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换热器类型分类
热管换热器的分类

热管换热器的分类
1、根据换热器安装方式分类:
①直接安装式热管换热器:将换热器直接安装在管道内,形成完整的
流体系统,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热管换热器。
②节点安装式热管换热器:将换热器安装在管路的节点处,两头设置
连接口,使用较多的是安全罐型换热器。
2、根据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分类:
①单管式热管换热器:采用单管路结构,体积小,排污量小。
②双管绕管式热管换热器:将两路流体分别绕着一个管绕管结构安装,换热器面积较大,适用于较大的换热量要求场合。
3、根据原理分类:
①强迫对流式热管换热器:采用强迫对流流动方式,采用压缩机或气
动器将两路流体分别强制进入换热器内,实现换热作用。
②重力对流式热管换热器:采用重力对流流动方式,利用其他设备提
供的低压或重力势能,将两路流体分别进入换热器内,实现换热作用。
热管换热器工作原理及类别

热管换热器工作原理及类别
热管换热器是一种高效的热传递设备,其工作原理基于热管传热的原理,通过热管的内部传导和对流传热来实现热量的传递。
热管换热器由热管、散热片、外壳等组成。
其中,热管是热管换热器的核心部件,其内部充满着一定量的工质,在热管内部的循环流动中,热量通过蒸发、传导和冷凝的过程,从热源传递到冷源,实现热量的转移。
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热管换热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其中,常见的热管换热器包括直管式热管换热器、弯管式热管换热器、壳管式热管换热器、板式热管换热器等。
不同类型的热管换热器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工艺要求,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制冷设备、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
总的来说,热管换热器具有传热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可靠性高等优点,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在今后的工业发展中,热管换热器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十三种类型换热器结构原理及特点(图文并茂)

十三种类型换热器结构原理及特点(图文并茂)小7:亲爱的各位读者朋友们,为了提升阅读体验,我们接下来会将所有文章首发到化工707网,大家可以通过点击菜单栏直接访问化工707网。
需要下载文档的朋友,请访问化工707论坛下载!一、板式换热器的构造原理、特点:板式换热器由高效传热波纹板片及框架组成。
板片由螺栓夹紧在固定压紧板及活动压紧板之间,在换热器内部就构成了许多流道,板与板之间用橡胶密封。
压紧板上有本设备与外部连接的接管。
板片用优质耐腐蚀金属薄板压制而成,四角冲有供介质进出的角孔,上下有挂孔。
人字形波纹能增加对流体的扰动,使流体在低速下能达到湍流状态,获得高的传热效果。
并采用特殊结构,保证两种流体介质不会串漏。
板式换热器结构图二、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构造原理、特点:三、列管式换热器的构造原理、特点:列管式换热器(又名列管式冷凝器),按材质分为碳钢列管式换热器,不锈钢列管式换热器和碳钢与不锈钢混合列管式换热器三种,按形式分为固定管板式、浮头式、U型管式换热器,按结构分为单管程、双管程和多管程,传热面积1~500m2,可根据用户需要定制。
列管式换热器结构图四、管壳式换热器的构造原理、特点:管壳式换热器结构图五、容积式换热器的构造原理、特点:六、浮头式换热器的构造原理、特点:七、管式换热器的构造原理、特点:八、热管换热器的构造原理、特点:金属高几百倍至数千倍。
热管还具有均温特性好、热流密度可调、传热方向可逆等特性。
用它组成热管换热器不仅具有热管固有的传热量大、温差小、重量轻体积小、热响应迅速等特点,而且还具有安装方便、维修简单、使用寿命长、阻力损失小、进、排风流道便于分隔、互不渗漏等特点。
热管是由内壁加工有槽道的两端密封的铝(轧)翅片管经清洗并抽成高真空后注入最佳液态工质而成,随注入液态工质的成分和比例不同,分为KLS低温热管换热器、GRSC-A中温热管换热器、GRSC-B高温热管换热器。
热管一端受热时管内工质汽化,从热源吸收汽化热,汽化后蒸汽向另一端流动并遇冷凝结向散热区放出潜热。
常见换热器的种类及特点

常见换热器的种类及特点换热器是将热量从一个物质传递到另一个物质的设备,常见的换热器种类包括壳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换热管束和换热器组件等。
每种换热器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1. 壳管式换热器壳管式换热器是最常见的一种换热器,由一个外壳和多个内置管子组成。
热传导通过管壁实现,热量从热源通过管内流体流向冷却介质。
壳管式换热器具有结构简单、适用性广、换热效率高的特点。
常见的壳管式换热器有固定式和浮动式两种,固定式适用于高温高压场合,浮动式适用于温差较大的情况。
2. 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由多个金属板组成,热传导通过板之间的薄层流体实现。
板式换热器具有体积小、传热效率高、清洗方便等特点。
板式换热器适用于低温低压场合,如冷却水、空调系统等。
3. 螺旋板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是将螺旋板组装在两个端盖上形成的,通过螺旋板的旋转实现热传导。
螺旋板式换热器具有体积小、传热效率高、清洗方便等特点。
螺旋板式换热器适用于高温高压场合。
4. 换热管束换热管束是将多根直径较小的管子束缚在一起,通过管壁实现热传导。
换热管束具有结构紧凑、传热效率高、适用性广的特点。
换热管束适用于高温高压场合。
5. 换热器组件换热器组件是由多个换热器组成的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组合和调整。
换热器组件具有灵活性高、适应性强的特点。
换热器组件适用于需要灵活配置和调整的场合。
以上是常见的换热器种类及其特点。
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换热器可以提高换热效率,降低能耗,实现更加有效的热量传递。
换热器管束分类及应用

换热器管束分类及应用换热器是一种常用的热交换设备,常用于工业生产和能源领域,其作用是将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使热能从高温流体传递给低温流体。
根据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不同,换热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一、壳管式换热器壳管式换热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换热器之一,其特点是由大量平行布置的管子组成的管束置于外部的壳体内。
热能通过管壁传递给壳体内的另一种流体,实现热交换。
壳管式换热器通常适用于液体和气体之间的热交换,具有体积大、传热效果好和维修方便等特点。
壳管式换热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制药等领域。
二、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是将多个金属板堆叠在一起,通过密封垫片将其固定在一起形成换热器。
板式换热器通过板间空间实现热交换,流体在板之间不断流动,从而实现热量传递。
板式换热器由于体积小、传热效率高和维修方便等优点,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和船舶领域。
三、管壳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是由多个平行排列的管子放置在一个外壳中,并通过封头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的换热器。
流体在管内和管外进行传热,从而实现热能的交换。
管壳式换热器适用于大流量、高压和高温的工况条件,广泛应用于发电厂、余热回收等领域。
四、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是一种特殊的换热器,主要用于加热和送风系统中。
它通常由多个平行排列的管束组成,烟气通过管外流动,空气通过管内流动,实现烟气与空气之间的热交换。
空气预热器可以有效地利用烟气中的余热,提高燃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五、过程式换热器过程式换热器通过直接接触换热的方式实现热交换。
它通常由多个平行排列的流道组成,两种流体通过不同流道流动,在流道之间进行传热。
过程式换热器适用于需要高效率和高传热能力的工况条件,如化工、食品加工、冷却和加热等领域。
除了上述常见的换热器类型,还有一些特殊的换热器,如蒸汽喷射换热器、换热螺旋管等,这些换热器适用于特定的工况条件和应用领域。
总之,根据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不同,换热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壳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空气预热器和过程式换热器等。
换热器类型及相关特点说明

换热器类型及相关特点说明化工工业中不同介质之间存在有大量热交换, 其中很大部分的热交换是通过换热器来完成的。
换热设备是化肥,化工,炼油工业及其他许多工业部门应用最广泛的设备, 在化工企业的建设中换热设备占总投资很大比重。
因此保证换热设备安全运行对其维护和检修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1 管壳式换热器的类型特点常用的管壳式换热器有固定管饭式、浮头式和“U ”型管式。
(1)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是将两端管板直接与壳体焊接在一起。
主要由外壳、管板、管束、封头等主要部件组成。
壳体中设置有管束,管束两端采用焊接、胀接或胀焊并有的方法将管子固定在管板上,管板外周围和封头法兰用螺栓紧固。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制造容易、管程清洗检修方便,但壳程清洗困难,管束制造后有温差应力存在。
当换热管与壳体有较大温差时,壳体上还应设有膨胀节。
(2)浮头式换热器一端管板固定在壳体与管箱之间, 另一端管板可以在壳体内自由移动,也就是壳体和管束热膨胀可自由。
故管束和壳体之间没有温差应力。
一般浮头可拆卸,管束可以自由地抽出和装入。
浮头式换热器的这种结构可以用在管束和壳体有较大温差的工况。
管束和壳体的清洗和检修较为方便, 但它的结构相对比较复杂,对密封的要求也比较高。
(3)U形管式换热器是将换热管炜成U形,两端固定在同一管板上。
由于壳体和换热管分开,换热管束可以自由伸缩,不会由于介质的温差而产生温差应力。
U形管换热器只有一块管板,没有浮头,结构比较简单。
管束可以自由的抽出和装入,方便清洗,具有浮头式换热器的优点,但由于换热管做成半径不等的U形弯,最外层换热管损坏后可以更换外,其它管子损坏只能堵管。
同时,它与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相比,由于换热管受弯曲半径的限制它的管束中心部分存在空隙,流体很容易走短路,影响了传热效果。
2 管壳式换热器的失效形式换热器常见的损坏形式是腐蚀而泄露,壳体减薄。
腐蚀的部位主要在换热管、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处及壳体。
换热器型号 (2)

换热器型号
换热器的型号选择取决于应用的特定要求和条件。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换热器型号:
1. 壳管式换热器:是一种常见且广泛应用的热交换设备,通过将流体分别流过内外壳侧来完成换热。
2. 板式换热器:由密封的金属板组成,流体通过板之间的通道进行换热。
3. 管束式换热器:由多根管束组成,流体通过管束和壳侧进行换热。
4. 螺旋板式换热器:在螺旋形的板之间形成流体通道,通过旋转板来实现换热。
5. 气冷式换热器:通过使用气体冷却流体来实现换热的设备。
6. 换热器组合系统:通过组合不同类型的换热器,以满足更复杂的换热需求。
选择合适的换热器型号需要考虑流体的性质、温度和压力要求、换热效率、空间需求以及经济性等因素。
建议您在选型前咨询专业的换热器供应商或工程师,以获得最适合您应用的换热器型号。
换热器型号

换热器型号1. 引言换热器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常用的设备之一,用于传递热量,实现冷却或加热的作用。
在选择换热器时,型号的选择是一个关键因素。
本文将介绍换热器型号的主要分类和常见的型号选取方法。
2. 换热器型号的分类根据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换热器的型号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2.1 管壳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换热器类型,由壳体、管束和管板组成。
根据传热介质的流动方式,管壳式换热器可细分为平行流、逆流和交叉流三种类型。
2.2 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是一种以金属板作为传热介质的换热装置,其结构紧凑、传热效率高,常用于液体之间的换热。
2.3 风冷式换热器风冷式换热器利用大气气流对传热介质进行冷却,结构简单、适用于没有水源的环境。
2.4 水冷式换热器水冷式换热器通过水的循环来实现热量的传递,常用于冷却要求较高的设备。
3. 常见的换热器型号选取方法在选择换热器型号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3.1 传热效率换热器的传热效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需要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型号。
传热效率越高,换热器的性能就越好。
3.2 流体压降流体压降是流体通过换热器时所产生的压力损失,需要根据系统的压力要求选择合适的型号。
通常情况下,流体压降越小,换热器的性能越好,但也要考虑设备的实际工作压力。
3.3 流量需求根据需要冷却或加热的流体流量来选择合适的型号,确保满足流量要求。
3.4 工作介质工作介质的性质会影响对换热器的选型。
不同的介质对换热器的材质要求不同,例如腐蚀性介质需要使用耐腐蚀材料制作的换热器。
3.5 安装空间根据实际的安装空间来选择合适的型号,确保换热器能够有效地安装在工程中。
4. 结论换热器的型号选择是确保换热器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换热器型号,可以提高系统的效率、降低能耗。
在选择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传热效率、流体压降、流量需求、工作介质和安装空间等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饱和蒸汽
化
肥
厂
余
热
回
收
型式高温热管蒸ຫໍສະໝຸດ 发生器热流体上、下行煤气
吹风气
热流体温度
800℃—1000℃
蒸汽压力
0.82—2.0MPa
载
热
体
加
热
炉
型式
热管载热体加热炉
最高使用压力
1.0MPa
最高使用温度
350℃
循环油量
60—100m3/h
供热能力
400—1000KW
化
学
反
应
器
型式
热管化学反应器
浊空气 (冬季)
冷流体
浊空气 (夏季)
新鲜空气(冬季)
本装置利用废热的能量来预热或预冷进入的新鲜空气,可以大量节约空调机的用电量。
喷
雾
干
燥
型式
高温热管空气预热器
热流体
烟气
冷流体
空气
热流体温度
<1100℃
冷流体温度
20℃升高到550℃
水
泥
窑
炉
余
热
发
电
型式
热管余热锅炉
热流体
窑炉烟气
冷流体
水
热流体温度
400℃下降到160℃
流程图
技术特性
高
炉
热
风
炉
余
热
回
收
一
型式
分离式热管换热器
热流体
热风炉烟气
冷流体
空气煤气
热流体温度
200℃-400℃
冷流体温度
20℃升高到90℃-210℃
回收热量
~12,000kW(10,320,000kCal/hr)
压降
196-590Pa
高
炉
热
风
炉
余
热
回
收
二
型式
整体式气—气热管换热管
热流体
热风炉烟气
冷流体
空气煤气
热流体温度
220℃-400℃
冷流体温度
20℃升高到90℃-210℃
回收热量
~12,000kW(10,320,000kCal/hr)
压降
196-590Pa
烧
结
系
统
废
热
回
收
型式
热管余热锅炉
热源
烧结矿废热
冷流体
水
热风温度
200℃-600℃
蒸汽压力
5×105—1.4×106Pa
回收热量
~4,650kW(4,000,000kCal/hr)
热源
太阳能
冷源
水
功效
比普通太阳能集热管、传热率高20-30%
密
闭
电
气
柜
散
热
型式
密闭式电器柜散热器
热源
电器
冷源
空气
功效
可以防止有害所体及尘埃的进入,
又能保证柜内温度不超过规定值
流程图
技术特性
回收热量
~5,800kW(5,000,000kCal/hr)
锅
炉
热
管
空
气
预
热
器
型式
热管空气预热器
热流体
烟气
冷流体
空气
热流体温度
180℃—300℃
冷流体温度
20℃升高到60℃—150℃
回收热量
~5,800kW(5,000,000kCal/hr)
空
调
废
热
利
用
型式
带吸液芯热管空气预热器
热流体
新鲜空气(夏季)
吸热反应
加热方式
烟气或电加热
反应床温度
<600℃
放热反应
冷却流体
水或空气
反应床温度
<1000℃
废
热
锅
炉
余
热
回
收
型式
热管省煤器
热流体
烟气
冷流体
水
热流体温度
200℃-350℃
冷流体温度
104℃升高到200℃
冷侧压降
6.4MPa
脱
硫
系
统
烟
气
换
热
器
型式
热管式烟气换热器
热流体
原烟气
冷流体
净烟气
热流体温度
130℃——150℃
冷流体温度
40℃升高到80℃——90℃
保低
持温
冻热
土管
路∧
基热
稳棒
定∨
型式
低温热管(热棒)
热源
地热
冷源
大气环境
功效
保持冻土路基稳定,用于寒区冻土路基加固,
流体输送管线防沉和寒冷地区路面积雪融化。
热
管
电
机
型式
热管电机
热源
电机转子
冷源
空气
效果
可提高电机输出功率50%-80%
热
管
太
阳
能
热
水
器
型式
热管太阳能热水器
加
热
炉
废
热
回
收
型式
热管空气预热器
热流体
烟气
冷流体
空气(助燃用)
热流体温度
200℃-400℃
冷流体温度
20℃升高到120℃-250℃
回收热量
~12,000kW(10,320,000kCal/hr)
窑
炉
废
热
回
收
型式
热管空气预热器
热流体
烟气
冷流体
空气(助燃或干燥用)
热流体温度
250℃—350℃
冷流体温度
20℃升高到12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