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光缆技术规范书
普通光缆24芯,G.652,无金属芯技术规范书

普通光缆24芯,G.652,⽆⾦属芯技术规范书国家电⽹公司集中规模招标采购⼤⽥建设变普通光缆及配套⾦具专⽤技术规范_V2招标⽂件(技术规范专⽤部分)校核:设计:1.技术特性参数表序号名称项⽬需求值或表述投标⼈保证值通⽤采购标准1403004-0000-00_国⽹普缆采购标准通⽤技术规范_V21.1 单模光纤技术参数表(G.652)1.1.1 光纤类型G.6521.1.2 模场直径(µm)7.9~10.21.1.3 包层直径(m)124~1261.1.4 包层不圆度(%)(≤) 20.81.1.5 芯/包层同⼼度公差(µm)(≤)1.1.6 涂覆层直径(µm)235~2551.1.7 着⾊层直径(µm)235~26512.51.1.8 包层/涂层同⼼度误差(m)(≤)1.1.9 截⽌波长(nm)(≤)12601.1.10 衰减特性1.1.10.1 1310nm衰减系数(dB/km)0.35(≤)0.221.1.10.2 1550nm衰减系数(dB/km)(≤)1.1.11 衰减点不连续性(≤dB)≤amean+0.10dB)/21.1.12 衰减波长特性1.1.12.1 (1285~1330)nm范围内衰0.03减相对1310nm的衰减值(dB/km)(≤)0.051.1.12.2 (1525~1575)nm范围内衰减相对1550nm的衰减值(dB/km)(≤)1.1.13 ⾊散特性1.1.14 零⾊散波长(nm)1300~13241.1.15 最⼤零⾊散斜率(ps/0.093(nm2*km))(≤)1.1.16 ⾊散系数绝对值1.1.16.1 (1288~1339)nm⾊散系数3.5绝对值,ps/(nm*km)(≤)5.31.1.16.2 (1271~1360)nm⾊散系数绝对值,ps/(nm*km)(≤)1.1.16.3 1550nm⾊散系数绝对值181.1.17 偏振模⾊散系数(ps/√km)~0.125(在1550nm波长光缆单盘偏振模⾊散系数),光纤成缆后必须满⾜在1550nm波长光缆链路(20~盘光缆)偏振模⾊散系数~0.10;Q (概率)=0.01%。
光纤光缆技术规范标准

1.1 本技术规范书未规定的其它技术要求应不劣于ITU、 IEC建议和中国国家标准、通信行业标准的要求。
1.2 本技术规范书未标明日期的ITU、IEC建议和中国国家标准、通信行业标准均使用最新版本。
1.4 本文件的解释权属于采购人。
本条款中的技术要求基于如下前提:除传输衰减及偏振模色散〔PMD 等两项指标之外,光纤在成缆先后的其他技术参数指标,均不得有任何变化。
〔1 光纤在 1310 nm波长上的最大衰减系数为: 0.35 dB/km〔2 光纤在 1285 ~ 1330nm波长范围内,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310nm波长上的衰减系数相比,其差值不超过 0.03 dB/km。
〔3 光纤在 1550 nm波长上光纤的最大衰减系数为: 0.21 dB/km。
〔4 光纤在 1525 ~ 1575nm波长范围内,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550nm波长上的衰减系数相比,其差值不超过 0.05 dB/km。
〔1 在 1550 nm波长单盘光缆的偏振模色散系数:≤0.20ps/km〔2 光纤成缆后必须满足在 1550nm波长光缆链路〔≥20 盘光缆偏振模色散系数≤0.10ps/km ;Q 〔概率=0.01%。
光缆中的光纤应采用全色谱标志,其颜色应选自表 1 规定的各种颜色;每一个松套管内光纤的序号,应按表 1 中规定的颜色顺序罗列。
用于识别的色标应鲜明,在安装或者运行中可能遇到的温度下,不退色,不迁染到相邻的其它元件上,并应透明。
光纤识别用全色谱表 1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颜色蓝桔绿棕灰白红黑黄紫粉红青绿申请人应根据表 2 及下列基本要求,提出详细的光缆结构图并注明各部份尺寸。
光缆内光纤芯数与松套管数量表 2每管内光纤最大芯数松套管数量合用芯数6 1 2——66 2 8—— 126 3 14—— 186 4 20——246 5 26——306 6 32——3612 4 38——4812 5 50——6012 6 62——7212 7 74——8412 8 86——9612 9 98—— 10812 10 110—— 12012 11 122—— 13212 12 134—— 144管道光缆〔GYTA:金属加强构件、松套层绞填充式、铝-聚乙烯粘接护套通信用室外光缆。
光缆入户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光缆入户规范篇一:Ftth入户光缆技术规范书附件二:入户光缆规范书1.概述本技术规范书中规定的光缆应满足itu-t,iec等相关国际标准的要求,也将满足yd/t1258《室内光缆标准系列》、yd/t1636-20xx《光纤到户(Ftth)体系结构和总体要求》和dxjs1021-20xx《中国电信光纤到户(Ftth)工程设计规范》的规定。
结合中国电信浙江公司各地市分公司目前使用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入户光缆技术规范书,投标人须按本技术规范书要求进行生产、交付产品,招标人根据本技术规范书验收入户光缆产品。
本技术规范书所定义的引入光缆主要应用于Ftth/o光缆线路的入户引入段,俗称为“皮线光缆”。
2.产品分类2.1入户光缆是从用户接入点连接到终端onu的光缆。
2.2入户光缆按容量可分为1芯、2芯和4芯。
根据用户接入点的环境,入户光缆应选择合适的光缆结构。
按照光缆不同的敷设方式,有室内入户光缆和自承式架空入户光缆二种光缆类型。
2.2本次招标产品涵盖上述各种形式,详见附件一投标报价表。
3.工作温湿度要求*3.1室内光缆的适用温度范围及其光纤相对于20℃时的允许温度附加衰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3.2室内室外光缆的适用温度范围及其光纤相对于20℃时的允许温度附加衰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室内室外光缆的温度性能4.主要技术要求及指标*4.1光纤要求室内型入户光缆的光纤类型要求为b6a2类(即弯曲损耗不敏感单模光纤,对应itu-tg.657.a2),并要求能与g.652d光纤兼容,保证g.652d 光纤的所有特性,请投标方提供具体的供纤厂家。
光纤涂覆层可着色,着色层颜色应是符合gb6995.2规定的蓝、橙、绿、棕、灰、白、红、黑、黄、紫、粉红或青绿色,单纤可为本色。
在没有特殊要求下,光纤的颜色会按下表中的颜色顺序依次选用。
4.1.1光纤的尺寸参数表3光纤尺寸参数表4.1.2光纤的宏弯损耗4.1.3光缆中光纤的衰减性能表5光缆中光纤的衰减系数4.1.4成缆后光纤的衰减特性成缆后光纤的最大衰减值应符合表6的规定。
光缆技术规范书(审查后)

XX线路工程OPGW光缆技术规范书广西电网公司2005年月说明1、本规范书提出了OPGW光缆的基本技术规范,如工程对OPGW光缆有超出本规范书的技术要求,应另外提出.2、本规范书红色部分,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编制。
目录1 总则 (1)2 标准 (1)3 使用条件 (2)4 光缆主要技术要求 (3)5 技术服务 (7)6 质量保证和试验 (8)7 供货范围 (10)8 技术资料及图纸交付进度…………………………………………………………。
.。
10附表1:G。
652光纤的几何特性和光学特性表附表2:G.655光纤的几何特性和光学特性表附表3:OPGW光缆的机械特性表附表4:OPGW光缆参数差异表1 总则1。
1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适用于线路工程中的复合地线光缆(OPGW)供货.它列出了光缆的结构、性能、敷设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1。
3 根据本规范书,卖方应在投标应答文件中对其中的条款逐项回答,确认对本规范书要求的满足和差异,对偏差部分应列出偏差表作详细描述.1.4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有偏差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
5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定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1.6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2 标准合同中所有设备、备品备件,除本合同中规定的技术参数和要求外,其余均应遵照最新版本的国际标准、国际公制(SI)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这是对设备的最低要求。
如果卖方有自己的标准或规范经买方同意方可采用,但原则上均不能低于上述标准的有关规定.特别是这些规定或规程中互相矛盾的地方,应先征得买方同意后,才能制造。
DL/T 832-2003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GB/T 7424 1—1998 光缆总规范GB/T 15972 1—1998 光纤总规范总则GB/T 15972 2-1998 光纤总规范尺寸参数试验方法GB/T 15972 3-1998 光纤总规范机械性能试验方法GB/T 15972 4—1998 光纤总规范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试验方法GB/T 15972 5—1998 光纤总规范环境性能试验方法GB/T 17048—1997 架空绞线用硬铝线(idt IEC 889:1987)IEC 61089:1997 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IEC 1232:1993 电工用铝包钢线JB/T 8137—1995 电线电缆交货盘IEC 794—3:1994 光缆通信电缆IEC 888:1987 绞线用镀锌钢线IEC 1395:1998 绞合导线蠕变试验方法IEC 1396 光纤架空复合地线的电气、机械和物理性能要求及其试验方法IEEE 1138:1994 用于电力线路的光纤复合架空地线的IEEE标准GB/T2952。
标准光缆技术规范书

光缆技术规范书1.概述本技术规范书未规定的其它技术要求应不劣于ITU-T、IEC建议和中国国家标准、通信行业标准的要求。
本技术规范书未标明日期的ITU-T、IEC建议和中国国家标准、通信行业标准均使用最新版本(截至到本技术规范书发出日)。
供货方必须对本技术规范书的每一条款作出明确答复,即逐条逐项回答“满足”或“不满足”,并给出所供产品的详细技术数据。
诸如“已知”、“理解”、“注意”或“同意”等不明确、不具体的答复视为不满足。
供货方至少应提供包括以下内容的技术文件:(1)光纤、光缆制造厂家的名称和地点。
(2)光纤、光缆的技术标准和制造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
(3)光缆结构(包括截面图)及各部分的详细尺寸和光缆单位重量。
(4)光缆所用主要原材料的技术标准(包括加强构件、松套管、护层、铝带、钢带和填充材料)。
(5)所用光纤的典型折射率分布曲线图和折射率标称值。
(6)光纤筛选试验时,每公里光纤拉断次数以及与光纤寿命有关的M值(韦伯尔曲线的斜率)、N值(疲劳系数)。
(7)光纤光缆使用寿命应≧25年,供货方应说明保证光缆寿命的有关技术措施以及光纤预期寿命的计算公式。
(8)光缆内的光纤线序和光缆端别的识别标记。
(9)供货方需要说明的其它事宜。
光缆使用经验为本工程提供的光缆类型必须是经过工程实际使用并通过竣工验收、同时必须是为两个以上电信运营商提供一年以上满意服务的光缆类型。
供货方应严格认真地如实填写下面2个表格,邀请方保留核实的权力。
表2000年光缆供货记录表2001年光缆供货记录本文件的解释权属于邀请方。
2.主要技术要求和指标长飞光缆,亨通光缆,永鼎光缆,锋火光缆,长飞光纤光缆中的光纤2.1.1使用ITU-T 建议的单模光纤。
如果供货方可提供不同光纤制造商的多种光纤,须针对各种光纤分别应答项中各条款。
2.1.2同一工程项目中的光缆及光缆中的所有光纤应为同一型号和同一来源(同一工厂、同一材料、同一制造方法和同一折射率分布)。
光缆技术规范书

光缆技术要求1.1 光纤光缆的主要设计指标本工程选用缆光纤符合ITU-T G.652D建议的光缆。
本工程光缆主要采用新建杆路、利旧杆路、新建管道、利旧管道、直埋光缆方式敷设。
设计使用普通型松套层绞式光缆、室外填充式A护套皱纹钢带聚乙烯保护套式光缆。
程式为GYTA-24B1、GYTA-48B1、GYTA53-24B1。
1.1.1缆光纤1.1.1.1 G.652D光纤(1)模场直径9.2±0.4μm 1310nm(2)包层直径标称值:125μm偏差:±1.0μm(3)模场同心度偏差:≤ 0.5μm(4)包层不圆度:小于0.7%(5)截止波长λcc(在20米光缆+2米光纤上测试)<1270nmλc(在2光纤上测试)<1260nm(6)光纤衰减系数在1310nm波长上的最大衰减系数为:0.36dB/km。
在1285~1339nm波长围,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310nm波长上的衰减系数相比,其差值不超过0.03 dB/km。
在水(OH-吸收峰)处(1383±3nm)衰减最大值为0.36dB/km。
在1550nm波长上的最大衰减值为:0.22 dB/km。
在1480~1580nm波长围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550nm波长上的衰减系数相比的差值:不超过0.05d B/km。
1625nm波长上的最大衰减系数:0.24dB/km。
光纤衰减曲线应有良好的线性并且无明显台阶。
用OTDR检测任意一根光纤时,在1310nm和1550nm波长处500m光纤的衰减值应不大于(αmean+0.10 dB),αmean是光纤的平均衰减系数。
(7)弯曲衰减特性光纤(在1550nm和16250nm波长上)以37.5mm为弯曲半径,松绕100圈后衰减增加值均小于0.05dB。
(8)色散零色散波长围为1300~1324nm。
最大零色散点斜率不大于0.093ps/(nm2·km)。
在1300~1339nm波长围色散不大于1.5ps/(nm·km)。
有线电视光缆施工规范书

管线工程光缆施工技术规范书工程建设中心2004-8-13管道线路光缆施工技术标准本技术标准针对天津移动管线工程中光缆施工的各项要求进行了明确的规范。
目的是指导管线工程中的光缆施工,促使整个施工过程顺利、高效、优质的完成。
本技术标准适用于天津移动各项管线工程的光缆施工。
1、管道光缆的敷设1.1 敷设管道光缆的孔位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孔位与实际情况不符时,设计单位会同建设单位及时现场指定。
1.2 敷设管道光缆之前必须清刷管孔。
1.3 在水泥管道或塑料管道内,应一次敷足三根子管。
1.4 子管不得跨井敷设。
1.5 子管应超出第一根电缆搁架150mm,并用扎带固定。
1.6 子管在管道内不得有接头。
1.7 子管管孔应按设计要求封堵。
1.8 敷设光缆时的牵引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在一般情况下不宜超过2000,N(采用人工敷设)。
1.9 应按照设计要求的A、B端敷设光缆。
1.10 管道光缆的一次牵引长度不得超过1000m。
1.11 敷设管道光缆时应以石蜡油、滑石粉等作为润滑剂,严禁使用有机油脂。
1.12 光缆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光缆外径的20倍。
1.13 充气型光缆应带气敷设,敷设后应立即进行保气。
1.14 以人工方法牵引光缆时,应在井下逐段接力牵引。
1.15 光缆绕“8”字敷设时其内径应不小于2m。
1.16 敷设后的光缆应平直、无扭转、无明显刮痕和损伤。
1.17 敷设后的光缆接头留长应按设计要求预留。
1.18 光缆出管孔150mm以内不应作弯曲处理。
1.19 敷设后的光缆应紧靠人孔壁,并以扎带绑扎与搁架上,应符合图1的要求。
光缆在人孔内的部分应采取保护措施。
1.20 按设计要求的器材堵塞光缆管孔。
1.21 光缆在每个人孔内应及时拴(写)光缆牌号1.22 管道内光缆预留处必须使用预留架。
2、局内光缆的敷设2.1 局内光缆一般从局前人孔经地下进线室引至光传输设备。
局内光缆应挂按相关规定制作的标识牌,以便识别。
2.2 光缆在进线室内应选择安全的位置,当处于易受外界损伤的位置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光缆技术规范书

光缆技术规范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江苏兴海线缆有限公司技术协议光缆技术规范书1.概述1.1 本技术规范书未规定的其他技术要求不劣于ITU-T、IEC建议和中国国家标准、通信行业标准的要求。
1.1 本技术规范书未标明日期的ITU-T、IEC建议和中国国家标准、通信行业标准均使用当前最新版本。
2.光纤主要技术指标要求2.1 光纤型号光纤使用ITU-T建议G.652所推荐的一次涂覆单模光纤,光纤均来源于同一公司一级产品。
2.2 光纤型号要求光缆及光缆中的所有光纤为同一型号和同一来源(同一工厂、同一材料、同一制造方法和同一折射率分布),每盘光缆内光纤无接头。
2.3 模场直径1310nm波长: 9.3±0.3um1550nm波长: 10.5±0.3um2.4 包层直径标称值:125±0.8um2.5 包层不园度: 小于1%2.6 1310 nm波长的模场同心度偏差: 不大于0.8um2.7 光纤翘曲度:曲率半径≥4.0m2.8 截止波长:(1)2m长光纤:λc1100-1280nm(在2m光纤上测试)。
(2)22 m长光纤:λcc≤1260nm(在2m光纤+20 m光缆上测试)。
2.9 光纤衰减系数在1310 nm波长上的最大衰减值为:0.36dB/km在1285-1330 nm波长范围内,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310 nm波长上的衰减系数相比,其差值不超过0.03 dB/km。
在1550 nm波长上的最大衰减值为:0.22 dB/km在1480-1580 nm波长范围内, 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550 nm波长上的衰减系数相比,其差值不超过0.02 dB/km。
在1625nm波长上的最大衰减值为:0.27 dB/km2.10 光纤在1550nm波长上的弯曲衰减特性以37.5mm的弯曲半径松绕100圈后,衰减增加值小于0.5d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缆技术规范书1.概述本技术规范书未规定的其它技术要求应不劣于ITU-T、IEC建议和中国国家标准、通信行业标准的要求。
本技术规范书未标明日期的ITU-T、IEC建议和中国国家标准、通信行业标准均使用最新版本(截至到本技术规范书发出日)。
供货方必须对本技术规范书的每一条款作出明确答复,即逐条逐项回答“满足”或“不满足”,并给出所供产品的详细技术数据。
诸如“已知”、“理解”、“注意”或“同意”等不明确、不具体的答复视为不满足。
供货方至少应提供包括以下内容的技术文件:(1)光纤、光缆制造厂家的名称和地点。
(2)光纤、光缆的技术标准和制造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
(3)光缆结构(包括截面图)及各部分的详细尺寸和光缆单位重量。
(4)光缆所用主要原材料的技术标准(包括加强构件、松套管、护层、铝带、钢带和填充材料)。
(5)所用光纤的典型折射率分布曲线图和折射率标称值。
(6)光纤筛选试验时,每公里光纤拉断次数以及与光纤寿命有关的M值(韦伯尔曲线的斜率)、N值(疲劳系数)。
(7)光纤光缆使用寿命应≧25年,供货方应说明保证光缆寿命的有关技术措施以及光纤预期寿命的计算公式。
(8)光缆内的光纤线序和光缆端别的识别标记。
(9)供货方需要说明的其它事宜。
光缆使用经验为本工程提供的光缆类型必须是经过工程实际使用并通过竣工验收、同时必须是为两个以上电信运营商提供一年以上满意服务的光缆类型。
供货方应严格认真地如实填写下面2个表格,邀请方保留核实的权力。
表 2000年光缆供货记录表 2001年光缆供货记录本文件的解释权属于邀请方。
2.主要技术要求和指标长飞光缆,亨通光缆,永鼎光缆,锋火光缆,长飞光纤光缆中的光纤2.1.1 使用ITU-T 建议的单模光纤。
如果供货方可提供不同光纤制造商的多种光纤,须针对各种光纤分别应答项中各条款。
2.1.2 同一工程项目中的光缆及光缆中的所有光纤应为同一型号和同一来源(同一工厂、同一材料、同一制造方法和同一折射率分布)。
每盘光缆不应有光纤接头。
2.1.3模场直径(1310nm波长,PETERMANⅡ定义)标称值:~μm之间取定一个值偏差:不超过±μm供货方应提供其所用光纤在1550nm波长的模场直径及测试方法。
2.1.4包层直径标称值:μm偏差:不超过±1μm2.1.5 1310nm波长的同心度偏差:不大于μm2.1.6 包层不圆度:小于%2.1.7 光纤翘曲度:曲率半径≧2.1.8 光缆截止波长截止波长应满足下述λcc的要求:λCC(在20米光缆+2米光纤上测试):≤1260nm2.1.9 光纤衰减系数(1)在1310nm波长上的最大衰减系数为:km在1285~1330nm波长范围内,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310nm 波长上的衰减系数相比,其差值不超过km。
在1550nm波长上的最大衰减值为:km在1480~1580nm波长范围内,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550nm 波长上的衰减系数相比,其差值不超过km。
供货方应提供在1625nm波长上的最大衰减系数.(2)光纤衰减曲线应有良好的线性并且无明显台阶。
用OTDR检测任意一根光纤时,在1310nm和1550nm处500m光纤的衰减值应不大于(amean+/2,amean是光纤的平均衰减系数。
(3)供货方应提供1200~1600nm波长范围内的典型衰减光谱特性曲线图。
(4)供货方应提供1310nm和1550nm波长上的光纤衰减的直方图及样本数。
2.1.10 光纤在1550nm、1625nm波长上的弯曲衰减特性以的弯曲半径松绕100圈后,衰减增加值应小于。
2.1.11 色散(1)零色散波长范围为1300~1324nm。
(2)最大零色散点斜率不大于(nm2·km)。
(3)1288~1339nm范围内色散系数不大于nm·km。
(4)1271~1360nm范围内色散系数不大于nm·km。
(5)1550nm波长的色散系数不大于18ps/nm·km。
(6)1480~1580nm范围内色散系数不大于20ps/nm·km。
(7)供货方应提供1300~1324nm波长范围内的光纤零色散波长分布特性直方图及样本数。
2.1.12 偏振模色散在1550nm波长光缆单盘偏振模色散系数:≤√km;光缆链路(≥20盘光缆)偏振模色散系数:≤√km。
供货方所提供的光缆必须全部经过PMD检测,并提供其测试数据。
2.1.13 拉力筛选试验成缆前的一次涂覆光纤必须全部经过拉力筛选试验,试验拉力不小于(约为、100kPsi,光纤应变约为%),加力时间约1秒。
2.1.14 光纤着色应优先采用UV处理法。
其颜色应不迁染、不褪色(用丙酮或酒精擦拭也应如此)。
在光纤光缆使用寿命内,光纤不褪色、涂覆层不粉化。
2.1.15 光纤接头损耗所供光缆中的任意两根光纤在工厂条件下1310nm和1550nm波长的熔接损耗应满足:平均值≤最大值(2σ)≤。
2.1.16 测试方法:2.1.3~按照建议规定的方法测试。
光缆中的光纤2.2.1 使用ITU-T 建议的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
如果供货方可提供不同光纤制造商的多种光纤,须针对各种光纤分别应答项中各条款。
2.2.2 同一工程项目中的所有光缆及光缆中的所有光纤应为同一型号和同一来源(同一工厂、同一材料、同一制造方法和同一折射率分布)。
每盘光缆不应有光纤接头。
2.2.3 模场直径(1550nm波长,PETERMANⅡ定义)标称值:~μm之间取定一个值偏差:不超过±μm供货方应提供其所用光纤在1550nm波长的光有效面积及其测试方法。
2.2.4 包层直径标称值:125μm偏差:不超过±μm2.2.5 芯同心度误差:≤μm2.2.6 包层不圆度:≤1%2.2.7 光纤翘曲度:曲率半径≧2.2.8 光缆截止波长截止波长应满足下述λCC的要求:λCC(在20米光缆+2米光纤上测试):<1480nm2.2.9 光纤衰减系数(1)在1550nm波长上的最大衰减系数为:km在1525~1565nm波长范围内,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550nm 波长上的衰减系数相比,其差值不超过km。
供货方应提供其所用光纤在1310nm、1565、1595、1625nm波长上的最大衰减值。
(2)光纤衰减曲线应有良好的线性并且无明显台阶。
用OTDR检测任意一根光纤时,在1550nm处500m光纤的衰减值应不大于(amean+/2,amean是光纤的平均衰减系数。
用OTDR测试任意一盘光缆光纤衰减系数时,两端衰减系数差值≤km。
(3)供货方应提供1200~1700nm波长范围内的典型衰减光谱特性曲线图。
(4)供货方应提供1550nm和1310nm波长上的光纤衰减的直方图及样本数。
(5)供货方应提供在水峰(OHˉ吸收峰)处(1385±3nm)衰减最大值及水峰处衰减测试直方图及样本数。
2.2.10 光纤在1550nm、1625nm波长上的弯曲衰减特性以的弯曲半径松绕100圈后,在1550nm衰减增加值应小于,在1625nm 衰减增加值应小于。
2.2.11 色散(1)最大零色散点斜率:<(nm2·km)。
(2)非零色散波长区1530~1565nm范围内任何波长处的色散系数都应满足:≤D≤nm·km。
(3)供货方至少应提供1530、1550、1565、1625nm波长处的光纤色散分布特性直方图及样本数。
(4)供货方应提供零色散点斜率分布特性直方图及样本数,并给出零色散点波长、1530-1565nm范围色散斜率、1565-1625nm范围色散斜率及其分布特性直方图及样本数。
2.2.12 偏振模色散在1550nm波长光缆单盘偏振模色散系数:≤√km;光缆链路(≥20盘光缆)偏振模色散系数:≤√km。
供货方所生产的光缆必须全部经过PMD检测,并提供其测试数据。
2.2.13 拉力筛选试验成缆前的一次涂覆光纤必须全部经过拉力筛选试验,试验拉力不小于(约为、100kPsI,光纤应变约为%),加力时间约1秒。
2.2.14 光纤着色应优先采用UV处理法。
其颜色应不迁染、不褪色(用丙酮或酒精擦拭也应如此)。
在光纤光缆使用寿命内,光纤不褪色、涂覆层不粉化。
2.2.15 光纤接头损耗所供光缆中的任意两根光纤在工厂条件下1550nm波长的熔接损耗应满足:平均值≤,最大值(2σ)≤。
2.2.16 测试方法:2.2.3~按照建议规定的方法测试。
光纤带光纤带的典型结构为边缘粘结型或整体包覆型。
光纤带中包含的光纤数量可为6芯、8芯、10芯或12芯,邀请方如有特殊芯数要求可定制。
光纤带中的光纤平行排列,不得交叉。
光纤带中相邻光纤应靠得很近,中心线应保持平直、彼此互相平行和共面。
2.3.1 光纤带的最大尺寸参数光纤带的最大尺寸参数应符合下表规定。
表中各参数的定义采用YD/T979-1998《光纤带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标准。
表光纤带的最大尺寸参数2.3.2 光纤带中光纤的识别光纤带中的光纤采用全色谱进行识别。
表识别用全色谱2.3.3 叠带中光纤带的标识叠带中每一光纤带采用印字识别,印字识别标志的颜色应为白色或黑色,印字间隔不大于20cm,通过数字或其他符号来识别光纤带中光纤的位置。
2.3.4 光纤带中光纤的机械性能所用光纤的筛选强度应不低于(100kPsI,光纤应变约为%),加力时间约1秒。
光纤动态疲劳参数n值应不小于20。
光纤翘曲特性参数R值应大于2m。
2.3.5 光纤带的机械性能2.3.5.1 带内光纤的可分离性要求光纤具有可分离性。
光纤带结构应允许光纤能从带中分离出来,分成若干根光纤的子单元或单根的光纤,并且满足如下要求:(1)应对从光纤带中分离出单根光纤的能力进行试验;(2)不使用特殊工具或器械就能完成分离。
撕开时所需的力应不超过;(3)光纤分离过程不应对光纤的光学和机械性能造成永久性的损害;(4)对光纤着色层无损害,在任意一段长度的光纤上应留有足够的色标,以便带中的光纤能够互相区别。
2.3.5.2 光纤带剥离性单根光纤涂覆层及其光纤带粘结的材料都应能容易地剥除,并满足如下要求:(1)粘结材料与涂覆层(或着色层)有较好的分离性;(2)涂覆层剥离时无断纤;(3)剥离后,光纤外表面应具有良好的清洁度,残留涂覆材料易用酒精棉球轻轻擦除。
2.3.5.3 抗扭转能力光纤带试样经受扭转试验后,用5倍放大镜观察时,不允许任一光纤从光纤带结构中分离出来。
2.3.5.4 残余扭转度经过残余扭转试验,所测残余扭转度应至少为每扭转不大于360度。
2.3.6 光纤带的传输特性2.3.6.1 宏弯衰减对和单模光纤带,松绕成直径75mm±2mm的圆圈,在1550nm波长,每100圈单根光纤的衰减应分别不超过和(包括单根光纤固有的宏弯衰减和试验长度光纤的衰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