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常用节能规范汇总

合集下载

上海市建筑节能条例-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上海市建筑节能条例-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上海市建筑节能条例-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降低全社会建筑能耗,是关系国家能战略和资节约方针的重大任务,做好建筑节能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下文是上海市建筑节能条例,!上海市建筑节能条例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市建筑节能管理,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建筑能利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建筑节能及相关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的建筑节能,是指在民用建筑的建设、改造、使用过程中,以及在工业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施工过程中,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能消耗,提高能利用效率的活动。

第四条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市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市建筑市场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建管办)负责本市建筑节能的具体管理工作,并依照本条例的授权实施行政处罚。

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依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辖区内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和区、县发展改革、机关事务管理、规划、财政、统计、质量技监、房屋管理、商务、旅游、教育、卫生等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协同实施本条例。

第五条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建筑节能工作的领导,积极培育建筑节能服务市场,健全建筑节能服务体系,推动建筑节能技术的开发应用,促进建筑节能国际交流与合作,做好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建筑节能示范工作,并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建筑节能知识的宣传教育。

本市将建筑节能工作列入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各区、县人民政府的节能考核评价内容,对建筑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建筑节能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六条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市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结合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组织编制本市建筑节能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七条编制城市详细规划,应当按照民用建筑节能的要求,结合周边建筑的特点,确定建筑的布局、形状和朝向。

上海市节约能源条例(2009-7-1).

上海市节约能源条例(2009-7-1).

上海市节约能源条例(1998年9月22日上海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09年4月23日上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节能管理第三章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第一节工业节能第二节建筑节能第三节交通运输节能第四节公共机构节能第五节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第四章节能技术进步与节能激励措施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本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节约能源(以下简称“节能”及其相关的管理活动。

第三条本市节能工作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技术推进和全社会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节能工作的领导,部署、协调、监督、检查、推动节能工作。

市和区、县发展改革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节能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组织拟订节能规划和政策措施,并负责协调实施。

市和区、县经济信息化、建设交通、商务、机关事务、旅游、农业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别负责相关领域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市和区、县科技、财政、统计、质量技监、规划国土资源、环保、住房保障房屋管理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节能管理工作。

第五条上海市节能监察中心负责本市节能日常监察工作,并依照本条例的授权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委托,对违反节能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第六条本市实行有利于节能和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鼓励和支持发展低耗能、低排放、高附加值产业;对高耗能的产业,应当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调整,或者加快技术改造,降低能耗。

本市鼓励、支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

第七条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能源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节能宣传,普及节能知识,增强全民的节能意识。

上海市住宅建筑节能规范

上海市住宅建筑节能规范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住宅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Specification for energy efficient constructional quality acceptance ofresidential buildingsDGJ08-113-2005J10598-20052005 上海前言根据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沪建建[2005]第54号文下达的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和标准设计编制计划,由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节能办公室任主编单位会同其他单位组成编写组。

编写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吸取国内外建筑围护结构先进的节能应用技术和本市的实践经验,并参照相关国内其它省市标准,在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程。

本规程分8章,内容有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外墙自保温、其他保温工程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程序与组织。

规程的编制为本市住宅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和节能达标验收提供了技术依据和要求。

基于本市住宅建筑的节能实施起步不久,工程实践经验不足,本规程内容可能不尽完善,望各单位在执行本规程的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并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宛平南路75号,邮编:200032),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程主编单位: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节能办公室本规程参编单位: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陆善后范宏武於崇根刘明明朱明德王吉霖颜宜彪张立新李德荣彭圣钦吴云芝苏宇峰邢大庆贺鸿珠陈志明上海市建设工程标准定额管理总站二OO五年六月目次目次 01 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4)3.1设计 (4)3.2材料 (4)3.3施工 (4)3.4质量验收 (5)4 外墙外保温 (7)4.1一般规定 (7)4.2材料与现场检验 (8)4.3聚苯板(EPS、XPS)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 (9)4.4钢丝网架聚苯板(EPS)整浇外墙外保温系统 (11)4.5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外墙外保温系统 (13)4.6硬泡聚氨酯喷涂外墙外保温系统 (14)4.7泡沫玻璃板外墙外保温系统 (15)4.8砂加气块外墙外保温系统 (17)5 外墙内保温 (19)5.1一般规定 (19)5.2材料与现场检验 (19)5.3龙骨干挂内填矿物棉制品内保温系统 (20)5.4增强粉刷石膏聚苯板外墙内保温系统 (21)6 外墙自保温 (24)7 其他保温工程 (26)7.1屋面保温 (26)7.2分户墙保温 (26)7.3架空楼板保温 (27)7.4外窗 (28)7.5户门 (28)8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程序与组织 (29)附录A建筑节能隐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30)附录B建筑节能检验批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31)附录C建筑节能分项项目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32)附录D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报告 (33)附录E保温系统常用材料主要性能指标 (34)附录F试验方法 (38)附录G本规程用词说明 (40)1 总则 (44)3 基本规定 (46)3.1设计 (46)3.4质量验收 (46)4 外墙外保温 (47)4.3聚苯板(EPS、XPS)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 (47)4.4钢丝网架聚苯板(EPS)整浇外墙外保温系统 (47)4.5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外墙外保温系统 (48)4.7泡沫玻璃板外墙外保温系统 (48)4.8砂加气块外墙外保温系统 (48)5 外墙内保温 (50)5.1一般规定 (50)5.3龙骨干挂内填矿物棉制品内保温系统 (50)5.4增强粉刷石膏聚苯板外墙内保温系统 (50)6 外墙自保温 (51)7 其他保温工程 (52)7.1屋面保温 (52)7.4外窗 (52)7.5户门 (52)8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程序与组织 (53)1 总则1.0.1为了加强住宅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围护结构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要求,保证节能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

上海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上海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上海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一、总则本标准为促进公共建筑节能而制定,适用于上海市境内新建、改建,延展和核改的公共建筑(包括新建、改建、延展及核改)。

本标准不适用于住宅建筑、一般工业建筑和一般农业建筑,也不适用于建筑寿命低于10年的新建和改建建筑。

二、基本节能指标1、公共建筑设计中,室外热源系统的执行效率应不低于COP=4;相应的有效水凝汽凝轮机的最低电力效率EER≥3.3。

2、空调冷量和冷凝汽凝轮机制冷量应分别不低于68.20kw/h·m2·a和70kw/h·m2·a,相应冷电比应满足EER≥3.3。

3、冷却塔应符合本标准规定的型号、规格要求,管件长度达到最大水力效率,应建立其附属系统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和诊断系统,如无法调节性能,应采用更高级的控制系统。

4、除以上,公共建筑还应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的其他节能措施,如玻璃节能设计、采光节能设计、能源高效节约利用、能源计量计费等。

三、室外热源系统公共建筑新建、改建、延展及核改应符合以下要求:1、室外热源系统应使用节能效率低温恒温平衡式热泵,其执行效率不低于本标准要求的COP=4,控制系统应满足节能需求。

2、室外热源系统应采用太阳能能源,建设涉及的材料、技术和工艺应当符合《太阳能能源的热源利用节能设计标准》要求。

3、室外热源系统应采用外部循环式热泵系统,其运行要符合《外部循环式热源热泵系统的节能设计规范》要求。

2、冷却塔应有附属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和诊断系统,如无法调节性能,应采用更高级的控制系统;冷却塔系统由主控制器和其他参数控制器组成,其输入输出变量由监护式传感器或 I/O 卡控制实现。

3、冷却塔应采用高效能节能机械部件,如涡轮叶片安装距离、风量检测等,以实现对冷却塔系统更精确的操作。

5、冷却塔各部件应严格按照设计数据制造,以确保有限的操作节能率和使用寿命。

1、公共建筑应在能源系统的监控控制上采用最新技术设备,安装能耗监测设备或智能控制系统,实行全方位的数字控制及能源监督管理。

上海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上海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上海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上海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将地区特性的节能节价的性能要
求集成进建筑设计的通则规定,以规范指导公共建设节能设计和施工,推动节能减排。

标准实施主要围绕以下方面:
(一)室外热环境条件:根据上海气候条件,确定建筑室外热环
境条件,以保证能耗最低。

(二)建筑形体抗太阳及节能技术:针对公共建筑抗太阳能求总
体节能,设计要求考虑建筑形体和布置,加强用地合理布局和热孤、
日照的抑制,采用高效的太阳能节能技术,采光照明精细调控,确保
节能效果。

(三)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充分利用自然采暖、通风与空调
系统,控制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中污物浓度,提高系统节能效果,
节能配套合理布置。

(四)特殊节能技术和设备:根据建筑的节热保暖功能以及室外
热环境条件,确定采用的特殊节能技术和设备,如综合节能替代系统、时控、跳开技术以及解决多种能源采暖、制冷的具体技术的节能要求。

(五)排污、下水及其它补偿措施:鼓励公共建筑采用非化石能源,做好污水污染防治和节水节能工作,采取排污减量及水质控制、
节水节电等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加强节能减排。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1.06•【字号】沪府发[2013]2号•【施行日期】2013.04.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节能管理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的通知(沪府发〔2013〕2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上海市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2013年1月6日上海市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推进本市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和《上海市节约能源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市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负责指导、协调、推进全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并负责市级公共机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区(县)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负责指导、协调、推进本行政区域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并负责区(县)公共机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市和区(县)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系统各级主管部门在同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指导下,组织开展本系统内的公共机构节能工作。

市节能监察中心负责本市公共机构节能监察工作。

第四条市和区(县)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公共机构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考核评价结果应当纳入对公共机构负责人考核评价体系。

各级公共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节能管理的规章制度,开展各项节能管理工作。

公共机构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节能工作。

第五条市和区(县)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应当协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宣传、教育和培训,普及节能科学知识,增强公共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节能意识,提高节能管理水平。

第六条市和区(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等财政资金应当积极支持公共机构开展节能工作并给予保障。

房屋建筑工程涉及的常用规范(含上海市)目录 _更新至2014.12_

房屋建筑工程涉及的常用规范(含上海市)目录 _更新至2014.12_

房屋建筑工程涉及的常用规范目录(更新至2014.12) 1、地基与基础序号 标准号 标准名称1 GB/T50783-2012 复合地基技术规范2 GB/T50941-2014 建筑地基基础术语标准3 G B/T51040-2014 地下水监测工程技术规范4 GB50108-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5 GB50134-2004 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6 GB50206-2012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7 GB50330-201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8 GB50497-2009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9 GB50618-2011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规范10 GB50739-2011 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技术规范11 JGJ/T111-98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12 JGJ/T210-2010 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13 JGJ/T213-2010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14 J GJ/T327-2014劲性复合桩技术规程15 JGJ/T330-2014水泥土复合管桩基础技术规程16 JGJ106-201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17 JGJ79-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18 JGJ94-200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19 JGJ165-2010 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技术规程20 JGJ120-2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21 JGJ123-2012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22 JGJ311-2013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23 DG/TJ08-2001-2006 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上海市规范)24 DG/TJ08-202-2007 钻孔灌注桩施工规程(修编)(上海市规范)25 DG/TJ08-2073-2010地下连续墙施工规程(上海市规范)26 DG/TJ08-40-2010 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上海市规范)27 DG/TJ08-61-2010 基坑工程技术规范(上海市规范)2、主体结构序号 标准号 标准名称1 GB/T50772-2012木结构工程施工规范2 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3 GB50141-2008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4 GB50165-92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5 GB50496-2009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6 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7 GB50901-2013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规范8 GB50924-2014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规范9 JGJ/T268-2012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规程10 JGJ/T323-2014 自保温混凝土复合砌块墙体应用技术规程11 JGJ/T325-2014 预应力高强钢丝绳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2 JGJ1-2014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3 JGJ3-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4 JGJ12-2006 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5 JGJ13-2014 约束砌体与配筋砌体结构技术规程16 JGJ137-2001 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2002年版)17 JGJ138-2001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18 JGJ114-2014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9 JGJ145-2013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20 JGJ300-2013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21 DG/TJ08-020-200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程(上海市规范)22 DG/TJ08-21-2013砌体工程施工规程(上海市规范)23 DG/TJ08-2006-2006 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建筑技术规程(上海市规范)24 DG/TJ08-2059-2009轻型木结构建筑技术规范(上海市规范)25 DG/TJ08-2099-2012脱硫石膏轻质砌块、条板应用技术规程(上海市规范)26 DGJ08-114-2005临时性建(构)筑物应用技术规程(上海市规范)3、现行钢结构规范序号 标准号 标准名称1 GB50017-2003 钢结构设计规范2 GB50018-2002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3 GB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4 GB/T50621-2010 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5 GB50661-2011 钢结构焊接规范6 GB50755-2012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7 JGJ82-2011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8 JGJ99-98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9 JGJ209-2010 轻型钢结构住宅技术规程10 JGJ/T249-2011 拱形钢结构技术规程11 JGJ/T251-2011 建筑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程12 DG/TJ08-2029-2007多高层钢结构住宅技术规程(上海市规范)13 DG/TJ08-216-2007 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规程(上海市规范)4、建筑装饰装修序号 标准号 标准名称1 GB50212-2002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 GB50268-200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 GB50325-2010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4 GB50327-2001 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5 GB50345-2012屋面工程技术规范6 GB50354-2005 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7 GB50738-2011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8 GB50974-201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9 JGJ/T172-2009 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10 JGJ/T29-2003 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11 JGJ/T317-2014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12 JGJ/T324-2014 建筑幕墙工程检测方法标准13 JGJ/T53-2011房屋渗漏修缮技术规程14 JGJ102-2003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15 JGJ103-2008 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16 JGJ126-2000 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17 JGJ133-2001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18 JGJ155-2013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19 CJJ70-96 古建筑修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南方地区)20 CJJ101-2004 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21 CJJ142-2014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22 CJJ143-2010 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23 DG/TJ08-023-2006 多层住宅平屋面改坡屋面工程技术规程(上海市规范)24 DG/TJ08-2003-2006建筑外立面附加设施设置安全技术规程(上海市规范)25 DG/TJ08-2008-2006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规程(上海市规范)26 DG/TJ08-207-2008 房屋修缮工程技术规程(上海市规范)27 DG/TJ08-2098-2012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吊顶应用技术规程(上海市规范)28 DGJ08-2135-2013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程(上海市规范)29 DG/TJ08-2134-2013 建筑装饰工程石材应用技术规范(上海市规范)30 DG/TJ08-22-2013 屋面工程施工规程(上海市规范)31 DG/TJ08-308-2002 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上海市规范)32 DG/TJ08-803-2013 建筑幕墙安全性能检测评估技术规程(上海市规范)33 DGJ08-56-2012建筑幕墙工程技术规范(上海市规范)5、节能保温序号 标准号 标准名称1GB/T50538-2010埋地钢质管道防腐保温层技术标准2GB/T50893-2013供热系统节能改造技术规范3GB50176-9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4GB50404-2007硬泡聚氨酯保温防水工程技术规范5JG/T420-2013硬泡聚氨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6JG/T429-2014外墙外保温系统耐候性试验方法7JGJ/T261-2011外墙内保温工程技术规程8JGJ/T323-2014自保温混凝土复合砌块墙体应用技术规程9JGJ134-2001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0JGJ144-2004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11JGJ253-2011无机轻集料砂浆保温系统技术规程12JGJ286-2013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13JGJ289-2012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技术规程14JGT 158-2013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15DGJ08-107-201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上海市规范)16DGJ08-113-2009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上海市规范)17DGJ08-205-2011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上海市规范)18DG/TJ08-206-2002 住宅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应用技术规程(上海市规范)19DG/TJ08-801-2004 住宅建筑节能检测评估标准(上海市规范)20DG/TJ08-2038-2008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现场检测技术规程(上海市规范)21DG/TJ08-2040-2008 公共建筑节能工程智能化技术规程(上海市规范)22DG/TJ08-2088-2011无机保温砂浆系统应用技术规程(上海市规范)23DG/TJ08-2122-2013保温装饰复合板墙体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上海市规范)24DG/TJ08-2126-2013岩棉板(带)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上海规范25DG/TJ08-2138-2014 发泡水泥板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上海市规范)266、质量验收序号 标准号 标准名称1 GB50134-2004 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 GB50202-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3 GB50203-201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4 GB50204-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 GB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6 GB50206-2012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7 GB50206-2012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8 GB50207-201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9 GB50208-201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10 GB50209-2010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1 GB50210-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12 GB50224-2010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3 GB50242-200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4 GB50243-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5 GB50252-2010 工业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16 GB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17 GB5030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8 GB50310-2002 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9 GB 50319-2013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20 GB50334-2002 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21 GB50339-2013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22 GB50411-2007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3 GB50550-2010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4 GB50576-2010 铝合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5 GB50601-2010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26 JGJ 159-2008 古建筑修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7 JGJ/T 304-2013 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28 DG/TJ08-010-2001 轻型钢结构制作及安装验收规程(上海市规范)29 DG/TJ08-113-2009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上海市规范)30 DG/TJ08-2062-2009住宅工程套内质量验收规范(上海市规范)31 DG/TJ08-2117-2012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上海市规范)32 DG/TJ08-236-2006市政地下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上海市规范)33 DG/TJ08-310-2005室外给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上海市规范)34 DG/TJ08-601-2009智能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上海市规范)7、常用安全技术规程序号 标准号 标准名称1 GB/T3608-93 高处作业分级2 GB/T3787-2006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3 GB/T50905-2014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4 GB10055-2007 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5 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6 GB19155—2003 高处作业吊篮7 GB50194-201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8 GB50715-2011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标准9 GB50720-201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10 GB5144-2006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11 GB50870-2013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12 JG 5027-1992 高处作业吊篮安全规则13 JGJ/T187-2009 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14 JGJ/T188-2009 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15 JGJ/T189-2009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16 JGJ/T197-2010 混凝土预制拼装塔机基础技术规程17 JGJ/T301-2013大型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18 JGJ128-2010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19 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0 JGJ146-2004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21 JGJ147-2004 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22 JGJ160-2008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23 JGJ162-2008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24 JGJ164-2008 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5 JGJ166-2010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6 JGJ180-2009 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27 JGJ184-2009 建筑施工作业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标准28 JGJ196-2010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29 JGJ202-2010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30 JGJ215-2010 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31 JGJ305-2013 建筑施工升降设备设施检验标准32 JGJ311-2013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33 JGJ33-20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34 JGJ46-200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35 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36 JGJ65-89 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37 JGJ80-9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38 JGJ88-2010 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39 JGJ/T77-2010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40 DG/TJ08-016-2011钢管扣件式模板垂直支撑系统安全技术规程(上海市规范)41 DG/TJ08-2002-2006 悬挑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上海市规范)42 DG/TJ08-2035-2014建设工程监理施工安全监督规程(上海市规范)43 DG/TJ08-2080-2010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检验与评估规程(上海市规范)44 DGJ08-114-2005 临时性建(构)筑物应用技术规程(上海市规范)45 DGJ08-2077-2010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范(上海市规范)46 DGJ08-2102-2012文明施工规范(上海市规范)47 DGJ08-70-2013建筑物、构筑物拆除规程(上海市规范)DGJ08-903-2010 现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规范(上海市规范)8、现行市政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序号 标准号 标准名称1GBJ97-87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2GB/T50903-2013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3GB/T8511.3-1995手扶式振动压路机4GB50092-96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5GB50422-2007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工程技术规范6GB50618-2011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规范 7GB50647-2011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8GB50688-2011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9GB50857-2013市政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10GB50918-2013城镇建设智能卡系统工程技术规范11GB50923-2013钢管混凝土拱桥技术规范12GB50982-2014 建筑与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13CJJ/T126-2008城市道路清扫保洁质量与评价标准14CJJ/T135-2009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15CJJ/T188-2012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16CJJ/T190-2012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17CJJ/T206-2013城市道路低吸热路面技术规范18CJJ/T209-2013塑料排水检查井应用技术规程19 CJJ/T66-2011路面稀浆罩面技术规程20 CJJ1-200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21 CJJ2-2008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22 CJJ36-2006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23 CJJ43-91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及验收规程24 CJJ74-99 城镇地道桥顶进施工及验收规程25 CJJ89-2012 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26 CJJ95-2013城镇燃气埋地钢质管道腐蚀控制技术规程27 CJJ99-2003 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28 JGJ/T111-98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29 JGJ146-201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30 CJJ169-2012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31 CJJ194-2013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32 CJJ207-2013城镇供水管网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33 JGJ/T181-2009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检测分类标准34 JGJ/T250-2011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35 DG/TJ08-236-2006 市政地下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36 DGJ08—118—2005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37 DGJ08—117—2005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38 DGJ08—119—2005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9、园林绿化工程1 DG/TJ08-18-2011园林绿化植物栽植技术规程2 DG/TJ08-19-2011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规程3 DBJ08-35-94 《园林植物保护技术规程》4 DBJ08-67-97 《草坪建植和草坪养护管理的技术规程》5 DBJ08-211-94 《假山叠石工程施工规程》6 DBJ08-231-98 《园林裁植土质量标准》7 DG/TJ08-701-2008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8 2003(合订本) 《园林、绿化技术规程》9 DBJ08-53-96 大树移植技术规程10 DBJ08-54-96 行道树栽植技术规程11 DBJ08-66-97 花坛、花境技术规程12 DBJ08-67-97 草坪建植和草坪养护管理的技术规程13 DG/TJ08-2105-2012行道树养护技术规程。

上海市节约能源条例

上海市节约能源条例

上海市节约能源条例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节能管理第三章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第一节工业节能第二节建筑节能第三节交通运输节能第四节公共机构节能第五节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第四章节能技术进步与节能激励措施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本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节约能源(以下简称"节能")及其相关的管理活动。

第三条本市节能工作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技术推进和全社会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节能工作的领导,部署、协调、监督、检查、推动节能工作。

市和区、县发展改革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节能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组织拟订节能规划和政策措施,并负责协调实施。

市和区、县经济信息化、建设交通、商务、机关事务、旅游、农业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别负责相关领域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市和区、县科技、财政、统计、质量技监、规划国土资源、环保、住房保障房屋管理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节能管理工作。

第五条上海市节能监察中心负责本市节能日常监察工作,并依照本条例的授权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委托,对违反节能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第六条本市实行有利于节能和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鼓励和支持发展低耗能、低排放、高附加值产业;对高耗能的产业,应当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调整,或者加快技术改造,降低能耗。

本市鼓励、支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

第七条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能源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节能宣传,普及节能知识,增强全民的节能意识。

本市用能单位应当对本单位职工开展节能教育和培训。

本市中小学校、高等院校应当组织节能知识的宣传教育,开展节能实践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节能规范汇总
一、照明密度
1、《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中,第六章照明节能中6.1节能查到居住、办公、商业、旅馆、医院、学校、工业建筑(通用场所及机电、电子厂房建筑)的照明功率密度值。

GB 50034-2013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pd
2、《上海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107-2012)中,表E.0.5-1中能查到部分建筑照明功率密度值。

二、插座用电
《上海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107-2012)中表E.0.7-1中能查到部分建筑插座用电指标(电器设备功率)值。

三、用水定额
1、《民用建筑节水设计规范》(GB50555-2010)中,第三章3.1节里能查到住宅、宿舍、旅馆及其他公建的节水日用水定额,还能查到汽车冲洗、浇洒道路绿化、各建筑热水的日用水定额。

GB 50555-2010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
2、《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中,第三章3.1节也能查到相应的日用水定额。

另外,规范中还规定位未遇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可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0%-15%计算;消防用水量仅用于校核管网计算,不计入正常用水量。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
规范.pdf
3、
四、燃气用量
《建筑燃气设计手册》中表2-4能查到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每人每年对燃气的需求量。

建筑燃气设计手册.
pdf
五、暖通及空调
1、《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中能查找到国内部分建筑空调冷负荷设计指标的统计值。

2、《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中能查到公共建筑空调冷、热指标,但该标准里的冷热指标均适用于中国北方地区,在我国南方地区的计算中可根据当地气候情况对表中指标进行适当调整。

CJJ34-2010城镇供
热管网设计规范.pdf
3、关于制冷负荷值,《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中可以查到不同建筑空调制冷负荷值,再根据《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GB21454-2008)》、《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2021.3-2010》或《上海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107-2012》中相关章节查找不同空调机组的制冷能效系数,空调制冷用电指标=制冷负荷/空调能效系数。

上海地区空调年制冷时间约120天,根据建筑办公或者运营的实际情况,确定空调年制冷天数,如办公类应扣除双休日或者单休日。

空调制冷年用电量=(制冷负荷/空调能效系数)×需用系数×平均有功符合系数×年运行时间
GB
21454-2008多联式空调
DGJ08-107-2012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4、关于采暖负荷值,建议参考《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根据地区的气候情况适当调整热负荷取值。

关于采暖的功率密度值,根据与上海地区空调设备厂家、评审专家的沟通结果,采暖负荷值目前没有相关标准能查找得到,根据经验和空调设备实际运行情况,空调制冷用电指标一般为采暖用电指标的0.7-0.8倍。

上海地区全年采暖天数约为90天,也应根据建筑办公或者运营的实际情况,确定空调年制冷天数,如办公类应扣除双休日或者单休日。

空调制热的能效系数一般比制冷的能效系数低0.3左右(专家提供经验值)。

5、空调耗能量的计算方法
(1)全用电空调,在取得冷、热负荷值后,都要将冷热负荷值除以对应的制冷、制热能效系数,在乘相应的需用系数、年运行时间等,得到年用电量,最后乘以电力折标系数折算成标准煤。

(2)制冷用电,采暖用燃气锅炉供应的空调系统。

在制冷电力计算时和全用电空调的制冷用电一直,采暖的用电只考虑空调末端设备的电耗,一般为5W/㎡的用电指标;采暖用气方面,根据确定好的采暖热负荷值,结合采暖时间以及需用系数,得到采暖需要的总能量(单位:kWh/a),通过热值换算,将这总能量值换算成同等能量的天然气量(单位:m³/a),再将天然气耗量乘以天然气折标系数换算成标准版。

(3)能源中心集中供热供暖,根据相应的标准确定制冷冷负荷值和采暖热负荷值,乘以相应的需用系数及年运行时间得到制冷和采暖分别需要的总能量(单位:kWh/a),通过单位换算得到采暖和制冷需要的热量(单位:GJ/a),再通过换算将热量折算成标准煤的耗量。

6、《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中可查询电动机能效等级及相关参数。

7、《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79161-2009)中可以查询离心、轴流和空调以及离心通风机的能效等级及相关参数。

六、建筑单位面积能耗值对标
下表是《上海市民用建筑能耗调查统计2009-2012年》中统计上海地区的商场、宾馆饭店、办公、政府办公其他建筑的建筑单位面积能耗值上下限值,可在上海地区建筑单位面积对标时应用。

按年计算各类建筑能耗范围估计表kgce/m2年
上海市民用建筑能
耗调查统计2009-2010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