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
教育漫话读书心得体会(33篇)

教育漫话读书心得体会(33篇)教育漫话读书心得体会(通用33篇)教育漫话读书心得体会篇1最近读了《教育漫话》这本书,抛开作者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其中有很多观点引起了我的思考,结合教学实际,我受到了很多启发。
作者约翰洛克一个比较鲜明的观点是: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
在新生班中,经常会发生孩子刚入学不适应,体质差易生病,甚至有的孩子会由于生病,耽误一个月的课程。
究其原因,除了先天体质,时感的因素以外,现在的孩子缺乏运动,过度营养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很多家长只关心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因为独子居多,怕磕碰,怕意外,怕遇到坏人,宅养的孩子越来越多。
特别是老人帮助照顾的家庭,溺爱已经深深地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智商高,身体差,成了现在孩子面临的普遍问题。
作为基层教育者,不只是要教育孩子,还要通过孩子影响孩子的家人乃至社会,正确的育儿观念与方法要靠我们和整个社会大力普及,从少年时培养孩子们强健的体魄,让他们面对今后的人生,有足够的体力去支撑。
另外一个观点是“立德树人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这也是教育的一个永恒主题,特别是在现在的社会,孩子们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洗礼,对国家感情和利益了解比较浅薄的时候。
就像前一段发表不适当言论的“某想”IT名人,他的社会地位,所属阶层无不证明了他的优秀,但这个优秀只限于智力方面,在德行方面确有所失。
作为一个中国人,最基本的爱国立场的缺失,只能说明在对他的教育上,德育的失败。
德育往大处着眼是爱党爱国,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从小处着眼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沦于物欲,有所为,有所不为,而这一切的最初萌芽,都在人年幼的时候。
想到这些,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尤为沉重。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一话题不能只是老生常谈,应该在教学实操中得到落实。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很荣幸我选择了教师这一份职业,在少年成长的最初阶段,为他们刻下最深刻的记忆,夯实成长最重要的基础。
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

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WTT精心为大家整理了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一、“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作者认为应把培养强健的体魄放在教育的首位,这就应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老话。
确实我们要学习、工作、成功、幸福,必须先要有健康的身体。
家长不要对孩子们娇生惯养,而应该主动引导让孩子们锻炼出强健的体魄。
他们要多过户外生活,接受空气、日光和水的锻炼,生活要有规律,饮食要清淡,睡眠要充分,药物要少用,要多运动,等等。
他认为第一件应该当是“无论冬天夏天,儿童的衣着都不可过暖”,因为“大多数儿童的身体,都因娇生惯养之故弄坏了,至少也受到了损害。
”他指出,身体强键的主要标准在能忍耐劳苦。
也许日本儿童与中国儿童一同进行的友好夏令营的案例,大家都早已耳闻熟悉了,面对中国孩子较弱的身体素质,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是不是也该好好反思一下?当然,我们老师和家长也明白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可当面临应该将孩子有限的时间用于运动还是学习时,绝大多数大人会选择后者。
现在的孩子们没有足够的时间也没有充分的空间玩耍、锻炼,长时间面对课本、电视、电脑让他们忽略了大自然的存在,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视力近视?为什么中国儿童的身体素质不是在提高而是下降?孩童时期,身心的健康和知识的学习,到底孰轻孰重?二、“教育上难于做到而又具有价值的一部分目标是德行”正如很多老师意识到的,对于学龄前的儿童首先应该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精神品质的培养是一个人人生教育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事情。
因此,管教孩子,要从极小时开始,而且应尽早培养。
因为孩子的可塑性是最强的,他们就像一张白纸或一块蜡,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成什么式样的。
你要想孩子长大后信服你,首先要他在孩提时信服你,随着孩子的长大,你就要以理服人,用爱和友谊来维系这种权威。
《教育漫话》读书心得

《教育漫话》读书心得《教育漫话》读书心得《教育漫话》这部著作,反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的要求,批判了当时英国的传统教育,提倡较广泛的、切合实用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谈谈读书心得。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教育漫话》读书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教育漫话》读书心得篇1在同事家看到一本《教育漫话》,借来读了,这是一本字数不多语言不是华丽,封面也不花哨的小册子。
他整体涉及三个方面的话题,按作者约翰。
洛克的排列依次是体育、德育和智育。
本书中首先提及的是体育,实质谈的就是健康教育。
开篇洛克先生就亮出了他的观点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
围绕如何使儿童拥有健康的身体,洛克先生从温暖、游泳、空气、衣服、饮食、睡眠、药物等多方面进行了讲述。
他认为第一件应该当是无论冬天夏天,儿童的衣着都不可过暖,因为大多数儿童的身体,都因娇生惯养之故弄坏了,至少也受到了损害。
他指出,身体强键的主要标准在能忍耐劳苦。
也许日本小朋友与中国小朋友一同进行的友好夏令营的案例,大家都早已耳闻熟悉了,面对中国孩子较弱的身体素质,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是不是也该好好反思一下看一看洛克先生给出的药方,多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可喝,药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脚应习惯凉水,应与水接触。
多么简单易行,可是在我们现在的教育环境下,能让孩子做到几项最近国务院又下发了《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共十二条,其中心还是要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而且要落到实处,应该要成为一种学校规范,学生的习惯。
教育上难于做到而又具有价值的一部分目标是德行洛克先生从英国当时社会的实际,从培养绅士的角度出发,必须具备理智、礼仪、智慧和勇敢这四方面的道德品质。
而这些道德品质应该及早形成,那可是影响儿童一生一世的。
在我们周围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父母对孩子的错误放纵不管,他们认为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这恰恰是最危险的。
《教育漫话》读书心得(通用5篇)

《教育漫话》读书心得(通用5篇)《教育漫话》读书心得1第一次听到约翰·洛克的名字还是在教育学类的课本上,关于洛克的教育思想我也只是粗略知道他提出过“白板说”和写过一本书《教育漫话》。
如今有幸拜读这位大教育家的著作《教育漫话》,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是由作者流亡荷兰期间写给友人E·克拉克讨论其子女的教育问题的几封信整理而成的。
洛克认为当时的英国学校并不利于绅士的培养,所以他倡导家庭教育。
这也体现了洛克重视“因材施教”,因为家庭教育能更好的为“因材施教”保驾护航。
全书以“绅士教育”为主题,从体育、德育、智育三部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儿童就像一张白纸,需要我们精心去描绘。
正如孔子曾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与洛克的“白板说”不谋而合。
可见,洛克也是非常注重儿童后天培养的。
作为一名教师,我十分赞同洛克在书中的相关论述。
我们日常接触的所有人,之所以有好有坏,或有用或没用,都是教育作用的结果。
书中深入浅出的描述,饱含哲理的文字,使我豁然开朗,让我不禁去领悟去反思。
一、体育。
“健康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
”洛克将体育放在著作的开端,足以证明他对体育的重视。
在他看来通过体育来获得健康的身体对于一个绅士而言是极其重要的。
洛克主张儿童应该从幼年起就进行饮食、衣着、睡眠、空气、药物等多方面的训练,反对娇生惯养,因为“大多数儿童的身体,都因为娇生惯养之故弄坏了,至少也受到了损害”。
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现代的孩子从一出生就受到上两代人的百般宠爱:不让跑步,怕孩子累着;不让游泳,怕水不干净;不让脱衣服,怕孩子冻着。
事实上,作为跟孩子们亲密接触的教师,我观察到越是天气一冷就猛加衣服,天气热了也不脱衣服的孩子,越是容易出虚汗,也越容易感冒,再加上不运动,就会变得体型肥胖、软弱无力,就连学习也没了精神。
这可真是家长从小惯出来的病。
洛克提到“我们刚刚出生的时候,脸部的娇嫩程度并不在身体其他部分之下。
但是脸部之所以比其他部位更能经受风寒,只是因为习惯了。
《教育漫话》读后感

《教育漫话》读后感《教育漫话》读后感1《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教育思想家约翰。
洛克撰写的一本教育名著,它主要论述“绅士教育”。
读完这本书,让我对英美等发达国家的传统教育思想有所了解。
虽然这本书创作于三百多年前,时至今日仍然有着现实意义。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可以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并且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洛克非常重视绅士的体育。
在他看来,通过体育获得健康的身体对于绅士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他认为:健康的身体是精神快乐和生活幸福的保证。
在他看来,没有健康的身体就谈不上人生的幸福。
而且,他觉得:健康的身体是绅士干事业的保证。
对于这一点,我是非常赞成的。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大多从小娇生惯养,家长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孩子,吃得饱、穿得暖,这一切原本也是为了孩子的健康着想,却反而使得现在的孩子身体素质越来越差。
天一冷,就会有很多孩子感冒,生病。
我觉得我们可以学习《教育漫话》中科学的合理的成分,培养孩子强健的体魄,让孩子从小就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让他们将来有适应社会生活各方面变化的能力。
《教育漫话》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榜样的作用,父母的榜样作用,教师的'榜样作用,同伴的榜样作用。
在学习生活中,教师往往会在无形当中成为孩子学习的对象,尤其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们的模仿学习能力很强,可塑性也强,老师家长的榜样作用非常大。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要从现在起就不断的自我提高,自我充实,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品德,有智慧,有修养的人,时时事事都要以身作则。
同时,正确的引导学生与品行端正积极向上的孩子交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同伴的作用是巨大的。
读了《教育漫话》,使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了解。
我将继续勤奋学习,为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而努力。
《教育漫话》读后感2有幸看了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作者从体育、德育、智育三方面论述了自己的教育观点,内容给人感觉很与众不同,非常具体实在。
《教育漫话》读后感

《教育漫话》读后感《教育漫话》读后感品味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我们收集整理的《教育漫话》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漫话》读后感1内容简介:《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洛克的代表作之一。
全书以“绅士教育”为主题,分为体育保健、道德教育、智育(包括学问、知识和技能)三个部分,阐明了如何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有理性、有德行、有才干的绅士或者有开拓精神的事业家。
读书感悟:《教育漫话》这本书是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约翰·洛克所著。
整本书都是洛克建议他的朋友爱德华·葛拉克,如何将儿子培养成为绅士书里的内容是洛克多年做家庭教师经验的结晶。
读起来像是与一位朋友在交流养育孩子的私语,深入浅出,处处透着教育的智慧。
这本书整体涉及三个方面的话题,依次是体育、德育和智育。
首先提及体育即健康教育。
开篇洛克就亮出了他的观点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
围绕如何使儿童拥有健康的身体,从温暖、游泳、空气、衣服、饮食、睡眠、药物等多方面进行讲述。
他指出,身体强键的主要标准在能忍耐劳苦。
洛克先生给出的方法有:多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可喝,药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脚应习惯凉水,应与水接触。
这些方法也简单易行。
教育上难于做到而又具有价值的一部分目标是德行。
洛克先生从英国当时社会的实际,从培养绅士的角度出发,必须具备理智、礼仪、智慧和勇敢这四方面道德品质。
洛克认为应该在儿童精神最纤弱,最容易支配的时候要让他们习惯于遵守约束,服从理智,免得以后难以纠正。
当然同时培养的习惯不能太多,否则花样太多会把他们搞得晕头转向,反而不利于习惯的培养。
在德育培养的过程中,榜样示范的作用不可小视。
众所周知,孩子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爱模仿别人。
《教育漫画》读后感

《教育漫画》读后感《教育漫画》读后感《教育漫画》读后感1 《教育漫画》是大学时老师经常提起的一本书,虽然打开了很多次,但最多看到50页就放在那里了,今天再次开启些本书,我下决心一定要看完这本书,做到有始有终。
下面是我把昨天看的部分内容进行分享,说说我的感想。
首先第一章讲了健康教育。
我们经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也就是健康。
没有健康的身体何谈工作,幸福,成功?可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书中讲了一些怎样维护孩子健康的一些建议。
我认为这些建议我们都知道,也都明白,也是这样去做的。
只是没有像作者那样进行系统的梳理而已。
如:不要娇惯孩子,早睡早起,多运动等。
也有些建议在我看来是不可取的如:冷水洗脚,洗澡。
在我们中国的意识里不应该,也不会这样做。
因为,我们经常说的是:多喝热水,用热水泡泡脚,洗热水澡。
所以,当我们看书的时候,对于书中有用的我们吸收,但不能全权吸收,要有自己的思考。
《教育漫画》读后感2 《教育漫话》是绅士教育论最系统的代表作,为培养世俗世事人材,是由英国的教育家约翰洛克所提出的,它是教育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作者从体育、德育、智育三方面论述了自己的教育观点,内容给人感觉很与众不同,非常具体实在。
读《教育漫话》可以让我们联想到很多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对于我们现代教育办学教学都有很高的启发和反剩首先他根据自己的医学知识,提出了有关儿童身体健康的具体建议,我认为这些建议主要是针对父母而言,因为一个人的健康是建立在儿童时期身体素质的基础之上的,由此我们也应当认识到学前教育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联系在一起是显得尤关重要的。
作者认为父母在孩子的儿童时期就应当采用最简单最自然的方式来对待他们,不可把他们培养成温室里的花朵,虽然那样他(她)们可以生长的很茂盛,但那样反而减弱了他们的天生的抵抗力。
例如,根据心理上研究,适应现象表现在所有的感觉之中。
因此作者提出无论冬夏,儿童的衣着不可过暖,主张每天用冷水洗他的脚,鞋子也应该做的薄,不要带手套,甚至可以洗冷水浴(冷水浴对于帮助身体衰弱的人恢复健康是很灵验的,那么身体比较健康的人用冷水浴的方法去增强和锻炼性格也是非常管用的)。
《教育漫话》心得5篇

《教育漫话》心得5篇《教育漫话》心得篇1教育漫话》是绅士教育论最系统的代表作,为培养世俗世事人材,是由英国的教育家约翰洛克所提出的,它是教育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作者从体育、德育、智育三方面论述了自己的教育观点,内容给人感觉很与众不同,非常具体实在。
读《教育漫话》可以让我们联想到很多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对于我们现代教育办学教学都有很高的启发和反省。
首先他根据自己的医学知识,提出了有关儿童身体健康的具体建议,我认为这些建议主要是针对父母而言,因为一个人的健康是建立在儿童时期身体素质的基础之上的,由此我们也应当认识到学前教育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联系在一起是显得尤关重要的。
作者认为父母在孩子的儿童时期就应当采用最简单最自然的方式来对待他们,不可把他们培养成温室里的花朵,虽然那样他(她)们可以生长的很茂盛,但那样反而减弱了他们的天生的抵抗力。
例如,根据心理上研究,适应现象表现在所有的感觉之中。
因此作者提出无论冬夏,儿童的衣着不可过暖,主张每天用冷水洗他的脚,鞋子也应该做的薄,不要带手套,甚至可以洗冷水浴(冷水浴对于帮助身体衰弱的人恢复健康是很灵验的,那么身体比较健康的人用冷水浴的方法去增强和锻炼性格也是非常管用的)。
长此以往,身体对于外界的刺激便会有了一定的适应,子女的身体素质也便有了相应的提高。
联系到我们生活之中,我们常常会听到:穷人家的孩子不易得小病,根据作者的思维那就解释的很有道理,因为穷孩子从小便在那样一中受饿受冻的环境当中生活他们对于自然恶劣变化的抵抗力自然高于衣食富足家孩子的抵抗力。
作者在书中非常注重对孩子身体健康有益的细节,他强调不可让孩子喝酒或烈性饮料;不可给儿童任何药物去为他防御疾病;女孩子的衣服不可穿的过紧;卧床应该是硬的这样利与身体;然而应该保证儿童充足的睡眠时间(因为睡眠不足,精神萎靡以及由此而来的经常性的周身不适既影响自我感觉也影响智力发展。
在书中,作者在对儿童健康方面首先提出儿童应当多吸新鲜空气,观察研究发现:如果学生整个夏季呼吸的都是饱含禾本科植物和草地植物的植物杀菌素的空气,他就不会患受寒疾病例如,咽喉炎,气管炎,呼吸道黏膜炎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约翰.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高尚的人在说话。
”读《教育漫话》之后
才对这句话有深刻认识。
读了这本书,就像聆听了一次智者的教诲。
作者用朴
实的语言,像拉家常一样告诉我们一些实用的教育真理,看似琐碎的小事实际
关乎孩子一生的命运。
洛克从体育、德育、智育三方面论述了自己的教育观点,内容给人感觉很
与众不同,非常具体实在。
一、“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这句话是很有远见的。
作者认为应把
培养强健的体魄放在教育的首位,并对孩童的身体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儿童要多过户外生活,接受空气、日光和水的锻炼;生活要有规律;饮食要清淡;睡眠要充分;药物要少用,要多运动,等等。
我们老师和家长当然明白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可当面临应该将孩子有限的时间用于运动还是学习时,绝大多数大人会选择后者。
孩子们没有足够的时间也没有充分的空间玩耍、锻炼,长时间面对课本、电视、电脑让他们忽略了大自然的存在,对生活环境的漠视。
为什么现在
越来越多的孩子视力近视?为什么中国儿童的身体素质不是在提高而是下降?
孩童时期,身心的健康和知识的学习,到底孰轻孰重?
二、“教育上难于做到而又具有价值的一部分目标是德行。
”幼儿的可塑
性是最强的,他们就像一张白纸或一块蜡,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成什么式样的。
每个班都有一两个让老师、家长都头疼的孩子,一般的说教似乎对这些孩子毫
无作用,造成这些孩子学习困难、表现不好的最根本原因,很多是因为从小没
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洛克在书中提到的观点中有两点我非常赞同。
1、在各种教导儿童及培养他们礼貌的方法中,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
是把他们应该做或是不该做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面前。
2、当对学生进行说理时,举止应该温和,即使惩罚他们,态度也要镇定,要使他们觉得你的作为是
合理的,对于他们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
有时学生的错误会让老师生气甚至失去理智,可老师的愤怒只会让学生害怕或反感,因此这种失态的惩罚不能让孩子从内心认识到他们的错误。
那么今后当老师想发火时,最好想想:我发火的目的是什么?用这种方式能不能让犯错的学生从内心屈服、认同呢?
三、“智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能力,使之掌握正确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他认为德行和智慧比学问重要得多,前二者有助于学问,而徒有学问但无德行与智慧则反而无用。
不要把读书当成一种任务强迫儿童去学,而要把读书当作一种游戏、消遣、光荣快乐的事情或对良好表现的奖励,孩子们就会自己要求学习的。
在智育方面,作者的主要观点有:1、小孩子的好奇心应该小心地加以鼓励。
因为好奇心是一种求知欲,对事物好奇的孩子才会善于思考,爱动脑筋。
2、要重视儿童的兴趣。
因为儿童兴致好的时候,学习效率要好两三倍。
当儿童没有立意去做那件事情时,父母或老师就应该少就他去做。
3、儿童的时间应该用在获得一些对于他们日后长大成人有用的事物上,即强调教育的实用性。
我们的孩子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一切事物,所以最大的精力应该用在学习最需要的事情上。
洛克也提醒教师注意“因为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他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当我们在教育上遇到了问题时,而又苦于找不到解决办法时,有时会采用一些消极的做法,也就是一些治标不治本的办法,负责任的教师会继续探索解决之道,而一部分人就会避重就轻,绕过这个问题。
对于这些来说,教师或许只是我们职业,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工作,但是对于我们的工作对象——学生来说,可能我们一时的偷懒,就会在他们的教育上造成一个重大的缺憾,而又没有第二次的弥补机会的。
虽说人非圣贤,但至少尽心尽力而为。
一直觉得渐近线很美,虽然永远无法与斜线相切,却在矢志追求的过程成渐渐延展出最优美的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