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洛克西方政治思想史共24页文档
西方政治思想史资料

重要名词1、政治思想:政治思想就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以及为其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的出谋划策。
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权问题,因此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治理)国家是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它集中表现为各种政治观点、政治主张和政治学说。
2、哲学王: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
柏拉图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把政治统治权完全交给少数哲学家。
即哲学家为王(哲学王),其他各等级则完全被排斥在城邦权力体系之外。
他认为,这体现了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与绝对的最高权力的结合。
这样城邦才会发展,个人才会完善。
这个观点是柏拉图理想国家的核心内容。
3、双城论:罗马帝国时期教父学最高权威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提出的观点,这是他政治理论中最具影响的内容。
奥古斯丁依据人类原罪说“恩典”理论(原罪救赎说),区分了所谓“上帝之城”(天上之城)和世人之城”(地上之城)。
要想被上帝选中,进入上帝之城,就要尽力行善。
而世人之城的人们无论多么富足,注定被上帝所摈弃,永远遭受魔鬼统治的痛苦。
4、神学政治观: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思想一直是西欧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神学政治观以《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
它从基督教神学教条出发讨论政治问题,从《圣经》和神学权威的理论中演绎出政治结论,神学政治观改变了古代观察政治问题的立足点,改变了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
5、两剑论:中世纪西欧形成独特的王权与教权二元化的权力体系。
在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中,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居上风。
12世纪下半期教士们从《圣经》中发挥出来“两剑论”这一神学政治论观点,是教权派政治思想的主要代表。
这个理论把精神权力和世俗权力比作两把剑,耶稣把这两把剑都交给了教会,一把供它使用,一把为它使用。
约翰-洛克思想简介汇总

不同 人物
理论体系的出发点 自然状态的描述 社会契约订立方 个人与国家权力
不同
式
的关系
政体主张
约翰·洛克
托马斯·霍布 斯
人民把部分权力 人虽有缺陷,但仍把 自然状态是和平 交给政府,人的 人视为有理性的动物,状态,但有缺陷, 生命、自由和财 能够受自然法的支配 国家是为弥补这 产权仍保留在自
些缺陷而产生的 己手中
2 3 政治法律思想
4
社 会 契 约 论
1
订立契约内容:
1.出于保障财产、自由以及生命权的需要; 2.人们之间相互协议,自愿放弃部分自然权利; 3. 人 们 放 弃 的 权 利 让 渡 给 缔 结 社 会 契 约 过 程 中 指明的专职人员或机构(政府); 4.政府的权力是是有限的; 5.政府违约,人们可以推翻政府,再通过缔结社 会契约建立新政府。(有限政府论)
2 3 政治法律思想
4
三 权 分 立
1
立法权、执行权、对外权:
1.立法权是指制定法律的权力,是指如何运 用国家的权力以保障社会及其成员的权力。
2.执行权是执行法律的权力,是经常存在的 负责执行被制定和继续有效的法律。
3.对外权是指有关战争与和平、联合与联盟 以及同国外的一切人士进行外交的权力。
2 3 政治法律思想
4
三 权 分 立
1
立法权、执行权、对外权:
议会是掌握立法权的机关,政府是掌握执行 权的机关。
三者的地位和关系:立法权高于一切,其它 权力都是由它派生并受它支配的。但是,他并不 认为立法权是毫无限制的,立法者不能以立法权 废除公民的财产权,也不能把立法权转让给他人。
2 3 政治法律思想
4
法 治 原 则
西方政治思想史 整理

西方政治思想史申林目录第一章柏拉图第十章边沁与密尔第二章亚里士多德第十一章哈灵顿、卢梭与杰斐逊第三章从斯多葛派到罗马法学家第十二章从莫尔到马克思第四章从奥古斯丁到阿奎那第十三章从柏克到施米特第五章从马基雅维利到格老秀斯第十四章波普尔与阿伦特第六章霍布斯第十五章哈耶克与奥克肖特第七章斯宾诺莎与洛克第十六章罗尔斯与诺齐克第八章孟德斯鸠与联邦党人第十七章伯林与施特劳斯第九章从贡斯当到休谟导论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西方历史上的各种政治思想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二、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意义三、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线索1、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轴心时代)——自然政治观,认为政治秩序是由自然发展而来的。
代表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2、西欧中世纪——神学政治观,认为政治秩序是上帝的安排。
代表人物: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意】3、近代——权利政治观,把个人权利作为政治的基石。
这一时期思想出现明显划分,多种思潮并存:【1】专制主义——安全代表人物:马基雅维利【意】、布丹【法】、格老秀斯【荷】、霍布斯【英】【2】自由主义——自由代表人物:洛克【英】、孟德斯鸠【法】、联邦党人、贡斯当【法】、托克维尔【法】、斯密【英】、休谟【英】、边沁【英】、密尔(穆勒)【英】、汉密尔顿【美】【3】共和主义——共和代表人物:马基雅维利、哈林顿、卢梭【法】、杰斐逊【美】【4】保守主义——传统代表人物:【英】柏克【法】梅斯特尔【德】黑格尔【5】社会主义——平等代表人物:莫尔【英】、康帕内拉、安德里亚、圣西门【法】、傅立叶、欧文、马克思【德】、恩格斯4、现代政治思想【1】政治哲学在政治哲学领域,政治思想延续了近代的方向。
古典自由主义在19世纪末发展为新自由主义,二战后作为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新古典自由主义兴起,两者并存。
保守主义在二战前主要体现为精英主义,在二战后体现为社群主义。
社会主义思潮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科学社会主义,一个是民主社会主义。
约翰洛克启蒙思想家和哲学家

约翰洛克启蒙思想家和哲学家约翰·洛克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哲学家。
他对政治、教育和权利的理论贡献深远,被誉为现代政治和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本文将介绍洛克的重要思想,探讨他在启蒙运动中的地位和影响。
第一部分:洛克的政治思想洛克主张人民在政治中应该享有自由和平等的权利。
他提出了“社会契约论”,认为人们是在自然状态下,通过签订契约来成立政府,并将一部分权力交给政府,以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个人权利。
他强调政府的合法性来源于人民的同意,批评了君主专制的统治方式。
洛克还对权力分立提出了理论支持。
他认为政府的权力应该分散在不同的机构中,以避免权力滥用。
他主张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和司法机构的相互制衡,以确保政府的公正和效能。
第二部分:洛克的教育思想洛克提出了关于教育的重要思想,对后世的教育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认为教育应该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并提倡以经验和观察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他主张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和思考。
洛克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自由和平等的过程,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
他主张除了传授知识外,教育还应培养与他人相处的社交能力和道德品质。
第三部分:洛克的权利思想洛克的权利思想对社会和政治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主张人们天生享有生命、自由和财产的权利,这些权利是不可侵犯的,政府的主要责任就是保护这些权利。
他批评了君主专制时期政府对人民的专制统治,主张在法治框架下保障个人的权利和自由。
洛克的权利思想对后来美国独立运动和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观点在《人类理解论》和《政府论》等著作中得到了详细阐述。
结论:约翰·洛克作为启蒙思想家和哲学家,他的思想在政治、教育和权利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他的政治思想强调个人权利和民主原则,为后来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的教育思想强调个人发展和社会公平,对后世教育改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他的权利思想强调人权和自由,在社会和政治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西方政治思想史(全)

西方政治思想史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探索:(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自然政治观:从政治思想发展来看,古希腊罗马是欧洲政治思想的奠基时期。
古希腊政治思想伴随着希腊奴隶制城邦的形成而产生,并随着它的发展而演变。
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奴隶制度与城邦制度,特别是希腊人对城邦生活的感受和认知,使得自然政治惯成为这一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政治观。
自然政治观将国家起源与政治秩序的建立归因于自然,并依据是否合乎自然秩序来评价国家制度与政治生活优良与否,古希腊人很早就开始了对宇宙的认识,这促进了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发展。
亚里士多德提出“人在本性上是一个政治动物”的经典命题。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思想也具有整体主义国家观与伦理政治观的特征,也是自然政治观的体现。
古希腊人在哲学、科学以及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政治思想也不断丰富繁荣,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并深刻影响到中世纪和近代的政治思想。
(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二)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将现存的一切社会关系包括经济、政治关系都看做是由上帝创造并由教会批准的,其目的是维护上帝的权威与基督教会的统治地位。
神学政治观有三个特征:一是一切权威来自上帝,上帝的启示与《圣经》是唯一的真理,基督教的教义规定了基本的政治价值;二是教权与王权、教会与世俗政权的关系成为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三是以既定的启示与教义为依据,通过形式逻辑的推理得出政治问题的结论,这是神学政治理论特定的论证方法。
奥古斯丁为教会高于国家、教权高于王权进行了权威的论证,开创了基督教神学政治思想;阿奎那创立了庞大的神学体系,是基督教神学政治思想的集大成者。
(奥古斯丁、阿奎那。
路德、加尔文)(三)近现代西方的权利政治观(文艺复兴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权利政治观是一种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适应的资产阶级政治观,以抽象人权为国家公共权力(政府)的基础,认为国家、政府来源于人们的同意或委托,其目的和作用不过是保障个人的权利,实质是一种以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为价值取向的政治观。
约翰_洛克__西方政治思想史

1
2
哲学思想
3
4
2.4 其他理论哲学
洛克是典型的中间派,他认为,既 然所有的知识来自经验,那么这些知识 过 本质上是很容易出错的,我们无法在大 脑中找到一种完美的纯理性,能够十分 渡 肯定地告诉我们物质如何作用,我们只 页 能通过经验了解物质如何作用,很明显, 这样很容易出错。我们认为物质具有本 质和内部结构,这决定了物质可以为人 所观察到的特质,但是,我们对其并不 了解,我们只能利用我们所了解的物质, 只能用我们理解的方式对物质加以定义。
1
2
哲学思想
3
4
2.3 不可知论者
洛克还是是一个不可知论者,他认为我们无法 了解物质的本质,我们只能依靠物质的表面特征, 也就是通过感知才能够关察到特质,这样使得我们 过 无法了解物质的内在特质。你可以发现,这和人格 同一性并不一致,是什么使得一天前或者一年前甚 渡 至十年前的我和现在的我是一样的呢?我们无法看 页 到自身的本质,就像我们无法看到金子的本质一样 ,所以,这是一个大问题,我们如何理解道德?如 果我们无法理解为什么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都是同样 的人,那么他死后又是什么情况呢?在我死后,肉 体会腐烂,那又是什么使得死后的我和现在的我是 一样的呢?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神之 赏罚就是今生作善作恶来世享福受苦,这在道德和 宗教领域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1
2
哲学思想
3
4
2.4 其他理论哲学
洛克在他的著作中还提出了一种有趣的观点, 这一观点极具争议,就是他认为虽然物质本身不会 产生思想,这一内容在当时非常非常重要,这是反 过 对霍布斯的主要观点即物质不能产生思想,洛克同 意这一观点,但是他认为,上帝如果愿意,可以赋 渡 予物质思想。因此,尽管石头本身不能思考,但是 页 ,如果上帝可以赋予石头思考的能力,为什么不呢 ?上帝是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为什么不让上帝赋 予物质思考的能力呢?这下麻烦大了,所有不同意 霍布斯观点的人,也开始指责洛克的不敬行为。物 质本质上拥有思想,上帝可以赋予物质思考的能力 ,这一观点十分惊人。根据我们谈到过的内容,你 可以发现,为什么这是一个极其敏感的问题。
洛克政治思想 文档

洛克的政治思想与主张一政教分离与宗教宽容1、洛克认为,必须严格区分公民政府的事务和宗教事务,并正确规定二者的界限,否则就难以解决政权和教权的争端。
洛克认为教会与国家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组织。
“教会是人们自愿结合的团体,人们加入这个团体,是因为他们认为能够用上帝可以允许的方式礼拜上帝,以达到拯救灵魂的目的。
”而“国家是由人们组成的一个社会,人们组成这个社会仅仅是为了谋求、维护、增进公民们自己的利益。
”根据国家的概念,洛克指出,公民的利益包括公民的生命、自由健康的权利以及对财产的占有权,而掌握国家的官长其权限或着职责仅限于上述公民事务,仅限于关怀与增进公民的这些权利,他不能也不应该以任何方式扩及灵魂拯救的事务。
同样根据教会的概念,教会的宗旨是共同礼拜上帝以求得永生,那么他的一切规定就应该有助于这个目的,其全部法规都应该以此为限。
教会不应该也不能受理任何有关公民的或世俗财产的事务,任何情况的都得行驶强权,因为强制GAGGAGAGGAFFFFAFAF权完全属于官长,对一切外在物的所有权都属于官长的管辖权。
教会这种毫无强制权力的法规是通过与其本质相适应的手段建立的,是教会会员忠于职守的唯一手段是,规劝,劝诫和勉励。
2、宗教宽容针对英国严重存在的宗教偏执,洛克认为造成宗教偏执的原因在于人们都坚信自己信仰的正统性而又缺乏仁爱。
它指出,纯正教会的基本特征不在于仪式的华丽和炫耀自己的正统,而在于基督徒之间的相互宽容,从而提出了其宗教宽容的思想。
(1)洛克认为任何教会都绝不会因为宽容责任而容纳那种屡经劝告而执意违反教会法规的人,因为这是教会形成的条件,若果容忍这种违反行为而不加任何责罚,教会就会解体。
但是教会在行驶革除教籍时不能使被除名者的身体或财产以任何方式蒙受损失。
因为这些东西均属于公民政府。
并受官长的保护。
(2)洛克认为,任何私人都无权因为他人属于另一个GAGGAGAGGAFFFFAFAF教会胡另一宗教以任何方式危害其公民的权利的享受。
洛克的政治思想

洛克的政治思想经验主义与机械唯物主义结晶下的洛克政治思想探析摘要:洛克政治思想从经验主义哲学出发,贯彻机械唯物主义信仰,把经验中观察到的关于人性原则,加以推理,期冀国家这种人造物能够增进人的利益,得出关于国家的结论,并上升为理论体系,影响广泛而深远。
洛克认为,具有政治权力的社会状态起源于没有公共权力的自然状态,自然状态存在的种种不便如何化解是政治权力起源所在,包括政治权力的目的、范围、手段、类型划分,以及与教会权力的区分所在。
关键词:经验主义机械唯物主义洛克政治思想经验主义的出发点经验主义在西方是一种关于认识论的学说和信仰,经验主义反对历史上苏格拉底、当时笛卡尔等人的天赋观念说,认为人类所有的观念、思想、知识、科学都来自或反映了人类的感官经验,指出人的心灵开始时就像一张白纸,而向它提供精神内容的是经验。
导致大脑中形成观念进而形成思想、知识、科学的经验分为两种:感觉的观念和反思的观念。
感觉来源于感官感受外部世界,而反思则来自于心灵观察本身。
洛克强调感觉及反思形成的观念是知识的唯一来源。
洛克将观念划分为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我们唯一能感知的是简单观念,而我们自己从许多简单观念中能够形成一个复杂观念,从而将我们的观念上升为理论体系。
洛克的整个思想体系都是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石之上,是结出在求学与从政实践中的文化奇葩。
约翰·洛克1632年出生于英国默赛特郡,清教徒的父亲使洛克形成了严谨治学的求真态度,并使洛克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
1666年洛克结识莎夫茨伯里伯爵,靠着求学生涯中学得的杰出才能,成为伯爵的好友兼助手,也由此开始闯入政界,长期领导反王党——辉格党,亲身经历、直接参与了那段英国历史上的风云变幻。
如何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这一最大的经验来源上构建上层建筑是对人类智慧的一大挑战,它关系着人类能不能生活于复杂的、色彩斑斓的现代社会,洛克直面现实,在治学和从政实践中,洛克完成了《人类理解论》、《论宗教宽容》在内的多部重要著作,1688年洛克返回伦敦,并在次年写下两篇十分重要的政治论文《政府论》上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