 高低压电器装配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69 6-06-01-01 机修钳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70 6-06-01-02 摩托车维修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71 6-19-03-05 音响调音员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72 6-24-01-01 汽车驾驶员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73 6-26-01-12 纺织纤维检验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74 6-26-01-35 贵金属首饰钻石宝玉石检验员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75 4-01-01-01 营业员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76 4-01-02-01 营销师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77 4-02-01-05 冷藏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78 4-03-04-01 营养配餐员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79 4-04-01-01 前厅服务员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80 4-04-01-02 客房服务员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81 4-07-10-01 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82 4-07-10-03 照相器材维修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83 4-07-10-04 钟表维修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84 4-07-12-01 保育员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85 4-07-12-03 养老护理员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86 3-01-02-06 制图员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87 6-07-06-05 维修电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88 6-26-01-01 化学检验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89 6-26-01-08 食品检验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90 3-03-03-04 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人民邮电出版社91 3-03-02-02 话务员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人民邮电出版社92 6-01-05-01 井架安装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石油大学出版社93 6-01-05-02 钻井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石油大学出版社94 6-01-05-03 固井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石油大学出版社95 6-01-06-01 油、气井测试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石油大学出版社96 6-01-06-02 采油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石油大学出版社97 6-01-06-03 采气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石油大学出版社98 6-01-06-04 井下作业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石油大学出版社99 6-01-06-05 天然气净化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石油大学出版社100 6-01-06-06 油气输送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石油大学出版社101 6-01-06-07 油气管道保护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石油大学出版社102 4-01-03-03 中药购销员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03 4-01-99-01 医药商品购销员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04 4-01-99-02 中药调剂员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05 5-99-02-01 沼气生产工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中国农业出版社106 4-01-02-02 出版物发行员劳社厅发[2002]1号2002-2-11 海洋出版社107 2-02-13-05 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劳社厅发[2002]10号2002-9-29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08 2-02-13-06 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劳社厅发[2002]10号2002-9-29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09 2-02-13-07 多媒体作品制作员(☆)劳社厅发[2002]10号2002-9-29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10 2-02-34-08 企业培训师(☆)劳社厅发[2002]10号2002-9-29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11 2-02-34-09 项目管理师(☆)劳社厅发[2002]10号2002-9-29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12 2-02-34-10 企业信息管理师(☆)劳社厅发[2002]10号2002-9-29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13 2-10-07-06 室内装饰设计员劳社厅发[2002]10号2002-9-29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14 4-01-02-03 服装模特劳社厅发[2002]10号2002-9-29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15 4-03-03-02 茶艺师劳社厅发[2002]10号2002-9-29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16 4-07-07-01 洗衣师劳社厅发[2002]10号2002-9-29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17 4-04-02-04 插花员劳社厅发[2002]10号2002-9-29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18 6-23-02-01 砌筑工劳社厅发[2002]12号2002-11-12 中国城市出版社119 6-23-03-01 混凝土工劳社厅发[2002]12号2002-11-12 中国城市出版社120 6-23-04-01 钢筋工劳社厅发[2002]12号2002-11-12 中国城市出版社121 6-23-05-01 架子工劳社厅发[2002]12号2002-11-12 中国城市出版社122 6-23-06-01 防水工劳社厅发[2002]12号2002-11-12 中国城市出版社123 6-23-10-03 管工劳社厅发[2002]12号2002-11-12 中国城市出版社124 6-15-03-01 手工木工劳社厅发[2002]12号2002-11-12 中国城市出版社125 6-15-03-03 精细木工劳社厅发[2002]12号2002-11-12 中国城市出版社126 2-02-34-11 物流师(☆)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27 2-07-03-04 理财规划师(☆)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统计出版社128 2-10-07-07 陈列展览设计人员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29 4-01-01-02 收银员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30 4-02-01-06 盐斤收放保管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31 4-07-03-05 中央空调系统操作员(☆)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电力出版社132 4-07-05-02 冲印师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33 4-07-08-02 修脚师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统计出版社134 4-07-10-07 钢琴调律师(☆)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35 4-07-12-04 育婴员(☆)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妇女出版社136 6-01-02-06 房产测量员(☆)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376-01-07-01(6-01-07-02)海盐制盐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38 6-01-07-10 苦卤综合利用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39 6-01-07-11 精制盐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40 6-01-07-12 盐斤分装设备操作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41 6-03-01-06 制冷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42 6-03-02-01 燃料油生产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43 6-03-02-02 润滑油、脂生产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44 6-03-02-03 石油产品精制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45 6-03-06-01 脂肪烃生产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46 6-03-06-02 环烃生产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47 6-03-07-03 聚苯乙烯生产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48 6-03-07-04 聚丁二烯生产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49 6-03-07-05 聚氯乙稀生产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50 6-03-07-07 环氧树脂生产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51 6-03-07-08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生产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52 6-03-08-01 顺丁橡胶生产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53 6-03-09-01 化纤聚合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54 6-03-09-02 湿纺原液制造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55 6-03-09-03 纺丝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56 6-03-09-05 纺丝凝固浴液配制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57 6-03-11-07 催化剂制造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58 6-03-11-08 催化剂试验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59 6-03-11-13 化工添加剂制造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60 6-03-13-04 黑火药制造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61 6-03-14-01 单质炸药制造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62 6-11-01-04 服装制作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63 6-12-04-01 白酒酿造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64 6-12-04-02 啤酒酿造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65 6-12-04-03 黄酒酿造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66 6-12-04-04 果露酒酿造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67 6-12-04-05 酒精酿造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68 6-12-06-01 烘焙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69 6-12-07-01 猪屠宰加工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70 6-12-07-02 牛羊屠宰加工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71 6-12-07-04 禽类屠宰加工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72 6-12-08-01 肉制品加工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73 6-21-01-01 宝石琢磨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74 6-21-07-01 工艺品雕刻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75 6-22-03-01 钢琴制作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76 6-23-10-01 机械设备安装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电力出版社177 6-24-05-02 起重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电力出版社178 6-03-08-05 丁苯橡胶生产工劳社厅发[2003]1号2003-1-2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79 6-08-01-09 半导体芯片制造工劳社厅发[2003]2号2003-2-8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80 6-08-01-10 半导体分立器件、集成电路装调工劳社厅发[2003]2号2003-2-8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81 6-08-02-02 电容器制造工劳社厅发[2003]2号2003-2-8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82 6-08-02-05 压电石英晶片加工工劳社厅发[2003]2号2003-2-8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83 6-08-02-06 石英晶体元器件制造工劳社厅发[2003]2号2003-2-8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84 6-08-02-13 电子产品制版工劳社厅发[2003]2号2003-2-8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85 6-08-03-01 铅酸蓄电池制造工劳社厅发[2003]2号2003-2-8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86 6-08-03-03 原电池制造工劳社厅发[2003]2号2003-2-8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制冷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制冷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制冷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1.职业概况1.1职业名称制冷工1.2职业定义操作制冷压缩机及辅助设备,使制冷剂及载冷体在生产系统中循环制冷的人员。

1.3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1.4职业环境室内、外,常温、低温,噪声。

1.5职业能力特征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文字写作、数字计算和分析判断能力;具有一定的空间感;色觉、味觉、视觉正常。

1.6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

1.7培训要求1.7.1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12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100标准学时,高级和技师不少于8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培训初级、中级、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制冷、空调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且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或具有制冷、空调等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培训场地设备理论知识培训场地应为可容纳30名以上学员的标准教室,并配备有多媒体教学设备。

技能操作培训场地不小于90㎡,并配备有相应制冷压缩机、辅助设备或模拟装置及必要的仪器、仪表、工具,通风条件良好、光线充足、安全设施齐全。

1.8鉴定要求1.8.1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职业能力特征1.6基本文化程度制冷工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制冷工。

1.2职业定义
操作制冷压缩机及辅助设备,使制冷剂及载冷体在生产系统中循环制冷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1.4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初中毕业。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2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15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15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10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中级、高级制冷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
书或具有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
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培训场地设备
理论培训应具有可容纳20名以上学员的标准教室,并配备投影仪、电视机及播放设备。

技能操作培训应具有制冷系统的可操作实物教具一套。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4)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3)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满2年。

1.8.3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

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

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技师还须进行综合评审。

1.8.4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20,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评人员;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5,且不少于3名考评员。

1.8.5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不少于90min,技能操作考核时间不少于120min,综合评审时间不少于30min。

1.8.6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

技能操作考核在模拟教具或可操作实物教学系统上进行。

2.基本要求
2.1职业道德
2.1.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1.2职业守则
(1)遵纪守法,爱岗敬业。

(2)努力学习,勤奋工作。

(3)严谨求实,一丝不苟。

(4)恪尽职守,不断进取。

(5)团结协作,安全生产。

2.2基础知识
2.2.1热工及流体力学知识
(1)工程热力学基础知识。

(2)流体力学基础知识。

(3)传热学基础知识。

2.2.2制冷原理
(1)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2)两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3)复叠式制冷循环。

2.2.3制冷系统的实际流程
2.2.4制冷系统的控制知识
(1)电工、电子学基础知识。

(2)计算机基础知识。

(3)自动控制元件知识。

(4)自控阀门知识。

2.2.5制冷装置的安装与维修工艺知识
(1)机械常识。

(2)钳工基础知识。

(3)金属材料基础知识。

(4)电、气焊操作基础知识。

(5)管道施工基础知识。

(6)安全用电知识。

2.2.6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1)劳动法相关知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相关知识。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冷库设计规范相关知识。

(4)氨制冷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相关知识。

(5)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气瓶管理等相关安全生产的法规知识。

(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相关法规、规定。

3.工作要求
本标准对初级、中级、高级和技师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的要求。

3.1初级
3.2中级
3.3高级
4.1
理论知识
3.4 技师
压缩机、辅 辅助设备及冷却设备的 2.机器、设备装配知 助设备及冷 维修保养 却设备的维 修保养

4.比重表
4.2技能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