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

合集下载

《浅谈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

《浅谈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

《浅谈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洛克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绅士教育思想对近代西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背景、主要内容、评价和现实意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和探讨。

一、洛克绅士教育思想的背景1.时代背景洛克生活的时代是英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大变革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英国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也此起彼伏。

这些变化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了教育改革和教育思想的更新。

2.个人背景洛克本人是一位富裕的商人,他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教育经历。

他曾经留学法国,受到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对教育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二、洛克绅士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1.教育的目的洛克的绅士教育目的是培养身体健康、具有美德、善于处理事务和具有良好教养的绅士。

他认为,一个绅士应该具备的品质包括:健康的身体、高尚的情操、渊博的知识、良好的教养和优秀的道德品质。

2.教育的内容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洛克提出了包含体育、德育、智育在内的全面教育体系。

体育方面,他认为应该注重儿童的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通过适当的锻炼和饮食来维护身体健康。

德育方面,他强调培养儿童的美德和道德习惯,通过严格的纪律和规则来塑造良好的品行。

智育方面,他主张传授广博的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等方面。

3.教育的方法洛克提倡通过游戏和活动来进行教育,反对传统的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方法。

他认为,应该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通过实践和体验来获得知识和技能。

此外,他还强调儿童的自由和兴趣,鼓励他们自主选择和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三、洛克绅士教育思想的评价1.积极方面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打破了传统的封建教育观念,提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教育理念。

他的思想重视个人自由和权利,强调通过全面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培养来塑造优秀的人格和品质。

此外,他还主张通过游戏和实践来进行教育,注重儿童的个性和兴趣,反对机械训练和死记硬背。

这些思想对于近代西方教育的自由、开放和创新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洛克“绅士教育”思想的历史回顾及其影响

洛克“绅士教育”思想的历史回顾及其影响

洛克“绅士教育”思想的历史回顾及其影响作者:徐娜来源:《中国教师》2011年第17期洛克(John Locke,1632—1704)不仅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而且也是重要的教育思想家。

作为哲学家,洛克继承了培根和霍布斯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反对天赋观念论。

他认为人之初生,心灵就如“一张白纸,上面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

”[1]作为观念的人的知识“是从经验中得来的”。

[2]作为政治思想家,其“社会契约论”的主张和分权学说为人所熟知。

洛克的教育思想和主张与其哲学观和社会政治观点有着密切联系,洛克的教育著作主要是《教育漫话》,此书原本是他在荷兰流亡期间为友人爱德华•葛洛克(Edward Clarke)的儿子的教育问题而写的许多书信,1693年正式出书并风行欧洲各国。

[3]在这本书里,他为英国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描绘了一幅培养绅士的教育蓝图。

[4]一、洛克“绅士教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任何思想不是凭空的臆造。

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的形成有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基础。

1.洛克的“绅士教育”是绅士队伍扩大的现实反应绅士在英国贵族中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等级。

威廉•哈里逊在1577年发表的《英国纪实》中认为,广义上的绅士是指那些因其出身和血统或至少因其美德而变得高贵知名的人,是仅次于国王的最显赫的一个等级,它由亲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以及那些被称为上层绅士的人、勋爵和贵人构成。

[5]在17、18世纪,人们依靠自身努力而不是依靠出身和地位就可以成为有教养、风度优雅的绅士。

随着封建贵族的衰落,使得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可以凭自身的努力而跻身贵族行列,客观上补充了英国的绅士队伍。

而英国贵族体系作为“一个开放性而非封闭的、排外的社会集团”,具有可以垂直流动的灵活性,成为“开放的精英”。

这种开放和流动也成为人们跻身贵族不可或缺的有利条件。

[6]2. 洛克的“绅士教育”是绅士社会责任的体现英国的贵族除了具有绅士风度外,还自觉担负着领导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因此他们必须接受专门的教育,一种特殊的贵族教育,其目标就是培养社会精英和政治精英。

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借鉴意义教育管理

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借鉴意义教育管理

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借鉴意义教育管理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借鉴意义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孩子最早接触的教育者,也是塑造孩子价值观和品德的重要力量。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在如何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困扰。

洛克(John Locke)的绅士教育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引人深思的方法,该方法聚焦于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和个体差异,强调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和自主性。

通过借鉴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我国的家庭教育可以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以及促进健康的成长。

首先,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强调了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和个体差异。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和潜力,应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和空间,以便发展他们个人的特长和兴趣。

在家庭教育当中,父母可以为孩子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内容,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此外,父母也应该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不将孩子都以同一标准来衡量,给予他们个体化的关注和培养。

其次,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强调了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

他主张教育应以培养人的理性和思维能力为目标,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可以通过与孩子的对话和讨论,鼓励他们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解释自己观点的原因和依据。

这样的做法可以帮助孩子形成独立的思维模式,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父母也应该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引导他们探索知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此外,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还强调了培养孩子的自主性。

他认为,父母应该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和决策负责。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可以给予孩子适当的责任,并让他们有机会参与家庭事务的决策和执行,培养他们自主管理的能力和责任感。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能够学会自主决策,并逐渐成长为自律和自信的个体。

最后,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对我国家庭教育管理也有着借鉴意义。

洛克和卢梭的教育观

洛克和卢梭的教育观

洛克与卢梭的教育观洛克提出自由、理性的“绅士”道德教育观,从而把社会人教育为国家服务的绅士,继承和维护共同体的道德。

卢梭则试图通过对自然的“回归”,在自然教育中恢复人的“灵魂深处生来就有的一种正义和道德”,并通过公意这种公共道德体约束和规范个人道德,实现公共道德和个人道德的共通,重新恢复传统共同体的道德理想。

(一)洛克的道德教育观。

洛克十分强调教育的作用,这种教育不仅仅是私人的,更是为共同体服务的。

他认为“教育上的失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

教育上的失误和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

”不仅如此,教育还关系到“国家的幸福和繁荣”,洛克指出,“人心是一块白板,上面没有任何符号,没有任何观念。

”“我敢说我们的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决定的。

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正因为如此,他认为通过接受教育和感化,培养具有“绅士”风度的人有了可能性和必要性。

洛克的教育是自由的教育。

他反对普遍教育方法上叫儿童记住许多规则和教训的做法,因为这种做法的结果总是随时学到又随时忘却,所以最好的方法是给予被教育者充分的自由。

自由的教育,一方面可以在快乐中学会需要的知识,另一方面“刚毅自由的品行能够保持他的德行。

”因而,教育不需要注重各种规范,却十分强调榜样的作用,并把实践作为教育十分重要的内容。

其目的是被教育者在榜样的引导下、在实践中自由发展并获得克制的能力,培养优雅和崇高的德行习惯。

他相信,“人人总有一个一切纯凭自己与自己的行为的时候;一个善良的、有德行的、能干的人是要从内心去养成的。

”同时,洛克的教育是道德教育。

他的教育有一种严厉、自我克制的道德要求,而不是消费享受和人人随意自发的行为。

如他谴责酗酒、耽于夜夜笙歌、因虚荣而花费、流于懒惰又浪费时间等行为。

他认为“幸福建立在德行与良好的教育上面,那才是唯一可靠的和保险的办法。

《浅谈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

《浅谈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

浅谈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孙成结<13>沈银花<08>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摘要】洛克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思想家。

其“绅士”教育思想中提出的体育、德育、智育等观点在当时的欧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虽然其“绅士”教育思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其中有很多积极的成份完全值得我们去借鉴,对当今我国的教育也有很大的启示。

【关键词】洛克绅士教育启示文献综述一、绅士教育的起源“绅士”在英国早就出现,但早期的“绅士”是与封建贵族相联系的。

在15世纪绅士首先的和主要的含义是指国王、王后、公、侯、伯、子、男等五爵。

1而绅士一词最早在教育领域是由法国16世纪人文主义思想家蒙田(Montaigne)提出。

据王晓华老师在(断裂中的传统》一书中介绍,蒙田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健康、举止得当、具有纯洁情操、高尚道德和判断能力的善于处理实际事务的社会活动家,他将这类人称为“绅士”。

2这一教育思想传入英国后得到极大发展。

16世纪许多教育家都从事“绅士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并出版相关著作,如汉弗莱(Isurence Humphrey)的《论贵族》、克莱兰德(James Cleland)的《年轻贵族学校》和皮吉姆(Heny Peacham)的《完美绅士》等。

3但是这一时期的绅士教育实际上是指封建贵族子弟的教育。

真正使具有近代意义的“绅士教育”理论系统化的是I7世纪的弥尔顿(JohnMilton)和洛克。

弥尔顿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将资产阶级的“高贵和文雅的青年”培养成为绅士。

他说“我认为完善的、高贵的教育就是培养人在平时和战时能公正地、熟练地、高尚地履行其公私职责的那种教育”。

4洛克在他的著作《教育漫话》中明确提出,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培养绅士,“因为一旦绅士受到教育走上正轨,其他的人自然很快就能走上正轨了。

”5他认为绅士应该具备“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四种精神品质以及健康的身体素质。

浅谈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浅谈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2016.02绅士教育思想是西方教育史上重要思潮之一,在促进封建教会教育向资产阶级世俗教育的转变中起了重要作用。

它发端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此后在英法两国得到广泛传播,并最终在英国得以确立且表现出强烈的英国特色。

17世纪,英国洛克在吸收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将绅士教育思想推向高峰。

三个多世纪以来,英国社会依然延续了这种绅士教育的传统,且培养了大批人才。

正确分析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对当今我国现代化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绅士教育发展的文化背景英国的绅士教育离不开源远流长的绅士文化,这种文化是以贵族精神为基础而发展的。

在此过程中,贵族社会吸取了中间阶层的部分价值观,另一方面中间阶层普遍追求社会上层文化精神。

这种向下吸取和向上学习的双向流动导致整个社会价值观念的融合,逐渐形成了英国社会全民的绅士文化。

早期的“绅士”与封建贵族相联系,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贵族阶层衰落和社会各阶层的流动,到17世纪,绅士不再与出身和血统有关,人们靠自己的努力也可以成为举止优雅、谈吐不凡、风度翩翩的绅士。

而这种努力的最好方式则是进入公学接受绅士教育。

由于向上等人看齐的社会风尚,想要进入贵族圈子的人必须接受此种教育,而试图保持住贵族地位的家族,也让孩子接受这种教育,尽量使其成为一名合格的绅士。

由于这种文化心理的导向,以及成为“上等人”门槛的降低,绅士的人数大大增加,反过来这也促进了绅士教育的发展。

在英国,贵族精神从未被否定过,也从未受到过任何真正的挑战。

向上流社会看齐,不仅是社会各阶层人民的价值取向,也是学校教育的一条隐性规则,这为绅士教育内容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像伊顿公学、威斯敏斯特公学这样的学校,其首要宗旨就是使学生成为谈吐不凡、举止优雅的绅士。

大学教育更为如此,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成为一个上等人,课程设置也为此服务。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积淀,这种绅士文化必然影响着英国的教育,也通过教育得到延续和传承。

二、洛克及其绅士教育思想约翰·洛克(JohnLocke,1632一1704),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继承前人相关的绅士教育思想,将其理论系统化,把绅士教育思想推向高峰。

2024年洛克绅士教育思想对中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2024年洛克绅士教育思想对中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2024年洛克绅士教育思想对中国家庭教育的启示洛克(John Locke)作为17世纪的英国哲学家和教育家,其绅士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随着家庭教育的日益受到重视,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本文将从个性发展的全面性、自律与责任的培养、情感教育与沟通、实践与体验教育以及自由与平等的家庭教育氛围等方面,探讨洛克绅士教育思想对中国家庭教育的意义。

一、重视个性发展的全面性洛克认为,绅士教育应该关注个体在身体、智力、道德和情感等多个方面的全面发展。

这一思想对于中国家庭教育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现代社会,许多家长过于注重孩子的学业成绩,却忽略了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发展。

因此,中国家庭教育应该借鉴洛克的观念,注重孩子个性的全面发展。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培养孩子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家长还应该关注孩子的智力发展,为孩子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多元化的学习体验。

此外,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同样不可忽视,家长应该教导孩子尊重他人、关爱他人,以及学会表达情感、处理人际关系。

二、强调自律与责任的培养洛克强调绅士应该具备自律和责任感。

在中国家庭教育中,同样需要重视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

家长应该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引导孩子自觉遵守家庭和社会规则。

同时,家长还应该让孩子承担适当的家务和责任,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此外,家长还应该关注孩子的道德发展,教育孩子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关爱他人。

通过这些教育和实践,孩子将逐渐学会自律和承担责任,成为有责任感和担当的人。

三、注重情感教育与沟通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强调情感教育与沟通的重要性。

同样,在中国家庭教育中,情感教育与沟通也是至关重要的。

家长应该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需求。

通过良好的沟通,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从而给予孩子更合适的教育和引导。

此外,情感教育还包括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情感表达能力。

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浅析

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浅析

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浅析作者:赵媛来源:《西部学刊》2021年第02期摘要:洛克是英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及教育思想集大成者,他的道德教育思想,最著名的是“绅士教育”。

他强调人的教育一定是后天而来的,如果采用合适的道德教化方法,可以把人改造成符合他教育理念的那种类型。

洛克绅士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一)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二)培养学生的感情;(三)注重绅士的学问;(四)发扬娱乐教育。

其绅士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一是对家庭教育有重大影响,人们更加注重培育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反对惩罚教育,促使形成正确的家庭德育观;二是对当代大学生践行德育教育与礼仪教育有重大借鉴意义。

关键词:教育学原理;洛克;绅士教育思想;家庭教育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2-0109-03一、洛克道德教育思想(一)洛克生平简介约翰·洛克生于1632年8月29日,死于1704年10月28日,是英国的著名哲学家、政治家。

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论思想,其出版的著作《人类理解论》《政府论》《教育漫画》中提出的一系列的思想、都非常的经典,特别是在《教育漫画》中,对于如何进行教育,怎么样去培养学生的品性,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他善于将教育的内容与绅士教育理论联系起来。

(二)洛克的道德教育思想洛克的道德教育思想,最著名的是“白板”論与“绅士教育”。

他强调人的教育一定是后天而来的,如果采用合适的道德教化方法,可以把人改造成符合他教育理念的那种类型。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有对思想品德教育的理解,他主张父母应当遵循及时的原则来培育孩子的思想品德,强调儿童应当用适合他们年龄的方式去养成道德习惯。

这些美德很重要,如果没有良好的美德,其余的一切都会被人看成是自负的、无用的。

“白板”论主张:人性就像一张白纸,在给予儿童适当的鼓励情况下,能够培养儿童品德,养成彬彬有礼的习惯,对于常人而言,应当树立楷模,正确地培养孩子的三观,并鼓励学生养成正直的品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
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英国哲学家、经验主义的开创人,宪政民主思想首创者,实科教育和绅士教育的倡导者,他的“天赋人权”论、“社会契约”论、“白板说”,以及他在教育代表作《教育漫话》中所阐述的教育主张对西方近代教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绅士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关于体育,洛克认为人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他认为每个绅士的身体都必须能适应以后活动中面临的艰苦环境,针对当时贵族子弟多娇生惯养的风气,他强调生活各方面的忍苦耐劳。

•对于德育,他把德行放在比知识更重要的环境。

洛克把听从理性的指导、克制自己的欲望看成是一切道德与价值的重要标准及其基础。

•道德教育的方法首先要重视理性的领导,其次要重视榜样示范作用,强调德育中的早期教育、行为习惯和良好榜样,主张尽可能不要使用体罚。

•在智育问题上,洛克尤其强调两点:德行重于学问;学问的内容必须是实际有用的广泛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