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术后护理体会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术前、术后护理体会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术前、术后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5-12-15T16:48:23.660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4期供稿作者:范彩容[导读] 湖北省天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性胰腺炎是外科常见急腹症,即胰腺自身将其周围组织被消化的急性炎症。
范彩容湖北省天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31700【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术前、术后护理体会。
方法:本文选取研究案例选择我市医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86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手术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术前、术后等优质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总体治愈率和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总治愈率为93.02%,对照组总治愈率为72.09%,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
观察组平均满意分数为(93.2±2.7)分,对照组平均满意分数为(71.4±8.2)分,观察组满意度整体高于对照组(t=8.87,P<0.05)。
结论: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术前、术后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前焦虑、紧张状态,提高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术前护理;术后护理急性胰腺炎是外科常见急腹症,即胰腺自身将其周围组织被消化的急性炎症,常见临床表现为胰腺坏死和出血,也被称为急性出血坏死胰腺炎。
该病病死率高,病情复杂且并发症高,临床所采用手术治疗为主,但术后需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帮助患者安稳度过围手术期【1】。
对此,我院特选取部分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选取研究案例选择我市医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86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手术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2例,平均年龄(34.2±4.3)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3例,平均年龄(35.2±4.9)岁,所有患者均有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及反跳痛临床表现,经询问有明显的暴饮暴食、饮食无度等经历,发病到入院时间3~12h,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术后护理体会

1 病 因 胰 腺炎 的 发 病 机 制 与 很 多 因 素 有 关 ,如 胰 蛋 . 1
组织发生溶解坏死 , 有皂化斑 ; 浆膜下 多处 出血斑或血肿。
2 临 床 表 现
白酶引起胰腺组 织的 自身 消化 、 胰腺血液循环障碍及毛细血管 壁通透性改变 、 自由基对组织的损伤作用以及内毒素等。在 氧 我 国胆管疾病是 急性胰腺炎 的常见病 因 ,尤其 以胆结 石最常 见, 当结石 、 炎症 、 肿瘤 、 肉、 息 蛔虫等 因素造成胆 总管 、 管壶 胰
自身消化而引起的 以急性化学性炎症为主另外 , 直接的脂质 氧化破坏作用可改变血 管的收缩能力 , 减 少局部血流 , 加重损伤。 1 病理 . 2 病理 学观察可 以看到 ,当胰腺发生严重 的 自 身消化 , 导致胰腺出血并 发生坏死 。 胰腺 除有水肿外 , 被膜下有 出血斑 、 血肿 , 可见 大片 出血 、 坏死灶 , 呈深红 色 、 黑色或 黑绿 色; 严重者整个胰腺 变黑 , 失去腺体轮廓 特征。 腹腔内有血性腹
f] 林菊英 , 2 金乔. 中华护理全 书[ _ M】 南昌 : 江西科学技术 出版社 ,9 3 19 :
I 31 l .
【 祖雄兵 , 6 ] 庄乾元 , 叶章群 , 8 岁 以上高危前列腺增生症 患者的经 等. O
尿道前列腺 切除术 治疗【] J. 中国内镜杂志 ,0 6 1 ( ) 10 12 2 0 ,2 2 :3 — 3 . f] 秦晓涛 , 7 卢一平 . 道前列腺 电切综合 征【. 经尿 J 中华泌 尿外科杂志 , ]
全腹 。
21 腹痛 .
是该病的主要症状 。腹痛剧烈 , 腹痛位置与病
变部位有关 ; 胰头部 以右上腹 为主 , 向右肩部放射 : 胰体部以上 腹部正 中为主 ; 胰体尾部 以左上腹 为主 , 向左肩部放射 ; 累及全
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术后护理

出⾎坏死性胰腺炎是普通外科常见急腹症之⼀,是由某些诱因导致胰腺异常分泌消化酶对胰腺本⾝及其周围组织产⽣⾃⾝消化⽽引起的以急性化学性炎症为主的疾病。
在临床治疗中多以及时的⼿术为主要的治疗⽅法,因为胰腺是⼈体重要的器官,并且胰腺消化酶的⾃⾝消化作⽤对⼈体损伤较⼤,因此术后护理⼯作对于患者健康的恢复、胰脏功能的保护有重要的意义,在⼀定程度上是该病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
1、出⾎坏死性胰腺炎的病因病理 1.1病因 胰腺炎的发病机制与很多因素有关,如胰蛋⽩酶引起胰腺组织的⾃⾝消化、胰腺⾎液循环障碍及⽑细⾎管壁通透性改变、氧⾃由基对组织的损伤作⽤以及内毒素等。
在我国,胆道疾病是急性胰腺炎的常见病因,尤其以胆结⽯最常见。
当结⽯,炎症,肿瘤,息⾁,蛔⾍等因素,造成胆总管、胰管壶腹部梗阻时,胆汁、⼗⼆指肠液或胰液排除受阻,胆汁和⼗⼆指肠液反流⼊胰管或胰液溢⼊间质,激活胰腺消化酶原⽽引起⾃⾝消化作⽤。
其次汹酒、暴饮暴⾷等因素也可以使胰腺分泌消化酶过胜,其中⼄醇还可以增加Oddi括约肌的阻⼒导致胰管内压增⾼及通透性增⾼,导致胰酶外渗,引起胰腺损伤,某些药物,如雌激素、⼝服避孕药、和维⽣素A等可引起胰腺炎;病毒感染也可引起胰腺炎。
如腮腺炎病毒、肝炎病毒、伤寒杆菌等经⾎液、淋巴循环进⼊胰腺所致。
胃、胆道⼿术或胰腺外伤引起胰管破裂,也可以使胰液外溢,再加之⾎运障碍和感染等可导⾄胰腺炎。
内窥镜逆⾏胰管造影后,也可并发胰腺炎。
最近研究表明,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胰腺炎与氧⾃由基的作⽤有关。
⾃由基是⼀类不稳定的带电分⼦,在体内往往从健康细胞中取得相应电⼦。
在病理状态下⾃由基⼤量产⽣,由于防御机制发⽣障碍或数量不⾜的关系,不能将⾃由基及时彻底清除,⾃由基得以产⽣损害作⽤,其化学性质活跃、攻击⼒强,通过氧化疏基使酶失活,促使多糖分⼦聚合或解降及作⽤于细胞膜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发⽣膜脂质过氧化损伤,可以使胰腺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胰腺组织⽔肿、坏死,功能破坏[30].另外直接的脂质氧化破坏作⽤可改变⾎管的收缩能⼒,减少局部⾎流,加重损伤。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护理体会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2-03-21T14:14:49.5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3期供稿作者:刘俊梅[导读]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
刘俊梅(包头市中心医院消化科内蒙古包头 014040)【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0280-01 【摘要】目的探讨如何通过护理提高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治愈率。
方法对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进行总结。
结果经密切监测病情并对症护理,本组病例未发生并发症。
结论加强对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可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胰腺炎护理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
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
病变程度轻重不等,轻者以胰腺水肿为主,临床多见,病情常呈自限性,预后良好,又称为轻症急性胰腺炎。
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
其中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占急性胰腺炎的5%-16%病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死亡率在20%-30%左右,有的病程可达数月。
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快速诊治、周密护理对挽救病人的生命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科于2008至2011年对28例此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因进行密切观察和有效的护理。
除1例死亡外,其余均恢复良好,痊愈出院。
1 术前护理1.1 心理护理本病发病急、病情凶险、病程长,病人极度恐惧、绝望、痛苦,求生欲很强。
应耐心给病人讲解有关疾病知识及治疗护理措施,以稳定其情绪,减轻恐惧心理,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以提高疗效。
疏散众人,只让比较亲密的的家属1-2人守候,否则增加病人紧张、恐惧心理。
同时让家属知晓此病的预后,具备一定的承受能力。
1.2 术前准备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病人极度衰竭,常发生休克,甚至因休克而致死。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术后护理体会

() 2 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会。对科 内人员变动 ,新护士
上岗,科内护理工作 内容增加等变化,针对这种情况,定期开 展护理安全教育 , 对容易发生护理缺陷与差错 的工作环节进行 分析讨论 , 出整改措施 ,并重温各项护理安全防范措施 , 提 增
强责任心 ,做到警钟长鸣。结果 :近年来 ,无护理差错事故发
2 术后护理
・
临床护理 ・
们体会行低温 (℃~ 0 间断局部灌洗效果更佳 ,然后每隔 6 1 ℃)
4 灌洗 1 , h 次 每次灌入量行保留滴入, 这样可使胰腺组织处于低温状态 , 从而减少胰
腺的分泌,并降低胰腺组织细胞的耗氧量 ,以减轻 因胰腺组织 水肿所造成 的血液循环障碍,氧供 不足所致 的组织坏死。 ④ 胃肠减压
说是工作行动指南 。 每个人都必须在每 一个工作环节上遵循操 作规程。对管理者来讲,便 于管理上按章办事 ,举一反三 ,防 止和杜绝差错 、事故的发生。
() 1制度保障。系统 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前 提, 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 。 手术 室的一般制 ①
度 :抓好落实手术人员规则 ,洗手规则 ,清洁卫生制度 ,消毒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术后护理体会
唐 威 波
( 黑龙江省讷河市中医院
113 ) 63 3
中图分类号:R 7 . 4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7-05(08 -020 258 20)815"2 6 -
果 。现 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 资 料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临床多以手术治疗为主要方式 , 由于术 后引流管较多 , 护理 问题相对较多 。 几年来 , 针对该类患者 的 病情特 点, 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给予精心护理 , 取得较满意的效
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护理体会

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在ICU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8年2月我院ICU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92例,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分为两组。
其中对照组46例,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6例,于对照组基础上施行预见性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改善率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研究组白细胞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8.70%(4/46)]低于对照组[26.09%(12/46)(]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3.48%(43/46)]高于对照组[76.09%(35/46)](P<0.05)。
结论对ICU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施行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且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ICU;预见性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TU755.2;TU974 文献标识码:A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的一种,占急性胰腺炎的10%~20%,具有病情凶险、进展迅速、并发症多等特点,临床治疗难度较高[1]。
ICU是集中现代化医疗设备与技术的一种医疗形式,主要应用于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护,对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在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救治中应用较广泛。
相关研究表明,ICU重症患者病情较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可加重患者病情,增加致死率[2]。
若能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对改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性影响。
本研究将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我院ICU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旨在研究其对患者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8月~2018年2月我院ICU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92例,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分为两组。
其中对照组46例,女19例,男27例;年龄33~75岁,平均(42.76±4.87)岁;文化水平:初中及小学9例,高中及专科21例,本科及以上16例。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0-08-26T15:24:00.7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6期供稿作者:单清华侯开云姜维娜[导读]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是由多种因素诱发胰腺自消化所致的化学性炎症,常累积多个器官。
单清华侯开云姜维娜(黑龙江省鹤岗市新一人民医院 154100)【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6-0235-02 ' 【关键词】胰腺炎护理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是由多种因素诱发胰腺自消化所致的化学性炎症,常累积多个器官。
临床特点是起病急剧,来势凶猛,发展迅速,并发症多,轻症病死率约20%~30%,全胰坏死者达60%~70%以上,但若抢救及时,护理措施得当,减少并发症,就可降低死亡率。
我科收治1例患者,最终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62岁,因上腹持续疼痛9小时,伴恶心呕吐腹胀。
来我院急诊就诊,查血淀粉酶1646U/L,尿淀粉酶16840U。
诊断为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收入院治疗,患者痛苦病容,轮椅推人病室。
查体:体温38.7℃,脉搏118次/分钟,血压100/60毫米汞柱,一般状况差,全腹压痛明显,无明显反跳痛肌紧张,肠鸣音2—3次/分。
胰腺CT示胰腺周围渗出,提示为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处理:持续吸氧,记录24小时出入量,禁食水,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33%硫酸镁30ml。
静滴安谱克,潘托拉唑,思他宁,胰岛素等。
通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住院28日痊愈出院。
2 护理2.1心理护理由于起病急,病情重,患者无思想准备,我们应安慰患者,减轻患者紧张,恐惧心理,指导患者减轻腹痛的方法,满足患者的要求,协助作好生活护理。
2.2禁食水的护理禁食水是急性胰腺炎发作时采用的首要措施,患者在禁食水期间往往因腹痛,口干,不能进食而精神萎靡,甚至烦躁,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
针对患者的心理,我们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使其明白进食水后刺激胰腺分泌胰液,胰管压力增高,不利于炎症的消除,胰腺的休息,机体的康复,同时,我们嘱咐并协助患者做好口腔卫生,每日2次,注意不损伤口腔粘膜:因为唾液的分泌与积蓄不仅造成口腔内异味,而且会使细菌等滋生引起口腔内感染,也影响患者情绪。
总结急性胰腺炎患者手术后的护理体会

1资料 与方法
2 结果
2 . 1治疗 有效率 9 8 例 患者 中,治 愈 7 6 例 、好转 2 0 例 、死亡 2 例 ,治疗 总有 效 率为 9 7 . 9 % 。 2 . 2临床 满意率
具有病症 发展 快, 并发 症较 多等特 点, 即使获 得 了有 效的手术 治疗 ,
预后通 常 也较 差, 因此 ,对急 性胰腺 炎 患者进 行术 后护 理十 分重
我 院对患者 术后进 行护理 ,具体 情况 如下 : 惧 心理 ,该种 不 良心 理 的主要 由患 者对 于环 境 的陌生 感及 对于 疾
之 间的距 离 ,减 少患 者对 于 院方环 境 的陌 生感 。护理 人员 向患 者 术后对 患 者进 行心 理干 预是整 个术 后护 理 的基础 。除 了心理 护理 交代 手 术实 施 的情 况, 以 “ 手 术成 功 ”等话 语让 患者 安心 ,以缓 外 ,我 院还 对 患者 进行 健康 教育 ,通过 健康 教育 ,可 有效提 高 患 解 内心不 良情绪 。 者对 急性胰 腺 炎术 后饮 食、 生活行 为 习惯 的 了解 ,避 免患者 出现 1 . 2 . 2 健 康教 育 术后 对患者 进行健 康教 育,并 以科学 的方 护理误 区 , 以促进 患者康 复 。 同时 , 我院还对 患者进 行引流 管护理 ,
保 障充分 的休 息, 一方 面进行 有效 的运动 ,以提 高机体 免疫 能力 。 [ 1 】 韦懿珊 . 重 型急 性胰腺 炎术后护 理 的进展 U 1 . 中国卫生 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术后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术后的护理方式。
方法:对笔者所在院16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术后患者进行监测和护理。
结果:16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手术患者治愈11例,治愈率68.75%,好转1例,死亡4例,死亡率25%。
结论:严密监测,精心护理,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熟练的技术,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术后护理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4.037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是由于胰管梗阻、暴饮暴食、酗酒等原因引起的以剧烈腹痛为重要症状,且伴有恶心、呕吐、高热甚至休克等一系列症状的急性疾病,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可高达20%~40%[1],是目前外科急腹症中较棘手的疾病之一。
笔者所在医院1996-2008年收治了经过手术治疗的患者16例,现将在护理工作中的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13~78岁,平均43岁,发病时间3~43 h,住院天数26~75 d。
其中胆源性胰腺炎9例,酒精性胰腺炎3例,高胆血症性胰腺炎2例,不明原因性胰腺炎2例。
临床表现:大都感腹胀、腹痛,恶心、呕吐,
上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伴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血尿淀粉酶高,b超发现胰腺肿大明显,胰周有液性暗区,胰腺坏死,腹腔有明显炎性渗出[2]。
1.2 治疗方法 16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主要为行胰腺坏死组织清除、胆总管引流、胆管减压、胰被膜切开减压和腹腔灌洗引流等。
2 结果
治愈11例,治愈率68.75%,好转1例,死亡4例,死亡率25%。
其中死于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3例,中毒性休克1例。
3 术后病情观察与护理
3.1 病情观察和护理术后需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变化,给予持续心电监护,持续中流量吸氧。
观察患者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按时翻身、扣背,鼓励做深呼吸,有效咳嗽。
必要时给予高流量吸氧及吸痰,雾化吸入,定期检测血气分析,了解有无缺氧情况。
记录24 h出入量。
观察记录每小时尿量、尿比重。
动态监测血象、电解质、血糖、肝肾功能的情况,了解患者腹痛情况变化,了解腹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疼痛范围、程度情况。
如果患者出现剧烈的腹痛、腹胀加重,持续性性呕吐及高热等情况,表明病情加重,应立即通知医生采取治疗措施[3]。
3.2 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此类患者术后引流管较多,留管时间
长,部位、作用不同。
护士应仔细辨明各种管道的作用部位,做好醒目的标记,并妥善固定,经常挤捏引流管,检查管道有无扭曲、受压、堵塞,使其保持通畅。
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及时倾倒更换引流袋。
应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发生逆行感染。
引流管口处皮肤保持干燥。
如有渗出,可用生理盐水清洗后涂抹氧化锌软膏保护引流管周围皮肤。
还可以使用透明水贴膜,贴在管口周围皮肤上,或使用新型造瘘口引流袋,把从引流口流出的渗液集中引流,可以有效避免渗出液腐蚀皮肤。
如引流量较多可用负压吸引及时引出渗出物。
如果引流量突然减少,可能是管道被坏死组织堵塞,可调整引流管位置或用生理盐水冲洗,保证引流管通畅。
患者血象正常、体温正常超过1周,引流液的淀粉酶值正常,引流量<5 ml 后,可以考虑拔管[4]。
引流液需定期做淀粉酶测定和细菌培养,以判断有无胰瘘和感染情况的发生。
在体位发生改变时要防止引流管脱出。
3.3 营养支持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术后禁食时间长,各种引流管繁多,使机体消耗很大。
因此保持足够营养供给十分重要。
营养支持有三个阶段,首先采取完全肠外营养,需要2周左右,给予静脉滴入葡萄糖、维生素、氨基酸、白蛋白、血浆、脂肪乳及微量元素。
既能保证营养供给,又可以减少胰液分泌,促进伤口愈合。
其次是给予肠内营养,经过空肠造瘘滴注营养液,需要2周左右。
根据患者的胃肠功能的营养状况,由少到多。
少量多次给入,
营养液需要现用现配,注意温度、浓度和滴速适宜。
每次滴注结束,要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保持胃管的清洁。
并观察患者有无腹部不适、腹痛、腹泻发生。
在患者病情稳定,血清淀粉酶正常以后,指导患者自己经口进食,从流质开始,由稀至稠,少量多餐,逐渐恢复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糖、低脂饮食。
保证患者的足够营养需求。
3.4 心理护理患者由于病程长,病情重,引流管多,术后切口疼痛,活动受限,治疗费用高,会造成患者情绪不稳定、恐惧、忧虑,缺乏治疗信心。
护理时应认真倾听患者的诉求,了解患者心理状况,有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根据患者的心理感受,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操作时动作轻柔,减少对患者造成不适。
从生活上关心体贴患者,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配合家属,共同鼓励关心抚慰患者,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5 健康教育急性出血性胰腺炎患者术后康复需要较长时间,应向患者和家属介绍该病的变化特点和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
相关防治措施。
介绍合理饮食对疾病恢复的重要作用。
嘱咐应该戒烟禁酒,避免暴饮暴食,进食宜清淡低脂,生活有规律,并适当进行锻炼。
4 讨论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发病急骤,病情危重变化快,患者疼痛剧烈,死亡率高。
所以要求护理人员加强业务学习,具有高度责任心、
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掌握应对患者病情变化的能力,密切观察,熟练操作,精心进行全方位的护理,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加强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对于减少发病和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甘健康,周鸿昌.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中华腹部疾病杂志,2005,5(11):115.
[2] 叶美连,王丽娜.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术后监测与护理[j].西部医学,2009,10(4):690.
[3] 刘俐,向国春.急性胰腺炎合并胰外损害190的观察与护理[j].局部手术学杂志,2004,13(6):375.
[4] 曹伟新.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22. (收稿日期:2012-03-04) (收稿日期:李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