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爱国运动主题班会

合集下载

2023年10月爱国的主题班会【12篇】

2023年10月爱国的主题班会【12篇】

2023年10月爱国的主题班会【12篇】2023年10月爱国的主题班会(精选篇1)一活动主题:“缅怀革命先烈,传承优良传统”二活动准备:1学生学唱爱国歌曲。

2准备英雄故事。

3了解祖国近年来的成就。

4搜集祖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文明和成就。

三活动时间:2023____四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

五参加对象:班主任和全体学生。

六活动过程:1首先由大队辅导员何香兰老师读一些有关革命烈士们的事迹。

2学生讲自己以前读到的听到的革命先烈故事。

3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革命故事。

4回忆看过的革命影片中的英雄人物。

5自我反思,珍惜幸福生活①班主任老师讲一些我们身边的不应该发生的`事情,比如:浪费粮食,乱花钱,不遵守纪律,不爱学习等等,这一些事情都是不珍惜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的表现。

再由班主任教育学生我们应该遵守纪律,努力学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把握自己的命运,为自己和祖国努力学习。

②由班主任总结我们班级纪律上存在的问题,指出一些同学不遵守纪律,不爱学习,教育他们要努力学习,对得起我们的革命英雄们,为国家建设和自己的事业而奋斗。

③让同学们指出班级所存在的纪律和学习方面的问题,并写出自己以后在学习和纪律方面自己应该怎样做。

6班主任总结:记住革命先烈的名字,踏着他们的足迹,努力学习,争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2023年10月爱国的主题班会(精选篇2)一活动主题:传统的中华美德——爱国二活动目的:通过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国旗国徽的崇敬之情,会唱国歌。

了解爱国主义在不同时期的.表现,知道怎么样才能把我们的爱国之情表现出来。

展望未来,要高瞻远瞩,以民族发展大计为重,刻苦学习,努力拼搏,报效祖国。

三活动时间:2023年10月__日上午10点四活动地点:2#304五活动对象:造价12__班全体人员六活动形式:朗诵,演讲,问答七活动定位:通过这次主题班会,提高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并将其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五四青年节主题班会优秀教案

五四青年节主题班会优秀教案

五四青年节主题班会优秀教案一、班会主题“五四精神,传承有我”二、班会背景五四青年节源于中国 1919 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939 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 5月 4 日为中国青年节。

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组织开展主题班会,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五四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三、班会目的1、让学生了解五四青年节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2、引导学生思考五四精神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体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践行五四精神。

四、班会时间具体时间五、班会地点教室六、班会对象具体班级七、班会准备1、组织学生收集五四青年节的相关资料,包括历史背景、重要事件、代表人物等。

2、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如五四运动的纪录片、反映当代青年风采的视频等。

3、安排学生排练与五四精神相关的短剧或诗歌朗诵节目。

4、准备互动环节所需的道具,如答题卡片、小奖品等。

八、班会过程1、引入主题(1)播放一段五四运动的历史纪录片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当时的情景。

(2)提问学生对五四青年节的了解程度,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知识讲解(1)由老师或学生代表详细讲解五四青年节的历史背景、起因、经过和影响。

(2)介绍五四运动中的重要人物和他们的事迹,如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让学生感受当时青年的爱国情怀和担当精神。

3、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①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什么?②五四精神在当代社会有哪些体现?③作为当代青年,如何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五四精神?(2)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4、才艺展示(1)学生表演排练好的短剧或诗歌朗诵节目,展现五四精神的内涵。

(2)表演结束后,让其他学生发表观后感,进一步加深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五四青年节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五四青年节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五四青年节主题班会教案三篇主题班会名称:自律成就梦想(5·4主题班会)班会主题:5·4青年节活动目的:通过次班会,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这一历史事务,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让学生立足现实,激发他们“为中华之突起而念书”的热爱自己的国家热情。

让同学们更加明确本身的抱负,以激发更大的进修热情,为进修年的进修注入更大的动力。

活动主题:责任理想爱国活动背景:五四青年节是为纪念1919年5月4日中国学生爱国运动而设立的节日。

1919年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学生为了_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和会上支持日本对我国的侵略行动,举行了声势浩大的__,最后发展成为全国人民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保卫民族独立与争取民主自由的坚强意志,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949年国务院正式宣布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活动过程:1.组织散播有关优秀青年志愿者事迹的影视作品或是爱过电影。

2.可以评选我们的青春偶像:采访学生,统计其中欢迎的青春偶像,调涨其中的积极向上,能体现青年风貌的。

制成展板,与学生展板同时展出。

3.寻找有特长有特殊经历有青春活力的学生,撰写他们的个人小简介,制成展板,惊醒宣传。

活动的意义:穿岁月峰头,伴历史云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走过了80年的风雨征程。

五月的春风情深意暖,五月的花海流溢飘香,和着春潮,伴着夏韵,在花海灿烂夺目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我们的节日。

青年,朝气蓬勃的人;青年,我的中国.我要用呐喊,抖掉那附着在大好河山上的污泥腐瓦;我要用热血,融化那将要凝冻的江河湖川.年青的中国,奔流的中国,我的中国.我们中国青年,浩然正气满乾坤!五四精神代表着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兴奋的统一体。

通过活动把积极地风尚散播开来,将这样的精神更加深入到每个年轻人心中。

活动主旨:弘扬年轻人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五四青年节班会活动记录(3篇)

五四青年节班会活动记录(3篇)

第1篇活动时间:2023年5月4日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参与人员:全体学生及班主任一、活动背景五四青年节,是为了纪念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而设立的节日。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为了弘扬五四精神,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我校于5月4日开展了以“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二、活动流程1. 开场致辞班主任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强调了五四精神的时代价值,鼓励同学们传承五四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 主题演讲由学生会主席进行主题演讲,他结合自身经历,阐述了五四精神在当代青年中的重要性,号召同学们要勇敢担当,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3. 观看五四运动纪录片全体同学观看了《五四运动》纪录片,通过影像资料,更加直观地了解了五四运动的经过和成果,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和爱国主义精神。

4. 分组讨论将全体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围绕“如何传承五四精神,争做新时代青年”这一主题进行讨论。

各小组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5. 优秀发言展示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优秀发言展示,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努力学习,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6. 班主任总结班主任对本次班会活动进行了总结,他强调,五四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同学们要时刻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努力成为新时代的有为青年。

7. 合唱《歌唱祖国》全体同学起立,合唱《歌唱祖国》,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彰显了青春的活力和朝气。

三、活动成果通过本次班会活动,同学们对五四运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五四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大家纷纷表示,要以五四运动为榜样,努力学习,奋发有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下是部分优秀发言摘要:1. 小组A代表: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五四评选主题班会记录(3篇)

五四评选主题班会记录(3篇)

时间:2023年5月4日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张老师参与人员:全体学生一、班会背景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爱国运动,它不仅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也展现了青年一代的英勇与担当。

为了纪念五四运动104周年,弘扬五四精神,我校特此举行五四评选主题班会,旨在表彰优秀学生,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

二、班会流程1. 开场致辞张老师首先致辞,她强调了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指出五四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青年一代不断前进的动力。

她鼓励同学们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努力学习,积极进取。

2. 优秀学生表彰(1)主持人介绍评选标准及流程本次评选分为学习、品德、文体、志愿服务四个方面,由各班推荐,经过学校评审委员会审核,最终评选出10名优秀学生。

(2)公布获奖名单经过激烈的角逐,以下同学荣获“五四优秀学生”称号:一等奖:1. 李明(学习)2. 王芳(品德)3. 张强(文体)4. 刘莉(学习)5. 陈伟(品德)6. 赵娜(文体)三等奖:7. 马超(学习)8. 孙娜(品德)9. 李阳(文体)10. 王磊(志愿服务)(3)获奖学生代表发言一等奖获得者李明表示,获得五四优秀学生称号既是对他过去努力的肯定,也是对他未来学习的激励。

他承诺将继续努力,为学校争光,为国家做贡献。

二等奖获得者王芳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她认为,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这些品质在她身上得到了体现。

她鼓励同学们要勇敢追求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三等奖获得者张强表示,文体活动是培养全面人才的重要途径,他将继续积极参加各类文体活动,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

3. 五四精神主题演讲(1)学生代表进行五四精神主题演讲学生代表李娜以“传承五四精神,争做时代新人”为题,从五四运动的背景、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以及如何在新时代传承五四精神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2)教师点评张老师对李娜的演讲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认为李娜的演讲主题鲜明,内容充实,语言流畅,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子的风采。

54青年节班会主题(精选3篇)

54青年节班会主题(精选3篇)

54青年节班会主题(精选3篇)54青年节班会主题篇1一、活动目的通过本活动,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这一历史事件,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让学生立足现实,激发他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爱国热情。

让同学们更加明确自己的理想,以激发更大的学习热情,为学习年的学习注入更大的动力。

二、活动准备1、组织大家写“关于理想”的,调查了解同学们的理想;2、组织写作小组,创作诗歌和小品;3、选出小品演员、诗歌朗诵者及其负责人;4、定好电脑制作人,并把有关“理想”的资料准备好,交予他们,以备制作课件;5、安排小记者,明确采访问题及采访对象。

三、活动过程(一)班会流程1、序曲:课件展示,故事引入五四运动;2、知识竞赛;3、主持人小结,引入话题;4、自由畅谈;5、小品表演;6、诗歌朗诵。

(二)具体过程1、故事引入1918 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失败而告终。

1920xx年1月18日,英美法意日等27个战胜国在法国凡尔赛召开“和平会议”,讨论处理战后世界问题。

实际上这次会议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为宰割战败国和重新瓜分殖民地的一次分赃会议。

中国政府曾参加协约国对德作战,出20万华工去欧洲参加战争勤务,作为“战胜国”之一,派外交总长陆征祥,驻美公使顾维均,驻英公使施肇基等人为全劝代表,出席巴黎和会。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和会”召开前发表了所谓“142页”和平条件,虚伪宣称:“民族自决”,“反对秘密外交”,要保护弱小民族,尊重殖民地人民的要求和一切国家互相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充满了“和平”、“公理”的化身。

经北洋军阀政府竭力宣传,因此许多中国人认一战是“公理战胜强权”,巴黎和会将主持“公理”、“公道”。

中国代表在全国舆论的压力下,先后向会议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特权的七项希望条件,废除日本和袁世凯签订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收回山东主权等正当要求。

可是在英美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操纵下,会议不但否定了中国提案,而且悍然决定把战前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

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优秀11篇)

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优秀11篇)

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优秀11篇)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篇一一、设计的指导思想1、重视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特有功能,关注学生情感教育,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及其爱国主义教育。

2、强调学生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养成,关注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促使历史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以及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3、探索新的评价机制,力图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二、课程目标的设计(一)知识目标1、熟悉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记忆五四运动的口号,理解五四运动精神。

2、通过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影响,认识民族精神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二)方法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成为探究者和知识创造者:1、自主学习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提高阅读有关信息的能力,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2、合作学习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实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锻炼思维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3、探究学习能力~通过让学生自觉参与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其探寻未知事物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的发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学习,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三、教学内容的分析课标的内容: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课知识重点是五四运动的史实,应包括发生的背景、运动的过程和运动的影响。

认识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是对五四运动的价值评判,由此应感受对民族精神的觉醒对一个国家发展的推动作用。

四、教学对象的分析1、高中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2、初中历史教科书中五四运动也是重点,学生对此应有较深刻的印象。

3、已经有部分同学加入了共青团,对五四的含义已经有了思想上的认识。

4、学生的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烈。

五、教学资源1、教材(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四章18课)2、文字材料(书籍,报刊,期刊)及其音像资料(电影《我的1919》等)。

纪念五四运动主题班会

纪念五四运动主题班会

纪念五四运动主题班会一、引言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一次爱国运动,对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纪念五四运动,我们举办这次主题班会,旨在让同学们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意义和影响。

二、活动内容1. 回顾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起因,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对国际形势的认知和对不公平条约的抗议。

2. 分享五四运动的核心精神,包括爱国主义、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3. 通过视频、图片和讲解,展示五四运动期间的主要活动和组织者,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了解运动的具体进展。

4. 就五四运动的影响,与同学们进行互动讨论,探讨其对当下社会的启示和我们个人的责任。

三、活动安排1. 活动时间:5月4日(星期二)下午2点-4点2. 活动地点:学校报告厅3. 活动流程:- 开场致辞:介绍活动目的和意义,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

- 回顾五四运动:通过简短的讲解和展示,回顾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

- 分享核心精神:讲解五四运动所倡导的爱国主义、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的内涵和意义。

- 展示活动和组织:通过视频和图片展示五四运动期间的主要活动和组织者。

- 互动讨论:就五四运动的影响进行互动讨论。

- 总结发言:强调五四运动对我们的启示和个人责任,鼓励同学们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贡献。

四、活动准备1. 准备历史材料:收集与五四运动相关的历史材料,包括文献、图片和视频等。

2. 制作展板:制作展板,包括五四运动的起因、主要活动和组织者等内容。

3. 设计互动讨论环节:设计问题,促进同学们参与互动讨论,激发思考和交流。

4. 准备发言稿:准备开场致辞和总结发言的发言稿,确保内容准确、简明扼要。

五、活动预期效果通过这次纪念五四运动的主题班会,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核心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培养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从而更加珍惜我们的祖国和为实现中国梦做出积极努力。

结语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节点,也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知识竞赛:
以各小组推荐的一位同学代表本小组组成一支竞赛小队伍进行有关“五四”运动知识的竞赛,以抽签必答和抢答为形式进行。
①“五四”运动的主要口号是什么?(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②当时要求强烈受惩办的3个国贼是谁?(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③“五四”爱国运动大体经历了哪两个阶段?两个阶段运动的中心、主力军和主要形式分别是什么?(从5月4日天安门集会到6月3日大逮捕为止,北京,青年学生,学生罢课集会。从6月3日大逮捕到6月28日拒签和约,上海,工人阶级,罢工、罢市、罢课。)
3、对联欣赏:
目的让学生了解袁世凯这一历史人物卖国求荣的丑恶嘴脸和行径,了解对联的奥秘,培养学生对对联的兴趣。
①1914年4月,窃国大盗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果实,前清翰林,湖南巨绅王闿运给袁的总统府撰一联云: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横批是:旁观者清。
上联和下联嵌入“民国何分南北,总统不是东西”,使袁世凯十分尴尬。
三、活动课小结
我们纪念“五四”这个日子,不仅是回顾历史,更重要的是要从历史事件中得到启发和教育。“五四”运动昭示我们的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爱国。爱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我国近现代曾经出现过四代爱国知识分子:以孙中山为代表的第一代知识分子,带回的是“革命”;以陈毅、邓小平等为代表的第二代知识分子,带回的是“民主”;以钱学森、邓稼先等人为代表的第三代的知识分子,带回的是“科学”;以陈章良为代表的第四代知识分子带回的是“知识和技术”。他们在各自的时代都为祖国的民主、文明、富强作出了历史赋予的贡献。“爱国”是个永恒的主题,又是发展的概念,历史已经对我们提出了要求。如果说我们将是第五代的话,那么,我们应该思考能为祖国做些什么?
江都市技工学校
“五四运动”
班主任:朱庆文
班级
08电子
时间
5.18
主持人
刘佳
一、活动的课题目标:
通过本活动,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这一历史事件,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让学生立足现实,激发他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爱国热情。
二、活动课主要内容(活动过程):
1、故事引入。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失败而告终。1919年1月18日,英美法意日等27个战胜国在法国凡尔赛召开“和平会议”,讨论处理战后世界问题。实际上这次会议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为宰割战败国和重新瓜分殖民地的一次分赃会议。中国政府曾参加协约国对德作战,出20万华工去欧洲参加战争勤务,作为“战胜国”之一,派外交总长陆征祥,驻美公使顾维均,驻英公使施肇基等人为全劝代表,出席巴黎和会。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和会”召开前发表了所谓“142页”和平条件,虚伪宣称:“民族自决”,“反对秘密外交”,要保护弱小民族,尊重殖民地人民的要求和一切国家互相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充满了“和平”、“公理”的化身。经北洋军阀政府竭力宣传,因此许多中国人认一战是“公理战胜强权”,巴黎和会将主持“公理”、“公道”。中国代表在全国舆论的压力下,先后向会议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特权的七项希望条件,废除日本和袁世凯签订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收回山东主权等正当要求。可是在英美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操纵下,会议不但否定了中国提案,而且悍然决定把战前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巴黎和会的这一天无理决定,对中国政府,中国人民是一个极大的侮辱。北洋军阀政府置民族危亡于不顾,令中国代表在和约上签字。消息传来,激起中国人民强烈愤慨,爆发了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五四爱联是:中国人民万岁!
此对联上联五字,下联六字,意思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妙极!
4、大家畅谈:
①可围绕“五四”运动这一爱国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
②可立足现实,从学生实际谈新世纪如何赋予爱国的新含义,如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关心他人、集体、学校、家庭、社会、国家等,努力学习求知……
②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河南项城人。1915年12月,伪托人民“拥戴”,将中华民国改为“中华帝国”。京城中有好抱不平者,曾出联求对,上联云:
或在园中,拖出老袁还我国。
拆字联,语意双关。实质上说,要打倒袁世凯,恢复中华民国。
据说当时有个船夫应征对道:
余临道上,不堪回首问前途。
拆字联,语意双关。实质上说,袁世凯复辟称帝,这是一种倒退行为,令人不堪回首,对前途深感忧虑。
④“五四”运动标志着什么?(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⑤能否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作一个比较详细的说明?(“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使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显示巨大威力。“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主题班会结束后,希望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找一些爱国诗词来阅读,总结一下此次主题班会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
具体来说,一,关心国家大事,正确分析形势,明确自己的历史责任;二是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自己学习、工作的指针,全面提高自己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科学素质,努力学会学习、协作、生存、竞争。三、要在社会文明和进步中努力发挥高中生青春朝气和示范作用。总而言之,爱国不是空洞的口号和议论,而要靠实实在在的行动,所以,爱国要从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开始,爱国从今日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