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地区
2.15 两极地区-2024-2025区域地理优质教学课件

• 南极圈(66°34′S)以南广大地区 • 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唯一没有
人员定居的大陆
(一)南极地区周边地理事物
巴斯海峡 澳大利亚大陆
马达加斯加岛 莫桑比克海峡
新西兰南北岛 德雷克海峡 南美洲南部
非洲大陆南部
(二)南极的科考成就
中国南极科考站包括中 国南极长城站、中国南 极中山站、中国南极昆 仑站和中国南极泰山站。 以及在恩克斯堡岛在建 的第五个科考站中国南 极罗斯海新站。
(二)南极的科考成就
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路线
• 经停弗里曼特尔的理由 进入南极大陆前,最后一个较大城市, 补充淡水、燃料和给养。
• 由弗里曼特尔出发,向东顺时针方向航行 的原因 顺西风带和西风漂流,顺风顺水,速度 快,节省燃料和有利于航行安全。
• 一路上可能遇到的困难 狂风巨浪、冰山、低温、洋流。
蓝鲸是南极最大的哺乳动物,也是世界兽类之最。南大洋中鲸的数 量和捕获量均占世界各大洋的首位。现存量100万头左右。
(二)南极的科考成就 · 罗斯海新站——环保考察
土地盐碱 化
淹没土地
海水入侵
陆地污水 排放受阻
港口、航 道功能受
影响
海平面 上升的 影响
洪涝灾 害加剧
侵蚀海岸
风暴潮作 用加剧
全球变暖使两极地区的冰川加 速融化,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
• 南极洲地区资源丰富,资源的经济价值高。南极洲目前保存了原始的自然环境, 未经人类开发,是地球上惟一没有工业污染的大陆,这里空气清洁、大气能见 高,是一个天然的实验室。
冰上作业
气象观测
收集陨石
(二)南极的科考成就 · 长城站——资源考察
我 国 已 于 1983 年 正 式 加 入 《南极条约》。
七年级地理两极地区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两极地区知识点地理学是一门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科学,而两极地区则是地球上最神秘的地方之一。
作为一名七年级的学生,了解两极地区的知识不仅可以扩展我们的视野,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的多样性。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七年级地理两极地区的知识点。
一、两极地区的位置两极地区位于地球的南北两极,南极位于南纬90度处,北极位于北纬90度处。
光是这个位置就足以令人兴奋,因为这是地球上最寒冷、最荒凉的地带。
二、两极地区的气候两极地区的气候极其寒冷,南极洲的平均气温约为零下49度,而北极洲通常介于零下30-10度之间。
北极的气候比南极稍微温和一些,这是由于北极地区周围的海洋相对温暖。
三、两极地区的动植物两极地区是自然环境最为恶劣的地区之一,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几乎没有植物和陆地动物的生长。
但是在夏季,南极洲上的苔藓和地衣生长得很茂盛,海洋中也有各种生物,如企鹅、海豹、海狮等。
北极地区的生态系统相对复杂一些,这里有极地熊、北极狐、海象以及迁徙的鲸鱼和海豚等生物。
四、两极地区的国家和权益两极地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但周围的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对这些地区拥有相应的权益。
南极地区由阿根廷、澳大利亚、智利、法国、挪威、新西兰、英国以及美国等国家共同管辖。
而北极地区则有俄罗斯、加拿大、挪威、丹麦等国家在这里拥有权益。
五、两极地区的环保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地区的冰川和冰盖正在逐年减少。
为了保护这片脆弱的环境,很多国家和组织都在不断采取行动。
例如,国际海洋组织禁止在南极洲水域进行商业捕鱼活动,南极条约也规定所有对南极的开发都必须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了解了七年级地理两极地区的一些基础知识,接下来,可以在课本中更深入地学习这方面的内容,充分感受地球的多彩和神秘。
两极地区

南极洲
一、位置最南的大洲
•纬度最高、
•跨经度最广
印
•四周被三大洋包围
度
二、冰雪高原
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平均海拔最高
•冰层最厚
【思考】南极大陆周围海域的冰山会向什么方向飘移? 为什么?
南极冰山的产生过程实际上是南极水循环的 一个重要的环节,相当于其它大陆的地表径流。
【思考】南极大陆周围海域的冰山会向什么方向飘移? 为什么?
地表 状况 昼夜 状况
南北极地区地理特征的比较
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
北极圈以北
南极圈以南
以北冰洋为主体, 以南极洲为主体,被
被亚、欧、北美三 太平、大西、印度三
大洲所包围
大洋所包围
60 %以上为海洋 绝大部分为陆地
4—11月为极昼, 4—11月为极夜, 11—次年4月为极 11—次年4月为极昼, 夜,极昼时间长于 夜时长于昼时 极夜
4)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海岸线 曲折破碎,其主要成因是:
A.海浪作用 B.流水作用 C.风力作用 D.冰川作用
5)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虽然地处高纬,但其冬季气温明 显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其最主要的成因是: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降水稀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弱 C.暖流的影响 D.四周被海洋包围,受海洋的影响明显
三、冰原气候:酷寒、干燥、烈风
【思考】中山站和文森峰上的五星红旗终年飘向什么方 向?为什么?
四、资源宝库
世界最大固 体淡水库
海洋生物: 企鹅、磷虾、 鲸鱼、海豹等
矿产: 煤、铁最多
【思考】寒冷的南极 洲为什么分布有丰富 的煤炭资源?
南极科考与环境保护
我国在南极的 科考站
长城站:乔治王岛
高二群地理复习课件两极地区

是 泰山站
站,其主要功能是作昆为仑________站中和山________站的周转
站。
罗斯海新
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
站于2018年2月7日在恩克
长城站 昆仑站
中山站 泰山站
泰山站的房屋采用圆环形外表、碟形结构和高架设计
指出泰山站建筑设计与当地气候的关系。 A.圆形外表视野开阔,便于科学观测; B.碟形结构可减少风阻,减弱强风侵袭; C.高架设计有利于大风通过,吹走建筑物附近的积雪,避免暴雪堆积甚至掩埋建筑物。
1 南极冰盖表面形态:中部高、四周低呈盾形,顶部较平坦 2 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大部分地区覆盖着厚厚的冰层
南极大陆的最高点 ——文森峰
3.南极地区气候特征
酷寒、干燥、烈风
• 世界最冷和风暴最多、风力最大的陆地 • 全洲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极点附近几无降水,
空气非常干燥,有“白色荒漠”之称
思考:南极洲为什么被称为“白色荒漠”?
北极地区 北极圈以北 以北冰洋为主体,三大洲包围
昼夜状况 4~11月为极夜,极夜长于极昼 4~11月为极昼,极昼长于极夜
气候类型 及特征
绝大部分为冰原气候,酷寒、 大风、干燥为主的特征
以苔原气候为主,冬季漫长而严寒, 夏季短促而温暖,降水少,集中夏 季,格陵兰岛内陆为冰原气候
自然带
冰原带
苔原带和冰原带
矿产资源 煤、铁、各种金属矿产等 煤、铁、石油、天然气、各种金属矿产
生物资源 动物主要有企鹅、鲸、磷虾等
植物有苔藓、地衣等; 动物有北极熊、驯鹿等
实战演练
(2021 广东)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从冰架分离后漂浮在海上的冰山被形象地称为冰筏。罗斯海拥有世界上面 积最大的冰架——罗斯冰架,是南极大陆周边冰山输出最强的海区,洋流环境 复杂。随着全球变暖,近年来罗斯冰架崩离、消融明显。模拟结果表明,若变 暖进一步增强,南极地区的降水会更多地以降雨的形式出现。右图示意罗斯海 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
《两极地区》课件

两极地区的探险活动和历史
早期的探险家
如南极的罗伯特·斯科特和北极的 弗朗茨·韦格内等,他们的探险故 事和历史成为人类勇敢和智慧的
象征。
现代探险活动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探险活动更 加安全和便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 游客和探险家。
历史遗迹
两极地区仍有许多历史遗迹和遗物 ,如南极的科考站和北极的因纽特 人遗址,见证了人类在极地的活动 历史。
两极地区的气候变化影响
总结词
两极地区的气候变化对全球气候具有重要影响,包括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 。
详细描述
两极地区的冰川和冰盖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储存库,对全球气候和海平面有重要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两极地区冰川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造成威胁。同时, 两极地区的气候变化还会影响全球气候系统,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如暴风雪、干旱
南极地区位于南半球的中心地带,是连接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
要通道,也是全球气候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南极地区的生物和生态系统
独特的生物种群
南极地区虽然环境恶劣,但仍有一些生物种群在此生存,如企鹅、海豹、鲸鱼等。这些生 物种群在适应南极极端环境的过程中演化出了独特的生理和行为特征。
重要的生态系统
南极地区的生态系统是全球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平衡。南 极地区的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复杂的生物链和生物相互作用,如食物链、共生关系和竞争关 系等。
生态系统
生态保护
为了保护北极地区的生物和生态系统 ,国际社会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如 设立自然保护区、限制资源开发和减 少温室气体排放等。
北极地区的生态系统比较脆弱,受到 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
北极地区的资源开发和利用
资源种类
高中区域地理两极地区

陆地生物
北极地区的陆地生物主要包括北 极熊、驯鹿、雪狐等,它们适应
了极地的严寒环境。
生物多样性
尽管北极地区的生物种类相对较 少,但它们在该地区的生态系统 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维持着生态
平衡。
04
两极地区科学考察与资源开发
Chapter
科学考察历史与现状
早期探险活动
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多国探险家对两极地区进行了早期探险 ,揭开了两极神秘的面纱。
人文景观
02
包括极地科考站、历史遗迹、文化博物馆等,反映了人类在极
地地区的探索历程和文化传承。
野生动物
03
两极地区是众多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如北极熊、企鹅、海
豹等,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观赏体验。
旅游线路设计与规划
线路设计原则
根据游客需求和资源特点,合理规划旅游线路, 确保游客安全、舒适地游览。
经典线路推荐
高中区域地理两极地区
汇报人:XX
目录
• 两极地区概述 • 南极地区 • 北极地区 • 两极地区科学考察与资源开发 • 两极地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两极地区旅游与文化交流
01
两极地区概述
Chapter
地理位置与范围
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
位于地球的最北端和最南端,分别是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范围界定
裂下来的大型冰块。这些冰体对于南极地区的海洋生态系统和全球气候
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南极气候特点与变化
寒冷干燥
南极地区的气候以寒冷干燥为主要特点,年平均气温在零 下25摄氏度以下,极端最低气温可达零下89摄氏度。
极夜与极昼
南极地区在极夜期间长达数月的黑暗和极昼期间连续不断 的白昼是其独特的气候现象,对于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具有 重要影响。
第17讲 两极地区(区域课件)-高考高中区域地理课件(世界地理、中国地理)

南极地区的气候 气候特点
酷寒
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 冰雪覆盖,反射强烈 海拔高气温更低 周围海洋的西风带阻隔 了低纬热量向高纬传递
干燥
极地高压控制,降水少 气温低,蒸发量小,由 于降水以固体形式为主, 空气中水气含量小
烈风
冷气流从高原内部向四 周扩散(极地东风), 冰雪表面摩擦力小形成 狂风。
南极地区的气候
南极洲地区不仅自然资源丰富,还是一块科研 宝地。南极洲目前保存了原始的自然环境,是 地球上唯一没有工业污染的大陆,这里空气清 洁,大气能见度极高,是一个天然的实验室, 可以获得任何其他大陆得不到的科学资料。
南极地区主要可以进行气象、冰川、地质、 海洋、生物等学科的科学研究。
收集陨石
水下探测
中国的南极科考站
最佳考察时间为每年的5-9月,为北极的暖季
黄河站建成的意义: ①不仅为我国北极地区科学考察提供了前沿阵地; ②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极地考察能力; ③同时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走向世界、面向未来,跻身世界民族之林的决心,并将 在增强我国国际北极事务中的影响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北极环境问题
不!!你们不能这样对我
1.4月份巴伦支海的海冰集中分布在北部和东南部,其主要原因是( )
①极地东风 ②纬度 ③盐度 ④离陆地远近 ⑤洋流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④⑤
2.近年来,北极及巴伦支海海冰面积呈变小趋势,将会导致( )
A.陆地海岸线变长
B.全球变暖
C.有利于北极生物生长
D.北极地区地面辐射增强
【小试牛刀】“北极收割机”温室是一个漂浮 的半圆建筑,本质是可循环利用的无土栽培农 业基础设施,通过利用营养丰富的冰山淡水资 源进行大规模水培农业生产,为当地居民供给 新鲜水果和蔬菜,帮助原本贫瘠的冰川国家改 善生活。读图,完成3~4题。
区域地理两极地区(共26张PPT)

(二)南极的地形和自然带
(三)南极的气候
*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5°C以下,极端气温 达-89°C以下;每年4~10月是寒季,11~次年3月是 暖季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冰雪覆盖,反射强烈;海拔 高气温更低;周围海洋的西风带阻隔了低纬热量向高纬 的传递。
酷寒(寒极)
(三)南极的气候
*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55mm以下,降水量最少 的地方不足5mm;被称为“白色沙漠”
美国阿拉斯加地区的煤田
(四)北极的生物资源
丰富的自然资源:北极地区有丰富的鱼虾资源、北 极熊等。
(五)北极的因纽特人
(五)北极的因纽特人
(六)北极的科学考察
黄河站:我国于2004年7月28日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 群岛新奥尔松(78º55′N,11º56′E)建立了第一 个北极科学考站——黄河站(图)。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62021/8/262021/8/262021/8/268/26/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6日星期四2021/8/262021/8/262021/8/26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62021/8/262021/8/268/26/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62021/8/26August 26,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62021/8/262021/8/262021/8/2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极地区松江四中冯波2008、11一、专题说明两极地区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高考命题捕捉的对象。
把其作为专题学习,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熟悉两极地区的地理环境,有利于为学生搭建分析问题、探讨问题的平台。
在本专题复习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南极地区,已建立了对两极地区地理环境的初步认识,但还不具备对两极地区相关问题有深度的思考。
设计本专题就是为全面了解两极地区地理环境构建知识体系,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最终目标。
据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2008年10月16日消息,上午9时30分,国家海洋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正式命名为“中国南极昆仑站”。
南极昆仑站是我国继在南极建立长城站、中山站以来,建立的第三个南极考察站,预计2009年1月底前完成建站任务。
它标志着我国的南极考察实现从南极大陆边缘地区向南极内陆关键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该资料折射出两极的科学考察是当前社会热点之一。
二、专题设计的基本原则以两极地区为背景;以重大社会事件为载体;以极地地理环境为突破;以问题讨论为基本形式;以形成地理思维能力为目标。
三、专题复习目标(一)、地理知识1、读图复习巩固两极地区的海陆分布特点2、复习巩固俯视图判断地球的方向(自转方向、南北方向、相对方向)。
3、复习两极地区气候环境特征4、复习时区、日界线知识,极昼、极夜知识。
5、认识人类对极地的考察活动及在考察时对环境的影响。
(二)地理技能1、在图中画出流经两极地区的洋流。
2、在图中画出两极地区的风向。
3、阅读文字材料和地图、地理景观图,获取地理信息。
(三)地理思维1、比较两极地区地理环境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比较两极地区的方向和风向。
2、分析流经两极地区的洋流及成因3、根据材料和图片,评价和反思人类活动对极地地理环境的影响,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四、重点、难点和突破(一)重点两极地区的气候特征及两极地区环境问题研究(二)难点分析两极地区气候环境的差异及原因(三)突破教法方面:1、视频和消息导入相结合。
创设学习情境,获取视频传递的信息,重温极地地理特征,了解极地考察的最新动态。
2、比较法和探究式相结合。
两极地区在地理特征方面存在众多的可比性,在比较中复习、巩固知识,学会提取信息,提高归纳、分析能力。
设计探究式问题在于加强学生思维活动,拓宽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
3、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两极地区的自然风光,创设学习情境,丰富地理信息。
学法方面:1、画图和读图相结合。
画示意图(例气压带和风带、方向等),充分利用好各种地图和景观图,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形成技能。
2、个体与集体相结合。
除每个同学的活动以外,还以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课内学习内容向课外延续,课内学习环境向课外延伸,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搜集相关的教学图片、教学资料和视频资料,制作本课的教学课件。
(二)学生准备熟悉学习内容和目标,复习两极地区地理,了解本专题的知识结构,做好应答分析的心理准备和知识技能准备。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七、教学用时三课时(第一课时复习地理环境,第二课时复习极地考察和环境问题,第三课时复习环境问题和技能训练)八、知识结构(示意图)本专题共分为四大模块,即:九、学案设计主要包括要点剖析;例题解析;课堂演练三部分(一)要点剖析1、组成极地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要素2、极地地区主要自然资源状况3、极地地区科学考察状况4、极地地区环境现状及解决措施(二)例题解析读北极地区图,解答相关问题:1、到目前为止,我国共有_________个极地科考站;其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_站和 _ ____站。
2、北极黄河站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气候恶劣是一大考验,建站时要注意的是门窗尽量避免朝___________方向,以抵御凛冽的寒风。
3、巴伦支海属于___________洋的边缘海,该海区虽纬度较高,但渔业资源丰富,冬天一般不封冻,海运方便,请依据你所学知识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
4、下列有关北冰洋地区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北冰洋沿岸国家有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挪威、乌克兰等国。
B、北冰洋沿岸地区降水量只有100-200mm,但由于气温低,蒸发量小,故仍为湿润地区。
C、黄河站附近主要的动物有北极熊、海豹、海豚等。
D、北冰洋上空,目前已经成为亚洲北部、欧洲北部、北美洲北部三个地区来往的重要空中走廊和最短的航线。
5、中国北极黄河站所处的自然带属于()A.亚寒带针叶林带 B.寒带苔原带 C.极地冰原带 D.温带荒漠带6、下列港口距离中国北极黄河站最近的是()A.伦敦 B.汉堡 C.斯德哥尔摩 D.摩尔曼斯克7、在中国北极黄河站观测极光现象的最佳时间为()A.3月 B.6月 C.9月 D.12月评析:本题综合考察了多方面的地理知识与能力,学生应具备的地理知识有:世界行政区划;洋流知识;自然带;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地理意义;行星风系;气候等。
这就需要学生在平时要建立扎实的基本功和做题的方法,进而高质量的完成本题的解答。
答案1、3;中山站;黄河站2、东北;3、北冰洋;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使该海域水温增高,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沿岸冷水流在此交汇处,浮游生物多利于鱼类繁殖。
4、B、C、D(1分)5、B6、D7、D(三)课堂演练1、地理环境【图上操作】甲图乙图①比较两极俯视图地球自转方向并在图上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②写出北极地区沿北极圈从B向西依次经过的国家③写出南极地区自A向西依次经过的海洋【问题解答】①甲图A处是什么海峡?是哪两个大洲的分界线?连接哪两个国家?轮船在此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将怎样调整?②乙图A、C之间是什么海峡?C是什么大洲?C处的气候类型是什么?③乙图中A在B的什么方向?【问题研究】以上材料为组成极地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要素,阅读后完成下列作业:①填写表格中的空白之处②比较两极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同点与不同点③形成两极地区气候寒冷的原因是什么?形成两极地区气候差异的原因有哪些?④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假如气候要素发生变化,你认为后果将会怎样?⑤比较两极地区自然资源特点【问题分析】①矗立在中山站的五星红旗向什么方向飘扬?矗立在黄河站的五星红旗向什么方向飘扬?②两极地区附近的洋流:甲图中从B半岛附近深入北极地区的洋流是什么?分析其成因及对流经地区气候的影响。
③乙图中环绕南极地区的洋流及成因。
④在两图中分别画出洋流的流向2、极地考察①关于北极争夺▲材料一:冰化了北极引来“夺宝奇兵”据《莫斯科共青团员报》9月26日报道,随着冰雪不断消融,开采北极水下资源成为可能,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一些国家爆发了一场外交战,目的是按照本国的利益确定北极边界,为进一步争夺北极资源奠定基础。
俄罗斯地矿科学博士列夫·梅尔克林指出:北极地区有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上所有的元素。
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如何从水下把它们开采出来。
过去,北冰洋厚厚的冰原下蕴藏着金、锡、银、镍、钼等珍稀矿藏和储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却无法加以开采。
现在,国际石油价格不断上涨,北冰洋下丰富的储量就成了各国争夺的焦点。
谁能掌握这些资源,谁就将是世界的主人。
目前,除俄罗斯外,美国、加拿大、挪威、丹麦、芬兰、西班牙、和瑞典等国,纷纷宣布有权在那里进行开采。
寒北极热争夺……除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北极重要的战略地位也使之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据《科学》杂志报道,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速冰山融化,预计不出10年,穿过北冰洋、连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西北通道”在夏季就可通航至少1个月,最快到2080年整条航道可完全贯通。
届时,经“西北通道”从亚洲到欧洲,将比走巴拿马运河缩短上万公里行程。
问题:据材料分析各国纷纷争夺北极的目的是什么?宣布有权开采北极矿产的国家中,哪些国家的本土不属于北极地区?推测北极争夺可能带来的后果。
②中国极地科学考察站(空间定位、海陆分布、相对位置)③考察时间3、环境问题阅读材料分析、讨论问题▲材料二:面临气候变化威胁的极地生命北极熊和企鹅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但是,还有更多大型、绒毛或羽毛动物在地球冰冷的极地繁衍并茁壮成长。
地球的极地环境接纳了一代又一代的植物和动物。
而近来这些极地居民们却要面临着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
▲材料三:极地冰川变化图▲材料四:马尔代夫“搬国”据2008年11月11日搜狐网消息:马尔代夫欲买地“搬国”,位于印度洋的马尔代夫被誉为“人间最后的乐园”,然而由于全球变暖致海平面上升,他们担心被淹,计划到印度或澳洲立足。
①据上述三个材料总结带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②该问题产生的原因③该问题对北冰洋的影响,对南极大陆的影响,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拓展内容:梳理气候变暖带来的危害拓展问题:气候变暖带来的都是危害吗?请同学们课后以小组为单位查找资料、阐述观点,课堂交流。
④从马尔代夫群岛的位置、特点,分析该岛后果严重的原因。
⑤有效解决该问题进一步发展的措施建议向全民宣传、向全民倡议。
▲材料五:南极臭氧洞图总结带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南极臭氧洞),对两极地区大气环境的影响。
▲材料六:美国欲建“南极公路”材料2003年1月22日的英国《泰晤士报》披露,美国人正积极筹备修建一条横贯整个南极的“高速公路”。
用不了多久,人们要想上南极的话,拎个包搭个便车一路兜风便能横穿整个南极。
这条南极“高速公路”总长度为1600公里,整个修建工程将花5年时间完成,耗资1.25亿美元。
评价:你赞成美国人的做法吗?请谈谈你的观点。
▲话题交流:我们阅读了有关全球环境变化给极地带来影响的材料和图片,请你根据本课学习内容,以极地为背景,以"假如……"为题目,大胆推测、想像,写出一段警示语,课堂交流。
4、技能训练读两极地区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南极地区图中,写出从0度经线按顺时针方向的大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经度划分长城站在________半球,中山站在________半球。
(3)在北极地区图中,按经度划分C在________半球,D在________半球。
B海峡为_______ 洲和_______洲的分界线。
(4)若一架飞机从A飞往C飞机飞行的方向发生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中,比例尺较大的是____地区图。
在各自的极夜时期,_______地区更为干冷。
(6)南、北极地区的相同点是(多项选择)………………………………………()A.大部分位于极圈以内B.一月份气温最低C.大部分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D.大部分是海洋E.中心地区都是高气压F.风都是从四周吹向中心(7)C、D两国森林资源丰富,且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