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话说温州教学计划
四年级第一学期《话说温州》教案(1 6)

四年级第一学期《话说温州》教案(1 6)四年级第一学期《话说温州》教案(1-6)四年级第一学期“谈温州”教学计划一、家乡的气候第一课时气温变化教学目标:1.了解温度和天气预报的主要含义。
2.会用温度计等进行简单的观测,搜集有关数据并能分析气温变化的规律。
3.激发学生对气温变化的兴致和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学生根据数据和地图分析和比较温度的变化。
教学过程:1(1)谁知道今天早晨气象台预报的气温是多少?(2)请一位学生看看我们教室里的温度计,它有多少度?(3)我们教室里的气温是不是和气象台预报的一样?(4)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导入课题――气温的变化2.台预报的是什么环境下的气温。
(1)学生参观学校气象站。
(2)快门盒(对于没有气象站的学校,请参见教科书第35页的快门盒插图)(3)观察快门盒并进行讨论。
① 叶盒的结构是什么?② 快门盒这种结构的功能是什么?③ 快门盒里有什么仪器?④ 我应该把快门盒放在哪里?⑤百叶箱里的气温和外界气温有什么不同?(4)谁知道气象台的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
3.测测教室里的气温(1)想想看:教室里的温度计应该挂在哪里,怎么挂?(2)要求学生设计如何测量教室内的温度变化:① 一天几次② 什么时候(3)把自己的观测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
4.制作气温变化折线图,分析气温变化的规律。
(1) 2002年不同季节的观测,教科书第36页。
比较一下: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里,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距有什么不同(2)观察教科书第36页的下图:2002年12月8日温度变化的折线图① 想一想:绘制折线图时应该注意什么②教师示范:制作气温折线图从这张照片上看,12月8日的天气变化特征是什么:最高气温何时出现?最低温度是什么时候?(3)模仿制作气温变化折线图① 学生们模仿12月8日的温度变化折线图,并制作自己记录的当天温度折线图。
② 教师提示:学生应该每天制作一张折线图(4)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制作的气温变化折线图,分析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第二课时梅雨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形成辩证分析问题的价值取向。
三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三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1. 掌握基础知识。
三年级下册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美术、体育等方面的知识。
教师要求学生在这一学期内能够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语文阅读与表达、数学加减法、英语基础语法、科学基础知识等方面的内容。
2. 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与能力。
在教学工作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激发他们对知识的热情。
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课堂教学和学生的作业、考试等方式,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提升。
二、教学内容1. 语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识字、拼音、阅读、默写、古诗文、作文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加强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培养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2. 数学。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整数、小数、分数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 英语。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础语法、单词、阅读、写作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4. 科学。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和科学实验。
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
5. 美术、体育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以及体育运动的兴趣和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例如,讲解、示范、引导、问答、讨论、演示、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
2. 注重任务型教学。
针对学生学习的特点和需要,设计并开展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科基本能力的任务型教学活动,如小组合作探究和自主学习等。
3. 个性化辅导。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困难,采取个性化辅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勤奋钻研的学习态度。
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优秀4篇)

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优秀4篇)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篇一从上学期成绩看,成绩较理想但还需继续努力,本学期要因材施教,分别对待。
对于自己认为聪明得很,平时懒读、懒写、懒做题,成绩也不会好到哪儿去的学生,可以引导多自学,自己悟出道理,小组展开讨论,比教师苦口婆心的说教会更有效。
对于基础很差、干劲更差,上课不遵守纪律,作业叮嘱再三都不能完成的同学,更要认真对待,发现他们思想、学习中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与家长联系沟通,与优生结对子,力争使他们成为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一、学生情况:三年级三班共有学生38名,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掌握基础知识比较牢固,学习目的明确,上课专心听讲,遇到不懂的问题能主动问老师。
有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真、专心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
但也有小部分学生基础比较差,上课听到的知识,课后又不会运用,作业的正确率低,个别学生不肯及时完成,喜欢拖拉作业。
所以在本学期的数学课上,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思考,不怕错误,具有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快乐学数学的心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本册内容包括万以上数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能进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和简单的两位数乘、除三位数的口算,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及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能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能结合实际进行估算;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24时计时法;认识直线、线段、射线,了解平面上两直线的平行和相交的位置关系,会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能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结合生活经验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组合物体的形状,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摆放物体。
本册教材通过优化单元知识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乘除法的口算、笔算、估算有机结合在一起,便于学生理解计算策略的多样性;通过解决问题学习新知识,体现知识的生成性,在学习“平行与相交”中,由“怎样画设计图”问题引入,通过探索实践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倡导多样化的教与学方式,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获取知识。
三年级地方课程《话说温州》教学计划和整册教案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温州作为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前沿阵地,通过乡土教材《话说温州》的实践和探索,既关注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际能力和团队精神中,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二、学生情况分析通过两年的《话说温州》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温州是美丽富饶的地方,感受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增强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三、教学总目标:1、认识温州地理地貌的特点。
2、认识温州的气候特点:多梅雨,多台风,气候温湿,时序分明,旱涝不断。
3、了解温州人的血缘、地缘和人缘等关系,以及人们对寿命、儿女、财富和地位等态度,调查温州人的就业观念,职业特点,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为今后就业和发展奠定基础。
4、了解温州率先发展的家庭工业、专业市场和个体私营经济;率先进行国民经济市场化的实验;率先开展以股份合作制为重点的企业制度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温州模式。
了解温州从“质量立市——品牌兴业——信用温州”的市场经济变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5、了解温州社会阶层的分化与重组,基础设施的根本改善,温州城市的现状与前景,城市的集聚功能和文明辐射程度的提高,构想温州的未来,做文明的现代化温州人。
6、了解温州的风俗民情。
7、了解温州的文物古迹。
8、解温州的地方语文和民间艺术。
四、教学措施:1、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根据三年级孩子的特点出发,创设各种活泼生动的活动,强调从活动中学习,让孩子在活动中去了解家乡的状况。
2、重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和社会实践联系,在探究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感知周围事物的特征,让探究成为地方课程学习的主要方式。
3、主要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运用挂图、实物、录象、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课件,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
使教学更形象直观,生动活波。
运用观察、信息搜集、现场考察、参观访问、讨论、制作、调查、社区活动、专题研究等多种学习形式,掌握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和能力,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三年级下册话说温州教学计划

三年级下册话说温州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学期三年级教材《话说温州》的内容有六个大单元,分别是:鸟瞰温州;名屿名江;多彩的桥;家乡故事;革命先烈;地方节日。
教材以低年级的学生特点设置了鸟瞰温州;名屿名江;特色水果;多彩的桥;“鸟瞰温州”主要引导学生从鸟瞰的角度,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地形地貌等概况,了解温州是逐个山水诗的发源地,突出山水城市的特点;“名屿名江”将带领学生领略中国四大名屿之一江心屿和国家级风景区楠溪江,体育瓯越文化的勉励;“特色水果”将为学生介绍温州著名的几大水果;“多彩的桥”将引领学生了解温州溪上桥、河上桥、江上桥、海上桥的不同风格,进一不突出山水城市的特点和瓯越文化。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为解决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这就需要地方课程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灵活多样性和实用性。
乡土教材是开发地方课程的首选目标。
温州作为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前沿阵地,通过乡土教材《话说温州》的实践和探索,既关注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际能力和团队精神中,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目标:1、知道温州名山,主要的“雁荡山”、“玉苍山”、“四海山”、“乌岩岭”四个典型,了解温州令人向往的名山以及与其相关联的诗词、典故、传说故事等等,培养孩子热爱家乡名山的感情。
2、初步了解温州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和成就;通过直观的图片对比,感受家乡的日新月异,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开展综合活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鼓励学生以建设家乡为荣。
3、通过看图、阅读、听讲、对话、参观等,感受英雄们的可敬之处;了解温州海防的动人故事,体会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能学习英雄们保家卫国、英勇斗争的精神品质,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4、通过情境学习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部分具有自己家乡地域特色的体育活动和游戏项目,以及相关的人文知识,培养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结合一定的活动体验,让学生初步掌握地方特色的体育活动和体育游戏的方法,感受体育活动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乐趣。
六年级话说温州学科教学计划

六年级《话说温州》学科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温州作为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前沿阵地,通过乡土教材《话说温州》的实践和探索,既关注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际能力和团队精神中,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1、从温州地域特点和温州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以公民教育的需要作为建构课程的基点,以现实生活和人类历史作为学习和探索的领域,从而获得一些现代共民必备的人文素养和社会实践技能。
2、《话说温州》乡土教材设定为六大章节内容:(1)温州自然资源(二)(2)温州文物古迹(二)(3)温州文化名人(4)地方戏(5)品牌兴业(6)腾飞的温州二、学情分析我校六年级有2个班级,班级中有部分学生来自外地,区域差异较大。
本地的六年级学生大部分通过前几年的地方课程学习,对自己的家乡温州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对温州的资源、地理概貌、创业精神等有了初步的了解,初步激发了自己对家乡的关注和热爱。
而多数学生比较喜欢地方课程这门课,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大部分同学上课都争着发言,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体验等因素用于学习。
但少数学生上课不遵守纪律,对这门课程不重视,自由散漫,没有按时完成教师要求完成的人物。
本学期还需要继续指导这部分学生转变学习态度,认真对待地方课程,从中学到知识,培养各方面能力。
三、课程目标1、情感与价值观: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领会温州人“走出去,站得稳”的精神和“自强不息,共生共荣”的品格。
为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奠定良好的基础。
2、能力:学会了解周围事物的方法,学会独立思考。
学会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信息收集、现场考察、调查、制作等能力。
3、认知:初步认识温州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区域文化特质等方面的情况,了解温州人的创业历程。
四、教学目标1、在体验学习活动中,了解温州的自然资源、文物古迹,熟识温州的文化名人,了解温州的地方戏,展望腾飞的温州。
二年级话说温州教学计划.docx

二年级下册《话说温州》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大家是温州人,但是温州的地理位置几土人情却是一无所知,更何况是些少的学生呢温州地域特色的地方及俗民情不了解。
所以地方程的置正是他些新温州人最好的介。
改革开放的浪潮,把温州推到了中国展市的前沿地。
多年来,温州独特的区域展路子,引起了海内外的普遍关注,不少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采取不同的方式,考察研究温州展的迹,探究其奥秘。
温州人自己也在不断地、思考,找区域展的内在律,以求在全国和国展的百舸争流中,更好地把握温州未来的展。
温州作一个史文化名城,革命、名古迹、商交通、文化体育、地域品牌、味特、民俗情⋯⋯都是海内外知名的,,人文源非常丰富。
在种情况下 ,了解温州,未来的温州建者是十分有必要的。
小学生,是未来社会建的中力量,他只有在了解家的基上才能更加自己的家,学有所成后才有可能更加自地投身到家的建事中。
因此,土教育成功与否,关系到青少年健康成,关系到人才境的形成,关系到人的素提高,也关系到良的承,从而直接影响地区的未来展。
土教材作开地方程的首目是非常正确的,土教材所起的教育作用是其它思想工作不能取代的。
二、教材析: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解决各地文化展不平衡的矛盾 ,新一程改革明确提出:“ 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程管理” 。
就需要地方程具有明的地方性、灵活多性和用性。
土教材是开地方程的首目。
本地方程着眼于本地区小学生了解温州自然地理境、社会展状况、区域文化特等地方程内容。
程主要通具体生的案例教学,使小学生到温州人“走出去、站得”的精神和“自不息、共生共荣”的品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提供丰厚的本土精神源。
温州作中国展市的前沿地,通土教材《温州》的践和探索,既关注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激了学生的学趣和情;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精神中,了学生的批判性思和新思。
三、教学目:1、初步温州主要的自然地理境,如各个地方的名山、城市的名称,知道温州是一个沿海城市,感受家的山美。
小学五年级地方课程《话说温州》教学计划

五年级《话说温州》教课计划一、教材特点1、突出地方文化特点,拥有当地性。
以瓯越文化为基本内容,摄入温州人闯世界的生动案例,说明温州变迁,突出温州人的创业精神。
b5E2RGbCAP2、尊敬学生的独到性和差别性,做好一般性和特别性、多样性和典型性的有机联合。
3、着重综合性。
课程着重各学科领域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合,并按照少年少儿的认知规律,一表现课程的综合特质。
p1EanqFDPw4、拥有开放性。
在学习内容、活动组作业与练习、评论等反面,给教师、学生供给了更多、更好的时机和空间。
二、课程目标1、感情与价值观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课活动中,让学生领悟温州人“走出去,站得稳”的精神和“发奋图强,共生共荣”的品行。
为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确立优秀的基础。
DXDiTa9E3d2、能力学会认识四周事物的方法,学会独立思虑。
学会联系社会生活实质解决问题,培育学生察看、信息采集、现场观察、检查、制作等能力。
RTCrpUDGiT3、认知初步认识温州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地区文化特质等方面的状况,认识温州人的创业历程。
三、内容目标(一)自然地理环境1、认识温州地理地貌的特点2、认识温州天气的特点(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1 、认识温州人的血缘、地缘和人缘的关系,以及人们对寿子女、财产和地位的态度,检查温州人的就业观点,职业特点,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为此后就业和发展确立基础。
5PCzVD7HxA2、认识温州抢先发展家庭工业、专业市场和个体私营经济。
认识温州从“质量立市——品牌兴业——信誉温州”的市场经济变化发展的进度。
jLBHrnAILg3、认识温州社会阶层的分化与重组,温州城市的现状与远景,城市的聚集功能和文明辐射程度的提早,构思温州的将来,做文明的现代的温州人。
xHAQX74J0X(三)地区文化特质1、认识温州的风俗民情,意会温州文化发展的连续性、人简性和人文偏向性。
2、认识温州的文物遗迹,剖析从温州人的迁移看温州人的乡土观点,意会温州社会的变迁,温州人的行为方式的行为动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版小学地方课程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3)班学生的整体情况预计不均衡,能力水平参差不齐。
有部分学生对温州的地理地貌,气候特点有点儿了解,但不够透彻。
学生上课随心所欲、多动,没有纪律观念;有的注意力不集中,貌似安静,实质游离等。
针对这些情况本学期进行必要的教育,及时纠正,使他们真正认识到了解温州的人情风貌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面向全体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自主能动性、积极性,并发挥团队协作精神,营造互帮互助,共同的良好环境。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材《话说温州》的内容有六个大单元,分别是:鸟瞰温州;名屿名江;多彩的桥;家乡故事;革命先烈;地方节日。
教材以低年级的学生特点设置了鸟瞰温州;名屿名江;特色水果;多彩的桥;“鸟瞰温州”主要引导学生从鸟瞰的角度,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地形地貌等概况,了解温州是逐个山水诗的发源地,突出山水城市的特点;“名屿名江”将带领学生领略中国四大名屿之一江心屿和国家级风景区楠溪江,体育瓯越文化的勉励;“特色水果”将为学生介绍温州著名的几大水果;“多彩的桥”将引领学生了解温州溪上桥、河上桥、江上桥、海上桥的不同风格,进一不突出5
/ 1
山水城市的特点和瓯越文化。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为解决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这就需要地方课程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灵活多样性和实用性。
乡土教材是开发地方课程的首选目标。
温州作为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前沿阵地,通过乡土教材《话说温州》的实践和探索,既关注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际能力和团队精神中,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目标
1、知道温州名山,主要的“雁荡山”、“玉苍山”、“四海山”、“乌岩岭”四个典型,了解温州令人向往的名山以及与其相关联的诗词、典故、传说故事等等,培养孩子热爱家乡名山的感情。
2、初步了解温州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和成就;通过直观的图片对比,感受家乡的日新月异,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开展综合活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鼓励学生以建设家乡为荣。
3、通过看图、阅读、听讲、对话、参观等,感受英雄们的可敬之处;了解温州海防的动人故事,体会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能学习英雄们保家卫国、英勇斗争的精神品质,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4、通过情境学习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部分具有自己家乡地域特色的体育活动和游戏项目,以及相关的人文知识,培养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结合一定的活动体验,让学生初步掌握地方特色的体育活5
/ 2
动和体育游戏的方法,感受体育活动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乐趣。
5、激发爱我温州的情感,增强热爱家乡的感情。
四、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根据低年级孩子的特点出发,创设各种活泼生动的活动,强调从活动中学习,让孩子在活动中去了解家乡的状况。
2、重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和社会实践联系,在探究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感知周围事物的特征,让探究成为地方课程学习的主要方式。
3、主要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运用挂图、实物、录象、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课件,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
使教学更形象直观,生动活波。
运用观察、信息搜集、现场考察、参观访问、讨论、制作、调查、社区活动、专题研究等多种学习形式,掌握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和能力,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要转变教师即是知识权威的错误观念,让乡土课程的教学能得到各层面的支援,如家长、老前辈,专家学者、社区相关机构等。
因为要将乡土课程教好,非单一教师的能力所能完成,它必须结合社区、家庭的资源,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益。
我们采用“问问别人”方式,让学生回家了解一些本地情况,上课时又相互介绍,相互补充,以达到家庭、社区资源的结合,也培养了学生社会实际能力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进度表:
5
/ 3
备课行政会议,1
2.15-2.21师报到
看地图找家乡,我居住的22.22-2.281
方在哪“家乡的地形给家乡画32.29-3.61图4讲讲温州3.7-3.131 “瓯江蓬莱”江心屿,三513.14-3.20里秀水楠溪63.21-3.27小小导游,讲讲温州1
清明节放古老的碇步,鹿城古桥,173.28-4.3顺廊-日
4.4-4.1018半岛工程,温州大14.11-4.179讲讲温州
“五马街”的由来,地名4.18-4.24
10
1
劳动节放温州的方言,市树、市花114.25-5.113-讲讲温州日
1 浙南刘胡兰——郑明德,智5.2-5.8 12
5
/ 4
勇斗敌的刘素宁死不屈的谢文锦,中国1135.9-5.15十三
145.16-5.221讲讲温州二月拦街福,五月五端午155.23-5.291 六月六晒霉日,七月七吃5.30-6.5
1
16
端午节放-117
6.6-6.12
讲讲温州1
日1机6.13-6.1918
期末考19 6.20-6.26 期末考试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