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典型汽油喷射系统简介
第一章发动机汽油喷射系统

电控优点
1、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精确的空燃比 2、混合气的各缸分配均匀性好 3、汽车的加速性能好 4、充气效率高 5、良好的启动性能和减速减油或断油
组成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主要由下列四部分组成: 进气系统 供油系统 控制系统
喷油嘴
调压器
点火系统
怠速执 行器
水 温 传 感 器
氧 传 感 器
热线 式空 气流 量计
点火系统
点火控制系统由点火电子组件、点火线圈、火花塞、 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和执行器组成
点 火 控 制 系 统 由 传 感 器 、 电 子 控 制 单 元 和 执 行
控制系统
• 控制系统由传感器、执行器和电子控制单元 ECU三部分组成。
二、电子控制式汽油喷射系统的工作 过程
• :是对喷油时间的控制过程。 • 空燃比:实际充入气缸的空气质量与燃 烧所需要的燃料量的比值。
二、汽油喷射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原理
汽油机系的组成(回忆汽车构造课的内容)
油箱 汽油滤清器 汽油泵
空气滤清器
化油器(混合)
在 气缸内燃绕
排气管
排气消声器
汽油供给装置
三、汽油喷射系统的分类
(一)按喷油器安装部位分类 :电子控制单点喷射系统和电子控制多点汽油喷射系统。
单点喷射:在节流阀上安装一只或两只喷油器,向进气歧管中喷 油形成可燃混合气,进气行程时,被吸入气缸内。 多点喷射:指在汽油机每一气缸的进气管处安装喷油器,而此系 统中的进气风门相当于普通汽车的节气门,无单独的化油器。
(一)喷油方式与喷油正时
喷射方式:
同时喷射:各缸喷油时刻相同; 分组喷射:多缸发动机分为若干组进行喷射,同一组各缸同 时喷油,不同组间顺序喷油。 顺序喷射:按点火顺序要求逐缸喷油; 单点喷射:只有一个喷油器;
汽油喷射系统概述

汽油喷射系统概述韩国“现代奏鸣曲”轿车燃油供给装置的结构和检查轿车维修常用仪器设备的选购与使用汽油喷射系统概述采用机械式汽油喷射技术的发展始于大约40年前。
1967年第一次采用电子控制汽油喷射装置的实验获得成功(D型电喷)。
而D型电喷的问题反过来又暴露了机械控制的问题,并导致K型电喷汽油喷射系统的面世。
当今包括多点汽油喷射在内的喷射装置(例如:电子控制的L型或KE型喷射系统)与这种K型喷射装置之间的区别在于其符合发动机万有特性的点火装置(MPI)的进步。
汽油机的混合气的制备驾驶员通过节气门调节混合气的量。
化油器或汽油喷射装置控制混合气的成分。
混合气制备方式一如化油器方式和单点喷射装置存在的问题在于混合气在进气管流过的距离较长且通过各缸的路径不同;而多点汽油喷射在这方面有很多优点。
空燃比完全燃烧1㎏汽油大约需要14.6㎏的空气。
令这个标准空燃比时的过量空气系数λ=1。
稀混合气如(λ=1.1)时吸入的空气比较多;而浓混合气(如λ=0.9)时吸入的空气较少。
通常三元触媒催化净化装置要求过量空气系数λ=1.0。
发动机最大功率和较好的工况处于浓混合气区;而从减小燃油消耗出发,希望发动机在稀混合气区工作。
在改善发动机性能方面,电控喷射比化油器有如下优势:∙可采用有利于气体流动的进气管形状,使优化气缸的充量成为可能。
短的混合气流动路线能获得快速灵敏的发动机反应和良好的发动机适应性,其结果是获得更高的发动机功率和转矩。
∙因为每一个气缸有它自己专用的喷油器,所以可以实现各缸燃料精确的均匀分配及其计量。
汽油在进气管的冷凝膜不存在了,这就使燃油消耗下降了5%~15%。
∙发动机近似完全燃烧,降低了发动机有害物质的排放,即减少了有害废气。
汽油电控喷射系统K-/KE喷射系统(连续喷射)该系统把汽油连续地、定量地喷射到进气门前面,其喷射量取决于被测出的吸入空气量。
MONO喷射(单点喷射)该系统有一个共同的喷油器。
该喷油器在吸气行程时把汽油喷射到节气门上。
第2章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

水温-喷油时间图
喷油时间的确定
•
喷油器的实际打开时刻较ECU控制其打开时刻存在一段滞后,从而造 成喷油量不足,且蓄电池电压越低,滞后时间越长,故需对电压进行修正。
喷油滞后
(2)起动后的喷油控制。发动机转速超过预定值时,ECU确定的喷油信 号持续时间满足公式: 喷油信号持续时间=基本喷油持续时间×喷油修正系数+电压修正值
2.1.3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控制功能
• 1.喷油量的控制 • 电子控制单元根据空气流 量传感器或进气压力传感器、 发动机转速传感器、进气温度 传感器、冷却水温度传感器等 提供的信号而计算出喷油持续 时间,因喷油器针阀的行程是 一定的,故喷油量的大小决定 于喷油器喷油持续时间的长短。 • (1)起动喷油控制。起动时 的基本喷油时间是ECU根据起 动信号和当时的冷却水温度, 由内存的水温-喷油时间图找出 相应的喷油时间TP,然后加上 进气温度修正喷油时间TA和蓄 电池电压修正喷油时间TB,路 某发动机喷油器的喷油正时波形
同时喷射正时图
• (2)分组喷射。分组喷射一般是把所有汽缸的喷油器分成2~4组。4 缸发动机一般把喷油器分为两组,由微机分组控制喷油器,两组喷油 器轮流交替喷射。
分组喷射的控制电路图
分组喷射的正时图
• (3)顺序喷射。顺序喷射也称为独立喷射。曲轴每转两圈,各缸喷 油器都按照特定的顺序依次进行喷射。
式中,喷油修正系数是各种修正系数的总和 。
• ① 基本喷油时间。D型EFI系统的基本喷油时间可由发动机转速信号 (Ne)和进气管绝对压力信号(PIM)确定。用于D型EFI系统的 ECU内存储了一个基本喷油时间三维图,它表明了与发动机各种转速 和进气管压力对应的基本喷油时间。L型EFI系统的基本喷油时间由发 动机转速和空气量信号(VS)确定。
各种汽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

各种汽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汽油喷射系统是现代汽车中广泛采用的燃油供应系统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将汽油喷射到发动机燃烧室中,以供给燃料和氧气的混合物进行点火燃烧。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汽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
1.喷油嘴式喷射系统喷油嘴式喷射系统是最早采用的汽油喷射系统。
它采用喷油嘴将汽油以雾化的形式喷射到气缸中,通过气缸活塞的上下运动来实现进气和排气。
喷油嘴式喷射系统的前端通过压力泵供应燃油,压力泵通过机械装置与发动机的曲轴相连,其内部通过柱塞泵将汽油加压送至喷油嘴。
在燃烧室内,汽油在喷雾嘴的作用下形成雾化燃料,与进入燃烧室的空气混合并燃烧。
2.单点式喷射系统单点式喷射系统是在喷油嘴式喷射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一种喷射系统。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控装置控制喷油器的打开和关闭来实现喷油。
单点式喷射系统的喷油器只有一个,位于进气歧管上的一个位置,通过一个燃油喷油嘴将雾化的燃料喷射到进气歧管中。
由于燃油经过喷射器的时间和喷射量只有一个控制点,故称为“单点式”。
然而,这种系统无法完全匹配每个气缸的需求,效率和性能较低。
3.多点式喷射系统多点式喷射系统是目前最常见的汽油喷射系统之一、每个气缸都配备一个喷油器,喷油器位于进气歧管上,直接喷射燃料到每个气缸中。
多点式喷射系统采用电子控制装置根据不同的运行条件控制每个喷油器的喷油时间和喷油量。
该系统能够更加精确地控制喷油量,提高燃烧效率和动力性能。
此外,多点式喷射系统还可以通过控制喷油器的喷油时间和喷油量来实现怠速控制、冷启动控制和降低尾气排放。
4.直喷式喷射系统直喷式喷射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汽油喷射系统,它将燃料直接喷射到发动机燃烧室内,而不是喷射到进气道中。
直喷式喷射系统可以更精确地控制燃料的供给,提高燃烧效率和动力性能,同时降低燃料消耗和尾气排放。
直喷式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压力泵将燃料加压送至喷油嘴,喷油嘴通过电控器控制喷油时间和喷油量,将高压燃料直接喷射到发动机燃烧室。
汽油喷射系统

4.1.1汽油喷射的基本概念
1.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 汽油机供给系功用是,根据发动机各种 不同功况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 浓 度的可燃混合气,供入气缸,使之燃烧 做功。最后,供给系还应将燃烧产物— —废气排至大气中。
2. 汽油喷射的基本概念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通过直接或间接 测得进入气缸的空气质量,发动机控制 器控制喷油器将一定数量和压力的汽油 直接喷射到进气歧管或气缸中,与进入 的空气在进气管或气缸中混合而形成可 燃混合气。
2. 按喷油器布置方式分类
按喷油器布置方式的不同,可以 将其分为多点喷射和单点喷射两种。 多点喷射还有进气道喷射和气缸内喷 射之分。
(1)多点喷射方式
多点喷射的特点是在每个气缸分 别安装各自的喷油器,每一气缸所需 的喷油量分别由各自的喷油器供给。
(2)单点喷射方式
单点喷射系统是指在节流阀体上安装 一只或两只喷油器,如图4-4所示。向进 气歧管中喷油形成燃油混合气,进气行程 时,燃油混合气被吸入气缸内
机优化数据实验获得的。
4.4 燃油供给系统主要装置的结构 与工作原理
1.电动燃油泵
电动燃油泵的作用是将油箱内的 燃油吸出并通过喷油器供给发动机各 气缸以满足发动机正常工作的需要。
图4-9 电动汽油泵的结构
→正常的流动路线 --→安全阀开启时的流动路线 1-安全阀 2-外壳 3-单向阀 4-出油口 5-永磁电动机 6-电连接器 7-进油口
(2)间歇喷射方式 间歇喷射方式广泛的应用于现代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中,在发动机运转 期间汽油间歇喷射,其喷油量大小取 决于喷油器喷油阀开启时间,即电脑 指令的喷油脉冲宽度。
4. 按空气量的检测方式分类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按对空气量的检 测方式不同可分为歧管压力计量式(D 型)和空气流量计量式(L型)。
汽油喷射系统

汽油喷射系统第六章汽油喷射系统本章主要研究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结构,⼯作原理,以讲⽰⼯作原理图为重点,分析各个组件的⼯作过程,找出其中的⼀般规律。
本章主要内容有:1、汽油喷射系统概述;2、传感器;3、执⾏器;4、汽油喷射系统的结构与⼯作原理。
第⼀节、汽油喷射系统概述⼀、汽油喷射系统的发展及应⽤⾃从1967年博世公司研制开发成功了K型机械式汽油喷射系统以来,汽油喷射系统经历了K型系统,K—E型系统(机械与电⼦混合控制),EFI(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展过程。
⽬前除少数汽车仍在采⽤K或K—E系统外,⼤多数都采⽤了EFI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SPI 单点燃油喷射系统因其结构较简单,只⽤⼀个喷油器,发动机结构在化油器式的基础上变动较少,成本较低,故国内外现在已经迅速推⼴应⽤在低排量的普通轿车甚⾄载货汽车上。
⼤排量的轿车⼤多采⽤MPI多点喷射。
⽬前代表国际中级轿车顶尖⽔平的第5代车型,如奥迪A6和帕萨特(PASSAT)B5等都是采⽤了多点电控喷射。
⽽且它们还采⽤了德国⼤众集团独有的领先于世界的三⼤技术,即5⽓门技术、可变配⽓相位技术和可变进⽓管技术。
以前汽车都是采⽤每⽓缸1进⽓门1出⽓门德2⽓门发动机,现代轿车上多数采⽤了2进2出的4⽓门发动机,⽽5⽓门发动机技术是采⽤3进2出的⽅法,在每个燃⽓室有5个⽓门,使燃⽓混合更快更均匀,排⽓也更迅速更彻底,燃烧室的空间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利⽤。
因此,发动机的动⼒性将得到提⾼,废⽓排放将⼤⼤减少。
可变凸轮轴通过改变进排⽓门的开启和关闭时间(可变配⽓相位),使发动机在⾼转速⼯况下获得尽可能⾼的功率,在低转速的情况下极⼤的降低了燃烧不平稳性,提⾼转矩。
采⽤可变通的通道进⽓管,即随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改变进⽓路径长短,⾼转速时,通道变短,减少流动损失,提⾼⾼速功率。
低转速时,进⽓通道变长,提⾼进⽓流速,增加转矩。
⽇本⽇⽴(HITACHI)公司近年来开发了⼀种MSI(Multi Stream Injection)系统,即所谓单点多⽅向喷射系统。
汽油喷射系全解

2 压缩 作功 排气 进气
2、分组喷射
喷油 0 180 360 540
1 进气 压缩 作功 排气 3 排气 进气 压缩 作功 4 作功 排气 进气 压缩 2 压缩 作功 排气 进气
喷油
3、顺序喷射
喷油 0 180 360 540
1 进气 压缩 作功 排气 3 排气 进气 压缩 作功 4 作功 排气 进气 压缩 2 压缩 作功 排气 进气
电磁线圈
结构:
阀门弹簧
阀门
电插头
喷嘴
七、电控喷射工作演示
§6.4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的控制
一、喷油时刻的控制
1、同时喷射:
喷油
喷油
所有喷油器并联,同时喷油。两 次喷完一个循环的供油量。
0
180 360 540 720
1 进气 压缩 作功 排气
3 排气 进气 压缩 作功
4 作功 排气 进气 压缩
中的一个臂。
(3)卡门涡流式空气流量传感器
超声波发射器
涡流发生体
空气流
节气门
整流器 取样管
在气流中央放置一个锥体状涡流发生器。当空气流 过时,在涡流发生器下游将产生有规律交错的旋涡,当 流经空气通道的空气流速变化时,将影响卡门涡流旋涡 的频率。
2.进气管绝对压力传感器
半导体压敏电阻式:由硅片、集成电路和真空室组成。
________气的排放。
二、选择
1、汽车工业高速发展时期是:( )
A 近50年; B 近20年;C 近 5年;
2、汽车排放的有害气体主要是:( )
A CO、HC、SO2; B CO、HC、NO、NO2 ; C O2、 N2 、H2
3、发动机启动时的喷油量,是( )
第四章-汽油机供给系8节(汽油喷射系统)

过渡工况的混合气浓度控制不考虑三元催化器的作用, 过渡工况的混合气浓度控制不考虑三元催化器的作用,即 开环控制. 开环控制. 另外, 另外,爆震传感器的采用也可以对点火提前角的电控闭环 没有爆震现象, 化:没有爆震现象,则ECU使点火提前角提前一个角度增量 使点火提前角提前一个角度增量 可以继续, 可以继续 因为实际点火提前角如能提前, θ1可以继续,因为实际点火提前角如能提前,则燃油经济性 改善;出现爆震现象, 改善;出现爆震现象,则ECU使点火提前角推迟一个角度增 使点火提前角推迟一个角度增 量 θ2,直至爆震现象消失. ,直至爆震现象消失. 由此可见,闭环控制方式就是负反馈方式, 由此可见,闭环控制方式就是负反馈方式,可使发动机始 终处于最佳状态,使生产产品质量稳定,而且, 终处于最佳状态,使生产产品质量稳定,而且,不需要代价昂 时间很长的的发动机台架性能试验. 贵,时间很长的的发动机台架性能试验.
(3)因进气温度较低而使爆震燃烧得到有效控制,可采用较高的 )因进气温度较低而使爆震燃烧得到有效控制, 压缩比; 压缩比; 冷起动性和加速性较好; (4)发动机的冷起动性和加速性较好; )发动机的冷起动性和加速性较好 (5)多点汽油喷射系统可彻底解决发动机各缸混合气的分配不均 )多点汽油喷射系统可彻底解决发动机各缸混合气的分配不均 问题; 匀问题; (6)可节省燃油(油耗降低 ) 节省燃油(油耗降低5%~10%)并减少废气中的有害成分 ) 有害排放减少15%~20%),尤其是在减速滑行时可切断燃油的 ),尤其是在减速滑行时可切断燃油的 (有害排放减少 ), 供应. 供应. (三)汽油喷射系统的分类 基本分类:机械控制汽油喷射系统和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两大类. 基本分类:机械控制汽油喷射系统和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两大类. 30年代航空发动机最早使用的汽油喷射系统是机械控制汽油喷 年代航空发动机最早使用的汽油喷射系统是机械控制汽油喷 年代航空发动机最早使用的汽油喷射系统是 年生产的K-Jetronic(K-叶特朗尼克 射系统,德国波许公司在1973年生产的 年生产的 ( 叶特朗尼克 射系统,德国波许公司在 系统)用在了轿车发动机上,并于1982年生产了 年生产了KE-Jetronic机电混 系统)用在了轿车发动机上,并于 年生产了 机电混 合控制汽油喷射系统,它们都是连续多点喷射系统 应该说, 都是连续多点喷射系统. 合控制汽油喷射系统,它们都是连续多点喷射系统.应该说,现代 汽车发动机几乎都采用电控汽油喷射系统 属于间隙喷射系统,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 汽车发动机几乎都采用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属于间隙喷射系统,喷 射压力较低.我们只介绍电控汽油喷射系统. 射压力较低.我们只介绍电控汽油喷射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 ECU控制的汽油泵电路
与 油泵开关的控制基本相同,只是将油泵开关改为ECU内的 开关晶体管VT,而VT的开关取决于分电器内的Ne信号。
(2) 油泵的转速控制 ① 电阻器式
a 、接通点火开关,不起动发动机,电路断开继电器不通电,油泵不工作; b 、起动发动机,电路断开继电器通电,油泵继电器通,油泵工作。此时, 由于低速、小负荷,ECU使Fp通电,油泵控制继电器B触点接通,油泵低速; c 、高转速、大负荷,ECU的Fp断电,油泵继电器触点A接通,油泵高速。
(b) 叶片式
双级泵
双级泵由初级泵和主输油泵组成。初级泵(一般为叶片泵)分离蒸汽并 以较低的压力输送到主输油泵。 主输油泵一般为齿轮式或涡轮式汽油泵,用以提高压力。双级泵具有 良好的热输油性能。
双级电动汽油泵 1—初级泵;2—主输油泵; 3—永磁电动机;4—壳体
4) 电动汽油泵的控制
汽油泵的控制主要包括:汽油泵的开关控制和汽油泵转速 控制两个方面。 (1) 汽油泵的开关控制 ① 汽油泵开关
2) 多点喷射流量感应式电控喷射系统 (2) 博世LE-Jetronic系统 LE型汽油喷射系统与L型汽油喷射系统有下列几点不同: ① 喷射装置优化、价格低廉、控制器工作可靠、能耗降低。 ② 喷油器内设置了高阻值线圈,其电阻值为16.2Ω ,从而 取消了喷油器外电路中的串联降压电阻。 ③ 在空气流量计中增设了一进气温度传感器,对吸入的空气 进行温度校正。 ④ 通过电子继电器来驱动燃油泵。电子继电器取代了与空气 流量计内油泵开关连接的组合继电器。
2. 多点式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
2) 多点喷射流量感应式电控喷射系统 (1) 博世 L-Jetronic系统 ① 总体结构 ② 工作原理 L-Jetronic系统采用同时喷射方式,即喷油器在凸轮轴每转一周
(曲轴转 2 圈)喷油两次,每次喷射量为所需燃油量的一半。
L-Jetronic总体结构示意图 1—燃油箱;2—电动燃油泵;3—燃油滤清器;4—燃油压力调节器;5—喷油器; 6—冷启动阀;7—电子控制器;8—空气流量计;9—温度时间开关;10—冷却 液温度传感器;11—发动机转速信号(分电器);12—节气门开关;13—补充空 气滑阀;14—怠速调节螺钉;15—混合气调节螺钉;16—氧传感器
a、只接通点火开关,不起动发动机,主继电器通电,但由于在空气流 量计内的油泵开关不通,故电路断开继电器不通,油泵不工作。 b 、起动时,电路断开继电器线圈L2通时,继电器闭合,油泵工作。 c 、发动机转动后,油泵开关接通,断路继电器线圈L1通电,保持继电 器闭合,油泵工作。 d 、熄火时,发动机停转,油泵开关断,此时即使点火开关仍接通,断 路继电器也断开,油泵停转。
(2) 工作原理 喷油器的喷油量取决于燃油分配器控制柱塞的升 程及其差压阀下室压力的大小。 燃油量分配器差压阀下室的油压由电-液压力调 节器进行调节。电-液压力调节器由微机控制。 微机根据接收到的水温传感器、节气门开关、空 气流量计的电位计等发出的信号,经处理后向电-液 压力调节器输送控制电流信号,以便控制喷油器的喷 油量。
怠速旁通道和蜡式怠速空气阀 1—节气门;2—怠速调整螺钉;3—阀芯;4—冷却液出口; 5—冷却液进口;6—蜡盒;7—进气气流
2) 怠速空气阀 作用:在发动机低温运转时,增加进气量,使发动机快怠速 运转,加强暖机过程,热机后减少空气量,使发动机由快怠速转 入稳定的怠速运转。
常用的怠速 空气阀有蜡式、 双金属片式两种。 (1) 蜡式怠速空 气阀结构与工作 原理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主讲人:于京诺
2.1.3 典型汽油喷射系统简介
1. 机械控制式汽油喷射系统
1) 机械控制式汽油喷射系统(K-Jetronic) (1) 结构 机械控制式汽油喷射系统是一种液力控制、机械式、进气道 连续喷射,属于多点缸外连续喷射方式。 K系统由电动油泵、蓄能器、燃油滤清器、温度时间开关、 启动喷油器、喷油器和暖机调节器等部件组成。 (2) 工作原理 空气流量传感板与燃油分配器组成一个部件,即混合气调 节器,它是机械式汽油喷射系统的一个核心部件。 空气流量计使燃油量分配器控制柱塞动作,分配器就给发 动机每个气缸分配所需的燃油量。
双金属片式怠速空气阀 1—出气口;2—阀片;3—进气口;4—双金属片;5— 进水口;6—加热线圈
3. 进气管
(a)SPI系统发 动机进气管 (b) MPI系统发 动机进气管
(c) MPI系统发 动机分开型 进气管
2.2.2 燃油供给系统
一般包括 燃油箱、电动 汽油泵、汽油 滤清器、汽油 压力调节器、 脉动阻尼减振 器、喷油器和 冷启动喷油器 等装置。
(2) 油泵的转速控制 ① ECU控制式
燃油泵由油泵控制ECU控制工作。当发动机高速大负荷时,ECU由 Fpc端子供给燃油泵ECU信号高电平信号,油泵高速(12v电源电压);当 发动机低速小负荷时,ECU由Fpc端子供给燃油泵ECU信号低电平信号, 油泵ECU以9V提供电压至油泵,低速。
小结:
LH型汽油喷射系统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1—燃油箱;2—电动燃油泵;3—燃油滤清器;4—燃油压力调节器;5—喷油器; 6—控制器;7—热线式空气流量计;8—发动机转速信号(分电器);9—发动机温度 传感器;10—节气门开关;11—氧传感器;12—补充空气滑阀;13—怠速调节螺钉
2.2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
2. 多点式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
1) 多点压力感应式汽油喷射系统(D-Jetronic) (1) 总体结构 (2) 工作原理
每工作冲程 供给气缸的燃油 量用控制电磁喷 油器的开启持续 时间来计量。由 电子控制器(ECU) 供给控制脉冲, 其持续时间由进 气歧管压力、发 动机转速及其他 修正变量确定。
机械式汽油喷射系统结构示意图 1—燃油箱;2—电动燃油泵;3—蓄能器;4—燃油滤清器;5—混合气调节器;5a—燃油分配器; 5b—空气流量传感板;5c—压力调节阀;6—暖机调节器;7—节气门;8—怠速调节螺钉;9— 冷启动阀;10—总进气管;11—喷油器;12—温度时间开关;13—辅助空气阀
2) KE-Jetronic带计算机的机械式汽油喷油系统 (1) 结构 在机械控制式的基础上,增加了电液液力调节 器5,控制器15,传感器等。
2.2.1 空气供给系统
1. 空气滤清器 2. 节气门体
包括:节气门、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怠速旁通气道和调整 螺钉等。有些车型的 节气门体上还装有节 气门回位缓冲器;有 些节气门体的外围设 有发动机冷却液通道, 用以对节气门体加温。 怠速控制阀和附加空 气阀等也安装在节气 门体上
1) 怠速旁通气道和怠速调整螺钉 发动机怠速时,空气是通过节气门体上的怠速旁通气道绕 过节气门进入进气歧管的,怠速调整螺钉用以改变旁通气道的 通道面积,从而控制怠速时的进气量,以调整怠速转速。
2.2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
燃油供给系统 1—燃油箱;2—电动汽油泵;3—汽油滤清器;4—回油管;5—汽油压力调节器; 6—阻尼减振器;7—喷油器; 8—输油管;9—冷启动喷油器;10—真空管
1. 电动汽油泵
分类:按泵体结构的不同,电动汽油泵可分为滚柱式、 涡轮式、齿轮式和叶片式; 按安装位置的不同,电动汽油泵又可分为内装式 和外装式。
KE型机械式汽油喷射系统结构示意图 1—燃油箱;2—电动燃油泵;3—蓄压器;4—燃油滤清器;5—电-液压力调节器; 6—燃油量分配器;7—燃油压力调节器;8—电位计;9—空气流量计;10—节气 门开关;11—冷启动阀;12—温度时间开关;13—喷油器;14—水温传感器; 15—控制器(微机);16—补充空气滑阀
怠速旁通道和蜡式怠速空气阀 1—节气门;2—怠速调整螺钉;3—阀芯;4—冷却液出口; 5—冷却液进口;6—蜡盒;7—进气气流
(2) 双金属片式怠速空气阀
在发动机启动 的同时,电流通过 加热线圈,使双金 属片受热变形。 随着温度的逐 渐升高,阀片随之 缓慢地关闭旁通气 道,怠速转速便逐 渐降到正常转速。
1) 滚柱式 电动汽油泵
滚柱式电动汽油泵结构示意图 1—安全阀;2—滚柱泵;3—驱动电动机; 4—单向阀;A—进油口;B—出油口
滚柱式电动汽油泵的工作原理
特点:容积泵,滚柱泵泵油压力高,但油压脉动性较大, 因此在汽油泵出油端还装有脉动阻尼减振器。
滚柱泵工作原理图
2) 涡轮式电动汽油泵
特点:涡流泵,涡轮式电动汽油泵的特点是供油压力的脉动小,供油 系统中不需要设置脉动阻尼减振器,但输送效率低。
2. 多点式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
2) 多点喷射流量感应式电控喷射系统 (3) 博世LH型汽油喷射系统 ① 结构 ② 工作原理 LH型汽油喷射系统的基础是L型汽油喷射系统,但以热 线式空气流量计替代了机械检测的摆板式空气流量计。 喷油器采用间断式分组喷射,凸轮轴每旋转一周,完成两 次喷油,燃油喷射到进气门前方。
LE型汽油喷射系统总体结构 1—燃油箱;2—电动燃油泵;3—燃油滤清器;4—燃油分配管;5—压力调节器; 6—控制器;7—喷油器;8—冷启动阀;9—怠速调节螺钉;10—节气门开关; 11—节气门;12—空气流量计;13—冷却液温度传感器;14—温度时间开关; 15—分电器;16—补充空气滑阀;17—蓄电池;l8—点火开关;19—继电器
1、 典型汽油喷射系统简介 2、空气供给系统 3、燃油供给系统
电动汽油泵
作业:
1.汽油压力调节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2.电动汽油泵有哪些类型?
涡轮式电动汽油泵 1—单向阀;2—安全阀;3—电刷;4—电枢;5—磁极; 6—叶轮;7—滤网;8—泵盖;9—壳体;10—叶片
3) 齿轮式和叶片式电动汽油泵
齿轮泵特点:容积泵,泵油压力高,脉动性较滚柱泵稍小。
(a) 齿轮式
3) 齿轮式和叶片式电动汽油泵
叶片泵特点:涡流泵,泵送汽油及其蒸汽的混合物能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