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洁润妍案例宝洁润妍小组演示
宝洁公司渠道案例分析

宝洁公司渠道案例分析宝洁公司案例分析宝洁公司创始于1837年,是向杂货零售商和批发商供货的最大的制造商之一,并且在品牌消费品制造商如何进行市场定位的策略设计方面是一个领先者。
在1993年,宝洁公司的300亿美元的销售额在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各占一半。
公司的产品系列包括了许多种类的产品,公司组织成了5大产品部:保健/美容、食品/饮料、纸类、肥皂、特殊产品(如化学品)。
宝洁公司的大多数产品类别的竞争比较及集中,在每一个产品类别中,2个或3个品牌产品生产商控制了总品牌产品销后额度额的50%以上的份额。
宝洁公司的产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销售,其中在产品销售数量发面最重要的几个渠道是杂货零售商、批发商、超级市场、和俱乐部商店。
尽管公司于零售商和批发商之间的关系并不总是那么的和谐,但是宝洁公司的管理层认识到,为了在市场中获得成功,既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又要满足渠道的需要。
保洁工产品的需求主要是由最终消费者的拉动通过渠道的,而不是通过贸易推动的。
消费者对宝洁产品的强有力的需求拉动为公司在与零售商和批发商交易过程中提供了优势。
在150多年的经营过程中,宝洁公司已经在积极和成功地进行高质量消费品的“世界级”的开发和营销方面建立了声誉。
在公司发展的历史中,宝洁公司强调给消费者提供能带来良好的价值的出色的品牌产品。
并且将公司定位于:为忠于品牌的消费者提供根据价值定价的产品的基础上构造公司的未来。
20世界70年代,产品促销显著发展。
伴随大量的促销活动,使提前购买成为行业的惯例,而且导致了制造商很难准确的预测需求的变化。
各个环节的库存不断扩大来满足消费者的提前购买需求。
它不仅提高了库存成本,同时也导致了更高的制造成本和服务成本,也导致了品牌价值和供应链渠道的无效率。
90年代的渠道转变的改革的目标之一,在于开发与渠道中的合作伙伴更加合作和相互有力的关系,用合作来替代谈判,从而有效率地、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通过将消费者的忠诚于改进的渠道效率和关系相结合,宝洁公司认为自己产品的市场份额将会增长,而渠道和消费者的服务成本将会下降,使渠道中的所有成员都能够受益。
宝洁润妍市场调查案例分析

2、使用测试 ——根据消费者意见改进产品
根据消费者的普遍需求,宝洁的日本技术中心 随即研制出了冲洗型和免洗型两款“润妍”润发产 品。产品研制出来后并没有马上投放市场,而是继 续请消费者做使用测试,并根据消 费者的要求, 再进行产品改进。 最终推向市场的“润妍”是加入了独特的水润 草药精华、特别适合东方人发质和发色的倍黑中草 药润发露。
3、样本太单一, 没有对比性和代表性
区域试销只选一个城市,只选一个城市—— 杭州,未免样本太单一,起码应该多一个城市可 以做对比,最好是选内地的如华中的武汉或者华 西的重庆。
4、没有考虑到信息的时滞性。
花三年时间做太多、太久的市场调查,时间 上拖得太长了,会造成很多资料过时而不准确。 三年的时间,消费者的很多想法都会发生变化。
4、广告调查 ——让消费者选择他们最喜欢的创意
电视广告——宝洁公司先请专业的广告公司拍摄一组长达6 分钟的系列广告,再组织消费者来观看,请消费者选择他们认 为最好的3组画面,最后,概括绝大多数消费者的意思,将神秘 女性、头发芭蕾等画面进行再组合,成“润妍”的宣传广告。 广告创意采用一个具有东方风韵的黑发少女来演泽东方黑发的 魅力。飘扬的黑发和少女明眸将“尽洗铅华,崇尚自然真我的 东方纯美”表现得淋漓致。广告片的音乐组合也颇具匠心,现 代的旋律配以中国传统的乐器如古筝,琵琶等,进一步呼应 “润妍”产品现列 公司在1974年作出了一个“荒唐”的举动,推 出女性专用的雏菊牌“刮毛刀”,同行们都以 为吉列发疯了。结果,“刮毛刀”却一炮打响, 畅销全美国,让销售额已达20亿美元的吉列公 司又发了一笔横财。 是偶然? 是巧合? 还是瞎猫撞上了死老鼠?
市场调查,发现需求
吉利公司先用一年的时间进行了周密的市场调 查,发现在美国30岁以上的妇女中,有65%的人为 保持美好形象,要定期刮除腿毛和腋毛。这些妇女 之中,除使用电动刮胡刀和脱毛剂之外,主要靠购 买各种男用刮胡刀来满足此项需要,一年在这方面 的花费高达7500万美元。相比之下,美国妇女一年 花在眉笔和眼影上的钱仅有6300万美元,染发剂55 00万美元。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极有潜力的市场。
市场调研-“润妍”的没落——宝洁市场调研失败案例分析

润妍”勺没落——宝洁市场调研失败案例分析调研背景润妍是宝洁旗下唯一针对中国市场原创的洗发水品牌,也是宝洁利用中国本土植物资源的唯一的系列产品。
润妍曾经被宝洁寄予厚望,无数业内、外人士对它的广告与形象赞不绝口;但2002年润妍已经全面停产,退出市场。
“润妍”上市前后两三年里,中国洗发水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宝洁公司为了能照顾好到新的增长点,开始在市场中寻找机会,进行市场调查。
真正坚定调查员信心的是被访者不经意的话一一总是希望自己“有一头乌黑的秀发,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一一这不正是传统东方美女的模型吗?至此,宝洁公司的“让秀发更黑更亮,内在美丽尽释放”的润妍洗发水就此诞生。
下面是宝洁在润妍上市前做的市场调查工作。
调查过程1、蛔虫”调查一一零距离贴身观察消费者包括时任“润妍”品牌经理黄长青在内的十几个人分头到北京、大连、杭州、上海、广州等地选择符合条件的目标消费者,和他们48小时一起生活,进行“蛔虫”式调查。
从被访者早上穿着睡衣睡眼朦胧地走到洗手间,开始洗脸梳头,到晚上洗发卸妆,女士们生活起居、饮食、化妆、洗护发习惯尽收眼底。
黄长青甚至会细心揣摩被访者的性格和内心世界。
调查结果表明,使用专门的润发露可以减小头发断裂指数,而国内大多数消费者还没有认识到专门润发步骤的必要性。
宝洁推出润妍一方面是借黑发概念打造属于自己的一个新品牌,另外就是把润发概念迅速普及。
2、使用测试根据消费者意见改进产品根据消费者的普遍需求,宝洁的日本技术中心随即研制出了冲洗型和免洗型两款“润妍”润发产品。
产品研制出来后并没有马上投放市场,而是继续请消费者做使用测试,并根据消费者的要求,再进行产品改进。
最终推向市场的“润妍”是加入了独特的水润草药精华、特别适合东方人发质和发色的倍黑中草药润发露。
3、包装调查一一设立模拟货架进行商店试销宝洁公司专门设立了模拟货架,将自己的产品不同品牌特别是竞争品牌的洗发水和润发露放在一起,反复请消费者观看,然后调查消费者究竟记住和喜欢什么包装,忘记和讨厌什么包装,并据此做进一步的调查与改进。
针对保洁润妍失败的调研与重新规划

针对保洁润妍失败的调研与重新规划摘要宝洁公司作为中国洗发水市场上的巨头之一,它的很多产品都获得了成功的硕果,然而,成功的宝洁还是不幸的诞生了失败的润妍,针对这个特殊的案例,我们小组对其进行了相关的调研,发现其在市场营销方面确实存在着许多漏洞,同时进行分析,使他能够迎合市场需求。
关键字市场营销调研市场需求调研背景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洗发水生产量和销售量最高的国家。
目前,中国有超过2000个洗发水生产商,国内市场上的洗发水品牌超过3000个,这么多的企业,正以各种方式拼抢总量大约200多亿人民币的消费市场。
洗发水品牌已经形成以宝洁、联合利华、丝宝集团旗下系列品牌飘柔、潘婷、沙宣、海飞丝、力士、夏士莲、舒蕾等品牌为代表的第一集团,花王公司的诗芬、德国汉高的Fa、高露洁的棕榄美之选和部分的国产品牌,如百年润发为代表的第二集团和其它好迪、名人、伊然美、拉芳、柏丽丝、亮庄等众多新兴品牌构成的第三集团三大类品牌集团。
其中,我们知道宝洁公司,自登陆中国市场以来,在日用消费品市场可谓是所向披靡,一往无前,仅用了十余年时间,就成为中国日化市场的第一品牌。
但是在中国如鱼得水的宝洁也许也不曾料到,竟然在耗费了多种资源,花费了长达3年时进行市场调研和概念测试的润妍上载了一个大跟头,这确实叫人大跌眼镜。
调研目的解开成功的宝洁诞生出失败的润妍的谜团,并且制定相关的方案策略来虚拟化阻止这个噩耗的发生。
调研基本评述(一)调查的时间:2011年9月25日至2011年10月20日(二)调研方式及调研对象电子邮件、问卷访问调杏。
通过电子邮件、问卷对周围不同层次的人进行了调查。
主要涉及的内容有人们对洗发水的各种需求和建议以及年龄分布等。
本次共发放电子问卷和纸质问卷80份。
此中有效问卷63份,问卷合格率为81%,符合分析需。
(三)调研内容通过网络、图书馆等资源查询宝洁公司关于润妍的各种营销策略,以及不同的人对这个失败案例的独到见解,从而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宝洁公司润妍洗发产品案例分析

润妍包装效果调查方案
❖ 调查方法:
本调查为了明确消费者对包装效果的客观反映, 拟采用实验法中有控制组的事前事后的对比试验方 法。 第一组(颜色):
1、控制组:图案—本草、规格—挤压瓶口、颜色—
黑色为主 2、实验组:图案—本草、规格—挤压瓶口、颜色—
亮色为主
润妍包装效果调查方案
❖ 调查方法: 第二组(图案):
市场调研课后作业
第四小组
2010.11.19
案例:宝洁润妍洗发水
❖ 润妍的市场调查成功与失败之处分别在是什 么地方?
❖ 这个案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发?
❖ 用实验调查法给宝洁润妍的包装调查与广告 效果调查个设计一个调查方案 .
失败之处
❖ 一、市场调查时间历时三年,丧失了时效性。 ❖ 二、业务员只到了一线城市作消费者进行试验, 进行广告观看:
1.旧广告与新广告的对比观看。 2.新广告与其他竞争广告的对比观看。 然后对消费者进行问卷统计。
广告效果调查
❖ 调查时间安排:
方案的设计时间2~3天 问卷设计与测试2~3天 印刷2天 访员培训1天 试验场地的布置1~2天 开展调查1天 整理并制作2~4天 提交2天
精美礼品
100份:1000元
广告效果调查方案
❖ 调研背景
润妍是宝洁旗下唯一针对中国市场原创的洗发 水品牌,为了有针对性开展润妍的产品宣传推广工 作,促进产品品牌的形象宣传与销售量的进一步提 高,以便在竞争激烈的洗发水市场立于不败之地, 公司拟进行一次广告效果调查。
广告效果调研
❖ 调研的目标
分膝现有的广告媒介的宣传效果,了解现行广 告作品的知晓度和顾客的认同度,了解沿海地区市 场的消费特征和消费习惯,为润妍洗发水的广告作 业计划提供客观的事实依据,并据此提供相应的建 议性意见。
润妍案例分析

润妍案例分析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润妍”的失败—宝洁公司的中国之痛——关于润妍洗发水退出市场的案例分析背景:润妍洗发水是宝洁旗下唯一针对中国市场原创的化妆品品牌。
曾几何时,润妍被宝洁寄予厚望,在九十年代宝洁全球增长停滞的背景下,它被认为是宝洁全新的增长点,是公司冲破迷雾,重新君临市场的制胜奇军。
但是推出后仅两年时间,润妍洗发水就全面停产,退出了日用品市场,润妍怎么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宝洁在针对中国市场实施的这一次战略却惨淡地遭遇了滑铁卢,这,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一、润妍品牌的坎坷之路。
1、宝洁公司及润妍品牌的基本情况成立于1837年的美国宝洁公司(P&G)是目前世界上名列前茅的日用消费品制造商和经销商,全球雇员超过100000人,年销售额达370亿美元,在全球最大的500家工业公司中利润名列前茅。
P&G公司在世界70多个国家设有工厂及分公司,所经营的300多个品牌的产品畅销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广州宝洁有限公司是1988年P&G在中国成立的第一家合资企润妍倍黑中草药洗润发系列产品是宝洁公司在全球的第一个针对东方人发质发色设计的中草药配方洗润发产品。
2000年,润妍正式诞生,针对18-35岁女性,定位为“东方女性的黑发美”。
润妍的上市给整个洗发水行业以极大的震撼,其包装、广告形象无不代表着当时乃至今天中国洗发水市场的极高水平。
刚刚上市的润妍销售似乎不错。
但是2002年,经历上市刚刚两年,润妍因其市场表现的失败而开始被打入冷宫,直至完全退出市场。
2、润妍诞生的市场背景1997—2000年,中国洗发水市场刮起了黑色旋风,天然、环保的潮流愈演愈烈,成为了未来主导的流行趋势。
1997年,奥妮的市场占有率提升至%,仅次于飘柔,居第二位。
重庆奥妮的迅速崛起,引起了宝洁的警惕。
两个文化因素失败的广告案例

丝”黑发概念的产品。 一个概念成就了多个知名品牌的发财梦,
也对宝洁这个在洗发水领域自诩为霸主的巨人形成了强大的冲击,眼前
发生的一切令宝洁不得不痛下决心。 经过一番严谨的酝酿之后,于
是一个崭新的立足本土的宝洁新的洗发水品牌被残酷的竞争环境催生,
并最终将其定位确定为“东方女性的黑发美”,摆出了 “黑发美”领
24
个人体会
• 不过,可口可乐公司力挽狂澜,在看到失败的瞬间找 寻错误根源并及时纠正,因而损失也控制在所能承受的范 围之内。我想,这也是可口可乐公司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 原因。在当今社会,可口可乐公司在世界500强中名列前 茅,可口可乐的商标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也表明可 口可乐品牌战略的优质。
• 不过个人建议,可乐这种碳酸化合物对身体有诸多不利的 方面,大家要适量的克制,有节制地引用噢
25
谢谢观赏
• PPT制作人:吴志远 邵雪萍
26
18
19
20
21
22
失败原因分析
• 1、失败在于在决策过于迷信市场调查的结果而忽视了 其它因素的存在,尤其是忽视了传统可口可乐品牌的形象 和忽视了消费者对传统可口可乐的忠诚度。顾客之所以愤 怒是认为99年秘不示人的可口可乐配方代表了一种传统的 美国精神,而热爱传统配方的可口可乐就是美国精神的体现, 放弃传统配方的可口可乐意味着一种背叛。
导品牌的阵势。 2000年,宝洁在中国市场强势推出其在中国市场唯
一的原创品牌润妍,在经过了一连串精彩的预演后, 润妍新鲜出炉,着实
令整个业界为之耳目一新.
6
市场反应
• 宝洁接连推出润妍系列产品后,这个在中国市场唯一的原创 品牌突然黯然退市了.其中种种,令人们十分疑惑。那么润 妍的产生究竟是因何而起呢?又因何而“败”?
宝洁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三)营销策略分析*
*失误* 如“润妍”
产品片面强调黑发,忽视了安全与温和 性,但中国人一般都相信黑发须用皂 角等中草药,并且当时市场上“奥妮” 的那款“百年润发”产品已深入人心, 由此“润妍”的失败就在所难免了。
然而,联合利华还有不短的一段路要走。公司希望到 2010年其营业利润率能超过15%,而宝洁的营业利润率 早在2006年就已达到了19.4%,到2010年预计可达24%。 联合利华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品牌共有12个,而宝 洁有24个。8年前,宝洁不论是营业收入还是净利润都不 及联合利华,现在,宝洁的营业收入达到了800亿美元, 而联合利华仅及宝洁的67%左右。
位居前五位。 建立了出色的组织结构 伴随着公司的业务发展,宝洁的中国员工得到了迅速的成长。 如今,在宝洁大中华区,越来越多的中国籍员工担任起重要的管理职位 中国籍的员工占员工总数的98%以上,宝洁大中华区已成为向宝洁其他市场
的人才输出地。 承诺做模范企业公民 二十年来,宝洁向中国的各项公益事业捐款的总额已超过五千四百万元人民
现以草本为号召的“伊卡露”品牌,则
(四)与竞争对手的较量与胜出
• 宝洁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联合利华(拥有力士、清扬、 旁氏等品牌)、广东集团和丝宝集团。
• 宝洁与联合利华是处于同一商业领域的日化公司,彼此实 力相当,在全球范围内互为竞争对手,也是其最大的竞争 对手。
• 丝宝集团的舒蕾通过有效的营销手段,规避宝洁的强势风 头,从“农村包围城市”,与飘柔、海飞丝一起进入洗发 水市场的前三名。